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多维劳动教育,点亮孩子生命底色
注重青少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仅是国家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也是塑造良好品行的关键,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决定期。因此,让劳动教育同德智体美教育并驾齐驱,给劳动育人创造一个转身的机会,为学生打开学习与生活、知识与应用、现实与世界连通的大门,筑牢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的基石,我们结合校情,展开自理型劳动教育、服务型劳动教育、实践型劳动教育、创新型劳动教育有机融合的“四维劳动教育”实践探索,现已有了富有成效的做法和思考。
一、发展背景
今秋开学《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实施,劳动课正式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升级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将劳动课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体现了对劳动教育的重视,也将成为中小学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抓手,有力地改变劳动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中被弱化的现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新时代教育方针,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转型建构新型育人模式,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学校教育的时代旋律。
二、问题剖析
现实中的学校劳动教育长期被弱化、软化、淡化、边缘化,上不了课表,走不上讲台。它一度从国家教育方针中被剥离出来,在学校教育中显得可有可无。以我校为例,2017年学校优质生源流失严重,学生学习、生活、行为习惯较差,劳动意识淡薄、劳动技能薄弱。虽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但多数学校并未引起重视,更缺乏系统而具创造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三、指导理念
在教育方针中,“五育”是相互融通的五要素构成的素质教育目标整体,是一个由劳至德、劳德相生、劳智共长、劳情共育的发展过程,劳动教育在“五育”中既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融通其他“四育”的重要渠道。首先,德育通过实践体验把道德认知转化为自觉行为,从而形成道德素质,脱离了劳动实践绝不是道德教育。第二,人的智力发展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是在带着问题的劳动实践体验中发展的。第三,体育和美育天然与劳动教育对接,劳动是最常态有用的体育,美育的价值是发现美、享受美和创造美,作为美育核心的创造美必由之路正是劳动教育。
如何促进各类课程与劳动实践课程有机统一,实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我们从劳动养成自理能力、培养服务
能力、发展解决问题能力、培育创新能力的四个维度,构建起由“自理型劳动教育”“服务型劳动教育”“实践型劳动教育”“创造型劳动教育”组成的“四维劳动教育”体系,力求让学生强健体魄、习得知识技能、发展动手动脑能力,培育责任意识、锤炼意志、塑造人格、发展审美素养。
四、顶层规划
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必须实现学科教学与劳动实践对接,实现学生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有机统一;必须淡化学科界限,多渠道整合学科教学,把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把“学科知识”概念生成为“学科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学以善用。
五、实践过程
(一)自理型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以自理型劳动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自主生活、学习、劳动的意识、习惯、技能。我校积极开发建构生活自理和学习自理教育活动校本课程,从自理到自律再到自立,培育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责任心、自信心,以及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服务型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以服务型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服务他人的精神和能力。学校邀请社区老干部支部老党员、社区工作人员指导学生“参与家庭管理,服务亲人;参与班级管理,服务同学;参与学校管理,服务校园;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社会”等服务型劳动活动,培养热情大方、乐于助人的良好品格和能力。
(三)实践型劳动教育的展开路径
以实践型劳动教育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我校紧扣“一校一品”“一班一品”的学校特色课程和班级特色课程,引导学生展开劳动实践。创建校园劳动实践基地,开发二十四节气种植课程。学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教学楼前精心建设“耕读传家——种植园”劳动实践基地,传承农耕文化,讲授农耕知识。各班结合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在二十四节气中寻找与学生的契合点,挖掘成长的力量,感受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学生按喜好种植农作物,了解挖地、锄草、播种、浇水、施肥、养护的过程。“种植园”是师生互动大讲堂,邀请家长同感劳动快乐,动手、体验、互动,忆童年、讲趣事、谈感悟,实现劳动技能再提升、劳动意识再教育。
开辟一片校外种植基地,种植桃、苹果、草莓、葫芦、花生、玉米等水果、农作物等,劳动实践与研学旅行结合起来,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设在瓜果地旁,将学科知识本土化、生活化。学校主动对接县镇两级农科单位,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学生在农业专家带领下了解农业发展历程,将课堂知识迁移到课外,扩展视野,增长见识,激发思维,提升自省自悟能力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四)创造型劳动教育的展开路径
以创新型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乐于创新的品格和能力,我校有机融合学科课程与学生生活实践,把生活带进课堂、把课堂融入实践。
开设模拟生活场景课程。重点抓好“开心小市场”,对各班劳动基地种植的蔬菜、水果,提供多个平台售卖,让学生在种植、售卖活动中融入学科实践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开展“烹小厨”烹饪课程,让学生享受劳动成果转化为美食的创作过程。
开展创意美劳动课程。美术教师带领学生美化楼前“种植园”实践场地,学生带着想象、拿起画笔,创作心中的“种植园”,培养了发现美、想象美、创造美的能力。
传承本土文化。学校邀请本土丝网花艺术家、校外辅导员讲授丝网花艺术的演变过程,带领学生学习创作丝网花,形成校本课程。学校力求让包括丝网花在内的传统艺术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在艺术创作实践中锻炼强健体魄、学习实践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培养担当品质、铸造坚强意志。
六、措施保障
(一)把作业换个位子。我校从2020年启动“无作业日”专项活动,每周三布置“规定动作”,年级“自选动作”,形成“1+X”劳动实践作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开展劳技活动,通过朋友圈打卡、班级群分享等线上形式交作业。家长积极做好指导和评价,有声有色开展班级大交流活动。
(二)把教室变个样子。围绕“四维劳动教育”,按“一班一品”打造班级文化,让教室有春夏秋冬,班级人人有责任田,形成人人参与、互动共享的班集体建设局面。
(三)把知识放进册子。以生活常识为主,把劳动技能课“浓缩”整理成“册”,把知识收获、体验等记录其中,以便学生随身携带。真正实现“知识生活学、生活用知识”。
(四)给书本换个屋子。学生动手为书本找个家:变废为宝,合理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设计建造成“共享书屋”,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维护、自由分享。
(五)给考核建个架子。建构“3+1+2”评价体系,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参与劳动实践活动评定,形成劳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注重把考核目标分解到各个阶段,注重劳动过程和结果双考核。
(六)给教育探个路子。我们积极寻找劳动教育发展方向,边学边改,边做边研,组织骨干力量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开展课题研究,引领我们把“四维劳动教育”路子探好、走宽走远。
七、成效影响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从劳动教育价值、课程体系、实践路径、支持体系等方面系统探索,并产生了实效。尤其可贵的是劳动教育并没有消减学生的学业成绩,近几年我校的学业质量调研检测各年级都跨入全市领先位置。实践证明,劳动教育对学生知识的发展巩固、习惯与能力的培养形成、情感与价值观的培育、潜能开发与审美创新素养的提升产生了不可估量的育人价值。
八、反思启示
我们对“四维劳动教育”实践探索有如下启示:只有站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启生命潜能的高度,劳动教育才能被真正重视起来;只有把自理型劳动、服务型劳动、社会实践劳动、创新性劳动有机结合起来,建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才能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因地制宜拓展劳动教育空间和阵地,优化劳动教育环境,劳动教育才能有所作为;建构践行科学适切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劳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产生育人价值。
刘爱丽
乳山市下初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