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智能生产线数字化集成与仿真》是智能控制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完全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到,本课程也是对前几个学期的专业课的系统集成应用,从集成应用的角度将分散的专业课集合在实际的项目当中。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又要重视学生实践应用的结合,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二)课程设计思路
1 由学校基础性课程或电气类专任教师担任课程内容讲授。
2 变学科型课程体系为项目驱动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
3 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课程能力培养目标。
4 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岗位适任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5 构建模块化课程内容
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基于职业教育的特定性,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思想,坚持“以用促学”,“任务驱动”为主线,以真实项目为载体,按照工作流程对知识内容进行重构和优化,突出“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知识和技能。
(三)课程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作流程。
(2)了解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单元。
(3)了解自动化生产线基础单元的使用调试。
(4)了解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步骤和程序编写。
(5)了解自动化生产线的专业术语。
2.能力目标
应用所学知识,正确解释相关现象。能对常用的自动化生产线进行调试,能对常用的自动化元器件进行选型和编程。掌握相应的布线能力
3.素质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能够掌握合作的精神,能够养成细心细致的素质,能够养成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理论能力。掌握职业素质目标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1.课程内容结构安排
序号 | 项目(或学习情境) | 参考学时 |
1 | 传送带单元的安装调试与程序设计 | 16 |
2 | 立体仓库单元的安装调试与程序设计 | 16 |
3 | 机械手单元的安装调试与程序设计 | 16 |
4 | 供料单元的安装调试与程序设计 | 16 |
合计 | 64 |
2.课程内容要求
项目(或学习情境)1 | 传送带单元的安装调试与程序设计 | 学时 | 16 |
学习目标 | 掌握常用传送带单元的安装调试与程序设计 |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
(1) 安装调试准备,安装调试的步骤 (2) 硬件系统 (3) 软件 (4) 常用指令 (5) 传送单元的控制要求 (6) 软件设计的步骤 | 课堂讲授 | ||
教学媒体与设备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 |
多媒体教室与投影;黑板 | 掌握PLC相关课程 | 具有较深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
项目(或学习情境)2 | 立体仓库单元的安装调试与程序设计 | 学时 | 16 |
学习目标 | 掌握立体仓库的组装调试 |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
(1) 立体仓库组成 (2) 系统回路 (3) SPC200气伺服相关参数配置 (4) 软件菜单命令 | 课堂讲授 | ||
教学媒体与设备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 |
多媒体教室与投影;黑板 | 对软件编程有基础 | 具有较深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
项目(或学习情境)3 | 机械手单元的安装调试与程序设计 | 学时 | 16 |
学习目标 | 能够编写机械手的控制程序 |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
(1) 机械手单元介绍 (2) COSIMIR INDUSTRIAL软件的使用 (3) 机械手编程指令 (4) 机械手单元的控制要求 (5) 机械手各位置点操作 | 课堂讲授 | ||
教学媒体与设备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 |
多媒体教室与投影;黑板 | 掌握相应软件的操作规范 | 具有较深的自动控制知识,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
项目(或学习情境)4 | 供料单元的安装调试与程序设计 | 学时 | 16 |
学习目标 | 掌握常用供料单元的组装和编程 | ||
学习内容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
(1) 模块化生产加工系统概述 (2) 供料单元硬件组成 (3) 安装工艺 (4) 安装调试步骤 (5) S7-1200plc硬件系统 (6) 博途指令系统 (7) 供料单元控制要求 | 课堂讲授 | ||
教学媒体与设备 |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 |
多媒体教室与投影;黑板 | 掌握S7-1200PLC的编程使用 | 具有较深的自动化知识,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
(五)实施建议
1.学习材料选用与编写
1) 《自动生产线组装、调试与程序设计》.张春芝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9第一版.
2)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何用辉.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9第一版.
3) 《装配自动化》.刘德忠.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第一版.
2.教学组织与设计
保证任课教师资格:具有基础电工与电子类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讲师及以上职称。授课教师需要掌握相应课程用到的专业技能,教师需在相关企业锻炼过。在教学设计中,授课内容密切结合专业特点,要求教师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本课程立足于基于工作过程的智能控制专业课程体系,按照专业的培养目标,针对典型的工作岗位—自动生产线安装调试人员的岗位需求,精心设计了4个学习情境,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装调试和西门子的S7-300、LOGO!等控制器的使用方法以及程序设计调试等内容融入到每个项目之中。切实贯彻“工学结合、任务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方针。
3.课程考核与评价
形成性成绩占60%(包含课堂提问与平时作业占20%,项目评估考核占40%),终结性成绩占40%。
4.课程教学资源使用与建设(包括条件)
教学设备条件应包括:多媒体教室,能完成相关内容实验、实操的电工工艺及电气测试、机器人演示、船舶网络实验、实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