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育教学论文 >

教师教育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14 11:29:31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善待学生,全面育人

——教师教育教学论文

面临二十一世纪发展的迫切要求,教育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发展,以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强调人文性,必须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的师生观,善待学生,全面育人,积极推动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一)学生是活生生的人。

1、是活的能动体。

(1)具有发展自身的动力机能,与其他生物一样,通过对外界的授权活动,使机体得以保存和发展,还能以人们所特有的能动性,创造和满足自己的物质与精神需要,发展自己的身心。

(2)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塑造和改造,却能意识到自己是被他人所塑造和改造的,从而有可能自觉地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去,主动配合教师的教育活动,共同完成教育过程。

2、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

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各具其思想感情。这是与作为物的劳动对象完全不同的。因此,师生之间必然存在双向的感情联系。

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他有自己的需要,愿望和尊严,这一切都应得到正当的满足和尊重,不同于其他的物,可以听任摆布,属从于人。

3、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人有智慧,能劳动,有创造力,有创造价值的积极作用。通过教育,可使他们对社会、对人类作出积极的贡献,甚至创造出伟大不朽的价值。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当珍视学生作为人的无与伦比的价值,不能任意损伤和残害他们。

(二)学生是未成年人,是发展中的人。

1、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在不断发展,他们不是成人的雏型,具有其自身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且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年龄特征。因此,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认识到他们所特具的需要和发展的特点,注重他们的特殊性,不能把他们当作“小大人”,提出与成人同等的要求和行为规范,要给予他们必要的教育和关怀。

2、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

他们是发展中的人,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在他们身上所展现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趋向于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在他们身上潜藏着各方面发展的极大可能性,即使有不足或思想行为上的缺点、错误,也有较大的矫正可能性。

3、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由于他们处于发展状态中,尚未成熟,取得成人的教育和关怀就成为他们发展中的必然需要。因此,我们必须以一种培养的观点对待学生,积极发挥教育的作用。

(三)学生需要全面发展,是一个完整的人。

我们培养的人,是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让学生在认识情感或行为习惯等心理因素及身体、生理因素和知识、技能方面全面发展,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全面的人。

(四)学生正处于受教育阶段,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形式,与其他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其特殊性为:

1、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学生的主要职能是学习,即以学习为主,这是学生与社会上其他人相区别的质的规定性,有别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学习。

2、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这也是学生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区别之一。

教师指导不仅使学习更具成效,也是在特定情况下(特定年龄阶段,特定学习内容等),学习活动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

3、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它是由一定的教育制度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所规定了的。因此,师生之间存在着制度化的关系。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并提出了新型的学生观:(见《更新观念,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P127)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二、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一)两种传统观点:

“教师中心论”——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是容器,灌输为主要的教学方法。

“学生中心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旁观者,处于从属、次要的地位。

(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师生观。

学生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对象,但在整个教育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都要受到他自己意识的支配,教师的作用作为一种外部影响,不能简单地授予学生,移植到他们身上,必须以学生自身活动作为中介,才能使外部影响纳入到学生主观世界中去。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不单纯是一个由外向内的传导过程,也是一个由内向外的主动过程,而前者要以后者为中介环节。也就是说,教育过程不仅包括教师的活动,也包括学生的活动,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

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加以启发、引导,而启发、引导的关键就是实施“点拨”。“点”——即点要害,抓重点;“拨”——即拨疑难,排障碍。目的在于教给学生“如何学”、达到“会学”、“善学”。也就是说:“教是为了不教。”

三、当前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题:

(一)尊重、信任、关心、爱护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过去,由于受“师道尊严”的影响,教师被奉为“师长”,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带有浓厚的家长色彩,高高在上,甚至奉上“香火”,顶礼膜拜。这样的师生关系不可能真正达到“尊重、信任、关心、爱护”学生。因此,我们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交朋友,“以心换心,以情动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关系和谐、心理相容、感情相通、乐于交往、易于沟通的气氛中,师生间不仅相互尊重、信任,同时还常常伴随相互学习的行为,教学相长就能得到最明显的体现。

新型的师生关系具有以下特点:(1)人格权利的平等性;(2)根本目标的一致性;(3)尊重热爱的双重性;(4)相互影响的长久性。

(二)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决定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学习目的性和认识性兴趣。

学习目的性——即确立某种目标,并为实现它而努力学习的带有动力色彩的意识倾向。

认识性兴趣——即“求知欲”,是乐于接近,寻求和获得知识的一种倾向或需要。即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认识到知识的作用,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进取、努力学习。

因此,激发动机、培养兴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明确学习的目的、意义。

学习目的有正确与错误、深远与浅近,水平高低之分。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意义,培养他们学习的自觉性,解决“为谁学习,为什么学习”的问题。但切忌空讲大道理,可以通过电影、电视、展览、讲故事、社会调查、主题班会等活动或在教学中阐明知识的实践意义和引导学生应用知识的好处和体验到学习带给加别人的益处等,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意义,从而产生学习的动机。

2、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与加强跟教师生动而善于启发的教学密切相关,经常关心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带给学生以欢快和受到学生敬爱的老师,自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喜爱自己所教的学科,设法把课讲得有内容、有条理、有趣味,方法多样,难度适中,使学生感到每上一次课都有新的收获和学到了新的本领,千方百计让他们取得良好的成绩。对差生要加强辅导,适当放低要求或评分标准,对微小的进步都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有成功的体会。

3、利用动机的迁移。

心理学研究指出,当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强有力动机时,利用儿童原有的喜爱游戏、体育运动等动机开展一些与学习相关联的活动,也常常使他们我从这种活动的地位出发接受教育的要求,体验到掌握知识的必要性和乐趣,从而形成良好地动机。

(三)加强班级管理,促进集体教育,形成良好的班风。

学生总是处在集体环境中,班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恩格斯曾说过:“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他的这一论断指明了集体教育的强大功效,并已被无数教育实践所证明。

夸美纽斯也指出:“在学生方面,大群的伴侣不仅可以产生效用,而且也可以产生愉快……;因为他们互相激励,互相帮助……一个人的心理可以激励另一个人的记忆。”因此,班集体的教育和管理在教育工作中显得犹为重要,良好班风的形成,可以对班集体中的每一个学生产生作用,对塑造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影响他们的行为,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起到良好的作用。

(四)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全面育人。

人在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等心理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个性心理,产生了不同的个性差异:需要的差异、动机的差异、兴趣的差异、信念的差异、世界观的差异、能力的差异、气质的差异、性格的差异。因此,我们的学生总是千差万别、层次不同,不可能向其他“物件”那样整齐划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将学生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从而达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要求。

1、树立“学生无错”观。

“错”与“无错”本是对立的,是无可调和的,错就是错,对就是对。但我们在教育中要树立“错”与“无错”对论。“人之初,性本善”,学生天生本无错,若有错,则是我们教育不足,是工作的失误。只要我们加强教育,努力工作,错也就变成无错了。

2、树立“学生成才”观。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因此,我们要树立学生成才观,即在教师心中,要想到每位学生都是人才,今后都会大有作为,给每一位学生以较多的期待。这样,就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每位学生都充满希望,赋予较高的期望值,学生就会获得前所未有的学习动力,即使是所谓的差生,也将会有较大改观,教育工作也将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

3、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实施全面教育。

由于学生间存在个性差异,因此,我们不能把所有学生放在同一水平线,要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各自的性特点,确定不同的培养方向和不同的学习目标,因材放教,区别对待:教学目标、要求要落在各个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在统一教学要求,保证合格的基础上,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分层矫正,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更大的发展提高。我们从事的是基础教育,“让每一个学生成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提高全民族素质是当前教育的紧迫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实施全面教育,因材施教。

(五)注重人文教育,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在教学中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人文性,确保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相信学生是愿意学习而且能够学好的,切实做到“五不”教育。

(1)凡是学生能看懂的,不教。

(2)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教。

(3)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出结论的,不教。

(4)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不做。

(5)凡是学生自己能说的,不说。

word该篇DOC格式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共有4227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教师教育教学论文下载
教师教育教学论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