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1
我们的<<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因此我认为我们教师应把教学植根于对学生的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并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只有如此,学生才能从他们的游戏,小说等等中摆脱出来,对数学才会产生兴趣,从而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个人认为要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应该大致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公理”
每一个数学公理都是从生活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在教学中,可通过一些生活实例,让学生亲身体念这个抽象过程,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以加深他们对数学公理的理解。比如我在讲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时,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在黑板上用一根手指按着一根木棍,让另一个学生去扳,轻轻一下就动了,然后再让另一个学生上台按着另一端,再让刚才那位学生扳,这时扳不动了,这样就很好的解释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一公理。再比如在讲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时,可从学生生活出发,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景“如果你的手里有一块肉,你拿去喂小狗,这时你和小狗之间有一段距离,并且之间有一个小水坑,它看到并闻到了气味后,是直接跑着跳过来还是绕过来呢?”这样就让学生去更好的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公理。让学生从生活中去体会数学,去学习数学,并更好地排除学生对数学的畏难情绪。
二、用生活实例来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既然数学公理、概念来源于生活,那么生活中必然存在数学公理、概念的许许多多的显示原型。为了加强学生对数学公理、概念的进一步理解,我们讲完数学公理、概念后,可引导学生寻找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原型,举例说明数学公理、概念。这样既激活了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又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数学公理定理、概念的理解。比如我们在讲完“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公理时,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用到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学生们多数都可以举出生活实际运用的例子,如:在家里订晾洗脸帕的铁丝时需要固定两个位置,在操场划直跑道时需要两个人拉着皮尺等等。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生活中学生应该感受更深,如:公园里的转角处,草坪经常被人们踩出一条路;乡下的小路,当有一块菜地挡着,需要绕道走时,有一些道德差一点的经常直接从菜地上经过,走出了路,这些都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运用,但我们要教育孩子们用在好的地方,如原来的路,改为高速路后,把原来弯曲的道路改成了直道,节省材料等等这些。这样举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学生更好理解。
三、用生活实践来验证数学规律
经验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数学规律也不例外。学生如果不明白数学规律的由来,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数学事实,更谈不上运用。因此在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实验等活动,自主探索,主动获取数学规律,这比单纯地抽象介绍结论好上千倍、万倍。比如我为了让学生明白“随机事件虽然是不确定的,但是是有规律可寻的”,这一个数学事实,我特意安排学生分组做了两次实验“投一枚硬币”、“投两枚硬币”,并分别统计出“硬币出现正、反两面的次数”。让学生在实践后,通过分析结果,归纳出结论。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规律,而且有助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的培养,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讲 “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我用木条分别做了一个三角形和四边形,在课堂上让学生上台分别来拉动,三角形不会动,而四边形轻轻一拉就变形了。再例如:给学生讲正方体的展开图时,让学生自己去展开来看,几十个学生会有不同的展开方式,这样让学生学习起来不会太抽象。
四、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数学的目的,也在于运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指导生活实际,也就是俗话说“学以致用”。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加深学生对数学运用广泛性的理解。比如在教学完“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我问学生:“为什么要在木门上斜钉一根木条?”又如,在教学完“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后,我又问学生:“为什么我们学校的电子伸缩门要做成那种(四边形)形状?”要再如:讲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学生对利润问题感觉难理解,也不感兴趣,我在开始引入时这样设计:我今天在街上看到一家卖衣服的铺子,外面打出了一个优惠让利的牌子:年终大甩卖,衣服折上折,八折的基础上再八折,问学生这样不是很麻烦吗?为什么不干脆来一个六折呢?学习了今天的内容就知道为什么商家要这样打广告了。让学生会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各种社会现象。
总之不能把数学教学当作脱离日常生活,脱离社会实践应用的技能来学习。要让学生通过来自生活、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学会分析数学的外在价值。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是如何演变为数学公理、数学定理、数学概念、数学符号、数学规律的,以便让学生认识蕴藏在数学的形式符号后面的本质,明白数学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生活。并这个充满信息的世界,深刻地感受和理解数学价值,更加积极主动地学好数学。要使课堂上的学生也像生活中一样充满活力,我们就要用爱心去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因素,让学生能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学习数学的全过程中。
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更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新课标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从自已的数学现实出发,用数学的眼光在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从而主动地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者必须把生活中的事例引入课堂,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活学生思维.
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思维)的教学,而不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沉浸在问题的情景中,感悟出问题生存过程,问题的背景所在,从体验中感知出数学问题,获取思路,寻求方法。
问题1:如图所示的曲线表示一辆自行车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骑车者9:00离开家,15:00回家,根据这条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何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多长时间?
(2)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时间,这时离家多远?
(3)11:00~12:00他骑行了多少千米?
(4)他在何时至何时停止前进并休息用午餐?
(5)返回时平均速度是多少?
(6)11:30时离家多远?
在回答上述问题之前我编织了下列问题,让学生进入问题情景,感受其过程,并画出s与t的关系图。
小明9:00骑车从家出发一个半小时到达离家15km的甲超市购物;购物半小时又经过一小时骑车到乙超市购物;购物吃午饭共用一小时后又经过2小时到家。学生根据自己的感知体验,形成与上图类似的图示,再回到图示上回答问题就容易对了。
答:(1)10点半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了半小时;
(2)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时间是12:00,离家25千米;
(3)11:00~12:00他骑行了10km;
(4)从12:00~13:00之间休息并吃午餐;
(5)返回时的平均速度为25÷2=12.5km/h;
(6)设DE所在的直线s=kt+b,将(11,15)、(12,25)代入
11k+b=15 得 k=10
12k+b=25 b=-95
∴ s=10t-95.
当t=11.5时,s=20。即11:00时离家20km。
学生根据生活的经验,感悟理解函数图示意义,使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机结合。
二、构建数学模型,提高应用能力.
数学的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面对实际问题,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问题2:宿松县电信公司开设了甲、乙两种移动通讯业务:甲种使用者先缴56元月租费,然后每通话1分钟,再付话费0.32元;乙种使用者不缴月租费,每通话1分钟,付话费0.60元。请问选择哪种通讯业务,可以使支付的通话费用较少?
我鼓励学生们用所学知识,去寻求解决的办法。首先设一个月内通话x分钟,甲、乙两种方式的费用分别为y1元、y2元,建立费用y与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1=56+0.32x, y2=0.6x。
然后建立不等式的数学模型,得到本题的解题策略1:
①y1>y2,即56+0.32x>0.6x,得x<200,通话时间少于200分钟选用乙种通讯业务;
②y1=y2,即56+0.32x=0.6x,得x=200,通话时间等于200分钟选用甲或乙种通讯业务都一样;
③y1<y2,即56+0.32x<0.6x,得x>200,通话时间大于200分钟选用甲种通讯业务。
本题还可以运用一次函数图象的知识,直观地获得问题的结果,得到解题策略2:
y1=56+0.32x
y2=0.6x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作出上述两个函数的图象(如图),y1与y2的图象交于点(200,120)。
观察图象,可得:
当通话时间少于200分钟时,选择乙种通讯业务;
当通话时间为200分钟时,选择甲或乙种通讯业务都一样;
当通话时间大于200分钟时,选择甲种通讯业务。
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数学建模的方法,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更开拓了知识视野,提高了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实践,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时间中的数学问题,逐步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实践中学习数学,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问题3:王大爷为了与客户签订购销合同,需要对自己的鱼塘中鱼的总质量进行估计.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把它转化为数学中的统计问题。先抽取样本:第一次捞100条鱼,秤得其质量为184kg,并将每条鱼作上记号后放回水中,当它们完全混合于鱼群后,再捞出200条鱼秤得其质量为416kg,且带有标记的鱼有20条,算出样本中每条鱼的质量(184+416)÷(100+200)=2kg。再采用相同的实验频率方法,即把第二次捞出的200条鱼作为一个样本,求出该样本中有标记的鱼的条数与样本容量的比,用以估计整个鱼塘中有标记的鱼的条数与总条数之比(理论概率),据此估计鱼塘中所有鱼的数量为(100÷20)×200=1000(条)。最后运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数学思想方法去估计鱼塘中鱼的总质量1000×2=2000kg。老师还可以提出:假如今年的鲜鱼价格是8元/kg,预测王大爷的鱼塘今年毛收入大约是多少?
这样的课题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有兴趣去研究和解决,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应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将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真正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3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提出了过程性目标,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词加以描述。“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因此我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开展生动、有趣、直观的数学活动。
一、把游戏引入课堂
教学要成功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把他们爱玩的游戏引入课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例如:在教“6,7的加、减法”时,一上课我就给学生看一颗石头的大小,然后两手都拿着石头,握紧,让学生猜一猜两手共有多少颗石头。学生一听猜石头。兴趣来了,“十颗、五颗、六颗、七颗……”学生喊着、跳着。“到底谁猜得对呢?”我先打开左手,让学生自己数,再打开右手。“总共6颗,我对了,我对了。”做对的学生欢呼着,我接着问:“你为什么知道你对了呢?”学生马上说:“老师左手有4颗,右手有2颗,合起来有6颗。”在这一过程中,我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猜石头引入课堂,在他们情绪高昂的情况下进一步创设情境,由学生自己一步步独立思考获得知识。
二、通过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去获得新知识
在认识1时,先让学生用已有的生活知识,举出可用数字1表示的物体,学生抢着回答:“一棵树、一朵花、一个苹果、一本书等。”但“1”还可以表示一个整体,学生却没有提到,我给出时间,让学生讨论:“还有别的东西可用1来表示吗?”“一箱苹果”终于有学生发话了,我问学生“你们同意吗?”有的学生不同意,有的同意。于是我就让不同意的学生先发表意见,有一学生说:“我不同意,因为箱里有许多苹果。”我再给表示同意的同学反驳的机会:“同意,我只看见一只箱子。”水到渠成,我肯定了同意组的看法。我说:虽然箱里有许多苹果,但这些苹果只用一只箱子装,所以可以用1来表示这箱苹果。就像我们一(2)班,一(2)班是由一个一个学生组成的,但把这一个一个学生安排在一个教室里就形成了一个班。这样,就比单纯地说:“1还可以表示一个整体”要容易理解得多。
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对小学数学,能够活学还不够,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所以说用好数学也是一门技艺。在学习了“量长度”后,可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教师有一段铁丝,想用它来晾衣服,但不知它够不够长,请学生量一量这段铁丝实际有多长。要量出铁丝的长度,我们先要做什么?在测量时和得出数据后会碰到什么问题。在给出挂衣服地方的长度后,这条铁丝能不能用。在这样一个实际测量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兴趣,又培养了实际测量、计算能力以及估计、应用意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应用,还会增强策略意识,如:在让学生动手数100根小棒时,用的方法很多,有二个二个地数,有五个五个地数,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在数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发现十个十个地数又快又不容易出错,因此在数较大的数时,许多学生选择了十个十个地数。
以上是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在探索中的一些例子,这些例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有密切的联系。以上这些生活味道十足的题目是从生活实际入手,把知识点融于生活当中,又把生活融于学习中,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学起来更轻松、有趣。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艺术追求的目标,也是艺术之花长盛不衰,常开常新的奥秘。数学知识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但数学知识当中也包含许多晦涩难懂、枯燥乏味等难啃的“硬骨头”。
比如:小学生难于理解的“退位减法”,眼花缭乱的“位置与顺序”,纷繁复杂的“分类、比较、统计”等“硬骨头”。
正是由于这些啃不动的“硬骨头”作怪,使得许多刚刚入学、稚气未脱的小学生无所适从,对本来魅力无穷、作用巨大的数学这个“朋友”敬而远之,由敬而远之到无所适从,最终导致由好学到厌学的恶性循环。
新教材在处理数学知识时,一改以往教条式的理论讲授形式,而是用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这种科学的基本叙述模式,把数学知识、数学问题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受生活,发现数学知识,培养各种能力,感受数学的无穷威力和魅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持久的兴趣。
新教材艺术性地呈现教学内容主要表现在“问题情境”这个方面,因此本文着重就此展开论述。
教育家杜威曾说:“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唤起学生理智的兴趣,激发对探究的热情。”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问题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索。为什么呢?因为儿童的认识兴趣来自于学习活动本身和学习内容的趣味因素,如生活情趣、童话式的数学故事,拟人化的动物插图等。
正因如此,新教材在阐述教学知识点时,都是以一个或多个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用精美的卡通漫画、和谐的对话呈现在儿童面前。这种形式,不仅能使教师轻松地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因为这样的卡通式课本,每个人看起来都会兴趣盎然,爱不释手。
例如:新教材第一册的第一课“10以内数的认识”这个教学内容,教材就以艺术化的表现形式,模拟动物学校开学时的情境,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白兔、小鸟、小熊、小狗等可爱的动物去上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到数学不是枯燥乏味的。
新教材的问题情境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作不同的艺术性处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问题情境“故事化”,增强趣味性
小学生爱听故事,特别是童话故事。小猫、小白兔、小猴等活泼可爱的形象让他们感到亲切,自然就印象深刻。
新教材第一册第10页的学习“0”这个知识时,教材以小猫一家去钓鱼回来的路上和每只猫的表情来呈现教学知识场景,通过教师艺术化地描述故事,能给学生一个非常广阔的想像空间。
小猫一家今天去哪里钓鱼了,它们是怎样钓鱼的,为什么有一只猫表情很难看呢?它一条鱼没钓到,应该怎么表示呢?……
试想这样的故事情境,怎能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怎能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呢?这样的教学过程,能使学生在听得津津有味的同时,让数学知识不知不觉地渗入他们的脑海,在数学王国里积极地思考、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省时高效的目的。
二、问题情境“活动化”,提高有效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活动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我们老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有些教学内容,单靠教师讲解,就算费尽口舌,也难以表达清楚。而如果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往往有让人恍然大悟的效果。这是因为动作演示能使学生获得对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位置的感性认识,教师再引导学生对这些直观得到的感性认识进行分析、综合,便能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新教材第一册第42页中“8,9的加减法”这个教学内容,教材通过呈现6个小朋友进入游乐园这一活动化问题情境,让学生一同参与活动,艺术化地呈现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同时自然而然地渗透了数学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问题情境“生活化”,加强联系性
“学以致用”是我们教学的基本要求,新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很多内容都是以艺术化的形式,再现了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新教材第一册第15页第8题“把方糖放入杯子后,哪杯水最甜?”这个教学内容是学生经常遇到的一个实际问题,由于有生动有趣的画面,选取的又是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判断,在充满愉快的学习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此时,思维训练是那样的轻松自然、那样的和谐,使数学走进了生活,为生活服务,生活与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问题情境生活化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由此可见,新教材在处理教学内容时,能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艺术化地创设具体、生动、活泼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寓教于乐,使他们乐于智力探索,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学习生活,在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下获得新知。
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4
在我们的周围处处都有数学,时时会碰到数学问题,数学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可有很多学生不喜欢数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数学枯燥无味,很抽象,感觉与生活没有多大的联系,不知到如何把它们应用到实践当中。要改变这个状况,必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把生活中的问题引进课堂,从中去学习知识,再把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操作:
一、 让生活走进教室,将生活实际问题引入课堂
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每建立一面积单位的表象,我都积极鼓励学生举日常生活中的恰当例子。如:一平方厘米,学生会说“大姆指甲盖”、“纽扣”等,有个学生说“门牙”,这时我拿起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比了比,并说:“长这么大的两颗门牙,漂亮吗?”引起学生哄堂大笑。从笑中,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愉快,也体会到了“数学就在身边”。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出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在黑板上写“6、60、600”,问学生:“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把这三个数连起来?”这个问题学生感到新奇,思维十分活跃。有的说加上元、角、分,有的说加上分米、厘米、毫米,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此时,数学学习已变成学生的一种自我需要,学习兴趣大大增加。
二、通过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去获得新知识
在认识1时,先让学生用已有的生活知识,举出可用数字1表示的物体,学生抢着回答:“一棵树、一朵花、一个苹果、一本书等。”但“1”还可以表示一个整体,学生却没有提到,我给出时间,让学生讨论:“还有别的东西可用1来表示吗?”“一箱苹果”终于有学生发话了,我问学生“你们同意吗?”有的学生不同意,有的同意。于是我就让不同意的学生先发表意见,有一学生说:“我不同意,因为箱里有许多苹果。”我再给表示同意的同学反驳的机会:“同意,我只看见一只箱子。”水到渠成,我肯定了同意组的看法。我说:虽然箱里有许多苹果,但这些苹果只用一只箱子装,所以可以用1来表示这箱苹果。就像我们一(1)班,一(1)班是由一个一个学生组成的,但把这一个一个学生安排在一个教室里就形成了一个班。这样,就比单纯地说:“1还可以表示一个整体”要容易理解得多。
三、创设生活情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既要让学生感觉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优势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要时刻感受到自身已有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例如在教学《工程问题》之后,可以出一道这样的题目:陈老师带了一些钱去买一套上、下两册的书,他带的钱如果只买上册,恰好能买20本,如果只买下册恰好能买30本。那么他带的钱能买几套这样的从书?这道题目突破了常规“工程问题”的命题方式,提高了命题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学生在思考这类问题的时候,就要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提高了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四、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 ……”。对于学生这些问题我微笑不答,表扬他们观察得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学生培养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
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
五、家庭作业设计,贴近学生生活
家庭作业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传统的家庭作业形式封闭、单一,内容是课堂作业的重复,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学生把家庭作业看作是一种负担,影响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在教学法中注意改变家庭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把家庭作业融入学生的生活,使家庭作业成为数学与生活的纽带。例如,当学习了统计的知识后,我安排学生分小组,调查全校各班人数情况,并将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学习完表面积的概念后,我布置了这样的家庭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选择你喜欢的长方体物体,把他们的表面积或用料算出来,明天汇报,看谁完成得出色!第二天,学生纷纷把自己的作业呈现在大家面前。课后,我与学生交流,学生说:老师,我喜欢这样的作业,我觉得让我们实际去查查、量量、算算,既动了手,又动了脑。老师,我现在更喜欢数学了,因为我觉得它很有用,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种有意义的家庭作业,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的发展。
总之,日常生活实践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提出生活中学生能够观察到的数学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切实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5
【摘要】 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实际生活讲数学,联系实际情况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练习生活化,指导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
【关键词】生活 数学 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实际生活讲数学,联系实际情况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所熟知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
一、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把情景问题生活化
问题情境生活化,可以使数学知识变抽象为具体。教师借用有关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意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例如:在一年级教学“位置”这节课时,教师让学生体验上下左右时,可以创设一个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同学们,你们知道马路上的红绿灯是怎么排列的?”让学生通过竖排红绿灯体验上下,横排红绿灯体验左右,使生活中的操作与现实课堂相结合,在教学方式中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可以创设一段购物情境的录象,然后结合实际说一说你对人民币有那些了解?虽然买东西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情,但是把它提到课堂中来,就大不相同了。孩子们很感兴趣,学习热情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从而很自然的进入新课。而且,购物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由此他会很自然的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实验以及相关知识,提到买东西,孩子们自然会想到人民币,提到人民币,孩子们又联想到了其他一些关于钱的知识,如:各国的钱是不同的,钱的产生及其发展,如何辨认真假等。
例如:在教学“10的分成”这个知识点时创设了一个分糖的情境,妈妈买来10粒糖,要小明分给自己和小明的表弟吃,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分呢?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说:每人各5粒,因为这样公平。有的说:给弟弟6粒,自己4粒,因为弟弟年龄比我小。有的说:我3粒,弟弟4粒,还剩3粒留给妈妈,因为妈妈很辛苦。等等。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每个学生都在积极思考,既让学生对10的组成有了清晰的认识,又在课堂中渗透了“人文”精神,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友爱。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到借助数学的思想方法,
二、喜爱生活中的数学 把教学内容生活化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最喜欢的运动“踢皮球”,提问学生;“你们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学生自然而然就会说起“踢皮球”,再提问:“你们知道皮球是什么形状的吗?最后再教学“球是可以滚动的”这个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玩一玩,他们就会很快地掌握这个知识点,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在教学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后,教师设计可以这样一个环节:谁能告诉大家你今年几岁,你妈妈今年多少岁吗?有个学生大声说:“我今年8岁,我妈妈今年34岁。”老师把8和34写到黑板上,“谁能用数学语言说一句话?”学生说:“8比34小,34比8大”,“妈妈的年龄比孩子的大得多”,“孩子的年龄比妈妈的小多了”,“妈妈比孩子大26岁,孩子比妈妈小26岁。”通过对身边事物的实际测量和估测,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通过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的接触,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从而体会到学好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无形当中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动力。所以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挖掘数学,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活动要生活化
教学时要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使生活题材数学化,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体验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如教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到家里附近的商店里,调查一些物品的价钱,并把它收集回来,自己进行计算;又如,在教“用10元/20元/50元分别买一些物品(这些物品都是有价格的),提问学生会怎样使用这10元?20元?50元?等等”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玩具带回来,并标上价格,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其它学生拿着自己的人民币学具,去买自己的东西,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设置生活中熟悉的活动在课堂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始终体验着学习的成功与乐趣。又如在教学“加减混和运算”时,可以让学生扮演旅客,教师扮演火车头,列车行进过程有旅客上、下车,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0-8+3=5,5+4-1=8,10-7-3=,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突破了教学的难点,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通过这样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自己的生活,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可少的。
四、让数学练习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因此,我们老师对练习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给学生以不同寻常的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这些不同于书上的练习题是怎样的呢?从哪里而来呢?对此,在不断地听课,实践和反思中,我悟出了这样几点。
1、 处理书上练习,使之更加丰满。
如《求平均数》(第八册),练习中有一题是给出一组学生身高数据,算出平均身高,来巩固平均数=总数÷个数的这种方法。一位老师是这样做的:先给出浙江省十岁儿童的平均身高是143cm,问“我们班的身高水平是在平均身高之上还是不到平均身高呢?”引出要算班中学生的平均身高,再让学生统计小组中从前排到后排10个人的身高,最后通过计算,得出小组的平均身高,与143cm进行比较。同样是计算学生平均身高的练习,但这位老师的练习设计不单巩固了求平均数的方法,还让学生明白了算平均数的必要性,生活中需要平均数;算平均数的这些数据是怎样来的;从平均数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等等。经过老师智慧的闪动,使这一个练习题耳目一新,产生的效果也是天壤之别。
2、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寻找练习材料。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教师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帮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分米、厘米和毫米的认识》一课中,老师让学生说自己的身高,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都说“1米36、1米21”,结合这一课的学习,一个练习就出来了“1是1米,那36、21又是什么呢?”学生展开激励的讨论,综合新知识和已有经验,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样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从而产生迫切学习数学知识的愿望。
3、课堂上创造练习材料,真切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
我们的数学课堂也是一个生成练习的平台,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比赛,产生我们需要的数据,再加工成和本课时有关的练习。有学生自己创造的练习会引起学生更大程度上的关注,更能显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比多比少》教学中,老师让学生进行1分钟的口算比赛,统计比赛结果后再进行练习,用“谁比谁多,多几题”“谁比谁少,少几题”来说一说。又如《统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分成8个小组,哪个小组或组上的某个学生表现得好,就给某一小组奖1颗五角星,在这节课结束前,让学生观察这些五角星,学生会惊奇地发现,这些五角星也形成了一个统计图,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出这堂课上哪个小组表现得好。从这个两个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只要老师精心设计,练习无处不在。课堂生成的这些练习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应用数学意识。
总之,数学教学让学生的生活经验走进数学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指导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改变以往数学学习的枯燥乏味,学生在思想上有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和我喜欢学”质的飞跃,学生变的喜欢学习数学。新《课标》也给我们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2.《走进新课程》
3..《小学数学》
分享:
0
喜欢
0
赠金笔赠金笔
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6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教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 ,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
一、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问题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例如我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围绕“今天我当家”这样一个主题,根据当家必须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具体事情,结合钱、时间、如何安排等具体事情,设计了一系列的方程应用题:如何统筹安排买菜做饭的时间、买菜的时候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哪些不同的菜……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了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等活动,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对于学生的这些问题可以先不回答,而是表扬他们观察的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培养了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
三、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外呢体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工程问题之后,可以出一道这样的题目:陈老师带了一些钱去买一套上、下两册的书,他带的钱如果只买上册,恰好能买20本,如果只买下册恰好能买30本。那么他带的钱能买几套这样的丛书?这道题目突破了常规“工程问题”的命题方式,提高了命题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学生在思考这类问题的时候,就要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从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总之,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很多,他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