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其他工作总结范文 >

市教育工作总结多篇

发布时间:2023-06-26 09:06:20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概述]市教育工作总结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市教育工作总结多篇

【第1篇】市教育局2022年工作总结范文

xx年是“xx”收官之年,全市教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1123”思路,紧密围绕“深化、攻坚、形象”三个年度主题,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

一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我们以课程改革为主线,在课堂质量评价基础上,全面启动了教学全程质量评价,探索构建了高效课堂模式,加强了考试评价研究,加强了课堂管理,完善了监控体系,提升了干部的指导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推动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在率先提出德育“八大领域”理论的基础上,完成构建德育基本框架,学科德育、校园文化和全员德育三大领域的实施实现重点突破。在创造性的提出体育工作“六大目标任务”基础上,制定实施细则,明确落实“六大目标任务”的方法和途径,结合“每天锻炼一小时”和“阳光体育运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大为提高,身体素质进一步增强。

二是以校舍抗震加固为重点,完成了标准化建设攻坚的年度任务。

xx年,我市标准化建设和抗震加固工作创造性的实现了有效整合、一体同步,按时在年底前全部竣工验收,为2022年全面实现办学标准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自市教委成立9年来,我市教育标准化建设完成规模居在全市前列,教育发展性投入累计25亿元,新建和改造学校310所(次),建筑面积近230万平方米,接近xx年前全市学校建筑面积总和的三倍(市教委成立时,全市学校建筑面积85.2万平方米),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三是以加强管理为抓手,优化了教育整体形象。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开发和建设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和作业量,学生课业负担得到切实减轻;规范教育收费,全年无违规现象。大力加强校园安全工作,人防、物防、技防网络构建完成,学校保安、安保器械和视频监控全部落实到位,学生人身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坚持开展“双争”活动,典型引路,带动全市教育系统师德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者良好形象被广泛认可,社会各界对我市教育的总体满意度达到98.15%,继续保持高位水准。

过去的一年,全市教育系统万名干部教职工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以奋勇争先的责任感积极投身改革,使教育事业发展各项主要指标均取得了喜人成绩,具体表现在:

一、“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

按照中央、市委和市委的相关工作要求,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以“讲党性,做表率,树形象”主题教育为载体,坚持一手抓活动、一手抓建设,各单位从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入手,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党员党性教育,提升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弘扬敬业奉献精神,营造出浓烈的“争创”氛围。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提升教育质量、推动x教育发展相结合,以发展成果检验创先争优活动成效,带动了全系统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表现出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向上的斗志,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得到有效发挥。

二、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新进展

教学全程评价得到深化。以课程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课堂改革,在课堂质量评价基础上,全面启动了教师教学全程质量评价,通过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教师的工作态度、课堂教学、教学业绩进行全面、科学的考核,形成了教学质量全程监控和评价的工作体系,有效地提升了教学评价的科学化水平。

考试评价研究工作深入推进。规范考试管理,制定实施《大型考试考务管理流程》。初步建立了全市考试质量分析系统,推进试用考试质量分析平台与无纸化“网络阅卷”,从命题质量、教学效果、学生成就三个维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分析,标志着考试评价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第2篇】2022年市教育纪检监察工作总结

2022年市教育纪检监察工作总结

2022年,**市教育纪检监察工作在市教育局党委领导和省、市纪检监察部门指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大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央《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采取措施,扎实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学习贯彻《实施纲要》,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1、学习宣传《实施纲要》,增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感和紧迫感

市教育局认真按照中央提出的“深入学习、广泛宣传、坚决贯彻”的要求,把学习宣传《实施纲要》纳入2022年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宣传的一项中心工作,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相结合,积极组织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学习宣传《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通过下发学习材料、举办辅导报告、组织收看电视讲座、召开座谈会、撰写心得体会、组织知识竞答和测试等形式进行学习宣传,让广大党员干部、教师特别是领导干部通过学习宣传活动,使他们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明确《实施纲要》的基本思想和工作要求,增强贯彻执行《实施纲要》的自觉性,增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2、加强宣传教育,牢固构筑思想道德防线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一是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大力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腐倡廉理论和中央关于反腐倡廉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大力宣传中纪委五次全会、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和省、市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和教育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二是在全市教育系统全体党员中广泛开展党的宗旨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认真组织党员学习《廉政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行政许可法》和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四大纪律八项要求”等党纪政纪法律法规,并组织、辅导党员干部参加市纪委的学习考试,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法制观念,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三是建立特色教育机制。在**教育信息网上开辟“党风廉政建设”专栏,实现廉政教育网上行,既方便了干部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学习,又增强了学习教育的趣味性。积极组织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诚实守信教育,注重对广大教师进行师德师风教育、爱岗敬业教育、依法从教教育,使廉政思想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渗透到教师的教育教学中,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廉政思想和道德素养,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校园文化氛围。四是应用反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结合典型案例,积极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局机关、直属校党员干部观看《王怀忠的两面人生》、《碰不得的高压线》达12场次,38xxxx党员干部观看了“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图片展”,局机关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和市属校二层以上党员干部22xxxx作答了《预防职务犯罪暨反腐倡廉知识竞赛试题》,20xxxx党员干部撰写了观后感、心得体会。通过系列教育活动,促使党员干部形成不想腐败、不敢腐败的思想,筑牢防腐倡廉的思想道德防线。

3、加强制度建设,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一是从基础制度入手,先后建立和完善了党委民主生活会制度、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策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审计制度、干部人事管理考核制度、考试制度、招生制度、评先评优制度和教师职称评聘的监督制度等,确保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认真执行和完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实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领导干部子女在校评优评先公示制度,节日期间公车使用登记和公务接待申报审批等制度,执行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申报审批、登记和领导干部礼品登记上交、收入申报、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有关规定,及时进行登记上报,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认真执行廉政“约法三章”“八项规定”和“十个不准”以及对党员干部配偶、子女就业、经商的具体规定,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不断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一年来没有发生领导干部违纪违规、奢侈浪费和借红白喜事收受礼品、有价证券、钱物等问题。今年,对个别领导干部违反干部子女在校评优评先制度,为子女评优评先谋取荣誉予以严肃查处。三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深化政务公开制度。制订和完善政务公开的责任制度、审批制度、评议制度、反馈制度和备案制度,抓好办事权限、依据、程序、标准、结果的公开,实行“阳光工程”,增强了教育工作的透明度。积极参与市政府效能办开展的创建“十佳科室”和评选“群众不满意科室”活动,同时,还将这项活动延伸到市属各学校,组织开展创建“五佳处室(年段)”和评选“群众不满意处室(年段)”活动,使教育行政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办事效率不断提高,教育行政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服务意识、职业道德意识不断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变,校风、教风和师德师风明

显好转。

4、突出重点,惩防并举,构筑有效监督制约机制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监督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关键,市教育局紧紧抓住易于滋生腐败的薄弱环节、重点部位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重点问题,把监督制约贯穿于工作运行的全过程。一是加强党内监督,认真执行党的两个《条例》,重点加强对教育行政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监督,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制度;对选拔领导干部和任用实行全面考核并公示,实行任前谈话和诫免谈话。二是加强招生、考试监督工作,实行“阳光招生”。成立招生监察组,对招生、考试全程监督,尤其加强对试卷安全、考场管理、考纪考风等重要环节的监督,严肃查处招生、考试中的违纪违规问题。全年查处各类考试违纪舞弊成人高考1xxxx次、普通高考1xxxx次、高校自学考试3xxxx次,均按照国家考试违纪舞弊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维护了国家考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三是加强教师评先评优和职称评审工作的监督。在评选评审工作中,做到组织严密、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民主监督、提高质量,真正体现客观公正原则。对在评先评优和职称评审工作中弄虚作假骗取荣誉或职务的,一经发现,严肃查处,追究直接责任人和单位主要领导责任。四是加强信访举报工作,畅通信访渠道,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完善信访接待日制度,开设局长信箱,建立纪委书记信访约谈制度,对信访投诉件实行统一管理,专人承办,做到及时登记、及时处理、按时反馈。全年共受理群众反映教育收费、招生考试、师德师风、干部廉政、职称评聘等方面来信来访11xxxx和市行评代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6xxxx,做到件件有落实、有回音。

5、层层落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一是及时调整充实领导机构。根据领导班子变动实际,及时调整了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实行“一岗双责”责任制,局领导班子成员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负全面责任,以身作则,管好本单位、本系统反腐倡廉各项工作,形成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工作机制,把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制定方案,分解任务。制订了《**市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市教育局党风廉政和反腐败任务立项分解方案》,突出以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收费专项治理工作、招生、图书仪器、教材设备采购、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学校安全、政务、校务公开工作、师德师风教育工作等为工作重点,将任务、责任分解为二十四项内容,落实到部门、到科室、到人,保证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任务真正落到实处。三是严格责任追究。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班子领导与科室负责人挂钩,科室领导与干部挂钩的领导连带责任制。凡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工作抓得不力,敷衍塞责,以至发生重大问题的,追究连带责任人的领导责任。

二、专项治理力度加大,工作取得新成效

1、加强宣传,精心部署,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治理教育乱收费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健全市治理教育乱收费局际联席会议机构,调整了市本级领导成员,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教育收费专项治理工作。市纠风办、教育局等七部门联合制定下发了《**市2022年治理教育收费专项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今年专项治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措施。二是在2022年全市教育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全面部署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之后,全市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单位认真抓落实,结合实际提出贯彻意见。三是下发了《关于做好学习贯彻〈关于违反教育收费管理政策法规行为纪律处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再次强调对继续乱收费的将进行严厉查处,并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直接责任者和有关领导的责任。四是多形式广泛宣传教育收费政策。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和墙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情况,今年省电视台《纠风之窗》栏目就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一费制”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闽北日报》开辟专版宣传“一费制”收费办法、公办高中择校生“三限”政策和义务教育借读生的管理办法。

2、加强管理,规范收费,严格执行收费政策和规定

一是与物价、财政、纠风等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核定**市直属义务教育学校2022年“一费制”收费标准的通知》、《关于核定**市直属义务教育学校2022年课本费限价标准的通知》,二是教辅用书坚持学生自愿原则,学校一律不强制征订。对电影费、体检费和社会实践的食宿费用和校服等服务性收费项目,严格按照“一事一收,事毕结清,多退少补,不得盈利”原则办理。三是加强借读生工作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招收借读生工作管理的通知》精神,确定招生范围,收费标准,不跨学年收取借读费,农村学校不得收取借读费。四是努力减轻群众负担,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据统计,全市统筹安排×××25所中学、22所小学安排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入学,安排了4083位农民子女就学,免收借读费30xxxx万元。

3、从严查处,标本兼治,不断提高治理工作成效

一是教育收费监管和惩治力度不断加大。对群众反映教育乱收费举报件进行认真梳理,对重大问题进行专项督查,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及时整改。全市共查处教育乱收费案件8起,17位相关责任人均受到处理,其中1xxxx受到行政警告或行政记过处分,xxxx受通报批评,9位校长被免职。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收费和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了学校收费公示制度、自查报备制、深化校务公开等公开透明的收费制度,实行“阳光收费”。三是努力解决教育投入相对不足问题。积极争取省上转移支付,加大中小学危房改造。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办学,扩大引资渠道。推进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撤学区并入中心校、撤点并校、联村办学等措施整合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四是实施“爱心工程”资助贫困生入学。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确有困难的贫困学生,各县市都采取拨出专款、动员社会力量捐助或减、免、缓交费用的办法资助贫困生入学。今年为177xxxx因今年洪灾贫困学生免除一年杂费和课本费,其中市本级补助28.xxxx元。认真贯彻执行“两免一补”文件精神,为1.xxxx名享受“两免一补”学生发放省上补助教科书款177.xxxx。

三、深入开展民主评议,促进政风行风建设,

1、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五个到位”

一是组织机构健全,责任到位。把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求建立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责任制,使责任落实到部门、到校、到人。二是营造舆论氛围,宣传到位。积极采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和板报、宣传栏、给学生及家长的一封公开信等多种形式对评议工作、收费政策进行广泛宣传。今年,省电视台“纠风之窗”栏目就我市学校执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的情况进行专题报道,市教育局领导在**市广播“行风热线”上介绍本系统政风行风等情况。宣传工作做到了范围广、形式多、内容全且重点突出。三是领导重视,部署到位。专门组织召开全市教育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会议,及时传达省、市民评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教育政风行风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制订了《**市教育系统2022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和《2022年**市教育系统纠风工作实施意见》,政风行风工作做到层层部署,校校动员,人人参与。四是建立健全制度,措施到位。针对教育的“热点”、“焦点”问题和容易产生不正之风的关键部位、薄弱环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有效措施。实行了财务集中核算制度和“收支两条线”管理,选调农村中、小学校教师进城任教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城乡教师双向交流制度,干部子女在校评先评优公示制度等,职称评聘、招生考试、工程招投标等都按有关要求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五是畅通渠道,广开言路,监督到位。积极发挥市政风行风监督员职能作用,有计划地组织他们深入基层单位、部门、学校、社区、街道、乡村、居民家中等进行明察暗访,召开座谈会38场,明察暗访群众8xxxx人次,发放调查问卷300xxxx份,督办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1xxxx,广泛收集和听取社会各界群众对教育系统政风行风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上公开投诉电话和建立局长、校长接待日等形式畅通投诉渠道,扩大监督范围。

2、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做到“四个结合”

一是政风行风建设与教育收费专项治理结合。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将其作为全市教育系统纠风工作的重中之重,摆上议事日程。今年,重点抓好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费制”收费办法,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校招生和收费的监督管理,义务教育阶段借读生招生管理工作,妥善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严禁乱收费和搭车收费以及各种形式的摊派,规范学校收费、代收费行为和禁止中小学校组织举办辅导班、补习班、特色班、提高班等向学生收取费用行为等项工作。据统计,今年全市教育系统共清退违规教育收费21.09xxxx元,有效地遏制了学校乱收费。二是政风行风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结合。扎实开展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向元春兰同志学习”为主要内容的师德师风系列教育活动。成立了“元春兰先进事迹报告团”,深入到各县(市、区)、市属学校开展巡回报告,以座谈会、专题讨论会、撰写学习体会理论文章等形式开展“向元春兰同志学习,倡导‘三平''精神”宣传和大讨论活动。积极开展城乡教师双向互动活动,据统计,今年有15xxxx名×××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反映师德师风投诉逐年下降,师德师风明显好转。三是政风行风建设与校务公开结合。认真贯彻省《关于深入开展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深化校务公开工作,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完善制度。下发了《2022年**市校务公开工作实施意见》,按照《×××校务公开工作量化评估标准》要求,重点抓好了教育收费、依据、标准公开,招生政策、录取情况的公开,招投标项目、经费、结果公开,教职工招考聘用公开,教职工聘职称、聘程序、结果公开,评先评优、奖惩公开,财务收支管理定期公开,学费、杂费减免公开,奖学金、助学金等困难补助公开等。四是政风行风建设与机关效能建设结合。坚持“机关建设以效能为本,效能以人为本”,积极参与市效能办开展的争创“十佳科室”、不当“群众不满意科室”活动,并将这项活动延伸到市属各学校,在学校开展创建“五佳处室(年段)”和评选“群众不满意处室(年段)”活动,同时,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内容渗透于这项活动考评之中。

总的来看,一年来,教育纪检监察工作在领导重视下,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取得了较好成效,有力推动了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但也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全市教育纪检监察工作开展不平衡。二是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教育的收费治理工作还不十分满意,抓治理、抓巩固、抓深化的任务仍十分繁重。三是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与敏感问题的监察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教育系统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和人员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3篇】常州市教育局工作总结

2002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注重区域整体发展,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实施水平

继续把推进教育现代化作为全局性工作和任务的重要内容,坚持发展不动摇。全市所有乡镇都通过了教育基本现代化达标乡镇评估验收,并在此基础上,将建设重点由学校、乡镇层面转向市(县)、区的区域层面,加大了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力度。拟订了《常州市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实施规划》,扎实推进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

全面实施《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全年新增校园网73个(全市达到151个);完成常州教育网改版工作,每月点击数超过25万,教育局机关、教研室等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常州城域教育网完成论证并启动建设,钟楼、新北、天宁区教育信息中心及学校完成虚拟主机托管;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断加快,容量已达250g,25万个文件,500部视频资源;举行第三届职业学校多媒体课(学)件评选、全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设计评比、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教学成果展评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评比活动,组织参加全国“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与教”评比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个;召开常州市教育信息化推进会暨教育技术工作会议,对教育技术装备与管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全市近万名中小学教师通过了第二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考核,全市所有乡镇中心小学高年级和农村初中开设信息技术课,职业学校均将信息技术应用列入必修课程。

加大窗口学校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现代化学校、示范(重点)学校的建设。全市新增省级示范实验幼儿园8所(使全市达到32所)、省级实验小学13所(使全市达到46所)、省级示范初中10所(使全市达到34所)、省级重点高中4所(使全市达到23所,其中国家级示范高中8所),首次评选市级模范学校34所,并向省推荐第四届模范学校17所。

继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新村配套学校常州市勤业中学一期工程顺利完成,正常开学;常州外国语学校外籍专家楼、正衡初中教学办公楼、职教中心信息教育中心、少年宫二期工程主体工程按期峻工,北郊中学初高中分离方案论证确定,此外,武进新苑高中一期工程、新区国英小学二期工程、溧阳职教中心一期工程、金坛金沙中学建设工程等稳步推进、按期完工。

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全年组织教育管理干部、教师出国(境)考察、培训69人次,接待国(境)外教育团组21批、计80余人次来访;暑期组织500余名中学生参加境外夏令营、冬令营活动,组织常州市一中、三中分别与韩国南杨州市、英国埃塞克斯郡开展师生友好交流;新通过聘外资格学校4所(使全市达到27所),新聘外教84名,新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适应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妥善安置了30余名在常外籍人士子弟就读。

二、统筹协调各类教育,不断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

强化“两基”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7.25%;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100%、99%以上;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市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达95.37%。2002年,我市高考又创佳绩:省常中张璇同学以685分成绩位列全省第一名;我市高考万人进线率、市区本科上线率、平均总分等指标名列全省前茅;在全省总分名列前20名的考生中,我市(含金坛、溧阳)占了1/5;本、专科总录取率为85.85%(其中,市区为90.23%,武进为89.61%,金坛为79.85%,溧阳为77.89%),比去年增长5.65%;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03%。

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加大职校招生宣传力度,引导合理分流,继续面向苏北地区、西北安康地区招生办班,扩大了重点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全面施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扩大课程分层教学面,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职校生中级工达标率达99.1%,一次就业率达96.39%。1662名职校学生参加全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1599人被录取,本科达线率、十二个专业总分、平均分、600分以上人数比例、总录取率(96.2%)、本科录取率(28.5%)等均居全省第一。

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常州大学城首期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升格成立,使全市高职院达5所;在职校与大专院校联办五年一贯制高职的基础上,刘国钧职教中心、武进职高、西林职高等又经省厅批准开办特色优势专业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著名高校远程教育校外站点先后落户我市;常州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江苏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江苏石油化工学院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

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建立。制订《关于加强社会力量办学管理的若干规定》,对91家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规范办学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检查,对218家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进行年检;全年共组织1.5万人参加全国成人高考,比去年增长14.64%,1.3万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全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旨在为市民学习提供菜单式服务的“常州市民学习信息服务中心”完成建设,投入运行;建成8个市级(其中3个省级)“5112”教育富民工程示范基地;完成各类成人培训45.1万人次。全面开展普通话培训测试,全年完成普通话培训公务员2500人、教师2300人,普通话测试公务员2400人、教师2100人,组织第五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活动,推普宣传电视片《龙城雅韵》获省最佳专题片第一名。

三、锐意进取,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

1、加强行政推动,全面实施课改

2002年秋季起,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和起始学科全面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年初,我们召开了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员大会,审批确定了首批2000余名课改实验教师,制订“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意见”,积极组织相关学科新大纲、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工作。邀请近100名国家级课改专家(课程标准制定者)来常讲学,课改实验教师接受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科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初中语文、初中数学、中小学体育等学科培训1.5万人次、通识培训3500多人次;举办暑期校科级干部培训班,对学校领导进行课改知识的全员培训,并组织“走进新课程”书面考核;组建11个新课程课题研究组,分六组对全市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定期出版《常州市课程改革动态》,加大课改宣传,加强课改交流。

2、加强教育科研,实施课题带动

各地各校“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在确定467项国家级、省市级教科研课题的基础上,设立了325项青年教师研究课题,32个省级电教课题全部结题;面向教育系统,公开招聘兼职教研员24名,壮大了教科研队伍;确立了省常中等35所学校为首批常州市教育科研基地;组织召开了“苏锡常镇扬五市高三语文研讨会”和2002年高三各科复习教学研讨会,对高三“3+x”科目设置改革的研究,得到了国家考试中心和兄弟省市教研部门的重视和好评。召开全市高中教学工作会议和初中教学工作会议,制订“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若干意见”和“课程实施评估方案”,开展“减负”检查写实性通报,加强了教学管理、课程管理和常规管理。

3、加强特色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成功举办全市中小学特色教育校长论坛;举行市十七届“育苗杯”田径比赛、健美操比赛、各种球类比赛、“世纪印象”常州市教育系统艺术作品展、校园整台文艺节目汇演、常州市首届青少年科技节,举办常州市中小学英语口语大赛,并在全省比赛中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个,积极组织参加省“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和“未来科学家”科技知识竞赛,分获中学团体一等奖和小学团体三等奖,组织全市18所中专、职校345名学生参加第二届职校学生“五项技能比赛”,组队参加省第二十二届珠算技术比赛并获团体二等奖,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参加省十五届运动会青少年部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充分证明了体教结合工作已初见成效。

4、加强正面引导,切实转变观念

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招生考试工作,切实转变观念,为课改提供环境保障。编制市区各小学施教区图,依法规范就近入学。做好招生宣传工作,正面引导分流。着力做好文章:“家门口的学校很精彩”、“择校要理智”、“高考不是独木桥”,较大程度上缓解了“择校热”。在重点普高录取前,举办中职招生咨询市场,使大部分预计在普高分数线下的考生及早明确就读方向,理智地选择职业类学校。继续实施将省重点高中公办计划30%的名额分配到各初中校的做法,并在去年2所重点高中试行的基础上,扩大到全市11所省重点高中。

5、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2002年是我局确定的“德育工作研究年”。为此,我们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调研,召开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开展“青少年文明网上行”活动、“6·26”禁毒征文比赛;组织高三毕业生“向家乡人民献爱心”义务献血活动,举办暑期优秀学生干部夏令营;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和第九届高校思想政治年会论文评比,组织高校第二次邓小平理论公开课活动;举办“喜迎十六大”少年儿童讲故事比赛。修订《常州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手册》,制订《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意见》,组织评选职校德育工作优秀论文。通过不懈努力,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德育工作者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德育载体日益丰富,一批德育基地相继建成并发挥积极作用,德育工作内容和形式不断得到拓展,德育工作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6、争取多方支持,关爱弱势群体

从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出发,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争取多方支持,关爱弱势群体。全年,市帮困助学金办公室共对2300名在常就读的特困生发放助学金250余万元;开展助残捐赠活动,组织学校及社会各界向聋哑学校捐款近20万元;设立“爱心基金”, 成立“学生法律自我援助中心”,开展志愿者结对活动;继续实施“金边工程”,对薄弱学校教师以每人每月5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鼓励教师到薄弱学校从教。目前,从帮困办、社会各界到各级各类学校关注弱势群体的爱心网络正在形成,扶贫济困意识正在得到强化,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四、创新机制,打造高素质的干部和教师队伍

1、推进学习型系统建设

成立了“学习型系统”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和推进会,强化行政推动,努力浓厚创建氛围。进一步健全各校学习制度、读书制度、培训制度等,规范干部和师生员工的学习行为,使学习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定标准,使单位和个人明确目标,以评价促学习、软件换硬件、抓课题带学习、表彰先进、组织考试等方法,使学习转化为单位和个人的内在动力;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大力开展转岗培训,推进市民外语、计算机学习,向社会开放教育资源,促进“学习型社区”建设;开展计算机上网操作培训、公民道德法制教育,每周三组织机关干部英语培训等等,教育系统掀起了创建学习型单位、学习型家庭,争当学习型个人的热潮。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进一步深化“让教育充满爱”主题教育,坚持“教师培训重在素质培训、教师教育重在师德教育”的指导思想,全面开展教师师德规范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和省“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教育,汇编印发《家访有感》优秀征文,开展“我心目中的好教师”征文比赛,举办全市青年教师师表形象大赛。庆祝第十八个教师节,深入开展“社会尊师重教、教师回报社会”活动,不断加深教育工作者“热爱人民、热爱事业、热爱学生”的美好感情,大力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继续开展“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创建活动,10个单位新列入“好班子”行列,使“好班子”达到36个(占总单位数的82%);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举办6种不同类型的培训班,300多位校级干部接受了培训;着力抓好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学习、交流、提高工作;加强对校科级后备干部的`考察、培养工作;进一步推进基层学校中层干部竞聘上岗,直属单位近300名中层干部通过竞聘任职;实行干部考察预告制度,提高了考察工作的透明度和考察结果的真实性;继续深化“五个一”活动,对校科级干部150余篇教科研论文进行了评比和表彰。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制订《常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意见》,深化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组织100名中小学英语教师参加暑期外教英语培训班,提高了英语教师的口语能力和教学水平。截止年底,教师合格学历普高达89.71%,职中74.37%,初中95.58%(其中本科39.26%),小学98.86%(其中大专57.19%),幼儿园94.81%(其中大专35.48%),组织百余名优秀教师报考教育硕士;完善“常州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办法”,制订《常州市百名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培养意见》,组织评选中小学第五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职校第二批骨干“双师型”教师,向省推荐的13位特级教师候选人,100%获得通过;全面启动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全市近1.2万名在职教师通过认定取得了教师资格;完成五大类近3000名教师的职称评审工作;启动2002新进人员见习期、试用期人事代理制;举办常州市首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舞蹈比赛,常州市首届职业学校(院)专业和实训教师五大专业技术比赛,全市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特教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竞赛。我市中小学教师在各类评优课比赛、基本功竞赛、学科教学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4名、二等奖1名、全省一等奖13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名,28节优质课制作成录相选送我国西北地区。

五、转变作风,切实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能

1、切实推进依法治教

配合省教育厅在常召开了全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征订省编《教师“四五”普法读本》2.8万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均成立了“四五”普法领导小组,制订普法规划和学法计划,组织教职工“四五”普法考试和学生征文竞赛,全面启动“四五”普法;督促学校制订和完善章程,100%的直属学校完成了学校章程的制订;开展“依法治校”工作评估,61所学校经评估确认为“常州市依法治校工作先进单位”;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制度,认真贯彻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制订“常州市中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意见(试行)”,大力推进校务公开工作。

2、加强教育检查、督导工作

召开常州市教育督导工作会议,成立常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建立督导责任区,修订学校综合督导评估方案,发挥教育督导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促进作用;开展中小学校综合督导评估、农村税费改革后教育经费情况调研、中小学“减负”、学校危房改造工作督查、学校校产工作检查、幼儿园改制情况调研、外来工子弟学校情况抽查、学校安全、卫生工作检查、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民办(民营)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检查等等,保障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加大教育纪检监察力度

召开全市教育纪检监察工作会议,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先后出台了“教育基本建设实施全过程廉政监督的意见”、“加强教育经费管理的若干规定”;进行图书、教材采购回扣专项清理和清房工作;开展“勤廉之风万人评”活动;成立教育局会计结算中心,加强教育审计,推行收费公示制,开展“规范中小学收费达标县(市、区)”“回头看”和收费规范学校验收,有效遏制了中小学乱收费现象。

4、浓厚调研之风,落实行政效能监察,推进机关作风建设

2002年是中央确定的“调查研究年”、“转变作风年”,全体机关干部坚持每月深入基层调研,深入课堂、了解一线教育教学实际、倾听师生意见,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通过开设局长信箱、设立局长接待日,推行政务公开;结合开展“文明机关”创建活动,召开机关中层干部工作研讨会、非校事业单位负责人研讨会、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会议,认真学习市政府关于“开展行政效能监察”的通知精神,严格执行机关工作人员过错责任追究制和首问负责制,继续清理审批事项,精简会议文件,认真做好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机关干部的精神面貌、工作效率、服务质量有了改善,受到群众和基层学校的欢迎。

2002年,我局共荣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地区“支持儿童”活动组织奖、全国职教先进集体、全国女职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妇女儿童事业先进集体、江苏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希望工程”贡献奖、江苏省“党建带团建”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先进基层党校、江苏省“青年文明号”争创集体、江苏省教育系统信访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中小学勤工俭学先进集体等殊荣。

2002年常州市教育局工作总结一文由www.haoword.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4篇】2002年常州市教育局工作总结

2002年,是全面实施常州教育“十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们在省教育厅的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创建学习型系统为抓手,着力加强队伍建设;以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以大力推进依法治教为根本,切实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全面完成了2002年工作目标,为实施“十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2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注重区域整体发展,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实施水平

继续把推进教育现代化作为全局性工作和任务的重要内容,坚持发展不动摇。全市所有乡镇都通过了教育基本现代化达标乡镇评估验收,并在此基础上,将建设重点由学校、乡镇层面转向市(县)、区的区域层面,加大了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力度。拟订了《常州市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实施规划》,扎实推进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

全面实施《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全年新增校园网73个(全市达到151个);完成常州教育网改版工作,每月点击数超过25万,教育局机关、教研室等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常州城域教育网完成论证并启动建设,钟楼、新北、天宁区教育信息中心及学校完成虚拟主机托管;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断加快,容量已达250g,25万个文件,500部视频资源;举行第三届职业学校多媒体课(学)件评选、全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设计评比、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教学成果展评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评比活动,组织参加全国“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与教”评比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个;召开常州市教育信息化推进会暨教育技术工作会议,对教育技术装备与管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全市近万名中小学教师通过了第二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考核,全市所有乡镇中心小学高年级和农村初中开设信息技术课,职业学校均将信息技术应用列入必修课程。

加大窗口学校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现代化学校、示范(重点)学校的建设。全市新增省级示范实验幼儿园8所(使全市达到32所)、省级实验小学13所(使全市达到46所)、省级示范初中10所(使全市达到34所)、省级重点高中4所(使全市达到23所,其中国家级示范高中8所),首次评选市级模范学校34所,并向省推荐第四届模范学校17所。

继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新村配套学校常州市勤业中学一期工程顺利完成,正常开学;常州外国语学校外籍专家楼、正衡初中教学办公楼、职教中心信息教育中心、少年宫二期工程主体工程按期峻工,北郊中学初高中分离方案论证确定,此外,武进新苑高中一期工程、新区国英小学二期工程、溧阳职教中心一期工程、金坛金沙中学建设工程等稳步推进、按期完工。

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全年组织教育管理干部、教师出国(境)考察、培训69人次,接待国(境)外教育团组21批、计80余人次来访;暑期组织500余名中学生参加境外夏令营、冬令营活动,组织常州市一中、三中分别与韩国南杨州市、英国埃塞克斯郡开展师生友好交流;新通过聘外资格学校4所(使全市达到27所),新聘外教84名,新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适应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妥善安置了30余名在常外籍人士子弟就读。

二、统筹协调各类教育,不断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

强化“两基”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7.25%;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100%、99%以上;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市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达95.37%。2002年,我市高考又创佳绩:省常中张璇同学以685分成绩位列全省第一名;我市高考万人进线率、市区本科上线率、平均总分等指标名列全省前茅;在全省总分名列前20名的考生中,我市(含金坛、溧阳)占了1/5;本、专科总录取率为85.85%(其中,市区为90.23%,武进为89.61%,金坛为79.85%,溧阳为77.89%),比去年增长5.65%;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03%。

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加大职校招生宣传力度,引导合理分流,继续面向苏北地区、西北安康地区招生办班,扩大了重点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全面施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扩大课程分层教学面,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职校生中级工达标率达99.1%,一次就业率达96.39%。1662名职校学生参加全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1599人被录取,本科达线率、十二个专业总分、平均分、600分以上人数比例、总录取率(96.2%)、本科录取率(28.5%)等均居全省第一。

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常州大学城首期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升格成立,使全市高职院达5所;在职校与大专院校联办五年一贯制高职的基础上,刘国钧职教中心、武进职高、西林职高等又经省厅批准开办特色优势专业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著名高校远程教育校外站点先后落户我市;常州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江苏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江苏石油化工学院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

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建立。制订《关于加强社会力量办学管理的若干规定》,对91家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规范办学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检查,对218家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进行年检;全年共组织1.5万人参加全国成人高考,比去年增长14.64%,1.3万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全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旨在为市民学习提供菜单式服务的“常州市民学习信息服务中心”完成建设,投入运行;建成8个市级(其中3个省级)“5112”教育富民工程示范基地;完成各类成人培训45.1万人次。全面开展普通话培训测试,全年完成普通话培训公务员2500人、教师2300人,普通话测试公务员2400人、教师2100人,组织第五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活动,推普宣传电视片《龙城雅韵》获省最佳专题片第一名。

三、锐意进取,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

1、加强行政推动,全面实施课改

2002年秋季起,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和起始学科全面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年初,我们召开了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员大会,审批确定了首批2000余名课改实验教师,制订“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意见”,积极组织相关学科新大纲、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工作。邀请近100名国家级课改专家(课程标准制定者)来常讲学,课改实验教师接受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科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初中语文、初中数学、中小学体育等学科培训1.5万人次、通识培训3500多人次;举办暑期校科级干部培训班,对学校领导进行课改知识的全员培训,并组织“走进新课程”书面考核;组建11个新课程课题研究组,分六组对全市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定期出版《常州市课程改革动态》,加大课改宣传,加强课改交流。

2、加强教育科研,实施课题带动

各地各校“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在确定467项国家级、省市级教科研课题的基础上,设立了325项青年教师研究课题,32个省级电教课题全部结题;面向教育系统,公开招聘兼职教研员24名,壮大了教科研队伍;确立了省常中等35所学校为首批常州市教育科研基地;组织召开了“苏锡常镇扬五市高三语文研讨会”和2002年高三各科复习教学研讨会,对高三“3+x”科目设置改革的研究,得到了国家考试中心和兄弟省市教研部门的重视和好评。召开全市高中教学工作会议和初中教学工作会议,制订“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若干意见”和“课程实施评估方案”,开展“减负”检查写实性通报,加强了教学管理、课程管理和常规管理。

3、加强特色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成功举办全市中小学特色教育校长论坛;举行市十七届“育苗杯”田径比赛、健美操比赛、各种球类比赛、“世纪印象”常州市教育系统艺术作品展、校园整台文艺节目汇演、常州市首届青少年科技节,举办常州市中小学英语口语大赛,并在全省比赛中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个,积极组织参加省“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和“未来科学家”科技知识竞赛,分获中学团体一等奖和小学团体三等奖,组织全市18所中专、职校345名学生参加第二届职校学生“五项技能比赛”,组队参加省第二十二届珠算技术比赛并获团体二等奖,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参加省十五届运动会青少年部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充分证明了体教结合工作已初见成效。

4、加强正面引导,切实转变观念

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招生考试工作,切实转变观念,为课改提供环境保障。编制市区各小学施教区图,依法规范就近入学。做好招生宣传工作,正面引导分流。着力做好文章:“家门口的学校很精彩”、“择校要理智”、“高考不是独木桥”,较大程度上缓解了“择校热”。在重点普高录取前,举办中职招生咨询市场,使大部分预计在普高分数线下的考生及早明确就读方向,理智地选择职业类学校。继续实施将省重点高中公办计划30%的名额分配到各初中校的做法,并在去年2所重点高中试行的基础上,扩大到全市11所省重点高中。

5、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2002年是我局确定的“德育工作研究年”。为此,我们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调研,召开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开展“青少年文明网上行”活动、“6·26”禁毒征文比赛;组织高三毕业生“向家乡人民献爱心”义务献血活动,举办暑期优秀学生干部夏令营;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和第九届高校思想政治年会论文评比,组织高校第二次邓小平理论公开课活动;举办“喜迎十六大”少年儿童讲故事比赛。修订《常州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手册》,制订《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意见》,组织评选职校德育工作优秀论文。通过不懈努力,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德育工作者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德育载体日益丰富,一批德育基地相继建成并发挥积极作用,德育工作内容和形式不断得到拓展,德育工作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6、争取多方支持,关爱弱势群体

从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出发,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争取多方支持,关爱弱势群体。全年,市帮困助学金办公室共对2300名在常就读的特困生发放助学金250余万元;开展助残捐赠活动,组织学校及社会各界向聋哑学校捐款近20万元;设立“爱心基金”, 成立“学生法律自我援助中心”,开展志愿者结对活动;继续实施“金边工程”,对薄弱学校教师以每人每月5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鼓励教师到薄弱学校从教。目前,从帮困办、社会各界到各级各类学校关注弱势群体的爱心网络正在形成,扶贫济困意识正在得到强化,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四、创新机制,打造高素质的干部和教师队伍

1、推进学习型系统建设

成立了“学习型系统”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和推进会,强化行政推动,努力浓厚创建氛围。进一步健全各校学习制度、读书制度、培训制度等,规范干部和师生员工的学习行为,使学习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定标准,使单位和个人明确目标,以评价促学习、软件换硬件、抓课题带学习、表彰先进、组织考试等方法,使学习转化为单位和个人的内在动力;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大力开展转岗培训,推进市民外语、计算机学习,向社会开放教育资源,促进“学习型社区”建设;开展计算机上网操作培训、公民道德法制教育,每周三组织机关干部英语培训等等,教育系统掀起了创建学习型单位、学习型家庭,争当学习型个人的热潮。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进一步深化“让教育充满爱”主题教育,坚持“教师培训重在素质培训、教师教育重在师德教育”的指导思想,全面开展教师师德规范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和省“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教育,汇编印发《家访有感》优秀征文,开展“我心目中的好教师”征文比赛,举办全市青年教师师表形象大赛。庆祝第十八个教师节,深入开展“社会尊师重教、教师回报社会”活动,不断加深教育工作者“热爱人民、热爱事业、热爱学生”的美好感情,大力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继续开展“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创建活动,10个单位新列入“好班子”行列,使“好班子”达到36个(占总单位数的82%);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举办6种不同类型的培训班,300多位校级干部接受了培训;着力抓好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学习、交流、提高工作;加强对校科级后备干部的考察、培养工作;进一步推进基层学校中层干部竞聘上岗,直属单位近300名中层干部通过竞聘任职;实行干部考察预告制度,提高了考察工作的透明度和考察结果的真实性;继续深化“五个一”活动,对校科级干部150余篇教科研论文进行了评比和表彰。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制订《常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意见》,深化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组织100名中小学英语教师参加暑期外教英语培训班,提高了英语教师的口语能力和教学水平。截止年底,教师合格学历普高达89.71%,职中74.37%,初中95.58%(其中本科39.26%),小学98.86%(其中大专57.19%),幼儿园94.81%(其中大专35.48%),组织百余名优秀教师报考教育硕士;完善“常州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办法”,制订《常州市百名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培养意见》,组织评选中小学第五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职校第二批骨干“双师型”教师,向省推荐的13位特级教师候选人,100%获得通过;全面启动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全市近1.2万名在职教师通过认定取得了教师资格;完成五大类近3000名教师的职称评审工作;启动2002新进人员见习期、试用期人事代理制;举办常州市首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舞蹈比赛,常州市首届职业学校(院)专业和实训教师五大专业技术比赛,全市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特教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竞赛。我市中小学教师在各类评优课比赛、基本功竞赛、学科教学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4名、二等奖1名、全省一等奖13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名,28节优质课制作成录相选送我国西北地区。

五、转变作风,切实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能

1、切实推进依法治教

配合省教育厅在常召开了全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征订省编《教师“四五”普法读本》2.8万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均成立了“四五”普法领导小组,制订普法规划和学法计划,组织教职工“四五”普法考试和学生征文竞赛,全面启动“四五”普法;督促学校制订和完善章程,100%的直属学校完成了学校章程的制订;开展“依法治校”工作评估,61所学校经评估确认为“常州市依法治校工作先进单位”;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制度,认真贯彻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制订“常州市中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意见(试行)”,大力推进校务公开工作。

2、加强教育检查、督导工作

召开常州市教育督导工作会议,成立常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建立督导责任区,修订学校综合督导评估方案,发挥教育督导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促进作用;开展中小学校综合督导评估、农村税费改革后教育经费情况调研、中小学“减负”、学校危房改造工作督查、学校校产工作检查、幼儿园改制情况调研、外来工子弟学校情况抽查、学校安全、卫生工作检查、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民办(民营)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检查等等,保障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加大教育纪检监察力度

召开全市教育纪检监察工作会议,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先后出台了“教育基本建设实施全过程廉政监督的意见”、“加强教育经费管理的若干规定”;进行图书、教材采购回扣专项清理和清房工作;开展“勤廉之风万人评”活动;成立教育局会计结算中心,加强教育审计,推行收费公示制,开展“规范中小学收费达标县(市、区)”“回头看”和收费规范学校验收,有效遏制了中小学乱收费现象。

4、浓厚调研之风,落实行政效能监察,推进机关作风建设

2002年是中央确定的“调查研究年”、“转变作风年”,全体机关干部坚持每月深入基层调研,深入课堂、了解一线教育教学实际、倾听师生意见,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通过开设局长信箱、设立局长接待日,推行政务公开;结合开展“文明机关”创建活动,召开机关中层干部工作研讨会、非校事业单位负责人研讨会、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会议,认真学习市政府关于“开展行政效能监察”的通知精神,严格执行机关工作人员过错责任追究制和首问负责制,继续清理审批事项,精简会议文件,认真做好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机关干部的精神面貌、工作效率、服务质量有了改善,受到群众和基层学校的欢迎。

2002年,我局共荣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地区“支持儿童”活动组织奖、全国职教先进集体、全国女职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妇女儿童事业先进集体、江苏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希望工程”贡献奖、江苏省“党建带团建”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先进基层党校、江苏省“青年文明号”争创集体、江苏省教育系统信访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中小学勤工俭学先进集体等殊荣。

2002年常州市教育局工作总结

【第5篇】xx市教育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各级各类教育得到协调发展

基础教育:按照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从学前*年教育到高中段的**年基础教育的要求,积极抓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重点抓好幼儿教育和高中段教育工作这两个重点。义务教育段入学率和巩固率继续保持在***%和**%以上;采取扩容、扩班挖潜和鼓励民办高中发展及宏观调控等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解决初中毕业生处于高峰期的困难,使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超过**%;全市共有*****名考生被普通高校录取,比上年增加****人,全市在高考报名人数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录取率仍与去年基本持平,达****%;另有****名三校生被高职院校录取。狠抓了教育部关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落实,加强幼教管理体制规范管理,健全管理网络;着力扶持培育一批中心幼儿园,幼儿教育毛入园率达到了***%。

高等教育:根据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要求,从正确处理好我市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质和量关系以及办学条件和最终办学规模的关系,实现由量的扩大向质的提高转变、由条件定发展向稳定学校办学规模的转变的实际出发,在对市属各普通高校的办学条件进行了详尽分析的基础上,全年共安排市属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人,比上年增长***%;其中本科****人,增长***%;高职*****人,增长***%;使在甬高校学生规模达到*万人。安排市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计划****人,比上年增长*****%。其中本科(含专升本)****人,增长*****%;专科层次计划****人,增长*****%;学生数将达到*万人。****年预计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

中职教育:为保持高中段教育的协调发展,今年我市仍按照职普*:*的比例进行招生,全市有*****名初中毕业生进入中职学校学习。上半年,通过努力,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慈溪锦堂职业中学、宁波大红鹰职校被破格认定为省一级重点职校,至目前,全市**所独立设置中职学校中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达到**所,其中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所。另外,今年我市还有选择地引进了省内外优秀普通中专学校来宁波招生,让宁波考生有更多去大中城市学习、工作的机会。

成人教育:加大农民培训的力度。市教育局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小组,组织、指导全市农村职业学校、成人学校积极参与当地政府组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据统计,上半年全市教育系统有***所职成校列入当地政府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人,农民工岗位培训******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人,回乡初高中毕业生职业培训*****人。同时,在全市全力推进职工、农民“双证制”教育,*月初在东钱湖成人学校召开了全市“双证制”教育现场会。至*月底,全市参加“双证制”教育达****人。继鄞州、海曙区被教育部列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以后,慈溪市、江东区、江北区、镇海区、象山县又被省教育厅列为首批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

(二)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狠抓了全市高等教育层次的提升。为进一步优化我市高校的布局结构,提升我市高等教育的层次,上半年,我们进一步加大了“申博、升本、升格”工作的力度。宁波大学通过开展学科建设工程和队伍建设工程,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并计划于下半年再次申报博士点;通过努力,宁波高等专科学校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已正式升格并更名为宁波工程学院,第一次本科招生计划就达到***人,使学院能在一个比较高的本科平台上发展;宁波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并更名为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同时,我市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通过多方努力,经教育部批准,由浙江万里学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合作创办的宁波诺丁汉大学上半年已正式筹建并开工建设,并于今年计划招收***名本科生。

*、积极做好基础教育段学校升等级的工作。上半年,由市教育局领导带队到各直属学校及各县(市)、区教育局和有关学校调研,进一步掌握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底数,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大建设的力度,着力使各学校向上一层次发展。同时,着力集中建设一批省级重点中学,到****年在全市建成**所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年达到**所。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引导、指导、帮助一些未列入省等级重点中学的向省等级重点中学发展,未列入示范性学校的向示范性学校方向发展,以不断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度。

*、突出了抓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与提高。上半年,着手建立更加科学化、透明化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评估体系。在不断完善省级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实验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积极稳妥,逐步推进”原则,实施了全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狠抓了在甬高校互联及接入中国教科网的工作,推进了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狠抓了教育信息化工程示范镇、市级优秀网站与创新实验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东方***网校。加大了实验室建设投入的力度;同时,加大中考、中招制度的改革力度,在基础教育段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招生录取相结合的机制,在城区及余姚、镇海等地的体育中考中推广了游泳选项测试,实行了中考“两考”分离。

(三)教育资源统筹工作正在积极有序进行

*、推进了学校现代化建设。上半年,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摸底调查,进一步推进了新一轮全市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在****年北仑区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了浙江省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实施,北仑区有*所学校分别申报了一、二类标准化学校,均获通过。目前,此项工作已在全市范围内推开,通过测算,至****年全市将有**%的学校达到标准化学校要求,需投入资金约**亿余元。

*、加快了高教园区建设。高教园区(南区)公共设施建设正在抓紧进行,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宁波诺丁汉大学于****年*月**日举行奠基、开工典礼,正式投入建设。高教园区(北区)的建设也在全面展开。*月份,经专家论证,市高教园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讨论并确定了宁波工程学院校区规划方案;市委徐福宁副书记、市政府成岳冲副市长就宁波工程学院的土地征用事项多次召集镇海区、江北区和市有关部门协调。目前,土地征用和拆迁户的过渡房建设正在进一步落实之中。*月**日,中国科学院、浙江省政府、宁波市政府代表在杭州签订了共建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的协议和备忘录,中科院材料研究所正式落户宁波高教园区(北区)。

*、推进了高教资源的共享。为逐步深化高教园区(南区)各高校间教育资源的共享,上半年继续在园区内*所院校间开展校际选修课活动,每所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各推出两门特色、精品公选课供各校学生互选,共有****名学生进行了选课。高教园区(南区)的中心绿化带、图书馆和体育馆等公共配套设施于去年年底基本建成后已全部面向社会开放,实现了园区与社会的资源共享。另外,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与宁波诺丁汉大学签订了共建协议,实现与诺丁汉大学图书馆数字化文献的网络共享。

(四)教育创新得到了进一步推进

*、扎实推进成人学校运行机制改革。在有关县(市)、区进行了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运行机制改革试点,成校干部实行公开选拔、竞聘上岗,优化了成教队伍结构。上半年,慈溪崇寿镇成人学校首次向全镇中小学代课教师公开招聘了成教工作者。东钱湖成校也向社会自主招聘了**名工作人员。用人制度改革突破了成人教育“政府配人,学校干事”、“有多少人办多少事“的传统运作模式,开始确立“以事业发展为中心,以自主办学为动力”新的成人教育发展观。

*、进一步规范了民办教育。认真学习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进一步落实了民办教育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一是加强了年检,改进了年检办法。从*月份开始,对全市民办学校进行了年检,共有**家通过年检,*家暂时保留,对*家予以注销的学校在教育网上进行公告;对**所公办学校举办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由指定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资产审计。二是初步规范了名校办民校的行为。结合《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贯彻,对全市的名校办民校、国有转制学校等进行了全面排摸,在广泛调查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的建议方案,推进了此类学校的规范化建设。三是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检查。目前,全市外来进城农民工子女在我市就读义务教育的人数已达*万人,其中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接纳***万人。为保障外来工子女的安全,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分别会同消防部门和交警部门对此类学校进行了消防和校车接送等专项检查。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对之进行了重新清理,已有**所达到基本的办学标准,还有**所正在整改之中。

*、进一步推进了素质教育。强化了学生的德育工作。在全市启动了“新课程新德育”工程,加强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统筹劳技中心与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开展了“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建设,在城区将学生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纳入了初中学生毕业与升学考试;在全市推广了县(市、区)、乡镇(街道)、学校三级道德教育的试点工作经验;加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员队伍建设。同时,在全市深入实施了体育艺术新课程标准及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举办了宁波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省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上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举办了宁波市教育系统第七届艺术节,协同市委宣传部等组织了“百场音乐会”,促进了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深入开展了创新实验活动。在全市教育装备部门和学校网站中开展了创办“十大优秀网站”活动,通过活动,积极推进了信息技术在管理和教学中的应用;同时,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创办“十大创新实验基地”活动,为全市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实验平台。

(五)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推进了“名师工程”建设。建立了以“教坛新秀、学科骨干、市名师、省特级教师、正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为主要内容的五个梯次系列化的培养、评选制度;依据《宁波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制发了《宁波市中小学骨干教师考核办法(试行)》,进一步强化对骨干教师的考核与管理,并争取进一步提高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待遇。*月下旬,成立了宁波市特级教师协会,以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带动效应,更好地发挥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发展以及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作用。上半年,评定了首批市学科骨干***名,并进行了隆重的表彰。组织了第八届市教坛新秀的评选工作。制定了《宁波市高等学校“甬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实施办法》,招聘一批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高校学科人才。

*、建立了以实行聘用(任)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的新的人事管理机制。加大了用人制度改革力度,按照精简、规范、优化、高效的原则,科学设置中小学的内部机构,会同市人事局印发了《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方案》;在教研室等局直属单位实施了人员聘用(任)制,并规范了考核制度,今年先行推出*个教研员岗位面向社会招聘,逐步在直属单位建立起“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开展了第二次面向社会人员教师资格证书的认定工作,全市共有****人申报教师资格。组织召开了专题研讨会,研究贯彻实施《浙江省贯彻国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意见》。建立了市、县两级教育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开展教育系统内人事代理,逐步建立单位用人的新机制。

*、进一步强化了职评的导向机制。上半年,新制发了中专、中小学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推荐评审工作的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职评的导向。注重对教师教学能力教育教学实绩的评估,强化对教师业务能力的测试,增加申报和评审的透明度,充分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改进了“小中高”、职高专业课高级职务评审的推荐办法,完善对初次定级教师的统一考核制度,并根据专业职务结构比例设置中、高级职务岗位,按照比例要求控制申报数量,对实行职称“评聘分离”的学校,适当放开中小学教师职称申报的名额限制;同时,对山区、海岛、经济欠发达乡镇学校教师进行政策倾斜和照顾。

*、进一步强化了教师继续教育。建立了教师“培训超市”,实行“菜单式培训”,逐步做到按需培训,落实了暑期教师全员培训任务;为拓展教师继续教育的空间,更好地解决教师培训中针对性、实效性问题,上半年建起了宁波市教师教育网,探索教师网上培训新模式;为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我市教育国际化,上半年,组织了**名非英语专业学科骨干教师赴美国培训,较好地提高了这些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提高教师的学历学位,与浙师大合作在宁波教育学院开办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领域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班教学点,探索在职培养新模式。

(六)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得到加强

*、加强了基层党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中小学党建工作会议和全市高中学生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按照“围绕一个主题、解决一个问题、达到一个目的,解决一项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一月一次党支部书记例会;围绕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转变作风等三方面内容,组织召开直属学校(单位)民主生活会,查找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建立了市教育局党员信息库系统,对**所高校、**所直属学校(单位)近****名党员情况进行全面采集、核实及电脑输入,至*月底,党员基本信息维护基本结束;新建了高教园区图书馆党支部,完成了宁波二中等*个党支部(总支)的换届选举工作;并按新社团的不同情况,帮助、指导、督促新社团组织建立党组织或落实了党建工作联络员;筹建了宁波市教育党建网。

*、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和主题教育。根据今年市委教育工委工作要点和当前的形势要求,健全了各级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每月一次理论学习、每季一次专题研讨、每半年一次学习自查、每年一次督查考评,并对全年的教师政治学习作了具体安排;市教育局领导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基础上,为各直属学校(单位)领导干部作了专题辅导报告;拓展了“三满意”主题教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从加强领导、创新载体、强化宣传、注重实效的要求出发,对创“三满意”活动作了进一步的规范和改进;开展了“以教师为本,为教师解难”的.主题活动,通过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进一步拓展“三进”活动内容、深入开展“义教”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以自己的爱心去认真教育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真诚关心每一位学生,从而让社会更多地了解教育,支持教育。

*、狠抓了高校稳定工作。*月份,针对部分高校学生收发“罢餐”短信的情况,市委教育工委高度重视,要求各在甬高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的作用,全面准确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情况,做好针对性的思想工作,并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同时,加强了对食堂的监督管理,加强对食堂进货渠道、价格、质量、服务的管理,在源头上把好价格关,并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较好地化解了矛盾。针对台湾“*&#******”公投有可能影响高校稳定的实际,根据市委领导的要求,早部署、早落实,把工作做在前面,有效地维护了“*&#******”前后高校的稳定。另外,对上半年全市高校发生的多起学生出走、跳楼、自杀等意外事件进行了通报,要求各高校高度重视,举一反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管理,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确保学校的稳定。

*、加大了对教育的宣传力度。建立了教育新闻发布会制度;与《宁波日报》合作,从*月份起至*月份,每月推出一个专版,分专题介绍近几年来宁波教育的政策、创新、发展情况;在宁波电视台《交流》栏目以“中考,今年有些不一样”等为题,就老百姓比较关注的****年中考与招生等热点问题,与人民群众进行了交流与沟通;开展了新世纪教育创新十件大事评选和首届宣传宁波教育好新闻评选工作。对吴训威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广泛宣传,开展了向吴训威同志学习的活动。

*、各群众团体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教代会建设,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办学校工会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推进了民办学校工会工作和民主管理工作。在全市教师中开展了“我与我的学生”征文活动;春节期间,市女教职委组织全市女教职工开展了“春风行动”——为民工子女学校捐书捐款活动,累计捐赠图书*****册电脑等教学设备***余台,课桌椅****余套,捐款*****余元。开通了教师心理热线,聘请了**余位专家担任教师心理咨询员。

(七)依法治教、依法行政工作不断得到加强

*、深入抓好上级有关教育决策的落实。上半年,进一步抓了《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贯彻,加强了对各县(市)、区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情况的检查;同时,组织人员到有关县(市)、区进行了调研,为下半年市政府组织对《决定》、《意见》的贯彻落实进行检查提供了情况和检查重点。强化了教育督导工作,完成了对县(市)区****年教育工作主要目标考核及拟定了****年对县(市)区主要考核目标;配合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江北区及宁海县的省教育强县进行了评估,指导江东、北仑两区准备迎接省对第二批省教育强县的复查材料工作,督促象山县、奉化市积极做好争创省教育强县的准备工作。同时,配合省教育厅对我市*所高中段学校进行争创省等级重点中学的认定性评估。

*、加强了党风廉政和相关制度的建设。深化了党风廉政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办法,在修订完善责任书内容的基础上,市教育局与直属学校签订了****年规范办学行为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各校校长为规范办学及收费的“第一责任人”。加强了教育内部审计工作,按照教育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在对中小学校长离任责任审计的基础上,上半年对任职在五年以上的市实验小学、教医幼儿园、宁波七中、三江中学等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根据高校布局结构调整需要对浙江轻纺职业技术学院、宁波服装学院进行了财务审计;对教育学会、成人教育学会进行了财务年度审计。

*、加强了教育法制建设。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学习了《行政许可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组织县(市)区分管民办教育的同志认真学习了《民办教育促法》及其“实施条例”,并共同研讨了当前我市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狠抓了《宁波市学校安全条例》贯彻实施。根据《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起草了《宁波教育听证制度》和《宁波市教育局专家委员会工作规则》,逐步完善了行政复议和行政调解等工作程序。同时,根据市政府和市审改办的统一部署,在****年第二次审批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对我市教育行政许可项目进行了认真全面的清理,起草了机关“一站式服务”工作方案,积极推进教育局电子政务,努力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着力推进我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开展了公务员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工作。

(八)教育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进一步加大

*、加强了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在继续做好市级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制订了全市高校精品学科、精品专业建设方案,以进一步加大我市高校学科和专业建设力度。召开了全市高校专业设置研讨会,引导各高校根据宁波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专业设置,加大紧缺专业的建设力度,增强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进一步推进了产学研结合。建立了科研配套经费制度,积极鼓励高校申报国家、部、省和市级科研立项,今年在甬高校承接科研项目有****项,百万元以上的项目共*项,上半年纵横向科研经费超过****余万元;宁波大学承担国家科技部的“高通量多功能新型液分离膜材料及相关制品、组器关键技术”,宁波工程学院承担的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的“海洋环境混凝土结构配筋腐蚀进程的预埋式无损监测系统的设计研究”等项目,为宁波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推进了中职教育牵手企业活动。市、县(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共同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状况、用人需求信息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加快校企合作步伐,城区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率在**%以上,全市中职学校与***多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计划。实施了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培训制度,在企业建立了专业师资培训基地,同时还选送了*位专业教师到德国接受了专业培训。

(九)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加大了对热点、难点问题的治理。为切实解决社会各界关心的教育乱收费问题,学校收费管理实行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的制度,坚持和健全了治理教育乱收费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教育、纠风牵头,监察、财政、物价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治理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了教育收费决策听证制度。上半年共处理投诉、转办的乱收费投诉件**件。同时,加大了师德建设的力度,在继续深化“三全”、“三让”主题教育的基础上,强调了教师在五种情况下(学生思想学习进步时、学生成绩下降时、学生做错事时、学生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时、学生身心发生重大变化时)必须找学生谈话的“五必谈”制度。强化了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对全市大、中、小学校进行了食堂量化分级管理。

[*][*]下一页

【第6篇】2022年10月市教育局工作总结范文

2022年是全市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关键年。今年以来,按照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有关要求,在局党组领导下,职成科紧紧围绕市教育局2022年工作要点,以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攻坚工作为重点,以创新为动力,在任务繁重,人员减少的情况下,精心设计全年工作,拉高工作标尺,积极推进各项工作。

一、认真组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入贯彻全省职业教育攻坚表彰大会及省政府一号文件精神。精心筹划,认真组织,召开全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一是认真组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有关职业教育条文及解读印制成册,发至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职业学校,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二是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上级要求,精心规划,力求工作有创新,举措有成效,事业有推进,部署全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年初召开了全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会上学习传达省政府职业教育攻坚表彰大会和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的若干意见》(2022年1号)文件精神。印发了今年我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要点。各县区教育局分管职成教工作的副局长,职成教科长,各职业学校校长50余人参加会议。

二、扎实推进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根据省政府有关指导精神,本着做大做强的原则,经过多次调研,反复论证,制订了《焦作市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实施方案》。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会议,研究通过该方案,并出台了《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焦作市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实施方案的通知》(焦政文[2022]95号)。根据此文件要求,在今年暑期平稳完成了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任务,使全市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由原来的29所调整为22所,城区由16所中职学校调整为10所,形成了3所规模达到5000人以上的中职学校。通过调整,使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基本达到了布局结构合理,专业门类齐全、特色鲜明,办学质量和规模协调发展,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需要的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

三、积极推进攻坚项目建设,实现职教强县创建目标。2022年,我市有6所学校进入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项目,其中省级示范性学校1所,省级薄弱学校2所,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2所,行业性职业学校1所。项目总投资5929万元,2022年计划投资1643.5万元,实际投资1383.5万元。焦作市技师学院设备购置项目已经完成,焦作市中医药学校实训仪器配置正在招标,投资5200万元的温县职教中心新校区建设工程,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

各县(市)政府也采取措施,积极推进攻坚项目建设。为促进职业教育扩张规模、快速发展,武陟县委、县政府实施了武陟职教中心新校区建设项目,占地363.71亩,总建设面积12万平方米,总投资为1.73亿元,包括实训基地、教学楼、综合楼、图书馆、餐厅等设施。目前,已投入资金1.13亿元,16栋楼已全部封顶。博爱县政府投资370万元建设县职专实验楼(3000㎡),已经竣工。孟州市政府投入400万元的职教中心综合楼,即将交付使用。

组织专门人员到沁阳进行职教强县复检工作,并提出整改意见。沁阳市创建省职教强县顺利通过验收。

四、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职业教育政策和成就宣传,完成招生任务。与团市委、焦作日报社联合筹备开办《焦作日报》职教专版。截止目前,已有6个专版见报。经过多方努力,圆满完成省厅下达的招生任务,招生达25006人,全日制中职学校招生16000人。

五、认真做好教师培训和职教科研工作。按照省教育厅下达的任务,积极动员,组织全市职业学校参加国家级、省级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今年,共组织19名国家级、79名省级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同时,积极做好500名职业学校参加暑期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圆满完成了今年的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任务。

加强职业教育研究,认真组织开展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结项立项工作。认真组织评估审核,按时完成15个自xx年至2022年立项的省级职业教育科研课题结项工作。同时,积极组织今年省级课题的申报工作。经过省教育厅认定,我市有6个项目被确定为省级职业教育课题。

【第7篇】2022年xxx市教育局工作总结

堡垒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全年新发展预备党员35人,新增省优秀******员1人,泰州市“党员先锋岗”1个。

教育行风更为好转。深入推进“四无”学校创建工作,落实校长第一责任人责任,通过开展教师“家访周”、执行收费监督员制度,兼职行风督察员每季度交流等举措,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敏感时段的纠风治乱,严格规范办学、招生、收费和从教行为。扎实开展“五个一”教育活动,加强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发挥教代会和家长委员会作用,完善教育信访化解和处理机制,加大监督、问责和惩处力度,依法办学、依法从教的正气得到进一步弘扬。3名校长因违规收费受到免职、政纪处理,2名校长因违规办学受到诫勉谈话。全年教育信访率、发案率、查实率得到大幅压降,信访办结率100%。新增青年文明号3个、工人先锋号6个、模范教工之家3个。

机关效能大幅提高。全力以赴完成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各项中心工作,城市拆迁包保和“百村千户”挂扶等工作居于市级机关前列。扎实推进“服务群众零投诉”品牌创建活动,强化《机关作风建设“十条禁令”》的学习和贯彻,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组织“干部下访周”、“义工服务日”等活动,邀请有关专家作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等专题报告,机关作风得到进一步优化。认真组织“机关执行力提升年”活动,组织应知应会知识考试等任务全部完成,细化工作要求,强化目标管理,实行责任倒逼,加强月度考核,各项工作任务一次性达成率有了大面积提高。牢固树立“五个一流”机关目标,积极参与市“三服务”竞赛和“二十佳”科室创争活动,在强化人才服务、帮扶困难学生、提高保育水平、做好招考工作等方面保持取得明显成效,受到了师生和群众的好评。

对外宣传成效显著。以“主动出击、服务大局、提升档次、扩大影响”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报送、审核和考评机制,有效加强教育通讯员能力培训,大力提升教育宣传信息工作水平,在泰州市教育局和xxx市政府宣传信息考核中均名列第一。精心策划教师节、教育现代化、“十一五”教育成就等专题宣传,宣传信息工作维护稳定、引领舆论、服务大局的作用更加凸显。发挥xxx教育网的主阵地作用,保持与主流媒体的良好关系,近90件作品被省级以上报刊、电视台录用,进一步扩大了xxx教育的影响力,提高了xxx教育的美誉度。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教 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同学段学校发展均衡度不高,在师资建设、教育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城乡、区域、校际之间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各类教育发展协调性不强,在发展速度、规模和效益等方面,幼儿教育、职业教育相对于基础教育还有一些薄弱环节;三是队伍建设中的结构不尽合理,高层次人才不足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四是教育技术装备开发利用水平不高,应用培训和管理有待加强,教育现代化创建成效需要进一步巩固。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结合实际,把问题和不足当作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围绕“幼儿教育加快发展、基础教育提升发展、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社会教育完善发展”的目标任务,更加求真务实,更加奋发进取,努力推动xxx教育再上新的台阶。

2022年xxx市教育局工作总结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泰州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力指导下,教育系统上下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追求,锐意进取,踏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在创建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均衡、增强队伍素质、强化教育管理、优化教育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以教育现代化为总揽,教育发展总体水平大面积提升

教育现代化顺利接受省评估。三年累计投入近5亿元,全面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技术装备、办学特色培育等工作,全市各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基本达到硬件过硬、软件不软的要求。全市上下积极完善组织领导、协调共建和分类推进机制,分批次攻坚,分类型达标,分时段总结,有效构建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奋力冲刺的局面,基本实现强项更强、弱项不弱的目标。省专家组现场考察后反馈认为,我市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目标定位准确,工作思路清晰,组织化程度高,推进力度大,教育投入多,16项指标均达到省教育现代化要求,促进了各类教育事业不断晋档升位。

基础教育长足发展。深入推广洋思中学、襟江小学成功经验,扎实推进“普通话进校园、书法进课堂、诵读进教材”活动,在深化教育研究、构建有效课堂、指导课外学习上下功夫,《洋思教学模式》等3项成果荣获国家、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严格执行“五严”规定的同时,坚持召开普通高中一把手校长每月交流和分管教学副校长双周研讨两个会议,加强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和复习备考策略研讨,取得了以中考、高考为标志的基础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四星级高中的录取线泰州最高,高考本科进线3603人,较去年上升2个百分点,保持泰州市总量领先的位置。盲聋哑及智障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8.3%以上,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均为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分别为100%、99.9%、95%。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39所幼儿园组建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积极探索城乡幼儿园共同发展、整体提升的有效路径。2所幼儿园创建成省优质园,8所幼儿园创建为省合格园,全市共有省优质园27所,比例达64.3%。学前三年入园率为92.3%。职业学校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6818人,普职招生比例0.93:1;对口单招达线率连续 15年蝉联泰州第一,其中本科进线率31.7%;毕业生就业率98.9%、巩固率90.5%;xxx中专通过省四星级和高水平示范性职校验收,被遴选为泰州地区唯一的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创建单位。新增省级社区教育中心2个,省级社区教育示范乡镇1个,泰州市合格社区教育中心3个;“两后”毕业生培训率100%,从业人员培训率50%以上;免费开展心理咨询咨询实践,100多名教师通过国家级心理咨询咨询师资格认证考试,11所学校被评为省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先进单位。

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根据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特点和教育规律,开展了小学段以“基本行为规范和基本实践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试点实验,取得了初步成果。精心打造特色德育,出台《关于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校一品”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培育40多个“一校一品”德育品牌。坚持教书与育人、教师与学生、校内与校外三个一起抓,切实强化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新增6所省艺术特色学校、科技特色学校、写字特色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学校,我市被评为全国冬季长跑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组织小制作、小发明等比赛,开展社区服务、劳动实践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公民意识。近500名师生在省、国家级各项赛事中获奖。

二、以人民满意为目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新突破

教育资源进一步整合。义务教育阶段6所改制学校全面、平稳回归公办,并重新划分了施教区,执行公办学校的一系列政策,进一步满足了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有效压降了“择校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有序撤并入学新生不足一个班额的农村薄弱学校,年内共撤并小学10所、初中1所、普通高中2所,新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义务教育阶段新招聘教师全部安排到农村学校,将60%的四星级普通高中统招指标生分配到各初中,城乡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结对帮扶进一步拓展。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学校人力和管理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意见》,44所学校结成帮扶对子,互派138名教师顶岗任教,派出77名教师指导性支教。优质资源学校在队伍建设、课堂教学、设施配备、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薄弱学校务实、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初步达到了资源共享、协调共进的预期效果。《中国教 育报》、江苏教育电视台对我市实施学校结对帮扶、推进教师岗位交流的成功做法作了专题推介。优先安排薄弱学校教师参加学历提高、专业进修和技能培训,并在职称评聘、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等方面向有农村学校从教经历的教师倾斜。薄弱学校改造力度进一步加大,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进一步缩小。

扶贫助学进一步落实。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免费发放教科书政策。积极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发放义务教育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费16万元,补助427人次;发放普通高中政府助学金274.4万元,补助贫困生5476人次;发放职业高中助学金668.6万元,补助学生44572人次;发放高校贫困生生活费11.6万元和生源地助学贷款340.8万元,分别补助贫困大学生46人和653人,做到了应免尽免、应补尽补、应助尽助、应贷尽贷。全市适龄盲聋哑及智障儿童少年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 135人,在义务教育学校随班就读13人,入学率98.7%。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按照同等市民待遇和就近免试入学的规定,全部安排到其居住地附近的义务教育学校就学,入学率100%。

三、以队伍建设为根本,持续发展后劲稳步增长

师德师风水平明显提高。组织全系统万名教育工作者结对开展帮困助学“阳光行动”,实施家访或校访活动29300多人次,捐赠103万元助学资金、8300多件(个)学习或生活用品,全市11000多名“双困生”从中受益。召开“爱心与责任”主题座谈会,制作先进教师电视专访,组织师德模范巡回演讲,编辑优秀教师专刊,弘扬为人师表、爱生敬业的师德师风。出台《关于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暂行规定》、《xxx市师德建设“十条禁令”》等文件,加大行为规范的约束、监督和查纠力度,9名教师因师德失范受到纪律处分,队伍整体形象有了明显提升,群众满意度有了较大提高。今年新增省师德标兵2人,泰州市师德模范2人,泰州市党员教师爱生模范 3人,泰州市师德先进集体1个。

培养培训力度明显加大。充分利用学科基地、名师工作室、区域教研中心等阵地,认真组织师徒结对、基本功竞赛、新教师岗前培训等活动,实施名师工程,加强梯队建设,抓好校本培训,服务专业成长,发挥骨干教师示范作用,营造全员教研浓郁氛围,精心打造学习型、研究型团队。推荐19名教师出国培训,30名教师参加省特级教师后备人选研修班学习,771名教师参加省级骨 干培训,800多名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扎实开展学历教育,小学专任教师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达81.05%,比上年上升5.18%;初中专任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达81.36%,比上年上升3.85%;高中专任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达5.34%;职校双师型教师达80.62%。今年新增省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2名、省特级教师4名、泰州市省特级教师后备人才14名。

干部队伍建设明显加强。举办以转变教育理念为主题的校长培训班,组织355名校长参加国家远程教育网络培训。选派3名校长到苏南学校挂职锻炼、近百名中层以上干部到苏南考察学习。落实9名校长进行任职交流,新任命11名校级干部。推荐符合条件的老师参加市公开选拔乡局级领导干部招录考试,4名同志走上乡局级领导干部岗位。从全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对局机关中层干部进行了新一轮聘任。出台《关于加强学校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全面启动学校领导班子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全系统干部队伍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以优化管理为抓手,科学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安全管理更加有力。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和校舍安全工程,有效组织月度和专项安全检查,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各学校普遍设立“安全办”或“综治办”,落实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432人,配备专职保安405名,构建了“专兼结合、一岗双责、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网络。投入1237万多元,安装ck报警系统177个、视频监控装置182个;拨款50万元对接送学生车辆进行专项补贴,人防、技防、物防和制度防“四防”建设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各乡镇、部门在学校安全工作中的主要职责,健全安全防范、投入保障和应急处理机制。全系统乃至全社会强化安全管理的意识、措施、力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取得了超过以往的成效。15所学校获得省“平安校园”称号,64所校(园)接受“泰州市平安校园”验收。

环境管理更加优化。投入近1400万,推进校园环境出新,健全分层管理制度,落实分工包干举措,达到了净化、绿化和美化的要求,绝大多数学校的校容校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所学校被评省、泰州市绿色学校。加大校本教材开发,挖掘乡土课程资源,整合学校优势条件,形成了生活课程、小提琴课程、长江文化、 银杏文化等校本化课程,1校刊获得全国最佳校刊特等奖,1学生文学社被评为全国优秀文学社。开展禁毒教育周、法制宣传日、家庭教育巡讲、新时期xxx精神进校园等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教育网络,广大师生的精神面貌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泰师附小获得“全国示范家长学校”称号,1个班级被命名为省“周恩来班”,24名学生获得省“三好学生”称号。

财务管理更加科学。继续狠抓《教育系统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落实,严格执行领导集体决策制度、集中支付制度、勤俭办学方针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切实加强经费核算、资产管理、会计监督和民主理财,有效调整和优化了各学校的财务支出结构,资金使用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采用财政预算执行控制系统,严格执行预算,真正做到“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切实加强教育现代化建设资金和公用经费管理,严格实行分类、明细核算,扎实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财务管理质态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年实施185项教育审计项目,纠正问题资金68万元,基修建工程审减406万元。

教育督导更加强化。举行督学颁证仪式,任命专、兼职督学44名,督导队伍进一步健全。实行督学责任区制度,划分4个督学责任区,督学责任进一步强化。组织管理规范星级学校评估,落实学校目标管理考核、校长绩效考核和学校评级挂牌管理“三合一”机制。围绕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和贯彻《中小学管理规范》等专题开展经常性的工作指导和督查,对13所学校进行回访督导,对17所学校进行综合督导,对84所学校进行专项督导,指导3所四星级高中做好泰州市、省专项督导的迎检工作,均被评为“优秀”等级。各学校规范管理行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识和行动得到有效强化。市教育局被表彰为省教育内部工作先进集体。

五、以依法治教为原则,教育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党的建设切实加强。针对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特点,建立中共xxx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共xxx市教育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全面推行“条块结合、双重管理”新模式,落实局、校两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推进创先争优活动,顺利完成开展创争大家谈、公开创争承诺、落实创争规划、进行领导点评等各项阶段性任务,形成了立足岗位创先进、履职尽责争优秀的良好氛围。启动泰州市学校党建工作示范区创建工作,29所学校积极申报泰州市党建工作示范校、合格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

【第8篇】xx年常州市教育局工作总结

xx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注重区域整体发展,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实施水平

继续把推进教育现代化作为全局性工作和任务的重要内容,坚持发展不动摇。全市所有乡镇都通过了教育基本现代化达标乡镇评估验收,并在此基础上,将建设重点由学校、乡镇层面转向市(县)、区的区域层面,加大了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力度。拟订了《常州市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实施规划》,扎实推进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

全面实施《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全年新增校园网73个(全市达到151个);完成常州教育网改版工作,每月点击数超过25万,教育局机关、教研室等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常州城域教育网完成论证并启动建设,钟楼、新北、天宁区教育信息中心及学校完成虚拟主机托管;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断加快,容量已达250g,25万个文件,500部视频资源;举行第三届职业学校多媒体课(学)件评选、全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设计评比、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教学成果展评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评比活动,组织参加全国“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与教”评比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个;召开常州市教育信息化推进会暨教育技术工作会议,对教育技术装备与管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全市近万名中小学教师通过了第二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考核,全市所有乡镇中心小学高年级和农村初中开设信息技术课,职业学校均将信息技术应用列入必修课程。

加大窗口学校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现代化学校、示范(重点)学校的建设。全市新增省级示范实验幼儿园8所(使全市达到32所)、省级实验小学13所(使全市达到46所)、省级示范初中10所(使全市达到34所)、省级重点高中4所(使全市达到23所,其中国家级示范高中8所),首次评选市级模范学校34所,并向省推荐第四届模范学校17所。

继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新村配套学校常州市勤业中学一期工程顺利完成,正常开学;常州外国语学校外籍专家楼、正衡初中教学办公楼、职教中心信息教育中心、少年宫二期工程主体工程按期峻工,北郊中学初高中分离方案论证确定,此外,武进新苑高中一期工程、新区国英小学二期工程、溧阳职教中心一期工程、金坛金沙中学建设工程等稳步推进、按期完工。

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全年组织教育管理干部、教师出国(境)考察、培训69人次,接待国(境)外教育团组21批、计80余人次来访;暑期组织500余名中学生参加境外夏令营、冬令营活动,组织常州市一中、三中分别与韩国南杨州市、英国埃塞克斯郡开展师生友好交流;新通过聘外资格学校4所(使全市达到27所),新聘外教84名,新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适应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妥善安置了30余名在常外籍人士子弟就读。

二、统筹协调各类教育,不断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

强化“两基”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7.25%;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100%、99%以上;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市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达95.37%。xx年,我市高考又创佳绩:省常中张璇同学以685分成绩位列全省第一名;我市高考万人进线率、市区本科上线率、平均总分等指标名列全省前茅;在全省总分名列前20名的考生中,我市(含金坛、溧阳)占了1/5;本、专科总录取率为85.85%(其中,市区为90.23%,武进为89.61%,金坛为79.85%,溧阳为77.89%),比去年增长5.65%;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03%。

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加大职校招生宣传力度,引导合理分流,继续面向苏北地区、西北安康地区招生办班,扩大了重点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全面施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扩大课程分层教学面,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职校生中级工达标率达99.1%,一次就业率达96.39%。1662名职校学生参加全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1599人被录取,本科达线率、十二个专业总分、平均分、600分以上人数比例、总录取率(96.2%)、本科录取率(28.5%)等均居全省第一。

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常州大学城首期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升格成立,使全市高职院达5所;在职校与大专院校联办五年一贯制高职的基础上,刘国钧职教中心、武进职高、西林职高等又经省厅批准开办特色优势专业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著名高校远程教育校外站点先后落户我市;常州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江苏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江苏石油化工学院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

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建立。制订《关于加强社会力量办学管理的若干规定》,对91家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规范办学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检查,对218家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进行年检;全年共组织1.5万人参加全国成人高考,比去年增长14.64%,1.3万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全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旨在为市民学习提供菜单式服务的“常州市民学习信息服务中心”完成建设,投入运行;建成8个市级(其中3个省级)“5112”教育富民工程示范基地;完成各类成人培训45.1万人次。全面开展普通话培训测试,全年完成普通话培训公务员2500人、教师2300人,普通话测试公务员2400人、教师2100人,组织第五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活动,推普宣传电视片《龙城雅韵》获省最佳专题片第一名。

三、锐意进取,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

1、加强行政推动,全面实施课改

xx年秋季起,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和起始学科全面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年初,我们召开了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员大会,审批确定了首批xx余名课改实验教师,制订“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意见”,积极组织相关学科新大纲、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工作。邀请近100名国家级课改专家(课程标准制定者)来常讲学,课改实验教师接受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科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初中语文、初中数学、中小学体育等学科培训1.5万人次、通识培训3500多人次;举办暑期校科级干部培训班,对学校领导进行课改知识的全员培训,并组织“走进新课程”书面考核;组建11个新课程课题研究组,分六组对全市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定期出版《常州市课程改革动态》,加大课改宣传,加强课改交流。

2、加强教育科研

,实施课题带动

各地各校“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在确定467项国家级、省市级教科研课题的基础上,设立了325项青年教师研究课题,32个省级电教课题全部结题;面向教育系统,公开招聘兼职教研员24名,壮大了教科研队伍;确立了省常中等35所学校为首批常州市教育科研基地;组织召开了“苏锡常镇扬五市高三语文研讨会”和xx年高三各科复习教学研讨会,对高三“3+x”科目设置改革的研究,得到了国家考试中心和兄弟省市教研部门的重视和好评。召开全市高中教学工作会议和初中教学工作会议,制订“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若干意见”和“课程实施评估方案”,开展“减负”检查写实性通报,加强了教学管理、课程管理和常规管理。

3、加强特色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成功举办全市中小学特色教育校长论坛;举行市十七届“育苗杯”田径比赛、健美操比赛、各种球类比赛、“世纪印象”常州市教育系统艺术作品展、校园整台文艺节目汇演、常州市首届青少年科技节,举办常州市中小学英语口语大赛,并在全省比赛中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个,积极组织参加省“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和“未来科学家”科技知识竞赛,分获中学团体一等奖和小学团体三等奖,组织全市18所中专、职校345名学生参加第二届职校学生“五项技能比赛”,组队参加省第二十二届珠算技术比赛并获团体二等奖,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参加省十五届运动会青少年部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充分证明了体教结合工作已初见成效。

4、加强正面引导,切实转变观念

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招生考试工作,切实转变观念,为课改提供环境保障。编制市区各小学施教区图,依法规范就近入学。做好招生宣传工作,正面引导分流。着力做好文章:“家门口的学校很精彩”、“择校要理智”、“高考不是独木桥”,较大程度上缓解了“择校热”。在重点普高录取前,举办中职招生咨询市场,使大部分预计在普高分数线下的考生及早明确就读方向,理智地选择职业类学校。继续实施将省重点高中公办计划30%的名额分配到各初中校的做法,并在去年2所重点高中试行的基础上,扩大到全市11所省重点高中。

5、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xx年是我局确定的“德育工作研究年”。为此,我们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调研,召开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开展“青少年文明网上行”活动、“6·26”禁毒征文比赛;组织高三毕业生“向家乡人民献爱心”义务献血活动,举办暑期优秀学生干部夏令营;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和第九届高校思想政治年会论文评比,组织高校第二次邓小平理论公开课活动;举办“喜迎十六大”少年儿童讲故事比赛。修订《常州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手册》,制订《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意见》,组织评选职校德育工作优秀论文。通过不懈努力,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德育工作者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德育载体日益丰富,一批德育基地相继建成并发挥积极作用,德育工作内容和形式不断得到拓展,德育工作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6、争取多方支持,关爱弱势群体

从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出发,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争取多方支持,关爱弱势群体。全年,市帮困助学金办公室共对2300名在常就读的特困生发放助学金250余万元;开展助残捐赠活动,组织学校及社会各界向聋哑学校捐款近20万元;设立“爱心基金”, 成立“学生法律自我援助中心”,开展志愿者结对活动;继续实施“金边工程”,对薄弱学校教师以每人每月5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鼓励教师到薄弱学校从教。目前,从帮困办、社会各界到各级各类学校关注弱势群体的爱心网络正在形成,扶贫济困意识正在得到强化,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四、创新机制,打造高素质的干部和教师队伍

1、推进学习型系统建设

成立了“学习型系统”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和推进会,强化行政推动,努力浓厚创建氛围。进一步健全各校学习制度、读书制度、培训制度等,规范干部和师生员工的学习行为,使学习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定标准,使单位和个人明确目标,以评价促学习、软件换硬件、抓课题带学习、表彰先进、组织考试等方法,使学习转化为单位和个人的内在动力;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大力开展转岗培训,推进市民外语、计算机学习,向社会开放教育资源,促进“学习型社区”建设;开展计算机上网操作培训、公民道德法制教育,每周三组织机关干部英语培训等等,教育系统掀起了创建学习型单位、学习型家庭,争当学习型个人的热潮。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进一步深化“让教育充满爱”主题教育,坚持“教师培训重在素质培训、教师教育重在师德教育”的指导思想,全面开展教师师德规范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和省“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教育,汇编印发《家访有感》优秀征文,开展“我心目中的好教师”征文比赛,举办全市青年教师师表形象大赛。庆祝第十八个教师节,深入开展“社会尊师重教、教师回报社会”活动,不断加深教育工作者“热爱人民、热爱事业、热爱学生”的美好感情,大力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继续开展“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创建活动,10个单位新列入“好班子”行列,使“好班子”达到36个(占总单位数的82%);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举办6种不同类型的培训班,300多位校级干部接受了培训;着力抓好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学习、交流、提高工作;加强对校科级后备干部的考察、培养工作;进一步推进基层学校中层干部竞聘上岗,直属单位近300名中层干部通过竞聘任职;实行干部考察预告制度,提高了考察工作的透明度和考察结果的真实性;继续深化“五个一”活动,对校科级干部150余篇教科研论文进行了评比和表彰。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制订《常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意见》,深化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组织100名中小学英语教师参加暑期外教英语培训班,提高了英语教师的口语能力和教学水平。截止年底,教师合格学历普高达89.71%,职中74.37%,初中95.58%(其中本科39.26%),小学98.86%(其中大专57.19%),幼儿园94.81%(其中大专35.48%),组织百余名优秀教师报考教育硕士

;完善“常州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办法”,制订《常州市百名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培养意见》,组织评选中小学第五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职校第二批骨干“双师型”教师,向省推荐的13位特级教师候选人,100%获得通过;全面启动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全市近1.2万名在职教师通过认定取得了教师资格;完成五大类近3000名教师的职称评审工作;启动xx新进人员见习期、试用期人事代理制;举办常州市首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舞蹈比赛,常州市首届职业学校(院)专业和实训教师五大专业技术比赛,全市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特教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竞赛。我市中小学教师在各类评优课比赛、基本功竞赛、学科教学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4名、二等奖1名、全省一等奖13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名,28节优质课制作成录相选送我国西北地区。

五、转变作风,切实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能

1、切实推进依法治教

配合省教育厅在常召开了全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征订省编《教师“四五”普法读本》2.8万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均成立了“四五”普法领导小组,制订普法规划和学法计划,组织教职工“四五”普法考试和学生征文竞赛,全面启动“四五”普法;督促学校制订和完善章程,100%的直属学校完成了学校章程的制订;开展“依法治校”工作评估,61所学校经评估确认为“常州市依法治校工作先进单位”;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制度,认真贯彻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制订“常州市中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意见(试行)”,大力推进校务公开工作。

2、加强教育检查、督导工作

召开常州市教育督导工作会议,成立常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建立督导责任区,修订学校综合督导评估方案,发挥教育督导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促进作用;开展中小学校综合督导评估、农村税费改革后教育经费情况调研、中小学“减负”、学校危房改造工作督查、学校校产工作检查、幼儿园改制情况调研、外来工子弟学校情况抽查、学校安全、卫生工作检查、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民办(民营)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检查等等,保障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加大教育纪检监察力度

召开全市教育纪检监察工作会议,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先后出台了“教育基本建设实施全过程廉政监督的意见”、“加强教育经费管理的若干规定”;进行图书、教材采购回扣专项清理和清房工作;开展“勤廉之风万人评”活动;成立教育局会计结算中心,加强教育审计,推行收费公示制,开展“规范中小学收费达标县(市、区)”“回头看”和收费规范学校验收,有效遏制了中小学乱收费现象。

4、浓厚调研之风,落实行政效能监察,推进机关作风建设

xx年是中央确定的“调查研究年”、“转变作风年”,全体机关干部坚持每月深入基层调研,深入课堂、了解一线教育教学实际、倾听师生意见,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通过开设局长信箱、设立局长接待日,推行政务公开;结合开展“文明机关”创建活动,召开机关中层干部工作研讨会、非校事业单位负责人研讨会、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会议,认真学习市政府关于“开展行政效能监察”的通知精神,严格执行机关工作人员过错责任追究制和首问负责制,继续清理审批事项,精简会议文件,认真做好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机关干部的精神面貌、工作效率、服务质量有了改善,受到群众和基层学校的欢迎。

xx年,我局共荣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地区“支持儿童”活动组织奖、全国职教先进集体、全国女职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妇女儿童事业先进集体、江苏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希望工程”贡献奖、江苏省“党建带团建”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先进基层党校、江苏省“青年文明号”争创集体、江苏省教育系统信访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中小学勤工俭学先进集体等殊荣。

【第9篇】2022年市教育督导工作总结

XX年全市教育督导工作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标准化学校建设为目标,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重中之重,以认真抓好落实全市教育重点工作为己任,较好地完成了全年教育督导工作任务。

一、制定方案,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据《xx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xx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xx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督导评估细则(试行)》制定印发了《xx市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xx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化学校建设督导评估方案》、《xx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督导评估情况表》、《xx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档案建设目录》、《临夏市乡镇迎接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督导评估档案资料建设目录》。依据督导工作计划和《评估方案》完成了对27所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的督导评估。评估组按照省颁《评估细则》中12项核心指标和28项普通指标要求,在学校自查自评,上报自评报告的基础上,通过听取每所学校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汇报、进教室听课、访谈师生、调阅档案资料、实地察看、核实数据和量化评估,结合临夏市办学实际,经过认真分析讨论后认定27所评估过的中小学中25所中小学基本达到xx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化建设合格学校。评估中反映大部分学校重视标准化学校建设和评估工作,认真学习了省颁《细则》,按《细则》要求的标准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在改善办学条件、校园文化建设、创设优化育人环境、特色学校建设、和谐校园建设、信息化建设、标准化学校档案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果,为我市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夯实了基础。

二、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督导,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依据临州教督[XX]22号、26号文件《关于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督导》的通知要求,召开了责任区督学、校级督导员专题会议,对做好此项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并对全市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进行了专项督导。向州政府督导室上报了专项督查报告和存在问题的整改方案及我市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情况汇总统计表,涉列内容达36项;依据《xx州关于做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档案建设的通知》,制定了《xx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资料建设目录》,印发了《关于做好xx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档案建设的通知》,要求各中小学早安排、早介入、早准备,每学期每学年如期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档案资料建设及“五表五册”建档工作。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利用督导评估、督导回访、专项督查、开学检查之际对各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资料建设进行了督查,四镇及大部分中小学、学区按要求如期归类、整理、完善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资料;依据临夏州《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XX年度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查的通知》,完成了市政府教育工 作的自查自评、《xx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申报表》和教育普及程度县级汇总表。

三、围绕全市教育重点工作进行专项督导和督导回访。开展了对全市教育重点工作和热点工作的专项督导检查和随机督导检查;对XX年被督导检查的25学校提出的意见建议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督导回访,促进学校自主发展,更好地推动全市教育重点工作的落实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四、依据《xx省示范性幼儿园标准》和《xx省一类幼儿园标准》对学前教育中心、市二幼、市三幼进行了市级复评,将复评结果上报州教育督导室,并接受了州教育督导室的复评;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对8所公办幼儿园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促进了幼儿教育优质、健康、协调发展。

五、认真落实《关于xx市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的通知》精神,靠实督学责任区工作。各责任督学经常深入学校了解学校情况,履行督学职责,完成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督导评估的自查与档案资料建设;学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的指导;和谐校园特色校建设的指导;春秋季学校开学工作督促指导;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督导;接受社会、家长投诉6件;指导学校解决家长投诉4件,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发展。

六、加强了政治理论及业务知识学习,积极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市上统一安排部署,参与完成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环节的工作,并多次对折桥镇中小学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督查指导,促进了此项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通过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政治理论素养,提升了执行教育政策水平的能力。提高督学在线岗位培训,2名同志获得了甘肃省督学岗位资格认定培训合格证,为下一步搞好教育督导工作奠定了基础。

同时,通过综合督导评估和专项督导,也暴露出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部分学校校长对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思路不清,忙于事务,没有深刻领会国家、省、州市关于标准化学校建设是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真正把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放在学校日常工作之中,学校工作流于形式,自查报告与《标准》和《细则》要求脱节。二是由于条件限制,我市大部分学校校园用地面积小,生均用地面积和体育运动场地达不到省定标准,城市学校尤为突出。三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我市城市小学大班额现象依然存在,近期难以解决。这些问题严重阻扰着我市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步伐,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整改。

【第10篇】常州市教育局一、二季度工作汇报工作总结

200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市加快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之年。开好局,起好步,意义十分重大。

一季度,我们教育局围绕市政府上半年工作目标,结合教育工作实际,主要做了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总结,深入调研,确定全局2003年工作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形成并下发教育局年度工作意见。

二、做好学期结束工作,指导学校师生寒假生活,组织开学跑面,确保各级各类学校秩序的稳定。

三、召开开学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下发教育局下半年主要会议活动、检查评估项目书和干训、师训计划表,规范项目管理。

四、切实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常州大学城、北郊中学新北校区、少年科学艺术宫二期工程等按序推进,教育招商引资积极拓展。

五、认真展开教育布局调整、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制度改革等方面的调研论证,初步形成了教育局“加快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意见”和“2003年中考中招工作意见”。

六、及时总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及时调整课改实施策略,为秋学期课改扩面做好准备。

二季度是我们本学期主要的教育教学时段,招生考试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将着力压减会议活动、规范检查评估,突出重点、确保中心、确保稳定,在此基础上,加快事业发展,稳妥推进教育改革。主要工作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积极稳妥地做好招生考试工作。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今年小升初、中招工作方案;细化操作程序,严密组织中考体育考试、文化考试、单招考试和全国高考,确保万无一失。

二、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常州大学城要按秋学期大学生入驻的目标倒计时推进建设;常州少年科学艺术宫二期工程将竣工交付使用;北郊中学新北校区项目争取破土动工;市二中改造方案完成前期论证。继续拓展教育招商引资渠道,积极组织有关项目参加市城建招商会。

三、出台并实施“常州市加快骨干教师队伍培养意见”,做好教师资格认定、教师职称评审等前期准备;开展“双语教学”调研,制订“加快提高教师外语教学水平的办法”。

四、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深入调研论证,适应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需求,积极推进包括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等在内的教育结构布局调整。

五、召开市第三届省级实验小学群体研究协进会,促进全市小学课程改革工作;开展《课程实施水平评估细则》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初中课改工作;认真组织高三一模、二模考试,确保高考成绩继续保持全省领先位置;组织好首届青少年科技节闭幕式、“育苗杯”田径运动会,开展省市德育先进学校评估等等,扎实推进实施素质教育。

六、加强中小学信息化实施情况督查,组织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设计评比,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进一步修订区域教育现代化实施意见,不断提高全市区域教育现代化水平。

常州市教育局一、二季度工作汇报

【第11篇】2002年常州市教育局党委工作总结

2002年,是全面实施常州教育“十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在省教工委的指导和常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局党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推进学习型系统建设为契机,以创建“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为抓手,围绕庆祝建党八十一周年和迎庆十六大胜利召开,按照年度党委工作意见,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精心组织迎庆十六大主题活动

2002年是党的十六大召开的喜庆之年。年初,市教育局党委部署全年党务工作,要求以新的作风、新的面貌、新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我们在局属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了“奋发有为,开拓进取,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主题教育,举办全市政治教师培训班,为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学习宣传十六大精神培训骨干;组织开展“‘三个代表’在学校”宣传报道活动,浓厚各单位迎庆十六大的宣传舆论氛围。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我们及时组织党员干部以及师生收看十六大电视报道,召开各种学习座谈会,并对全市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作出总体部署;举办市教育局十六大精神学习班,我市教育系统兴起了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

二、扎实推进学习型系统建设

积极响应市第九次党代会“建设学习型城市,全面提高市民素质”的号召,及时提出了“率先建设学习型系统,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奋斗目标,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常州市教育局建设学习型系统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市教育局机关、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局属单位都制定了建设学习型机关、系统、单位的实施意见,开辟专题宣传网页和电视专栏,组织开展“学习日”活动,在教育系统开展新“三学”及推广普通话活动,开展建设学习型系统工作先进单位考评工作,召开学习型系统建设推进会,筹建市民学习信息服务中心, 主动向社会开放教育资源,积极为学习型社区建设提供服务,积极报道学习型组织建设及活动情况,我局扎实推进学习型系统建设,被常州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指导委员会确定为试点部门。

三、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

坚持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党员教育和教职工政治学习制度,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论“三个代表”》、“5·31”讲话、十六大精神,结合学习中共中央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新世纪共产党员修养》和《教师道德修养》读本;征集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七一”讲话,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文章40篇,表彰1,在全市评比中获奖,并将优秀征文汇编成册;围绕迎接课改实验,组织222名校级干部参加6种不同类型的专题培训班;精心组织并成功举办了教育系统暑期校科级干部培训班,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党政负责人、局属单位校科级干部近300人通过听取市委李全林书记、市政府周亚瑜副市长关于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两个专题报告,征集研讨文章130余篇,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常州教育,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以及服务经济,文明社会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从而为全面推行基础教育新课程、不断促进教育创新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颁发后,市教育局党校和教师培训中心及时举办党务干部培训班,提高干部任用工作规范化程度。精心组织中小学新任校长任职培训班、中学校长提高研修班等,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和广大教师的政治素质、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四、深化“好班子”创建,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在总结前两年创建活动的基础上,着重在完善评选机制、重视创建过程上进一步深化“好班子”创建工作,努力以创建为契机,促进各基层领导班子建设。经全面考察和复评,确定26个单位继续为“好班子”,10个单位新进入“好班子”行列,使局属“好班子”比例达到82%,局党委再一次被市委表彰为“好班子”。

重视 “省333工程”、市“831工程”培养对象的培养过程,激励他们开拓奋进,争当教育系统的领头雁和排头兵;积极开展青年人才资源调查工作,以争创“青年文明号”为抓手,树立优秀青年典型,大力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校长助理、后备干部的考察培养工作,召开“助理一得谈”座谈会,着力研究培养、选拔机制,大力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在校科级干部中继续深入开展“五个一”活动,对校科级干部的150多篇论文进行了评比表彰;认真开展学校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结合暑期干部调整,优化班子结构,加强了基层班子建设。

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工作的调研,全面推行基层单位中层干部竞聘上岗,直属单位近300名中层干部已竞聘到任;大力实行干部考察预告制度,在12个单位公开预告考察目的、内容、方式、步骤、要求及考察组成员,让全体教职工了解并积极参与考察工作,打破干部考察的神秘感、谈话对象的局限性,扩大考察知情渠道和信息来源,保障了教职工在干部选用、班子建设上的知情权、监督权,提高考察工作的有效性和考察结果的真实性。

五、贯彻落实《暂行规定》,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以迎接省教工委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情况检查为契机,加强对基层单位落实《暂行规定》情况的指导和检查,按期召开辖市区基础教育党建工作会议,分片召开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交流各单位党建工作的基本做法、成功经验及其工作特色,探讨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举措,促进了基层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举办第十四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局属80多名积极分子参加了培训。全年局属单位共发展党员68名,完成12个支部(总支部)改选。

结合党员分类目标管理,积极主动地开展新一轮党员民主评议工作,要求全体党员对照分类目标管理标准进行自评、自我总结,各级党组织进行互评和群众评议,积极开展在职党员“双重管理”试点工作,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七一”前夕,局党委共表彰了7个先进基层党组织,16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94名优秀共产党员,并将部分先进单位和个人的事迹摄制成专题片,供广大党员和基层组织学习。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展开的新形势,在庆祝建党81周年座谈会上,我局部分优秀党员向全系统党员发出“与时俱进、立足本职,共谱课程改革新篇章”的倡议,号召广大党员增强课改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迎接新挑战,争当课程改革的先锋和模范。

六、丰富校园文化,加强教育宣传,不断提高学校文明程度

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组织学习人民公仆郑培民、优秀教师查文红等先进事迹,组织开展“我心目中的好教师”征文评比活动,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热爱人民、热爱事业、热爱学生”的高尚情感,提高师德水平;在广大学生中开展“道德与我同行”知识竞赛和征文活动,组织5万名学生参加“7·13”文明小市民行动日活动,开展“青少年文明网上行”活动和“新世纪、我能行”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等;组织改编《传统美德》读本;组织3个合唱团参加市首届合唱节以及各界群众庆祝十六大“龙声飞扬”歌咏大会,获2个金奖,1个银奖,组织数万名学生观看“疯狂英语”、“邪教——罪恶本质”、“龙城巨变”等影展,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学会生存、学会服务、学会创造,培养高尚情操、形成良好习惯、树立远大理想。

配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市”和“省级文明城市”,加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力度,对2001年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市级文明单位、局级文明单位初评情况进行通报和评定,市实验初中、市三中、市二十五中、兰陵中学、翠竹中学经初评,确定升格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和市级文明单位;教育局机关认真开展创建文明机关活动,促进了机关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积极开展2002年度全市“十佳好事”征集评选推荐工作;响应省文明委关于实施“文明交通工程”的要求,在广大学生中开展了文明交通宣传教育活动。在创文明城市工作中,市教育局获组织奖。

成功接待了新华社、省区域教育现代化采访团、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媒体采访我市教育,制定《关于做好常州教育网站通联工作的若干意见》,发挥教育网站在宣传报道中的独特作用,“常州教育报”、“常州教育时空”等教育宣传阵地建设得到加强,进一步密切同市、省新闻媒体的联系,为我市教育的改革发展创设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七、从严治党,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召开教育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年度纪检监察工作。各基层党组织都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并根据各自实际,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与行政工作要求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统一检查、统一考核。

继续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廉政准则》、《党纪处分条例》,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和尉健行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开展以学习郑培民先进事迹为主题的廉政教育,组织全体机关党员和基层单位领导干部200多人参加“党纪政纪条规知识”书面考试,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继续加强建章立制工作,加强和完善教代会制度,大力推进校务公开;加强对教育收费的监督检查,开展“教育收费规范学校”创建活动,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全面部署清房、清理图书和教材采购回扣专项工作;继续开展对基建工程实施全过程的廉政监察,确保在签订施工合同的同时,签订廉政责任书;积极开展效能监察试点工作,全过程参与教育装备和大宗物资采购的招投标;加大对考试、招生、职评等工作的行政监察,标本兼治,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工会、共青团组织的领导,统战工作、老干部工作、关心下一代工作和信访接待工作等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为2003年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我局先后荣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地区“支持儿童”活动组织奖、全国女职工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希望工程”贡献奖、江苏省“党建带团建”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先进基层党校、江苏省创建“五四红旗团委”组织奖和江苏省教育系统信访工作先进集体等殊荣。

2002年常州市教育局党委工作总结

【第12篇】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xxxx年我市提出“三网三进两会两服务”教育信息化工作思路(即建成市、县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电脑、电视、投影机进教室;教师、学生会使用电脑;信息化为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十五”期间,我们把教育信息化“教育腾飞工程”作为全市教育“十项工程”之一来抓,取得了一定成效,xxxx年省委办公厅和新华社xxxx分社主办的《xxxx内参》第50期以“xxxx市全力打造教育信息化平台”为题报道。xxxx年11月22日和24日,xxxx电视台《晚间新闻》分上、下集专题报道我市教育信息化。xxxx年11月18日在国务院信息办召开的西部地区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市政府领导作了教育信息化工作典型发言。xxxx年11月1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庄浪现场)会议,总结教育信息化工作,明确任务目标。xxxx年6月,教育部在天水召开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工作现场会,我市庄浪县教育信息化纪实《教育腾飞有‘金翅’》作为典型经验材料在会上交流并在6月4日《中国教育报》三版专题刊登。xxxx年11月下旬,中国-联合国开发计划暑403项目资源中心建设现场会在xxxx市召开,教育部领导、403项目外国专家和来自云南、四川、xxxx三省的代表考察、参观了静宁、华亭两县的项目建设情况,实施项目的做法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肯定。xxxx年9月,全市实施的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通过省级验收达标。xxxx年9月下旬,国家级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应用培训在xxxx市举办。xxxx日报、xxxx电视台多次报道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范文写作。

经过努力,截止xxxx年底,全市累计投入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1.1亿元,在342所中小学建成计算机教室515个,配备计算机20594台,建成远程教育卫星接收站1873个(含城区中小学、农村完全中学、职中、电大等学校),建成校园网的学校55所,接入互联网的学校290所,泾川县建成了教育城域网。全市农村中小学基本实现了校校拥有远程教育接收设备,建成计算机教室的学校全部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普遍开展。

一、主要工作

1、加强领导,靠实责任,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从xxxx起,我市每年将教育信息化工作任务纳入市政府与县(区)签订的教育工作年度目标考核责任书,确保年度任务顺利完成。除实施国家和省上项目以外,全市采取多种方式累计自筹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6500万元,建成计算机室386个,配备微机1.3万台,建成远程教育卫星接收站近600个,为争取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奠定了基础。

2、争取项目,整体推动,促进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十五”以来,全市争取并实施国家和省上教育信息化项目13个:(1) 教育部多媒体教学设备项目60套;(2)教育部?李嘉诚西部远程教育项目175校;(3)世行及“贫三”项目贷款计算机教室项目;(4)欧盟援助建设教育卫星宽带网站34套;(5)华亭、静宁两县403项目;(6)省上投资建设从兰州到xxxx的光缆传输线路;(7)省上视频会议系统补助项目;(8)省上分配教育卫星宽带网站设备2套;(9)省上补助市教育信息中心和灵台、崇信、庄浪、静宁部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项目;(10)省上补助xxxx市教育城域网前端设备及教育信息化传输平台项目;(11)省上投资市教育信息中心和县(区)教育局教育卫星接收站项目;(12)省上投资的崆峒区四十里铺镇教育信息化示范镇项目;(13)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以上项目共争取国家、省上投入近5000万元。

其中xxxx-xxxx年全市七县(区)整体实施的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总投资4624万元(中央、好范文网范文网省上投入3986万元,县级配套638万元),为全市129所农村中学装备了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等;为1262所农村完全小学配备了远程教育卫星接收站;为74个农村小学教学点配备了光盘播放点。通过实施项目,推动了我市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了全市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

3、强化教师培训力度,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按照“校长要懂、骨干要精、全体要会”的要求,坚持国家、省、市、县(区)和校本全员培训五级培训,全市累计培训教师达2万人(次)。同时,以教学应用为目的,坚持“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大力提倡、鼓励教师制作教学课件,举办信息技术示范课、优质课评赛活动,组织省、市、县级教学课件评选。农村学校积极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为当地党员干部培训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服务。

4、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效益。近年来,相继树立了以庄浪县为代表的县级示范典型,以崆峒区四十里铺镇为代表的乡镇示范典型,以xxxx一中、静宁一中、庄浪一中、三中、崆峒区西大街小学、静宁阿阳小学为代表的城区学校示范典型,以灵台县独店中学、庄浪南湖镇小学、杨河马寺小学、静宁威戎下沟小学为代表的农村学校示范典型,以xxxx市职教中心、静宁职教中心、华亭职教中心、庄浪职教中心为代表的职业学校示范典型,形成县、乡、村、校四级联动、各具特色的先进群体,带动全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5、健全制度,加强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市教育局先后制定下发了《xxxx市教育信息化建设配备标准》、范文top100《xxxx市中小学校园网建设规范》、《xxxx市中小学计算机室建设标准及管理规定》、《xxxx市实施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管理办法》、《xxxx市教育信息化应用评估细则》等文件,规范、指导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

我们体会到搞好教育信息化必须坚持以下四点:一是坚持超前思维,抢抓机遇,大胆创新的精神境界;二是坚持加强领导,靠实责任,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三是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方法;四是坚持重在应用,以用促建,稳步推进的建设原则。

二、存在问题

1、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发展较快,中小学教师经过普遍培训,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教育技术专业能力培养,利用信息化环境实施教育教学的意识薄弱,实验研究能力欠缺,应用的效果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的作用不明显。

2、农远项目的实施对我市学校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思想汇报专题但项目对农村初中和中心小学的设备配备数量不足,不能完全满足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和教学应用的需要。

3、教育城域网建设工作滞后。

三、今后工作打算

1、积极争取政策性支持和新的教育信息化项目,加快市县两级教育城域网建设步伐,鼓励各县区、学校自筹资金购置增添设备,更新换代升级旧有设备,推进乡(镇)中心小学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建设,扩大农村学校互联网接入率。

2、争取培训应用方面的项目,实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深化教师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素养,加强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为信息化资源运用和共享创造条件,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创设条件,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3、应用工作:按照《xxxx市远程教育项目管理办法》和《xxxx市中小学信息化应用评估细则》,加强项目管理和应用,组织中小学信息化应用评估,落实“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要求,树立应用典型学校,以点带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应用水平。

【第13篇】市教育工会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要点

一、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是新余教育工运生机盎然、硕果累累的一年。在市教育局党委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工会组织的精心指导下,全市广大教育工会干部、教职工群众按照“围绕一个中心,突出六个重点”的工作思路,振奋精神,团结协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履行职能,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先后获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会组织称号、市总工会“三看三创”竞赛优胜单位,并获得维权、扶贫救助、基层组织建设等多个单项先进,为新余教育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学校民主政治建设有新突破

教育工会是由教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性组织。组成人员学历文化水平较高,参政议政欲望较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较强,女教职工人数比例较高,劳动关系和利益需求具有特殊性。我会紧紧依靠各级党组织和教职工群众,以维护教职工民主权利为重点,以深化校务公开、民主评议领导干部为突破口,以落实教代会职权为目标,强化民主管理,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

源头参与力度不断加大。确立了教代会在学校领导体制中的地位,明确了教代会民主管理为校长负责制的内容之一,坚持了民主评议学校领导干部,把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坚持教代会制度、落实教代会职权、推行校务公开、落实党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根本指导方针写入了市教育局年初工作要点,并规定学校出台人事制度改革方案等关系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举措都必须经教代会通过。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参与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广泛征求意见,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民办学校工会源头参与有新突破,逐步成为教职工的代言人。江南理工学院2名教师代表进入院董事会、工会主席进入院务会,为做好源头参与奠定了组织基础。

校务公开不断推进。市教育局党委高度重视校务公开工作,领导亲自挂帅,组织机构健全,措施责任到位,成效显著,群众满意,被市政府评为“厂务公开”先进单位。市、县(区)直属学校(园),成立了工会组织的民办学校,农村中学和中心小学均成立了校务公开领导小组,推行了校务公开。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不断把校务公开工作引向深入,并作为全面落实教代会职权的一项重要措施,做到了群众想了解什么,就及时公开什么,对财务收支、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教工入党、干部任用、奖励办法等关系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情,不仅公开结果,而且公开过程。渝水区教育工会对农村中小学校务公开工作进行了试点,积极探索农村中小学校务公开工作经验;市一中、三中、四中、十中等校务公开领导小组下面均设立了若干个监督小组,增加了学校管理的透明度;渝州科技学院对用人计划、教师录用、培训、签约、上岗等办法实行全方位公开,教职工满意度达96.9%。

教代会制度不断完善。我会始终把教代会作为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完善教代会的各项制度。在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按照教育局党委的要求,狠抓了学校民主管理,下发了《新余市学校教代会工作规程》,对教代会的指导思想、组织原则、代表的权利义务、职权和工作机构、提案处理落实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为学校教代会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网络化建设提供了保证。各级教育工会,不仅依法召开教代会,而且注重教代会职权的落实和质量的提高。教代会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影响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明显。市一中对教代会提案进行评选,并设立一、二、三等奖,对获奖的10个提案给予表彰和奖励,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二)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成果丰硕。各级工会组织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最根本的建设来抓。一方面认真学习贯彻市教育局下发的《新余市中小学教师十条禁令》,用制度约束教职工不当行为;另一方面积极响应市教育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树师德新风,展教师风采”的倡议,开展了切合实际,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活动。分宜县教育工会围绕“加强师德师风,塑造分宜教育新形象”这个主题,开展了“正师风、铸师魂,正行风、树形象”等学习活动;市一中开展“师德师风评议活动”,推出了一批先进典型;江南理工学院举办“师德师风”教育讲座,推动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西湖小学制订了“西湖小学好老师标准”;长青小学以“师表工程”创建活动为载体,制定了《教师德育工作手册》,开展了师德师风家长和学生问卷调查等系列活动。

“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教师”活动初见成效。各基层工会认真学习市教育工会下发的《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教师”的实施意见》,帮助广大教职工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增强自觉学习愿望,提高学会学习能力。全市广大教职工学知识、学文化、学技能的风气日益浓厚。年内全市有603名教师获科研、教学成果奖,532名教师实现了文凭提升。新余高专通过报销全部费用的130%鼓励教师读研究生;渝工学院20多名教师报考了研究生;特教学校60%的老师在自学本科,专科率达到90%。

技术创新活动如火如荼。市教育工会组织开展了“新女性、新发展、新挑战”活动,征集作品30余篇,获省教育工会优秀组织奖;举办了第四届教工计算机普及应用大赛;举办了全市小学语文老师基本功比赛,通过说课、三字一话、才艺展示等比赛,一批年轻教师脱颖而出;举办了教职工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参赛作品112幅。市二中大力开展“强师兴教”活动,浓厚读书、科研氛围,鼓励老师争当技术标兵;各基层工会都制订了岗位练兵计划,技术创新活动风起云涌,开展了各种学科的优质课比赛和新老教师传帮带等拜师学艺活动。

群众性文体活动空前活跃。举办了庆“三八”女教职工三项全能比赛,参赛队伍27支,参赛人员500余人;举办了羽毛球比赛,参赛人数达55人;举办了全市首届教职工艺术节,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参赛了,节目达52个,演职人员300余人。这些活动不但为教师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展示风采提供了平台,增强了教职工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而且发现和造就了一批优秀人才,提高了活动的整体水平。在庆祝中国工会建会80周年全市首届职工艺术节比赛中,全市四个一等奖,市教育工会代表队荣获大合唱、健美操、声乐三个一等奖。

(三)各项工作整体推进

我市各级教育工会站在教育工作大局的高度,思考定位和筹划工会工作,在切实维

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做好女教职工工作,关心教职工生活,开展送温暖活动等方面有明显的进步。

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坚持多级多层次维护。市教育工会按照上级工会要求,加强了与民办学校的联系,为维护民办学校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多办好事、实事。渝州学院、江南理工、中山学院等工会积极协调好学院与教职工的劳动关系,代表教职工与学院签订了集体劳动合同,制定了《教职工工资待遇奖惩实施办法》等规定,建立了教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成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和工会法律监督委员会;6所民办学校参加了市总工会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工作达标创绩竞赛活动,XX年度有1家创佳,2家达标,使我会创佳达标单位多达6家,占全市的四分之一,在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维护教职工合法利益、稳定教师队伍、推动学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女工工作亮点纷呈。不仅高质量地完成了上级工会组织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而且承办了市教育工会大量的文艺和技术创新比赛活动。“新女性、新发展、新挑战”活动,庆“三八”三项全能比赛,教职工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小学语文老师基本功比赛,教师节文艺汇演,全市首届教职工艺术节都是由女教职工委员会承办的。尤其是组队参加全市首届职工艺术节,取得了三个第一的好成绩,为市教育局、市教育工会争得了殊荣,扩大了影响。与此同时,加强了自身建设,完成了市教育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开展了女工工作调研活动和“建功立业标兵”的选拔工作,组织女教工听女性知识讲座和参加女教工权益保障法知识竞赛,参赛率达到40%。做好了女教工四期保护和“幸福保险”等工作,维护了女教工的特殊权益。

送温暖工作取得新成效。我会认真落实“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精神,不断加大扶贫济困力度。组织了慈善一日捐和九江灾区2次大型捐款活动,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布置的任务。加强了调查研究,对我市困难教职工进行了调查统计,建立了困难教职工档案,为特困教职工办理了低保手续和特困证,开展了领导干部与特困教职工结对帮扶活动。积极开展了送温暖活动,筹款近9万元,采取元旦、春节集中走访慰问与平时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工会组织的关心送到287名困难教职工家里。

资助贫困学生工作上了新台阶。一是强化了基金管理,通过多渠道筹集资助金30万余元,是基金利息的3.4倍;资助贫困学生800余人,其中大学生140余人。二是各地各级各类学校为1.3万名贫困学生减免学杂费近150万元,78名教育工会干部捐资2.15万元结对资助了78名贫困学生,全市403名副县级以上干部捐资48万元结对资助了403名贫困学生,逐步形成了以基金为龙头,以学校减免学杂费为主渠道,广泛吸纳社会捐助的资助贫困学生网络体系。三是积极向国家有关机构、市内外有关单位推荐贫困学生接受资助。四是开展了农村贫困学生和城市学生庆“六一”联谊活动。五是强化了责任意识,做好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地做好扶贫助学工作。六是加强了资助贫困学生工作的调查、统计、总结、宣传工作,为有关部门提供资料,举办了2次贫困学生资助金发放仪式,省电视台、《江西日报》对我市资助贫困学生工作均有报道。

(四)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市教育工会从行业特点出发,把注重理论学习、实施目标管理、切实履行职能放在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位置,以理论水平的提高带动各项工作水平的提升。

理论学习逐步深入。各级工会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教育工作实际,不断把理论学习引向深入,力求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工会工作全局的认识上有新提高,实践上有新发展。我会积极派人参加省、市工会系统举办的各种理论学习班;举办了市教育工会直属单位工会干部培训班,邀请上级工会领导、专家授课,参训人员达200余人,为届历最多。

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按照“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的要求,抓好了民办学校工会组建工作。20名教师以上的民办学校全部建立了工会组织,使我会直属工会达30多个,直属会员达4000余人。加强了对农村中小学工会工作的调研与指导,撰写了《激活农村中小学工会工作的调查与思考》调查报告,已发表在《发展论坛》上,其主要观点被省教育工会年度工作报告引用。考核制度日趋完善,在总结历年考核制度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市教育工会XX年目标考核方案,使考核工作更完善、科学、规范。开展了公、民办学校工会工作“手拉手”活动,推动了民办学校工会工作加快发展。开展了基层工会组织民主评议市教育工会及其工作人员活动,推动了教育工会干部纯洁思想、修养品德、改进作风、爱岗敬业。

一年来,我市教育工运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工作面不断扩大,工作方法不断改进,工作成效不断显现,受到教职工群众的拥护,受到上级工会组织和教育局党委的首肯。但是,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上级的要求和教职工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如工作不平衡;有的把工会工作当成副业,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责任心不强,工作作风不实;有的不能及时完成上级工会布置的任务,过份强调客观原因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加以研究和改进。

二、XX年工作要点

XX年市教育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构建和谐教育为主题,以表达和维护教职工群众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为重点,以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工作创新为动力,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和“高标准、严要求、创一流”的工作理念,继续实施“围绕一个中心,突出四个重点”(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稳定这个中心,做好维权、教师队伍建设、送温暖、自身建设)的工作思路,始终牢记“三个紧紧依靠”(紧紧依靠党政领导的重视、紧紧依靠工会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紧紧依靠教职工群众的支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最大限度地保护、调动、发挥好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新余教育的改革、发展、稳定做贡献。

(一)继续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加大源头参与力度,突出维护职责

1、对《新余市学校教代会工作规程》执行情况进行一次调查,完善《学校教代会评估细则》,使教代会的各项任务和职权真正得到落实;

2、对学校校务公开工作进行

一次检查,召开一次校务公开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校务公开先进经验,评选表彰一批校务公开先进单位和个人;

3、认真学习贯彻《妇女权益保障法》,进一步保障女教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

4、加强女教职工生理卫生、健康保健等知识教育,进一步普及妇科普查制度和健全妇科疾病保险制度,继续抓好女教职工“幸福险”和“安宁险”投保工作;

5、开展一次学校民主管理调研活动,发现问题及时向局党委汇报;

6、继续在民办学校推行集体合同制度,建立工会协商机制,成立和完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和法律监督委员会,并发挥其在维护教职工劳动权益方面的作用;

(二)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把提高教职工整体素质作为长期战略任务来抓

7、继续开展“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教师”创建活动,使广大教师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增强自觉学习愿望、提高学会学习能力,从加快知识更新步伐,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拓宽视野,更新观念等方面推动教职工提高科学文化等内在素质;

8、继续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教育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格执行《十条禁令》;开展师德师风论文评选工作,根据局党委和上级工会组织的要求开展各项活动,培养和表彰一批师德先进单位和个人,以推动广大教职工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9、继续抓好技术创新工程,举行第五届教职工计算机普及应用大赛和中学数学优质课比赛,以推动广大教职工提高业务素质;

10、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全市教职工乒乓球比赛;开展第二届全市青年教工卡拉ok大奖赛;组织女教工参加全国教育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与中国妇女报联合开办的“知识女性风采展(图片)”活动;开展女教工“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系列活动;开展庆“三八”女教工健身秧歌比赛;启动女教职工周末(业余)学校,今年安排16项活动;高度关注教职工心理健康,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演讲比赛,最大限度地活跃校园气氛,推动广大教职工提高心理和身体素质;

(三)继续实施“送温暖”工程,切实关心困难教职工生活和贫困学生入学难问题

11、做好困难教职工的调查摸底工作,建立流动档案;

12、做好领导干部联系困难教职工的联络安排工作;

13、继续做好“送温暖”工作,实行年终集中走访与平时慰问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工会组织的关心送到贫困老师家里,做好“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责任人”;

14、做好贫困学生的调查统计工作,抽样调查已申报拟资助的贫困学生家庭情况;

15、强化资助贫困学生就读基金管理,尽量拓宽筹资渠道,加大资助力度;

16、做好贫困学生的来信来访工作,公正、公平、公开地开展资助贫困学生工作;

17、加大资助贫困学生的宣传力度,积极向新闻机构提供有关资料;

18、积极向国家有关机构、市内外有关单位和个人推荐贫困学生接受资助;

19、开展农村贫困学生与城市学生庆“六一”联谊活动;

(四)加强自身建设,做好党联系教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20、举办一期工会干部培训班,组织部分基层工会主席到先进地区学习取经;

21、按照“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的要求,继续做好民办学校工会组建工作;

22、加大对民办学校工会工作的指导,召开一次民办学校工会主席工作交流会;

23、继续实施公办民办学校工会工作“手拉手”工程,利用公办学校的优势帮助民办学校工会工作正规化;

24、继续开展农村中小学工会工作“四个一”活动,即写好一份维权调研报告,办好一件教职工受益广的维权实事,开展一个师德教育的系列活动,开好一年一度的“双代会”;

25、继续做好工会干部与贫困学生结对帮扶工作;

26、组织部分民办学校参加市总工会“非公有制企业达标创新”竞赛活动;

27、继续抓好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好基层工会民主评议上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工作;

28、做好市教育工会换届选举筹备工作;

29、规范“教工之家”建设,下发“教工之家”建设实施办法,制定考核标准;在农村中小学推行“模范教工之家”建设试点,拟在换届会上表彰一批模范“教工之家”;

(五)其他工作

30、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荐一批省、市级文明单位、卫生单位、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31、继续做好“门前三包”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开展各项活动;

32、做好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自学成才等奖项的申报工作;

33、认真完成好局党委和上级工会组织布置的其他工作;

(六)具体活动安排

时间内 容责任人

一月1、基层工会民主评议市教育工会及其工作人员刘萍

2、送温暖华炳德

3、启动“女教师周末(业余)学校”徐萍

二月4、评选XX年先进集体和个人全体

5、召开市教育工会二届五次全会全体

6、下发“教工之家”建设实施意见刘萍

7、女教工健身培训徐萍

三月8、启动农村中小学工会工作“四个一”系列活动,起草活动方案刘萍

9、庆“三八”女教工健身秧歌比赛徐萍

10、下达XX年目标考评方案华炳德

11、女教工“音乐欣赏”讲座徐萍

四月12、举办工会干部培训班刘萍

13、教工计算机普及应用大赛廖兴中

14、公办民办学校工会工作“手拉手”活动刘萍

15、推荐省自学成才奖和市劳模华炳德

16、工会主席“双争”活动汇报会刘萍

17、女教工“班主任”工作讲座徐萍

五月18、第二届青年教工卡拉ok大奖赛徐萍

19、启动“知识女性风采展(图片)”活动徐萍

20、对贫困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华炳德

21、民办学校工会工作经验交流会刘萍

22、女教工“手工制作”讲座徐萍

六月23、农村贫困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庆“六一”联谊活动华炳德

24、中学老师数学优质课比赛徐萍

25、农村中小学“模范教工之家”试点刘萍

26、女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徐萍

27、教师心理健康演讲比赛刘萍

七月28、制订资助贫困大学生方案华炳德

29、组织教职工疗休养华炳德

30、举办女工主任培训班,组织女工主任外出学习徐萍

31、下发《教代会评估细则》刘萍

八月32、抽样调查申请资助的贫困大学生华炳德

33、举办资助贫困学生资助金发放仪式华炳德

34、师德师风建设论文评选刘萍

九月35、教师节文艺汇演徐萍

36、表彰一批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教师刘萍

37、校务公开工作检查刘萍

十月38、教工乒乓球比赛廖兴中

39、做好女教工“幸福险”和“安宁险”的投保工作刘萍

40、女教工“卫生知识”讲座徐萍

41、《学校教代会工作规程》执行情况调查刘萍

十一月42、对困难教职工进行调查摸底华炳德

43、民办学校工会组建月活动刘萍

44、女教工美容知识讲座徐萍

45

、“十条禁令”执行情况调查刘萍

十二月46、年终目标考评全体

47、迎接市总目标考评刘萍

48、女教工健身体育讲座徐萍

49、市教育工会换届选举准备工作全体

发:县、区教育工会,市直属院(校、园)及机关工会

报:省教育工会、市总工会

新余市教育工会办公室 XX年2月20日印发

共印50份

【第14篇】某市教育局半年党建工作总结

上半年,我局党建工作在市直机关工委的指导和局党组的领导下,按照从严治党的总体要求,围绕全局中心工作和党建工作重点,对照市直机关工委下达的党建工作目标责任,细化责任,落实任务,全面履行基层党组织职责,圆满完成了上半年党建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现将上半年我局机关党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组织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活动正常化

局党支部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紧密结合,积极推进各项党建工作。

1.全面推进党务公开工作。xxxxxxxxxxxxxx。

2.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一是加强党员的修养。xxxxxxx。二是加强党员党性教育。xxxxxxx。三是加强党员廉政教育。xxxxxxx,真正做到教育不断,常抓不懈。四是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xxxxxxxxxx、发挥党员模范作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党员管理,范文写作增强党员组织观念

1.严格党员组织关系管理。xxxxxxxxxxxxx。

2.加强发展党员工作。xxxxxxxxxxxxx,确保新党员的质量。

3.规范党员档案审查管理,按时完成党费收缴工作。xxxxxxxxx,支部每季度按时上缴一次党费。

三、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主题教育 确保取得实效

1.深入传达学习,周密安排部署。全市推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动员会后,局党组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市动员会精神,就在全局党员干部中开展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的前期准备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后,我局经过反复研究,精心起草制定了《中共xx市教育局党组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开展学习教育和主题教育的总体思路及要求、方法措施、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成立了推进“两学一做”范文top100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领导小组,设立了学习教育和专题教育活动办公室,为活动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精心制定计划,深入学习研讨。xxxxxxxx,全局领导干部制定了个人年度理论自学计划,学习教育和主题教育有序开展。

3.扎实有序推进,确保取得成效。xxxxxxxxxxxxxx、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中共xx市教育局支部委员会

2022年x月xx日

【第15篇】2022年xxx市教育局科普工作总结

要作用,受到全市中小学校的普遍欢迎。

四、积极盘活科普资源,拓展科技教育的渠道

2022年,我局十分重视发挥市青科教协会平台作用,整合多方面科技资源,与市水务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2022年节约用水征文比赛活动的通知》(穗节水函〔2022〕2号),指导开展“人水和谐 绿色亚运”2022年xxx市中小学生科学节约用水征文比赛活动。共收到中小学生征文165,评出获奖文章一等奖5、二等奖17、三等奖25。

五、推进农村科普教育,促进农科普均衡发展

为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三农”的指示,积极对农村学校、农村社区进行科技传播和指导。2022年,我局划拨50万元农村青少年科普经费,遴选22项涉及发明创造、电脑机器人制作、科技体育(海陆空车模活动、无线电制作和测向活动)、防震减灾实践活动予以支持。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科普教师及辅导员队伍不稳定

部分科普教师和辅导员的编制、职称、工作量和提拔任用问题长期未能解决。目前我市小中学在编教师中,基本还没有科普教师编制序列,学校基本上都没有设置专职的科学技术教师和专职科技辅导员。兼职科普教师评定专业技术职称未落实。甚至有个别学校将上课不合格的教师淘汰作为科普教师。学校层面开展科普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科普工作者的兴趣和责任心。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市教育工作总结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市教育工作总结多篇范文,共有65595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市教育工作总结多篇下载
市教育工作总结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