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其他工作总结范文 >

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01-19 09:53:43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三管齐下推动乡村振兴

——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乐堂堡便民服务中心以“五大振兴”为指引,聚焦“三大战略”和“三大目标”,聚力促增收、基层治理、人居环境三个突破口,合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扭住产业发展促增收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奋力破解村集体经济增收和农户增收两大难题。

一、“五轮”驱动村集体经济增收

1.围绕产业促增收。用足产业政策。中心党工委设置《激励指标任务清单》,调动村干部积极对接县级产业扶持政策,以“跳起来摘桃子”的劲头发展产业。用足资源优势。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红梅杏、苹果、手工编织、黑牛养殖等产业。

2.双线联动促增收。中心党工委动员各村党支部,组织村干部“线上+线下”双线联动销售农产品,为村集体创收。(举例,李家沟村干部销售红梅杏、苹果等农产品,为村集体创收26万元。)

3.网红效应促增收。中心党工委牵头,村党支部出面,邀请8名网红直播销售农产品增收万元,以网红效应带动经济效应。(举例,每盒红梅杏32颗售价达108元。)

4.消费扶贫促增收。中心党工委积极对接帮扶单位销售农产品,增加村集体收入。(举例,柠条塔煤矿消费小米26.4万元、小米饴糖33.6万元。)

5.村企合作促增收。村级党组织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的新模式,由村党支部向农企择优选派务工人员,企业按用工人数向村集体注资,做到企业用工有保障、村集体经济有创收。(举例,高山河村与农企合作培育“塬上农庄”绿色小杂粮种植示范基地3500亩,增加村集体经济31万元。在此基础上,村党支部每选派1名务工人员,企业向村集体注资10元,累计注资7.88万元。)

16个村的集体经济全部实现消薄培强,达到5万元以上。年收入5至10万元的村10个,10万元以上的村6个,其中高山河村达到34万元。

二、“三措并举”助农增收

1.优化服务助农增收。中心党工委统筹谋划发展红梅杏产业,建立“六统一”模式,即统一修剪、统一喷洒农药、统一施肥、统一采摘、统一装箱分拣、统一销售。(举例,在红梅杏集中上市期间,真心服务客商,引来北京、青海、西安、宁夏等40余家80多名客商,提供货源、食宿服务保障。真情服务农户,一方面,将客商以每人每天50元的伙食标准推荐给农户,助农增收。另一方面,乡村两级党组织根据成熟度统筹货源供应,借助县农投公司提价稳价。红梅杏价格稳定在5元/斤左右,做到减产不减值,产值达305万元,比去年增长90.6%,农户获得感满满。)

2.优化机制助农增收。由村党组织主导推荐农户到用工企业就业,按照先“三类户”、再脱贫户、再普通农户的顺序选派务工人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三类户44户88人中最低收入元,坚决守牢了防返贫底线,不让一户一人在乡村振兴路上掉队。(举例,高山河村引进苍术种植大户和“塬上农庄”农企,村民每年固定收益17.5万元,累计务工收入143万元;长期工16人,人均月工资6000元。其中,脱贫户康华山,妻子常年卧病在床,通过“支部派工”就近务工,每月务工收入6000元,还能照料妻子,生产生活两不误。)

3.优化培训助农增收。中心党工委积极挖掘散布在各村的手工技能资源,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期人,对接文投公司、农投公司及周边县区,以技能闯市场、促增收。手工编织。以陈家井沟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村,高粱秆编织品助农直接增收80万元,间接带动特色高粱种植500亩增收30万元。(举例,一套精品编织品售价280元,成本仅30元,五一、十一假期供不应求、限量售卖。)嫁接技术。组建精细化分工的红梅杏嫁接技术队伍4支,外出周边县区嫁接红梅杏5000多亩,务工收入16万元。

扭住基层治理促和谐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推进“动态摸排、精准把脉、靶向施策、补齐短板”一体化治理。

一、动态摸排,主动分类

结合村“两委”换届“回头看”,结合村“两委”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届中经济责任审计,结合村班子届中分析研判,结合信访积案化解,以巩衔工作考核评估、巡视巡察、执纪监督、信访反映和矛盾纠纷排查、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等发现反馈问题为重点,聚焦4大类14个方面的问题,全面动态摸排,梯次分类好等次5个、中等次9个、差等次2个。

二、综合研判,精准施策

1.针对村容村貌差的问题。用好县级政策。“县级补助+镇村自筹”,整合各类资金143万元,实施整治提升项目4个,薛家坪村完成了巩固提升,董家沟村即将验收。用好公益岗。划分路段区域包干负责。用好积分制。定期开展家庭环境卫生评比,激发群众合力共建共治共享。(举例,薛家坪村整顿工作前后成效对比。)

2.针对村班子战斗力和干部作风能力不强的问题。全面开展“四个大起底”,通过打破结构“选”、激励办法“引”、瞅准人选“请”、源头培养“补”,选优配强村班子。

3.针对风险隐患问题。组织“五级五长”入户开展“三访三问”,全面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23个,稳步推进12个极高风险点治理,今年未发生1起地质灾害安全事件,守住了安全底线。把威望高的退休老干部、老村干、乡贤作为“话事人”纳入“五级五长”队伍,按照公益性岗位管理,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做到“家长里短不出格、大事小情不出村”。

4.针对为民服务不精细的问题。依托幸福院为留守老人提供膳食供应、休闲娱乐、相聚交流、互相照料的幸福院。对行动不便老人,通过“支部派工”,由党员心贴心送饭上门,让全中心3个幸福院的45名老人都能吃上热乎饭,心里暖烫烫,切实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群众的向心力。(举例,陈家河村白福琴瘫痪在家,党员李文忠上门送饭。)依托“健康小屋”为群众提供日常体检服务264人次,对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体检23人次,为慢性病患者代买药品296人次。依托便民服务站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代缴合疗、电费、养老保险,代办小额信贷、现金存取等贴心小微服务。系列措施既解决了在村老人的日常生活困难,也解除了外出子女的后顾之忧,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娱。

三、持续督导,闭环推进。专班推动。建立“一村一专班”机制,常态化开展“三查三访”。定期调度。定期召开调度会,向各村发放《工作提醒单》。

扭住人居环境促提升

统筹上级部门、帮扶单位、乡镇、村各类资源,重点抓好公共环境整治和住户卫生整治两个方面,点面结合“一盘棋”提升人居环境。

一、狠抓公共环境提升。完善设施。以大项目集中推进带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投资500万元完成乐堂堡村、薛家坪村、寨则湾村污水管网建设。投资180万元在麻则岔、李家石克等村栽植经济林、水保林、常绿树10万余株。投资30万元为16个行政村安装了健身器材。投资12万元,完善了村“两委”阵地取暖等功能。投资100万元在董家沟村进行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拆除违法建筑2处。投资40万元在薛家坪村压窑沿、挽花栏153户251孔。全员参与。对在家村民开发全员公益岗,引导群众全员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分类评比。对村内环境卫生实行“流动红旗”评比制度(举例,中心党工委每半年评选一类、二类、三类村各1个,分别奖8000元、5000元、3000元),推动全域人居环境实现整体提升。

二、狠抓住户环境提升。充分发挥“爱心超市”以点带面、正向激励作用,采取积分制、“红黑榜”等措施,定期评比住户环境卫生,引导村民扮靓和美乡村。(举例,陈家河村。积分制。以“爱心超市”为抓手,根据住户卫生等10大类日常表现进行积分,通过采取“有偿”领取物品的方式,引导村民摒弃陈规陋习,养成文明生活习惯。“红黑榜”。每季度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住户人居环境“红黑榜”,奖励先进、督促后进。每年开展“拴正人家”评选,带动更多村民讲文明、讲卫生,提高村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断推进宜居和美乡村建设。)

word该篇DOC格式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范文,共有313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下载
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