好范文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11篇《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人教版》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到更多与《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人教版》相关的范文。
篇1: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教材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第53页、第54页“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借助生活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能从形式上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感受方程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教学重点:
准确从生活情境中提炼方程模型,然后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表达,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方程的意义,即方程两边代数式所表达的两件事情是等价的。
教学过程 一、呈现情境,建立方程
1.师:(出示一台天平)请看,这是一台天平,在什么情况下天平会保持平衡呢?
教师在天平的一边放上两袋100克的食物,另一边放一个200克的砝码,这台天平保持平衡了吗?
提问: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平衡吗?(100+100=200或100×2=100)你怎么想到了用数学符号“=”来表示天平的平衡呢?(引导学生说出:这里的100+100表示的是天平左盘食物的质量,200表示的是天平右盘砝码的质量,正因为它们的质量相等,天平才会平衡,如果学生说成:食物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教师也给予肯定,然后问:现在已经知道这两袋食物的质量都是100克,砝码的质量是200克,那么上面的式子可以写成什么形式?)
2.(出示两小袋食品)将左盘的食物换成两袋30克的食物,天平还是平衡的吗?为什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不平衡吗?(30+30200)咱们班谁喜欢喝牛奶?你喝吧!问:这盒牛奶被喝掉多少克了?再问:这盒牛奶现在的质量可以怎么表示?(275-x)克。
3.再将这盒喝过的牛奶放在天平的左盘,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可以怎么表示?写一写!点名汇报,(切忌一问一答!当学生答出一种情况,老师随机问这种情况表示的是什么情况)
当学生说出275-x>200、275-x=200、275-x200,275-x>200,275-X=200,275-x72,③y+24④5x+32=47,⑤2x+3)=34,⑥6(a+2)=42
(对不是方程的式子,一定要学生从本质上解释为什么不是方程)
学完方程后。小明又列了两个式子,却不小心被墨水给弄脏了,猜猜他原来列的是不是方程?
让学生明白,不管墨迹处是什么,第一个都是方程,第二个则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可小明说,他列的第二个式子也是方程,猜一猜,他列了个什么方程?
4.看来,大家对方程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实,早在三千六百多年以前,人们就对方程有了自己的认识你知道吗?
课件出示(配以录音):早在三千六百多年前,埃及人就会用方程解决数学问题了,在我国古代,大约两千年前成书的《九章算术》中,就记载了用一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史料,一直到三百年前,法国的数学家笛卡尔第一个提倡用x、y、z等字母代表未知数,才形成了现在的方程。
很多以前用算术方法解起来很难的问题,用方程能轻而易举地解出来。
设计意图:
动态平衡是为了加深对方程本质的理解判断题中对不是方程的式子的合理解释,进一步明晰了方程的表现形式有别于其他等式、不等式或代数式,为了让学生感知方程的多样性,防止学生把未知数狭隘地理解为一个或者狭隘地理解为z,在这一题里设计了有两个未知数的,也设计了含有未知数a、y的。
篇2: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
2、理解方程概念,感受方程思想。
3、通过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的学习活动过程达到学习水平的提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初建相等关系模型。
1、师出示天平图,
认识吗?
师:天平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2、(媒体出示三幅图)下面的三幅图中,哪一幅能称出两只苹果的质量?
(左右倾斜各一幅,平衡的一幅。图略)
学生会选择图3,老师顺着学生的思路出示图3天平平衡图
图3为什么能称出两只苹果的质量?
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么?
100+100=200
图1和图2为什么不能称出两只苹果的质量呢?
你也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100+100>100、100+100<500
3、三个式子都是表示物体之间质量的关系,数学上把这样表示两边相等的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你的小脑袋里有等式吗?说一个试试。
除了用加法表示的还有不一样的吗?(师板书学生说的其它的一些式子)
师:没想到,同学们对等式是这么的熟悉。
二、借助基础,拓展等式外延。
1、下面的几幅图中,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哪些可以用等式表示?能表示的试着把它写下来,不能的思考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式子表示呢?
(书上四幅图略)
选一个等式说一说它表示什么意思?
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一种是用语言表达,一种是用数学式子表示,你愿意选择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突出简洁、清楚)
2、师:的确,这样的一些数学式子能清楚、简洁地表示出天平左、右两边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
3、比较:现在写的这些等式与刚才我们说的那些等式有什么不同吗?
突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这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你见过吗?
生:没见过;也可能见过,如:用字母表示数中、求未知数x等。
三、进一步拓宽对等式的理解。
1、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李老师就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生活中同学们常见的一些现象,仔细看一看,这些生活中的现象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也能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表示呢?
(师出示四幅生活情境图)
(1)铅笔盒与笔记本共20元。
(2)借出的书与剩下的书共150本。
(3)3瓶相同的色拉油,每瓶x元,共8元。
三、明确特征,归纳概念。
其实呀,数学上给这样一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起了个很特别的名字叫方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方程的意义。(板书)
揭示数学上我们把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四、深刻领悟,挖掘内涵。
1、黑板上的其它式子为什么不是方程?
2、师:现在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方程了吗?下面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是等式的男生举手,是方程的女生举手)
36-7=29、60+x>70、8+x
6+x=14、7+15=22、5y=40
活动结束了,但思考却刚刚开始,就等式和方程的关系你现在有什么话想说的吗?
(在活动中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五、实践应用,拓展外延。
1、你能看图列出方程吗?
图1:天平(2x=500)
图2:四个物体16.8元
图3: 两杯水共有450毫升
2、从文字表述中找出方程
(1)小明从家到学校有500米,他每分钟走50米,走了x分钟。
(2)张师傅每天做x个零件,用了6天做了780个零件。
(3)王涛放学回家后,去商店买了3本精装笔记本,每本y元。他付给售货员阿姨20元,找回2元。
3、李老师头脑中有一幅图,我把它用方程表示了出来,猜一猜,老师头脑中可能会是一幅什么样的图?
出示:5x=200(可提示:如天平图等)
个别交流的基础上同桌互说。
六、全课总结:学习到现在你有哪些收获?
从不能用方程表示到能用方程表示图中的数量关系的一种演变。
图1:买4个小熊猫玩具,每个x元,120元不够
图2:买3个,每个x元,120元还不够
图3:买2个,每个x元,120元正好
延伸:使两只水杯一样多你能有哪些办法?用方程表示,你能吗?
篇3: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53~54方程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
方程的意义对学生来说是一节全新的概念课,让学生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是数学思想方法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方程的意义是学生学了四年的算术知识,及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也是学习“解方程”的基础,是渗透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式的一个突破口,是今后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块奠基石.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原有的相关认识基础及生活经验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并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构建过程,使学生在观察,描述,分类,抽象,交流,应用的过程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增强符号感.
3, 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充分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以及在具体的情境中建立方程的模型.
教学难点:正确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五,教学设想
概念教学本来就比较抽象,而且方程思想作为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又有别于学生一贯的算术思路,因此在教学时要重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感知方程的意义,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关注由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尽量直观化,生活化,发挥具体实例对于抽象概括的支撑作用,同时又要及时引导学生超脱实例的具体性,实现必要的抽象概括过程.经历从具体-----抽象------应用的认知过程.
六,教学准备:课件,天平,实物若干等
七,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利用学具(简易天平)感受天平平衡的原理.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建立表象
1.认识天平.
2.同学们通过课前的实际操作你发现要使天平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天平两边所放物体质量相等)
3.用式子表示所观察到的情景:
情景一:导入等式
(1)天平左边放一个300克和一个150克的橙子,天平的右边放一个450克的菠萝
300+150=450
(2)天平左边放四盒250克的牛奶,右边放一盒1000克的牛奶
250+250+250+250=1000
或250×4=1000
情景二:从不平衡到平衡引出不等式与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1)
在杯子里面加入一些水,天平会有什么变化
要使天平平衡,可以怎么做
情景三:看图列等式
(1)
x+y=250
(2)
536+a=600
直观认识天平
回忆课前操作实况理解平衡原理
观察情景图,先用语言描述天平所处的状态,再用式子表示
先观察天平从不平衡到平衡这一组动态的操作,再用语言进行描述进而用数学符号进行概括从中感悟不等式与等式的区别,同时进一步加深对等式的理解
观察课件显示的情景图,小组合作交流用等式表示所看到的天平所处的状态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通过课前“玩学具”已建立天平平衡的条件是左右两边所放物体的质量相等的印象,通过天平的平衡原理引入等式是为下一步认识方程作好必要的铺垫,同时通过天平的直观性又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等式的含义.
通过学生的观察以及对情景的描述并用等式表示,直观具体,生动形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符号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
篇4: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教科书第1~2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⑴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理解等式、方程的含义,体会等式和方程的关系,能根据情景图正确地列出方程。
⑵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和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能力和符号感。
⑶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等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流程:
一、情景引入,初步展开新课。
⑴出示“天平”情景图,了解学情。
让学生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天平;两边是一样重的;指针在中间表示就表示相等等等。
⑵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先写出等式;交流等式:50+50=100,交流这样列式的思考;揭示概念,象这样表示两边相等的式子就是等式。
二、继续出示情景图,深入展开新课。
⑴出示情景图,明确要求。
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⑵独立思考,试写式子。
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
⑶学情反馈,班级交流。
让学生自行上黑板写不同的式子。
可能会出现下面这些式子:x+50>100,x+50≠100, x+50=100+50,x+50<200,x+50≠200,x+x=200,2x=200等。
甄别确认正确答案。
⑷尝试分类,理解方程的意义。
明确要求――分类;为类别起名,等式,不等式;独立分类,等式:x+x=200,2x=200 ,x+50=100+50,50+50=100,不等式:x+50>100,x+50≠100,x+50<200,x+50≠200。
再分类,不等式感悟“>”和“<”比“≠”更准确;等式分类:等式中有一部分叫等式(含有未知数)。
⑸体会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用符号表示等式和方程的关系,例如集合图等;用形象的情景表示等式和方程的关系,例如部分和总数等。
三、独立练习,进一步内化新知。
⑴完成练一练1。
确定用不同的符号表示方程和等式,确定寻找等式和方程的思路和方法;交流矫正。
⑵下面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用线连一连。
9―x=3 20+30=50
80÷4=20 等式 x+17=38
x―15 方程 36+ x<40
7y=63 54÷x=9
⑶完成第2页试一试和看图列方程。
先独立列方程,再在小组里交流列式的思考。
⑷完成练习一1~3。
重点交流第2题。
篇5: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3~54页内容。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楚方程和等式两个概念的关系。2、培养学生认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自主的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出示ppt 显示曹冲称象的画面 引导同学们自己思考怎么把大象的重量称出来
小组之间讨论并得出结论 全班集体订正。继而引出相等,平衡的概念。
(2)课件出示天平,让学生说说天平的特点。师概括总结得出天平的.平衡这一特点。
师;怎样才能使天平左右两边相等?
出示一架天平的左边是有物体20克和30克,右边是50克
师:用算式怎么表示?
生:20+30=50
引导总结得出这个一个等式。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再出示天平左边是20克的物体和?克的物体,右边是100克的物体。
师:“?”表示什么?我们可以用什么表示?
生:用字母表示。
生1:20+x=100
生2:100-x=20
生3:100-20=x
师:你认为用哪个式子更能表示天平的作用两边是平衡的?
引导得出:20+x=100 表示天平左右两边是平衡的.
出示6架天平,根据天平的平衡状态写算式。
把这8个算式标号,得练习:
①20+30=50 ⑤ 80<2χ
②20+χ=100 ⑥ 3χ=180
③50×2=100 ⑦100+20<100+50
④50+2χ> 180 ⑧100+2χ=3×50
思考:你能给这些式子分类吗?并说说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的。
同桌合作交流汇报
等式 不等式
①20+30=50 ④50+2χ> 180
②20+χ=100 ⑤ 80<2χ
③50×2=100 ⑦100+20<100+50
⑥ 3χ=180
⑧100+2χ=3×50
含有未知数的式子 不含未知数的式子
②20+χ=100 ①20+30=50
④50+2χ> 180 ③50×2=100
⑤ 80<2χ ⑦100+20<100+50
⑥ 3χ=180
⑧100+2χ=3×50
师:既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数的的式子有哪几个?
生:②20+χ=100
⑥ 3χ=180
⑧100+2χ=3×50
像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我们今天给它起个新的名字,称为“方程”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练习:下面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① 35-χ =12 ( ) ⑥ 0.49÷χ =7 ( )
② Y+24 ( ) ⑦ 35+65=100 ( )
③ 5 χ+32=47 ( ) ⑧χ-14> 72 ( )
④ 28< 16+14( ) ⑨9b-3=60 ( )
⑤ 6(a+2)=42 ( ) ⑩ χ +y=70 ( )
张强也列了两了式子,不小心被墨水弄脏了。猜猜他原来列的是不是方程?
(1) 6X + ( =78
(2) 36 + ( ) =42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篇6:《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活动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正确判断方程。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等量关系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方法及价值,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和应用能力,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合作探索,小组交流、观察、分析、概括等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认识它吗?(出示天平)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呢?然后说明天平用途和原理。
(二)观察现象,抽象概括
1.平衡现象数量关系的抽象概括。
师:我这里有2个25克的果冻,把它们放在天平的左边,右边再放一个质量为50克的砝码,天平怎么样了?
师: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表示你看到的现象吗?(生:25+25=50或25×2=50。)
师:用这个简单的式子就能表示天平的这种平衡状况,那么左边表示的是什么?右边表示的又是什么?
2.不平衡到平衡现象数量关系的抽象概括
师:我这里还有一个大果冻,不知道是多少克,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我们把这个重X克的果冻放在天平的左边,右边放一个克的砝码,这时天平平衡吗?
师:谁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现在天平的这种不平衡状况?(生:X<)师:那我们怎样才能让天平平衡呢?(生:往左边盘中加砝码)我们往果冻
这边加150克砝码,观察天平平衡了吗?
师:左边盘中物体质量的可以怎样表示?(生:X+150)
师: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现在天平的这种不平衡状况?(生:X+150>)
师:刚才往左边盘中加的物体多了,现在我们拿掉50克,现在天平的左边怎样表示呢?
师:谁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现在天平的这种平衡状况?(生:X+100=)
3.不确定现象数量关系的抽象概括
师:我这里还有两瓶矿泉水,红色的有380克,蓝色的有350克,如果将这两瓶矿泉水放到天平左右两边,天平会怎么样?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将这瓶矿泉水喝掉一些,谁来?(请一位同学喝)
师:这瓶矿泉水被喝掉了多少克?(生:不知道)
师:可用什么来表示喝了的克数?(生:用X来表示喝了的克数,即X克)
师:这瓶矿泉水剩下的质量可以怎样表示?[生:(380-X)克]
师:如果现在把这两瓶矿泉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天平会出现什么状况?(生:可能平衡,可能左轻右重,可能左重右轻,分别用380-X=350、380-X<350、380-X>350来表示)
(三)观察分类,抽象概念
1.观察分类。
师:大屏幕上出现的这些数学式子,你能按照这些数学式子的不同特征分类吗?请孩子们自己独立思考,按自己的方式进行分类。(自主学习)
2.展示分类。
①交流分类情况,说明分类理由。
②揭示“等式”与“不等式”的概念
师:像这样的含有等号的式子,数学上称之为等式。像这些含有不等号的式子,我们都称之为不等式。(课件出示相应的分法。)
3.抽象概念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等式,它们有什么不同?
师:这些等式中的字母表示“未知数”,像这些“X+10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之为方程。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师:谁来说说什么是方程?(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四)应用新知,加深理解
1.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
2.创作方程。
3.问题质疑,揭示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①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是方程?
②“方程一定是等式,等也一定是方程?
(五),巩固练习。
师:说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你还想学习有关方程的什么内容。
师:我们一起来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吧!
篇7:《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
2.引导
(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
(2)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2.引导:告诉学生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观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讨论和交流:写出的式子中,有几个是等式,有几个不是,而写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在此基础上,揭示方程的概念。
三、完成练一练
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2.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题
先仔细观察题中的式子,在小组里说说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再全班交流。要告诉学生,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y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以免学生误以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2.完成练习一第2题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六、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X+50=100
X+X=100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篇8:《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根据题意列方程。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图,提出要求: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学生在本子上写。
指名回答,板书:50+50=100
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
二、教学例2
学生自学
要求:1、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
2、小组同学交流四道算式,最后达成统一认识:
X+50>100 X+50=100
X+50<100 X+X=100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这4道算式。
3、把这4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
内交流,要说出理由。
学生可能会这样分:
第一种:
X+50>100 X+50=100
X+50<100 X+X=100
第二种:
X+50>100 X+X=100
X+50<100
X+50=100
引导学生理解第一种分法:
你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像右边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方程,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到什么是方程,读一读,不理解的和同桌交流。
指名学生说,教师板书: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提问: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
那X+50>100 、X+50<100为什么不是方程呢?
提问: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小组里交流。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三、完成“试一试”、“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时围绕“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
四、课堂作业:练习一的1、2、3。
板书: 方程的初步认识
X+50=100
X+X=100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篇9:《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
2、使学生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这组概念。
教学准备:简易天平、法码、水笔、橡皮泥、纸条、白纸、磁铁。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干什么?你们喜欢玩吗?喜欢的`请举手?
这么多人喜欢玩,老师想问这么多同学中有人玩过玩过跷跷板吗?玩过的请举手,谁来说说玩跷跷板时是怎样的情景?(学生自由回答)
当两边的距离相等,重的一边会把轻的一边跷起来,两边的重量相等,跷跷板就平衡。
二、新授
1、玩一玩
利用这种现象,科学家们设计出了天平,老师也自己做了一个简易的天平。我们用它来玩一个类似于跷跷板的游戏。好不好?
谁想上来玩?
请你在左边放一个20克的法码,右边放一个5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怎么样?(右边的把左边的跷起来了),在左边再放一个2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怎么样?(右边的把左边的跷起来了,说明右边的重量比左边的重),
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用水笔板书:20+20<50)
再在左边放一个1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怎么样?(平衡了)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板书:20×20+10=50。学生说加法,则说两个20相加还可用[用水笔板书:]
看来我们还可以用式子来表示天平的平衡情况,你们想不想亲自来玩一玩?
老师为你们每一个学习小组也准备了一架简易天平,还有一些法码,以及两块橡皮泥,大家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或者利用你们身边一些比较轻的物体,如橡皮、小刀等,来玩一玩,然后把你们玩的时候看到的现象用式子表示出来,好不好?
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
哪个小组把自己所写的式子拿上来展示出来。
(有不一样的都可以拿上来)
2、分类
你们对这些式子满意吗?
大家写出了这么多的式子,你能把这些式子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分类吗?小组讨论怎么分?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分?
谁来说说你们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的?
1、如果学生中有“是否含有未知数”(板书:含有未知数)“是否是等式”(板书:等式)这两类的指名上黑板分,其余的口头交流。
2、把学生写的式子分成两堆,让学生分]
师: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结果。这一种分法,我们得到的这几个式子是什么式子?这一种分法,
师:你能把这一种再分成两类吗?怎么分?指名板演。
你们发现了这一类式子有什么特点?(揭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象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我们把它叫做方程。这也是我们今天这堂课要学习的内容。出示课题。
3、理解概念
练习:你能举一个方程的例子吗?学生在本子上写一个。
回忆一下,我们以前见过方程吗,在哪见过?(学生展示交流)
4、巩固概念
老师这儿也有几个式子,它们是方程吗?(用手势表示,随机让学生说说为什么)
通过这几道题的练习,你对方程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1)未知数不一定用X表示。
(2)未知数不一定只有一个。
一个方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5、比较辨析
师: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那么方程和等式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老师说,方程一定是等式。对吗?(结合板书交流)
等式也一定是方程。(结合板书交流)
也就是说: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方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吗?
例如画图或者别的方式,小组合作,试一试。(用水笔画在白纸上,字要写得大些)
三、巩固
师:同学们的图非常形象地表示出了方程和等式之间的关系,
1、这些图你能用方程来表示吗?
2、看来同学们对今天学的知识掌握得不错,用方程还可以表示生活中的一些数量之间的关系?
如:我班一共有多少人,男生有多少人?如果把女生的人数看成X,你会用方程来表示男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之间的关系吗?
师:这里还有一些有关我们学校的信息,谁来读一读。
3、新的谢桥中心小学,是苏州市内占地面积最大的小学之一。建筑面积约25000平方米,3幢教学楼的建筑面积一共约为19500平方米,平均每幢为c平方米,其它建筑面积为m平方米。你能选择其中一些信息列出方程来吗?(同桌交流)
四、小结
学了这堂课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有什么想对老师说的吗?
篇10:《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借助天平让学生理解方程及等式的意义。
3、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唤起学生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几幅图片。(课件出示)
我们应该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今天这节课,就以三种动物为话题,来研究其中的数学问题。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一)理解等式的意义。
找出白鳍豚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用字母表示。
1、师:我们先来看白鳍豚的这组资料,你从中发现了那些信息?
1980年比2004年多300只,这句话中有几个数量?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这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吗?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进行板书。
1980年只数―2004年只数=300只
1980年只数―300只=2004年只数
2004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
2、请同学们根据这三个数量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2004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这个数量关系,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教师进行巡视,参与讨论。)
3、分析a+300=400,等号左边表示1980年只数,等号右边也是1980年的只数,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我们通常简称为等式。(板书:等式)
4、借助天平来研究等式。
(出示天平)你对天平了解多少?谁给大家介绍一下?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天平是一种用来称量物体质量比较精密的仪器,当指针指在标尺的中央,天平就平衡了。
师:如果左盘放10克砝码,右盘放20克砝码,天平会平衡吗?怎样用式子表示这种关系?(10<20)如何才能平衡呢?(左再放一个10克的砝码)
师:出示天平:左20克和x克,右50克,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吗?(20+x=50)
师:我们知道一个等式可以表示出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相等的关系,那在天平如何表示出x+300=400这个数量关系吗?(出示天平)
(二)理解方程的意义。
1、找出大熊猫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再写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师:继续看大熊猫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小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1)找出人工养殖的只数与野生的只数的关系,用文字表示出来。
(2)用含有字母的等式表示出这个关系。
(3)在天平上表示出这个等式。
小组合作探讨,汇报交流,得出:人工养殖的只数x10=野生只数
10x=1600,1600÷x=10或1600÷10=x天平左盘放10个x只,右盘放1600
只。我们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得出了等式10x=1600。
2、找出东北虎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再写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师:继续看东北虎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像刚才那样提出数学问题吗?小组讨论解决,交流汇报。(1)2003年只数×3+100=2010年的只数。
(2)3×+100=1000或1000-3×=100(3)天平左盘3x和100,右盘1000。
我们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得出了等式3x+100=1000。
3、揭示方程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研究出这么多的等式,下面给它们分分类,怎么分呢?(含字母,不含字母)
我们把含有字母的等式,叫方程。这就是方程的意义。(板书:方程的意义)
师:同学想一想x+5是方程吗?2+3=5是方程吗?说明理由。
师:判断是不是方程,你觉得应符合什么条件?(含未知数,还必须是等式)
师:请同学们再思考:式子、等式、方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巩固练习,加强应用。
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今天所学的知识,下面老师来考考你。
课件出示课本自主练习1,2,3,4。
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篇11:方程的意义数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生首次学习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所以字母表示数是学习本章节元知识的基础。按照教材的编写意图,要利用天平让学生亲自参与操作和实验,借助天平平衡的道理建立等式、方程的概念,以加深理解。因此本信息窗安排了三个内容,第一个首先利用天平平衡原理理解等式的意义。第二和第三个红点部分是学习方程的意义。
1、这节课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并掌握用字母表示数,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为以后学习运用准备。
2、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3、学习本节课是今后继续学习代数知识的基础,同时对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节教学方程的意义,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方程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多观察、多讨论、多探究、多协作、多操作,采用了观察法、讨论法、探索协作学习法和操作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探索,掌握方程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天平,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等式的意义。
2、结合具体实例和情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达简单的等量关系。
3、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方程意义的理解
难点:建立等式、方程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