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seminar教学法论文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seminar教学法论文 篇一
关键词:地方高校;研究生教学;seminar互动课堂;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6-0027-02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地方高校承担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任务趋重,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考验。[1-2]目前,因研究生招生政策、导师队伍素质、学校硬件水平等多方面因素限制,造成地方高校研究生水平层次不齐,体现在:招生规模小;本科背景专业差异大;读研动机与学习兴趣不足;专业知识功底差等问题。[3-5]这给研究生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挑战,但同时也为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机会,如地方高校研究生课堂人数少,专业课程一般在6~12人之间,为开展seminar小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便利。
本文以笔者讲授的研究生课程“隧道结构设计原理”为例,充分吸纳国内外重点高校课题组普遍开展的seminar模式[6-8],总结针对地方高校隧道工程方向研究生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积极调动学生转变观念,由本科课堂灌输模式向研究生课堂讨论模式转变,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学模式探索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一、Seminar教学模式浅析
Seminar,即“小型研讨会”,是目前欧美大学课堂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最早出现于18世纪德国教育家Frank创办的师范院校内。1737年,德国学者Gesner在哥廷根大学创办哲学Seminar讲座。此后,该种教学模式得到广泛推广与发展。Seminar互动课堂教学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的教学主体,其彻底颠覆了传统东方“授-受”单向教学模式,可有效促进课堂教学中的“学有所获、教学相长”,其核心思想: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的学理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互动,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最佳效果。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具有以下特点[9]:
第一,互动性。Seminar采用教与学双向交流方式,就共同关注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自由提问,也可提出自己看法和主张,教师可以旁敲侧击,同样也可以以非权势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第二,民主性。Seminar教学模式建立在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平台上,不必拘泥于师尊和权威,完全畅所欲言,围绕教学内容,学生享有充分的话语权和表达权,能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以尊重、平和的态度进行教学沟通和学术讨论。
第三,激励性。Seminar教学法营造双向互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到宽广知识视域的必要性,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性思维,实现从知识再现型向知识创造型飞跃。
二、“隧道结构设计原理”听课学生情况调查
为准确把握讲授对象背景情况,在接到教学任务之后,笔者通过座谈、问卷调查形式对选修或旁听该课程的2012级土木工程研究生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其中选修生8名、旁听生4名,合计12名,详细调查情况如图1~4。
依据调查结果,可得到如下结论:
“隧道结构设计原理”课程面向对象的本科背景多为西安科技大学或类似相近水平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尚可;讲授对象调剂入校比例较高。学生对待调剂入校问题,及由此产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有待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引导;讲授对象本科专业背景层次不齐。以路桥工程方向和地下工程方向为主,但受制部分高校专业区分影响,有2名学生专业方向不明,1名学生属跨专业入校;学生课程背景情况尚可。多数学生有过学习“隧道工程”及相关类似课程经历,但仍存在3名学生未学过该课程,给本课程研究生拔高教学造成一定影响。
三、“隧道结构设计原理”seminar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依据问卷调查结果,基于我校研究生课程教学目标及要求,在广泛吸收国内外重点高校课题组普遍开展的seminar模式后,尝试在“隧道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seminar互动教学模式,可详细归纳为:基础知识做铺垫、工程实例为对象、专题讨论为方式、课后探索延伸。详细阐述如下:
课时安排方面,依据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为54个,授课时长为1-18周,每周1次,1次3节课。本人在广泛征求学生意见与听取老教师建议后,采用了“1+2”课堂模式,即第1节课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后2节课进行专题课堂讨论。
授课模式方面,主要采用专题教学模式,即1~3次课程安排一次教学专题,具体课时依据教学内容及难易度确定。依据本课程教学大纲和考核大纲,将课程分为8个专题:隧道工程面临技术难题及未来发展趋势;隧道选线与选型;隧道结构断面设计;三维隧道围岩受力及结构荷载;隧道施工方法比选;隧道支护技术及发展;NATM专题;隧道通风、防排水专题。
授课方法方面,采用seminar互动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全程参与课堂教学与讨论。除了教师完成专题对应工程实例背景知识讲解和基本信息引导外,主要依靠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将每个专题分解到个人,每个专题对应主讲人2~4名(2人1组),每位主讲人针对负责课题提炼其核心思想,完成课件制作与讲解,由教师和听课学生对其提问或讨论,主讲人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若现场难以解答,下次课程继续完成问题答疑。最后,由教师完成专题总结,并提出本专题存在研究难点或热点,诱导学生课后进行探索,以期达到交流中升华与提高。
帮扶工作方面,部分学生未进行过“隧道工程”及相关类似课程的学习经历,进行专题讨论时存在明显吃力,进而产生厌学、逃课情况。一方面采用“1帮1”形式组成2人小组,一般有1名基础知识较好和1名较薄弱学生组成,2人合力完成1次专题汇报和解答。另一方面,对该部分学生单独开小灶,由教师给其提供相关基础教程进行补课学习,并引导其逐步理解课题内容。
考核模式方面,依据课程考核大纲,结合8大专题,要求学生自选其一,完成不少于7000字的课程报告,该课程报告必须结合课堂讲授内容或工程实例,并应结合课后阅读进行深化提高。要求达到:内容有深度、思想有创新。课程报告应按照《西安科技大学学报》正规出版样提交,所有课程报告由教师完成学术不端检测,抄袭率超过30%视为不合格。学生成绩采用课堂讨论积极程度(20%)+主讲汇报情况(20%)+课程报告(60%)综合评定。
四、seminar互动教学模式效果调查及分析
经过“隧道结构设计原理”一个学期课程教学后,为检验本教学方法的实效性,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与反馈效果。课程结束后,一方面对学生总成绩进行整理分析;另一方面,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认可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学生总评成绩情况如图5示,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如图6示。
对学生总评成绩及教学效果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可知:
(1)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接受程度较好,绝大多数学生按照课堂安排,进行了专题汇报与讨论,并按时按质完成课程作业提交,总评成绩优秀率为64%。
(2)对于旁听生的成绩测评与认定,学校制度有待进一步规范。除1名旁听生最后未提交作业外,成绩在60~79分段内有2名旁听生,经与学生沟通得知,旁听生在我校研究生教学体系中属于“编外人士”,即在评分系统里面无该部分学生信息,教师也无需给其成绩,其听课纯属个人兴趣。但该情况给课堂教师正常教学工作带来一定困扰,旁听生流动性大,教师是否应给其进行布置专题汇报及课程作业,是否应按照选修生标准要求,诸类问题亟待解决。
(3)学生对本教学模式产生的学习效果满意度较好,满意率在80%以上,说明该教学模式在土木工程及相关研究生课程教学效果较好,值得完善后进一步推广。
(4)根据学生反馈的建议中看出,学生对部分章节难点理解不够,特别是未被安排专题汇报的学生存在“夹生饭”现象,如何克服该情况是下一步分析的重点。此外,采用该教学模式对授课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授课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其不仅应掌握专题相关知识,还需引导学生扩展知识结构与体系,高屋建瓴把握问题核心。
五、结论
针对地方高校研究生质量及课堂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探索适用于地方高校研究生教学的seminar互动教学模式,该模式可归纳为:基础知识做铺垫、工程实例为对象、专题讨论为方式、课后探索做延伸。
通过对选修或旁听“隧道结构设计原理”的2012级土木工程研究生教学实践,并结合相关问卷调查,反馈效果良好,该教学模式可在土木工程及相关研究生课程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推广。
该教学模式进行推广实践过程中,需要解决几个问题:课堂专题凝练与分解问题;学生积极性与能动性调动问题;旁听生成绩测评与认定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恩,崔家能。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定位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9,218(8):76-77.
[2]鹿荣建。影响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与对策[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5):157-160.
[3]孙健。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8,203(5):78-79.
[4]王晶。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现状分析与对策[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2):174-176.
[5]徐吉洪。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4):447-451,467.
[6]赵嘉平,冉隆贤。研究探讨型Seminar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农业教育,2009,(4):13-15.
[7]谭月辉,李召瑞,张天辉,等。Seminar教学模式与提高军队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1):18-19.
seminar教学法论文 篇二
一、Seminar教学范式的内涵和特征
《西方教育词典》中解释Seminar的意思是指“大学或暑期学校学生为研究某问题而与教师共同讨论之班级或研习班”[1]。它起源于英国,流行于欧美,经过不断修改完善,现已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广泛采用。Seminar教学范式的结构强调“讲授-讨论”二元结构模式,是一种双向互动模式,它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的教学主体同时侧重“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师生就某些共同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进行讨论。教学时间分配上,它不同于“以教师为中心”(teacher-centered)老式满堂灌的方法,教师讲授时间减少,授课中心在于学生发言、小组研究以及师生共同探讨。在考试方法上Seminar成绩一般占本门课程的30%~50%,其他考试如笔试、考勤占50%左右,考试方法和分数的评定结构亦发生相应变化[2]。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互动性。Seminar的教学范式是双向的、扁平化的、灵活的教学方式,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参与、投入的积极性。而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单向的、垂直的、机械的教学方式。
第二,适应性。Seminar教学既可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安排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讨论题,又可组织学生学习讨论本专业的基本理论,还可根据时下学术界最新进展适时调整讨论题目,解决学生关心的问题,增强了授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民主性。Seminar教学范式完全建立在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平台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充分的讨论,各抒己见。
第四,学术性。Seminar教学范式虽然有很大的灵活性,但并非是随意的。它具有较为固定的形式、时间,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和具体的教学环节以及严格的规范,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体现出“发现科学真理的认识过程”,而不仅仅是“接受科学真理的认识过程”。
二、大学形势政策课的特点及要求
形势是指事物发展的状况,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党为实施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大学的形势政策课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教学相比,其特点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动态性。形势和政策均属一定时期一定阶段的特定产物。这决定了课程本质上的动态性。形势与政策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而不同,它要求形式政策课的教学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同时注重因材施教。
第二,预测性。形势政策课要求不能仅仅就事论事,要引导学生对当前出现的现象和问题分析原因、查找问题,同时对未来形势的走向进行一定的预测。
第三,灵活性。形势政策课的灵活性体现在教学主题的选取上,如,当前国家新出台的政策法规、国内国外重大事件,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等都可成为教学讨论内容;在授课地点的选择上,不但可以在教室里也可以在户外或实习基地进行,以增加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第四,体验性。因为形势政策课的选题内容多是学生关心的国内、国外大事以及学生学习、生活、就业,考研等自身发展问题,以及相关国家政策,每个人都会对此有切身的体验以及想法和看法,学生都会也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在形势政策课中运用Seminar教学范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由Seminar教学范式的特点可以看出,其教学方式更贴近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它适应于大学理论课的教学,更能适应形势政策课的要求,在形势政策课中运用Seminar教学范式可起到以下作用:
第一,由于Seminar教学的民主性特征,使学生享有充分的话语权,这样的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发散和培养创新思考。课堂教学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学生在这里和老师、同学进行充分的沟通,使得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教学的内涵得以丰富和深化,教学进入到了更深层次。
第二,阅读是学生学会思考的基础。学生要做一次认真的发言,必须阅读大量资料,要对某一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思考,必须扩展自己的阅读范围。大量的阅读要求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形成积极思考的意识。Seminar教学范式是富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检验阅读理解程度和水平的重要方式。
第三,Seminar教学范式的适应性特点可很好地解决教与学相脱离的问题,适时更新教学内容以符合教学对象的要求,更易收到具有实效性的结果。小组自由结合讨论,它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技能。小组的讨论和发言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情,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合作研究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Seminar教学范式提倡主动性学习,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教学环节,要积极回应提问,使得党的方针、政策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要求,更易收到切实的效果。同时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缓解和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大学生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四、Seminar教学范式在形势政策课中运用的实践及问卷调查
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在形式政策课中采用Seminar教学范式有着积极、富有成效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教学效果,在实践中我们采用Seminar教学范式对我院2005级380名学生进行了形势政策课的教学,共授课48学时。从学生提交的十余个选题中选取了三个题目:《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国家就业政策》、《大学生网络管理与利用》、《大学生情感问题讨论》,课后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的统计显示。
五、在形势政策课中运用seminar教学范式的几点建议
根据我们实际教学体会,形势政策课的特点易于导入Seminar教学范式,但要收到良好的效果,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小班教学,务求人人参与
在组织Seminar进行形势政策课教学时,要注意学生规模的安排。由于近些年大学的扩招,年级人数偏多。实施时可按自然班组织授课。使每位同学都有上台发言的机会,或小组代表发言,同组其他成员补充。营造一种激励、竞争的空间氛围,给学生搭建充分展示阅读积累、思辨才智的平台。
(二)教师提前编排阅读文献、相关资料
教师要对拟讨论的问题理清重点、难点、线索、和方法。指明主要阅读文献,甚至注明必读章节,以阅读活页、电邮等方式发给学生并事先告之学生,授课时宣布讨论主题后,只概要介绍所涉及的基本问题,并不做任何学理的评价,以免先入为主,影响学生的判断。在教学的最后安排少量时间对发言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选题要切合实际
讨论主题的选择对整个教学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选题要根据学生的专业以及年级特点和学生关注的问题展开。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要因材施教,注重让学生有的放矢,言之有物。主题的选择可由老师根据教学统一安排,也可让学生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和专业前景和特点提出。
(四)营造平等竞争学术氛围
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要注重营造激励、竞争的空间氛围,鼓励学生深入思考、讨论、激辩。教师力求创设提出问题的实际情境,刺激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建立民主、平等、现代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体验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科学精神,确立“论道不论人”的交流理念,健康的争论就是学术环境的组成部分,在讨论中体现出为人和为学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观念。这也是Seminar教学范式在形势政策课中运用时的一个重要环节。
Seminar教学 篇三
【关键词】海洋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教学质量
1前言
《海洋药物化学》是我校海洋技术专业大三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不同药物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药物的基本化学结构、构效关系、海洋药物的种类及其临床应用;其次,通过对现有的药物化学理论的学习,为开发新的海洋药物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海洋药物化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验课程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基础理论知识,从而构建牢固的知识结构。但是,目前我校开设的《海洋药物化学实验》内容大多是验证性的,学生只需从实验指导书上将相关内容直接抄到实验报告上,实验过程也只是“照方抓药”循规蹈矩地完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少,学生的学习兴趣低、效果差、缺乏学习主动性,更不能积极地思考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为了早日达成学校建设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开展《海洋药物化学实验》的实验教学改革尤为必要。
2“视频辅助+Seminar”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Seminar教学模式是学生与教师进行学术探讨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优点在于其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自学及创新能力。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科知识、组织能力以及信息资源应用处理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3]。目前,Seminar教学模式在文科类课程的应用较为常见,而在理工科类课程尤其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比较有限。如:在理工科实验教学中,鲁莉华[4]首次在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引入Seminar教学改革方式,归纳了在实施该方法进行教学的一些经验。葛伊莉等[5]在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成功应用了Seminar教学模式,发现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曹翠红等[6]也在本科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法中引人Seminar教学模式,又一次证明了Seminar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掌握物理化学知识,又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学、探索及创新能力。冯晓娟等[7]探讨了Seminar教学模式在中级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运用Seminar教学法可明显改善中级实验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及创新能力。以上这些研究说明Seminar教学模式在一些理工科实验教学中能够被有效地应用,而在《海洋药物化学实验》课程改革中的应用还未涉及。此外,《海洋药物化学实验》课程中需要用到一些危险性高的试剂以及大型贵重仪器,为了消除人为的安全隐患,提高实验成功率,非常有必要引入视频辅助实验教学[8]。课题组尝试将视频辅助教学与Seminar教学二者结合应用于《海洋药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探讨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影响,为同类实验课程教学积累宝贵经验。
3“视频辅助+Seminar”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操作
海洋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不仅仅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海洋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为开发新的海洋药物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如何将上述新型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海洋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是对实践教学的一大挑战,我们可以尝试根据以下具体操作来初步探索该教学模式的可行性:(1)根据海洋药物化学实验所涉及的所有试剂、仪器,配备详细的纸质实验操作稿本,拍摄每个实验具体操作,配套稿本制作完整的音像视频文件。(2)教师布置实验内容,学生提前进行预习,可收集查阅网络文献材料,阅读实验指导手册、实验仪器使用说明书,观看实验音像视频课件,预设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3)教师简要介绍实验测试原理并强调注意事项。(4)教师随机选取各组学生陈述预习成果,随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5)教师根据交流讨论结果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并作简单的实验总结。
4“视频辅助+Seminar”教学模式的评价
以往,对《海洋药物化学实验》课程的实验成绩不注重实验过程的考核,而只关注实验报告的撰写质量和实验操作考核。因为化学实验涉及到很多危险性化学试剂及苛刻的反应条件(比如高温高压等),为了防止学生在做药物化学实验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提前进行实验预习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在《海洋药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采用“视频辅助+Seminar”教学模式的原因。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为了增强学生实验操作兴趣、能力及安全性,我们采用平时成绩(60%)+考试成绩(40%)的百分制方式来综合评价学生的课程成绩。其中,平时成绩评分由实验前的预习成绩(30%)和实验中的动手操作成绩(30%)构成。实验前的预习成绩主要包括考核学生收集整理相关实验文献资料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交流讨论创新能力;实验中的动手操作成绩主要包括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实验报告撰写的质量等。实验期末考试为实验技能操作考试(40%),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验设计、所需实验试剂的了解情况以及实验仪器的原理及操作要点等。从最终的考核成绩来看,通过实施“视频辅助+Seminar”教学模式后,海洋技术专业2016级学生的成绩相较于传统讲授教学的海洋技术专业2015级学生的成绩有显著性的提高(如图1),具体为:2016级60分以下不及格的人数只有1人,不及格率为3.0%,相比2015级不及格率(13.6%)下降了10.6%;60-89共有18人,约占54.2%;90分以上共14人,优秀率为42.4%,相比2015级优秀率(4.5%)提高了37.9%,全班平均成绩为84.5分,比2015级学生的平均成绩(72.4分)提高了12分。综上分析,采用新型“视频辅助+Seminar”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海洋药物化学实验》课程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掌握海洋药物化学的基础理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5结论
seminar教学法论文 篇四
关键词:Seminar教学法;“高等工程数学”课程;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128-01
“高等工程数学”课程包括“矩阵理论”、“数值分析”、“数理统计”三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内容较多,学时相对较少,若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实际上只会培养学生懒于学习和思考的惰性,导致在课堂上学生处于被动、机械的听课状态。因此,结合黑龙江科技大学由教学型向教学服务型的转变,和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思想,以及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实际,笔者认为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Seminar教学法的起源及其内涵
1737年,德国著名学者格斯纳(J.M. GESNER)在德国哥延根大学创办哲学Seminar,从而把Seminar引入到大学中。近代德国大学的Seminar对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希腊、荷兰、比利时、俄国、丹麦等国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逐渐成为普遍采用的教学形式之一。Seminar被认为是西方教育的精华,是目前欧美大学的一种主流教学方式。[1]在中国Seminar教学法有两次推广和高潮,蔡元培先生自莱比锡大学回国,将Seminar教学法第一次在大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第二次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实践家把这种方法介绍给中国。当前该教学法已经被许多高校采用,例如,中国科技大学1999年开始在本科教学中推行Seminar教学法,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已在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中采用了Seminar教学法。在地方高校引进Seminar教学范式,推广Seminar教学范式对我国大学教育无论是在理论前沿性还是教改示范性方面都具有意义深远的影响。
Seminar是学员为研究某一问题而与教师、专家共同讨论的一种交互式教学路径。“其核心是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学员和教师两个方面)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从而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日学日进的教育目的”。[2]
二、Seminar教学法的特征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Seminar教学法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
1.利用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倡导学术自由是德国大学观的核心原则。学术的自由意味着教学的自由和学习的自由。在洪堡看来,大学纯粹为科学的场所,在此教师和学生都要以科学为中心,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之中。[3]Seminar教学法是建立在民主、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之中,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并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探讨和交流,从而创建一个完全开放的学习环境。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循序渐进地培养了学生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2.利用互动交流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
洪堡认为,单个人进行研究或是学习,必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只有通过合作,才可以使单个人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和参考,取长补短,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个人做研究的局限性,使得学习和研究都能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4,5]Seminar在教学设计上十分强调对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训练,培养共同探究的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工程数学中实施Seminar教学法的程序和步骤
由于“高等工程数学”课程包含三门课程的特点和学时的安排,目前笔者只是在这三门课程每门课程结束前安排一次Seminar教学。但通常在上第一节课时教师就把任务先布置下去,将学生分好组,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查阅资料,为发言做好准备。下面以“数理统计”部分内容为例,介绍Seminar教学法的基本程序与步骤。
1.介绍主题
首先由任课教师宣布本次课的讨论主题是如何求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量,并简要说明这个主题所涉及的基本教学内容,但教师在此阶段一般不做任何评论,避免对做报告的同学产生影响。
2.报告发言
由事先确定好的学生做专题的报告发言,作报告的学生针对这个主题,结合幻灯片,首先介绍了极大似然估计法及原理,并且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了如何利用极大似然法求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量,总结了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法的步骤,最后介绍了极大似然估计法的实际应用,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3.教师点评
任课教师针对这个学生的发言进行了点评,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问题,比如,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法求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量是不是总是可行的?
4.提问辩论
作报告学生的同组成员可以首先进行补充回答,当然课堂上的其他学生也可以进行讨论与交流。有一些同学说这种方法总是可行,也有一些同学认为并不是总可行,同学们争论不休。这时教师提出,请认为此方法可行的同学说明理由,认为此方法不可行的同学要举例子说明。经过认真的思考和讨论,最终同学们得出了结论:不是所有求参数极大似然估计量的题目都可以直接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法,有的题目必须直接利用极大似然估计原理求解。经过这样的辩论过程,同学们必然会对此知识点理解深刻。
5.教师总结
任课教师进行本次课的总结,指出本次课的收获,即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和学生们的表现,并布置下次课的任务。
6.学生评价
在本次课结束前,任课教师发放学生评价表,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学生对作报告同学的报告内容、语言表达以及多媒体的制作方面等,提出合理建议;另一方面,学生对自己在课堂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以便更好地促进Seminar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四、工程数学中应用Seminar教学法的局限性
无论何种教学方法,实施起来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Seminar教学法也如此。
第一,Seminar教学法不能替论讲解。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虽然Seminar教学法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它并不适用于概念和理论较深的课程内容。
第二,由于课堂时间比较紧张,如果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不强,必然导致一些主讲小组由于准备资料不充分,从而使发言的质量不高,进而很难提出特别有价值的问题,反而降低了教学效果。
第三,在实施Seminar教学法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和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调控。然而培养这样的师资队伍还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这就需要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
总之,将Seminar教学法引入到“高等工程数学”课程的教学中,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彻底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现象,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全面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结合授课对象的特点,相信不断通过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Seminar教学法将是“高等工程数学”课程教学中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雪静。研究式的学习,生动化的执教――德国大学讲座式的授课方式“Seminar”[J].新疆工学院学报,1999,20(2):169-172.
[2]沈文捷,朱强。Seminar教学法:研究生教学的新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9(7):43-47.
[3]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2,76.
seminar教学法论文 篇五
Seminar教学法在大学本科生物化学教学中的价值
生物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研究范围涉及所有生物体,知识多样内容庞杂抽象难以理解。另外,随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学生减负的推进,生物化学的授课学时日益减少。因此,以传统的教学方法施教传统的生物化学内容,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Seminar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新知识、新领域的探索兴趣。有效地培养并提高了他们查阅资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达和交流等的综合能力。生物化学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学生不仅要对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有所了解,同时也要通过生物化学实验的学习培养独立动手、归纳撰写实验报告及设计实验的能力,为今后科学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Seminar教学模式进行的生物化学,是学生能够与教师有近距离交流接触的机会,使学生对于教师治学及科研思维有深入的了解,有助于对生物化学这门理论基础课程的学习,以下试阐述Seminar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实施的价值及意义。
1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指出:“在大学里,最需要强调的是要停止对固定知识的传授,转而强调学生不断获取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这个转变意味着更加强调论述和演讲以及掌握基本语言的方法,掌握这些方法是获得大量知识的途径”。Seminar教学法通过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某些领域前沿知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大大培养了其自学能力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资料查询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更好的掌握生化化学基础知识,了解生物化学发展的前沿知识,为更深次的学术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参加Seminar的讨论需要学生为说服他人,需要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重点明确地回答疑问,有理有据地进行辩论,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Seminar教学法的生物化学课程学习中,老师只是起到引领者的角色,并非指挥者。老师的作用转变为“为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知识提供有利条件,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学习的潜能。而在学生学习生物化学课程遇到难题需要支持、鼓励和帮助时,给予援助之手。因此,在生物化学的课程学习中,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需求为本,激发学习自主学习本课程的兴趣。通过Seminar教学模式进行的生物化学教学,能够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创造性、高素质、个性化的人才。Seminar教学模式创造了平等的学习氛围,相比传统教师讲授法为主教学,学生再学习中的低位发生改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提示,不再墨守成规,因此能够敢于向书本、教师的权威发起挑战,学会思辨。学生能够主动寻求真理、质疑权威、充分表达观点的过程无疑能对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那么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解决问题,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生物化学课程学习中应用Seminar教学法,教师可围绕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和动态,为学生布置课题,学生为了完成课题任务,必须开展课题组内协作以及与课题组外人员的沟通协作。对于Seminar任务需要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工合作才能够完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一起进行讨论,为了共同的选题进行文献查阅,资料整理,进而提出研究问题的方案,撰写书面资料进行课堂公开宣讲。这种分组讨论的形式,则要求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协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这样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采用Seminar教学法学习生物化学基础及理论知识,不仅能够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及团队精神,也今后其它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Seminar教学 篇六
1.1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Seminar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得到了激发。在问题研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平等参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讨论,进一步建立起师生之间、特别是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学习模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使学生能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掌握、思考和创新知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
1.2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Seminar倡导教师启发式教学,强调对学生独立分析、判断、设计等能力的培养,Seminar教学由学生自己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共同讨论、制定流程、实施操作,最后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方法共同评价学习效果,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进行思考与学习,不仅扩大了知识面,同时提高了学生积极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与人沟通等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1.3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seminar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平等的参与和与他人合作的机会,从选题到文献资料查阅、分类整理及汇报等都要求由本组成员共同完成,此过程充分融汇大家的思路和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开展合作,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性和互补性,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和能力,具有良好的整合效应。
1.4提高了教师的素质和授课水平实施Seminar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进行Seminar教学前需要提炼课程内容,精心设计研讨主题,指导学生进行准备等。课堂研讨中,教师要充分驾驭课堂,使研讨过程顺利进行。课后要及时总结、追踪反馈。这些都需要教师投入很多的精力,但这一过程也促进了教师的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也在不断的积淀过程中得以提高。
2存在的不足及改进
2.1对教师的要求提高教师是Seminar教学法的组织者和主持者,教师的学术素养、人格魅力、敬业精神等是Seminar教学成败的极其重要的因素。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由于是初次使用Seminar教学法,尽管课前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经验欠缺,设计的问题深度和广度不够。此外授课老师长期单纯从事教学活动和科研工作,无参加临床实践的机会,对临床用药情况和新药临床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成立由专业教师组成的问题设计小组,精心设计问题,使其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又要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同时邀请临床医生开展临床用药的专题讲座,以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教师不定期到医院去了解目前临床用药的最新动态,收集临床用药中遇到的问题,把握临床药理学科的研究前沿,在授课时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2学生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性,是Seminar教学法成功的关键。Seminar教学中,要求学生具备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主动参与课堂、表达个人观点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习惯传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不习惯自主发现问题、查找资料、讨论并解答问题的学习方式。有些主讲学生由于资料准备不充分,导致一些Seminar的内容质量不高。而对于听讲者而言,如果预先没有一定的准备,难以提出更多的问题,讨论过程中不能做到人人积极参与。因此今后有必要细化奖惩措施,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予以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时常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表达个人的观点。
2.3Seminar教学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该教学法不适合大班教学,也并非适用于所有教学内容。由于受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学生学习的课程较多、负担较重,而Seminar教学法在准备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使得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因此结合药理学的学科特点,应针对课程内容选择性地开展Seminar教学,在比较容易理解、实践性较强的章节采用Seminar教学法,而在知识点抽象、理论性较强的章节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Seminar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相互取长补短,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3结语
Seminar教学 篇七
1商务英语案例教学商务英语案例教学是商务知识与英语语言技能相结合的课程,它是以服务于商务活动内容为目标,训练学生以英语语言为交流工具,直接、合作、有效地进行国际商务活动,是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以商务环境为模拟平台,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直观、主动,从而形成一个理论教学服务于能力培养的新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是经济学在经济学方法论的创新与发展,以案例为载体,通过问题解决的方法发展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杨林2009:85-87)。从当今商务英语教材来看,大多数都在每单元后附有与主题相关的案例。然而由于种种中国学生的特点(如:只愿意听课,不愿意参与,害羞,怕丢面子等)或教师活动设计不合理或检查方法不当,实验教学这一块往往无法顺利进行下去。为了达到商务英语教学目标,本文将Seminar教学范式引入商务英语案例教学中,期望能改进商务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2Seminar教学范式在商务英语案例教学中的应用Seminar教学范式和案例教学法都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基础之上。它强调学生必须主动“投入学习”学生必须在情境案例下与问题互动,才能真正理解知识。学生建构意义是通过内在对话与思考过程,与他人互动,来理解情境与问题。Seminar教学范式在商务英语案例教学中实践操作程序如下:2.1任务分配及团队组合(Empower)在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清楚学习内容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能力自愿报名选择案例,组成学习小组,负责各单元案例的PresentationandDiscus-sion(陈述与讨论)。根据教学进度每两个组负责一个单元,每小组一学期下来须完成2个案例的PresentationandDiscussion。每小组成员一般由于5-6同学组成。案例的PresentationandDiscussion安排在这每单元的教师授课之后,由该单元的负责小组呈现(Present)。2.2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过程1)明确主题问题小组成员集体研读案例材料,分析案例中需解决的问题及问题存在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明确任务的最终目的。再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叙事法、个案法等。2)收集数据收集数据是一个占有资料、展开调查研究的过程。学生可利用网络、图书、媒体等信息途径查找、收集与案例相关的数据。3)分析并解释数据收集好数据之后,使数据产生意义是关键的问题。让数据服务于主题研究,支撑自己的陈述与讨论。这是个创造过程,学生可利用数据使自己的陈述与讨论更有支撑力和说服力。4)确定行为计划,角色分配这个过程是回答“如何做”的问题。首先策划Pres-entation(陈述)的程序与角色分配,预测在讨论中其他同学可能提出的问题。“如何做”过程让同学有很大的创造空间,同样的案例材料,可以有不同的呈现。2.3陈述与讨论过程活动(PresentationandDis-cussion)每单元教学中分配2学时作陈述与讨论活动,由负责该单元案例学习的两小组给全班展示案例研究成果,然后接受老师和同学们提问与质凝,开展讨论与答辩。在此活动过程中,师生教学角色进行了双重转变,即学生从观众到演员,老师从演员到观众。2.4评价过程最后是评价。评价方式一般采用大众评委,学生个人和教师点评。大众评委是由案例学习小组成员组成(当天没有做陈述与讨论的学生),一般有6个大众评委小组(40人的班集),他们对作活动的学习小组进行打分;任何学生个人可对活动进行个人意见点评,对表现好的表示赞扬,对做得不完美的地方提出建议;最后是教师精要点评。学生在陈述与讨论活动中的表现占本课程的总成绩的30%。
2.Seminar教学范式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教学功效及反思
1Seminar教学范式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教学功效Seminar教学范式通过探究活动、表达活动、交流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和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体现在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即语言的运用能力、团队精神、个人展示、领导才能、分析及解决问题等能力,同时也加强了教师、学习者、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Seminar教学范式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整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多向的习得过程,它是民主的、互动的、体验的、开放的和研究性的,所有这些特点为实现现代大学英语教学在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教学功效。1.1Seminar的民主、互动的特点,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Seminar教学范式完全建立在自由、民主的教学方式上,淡化老师的话语霸权。Seminar创造的氛围能使学生自由提问和发表自己的看法,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洪堡认为,个人进行学习和研究,必然会有一定的片面性,大学只有通过互动协作,才能使一个人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研究结果相比较和对照,从而相互启发(陈洪捷2002)。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与教师、与同伴进行相互沟通,达成意义的共识与观点融合,实现了主体间平等的对话、理解、交往与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和谐的学习场景。1.2Seminar的体验性,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人是通过体验成长的。马克斯.范梅南(MaxVanManen)指出:“教育需要转向体验世界。体验可以开启我们的理解力,恢复一种具体化的认知感”(马克斯·范梅南200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也强调“知识建构”,即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身对话的过程,从而形成“认知性实践”、“社会性实践”、“伦理性实践”的“三位一体”的学习体验过程。在案例学习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与状态,感知未来世界来实现“认知性实践”、“社会性实践”、“伦理性实践”。1.3Seminar的开放式学习,激发了探究知识的热情Seminar旨在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这个目的的前提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探索空间和学生自己决策的权力。为了出色地完成案例活动,学生由于商务知识,西方的管理理念,跨国公司和国际品牌等信息缺乏,必须探索书本外的知识,利用网络、图书、媒体等资源;阅读参考书目、检索与案例主题相关的信息网址。有时,还必须对学科经典的、重要的、有新见解的文献进行分析解读。通过信息检索和查找,他们的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对学习更有信心了,探究知识的热情得到激发。1.4Seminar的研究性,加强了对学者人才的培养Seminar教学范式是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具有学术性。在大学高年级阶段的教学应是:教师从事的是研究性教学,而学生从事的是自主性的研究学习(沈红1990)。研究性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养成问题意识,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商务英语案例教学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根据案例问题,着手调研、查阅资料、提出问题的解决问题方法,同时指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技术路线,使他们了解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加强了对学者人才的培养。2Seminar教学范式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反思Seminar教学范式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师发现了在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时教师与学生双方所存在的问题。Seminar教学范式是具有民主性、互动性、体验性、开放性和研究性等特点的新型教学范式,无疑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由于它的开放性和民主性,教师难以驾驭活动,它的体验性和研究性对中国学生也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因为他们习惯听老师讲课而不愿意自己参与,愿意是观众而不愿意是演员。在实施Seminar教学范式时,教师和学生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以上是在实施Seminar教学范式过程中所发现的一问题,仅可为将来采用此教学范式的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思考,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去探讨,譬如学生能力缺失诊断、能力缺失补偿、能力资源配置、能力潜能激发、能力再现等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永远是教学研究的对象,只有更多地研究、了解他们,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师生共赢教学目标。
3.结语
Seminar教学 篇八
关键词:法学教育模式;Seminar模式;法律诊所;诊所式法律教育
受制度结构性因素和社会文化价值观因素的影响,中国法学教育已成为法律职业人力资本投资的载体。一个合理的行之有效的法学教育模式是实现法学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我们必须探索切合我国国情、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消除国际对话中“失语”状态的法学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应当兼顾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开发,把教育浪费降低到最低限度。
一、中国法学教育的现状
在法学教学改革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的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未根本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很大的束缚。
在国家司法考试和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语境下,应试教育依然是我国法学教育的主流。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分离,导致我国在法学教育模式的选择上游移不定。传统的法学教育虽然是为法律职业服务的,但成为法学理论的教育且偏重于知识的灌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距离法律职业的要求差距较大,导致学生所学的理论与实践往往不能较好地实现对接。
由于受我国传统教育的文史哲主导模式的影响[1],我国传统的法学教育定位为一种精英教育,侧重理论型人才的培养,过分强调法学教育的理论基础,很少考虑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法学教育以课堂讲授为主导模式,基本上停留在理论传授、法律诠释的层面,很少去探寻法律的精神。实践教学主要局限于被动式的案例讨论、无声的审判观摩(法庭旁听)、程式化的模拟法庭和断裂式的毕业实习等四种形式。案例讨论教学虽然也能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种被动式的互动教学具有单向性和局限性,教师处于控制地位,基本模式是苏格拉底式的问答模式——教师问、学生答,“弥漫着无声的紧张”的课堂气氛使学生难以专心吸收信息[2]。教师在进行问答的过程中,往往只强调抽象的法律原则,而忽略了政治、经济与社会因素,从而将完整的法律割裂成一个个碎块。这种教学法也仅仅能使学生对法律知识有感性上的认识,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缺乏切实的可操作性,难以训练学生分析、推理和辩论的能力,根本达不到培养学生分析、应用、综合等认知能力的目标。审判观摩的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亲临真实案件,但所观摩的案件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观摩后缺乏教师针对性的法律阐释,导致学生所看到的庭审过程容易被遗忘。模拟法庭教学注重法学理论知识与法律实践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法学专业综合能力素质,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对学生审判程序的训练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案例往往都是事先准备好,缺乏真实感,很难引起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毕业实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上述几种教学方式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但是,毕业实习是一种断裂式的实习,一般安排在即将毕业的最后一个学年进行,且实习期限太短,学生不能亲临一个案件的全部审理过程,很难达到实习的目的[3]。
法学教育的基本职能和根本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法律人才。我国的法学教育存在着巨大的改善空间,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集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一体的法学教育模式。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直接采用国外法学教育模式,仍然存在制度性障碍,因此,我们借鉴国外科学的法学教育经验对我国的法学教育模式进行改造。
二、两种值得借鉴的法学教育模式
(一)德国的Seminar模式
“Seminar”是源于德国大学社会科学类学科的一种在课程结构、教学方法、考试方法和分数的评定等方面具有规范性、内在规定性,把科学研究放在教学目标的第一位,旨在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的法律人才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大陆法系国家最具代表性的法律教学模式[4]。
“Seminar”教学模式将教学上的单向传导模式改变为双向互动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在传统的法学教育中,教师所讲授的是一般方法、一般原理课,有较强的理论性。“Seminar”帮助学生在一般原理的启示下理解具体的事物。“Seminar”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是对课堂讲授内容的消化、理解和运用。“Seminar”的核心是研究问题,它是以学生为主的师生共同讨论问题的一种研究方式,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Seminar”是师生进行学术交流与创新、发展真理的载体,也是培养学生学术精神和学术能力的一种课程模式。它的功能和特征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研究的能力。Seminar的目标主要定位于科学研究型人才的培养[5]。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已在其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中采用了Seminar教学范式[6]。Seminar模式强调发挥学生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的精神,对改变常模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二)美国的“法律诊所”模式
“法律诊所教育”,又叫临床法学教育,发端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它把医学院学生临床实习中的诊所式教育模式引入法学教育,让学生在一个真实或虚拟的“法律诊所”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真实案件,为委托人提供法律咨询,“诊断”法律问题,开出“处方”,他们提供法律服务。诊所式法律教育以学生为主角,采用多边教学互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法律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很好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对接[3]。
法律诊所教育仍然是法学教育,学生办理真实的案件只是将案件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而不是目标。法律诊所教育的教学目标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和运用法律。如著名教育家迈耶(Mayer)先生说,“我们应该教授学生如何思考,而不是教授他们思考什么。”
2000年初,美国福特基金会在中国选择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七所大学,资助其进行诊所式法学教育的试验。2002年7月,中国诊所式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截至2007年底,己有64所高校引进了诊所式法律教育并成为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单位委员[7]。实践证明,诊所式法学教育的价值、功能基本上被法律教育界所认可。但由于种种原因,各学校的法律诊所的运行存在各种问题,如法律诊所尚未普及且运行状况不佳、法律诊所的建设资源匮乏、学生投入诊所教育的时间与精力不足、案件来源有限等。
三、中国法学教育模式的改造设想
(一)构建法学教育分流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将法学教育定位于“精英”教育,这种定位必然体现为应试教育,既阻碍了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也产生了社会不公平现象。新加坡的教育分流制度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的最大特点在于精英与大众兼顾,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教育分流,通过不断优化的教育模式,力求把每一个人都培养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教育分流制度的理论基础是精英与大众兼顾的教育思想,在承认个人差异基础上,为每个人提供了适合个人发展的教育计划,从而使每个人都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8]。
我国法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法律人才,包括学术研究型人才和法律实务型人才。因此,我们可以借鉴新加坡的教育分流制度构建我国的法学教育分流制度。
(二)中西合璧——法学教育模式的嫁接
由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法学教育模式对我国的法学教育模式进行融合性改造,不同于法律的孤立性移植,笔者借用生命科学中的嫁接概念对我国法学教育模式进行尝试性改造,将国外科学的法学教育模式作为“接穗”嫁接到我国法学教育模式这一“砧木”上,保持“Seminar”模式或法律诊所模式的科学性状,利用我国法学教育模式的有利特性,形成一种稳定的、科学的、适应学术研究型和法律职业型人才需要的法学教育模式。
在上述构建法学教育分流制度的基础上,笔者有两种设想:其一,构建招生分流制度。在招生时分流,招生简章上招生类型直接分为学术研究类和法律实务(职业)类,学生入学后直接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进行培养。其二,在现有的招生政策下,实行中途分流。可以从大二开始,让学生自主选择流向,选择学术研究或者法律实务进行学习。公务员之家
德国的Seminar模式与美国法律诊所模式各有特点和优势,结合教育分流后的教育培养目标,采取不同的法学教育模式。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模式进行培养。针对分流后的学术研究型学生,德国的“Seminar”模式与我国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主要是理论传授)亲缘关系较近,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嫁接容易成功。嫁接后的教育模式,重点突出德国的“Seminar”模式的优点,消除我国传统法学教育的弊端。针对分流后的法律职业型学生,美国的诊所式法学教育模式与我国的案例教学法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嫁接成功率也高。
四、结语
我国法学教育模式的改造是否成功,取决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和社会价值观念。德国的“Seminar”模式和美国的“法律诊所”模式被嫁接到我国的法学教育模式上,会在一定时期内出现不适应的样态,需要不定期地进行监测、评估和校正。应当改变教育观念,逐步实现我国法学教育模式的转型,建构一种真正适合我国的法学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苏力。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法学,2006(2):3-21.
[2]车雷。美国法学教育中的课堂教学目标及教学法体系[J].新课程研究,2010(11):129-131.
[3]项婷婷。“法律诊所式教育”本土化的思考[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6):126-127.
[4]饶艾,易明。“Seminar”抑或“法律诊所”——我国法律硕士教学模式选择[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00-104.
[5]马启民。“seminar”教学范式的结构、功能、特征及其对中国大学文科教学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2):20-23.
[6]陈兵,黄美。美国大学seminar教学范式的特点及其启示[J].学术论坛,2009(8):193-196.
seminar教学法论文 篇九
在一个小集体中解决问题时,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Seminar能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物理化学实验课的Seminar题目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如将Seminar用于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必将激发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Seminar加强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在Seminar中,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解决问题的,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增强了他们的协作能力,这种能力对于他们以后的工作是非常有利的。
2Seminar教学法的教学改革
(1)学生中心。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传统讲授法的最大弊端在于不利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发挥。Seminar教学模式中,从准备报告、陈述报告、点评、讨论、修改报告等活动中,学生是自主、主动地研究学习,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养成问题意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种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育理念。(2)教学与科研相结合。Seminar是大学教学和科研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Seminar中创造性的研究方法被阐明,有创造能力的人员被训练,科学独立的精神被灌输。它既是师生进行学术交流、学术创新、发展真理的一种科研活动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学术精神和学术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Seminar同时承担了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任务,二者有机地整合在一起。(3)平等合作。Seminar教学中,所有参与者包括学生和教师都是平等地进行学术探讨和思想交流。无论是讨论中的主题发言者还是参与讨论的教师,都不会在讨论中扮演权威角色。大家相互启发,相互影响,相互汲取,尽可能减少个人学术研究活动的片面性,使学习和科学研究得以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从Seminar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来看,教师有更多机会了解学生的想法,学生也有更多的机会接近教师,师生间是一种平等的、朋友式、讨论式的教学关系。(4)注重能力培养。在Seminar教学中,学生每次实验讨论前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如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在Seminar中提出。课前的准备工作为学生提高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创造了机会。在Seminar中,学生和老师就主题进行广泛讨论,参加者各抒己见,论证自己的观点。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研究能力,培养其勇于开拓创新,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Seminar后,学生要整理和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甚至作为论文进行发表,能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能力。Seminar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以及协作能力方面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所望尘莫及的。
3Seminar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众多优势
seminar教学法论文 篇十
关键词:Seminar;教学改革;临床实习;肾内科
1 Seminar教学法
Seminar是一种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是学生为研究某一问题而与教师、专家共同讨论的一种交互式教学路径[1]。“其核心是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的学理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从而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2]。对比于讲座形式来说,具有鲜明的特点,①互动性。②民主性。③激励性。④学术性。它由6部分组成:①导言部分(5 min),主要内容是由Seminar的主持人―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确定论题。②报告部分(20~30 min),报告人就教师指定的论题向同学宣讲,报告人可代表自己,也可代表的是本小组的工作成果。③回应人发言(10~15 min)每组其他同学补充,大家可进行包括提问、批评、建议在内的多种形式的发言式评论[3]。④讨论部分(15~20 min),主持人根据报告人的报告和回应人的发言,引导大家就某个或某几个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发言。⑤总结(5 min),教师总结,说明本课所取得的收获或分析可进一步讨论与研究的问题,同时对今后的教学进行布置,向学生提出相关的要求。⑥学生评价(5 min)。教师向学生发放评价单让学生填写,收集学生对报告人所进行的报告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报告的内容、报告的方式、语言和非语言行为的运用以及辅助手段的运用等[4]。为改进学生的报告技能提供反馈信息。
实践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极为重要的阶段,实习课使得学生最早接触临床,是人才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教学阶段。传统的“一对多”临床教学模式过度偏重知识与技术的传授,此法虽然能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但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5]。不利于医学的进步。以前的实习课大部分是对理论课的重复,由老师带领到病房“看一眼”患者,通过座谈了解到一部分学生对目前的实习模式厌烦,认为是在浪费时间。尤其目前执业医师考试形式严峻,本科生通过率不高,而研究生的通过率要较本科生高很多,并不是研究生的智商有多高,而是研究生较本科生“会学习”,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最早也是将Seminar用于研究生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6],在肾内科临床实习(本科生)教学中采用Seminar教学法为临床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
2 Seminar教学法在肾内科实习中的应用
将2010级大五实习学生每个班按学号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将7月~12月到肾内科实习的学生定位对照组,对照组再分几个小组,每组约3~5人),一组为实验组(将第2年1月~6月到肾内科实习的学生定位实验组,实验组再分几个小组,每组约3~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实验组采用Seminar教学法。
肾内科实习结束后会有出科考试,实验组及对照组病例考试成绩分析。另实验组采用问卷的形式对Seminar教学法进行评价,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以满意百分率体现。技术路线见图1。
3 结论
通过在肾内科临床实习应用Seminar教学法,实验组较对照组出科考试成绩高,调查问卷满意度较高,达到80%以上。Seminar教学法使医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和严谨的科学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专科实践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被动学习成为主动学习,更能加强医患沟通,适应当前医疗市场的需要,为更好的实习及研究生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7]。Seminar教学法对教师而言也富有挑战性,教学效果不再是老师预想的那样,老师也是带着问题下课的,体现了教学相长。老师及学生两方面对这种教学方式都比较认可。Seminar教学法在肾内科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沈文捷,朱强。Seminar教学法:研究生教学的新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8):43-47.
[2]蒋赞利,王正,张晓峰,等。病例讨论结合Seminar教学法在临床外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1,25(4):39-42.
[3]余新平,王毓琴,李明翰。Seminar教学法在7年制研究生临床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9):121-123.
[4]陈慧媛。任务教学法――从理论到实践的探讨[J].中国外语教育,2008,2:11-18.
[5]柯永红。美国护理教育中的Seminar教学[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672-672.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seminar教学法论文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