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班级管理中“惩罚”的必要性与“软处理”的智慧
程冬
摘要
本文主要以教育的根本目的“立德树人”为出发点,论述了教师使用教育惩戒权的必要性,使学生懂得行为界限,明确是非观念,以及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增强道德责任感。在使用教育惩戒权的同时,教师也应注意掌握分寸,区别对待,适度处理。帮助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开阔大度的胸襟。
关键字:违纪,惩罚,软处理
进入高三,很多同学都在埋头忙碌复习,班级学习氛围很好,但一些不遵守纪律的现象却比高一高二有所增加。这半年来我发现班级早读课出现了一个寝室迟到的现象,不参加大课间的理由多了,个别男生还有“挑课”的迹象等。通过私下观察和“暗访”,一些学生认为高三了,我只要好好的学习了,成绩提高了,其他的事情可以放松些;一些同学则是觉得自己在这个学校已经两年多,已经很了解学校的制度和老师的性格、习惯,有的时候是学校、老师们在吓唬我们,没有必要那么认真。面对这些问题,我采用了很多的方法,例如:单独和学生谈话;在班级进行班会讨论;让学生书写对行为规范、纪律要求的认识;和家长沟通共同督促学生等等,收到了一些效果,但总有些"顽固分子"依然是说一套,做一套,继续这样下去,会让其他同学也竞相模仿,令我头疼之余,也会用各种方式来惩罚他们。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洛克认为,惩罚是指对犯有过错行为的人施行的一种处罚,惩罚针对的是故意犯错的人。对教育而言,惩罚是指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作出判定,以使其改正错误的一种手段。主要体现了两方面的作用:
1、矫正思想行为:当学生思想行为出现错误的时候,老师通过交谈还不能纠正他的错误,此时对其使用适当的惩罚,使其懂得行为界限,明确是非观念,以及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增强道德责任感。这一方法对屡教不改的学生尤其有效。多次苦口婆心的说教可能是白费了工夫,但一次严厉的惩罚却会让他刻骨铭心。
2、威慑其他同学:很多的学生看到有的同学错误的行为没有得到纠正,并也没有受到惩罚,他们就会大效仿,其至出现更严重的错误行为。通过惩罚,其他学生便不敢犯该学生的错误。惩罚维护了制度的威严,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集体目标的实现。
在实施惩罚手段时,班主任必须做到心中有数,目的对象明确,做到罚之有理,罚之服人。只有这样,才能使被罚者心悦口服,达到预期目的。那么怎样做到罚之有理呢?
一、惩罚要及时,并且要“因事量刑”
及时的惩罚能使学生的不安、内疚等体验更深,能使他们更清楚地看到错误造成的后果。延迟的惩罚和处理会因事过境迁而使学生忘记,淡化错误行为,惩罚意义也不大。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行为不能听之任之,等到学生的错误行为造成危害后再来“揭伤疤”,“算总帐”这样易使学生产生情绪上的反感和对立,不利于学生从思想上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
这个学期,我们班级的体育课有一节是安排在周三第四节课,学期初我就担心有的学生会偷偷的逃课,所以在班会上特别提醒学生,并且不时的通过体委了解体育课的情况,开始只是出现了个别的学生在班级待着,下去上课迟到,我进行了个别的教育,效果还不错,一直都没有出现其他的问题。但前一段时间,可能是由于天气转凉,有的同学就有了惰性,出去上课的速度变慢了,更有其者,还出现了逃课的现象。我了解情况后,对逃课以及提前溜去食堂吃饭的同学进行了惩罚。
二、寓教于罚,不能为了罚而罚
对犯错误的学生实施一定的惩罚,是教育和管理学生的必要手段,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惩罚仅仅是一种手段,教育才是目的。任何形式的惩罚,都应蕴含丰富的教育内容。班主任对犯错误的学生,万不可罚不择法、罚而无度、为罚而罚、以罚代教。
三、实事求是,不能掺杂老师的个人情绪
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往往很复杂,班主任在处理学生的错误时切忌感情冲动,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惩罚,而应首先冷静地分析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弄清事实真相,再决定是否惩罚,如何惩罚。更不能把老师的个人情绪带到处理间题中,即使这个学生平时很淘气,也不能把他以前的事情混到一起。
比如,班级有些同学因为拿手机被我发现,和他们的沟通中,我了解一些同学是因为家里太远,放学后,家长要和他联系;一些同学是因为家里最近出了些事情,需要手机和父母联系,这些同学在和他们交流后,保证了以后不再随意拿出手机。在进行惩罚教育的时候,首先要清楚一点,惩罚教育不是用打骂的方式教训孩子,这是对惩罚教育错误理解,惩罚教育的关键是要让孩子亲身体验错误的后果,让他有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赞美教育也好,惩罚教育也罢,关键在“教育”。
我的学生都是00后的学生,他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四通八达的时代,学生了解资讯的渠道比以前宽广得多,学生的思想也更加复杂,班级中常规事件、突发事件等违纪事件又屡屡发生,而作为班集体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被授予更多的权利和责任,也担负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许多班主任感觉自己从事的是“危险职业”,因为要对学生的学习负责,要对学生的思想负责,更要对学生的安全负责。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在处理不同的违纪事件时,不能一味的“惩罚”。五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软处理”也是一种智慧。
在班级常规管理中,学生是经常范错误的。以往一旦学生违纪,班主任就采取硬性的、一刀切的处罚性措施,学生表面上屈服了,但可能内心的心结并没有真正解开,思想道德素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常常过不了多久,学生又故态重萌,再次违纪。保护自尊心,是对学生的信任与常识,是对学生的—种宽容。那么在突发事件上就要不当众揭丑;不粗属训斥;不含噬热讽。要因势利导,采用一些个性化的处理方式——软处理。
我记得在一次学校组织的联考中,一位男生因考试时带手机进入考场作弊而被当场监考的胡炜老师发现。这位男生是有“前科“的,胡炜老师并没有立即采取措施,而是立刻联系了我并且把学生悄悄领出了考场。依据学校的考试纪律这样的行为应该判为“违纪”,按照通常的做法,凡考试作弊者不仅要被通报批评,最少也得挨个记过处分。这位学生在我们还没有进行批评教育前,就脱口而出:“我不念书了。”无论我们怎样劝说都无法让其回心转意,嘴中一直重复“我不念书了”。这让我意识到这已经不是一起单纯的违纪事件。考试后,我从侧面了解到,学生的父母正在闹离婚,学生自尊心较强,想要良好的成绩给与自己心灵上的动力。经过我和他父母的沟通,情况已经有所好转,关于考试违纪的事情也从此避而不谈。
我认为,班主任应善于观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开阔大度的胸襟,培养应对不良情绪的能力,从而争取从根源上减少违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要患得患失,担心意外违纪事情发生,而应坚定信念,完善处理方式,有时,处理方式比事件更重。看过这样一篇文章说到:“对于不同的事件,如何适当掌握分寸,区别对待,适度处理,这是关键。”这句话说得非常直白、非常到位。我们看待学生违纪,也不能简单化、粗暴化,而应该找出学生违纪的根源、动机,仔细分析学生违纪的程度和危害性,分清哪些是偶然性的、不突出、危害不大的违纪行为;哪些是恶意的、危害较大、产生恶劣影响的违纪行为。对于不同的违纪事件要区别对待,来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而且,并不一定要来用刚性的处罚措施,相反,用柔性的措施,进行“软处理”“宽容对待”,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甚至,有些特定的时候,“不处理”也是一种处理,这也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