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社会的真谛》教案
目录
考纲考情1
思维导图1
知识梳理2
考点精讲2
考点1 社会历史的本质2
考点2社会历史的发展 6
考点3 社会历史的主体 11
典例精析13
易混易错点15
【考纲考情】
课标要求 | 备考策略 |
1. 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 理解价值观的形成与时代和环境密切相关; 3. 解析价值观差异与冲突产生的社会根源, 4. 能够进行合理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 1.以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事件及成功做法为背景,考查社会历史的本质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知识;以党的理想信念和党员的优秀做法为背景,考查社会历史的主体的原理 2.以生态文明理念、民法典的制定、马克思的名言等为背景,通过简单情境的呈现,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历史的主体等知识点 |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1个本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个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1个总趋势: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1个观点和路线: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个基本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3个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个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考点精讲】
考点1社会历史的本质
1.劳动的重要性
(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2)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3)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2.社会生活的本质
(1)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
(2)本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做实践去理解”。
(3)形式:①经济领域:人类进行物质生产的实践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
②政治领域:人类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
③精神文化领域:人类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
(4)结论: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5)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核心的观点。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⑴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由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部分构成。
①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②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即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⑵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⑶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历史观。
全面把握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
区别 | 历史唯物主义 | 历史唯心主义 |
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根本区别)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承认杰出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但是这种推动作用不能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 伟大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意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类历史是由伟大历史人物创造的 |
人类社会有没有自身的规律 | 社会历史领域有着固有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 人类社会是没有规律、不可捉摸的,社会历史仅仅是个人意志支配的偶然事件的堆积 |
⑷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a.性质上: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性质”决定“性质”)
b.过程上: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变化”决定“变化”)
方法轮:要求我们从社会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时间上: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
b.性质上: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方法轮:要重视社会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
[特别提示]
①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是不同的,并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才能实现。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不是说社会意识是不依赖于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③区别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 ||
区别 | 地位 | 哲学的基本问题 |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
作用 | 对二者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 对二者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 |
联系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 |
【典例分析】
1.(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苏轼是北宋的治水能臣,在西湖边留下了以湖面小石塔为标界来监测水位和水面种植区域的“三潭印月”(如下图)。针对“吴中”之地“居民与水争尺寸,以故常被水患”,他主张“让地与水”,提出“堤防省(注:减少)而水患衰”的理念。苏轼治水的理念启示我们( )
①传统治水理念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社会实践
②要合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利民生福祉发展
③要突破自然条件制约,积极主动推动矛盾转化
④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①:设问强调苏轼治水的理念给我们的启示,“传统治水理念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社会实践”说法正确,但不是给我们的启示,①不符合题意。
②④:苏轼主张“让地与水”,提出“堤防省(注:减少)而水患衰”的理念,深刻揭示了水患的根源在人过度挤压了水的生态空间,主张通过减省堤防让地与水来根治水患,以恢复、保护为原则,激发河流生命活力。苏轼治水的理念启示我们要合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利民生福祉发展;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④正确。
③:自然界是客观的,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自然条件制约”说法错误,③排除。
故本题选D。
2.(2023·山东·统考高考真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提起看过的一个关于培养批“一县一业”重点基地的文件:“我看了以后皱了眉头,这个事情不好下指标,一个县是不是光靠一个产业去发展,要去深入调研,不能大笔挥,拨一笔钱,这个地方就专门发展养鸡、发展蘑菇,那个地方专门搞纺织,那样的话肯定要砸锅。”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决策的根本立足点
②只有反映社会存在的产业决策,才对产业发展起积极作用
③正确的产业决策是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统一的基础
④调研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正确决策的基本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前提是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做到实事求是,习近平强调要去深入调研,蕴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决策的根本立足点,①符合题意。
②:反映社会存在的产业决策未必是正确的决策,只有正确的决策才对产业发展起积极作用,②排除。
③:不能把产业决策作为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统一的基础,这样会陷入唯心主义,③排除。
④:通过调研获得感性认识,然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调研是形成正确决策的基本条件,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3.(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20世纪80年代,自行车是我国居民出行最常见的代步工具。近年来,随着绿色低碳出行观念的普及,多地出现骑行热,凭借健身、时尚、科技等新元素,沉寂多年的自行车再次引发民众的消费热潮。这一现象说明( )
①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
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决定生活面貌
③事物的发展是间断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①:近年来,人们为了健身等目的,再次选择骑行,沉寂多年的自行车再次引发民众的消费热潮,说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①符合题意。
②:客观决定主观,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主观范畴,不能决定客观的生活面貌,②说法错误。
③: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与间断性、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③说法错误。
④:绿色低碳出行观念这一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使多地出现骑行热,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4.(2022·浙江·高考真题)在基诺族口耳相传的神话中,创世女神开天辟地、创造了人类后,便将一把茶籽撒在基诺山上让他们以种茶为生。从此,基诺人开始了栽培种植茶叶的历史。这表明()
①生产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
②神话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古代基诺人正确回答了世界本原问题
④先进的社会意识会推动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基诺族口耳相传的神话故事,表明神话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生产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①②符合题意。
③:古代基诺人的神话传说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是对世界本原问题的错误回答,③错误。
④:材料不涉及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
考点2社会历史的发展
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⑴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⑵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①生产力
a.含义: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b.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②生产关系
a.含义: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
b.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态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的一大基本规律。
【方法论】我们要树立改革创新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
⑷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①经济基础:是指由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②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③二者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c.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生产力)
【方法论】我们要树立改革创新意识,不断调整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
⑸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⑹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7)人类社会普遍规律发现的意义
这一普遍规律的发现,使人类第一次解开了社会历史领域之谜,使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过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中实现的。
3.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及解决方式
(1)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解决途径: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解决方式
(1)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是,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2)解决途径: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所以,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加以解决。
5.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
(1)改革的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改革的作用: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和强大动力。
(3)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6.社会主义社会的未来前景
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目标是消灭阶级对立,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7.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典例分析】
5.(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
①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
③劳动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人类首先必须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④:人类为了生活首先必须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劳动就成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在劳动中形成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①④正确。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只是强调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地位,不能解释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②排除。
③: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经济制度的基础,而非劳动,③排除。
故本题选B。
6.(2022·北京·高考真题)“过去未来皆遥相呼应。这就是过去未来皆是现在的道理。这就是‘今’最可宝贵的道理。”对此话理解最贴切的是()
A.过去和未来都是现在的表象
B.现在的努力,是激活历史和创造未来的关键
C.过去现在未来时时流转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D.过去未来与现在共处于时间的统一体中,没有界限
【答案】B
【详解】A: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过去是现在之前,未来是现在之后,认为二者都是现在的表象的说法是错误的,A排除。
B:“过去未来皆遥相呼应。这就是过去未来皆是现在的道理。这就是‘今’最可宝贵的道理”表明现在连接着过去和未来,现在的努力,是激活历史和创造未来的关键,B符合题意。
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C错误。
D:在宏观世界之中,过去、现在和未来是有着明确的界限的,此时此刻就是现在,而在此之前就是过去,在此之后则是未来,D错误。
故本题选B。
7.(2022·湖北·统考高考真题)曾几何时,将汉字输入电脑是信息技术领域的一项巨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无数工程师付出了辛勤努力,创造了五笔字型、拼音等多种汉字输入法。随着半导体工业、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手写输入、语音输入等方式也逐渐流行起来,人们的社会交往变得更加便捷。这表明()
①科技创新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②生产力的发展助力人们的实践创新
③实践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④人民群众通过实践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随着半导体工业、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手写输入、语音输入等方式也逐渐流行起来,人们对于汉字的输入更加方便,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助力人们的实践创新,科技创新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①②入选。
③: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③不选。
④:材料体现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有了更便捷的汉字输入方法,并没有体现人民群众通过实践解决社会基本矛盾,④不选。
故本题选A。
8.(2022·山东·统考高考真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部署。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畅通高效的国内大循环,将推动国内市场由大到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哲学上看,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是因为()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状况相适合
②联系是客观的和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③通过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可以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事物的量变可以引起质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该选项与题干构不成因果联系。“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强调的是调整生产关系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①不合题意。
②: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而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②错误。
③: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促进国内大循环,推动国内市场由大到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说明了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时,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③正确。
④: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国内市场由大到强,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因为发展是量变与质变、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事物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的度可以引起质变,④正确。
故本题选D。
考点3 社会历史的主体
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1.人民群众:
⑴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⑵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⑶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⑴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地位)
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⑵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作用)
①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在,创造了人们必需的生活资料。
③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⑶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作用)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⑷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作用)
①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②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③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
2.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⑴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并成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⑵我们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重要性(地位):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⑶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重要性(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⑷基本要求(在新时代如何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重点提示】如何判断“人民群众”考查点
材料中出现“人民群众”“执政为民”“与群众相结合”“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等信息时,一般要想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全面把握社会发展的动力
精神动力 | 真正的哲学,我国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
生产动力 | 生产活动 |
根本动力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
直接动力 |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直接动力 |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意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典例分析】
9.(2023·山东·统考高考真题)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到李大钊的“为大多数人谋幸福”,从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习近平的“为民造福”,共产党人始终心怀人民群众,把群众的事一件一件办好。下列表述与材料主旨相同的是()
①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③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
④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②④:材料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着想,为人民谋幸福。因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都体现了共产党心怀人民群众,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着想,为人民谋幸福和谋利益,②④正确。
①:该选项强调人民对历史的作用,而材料强调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着想,为人民谋幸福,该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①。
③:该选项强调人民的地位,而材料强调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着想,为人民谋幸福,该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③。
故本题选C。
10.(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辽沈战役是党中央及时抓住战略决战时机打响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要战役,历时52天血与火的洗礼取得胜利,使全国军事形势达到一个新的转折点。历史昭示未来。这启示我们,在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中要()
①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抓住机遇,努力实现振兴发展新突破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放手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③以顽强斗争赢得主动,努力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有力支撑
④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依靠改革创新探索合适的发展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材料未涉及树立正确的历史观,①不合题意。
②:材料未涉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放手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②不合题意。
③④:辽沈战役是党中央及时抓住战略决战时机打响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要战役,历时52天血与火的洗礼取得胜利,使全国军事形势达到一个新的转折点。历史昭示未来。这启示我们,在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中要以顽强斗争赢得主动,努力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有力支撑,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依靠改革创新探索合适的发展道路,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1.(2022·海南·高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下列符合此意的是()
①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②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③敬天保民,明德慎罚
④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④: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强调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都强调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①④正确。
②:“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强调的是勤奋、勤劳,未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②不符合题意。
③:“敬天保民,明德慎罚”强调的是以德治国,讲求仁政,未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2.(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党员干部始终要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回应民生关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蕴含的哲理是(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④人民群众能够主宰社会发展趋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③:材料强调是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蕴含的哲理是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①③正确入选;
②:材料并未体现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不选;
④:社会发展的趋势尤其客观规律,并不是由人民群众主宰,④不选。
故本题选A。
【易混易错点】
5.1社会历史的本质
1.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能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解析】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社会意识没有这一特点。
2.劳动决定了社会规律的形成和发展。
【解析】社会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人类进行物质生产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域。
【解析】人类进行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经济领域,不是政治领域。
4.有目的意识活动引领社会历史发展。
【解析】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而不能笼统地说有目的意识活动引领社会历史发展。
5.有的社会意识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6.社会意识总是和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不同步。
【解析】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7.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相互依赖。
【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不依赖于社会意识。
8.社会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解析】社会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9.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
【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10.社会意识可以脱离社会存在。
【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不能脱离社会存在。
11.社会意识是一种变革社会存在的物质力量。
【解析】社会意识是一种精神力量,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转变为变革社会存在的物质力量
12.社会意识能否推动社会发展取决于是否反映社会存在。
【解析】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能否推动社会发展取决于社会意识是否正确地反映社会存在。
1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融合,没有确定的界限。
【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二者有确定的界限。
1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不能离开社会存在。
5.2社会历史的发展
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要通过改革消除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解析】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不能被消除。
2.改革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社会制度。
【解析】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社会制度。
3.改革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举措。
【解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举措。
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解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5.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
【解析】经济基础不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而是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6.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变革。
【解析】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7.上层建筑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解析】上层建筑改革不是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或者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物质基础。
8.现阶段我国基本矛盾的解决之所以可以通过改革来实现,是因为我国已没有了阶级斗争。
【解析】我国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阶级斗争,现阶段我国基本矛盾的解决之所以可以通过改革来实现,是因为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9.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我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解析】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变化决定社会性质的变化。
10.改革是推动社会关系变革的根本途径。
【解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关系变革的根本途径。
11.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解析】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
12.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促进经济的发展。
【解析】只有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13.从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解析】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4.改革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解析】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15.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解析】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5.3社会历史的主体
1.人民是历史主体,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解析】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2.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
【解析】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
3.每个人的社会历史贡献相同。
【解析】每个人的社会历史贡献不完全相同。
4.人民是推动发展的唯一动力。
【解析】“唯一动力”说法错误,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矛盾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
5.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尊重人民。
【解析】社会两大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6.群众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解析】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7.人民群众是创造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
【解析】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8.人民群众的意愿是衡量社会发展道路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解析】衡量社会发展道路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是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9.人民的需要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解析】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10.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领导力量。
【解析】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不是领导力量,领导力量是代表当时生产力的阶级和集团。
11.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
【解析】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