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时:60 学分:
适应对象:继教院实验班
先修课程:普通动物学、动物生物化学、家畜解剖学、家畜组织学
考核要求:考试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杨秀平主编.动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16.
姚 泰 等.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W. J. Germann, C.L. Stanfield, Principles of Human Physiology, Pearson Benjamin Cummings, Second Edition. 2005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动物生理学是动物医学卓越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专业核心课程。动物生理学是数学、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相结合的产物,是生理学的一个分支。它运用数、理、化、生物学的实验方法和科学原理,来研究健康家畜在正常条件下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或生理活动及其规律。动物生理学的理论来源于科学实际和生产实践,它的任务,一方面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畜牧业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它的最终任务是为发展畜牧业生产服务。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动物生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各器官系统的基本生理活动及其规律必须认真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牢记,以达到基本概念清楚、基本理论知识扎实的要求。同时动物生理学也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实验,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所学的理论知识,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在日后畜牧生产实践及兽医临床实践中能够加以运用。
三、学时与学分
学时分配表
章次 | 教学内容 | 学时 |
1 | 绪论 | 6 |
2 | 化学信使与内分泌 | 8 |
3 | 神经系统 | 10 |
4 | 肌肉生理 | 3 |
5 | 血液生理 | 3 |
6 | 心血管系统 | 8 |
7 | 呼吸系统 | 4 |
8 | 消化系统 | 6 |
9 | 泌尿系统 | 6 |
10 |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 3 |
11 | 生殖系统 | 3 |
总学时 | 60 |
四、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内容
⑴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兴奋性、刺激和反应、阈刺激、兴奋和抑制等概念;适应性;生殖。
⑵内环境稳态及其维持方式:内环境、内环境稳态、负反馈与正反馈。
⑶机体机能的基本调节方式:神经调节及其方式和作用特点;体液调节及其方式和作用特点;细胞内源性调节。
⑷生物膜的结构与物质转运功能:生物膜的成分,生物膜的结构模型;被动运输,分为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水的转运,主动运输,膜泡运输(入胞作用和出胞作用)。
2.教学基本要求
识记:新陈代谢,兴奋性,刺激和反应,阈刺激,兴奋和抑制,适应性,生殖,内环境、内环境稳态、正反馈与负反馈,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运输,入胞作用和出胞作用,静息电位,极化状态,动作电位,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受体,化学信使的分类,第二信使系统。
理解:神经调节的方式及作用特点;生物膜的物质转运功能及其特点。
掌握: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机体机能的基本调节方式;生物膜的结构与物质转运功能。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新陈代谢,兴奋性,神经调节的方式及其作用特点,生物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难点:生物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4.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为主。
第二章:化学信使与内分泌
1.教学内容
⑴细胞间通讯的机制:直接通讯与间接通讯。
⑵化学信使的分类:①功能分类:旁分泌物、自分泌物、神经递质、激素、神经激素、细胞因子;②化学分类:氨基酸、胺类、肽/蛋白质、类固醇、类二十烷酸。
⑶信号转导机制:受体的特征;①膜结合受体介导的反应:离子通道偶联的反应、G蛋白偶联的反应、酶偶联的反应;②胞内受体接到的反应。
⑷主要内分泌器官:下丘脑和垂体及其分泌的激素、甲状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甲状旁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松果腺及其分泌的激素、胸腺及其分泌的激素、肾上腺皮质及其分泌的激素、肾上腺髓质及其分泌的激素、胰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性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⑸其他内分泌器官:心脏及其分泌的激素、肝脏及其分泌的激素、肾脏及其分泌的激素、胃肠道及其分泌的激素。
⑹血液中激素水平的调节:激素分泌水平的控制、激素在血液中的运输、激素代谢的速度。
⑺激素分泌的异常:高分泌和低分泌。
⑻激素的相互作用:拮抗作用、加性作用和协同作用、允许作用。
2.教学基本要求
识记:化学信使的分类、各内分泌器官及其分泌的激素。
理解:细胞信号转导的机制、血液中激素水平的调节机制、激素的相互作用。
掌握:化学信使的分类及其实例、细胞信号转导的机制、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的化学本质、功能及其分泌调节、激素的相互作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信使的分类、细胞信号转导的机制、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的化学本质、功能及其分泌调节、激素的相互作用。
难点:细胞信号转导的机制
4.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为主。
第三章:神经系统
1.教学内容
⑴神经系统的细胞及其点活动:神经元的结构;神经纤维的分类;静息电位及其产生原理、动作电位及其产生原理、动作电位的传导方式。
⑵突触:突触的类型和结构及传递机理;神经的整合作用;突触的调节作用;神经递质。
⑶神经系统的运动功能:反射的基本概念;反射的分类;肌紧张和牵张反射;随意运动的调节;高位脑中枢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⑷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感觉生理学的一般原理;感觉的传导途径;感觉区;视觉、听觉。
⑸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基本概念;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自主神经末梢的兴奋传递。
2.教学基本要求
识记:神经元的结构;神经纤维的功能和分类;神经纤维传递兴奋的方式和特征;突触的结构与传递机理、传导特征;EPSP、IPSP;反射活动的特征;反射协调的方式;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及其功能;皮层感觉区;皮层运动区;锥体系统和锥体外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与兴奋传递。
理解:静息电位的产生原理、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神经纤维传递兴奋的方式;突触的传递机理;EPSP、IPSP的形成机理;反射活动的特征;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的形成机理;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
掌握:神经纤维的结构、功能、分类与兴奋传导;静息电位及其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突触的分类与传递机理;主要神经递质;反射活动的基本特征;中枢神经的感觉功能;中枢神经的运动功能;自主神经的结构与功能。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静息电位及其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神经纤维的结构、功能和分类;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突触的传递机理,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的传递机理;突触传递的特性;突触传递的化学递质;反射活动的基本特征;反射活动的协调;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末梢的兴奋传递。
难点:静息电位及其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突触传递的机理;突触后抑制与突触前调节。
4.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为主。
第四章:肌肉生理
1.教学内容
⑴肌肉的特性:平滑肌的特点及其分类;骨骼肌由肌纤维组成,肌纤维由肌原纤维组成,肌原纤维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构成。
⑵骨骼肌的收缩及神经肌肉的兴奋传递:横桥循环;神经肌肉的兴奋传递;兴奋和收缩的偶联;骨骼肌的代谢。
⑶骨骼肌收缩的特点:单收缩;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
⑷骨骼肌的类型:快肌和慢肌
2.教学基本要求
识记:肌原纤维的组成;肌小节的组成;横管与肌浆网的功能;单收缩、等长收缩、等张收缩、强直收缩、临界融合频率。运动终板、运动单位。
理解:骨骼肌收缩的机制;骨骼肌的代谢;神经肌肉的兴奋传递。
掌握:骨骼肌的组成及其功能;横桥循环,兴奋与收缩偶联;骨骼肌收缩的特点,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
3.教学重点和难点
⑴重点:骨骼肌的组成;骨骼肌的收缩的特点;神经肌肉的兴奋传递。
⑵难点:横桥循环;兴奋收缩的偶联;骨骼肌的收缩的特点。
4.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为主。
第五章:血液
1.教学内容
⑴体液和血液:血液的功能及其血液的组成。
⑵血浆:化学成分及其功能,包括血浆蛋白、血脂、血糖、无机离子、非蛋白氮;理化性质,包括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两部分组成的渗透压及其功能,酸碱度。
⑶血细胞:红细胞的特性、功能、生成与破坏;自细胞的特性、分类、功能;血小板。
⑷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的溶解:血液凝固的概念、本质和基本过程;纤维蛋白溶解的过程。
⑸血型:红细胞凝集的概念;血型及不同的血型系统。
2.教学基本要求
识记:非蛋白氮,血浆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碱储,最大脆性和最小脆性,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的分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血液凝固,红细胞凝集。
理解:血浆的理化特性及其功能,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白细胞的功能,血液凝固的过程。
掌握:血液的成分及理化特点;红细胞的形态特点及功能;白细胞的分类及生理功能;血小板的生理功能;血液凝固的机理;ABO血型系统 。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血液的功能,血浆的化学组成及理化特性,红细胞的特性、生成和破坏,白细胞的分类及功能,血液凝固的本质和过程。
难点:血浆的化学组成及理化特性,红细胞的特性、生成和破坏,白细胞的分类及功能,血液凝固的过程。
4.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为主,课堂专题讨论1学时。
第六章:血液循环
1.教学内容
⑴概述:血液循环的概念、功能及组成。
⑵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的概念及组成;心脏泵血过程;泵功能的评价,包括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和心脏指数;心音。
⑶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心肌细胞的类型分为普通心肌细胞和特殊传导组织;普通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窦房结细胞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及其特点,包括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心电图及其各波的意义。
⑷血管生理:各类血管的特点;血流动力学,包括血流量、血流速度、血流阻力、血压;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微循环的组成及其功能;组织液的生成;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⑸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心血管反射;全身性体液因素和局部性体液因素。
2.教学基本要求
识记:血液循环,心动周期,搏出量、每分输出量、心脏储备力、心脏指数,正常起搏点,窦性节律,潜在起搏点:异位节律,最大复极期电位,期前收缩,代偿间歇,心电图及各波的意义,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压,平均压,有效滤过压,动脉脉搏,血流量,血流速度,微循环及其组成和功能,减压反射。
理解:心动周期心室的压力和容积的变化;心脏泵功能的评价;普通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起搏细胞的动作电位产生原理;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心血管功能的调节。
掌握:血液循环的概念、功能及组成;心动周期及泵功能的评价;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心电图各波及其生理意义;各类血管的生理特点及功能;血流动力学;微循环的组成、组织液生成和淋巴回流;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机理。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血液循环的概念、组成,心动周期,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心音,普通心肌细胞及窦房结细胞的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心电图及其各波的意义,血流阻力的来源,血压的成因,动脉血压的组成及含义,微循环的组成及功能,组织液的生成,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难点:心输出量的调节,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及生理特性,心电图及各波的含义,血压的成因,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微循环的组成及功能,心血管功能的调节。
4.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为主,1学时的课堂专题讨论。
第七章 呼吸
1.教学内容
⑴肺的通气:呼吸器官包括呼吸道和肺;肺通气的概念,动力与阻力;呼吸类型;胸内负压的成因及意义;肺容量;无效腔的概念。
⑵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⑶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O2的运输;CO2的结合和运输。
⑷呼吸运动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呼吸中枢和化学感受器;体液因素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2.教学基本要求
识记:呼吸器官的结构特点,呼吸运动及其呼吸类型,肺通气、肺内压和胸内压的变化,肺容量,潮气量,肺活量,无效腔,肺泡通气量,影响气体的交换的因素,氧分压,氧容量,氧含量,血氧饱和度,氧解离曲线,CO2的运输及其影响因素,呼吸运动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理解:影响气体的交换的因素,氧解离曲线,CO2的运输及其影响因素,呼吸运动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肺通气原理及其动力与阻力;气体交换的动力与阻力;O2的运输及其影响因素;CO2的运输及其影响因素;呼吸运动的调节。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肺通气的概念、动力与阻力;呼吸类型;胸内负压的成因及意义;肺容量;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O2的运输及其影响因素;CO2的结合和运输及其影响因素;呼吸运动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难点:胸内负压的成因及意义;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O2的运输;CO2的结合和运输;呼吸运动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4.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为主。
第八章:消化系统
1.教学内容
⑴概述:消化的概念和方式;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及神经支配。
⑵单胃消化:胃粘膜的结构及胃液分泌;非反刍动物的粘膜可分为贲门腺区、胃底腺区、幽门腺区;胃液的特性、组成及分泌调节;胃的运动及其排空。
⑶复胃消化:瘤胃微生物;瘤胃和网胃的消化;瓣胃和皱胃的消化。
⑷小肠消化:胰液的性质、成分、消化作用及分泌调节;胆汁的性质、成分、消化作用及分泌调节;小肠液的性质、成分及消化作用;小肠运动的形式及其调节。
⑸吸收:营养物质吸收的部位、吸收机理。
2.教学基本要求
识记:消化的概念和方式;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及神经支配;胃粘膜的结构;胃液的特性、组成及分泌;胃的运动及其排空;瘤胃微生物的消化作用;尿素再循环;反刍;胰液的成分、作用及分泌的调节;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分泌的调节;小肠液的成分及作用;小肠的运动形式及调节和吸收。
理解:胃液分泌的调节,胰液分泌的调节,胆汁分泌的调节;小肠的运动形式的调节,不同营养物质吸收机理。
掌握:消化道的组成及其生理特点;单胃消化及其调节;复胃消化;小肠消化及其调节。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消化的概念和方式;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及神经支配;胃粘膜的结构及胃液分泌;胃液的特性、组成及分泌;胃的运动及其排空;胰液的性质、成分、消化作用及分泌调节;胆汁的性质、成分、消化作用及分泌调节;小肠运动的形式、神经和体液调节。营养物质吸收的机理。
难点: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及神经支配;胃液的特性、组成及分泌;胰液的性质、消化作用及分泌调节;胆汁的性质、消化作用及分泌调节;小肠液的性质及消化作用;小肠运动的形式、神经和体液调节。营养物质吸收的机理。
4.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为主,1学时的课堂专题讨论。
第九章:泌尿
1.教学内容
⑴尿的理化性质、组成:排泄、排泄物及排泄途径;尿液的理化性质和组成;
⑵尿的生成:肾脏的结构特点;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分泌、排泄作用。
⑶尿生成的调节:肾血流量的调节;肾小管活动的体液调节(抗利尿素、醛固酮的作用);
⑷肾脏的其它功能: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活化维生素D3;促进红细胞的生成;调节动脉血压。
2.教学基本要求
识记:排泄、排泄途径、尿液的组成;肾单位、肾单位的分类;肾小球旁器的结构特点;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率、滤过分数、被动重吸收和主动重吸收;肾糖阈,渗透性利尿,水利尿;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机理、醛固酮的合成部位、作用及引起其分泌的有效刺激;肾脏的其它功能。
理解: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两类肾单位功能;不同物质的重吸收机理;尿液浓缩与稀释的机理;肾血流量的调节;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调节;醛固酮分泌的调节;H+-Na+交换、K+-Na+交换。
掌握:排泄的概念和途径;肾单位的组成及分类;肾小球旁器的结构与功能;肾小球滤过及其调节;重吸收及其调节;不同激素对尿液生成的调节作用。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肾单位的结构、分类;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尿液生成的基本过程;肾血流量的调节;肾小管活动的调节。
难点: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尿液生成的过程;尿液的浓缩与稀释;肾血流量的调节;肾小管活动的调节。
4.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为主。
第十章:能量代谢及体温
1.教学内容
⑴能量代谢:能量代谢的概念;能量来源及去向;测定能量代谢的方法;基础代谢。
⑵体温: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能量代谢;呼吸商,氧热价,物理热价,生理热价,基础代谢率,等热范围,散热方式。
理解:能量来源及去向;测定能量代谢的方法;基础代谢;体温调节的方式。
掌握:能量来源及去向;测定能量代谢的方法;机体产热和散热的方式;体温调节的方式。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量来源及去向;测定能量代谢的方法;体温调节的机理。
难点:体温调节的机理。
4.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为主。
第十章:能量代谢及体温
1.教学内容
⑴生殖生理概述:配子在生殖中的作用、减数分裂、生殖系统的组成。
⑵雄性和雌性生殖系统:雄性生殖系统结构、精子的生成;雌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卵子的生成。
⑶受精、着床和妊娠:受精、着床、妊娠。
2.教学基本要求
识记:生殖系统的组成、两性生殖系统的结构
理解:精子生成、卵子生成、受精。
掌握:精子生成、卵子生成、受精。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精子和卵子的生成
难点:精子和卵子的生成
4.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为主。
五、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考试
(二)课程考核成绩组成:
课程总评成绩=平时考核成绩×30% + 课程结课考核×70%。
执笔人:
审核人:
分管教学院长:
2019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