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有幸参与了两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数学课例的磨课过程,一节是由范丹萍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上册的《角的分类》;一节是由唐贺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上册的《百分数的认识》。
两节课的磨课过程让我收获良多,有惊喜、有困惑。
感触于范丹萍老师的进步和成长,作为一位只有三年教龄的青年教师,我惊讶于她的备课能力和调整能力。从第一次试教,可以看出她是认真理解教材,解读教材,花了心思进行教学设计,可惜的是在时间把控上有所欠缺。在精讲环节讲了很多,生怕有哪些地方没涉及到,但心里又想着要压缩时间,以至于讲的节奏太快,而混略了学生是否能接受。在听了大家的意见后,范老师能马上调整过来,在第二次试教中,能很好地把握精讲环节应该精讲那哪里,留白哪里,在最后的课例展示中,更是以极好的状态让课堂效果得到很好的发挥。她的课堂整体效果让观课专家很是惊喜,惊喜于居然在小小的城镇学校居然能有这么成功的对分课堂的发生。
而在唐贺老师执教的《百分数的认识》一课的磨课过程中,我惊喜于唐老师自我打破的勇气,唐老师作为一名有10年教龄的老师,她早已有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模式,对于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她更是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当接到要用对分课堂模式进行授课时,她其实是很忐忑的,但是在两次试教和最后的展示这三次课的实践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中,从教学设计的不断优化,课堂组织的不断完善,可以看出唐老师是一位敢于突破自我的老师,她控制住自己课堂上和盘托出的习惯,控制住课堂上面面俱到的精细,而是敢于留白,敢于让学生在她有限的讲授中学会迁移,学会寻找新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她敢于摒弃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模式,把更多的信任和更多的“讲”的机会留给学生,自己则巧妙地在课堂上时而讲台上的“主角”,时而课堂上出现状况的“协调者”,时而是侧目倾听的“旁观者”,几个角色间自如切换,游刃有余。
磨课是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一节本是粗糙的课在一次又一次的打磨中变得更加趋向于完美而又无法真的完美。上课者在此过程中不断被打磨,不断成长和蜕变,观课者在此过程中不断感悟思考带来的美妙体验。两节的对分课堂磨课过程给我带来惊喜的同时也给我带来深深的困惑,这个“讲”的机会似乎总是不得不留给了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学生,在公开课堂上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这样,我们如何关注后进生呢?在小组讨论的亮考帮环节,所谓的同龄人间的对话真的效果会比老师解释讲授更好吗?真的能达成对分的目标之一——缩小差距吗?这是我比较困惑,且暂时不敢持肯定答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