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第二课时《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前调研报告
贵州省盘州市柏果镇洒基小学:杨红英
一、调研课题
《三角形的面积》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特征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并且他们已经经历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又是建立在学生数、剪、拼、摆的操作活动之上的,所以操作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在教学中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任务的设置与分解、导学的安排等学习方案的设计与顺利实施,特在这一课题教学前对学生进行调研。
二、调研目标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都是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线段,首尾顺序相接而组成的封闭图形。它们相互之间不仅在特征上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在推导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获取这些知识的能力又为进一步学习梯形面积、圆的面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完成这一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把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动口表述结合起来。要以图形的内在联系为线索,确定教学中能以未知向已知转化,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课前我对所带班级的68名同学进行了调研。
具体调研目标:
1.调研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的掌握情况。
2.调研学生对所要学的知识已有的经验(平行四边形面积如何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的经验)。
3.调研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兴趣点。
三、调研对象
洒基二小五年级(2)班全体学生。
四、调研方式
问卷调查
五、调研题目
(一)已有的知识掌握情况
你还记得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记得公式是采用什么方法得到的吗?
调研目的:一方面是掌握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做铺垫。另一方面,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经验。
(二)新知识的已有经验
1.你会画三角形的高吗?
调研目的:调研学生对已有知识基础(底和高的对应情况)的掌握情况。
2.猜一猜: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我们可以将三角形转化为哪种图形?
调研目的:了解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
1.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让你最困惑的是什么?
遇到困难时你愿意采取什么方式来解决?(看书自学、询问别人、小组讨论、自己探究、教师讲解)
2.学习一个新知识,你愿意采用什么方式?(看书自学、询问别人、小组讨论、自己探究、教师讲解)
调研目的:了解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学习方式。
六、调研结果统计
(一)已有的知识掌握情况
你还记得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记得公式是采用什么方法得到的吗?
问答情况 | 记得公式及方法的 | 只记得公式的 | 公式方法都记不得的 |
人数 | 45 | 18 | 5 |
百分比 | 66.2% | 26.5% | 7.3% |
(二)新知识的已有经验
1.三角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底和高)
问答情况 | 正 确 | 错误 |
人数 | 53 | 15 |
百分比 | 77.9% | 22.1% |
2.猜一猜: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我们可以将三角形转化为学过的哪种图形?
问答情况 | 长方形 | 平行四边形 | 不知道 |
人数 | 14 | 45 | 9 |
百分比 | 20.6% | 66.2% | 13.2% |
(三)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
回答情况 | 看书自学 | 询问别人 | 小组讨论 | 自己探究 | 教师讲解 |
人数 | 10 | 11 | 15 | 11 | 21 |
百分比 | 14.7% | 16.2% | 22.1% | 16.2% | 30.8% |
七、调研结果分析:
1.通过对原有知识的调研发现学生存在知识遗忘,对“转化”思想理解不透,也不善于以图形的内在联系为线索,将新知从未知向已知转化。另一方面对已有知识的调研加强了同学们对已学知识的唤醒,起到了“温故”的目的,也为新知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作下铺垫。
2.通过对新知的调研能看出全班有66.2﹪的同学将三角形的面积转化为平行四边形面积来推导,有20.6﹪的同学将三角形的面积转化为长方形面积,其余的13.2%的同学没有知识经验,可见学生对于动手操作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方面缺乏应有的实际经验。
3.通过对学习方式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同学在学习上有很强的依赖性,总是依赖于教师的教授,独立学习的能力不强。
4.调研结果表明,我所带班级学生的数学基础总体来看还是比较好的,有了上面的分析数据,我在设计本节课时,打算充分利用“旧知”对“新知”的潜移默化,启发学生利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的建构模式,通过动手剪拼、小组合作,引导孩子们在老师为其搭建的平台上顺利的完成学习探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