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育教学论文 >

分层走班组织形式及其实践思考

发布时间:2021-04-09 22:20:45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分层走班组织形式及其实践思考

2017年9月,浙江省教育厅出台“关于积极推进初中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针对初中学习中部分学科分化相对严重的现象,因材施教,探索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分层走班教学,尊重学情差异、体现学科本质、转变学教方式,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丰富了学校的办学思想。

也是从这一年起,学校面临升学率的挑战、生源知识结构的差、优质生源的流失严重、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推进以及师资力量呈现不均衡现象等等,朱子曰:“困勉行者,勇也。”面对这些情况,为了让学生得到最优发展,更好的贯彻课堂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我校丢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针对性、科学性的分层教学。

一、三年分层走班探索

第一阶段(2017学年)

这阶段可谓“初心已启,行远自迩”,我们走出了勇敢的一步,由浅入深,步步前行。

1、学科分层:九年级的数学、科学按1个A层次(基础扎实),4个B层次(基础一般),1个C层次(基础薄弱)进行教学班划分教学(其他学科在原行政班进行教学)。

2、学生分层:九年级目前共计276名学生,6个班级,分层后每个教学班预计约46名学生。具体分层如下:其中八上期末语文,英语占10%,数学,科学占15%,八下期中语文,英语占10%,数学科学占15%,八下期末语文,英语占20%,数学,科学占30%,按上述比例折合而成的综合成绩排名,每个班前五名直接为C层次(共30人),除此30人之外再排名前16的同学也为该组的A层次,允许某些同学根据自身实力弃权进入B1层次,空缺名额按综合成绩依次递补;综合成绩排名后46的同学为该组的A层次;其他学生为B层次,平均分成四个教学班,进行分层走班。

第二阶段(2018学年)

这阶段我们“致知力行,行而不辍”,改变已经开始,只要路是对的,我们便不停止探索、努力、尝试。

1、学科分层:九年级的语数外科按1个A层次(基础扎实),5个B层次(基础一般),进行教学班划分教学(其他学科在原行政班进行教学)。

2、学生分层:九年级6个班级。具体分层如下:其中八上期末,八下期中,八下期末,按上述总分2:3:5比例折合而成的综合成绩排名,由于(1)班(2)班的前30名的学科占一半以上,其他班级前30名分配到(1)(2)班,再(1)班(2)班进行分成A、B两个层次,进行分层走班。

第三阶段(2019、2020学年)

这阶段“奋楫笃行,行稳致远”,我们愈走愈坚定,愈来愈稳。

1、学科分层:九年级的语数外科按1个A层次(基础扎实),5个B层次(基础一般),1个C层次(基础薄弱)进行教学班划分教学(其他学科在原行政班进行教学)。

2、学生分层:九年级6个班级。具体分层如下:其中八上期末,八下期中,八下期末,按上述总分2:3:5比例(其中语文、数学、外、科、社的权重为1.5,1.5,1.2,1.8,0.8)折合而成的综合成绩排名,总分前40名组成一个A层次新的班级,由于(5)(6)学科成绩相对差,两个班级学生综合成绩的60%的学生组成一个B层次与C层次的新的两个班级,这样初三形成7个班级,1个A层次,5个B层次,1个C层次进行分层走班。

二、分层走班三年实践思考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三年中一点点小小的光亮积聚,逐渐照亮“分层走班”未来的路。

(1)第一年尝试分层走班时,6个班由数学、科学走班模式,虽然教师有强烈的团结合作态度,开始学生之间在课间基本没有交流,所以少一种班级体的归属感,但慢慢地,学生在走班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习惯态度各不相同,有着不良的学习习惯学生在一起上课,可能会使这种不良习惯影响扩大化。这一届学生的中考成绩并没有由于走班使中考成绩带来惊喜。

(2)第二年根据学情,我们尝试另外一种形式走班时,就是小规模,两个班之间分A、B班,其他班级中优秀的学生走班到A班,这种情况,教师的合作更融洽,学生的归属感更强烈,纪律培养更容易,管理起来更方便,所以中考成绩大放异彩。但这种模式真的可行吗?还是有疑问。

(3)第三次尝试是去年2020年毕业学生,学生的情况差异明显,部分班级的学困生比较集中,所以根据这一情况,学校决定,每个班级部分学生进行走班,集中一起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另外组织教学,教师合作意识很强烈,从中考来看,考出了水平,教出了成绩!分层走班也不断激发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不仅要精心备课,而且要努力加强彼岸再学习,也是对“教学相长”很好的诠释。

三、分层走班后师生的现状

1、学生反响:

一个班的学生,根据学习能力高低和学习意愿等,分为A、B或A、B、C等不同层次,A层是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B层是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C层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分好层后,不同层次的学生各自组成班级。大家不在原有班级上课,而是流动起来。老师在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上课,形成走班。

学校实行分层走班制教学后,自己的教学感受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学生的学习面貌也有了明显的改观,以前上课时,有的同学听不懂就干脆不听了,或者听得昏昏欲睡。现在是给我们一个适合自己的教材,在我们认知的水平上能够听得懂,就会给我们自信和培养出学习兴趣。

有的在以前,老师为了照顾学困生,不会讲太多的难题,现在的优秀生可以见到更多的高难度题,也变得更加自信。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若未来可期,何惧素履以往。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不同层次学生之间可以跨层流动,比如C层学生能力提升、成绩提高,经考核后可进入B层学习,更加促进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刚毕业初三学生,一年前曾有次“选拔”,选出来的同学重新组成一个班。这批孩子不是最拔尖的尖子生,也不是排在最后的后进生,而是学业水平处在中间的学生,也是最容易被老师忽略的一批学生。新班级组成后,老师们进行有针对地教学,学生学得更加有针对性,更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在中考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

2、教师反响

随着初中学科难度加深,特别是我校生源薄弱,尖子生不多,中等生和后进生多情况下,在传统的统一教学要求下,很多老师往往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结果出现两极分化,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学不会”,分层走班,对学生都有好处。

在初中学习阶段,很大一部分是学习兴趣决定学习成绩。对于BC层的学生,教师会制定专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案;而对于A层的学生,也能够激发他们的优越感,挖掘深层潜力。

同一个班上,学生水平大致相似,教师可以因材施教,上课教的内容和课后布置的作业更有针对性,同学们学起来,兴趣和信心都大了不少,学习效果更好。

结语:分层走班就像摸石过河一样,根据学生情况,我们学校不断尝试分层走班的模式,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只要不断倾听学生内心的学习诉求,明晰了分层走班的利弊,才能抓住成功实施的关键,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希望分层走班能切切实实给每位学生带来成长!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依旧会以生为本:抱朴守拙,履践致远,且行且思,且思且行,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word该篇DOC格式分层走班组织形式及其实践思考范文,共有2839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分层走班组织形式及其实践思考下载
分层走班组织形式及其实践思考.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