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播音主持高考(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播音主持高考 篇一
关键词:县(市)级播音员 主持人 素质 流失现象
笔者曾经工作过的地级媒体所辖3县4区和10个林业局(县级),每一个县级台都是双班(广播电视)播音员和主持人,都自办有独立的广播电视节目,播音员和主持人的数量有近百人。学生假期里对江苏几家县(市)级广播电视台也进行了调查,都发现了一个见怪不怪的现象,就是留不住好的播音员、主持人,其原因并非庙小留不住高僧,还伴有其他方面的因素。
县(市)级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状况分析
人员构成:县(市)级广播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科班出身少,半路出家多。从我国广播电视界的现状来看,播音员、主持人大致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大专院校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二是编辑、记者兼职做播音员、主持人;三是教师或演员等行业从业人员改行做播音员、主持人;四是从社会上招聘进来的播音员、主持人。在县(市)级广播电视台,进台第一学历是中国传媒大学(北广)、浙江传媒学院(浙广)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的学生几乎没有,就连一般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也很少会选择县(市)级台,人即使来了,大多数也是将此工作作为一个过渡和“跳板”或改行从事其他工种。
目前,县(市)级广播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大多数是从社会上招聘而来的,在挑选、录用播音员、主持人的时候,往往侧重年龄、形象、声音三项素质,对其他方面的考虑不多,选拔的对象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新闻采编专业、新闻后期制作、新闻纪律等了解不多,再加上文化素质高低不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直接就奠定了播音员、主持人综合素质较低的层次线。
工作分工:县(市)级广播电视台播音岗位专家少,杂家多。由于经济和体制上的原因,县(市)级台一般是广播与电视节目同一套专业人马运作。播音员、主持人每天要跨机构、跨部门去完成播音主持工作,“广播、电视、新闻专题、文艺节目、广告”都要去播音和主持,播音员、主持人专职从事一个栏目、一项工作的少,几个栏目一肩挑、一人干几个活的人多。
自身发展现状:县(市)级广播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充电机会少,岗位锻炼多。在县(市)级广播电台中,内部培训的机会较少、外出培训的机会又受到经济和工作因素的制约,播音员、主持人很少有接受再培训、再教育的机会,他们的全部学习和培训机会就是“岗位锻练、自学自悟”。因此,“电力”不足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专业队伍管理:县(市)级台播音员、主持人的管理一般采用部门负责制,以“块”管理为主。人在哪个部门,考核就由哪个部门管理,考核管理以粗放为主,很少有一套专门针对播音员、主持人业务特点管理的制度进行约束考核,管理制度方面存在很大盲区和漏洞,基本没有播音组,因此也就没有了内部的专业学习和提高。
职业特点:一专多能型。县(市)级广播电视台的制作中心同上级台是不能相比的,他们在机构设置上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可是工作起来就有些乱章法,播音员、主持人往往身兼数职,集采访、编辑、制作、播音、主持甚至灯光、电工于一身;还由于播音员、主持人人手少,常常是广播、电视节目都要上,甚至一天还要为几个节目串场。
县(市)级台播音员、主持人流失现象分析
非编采人员多,专业人才少。人力资源成为制约县(市)级广播电视台生存和发展的瓶颈,播音岗位尤其如此。在我们调查的多家县(市)级台都有这样的现象,非编采人员多,他们的名额挤占一线人员(采、编、播)的人数,播音员、主持人很多是没有签约人员,这样的体制,导致许多真正热爱播音主持专业的人不得不另辟蹊径,去寻找其他岗位。
忽视专业待遇,人才出现断层。县(市)级广播电视台不十分重视播音的一线人员的各种待遇,这样导致一些播音主持的业务骨干丧失信心,逐步成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不思进取导致的是工作缺少积极性,没有创作愿望,产生不了创作激情,稿件播音平淡,节目主持“万金油”。而很多有编制的人占据着位置却没有作为,由于这些人占有编制,又不好再进专业人,这样就又出现了青黄不接新老断层的现象。
按人头分配广告创收指标,又是对专业人员的严峻挑战。广告是台里的重头创收任务,如今评价领导者的能力,都以台里广告的效益作为考核的指标,为了人人肩上有创收指标,播音员、主持人也不例外,被派上招揽广告的指标任务,这一挑战致使很多专业非常好的播音主持业务尖子,由于无力去完成创收指标而离岗或者下岗。一位市级台的元老级播音员,业务能力很强,可是在不到50岁的时候就离开了自己热爱的话筒,原因很简单,只因为平时与外界接触少,广告任务完不成。
解决县(市)级台播音员、主持人流失现象的方法
以人为本,留住人才。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就是以人为本,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目前很多的县(市)级台播音员、主持人专业管理模式较为封闭,还是沿用传统的用人机制。传媒行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拥有一支以传播新闻为使命,具有较高素质和奉献精神的播音主持队伍,才能担负起一个台的传播、宣传任务。要做到这一点,观念要更新,体制要创新,打破传统思维模式,提倡从报酬上向一线的播音员、主持人倾斜,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千方百计吸纳人才、留住人才。
创明星主播,留住人才。这要从播音主持人才队伍中细心挖掘、悉心培养,为优秀的专业人才脱颖而出创造必要条件,培养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明星播音员和名主持人,打造地方特色,可以为有专业潜质的播音员、主持人量身定做节目,给他们创造一切能锻炼的机会,扶持他们发展,让地方的播音员、主持人迅速成长,稳定、健康发展。
办精品节目,留住人才。县(市)级广播电视台由于人、财、物受限,要想办好各类栏目,是很困难的。栏目办多了,势必造成资金投放不足,人手、设备短缺,到最后看似栏目不少,轰轰烈烈,眼花缭乱,但让人留下印象的高质量的品牌栏目却如凤毛麟角,有的栏目甚至只能在应付中消失。要办精品节目,就不要盲目开办多个频道,应该立足自己台的实际,按照受众的意愿创品牌节目和栏目,办具有地方特色的名节目,改变过去新闻、专题、文体、服务一起上的“小而全”做法,集中力量精办一两个节目,以品牌节目去激活整个频道,以精品频道获取观众对播音员、主持人的可信度,用好的节目留住名播音员、名主持人。
加强播音员、主持人队伍建设与管理
强化播音员、主持人的教育培养。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一些广播电视台曾经对目前播音员、主持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过问卷调查,结果“知识水平低”、“政治理论水平低”分别排在第一和第二位。为此各台特别是县(市)级台应采取措施,调整专业人才培训结构,加大教育投入,培养自己的新人和业务骨干,同时,加强岗位业务培训,提高播音员主持人的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把好出口关。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做法,分批组织播音员、主持人到开办播音主持专业的大专院校深造充电,或是到上级台学习考察。②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不同风格的培养教育,做到“专家”“杂家”兼备。例如:对于擅长新闻类节目的播音员、主持人,有意识地让他从事专题类、娱乐类等方面的播音主持的锻炼,最终将广播电视、新闻专题、体育娱乐等播音主持环节打通,力争让播音员、主持人达到“专”与“精”的有效统一。③挖掘潜力,重点培养。一定要对那些播音主持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重点培养,让他们在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要让越来越多的播音员、主持人更多更广地参与节目的选题、策划、采访、编辑、制作等过程,真正达到采、编、播一体化全过程。
强化专业科学管理机制。从大多数台的现状来看,从“块块”管理收归“条条”管理是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管理的必然趋势,也是做好这支队伍管理的一剂“良方”。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要完全做到这一点可能性较小,最好的办法可能是“条”“块”结合,以“条”为主。县级台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播音主持管理部门,由有管理经验的播音员或主持人担任部门领导,对播音员、主持人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独立行使管理权。可以因人制定目标、落实任务,对一些重要稿件,部门领导要善于调兵遣将,根据播音员、主持人的特长来安排工作任务。因此,只有根据播音员、主持人的专长来下达、布置和落实播音主持计划,才能落实到位,使好的稿件最终变成好的节目。为了加强播音员、主持人的管理,目前有些广播电视台设置了专门的播音部,对播音员、主持人统一考核和管理,制定了一整套“播音员主持人管理规章制度”,实行业绩量化考核和薪酬激励制度,采取能者上、庸者下的优胜劣汰制度。这是对传统管理的创新,运作实践表明,这一模式对播音员、主持人的管理是行之有效的。
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众所周知,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能否有一支作风硬、业务强、素质高、较稳定的播音员、主持人队伍,不仅是摆在县(市)级广播电视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衡量一个台是否有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从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现状来看,现在台里负责播音主持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年轻人,这些人虽然年纪较轻、形象较好,但却普遍存在学历低、阅历浅的问题,经验的缺乏和才干的限制,使他们难有上乘之作。因此,如何抓好以老带新的队伍建设,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课题,大力扶植三四十岁有一定经验、业务功底好、素质比较全面、成熟稳定型的业务骨干,悉心培养青年尖子,完善青蓝工程建设,是县(市)级台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只有在年龄、学历、资历等多方面形成播音员、主持人的多层次、多元化,才能使节目丰富多彩,有精品、有特色。
用名播音员、主持人带出名栏目。对那些敬业爱岗、有突出贡献的播音员、主持人,采取特殊岗位津贴制或其他奖励形式,同时,为这样的播音员、主持人打造、开办与其个性特征相吻合的节目或栏目,打造品牌,树立精英意识,留住人才,增强媒体传播效果。
县(市)级台播音员、主持人的流失现象虽然存在,但是只要各个台真正重视播音主持队伍的稳定问题,正确对待和解决目前播音主持岗位存在的不完善之处,就能够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也能够赢得受众的欢迎。一个台的工作成果的呈现是播音员、主持人最后完成的,一支稳定的播音主持队伍决定一个台的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
1.张颂:《中国播音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2.碧冷、陈枫:《主持人是怎样炼成的》,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吴郁:《节目主持艺术探》,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4.任远:《名主持成功之路》,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5.王天定、王俊杰、卢焱:《广播电视法规与职业道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6.中国主持网,省略
7.邢虹文:《电视与社会――电视社会学引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播音主持高考 篇二
【关键词】主持与播音;“树型”人才培养模式;效果;实践意义;理论价值
近年来,特别是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出台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应用型人才短缺的现实。目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多为理工类专业适用的操作模式,对于主持与播音专业或者是其它艺术类专业一直缺少可以拿来具体操作的模式,更缺少已经成功的具体案例。因此,在此背景下以主持与播音专业为具体研究对象,提出可供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参考的应用型人才的“树型”培养模式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何谓“树型”培养模式
“树型”培养模式是指以主持与播音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为主干,如同一棵树的主干。围绕主干课程的学习,在相应阶段展开与其相关的“分枝”专业的学习与发展,比如婚庆主持、化妆、广告配音、影视动画配音、商务主持、少儿表演与主持培训、成人普通话正音培训、成人塑声培训、成人即兴口语表达培训等等,如同一棵树的主干上长出的分枝。这种“树型”培养模式既能促进本专业的学习提高,又能以本专业为基础,加强“分枝”专业的发展,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专多能,培养学生成长为现实意义上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树型”培养模式提出的社会背景
(一)本专业就业难的形势造成许多在校生对前途没有信心,学习积极性不高,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2010年仅在山东省设点招生的外省本科院校就达到88所。山东本省开设这一专业的院校已达10所。目前有很多县级台招聘都要求应聘者具备本科学历。
(二)“毕业即失业”给学生家庭、给社会带来焦虑与压力。
(三)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尚不完善。具体到主持与播音专业或者是其它艺术类专业一直是缺少可以拿来具体操作的模式,更缺少已经成功的具体案例。
三、国内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面对本专业的发展困境,很多业内人士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一)主张调整教学细节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学院付程教授在2001年指出,学校的专业教育使得培养出的人才基础扎实,学养丰厚,业务方面也有相当的优势。但毕业生基础相对薄弱,知识面偏窄,后劲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主要是“单向式”、“灌输式”,专业教师不足等问题。
(二)主张控制播音主持专业规模
南京师范大学毕一鸣教授在2004年指出,“目前这项专业教育处在低水平盲日扩张的状况,总体规模已经是供大于求,今后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毕教授认为应当“遏制那种盲目办学的势头,认真审查各校办学、办专业的资质。”
(三)提出改变播音主持专业的办学思路和方向
2004年,上海戏剧学院主持人专业创始人孙祖平教授根据十年办学经验指出,“节目主持人不是一个纯粹统一的职业,而是一个由不同职业构成的工种概念,而我们却把这些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人士看成纯粹的同一种人。” “十年主持教育的最大失误在于没有分门别类地培养电视节目主持人”。
(四)一分为三,拆分播音主持专业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张潇潇、谭天教授在《论我国主持人培养模式改革》一文中提出的两个观点是:把目前的播音主持专业拆成三个部分:播音专业、新闻主持方向(设在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和娱乐主持方向(设在影视艺术专业)。两位专家认为主持人应当分类培养,如果不分类培养,培养出来的人既无法播音,也无法主持好任何一类节目。
中国传媒大学在这方面所做的尝试提供了一种思路,那就是2003至2005年,在常规专业课以外,开设了三届体育通道班。目前已有多位学生跻身一线岗位,成为我国新一代的体育播音员。2005至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开设“奥运场馆播音员培训班”、奥运会期间,有70名学生在各奥运场馆从事相关工作,并受到肯定。中国传媒大学还开设了“影视配音通道班”,著名配音演员王明军做为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名专业教师为参加这个通道班的同学们打开了一扇门,很多参加通道班学习的同学毕业后走上了影视配音这条路。以上做法有了“树型”培养模式的雏形,但是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只能参照不能照搬,而且也不够全面。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播音主持系自2008级学生开始,进行了初步的实验探索,在2009级的同学中开始开设多个方向的通道班(商务主持、婚庆主持、广告配音、影视动画配音等),目前已经开办七期,总计42个班。
四、“树型”培养模式的具体操作方式
(一)在主持与播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专门的平台设置
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 两个平台+三个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两个平台是公共课程平台、专业核心课程平台;三个模块是岗位技能课程模块、素质拓展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其中的专业拓展课程模块就是开设六个方向的特色通道班作为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这六个方向分别是:婚庆主持通道班实训、商务主持通道班实训、广告配音通道班实训、影视动画配音通道班实训、民生新闻节目主持通道班实训、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通道班实训。开设学期是在第3学期和第4学期,也就是说学生在大二的两个学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两个方向的通道班进行学习,每学期选一个,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选修、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课时数是每学期72节,其中理论讲述4节,其余均为实训课时。测评形式为综合评定,每个通道班都会以作品方式,实现项目教学。授课形式为小组化教学,一名教师带领15到20名学生进行手把手的实践教学。通道班学生作品做成音频或视频,以“山传播音”的名义发到学院网站以及优酷网。
(二)与所开专业课程相联系,发展其它就业方向
“树型”培养模式不仅包括开设通道班这种方式,还采用了其它方式。比如与所开专业课程相联系,发展其它就业方向。
《普通话语音学》:外延方向为普通话正音培训。
《播音发声学》:外延方向为成人塑声培训。
《播音创作基础》:外延方向为少儿艺术语言培训,引导学生参加社会上的相关资质培训。
《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外延方向为面向小学生、中学生、成人、艺考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不同内容的即兴口语表达培训。
《形象设计》:鼓励学生考取化妆师资格证。
《电视摄像与编辑》:鼓励学生考取摄像师资格证。
《形体训练》:鼓励学生考取不同舞种的教师资格证。
五、取得的教学效果
大多数学生已经开始运用所学技能参与社会实践并获得报酬。我系也因此树立起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专业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以下是部分学生以所学专业应用于社会实践的部分记录:
(一)婚庆司仪:学生李旭、陈晨、姜山、李灿、马华、刘青、部秋霖、王泽森、赵阳、宋学远、张洁、李宏亮、孙亚麒、李珂、崔淼主持多场婚礼。李旭、陈晨合办了一家婚庆公司。
(二)商业演出主持:学生曲潇、张泽鹏、王欣、段晓晨、李灿、李旭、张琪、孙亚琪、毕南、赵秋豪、王泽森、李宏亮、邹兆龙、王雪、宋学远、康鹏、林星等主持多场商业演出。
(三)广告配音:学生汪鑫、李宏亮为宏图三胞、米兰婚纱摄影馆、倾城之恋婚纱摄影馆等录制广告。李迟悦为济宁任城电台录制广告。庞绪峰为泰山区电视台录制广告。李宏亮为北京纪录片频道的《全景》栏目配音。
(四)影视动画配音:2012年5月6日,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第五届北京市大学生声音大赛”。第三期影视动画配音班学生汪鑫凭借动画配音作品《贴纸》获得本次声音大赛配音类作品的最高奖“最佳影视配音”奖。
2012年5月,影视动画配音班第一期学生李宏亮、贾云皓和第二期学生汪鑫为爱特光影传媒工作室完成原创恶搞配音作品《疯狂的舟子》配音的任务。此作品在腾讯视频仅上传18个小时,点击播放次数就突破4000余次。
2012年6月9日,影视动画配音通道班第二期学生汪鑫参与配音网络恶搞作品《何仙姑夫系列――包公很忙》,上传网络后,仅优酷网一家视频网站的点击率就已经超过39万,优酷、腾讯等多家视频网站还进行了首页推荐。
(五)少儿艺术语言培训:学生马淑云、马华、汪鑫、王雪、元璐瑶、李璐、高明雪、高洁、徐琳等参加了上海音乐学院少儿语言表演艺术水平考级教师的师资培训。马淑云毕业后开始创业,已经与多家培训机构合作开设少儿语言培训班。多名学生在山东省青少年活动中心、济南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济南丫丫学堂、章丘泉韵艺术培训学校等讲授少儿艺术语言培训课程。
(六)播音主持考前培训:学生王豪、吴珊珊在东营讲授播音考前培训课程。学生马淑云在济南嘉华培训学校讲授艺考培训课程。学生马淑云、张美娟、王兆龙、汪鑫在山东广播电视培训中心讲授艺考培训课程;学生王雪、孙金鑫、高洁、高明雪、崔秀娟、李丽霞在济南、潍坊、太原、唐山讲授艺考培训课程。
(七)化妆师资格证考取:2008级学生马华;2010级学生李宏亮、高洁、房佳琪、林星;2011级学生李棋棋、马振霞考取高级化妆师资格证。他们多次为学院的各类晚会、大型活动化妆、做造型。高洁在艺考班、在高铁列车员培训班担任化妆课授课教师。
(八)摄像师资格证考取:2008级学生杜京考取摄像师资格证。
(九)舞蹈教师资格证:2010级学生高洁考取拉丁舞教师资格证,部分学生正在准备考取中国舞教师资格证。
六、“树型”培养模式研究的实践意义
本项研究可以为开设主持与播音专业的高职院校提供一种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可复制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人才培养的一专多能,使学生成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为本科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参考模式,同时也给高职院校其它艺术类专业提供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
通道班的优秀学生作品挂到优酷,可以直接为其它院校提供直观的案例。
七、本项研究的理论价值
(一)完善目前的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体系,为主持与播音专业,也为高职院校的其它艺术类专业提供一种实用、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在研究与探索的过程中,各个通道班的教师将不断完善本方向的教学理论,形成适用于高职层次的教学理论体系。
在尝试、探索、发展的过程中,“树型”培养模式将使学生在就业上逐渐摆脱对广电媒体的依赖,在一部分学生进入广电媒体工作的同时,也会有更多的学生进入广告公司、婚庆公司、私营传媒公司、各级各类语言艺术培训机构等工作,甚至是自主创业。这对缓解就业压力、增强人才发展后劲会有极大的帮助。研究应用型人才的“树型”培养模式,将会给众多高职院校的主持与播音专业提供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方法、新典型。同时,也会给高职院校其它艺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付程。21世纪对播音主持艺术教育专业的要求[J].现代传播,2001(1):115-120.
[2] 毕一鸣。播音主持人艺术专业教育忧思录[J].传媒观察,2004(8):39-41.
播音主持高考 篇三
关键词:播音主持;有声语言;规范;问题;对策
一、引言
播音主持作为新时代的新生行业,要求从业者能够使用标准的语音将语言表达活动的各个细节内容生动、准确地表述出来,实现对良好声音形象的塑造。借助于这样的工作方法来增强语言本身的感染力,使听众在接受语言的过程中,能够满足更多的心理需求,以此来增强新闻播报效果。当然,在语言播报活动中,使用语言技巧主要是为了可以让播音内容的表现力满足信息传递的需要,在提高语言播报实际价值的同时,能够使其具有更高的艺术表现力,将语言所特有的艺术价值表达出来。为了更好地提高播音工作者语言使用的规范性,就要让节目本身的受众能够更好地接受语言内容,提高播音主持行业的工作价值,最终推动整个播音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播音主持在语言使用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普通话作为我国的通用语言,我国的宪法已明确规定需加强对其的推广,这样的要求使所有的大众媒体将普通话作为其工作活动的开展工具,来帮助社会大众更好地认识普通话、接受普通话、使用普通话,进而让普通话真正意义上成为一种大家日常语言交流活动中的标准用语。就目前我国的大众媒体语言播报中的普通话使用情况来看,依旧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如下:首先,有些媒体工作者的播音水平较低,即无法做到对普通话内容的规范化使用,这些现象在地方电视台、广播台中较为普遍,有些地区的播音主持人甚至使用地方方言进行播报与主持。这也就导致了不规范的语音内容被传递给了社会大众,普通话的深入推广也就无从谈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播音主持人员的自身素质较低,其播报水平难以满足播音活动开展的要求,导致语言使用活动存在一些技巧性的漏洞;二是相关语言技巧的培训活动未能有效落实,使得播音主持活动无法按照规范要求一一完成。其次,在播音活动中使用方言,使管理活动本身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纠正方案未能形成,播音工作也就无法顺利开展。
三、提高播音工作者语言使用水平的有效举措
(一)加强对语音成品的审核重视程度
电视播音内容的语言规范化,不仅需要播音工作者的付出,更需要电视台自我纠正与发展。因此,在电视台的播音工作中,必须加强重视语言内容的每一个细节,通过建立监督机制,使其形成良好的工作循环模式,促使播音内容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规范化。相关语言学专家认为播音工作者之所以念错读音的原因有:第一,播音工作者的基础知识涉及面与储备量存在不足,导致其在播音活动中的语言表达能力无法达到预期的标准。第二,一些播音工作者在遇到生字的时候,只是习惯性地去猜,而不是主动地提高自我字词储备量。第三,自我学习能力的欠缺影响了其正常工作的开展。第四,受地方语言的影响,导致音节表达的不规范化。
(二)播音工作者应当主动提高自我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与专业水平的提升,能够使播音员在工作中不断发展与进步。中央电视台的知名播报员夏青曾说过,年轻人应当认真地去读字典,可以每天完成三页,因为坚持一年下来便可以掌握一整本字典的内容。方明对当下的播音主持业建议,每一名播音主持人都应当人手一本字典,唯有如此,才是对播音主持这份职业最起码的尊重,也唯有坚持下去,才是电视播音主持人员敬业的体现。就现状而言,播音主持人员还存在着一个非常大的弊病,就是明知有错也不肯改正。这种普遍心理是一种主观上的大错误,更是敬业精神严重匮乏的体现。如果想要真正地杜绝这种错误心理,不仅要从电视播音主持人员身上找问题,还应该治标治本,要在制度上加以规范,如完善审音工作。
(三)建立健全的主持人职业绩效考核制度
电台和电视台还应该建立健全关于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职业绩效考核制度,也就是说,应当加强对播音员和主持人在日常工作中对有声语言规范性运用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播音员和主持人的积极性,督促他们将有声语言的规范性运用落到实处。
四、结语
我国电视播音工作者的语言使用水平之所以较低,大致可以从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就客观方面来说,主要是因为播音主持行业的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播音主持工作的更好开展;从主观方面来说,则是播音工作者自我认识不足,水平不高,导致相关工作的开展水平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播音主持行业想要在新的时期实现新的发展,需要加强对普通话的重视程度,做到规范化与标准化,进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石新玲。谈新闻播音主持有声语言的反馈调控力[J].戏剧之家,2014(5):268.
[2]李群敏。播音主持有声语言形象感的音声创造[J].大江周刊:论坛,2011(12):11.
[3]姜凤利,姚怀彬。播音主持有声语言形象感的音声创造[J].理论观察,2005(3):117-118.
[4]李芮。音声相和固本求新——浅谈播音主持发声的时代特征[J].新闻爱好者(上),2010(7):92-93.
[5]彭曙光。播音与主持传播属性辨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62-166.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播音主持高考(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