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对“4+1+3”教学模式运用与感悟
随着“4+1+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方法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领悟和运用,同学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并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这一模式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自觉、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一小组合作为基本形式,课堂上创设“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学习气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引领点播、拓展提升的作用,从而转变了传统的“传授教学”的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均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独角戏”,教师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帮助着、参与者、引导者,学生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空前的主动学习得积极性,学生根据预习提纲预习,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相互帮助,课堂上主动发言、展示,小组之间互相提问,竞争,课堂教学真正变得“活了”起来,“动”了起来,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下面我就根据自己在数学课堂数学课堂上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对“4+1+3”课堂教学模式的浅显的认识和感悟。
一、预习是关键。
预习是“4+1+3的”教学模式的第一个环节,更是关键的环节。只有预习充分了,下面的环节才能顺利进行下去,否则,学生交流什么,展示什么,何谈提升,又怎么会巩固?所以这是师生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我们的预习提纲大致有一下几种形式:一是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设计详细的预习提纲,从回顾就知到新知面面俱到,说白了就是教师出题,学生解决答案。这种预习对学习自制力差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是卓有成效的,因为预习目标非常明确,把预习的难度分散,降低了难度,只要按照预习提纲逐一完成就行。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会阅读教材,翻越资料,多渠道解决问题,所有学生都有了学习的主动性。二是教师设计较简单的预习提纲,给学生“留白”,让学生自助发挥空间。三是有课代表和学习班长自己设计“预习提纲”这样最大限度的的发挥学生的潜能。
以上三种预习形式适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合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同时还可被交叉使用,富于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交流是手段。
交流是学生获取知识、解决疑难的、提高能力的手段。在交流过程中学优生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胜利果实,学困生可以向别人请教疑难问题,可以补充自己在预习中遗留的问题,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与人交往的的能力,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荣誉感,等等,可谓是知识能力双丰收。交流的形式多样,有组内交流,组际交流,师生交流等,最大限度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方便。
交流不是课堂教学花架子,而是学生掌握知识、解决疑难、提高能力的手段。在交流过程中,学生讨论的问题必须有价值,过于简单的问题么4号能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交流,过难的问题也没必要交流,1号解决有困难,交流也是耽误时间。学生讨论的问题应该是,“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似的问题。
三、展示是亮点。
经过不断努力和改善,小组派代表将答案给同学们讲明白,其他学生可以补充,简单题有4号展示,难度大的1号或二号展示思路和解题步骤,组际抢答或补充,讲台成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舞台,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尽情的展示自己的风采,成为了教学过程的亮点。
四、提升是精髓。
教学流程的前三个环节都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而提升这一环节是发挥教师的主导性的环节,这是一堂课的精髓,是教师帮助学生由“掌握知识”到“提高能力”的一个转化过程。在这一环节中,我们主要采用一下两种做法:一是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一节课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让学生又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是教师有有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拓展延伸,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联系现实。
五、检测是天平。
检测是“4+1+3”教学流程的第五个环节,它就像一架天平,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如果测试的结果良好,就转入新的教学任务,如果不理想就进一步调整学习计划,查缺补漏 ,直到学生掌握为止。
以上五个环节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他们互相联系,步步推进,但不是机械死板地进行,二是灵活把我,推陈出新,我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与日新月异的教育大环境携手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