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美术教育教学论文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幼儿美术教育论文 篇一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现今校外美术教育的优势与劣势,并与校内美术教育作一比较,校外少儿美术教育的随机性在美术教学中的体现是非程序化的,是学校美术教育的补充。但这种教育同时存在着弊端,须正确的规范与科学的统一,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亦对学校美术教学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优劣 校外 学校 美术教育
每到寒暑假及周末,各地的少儿美术培训班就热闹了起来,大大小小的孩子们拿起画笔、背着画夹涌入空间不大的教室,开始用美术的方式来接触事物、表达心声。据不完全统计,仅武汉市就有数百家针对少年儿童开设的课外美术培训班,包揽了从幼儿园到中学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开设科目更是丰富:儿童创作画、手工制作、山水画、花鸟画、水粉画、水彩画、素描以及软硬笔书法等,令人眼花缭乱。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几乎每个小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学过美术,每所中小学也都开设有美术课。但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少儿美术培训班为何遍地开花?培训班的课程难道真的比学校技高一筹?家长在孩子的美术启蒙教育中又该承担什么角色?校外美术教学的成果如何?笔者曾多次担任校外少儿美术培训班教师,为此作了较为长时间的调查,试着对校外美术教育与学校正规美术教育之优劣作一浅析。
一、教学上之比较
校内:学校教学大纲不落伍,差在执行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其实中小学校的美术教育大纲制定的很科学,注重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完全可以满足少儿阶段的美术学习,关键是教师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比如,现在美术教学中手工课比较多,按照大纲的要求,每个手工品的完成都有很多方法,但多数美术老师要么随便孩子怎么做,要么要求孩子按照统一的样式做。而且在材料的使用上也比较滞后。这跟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有一定的关系,有些老师就是从墨守成规中长大的,自然只会把‘规矩’再传递给下一代。
再者,教育部门对美术的不重视也造成了学校美术教育的滞后。近十年,国家在校内美术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包括教材和教辅资料都非常到位,但是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对美术教师的再次培训跟不上,所以大纲并没有得到完整的执行。经济条件好点的地区情况好一些,像广东深圳和江苏无锡就成为了美术教改的试点。同时,注重应试教育也是造成美术被忽视的重要原因。美术几乎在哪个中小学都属于副科,许多学校也只是完成任务式的安排美术课程,甚至许多学校在临近考试时都占用美术课程的时间。虽然各类美术特色学校不乏其数,却很难达到终究的特色标准。难以更改的应试教育成为了学校美术教育滞后的重要因素。
校外:教学方式灵活,竞争促使其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校外美术培训机构由于其性质所致,各个培训中心都在积极的钻研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美术的方法,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决定一个培训中心的生存。笔者发现,许多校外美术培训机构负责老师经常利用课外时间,不惜物力、财力和精力四处“取经”,参加各类美术教学高峰论坛,甚至不乏利用一对一教学、多媒体、各地采风、奖励、比赛、名家讲座等各类教学手段帮助其教学。教学之方式多样性和灵活性是许多校内美术教育之不能及。学校美术教育的单一与校外美术机构之多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校外美术教学活动都能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因人而异,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接受能力、行为能力设置辅导纲目、教学计划、教学方案,编写教材、教法,调整教态。在此基础上使孩子们体验到美术课中的愉悦和情趣。使之勤于学、善于学、乐于学,唤起了孩子们乐此不疲,学而不厌的学习之乐,塑造了美好心灵。在师生和谐的情景之中,进而创造出内容美与形式美相统一的教学结构体系。 再者,学校美术教育可以说不存在竞争,而在校外培训中心则不然。笔者发现,有的一个小区或一个写字楼中开设三四个美术培训中心。要想在这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就需要有特色,特色就必须多样,多样就必须灵活。这也是现今促使校外培训机构想尽各种方法探寻科学实用的教学方式的重要原因。竞争便须办出既具科学又有效果更要求有特色的美术教育。这是学校美术教育所不会顾及和思考的问题。
二、师资上之比较
校内:校内美术老师较为统一,负责但缺少交流 学校美术老师都是由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和有相当教学经验的正规美术老师组成。其皆属于正式“科班”出身的美术教师。师资较为整齐,其专业水平完全可以满足少儿学习美术的要求。然而,由于性质所定,一般中小学美术教师都会出现一个老师带多个班美术的情况。这样无非就分散了老师对学生教学的效果和精力。再者,学校美术教师缺少与外界的。交流,教学方法多半按照教科书来,传统,无新意。完全凭借教学经验和书本所学。一般学校针对美术的教学讨论或交流会相当之少,这样对中小学美术的发展无形有所滞后。 更有甚者,笔者发现,在许多的学校只有一到两个甚者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而是由语文老师、体育老师等其它教师兼带,由于美术学科的特殊性,很难得到规范和统一的要求。这是学校美术教育的一大难题。
而校外美术培训则不然,先抛开教师的专业水平不谈。在校外美术培训中,教师之间的交流甚为频繁。社会上的书画教学交流会、美术老师之间的切磋交流会更多。例如去年的“《书法报》全国书画教学高峰论坛”就有几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美术老师在一起就书画教学进行近一个星期的交流和讨论,与会者更有许多较有名气的书法家、美术家。大家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教学方法,相互学习。像这样的交流和商讨无疑对美术教育的进一步推动有着重大的意义。而各个培训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增加生源,对此的投入都是相当的大。这是学校美术教学所不能比拟的。
校外:培训班教师参差不齐,专职兼职混合 据悉,针对家长对美术培训的意见,有专业的机构做了详细的调查。对于调查问卷中“您认为美术培训班哪一点最重要”的提问,70%的家长选择了“老师好”,20%的家长选择了“教学理念先进”。 可见大部分家长更希望把孩子托付给一个好老师,但是实际情况怎样呢?笔者通过对多个美术培训中心的走访发现,培训班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活跃、更有亲和力。但不足的是,有的老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就不够;有的老师则是美院刚毕业或未毕业的学生,他们画画很棒,但缺乏循序渐进的教学能力,不知如何把较难的东西用浅显的话讲出来;而有的老师就是来自某中小学,只不过把课内的东西搬到了课外。“两个小时的时间,其实学不到什么东西。遇到负责任的老师还行,不负责的就抄起手任由孩子们画,哄得孩子高高兴兴就行” 。某培训班的张老师坦言。 “还有些老师为了体现自己的教学成果,就亲自动手给孩子改,这种现象很普遍。家长看了挺满意,却不能反映孩子的真实水平” 。杨持平老师说,“而有些老师所教学生画出的作品都一样,孩子都被模式化了” 。
另一方面,培训班老师们在交谈中,对课外美术教学的一致感受是“乱”。“除了美术老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外,课外美术培训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一个合理的教课系统,所以每个老师都自成体系,一个人一套教法。”在某培训班教授少儿国画的蒋意表示。 可见,并非所有的美术培训中心都有专业的美术教师和先进的美术教学理念。许多的培训中心带着“糊弄”的侥幸心理,专门请一些美术专业在读的学生上课。笔者并非有歧视心理,专业研究绘画与美术教学还是很多的不一样。真正的好的教学还是要有相当的教学实践和自己科学的教学理念,更要有一个适合中小学生心理和能接受的方式,远远不只是能画画,有亲和力就能教好少儿美术的。
三、教学环境之比较
校内:规范、统一、传统,依学校情况而定 对于学生学习美术的环境,几乎所有的中小学生上美术课都是在自己的教室,很少有学校有专业的美术教室或者画室。教具也是因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定,笔者在这里很难做一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学校的教室都是规范而统一的,也基本上是可以满足中小学生对美术基础学习的要求。 校外:注重教室的布置,地点各一 校外培训机构大多设在人口较为密集或者交通方便的地方。没有一个规范的统一的标准。有的培训机构把美术教室设在写字楼、居民楼,有的培训班就设在购物商场的顶层。并且和乐器、英语等培训班交叉在一起,空间狭小,声音嘈杂,很不利于孩子静下心来画画。当然也不乏许多环境较好者,除了光线充足、宽敞明亮,设施齐全,更有专业的展示台,有多媒体教学,环境颇为优越。 但是不管如何,各个美术培训点都有一个共性。都注重室外和室内的布置。从房间的颜色上,墙面的设置上都颇具新意,很得少儿的心理需求。也让学生有新意,更有学习的氛围和提高他们的兴趣。在走访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培训中心学生较多者,往往其教室的布置也比别的培训点要更具新意和有更多的亮点。虽然这都是每个培训班为了招生而使用的手段,但依笔者之见,这对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美术教学质量都是有益的,值得推崇。
四、教学成果之比较
校内:普及为主 普通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有别于专业学校的美术教育,其具有普及性、基础性、综合性并有建立于一定兴趣之上的应用性,皆着眼于螺旋上升的发展。而对技能的片面强化与对稚美的静态倚重,均割裂了知识技能与情意美感内容的有机联系,形成小学与中学间的智能断层和中学毕业生审美素质的严重匮乏,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美术学习是学生眼、脑、手和材料密切配合的智能、情感与操作活动,美术教学任务实现的具体表现也是促使学生的眼、脑、手协调并用,因而学习呈现着“观察→思维(感受)→表现(创作)→观察?”的循环渐进过程。而现行美术教育均切断了这个螺旋型过程,不能实现视有所获、脑有所思、手有所动、料有所用的最佳结合,也违背了学习规律。 所以学校美术教育的定位应是以普及和打基础为主,其教学成果难以有个真正的定义。 校外:参差不齐,比赛中获奖检验成果,但不乏商业性较浓的比赛 校外美术教学的效果到底如何,这个很难做一个严格的评语。在各个培训机构中,有的学生的确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水准。在笔者的眼中,很多学生的作品生动,用笔用色都大胆而又不失准则,创意新颖,让人喜爱。许多优秀的培训机构通过多方面教育手段,如参观、欣赏、体验、绘画、创作等途径,启发,认识,产生灵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耐力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多种环节,以知、情、意、技的结合为基点,由深化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让学生感悟到了生活的乐趣和艺术的美妙。
当然不乏很多的培训中心,单单以学生的获奖证书来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通过说服家长、联系组委会无休止的参加各类书画大赛。其中大半冠名“国际”、“全国”等“有分量”的比赛。这类比赛到底是不是所谓的那么“权威”和“有分量”呢,对于那些获了奖的孩子们又带来了什么呢? 中国美协儿童艺术委员会主任杨永青曾在媒体上呼吁,少弄些少儿类书画大赛。他认为社会上有些人借繁荣少儿美术之名,搞有偿竞赛以牟利。不久前的所谓“全国少儿艺术大奖赛”的骗局被揭穿就是一例。他还说,比赛搞多了,势必加重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和经济负担,也会干扰正常的艺术教学活动,还会 诱使一些教师为争名次获奖项而对学生一味拔苗助长。 是的,许多孩子已经成为了“获奖专业户”。拿起证书来一大摞。不知道是喜悦还应该是尴尬。少儿教育,应当是启迪心智、培养爱心的教育,至于将来能否成才成家,那要看孩子日后的发展,由他们自己决定。对大多数孩子来说,艺术不过是一种素养而已。当家长做老师的是不是该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让他们自由接触大自然,欣赏各种容易接受的美,发挥自己的天性,珍惜可贵的童心,不要用技能束缚、挤压他们。如今的有些教育说是艺术教育,弄到最后,很可能培养出一群呆呆板板、功名心切、老气横秋、乏味单调 的所谓“艺术人才”。
结论:应当相互取补,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青少年美术教育应把校内美术教学与校外教学之优劣有机结合与补充,各自扬长避短。优化内容,改进方法,注重过程。建立并完善中小学美术教育过程和结果的评量标准与展赛机制。从理论到实践,从理念到操作,逐渐摸索自己完整的体系。并有相应配套的教材、教具、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的支持来体现自己的特点,把特色教育纳入教科研轨道,做到以科学理论为依据进行理性思考,以科学方法为指导进行具体操作,以实践结果为基础进行理论飞跃,以新的理论为起点进行新的构建。 面向未来和世界,着眼于全面发展,广泛深入地研究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内外因素,结合时代与学生主体特征因材施教;加大教改力度,探索出一条适应个体与社会、有特色的中小学美育新路。
参考文献:
[1]罗克中,李庆云:《中小学美术教学法》。广西美术出版社版。
[2]曾令格,禹明:《中小学美术教学活动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版。
[3]沈金龙:《美术教育的创新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版。
[4]孔起英:《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美术教育》南京师范大学版。
[5]湖北省文联:《书法报》少儿书画。
[6]中国文化报。
[7]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小学美术教学简论》。广西美术出版社出。
谈美术教育论文 篇二
谈美术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亦称美术教育专业,顾名思义,就是学习一些关于美术的知识以及技能,下面一起来浅谈美术教育?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也在进行,美术成为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学科,对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经济、科技的不断进步促进了我国的人文发展,人们对于美术文化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该文介绍了我国美术教育的主要特点、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改善美术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美术教育;发展趋势;探索研究
一、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
1.培养美术类艺术人才美术教育的对象有一部分是有志于从事美术及相关行业的学生,美术教育目标是使他们能够学到专业的技能和创作能力。根据我国文化部对于高校美术教育专业颁布的教学方案,高校美术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出将来能够在美术教育部门、文化艺术单位等任职的高级专业人才。2.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使学生能够传承美术。人们对于美的追求有着悠久的历史,人类自古以来就存在美的观念,美术的概念和含义是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的。。在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用严谨的教学态度引导学生掌握美术文化知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让学生通过不断学习形成自己的审美标准,能够通过创造视觉形象表达感受,学会与人交流的技巧。
二、美术教学的主要特点
1.针对不同的教学群体,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或专业性质划分学生群体。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教师在进行美术教育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这是因为年龄较小的学生心智没有发育成熟,他们对于美术学习更有自主性。要培养他们的兴趣,教师可以带动他们自主学习美术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所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播放音乐、视频或图像引导学生进入美术情境。年龄较小的学生想象力是很丰富的,这有利于他们更容易地进入教师所创造的美术情境,从而加深他们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相关美术作品的理解。教师还可以根据是专业还是业余学习美术对学生进行划分,根据他们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对于专业学习美术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着重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则应该注重他们的美术基础学习,通过分析一些美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达到美术教学的目的。2.教学模式的多样性美术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掌握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所以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教学时,可以通过视频或者音乐的形式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美术理论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对美术的观察能力与认知能力。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组织课外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让学生在欣赏大师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审美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改变以往枯燥的课堂教学,学生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更容易理解与掌握美术知识。一些高校的美术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师一味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给学生授课,在授课过程中忽视了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相关课程的知识内容和技能。为了改进固有的教学模式,也为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大多高校的美术教学运用了阶段考核的方法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美术教育的发展
面对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人们更需要关注美术教育的理念、社会对美术教育的理解与认知。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科技的进步,促进了音像技术的发展,图像的制作变得更加精细和高超,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对于美术的重视度降低;数码复印等技术的发达也导致美术作品渐渐失去了创作优势,人们选择了能够降低成本和增强宣传效果的数码技术,忽视了传统的美术创作,这导致美术创作的需求量降低了。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需要结合中西方美术角度进行分析。相较于传统绘画技巧,西方一些国家在美术教学中往往更注重观念艺术。观念艺术可以使学生更加自由地进行创作,表达形式的多样化能够使美术创作更加自由。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等美术教育也处于积极发展的状态,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和进步。美术教育的目的随着教育改革发生了变化,所以美术教学模式也需要相应地改变。我国传统绘画在国际美术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高,高等美术院校需要将传统美术教学作为核心,同时提高学生对油画等绘画的了解,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美术教育要在观念上作出改变,需要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改革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人民美术出版社,.
[2]石磊。中小学美术课程教材改革与发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学美术教育教学论文 篇三
中学美术教育教学论文
中学美术教育教学论文
[摘要]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以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出发,有所侧重,既保证体验学习的实效性又保持体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意义的领悟,对生命意义的体验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使学生全面、和谐、自由地发展,从而达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学 新课程标准 体验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从新课标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与情感,新课标赋予了新教材很多体验性学习的方式。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少年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
一、注重各学科的渗透性
美术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有特色,但不孤立,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说许多理念要运用图像来阐明科学的内容,了解事物的本质问题,只用语言文字符号是难以表达清楚的,如运用图像符号则一目了然,而且图像从视觉上、意识上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了美的教育。因此,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积极主动地配合各科教学,加强与各学科的联系,是拓宽审美教育的一条良好方法。 由于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美术教师也大多固守在自己的思维空间里,千篇 一律的上课,这与教师的教法有关。对于新课程的改革,使教师随之走进不同以往的课堂氛围,美术教师将随着新课程教学的改变而重新寻找自己的教学方法。所以在上课过程中,我结合了许多其他课程,涉及到音乐,文学,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能在美术这一学科里学到除了画画以外的东西。
二、注重情感与审美能力的协调性
促进学生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课程标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性是人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具有指向性、协调性和绩效性。它包括认识的活跃、情感的兴奋和意志的努力等多种心理成分。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天生的,它是在需要——动机——目标的推动、引导下产生的。当人的需要具有确实的目标并呈现出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目标期望时,需要便转变成动机推动人积极行动。在这一过程中,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起着不可忽视的控制和调节作用。所以,学生个体积极性结构的心理分析,包括需要、动机、目标、态度等方面。基于这几个方面,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之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有力的调动。
三、注重主客体的交融性
学习的过程是主客体交融的过程,就是学习主体对知识客体融会整合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教材内容则是固定的、静止的,具有自闭性、被动性,甚至排他性;为学生主体增加了障碍和困难;学习主体与教材客体成了一对矛盾。开展体验性学习,教师的作用就是使固定的、自闭的、被动的教材内容活起来,就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机制和方式方法,使教学内容成为开放的,具有趣味的,充满活力的各种学习活动。如在“谁画的鱼最大”教学中,创设学生捉鱼的机会,体验鱼的活力与手感;通过观看海洋热带鱼的视听体验,丰富了学生对各种美丽的热带鱼的认识;通过动手绘画漂亮的'大鱼的体验,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体验,口语交流的体验。有机地创设体验学习情景和体验学习气氛,体验学习的契机。使学生对认知活动产生兴趣,产生爱意,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去体验和感悟,能动地拥抱知识,认识知识,学习主体与知识学习活动融为一体,在主客体的交融体验学习中,知识融入了学生的生命之中,使学生尝试到每一次学习体验都是生命意义的升华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而获得对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四、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性
实践是认知的基础,实践是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方式,体验性学习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从而获得感知认识,完成对客体的认知。如在“滚动乐园”教学中,学生在把玩、抚摸水果的过程中,通过手的触觉,体验到水果圆的实体,果皮的细嫩、光滑、舒服;通过鼻子对水果的嗅觉体验,闻到了水果的清秀与芬芳;通过滚动水果的观察、视觉体验,不但认识了圆,而且发现滚动的水果与静止的水果的区别;通过动手绘画体验,才发现平面上的圆与生活中的圆有很大的差别,但又互相联系。开展体验性学习活动,是在感知觉体验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思维和情感的体验,逐步获得对知识的感悟和认知。再通过动手实践制作的体验,检验感知觉的认识,校正和提升认知思维,再进一步获得创造与成功愉悦的体验。
五、注重教材内容的灵活性
在美术教学中,开展体验性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果按人体的功能可分为感触觉体验,视觉学习体验,动手实践体验,思维想象体验,情感审美体验。按认知客体内容可分为,对物体媒材性能、特征的体验,对双基知识的认知过程体验,对作品塑造的体验。按体验性学习的类型可分为:触摸感觉体验,视听情景体验,活动参与体验,实践创造体验,情感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评价交流体验,审美体验等等。学习的方式是多姿多彩的,只要把教材内容融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设恰当的体验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和谐地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和认知。如“让我的飞机上蓝天”的教学,教师利用送一件看不见、摸不着的礼物给学生的悬念,吸引学生,创设了听声音猜礼物的体验,学生从声音中辨别是飞机,于是进行了动手制作飞机的体验,最后让自己做的飞机在蓝天上飞翔。在和谐的体验学习过程中,小学生不仅仅获得了学习的兴趣,还获得了制作飞机成功的喜悦,当飞机在蓝天翱翔时,也放飞了孩子们的理想。身心愉悦,神物交融,这是多么鲜活的生命体验。
各种体验学习方法既是独立的,又互相联系,学习的主体本身就是一个利用视觉、听觉、手感触觉和大脑进行学习的复合体和共同体。各个器官的学习功能既不能互相替代,也无法割裂分离。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应从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出发,有所侧重,既保证体验学习的实效性又保持体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意义的领悟,对生命意义的体验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全面、和谐、自由地发展,从而达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新课程的改革使原先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都得到很好的解决,当然在此过程中也将会有一些困难,我相信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将在新课改中谱写更美的篇章。
艺术教育的回归——回归生活,整合教育 篇四
艺术教育必须要回归到幼儿的生活中,渗透到幼儿园的各领域的教育活动之中,引导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感受和发现,体现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发展参与艺术活动的能力。这才是艺术教育的真正归宿。在我看来,艺术教育应该实现三方面的综合:
第一,还原艺术与世界的有机联系,恢复艺术内部以及它与其它学科的沟通,让儿童在各种关系中学习艺术。
第二,促使儿童建立各种感觉以及感觉与知识、智力的整合。应该说,各种感觉的交汇融合是人的创造力、想象力的源泉,而且与单一的感觉相比,它能够使人更深入地把握和理解事物。比如:完美的器乐演奏一定要依靠肢体某些部位细致、精确的运动才能完成。同样,欣赏者也只有调动了全身的感觉才能更好地感受、理解艺术。所以,在艺术教育中必须鼓励儿童调动各种感觉器官,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参与艺术活动,在体验、操作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知识。
第三,构建完整的艺术活动。艺术的感知、创作与反思这三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没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经验积累,就不可能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没有创作,也不可能表达、提升人的感受;反思则可以梳理人的思想情感,并进一步激发感受和创作的欲望。综合艺术教育则把儿童视为新型的学习者,这种学习者自始至终需担负三种相互变换和交融的角色,即:感知者、创作者和反思者。他们必须亲自动手创作,但这种创作又是建立在对大师作品的感知和对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的联想的基础上,或是在对人类情感和生活有所体验的前提下进行。他们必须善于反思,通过反思将自己感觉到的东西升华,对自己的创作进行回顾。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美术教育教学论文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