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调研报告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扩权强县工作的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14-12-25 07:01:13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目录

正文

第一篇: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扩权强县工作的调研报告

省政府:

为了贯彻落实全省三次扩权强县座谈会精神,按照冀政办传[2014]94号文件要求,由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省人事厅、省卫生厅等十一个省直部门组成的五个扩权强县工作督查组,于2014年8月16日—26日,对扩权强县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这是继今年3月和7月面上和系统督查之后进行的第三次督查。从各设区市及扩权县(市)反映的情况看,经过全省上下半年多的努力工作,扩权强县的主要政策基本到位,上下关系基本理顺,放权效应开始显现,扩权强县工作取得了阶段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各设区市加强协调,及时调度,扩权政策基本到位

按照省政府三次扩权强县工作座谈会的要求,省进一步完善了扩权政策,对扩权县(市)反映的问题作了明确答复。各设区市及其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放权工作推进力度,对70项扩权政策逐项进行了认真研究,有的转发了省直部门的实施意见,有的制定了本部门具体的操作办法,各项放权措施基本得到落实。石家庄市近期召开了全市扩权强县工作汇报会,听取33个市直部门和两个扩权县(市)的工作汇报,并对梳理出的项目配套资金比例、证照发放等9个方面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市长和分管副市长还分别到辛集市和平山县调研,帮助协调解决放权中的具体问题。唐山市再次召开了全市贯彻落实扩权强县政策调度会,听取了11个放权任务相对较大的市直部门工作汇报,对扩权强县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协调,同时,对于该由设区市统筹规划和统筹管理的交通、社会保险等事项,继续加强了统一规划管理,做到有序放权、放而不乱。秦皇岛市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扩权强县为契机,参照省对扩权县的放权政策,在不违背国家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将凡是能够下放给县(区)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全部下放到县(区),凡是县(区)能做的事情全部交给县(区),让各县(区)有更大的空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全市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他各设区市也都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推进扩权强县工作。

从督查的总体情况看,各设区市把扩权强县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领导重视,工作主动,措施得力,各项扩权政策已基本落实到位。

二、各扩权县(市)抓住机遇,用好政策,扩权效应开始显现

扩权强县政策的实施,增强了扩权县(市)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减少了管理层次,提高了工作效率,带来了一系列的积极变化。

1、促进了项目建设。由于省里向扩权县(市)直接发布项目信息,扩权县(市)获得项目的机会、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增加,加上直接向省申报,减少了审批环节,加快了项目进度。上半年各扩权县(市)项目建设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如平山县半年来直接办理审批、核准、备案类项目80多个,比往年同期增加一倍以上。丰宁县京津风沙源治理资金比往年提前4-5个月到位,为项目实施奠定了较好基础。宁晋县1-7月份在建、完工千万元以上项目98个,是年计划的1.63倍。黄骅市运作和落实超千万元项目167个,总投资达100.26亿元。

2、加快了经济发展。扩权后,各扩权县(市)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财政收入普遍保持较快增长。辛集市1-7月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9.14%,丰宁县财政收入同比增幅达107.1%。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定州市1-7月份,全市完成生产总值64.1亿元,入统工业增加值7.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5%和162.8%。扩权强县政策,增强了扩权县(市)的经济发展,增强了整体实力和发展后劲。

3、调整了发展目标。各扩权县(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重新审视县(市)情,加强了发展战略研究和谋划。辛集市提出了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成中等城市两大目标,制定了工业强市、对外开放、龙头带动、商贸兴市、环境品牌五大战略。大名县提出了发展特色县域经济,打造食品工业城,建设河北、河南、山东三省结合部中心城市的新目标,并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知名专家组成课题组开展战略研究,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实施环境兴县的若干规定》等三个文件。承德、张北、怀来、安国市等扩权县(市)结合“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对专业规划、年度计划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力争使县域经济在“十一五”期间有一个新的飞跃。

4、拓宽了发展空间。扩权强县政策的实施,增进了社会各界对扩权县(市)的了解和关注,提高了扩权县(市)的知名度,对引进项目、技术和人才、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各扩权县(市)不仅能够得到设区市、也能够得到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发展环境更加宽松。

5、提高了机关工作效能。通过省、市有关部门的业务培训和“传、帮、带”,扩权县(市)的同志初步掌握了新的办事规则和运行程序,业务开始熟练,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扩权县(市)对各部门机构职能进行了调整理顺,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行“一站式”办公和首办负责制,工作效率有很大提高。冀州市以扩权为契机,加快了市政务中心建设,服务质量、水平、效率大大提高。迁安市围绕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提速工作过程、提高工作质量,全市上下形成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问题和建议

在督查过程中,各设区市、扩权县(市)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这些问题,大部分已在《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扩权强县工作有关问题解决情况的通报》(办字[2014]94号)文中加以明确。需要重视和进一步研究的有:(一)对符合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扩权县(市)的特色主导产业、重点项目优先列入全省发展规划。(二)尽快协调解决项目融资难问题。在申请金融机构贷款时,金融部门要求提供设区市以上发展改革部门的立项文件。扩权后,扩权县(市)审批、核准、备案项目,金融机构还不予认同。(三)部分扩权县(市)扩权后建设用地指标偏紧。扩权前,设区市对扩权县(市)用地指标根据其需要可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调剂;扩权后,扩权县(市)的用地指标虽然给予了单列,但扩权县(市)建设项目增多,土地需求增加,不能在设区市范围内调剂用地指标,发现有的扩权县(市)的用地指标较扩权前反而减少。如三河市、辛集、武安等市都存在类似问题。(四)部分扩权县(市)对机构改革有观望态度,机构不改,体制不顺,有些工作难以开展。

针对以上情况,省直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扩权县(市)所提现实问题的解决力度。结合制定“十一五”规划和产业专项规划,对符合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扩权县(市)的特色主导产业、重点项目优先列入全省发展规划;对扩权县(市)项目融资难问题,尽快厂家解决办法;对项目用地问题,要加强调研,提出可行解决办法;对机构改革问题,要加强督导,加快扩权县(市)机构改革步伐,促进扩权县(市)机构改革尽快到位。

特此报告。

第二篇: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扩权强县工作的调研报告

省政府:

为了贯彻落实全省三次扩权强县座谈会精神,按照冀政办传94号文件要求,由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省人事厅、省卫生厅等十一个省直部门组成的五个扩权强县工作督查组,于2014年8月16日—26日,对扩权强县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扩权强县工作的调研报告。这是继今年3月和7月面上和系统督查之后进行的第三次督查。从各设区市及扩权县(市)反映的情况看,经过全省上下半年多的努力工作,扩权强县的主要政策基本到位,上下关系基本理顺,放权效应开始显现,扩权强县工作取得了阶段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各设区市加强协调,及时调度,扩权政策基本到位

按照省政府三次扩权强县工作座谈会的要求,省进一步完善了扩权政策,对扩权县(市)反映的问题作了明确答复。各设区市及其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放权工作推进力度,对70项扩权政策逐项进行了认真研究,有的转发了省直部门的实施意见,有的制定了本部门具体的操作办法,各项放权措施基本得到落实。石家庄市近期召开了全市扩权强县工作汇报会,听取33个市直部门和两个扩权县(市)的工作汇报,并对梳理出的项目配套资金比例、证照发放等9个方面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市长和分管副市长还分别到辛集市和平山县调研,帮助协调解决放权中的具体问题。唐山市再次召开了全市贯彻落实扩权强县政策调度会,听取了11个放权任务相对较大的市直部门工作汇报,对扩权强县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协调,同时,对于该由设区市统筹规划和统筹管理的交通、社会保险等事项,继续加强了统一规划管理,做到有序放权、放而不乱。秦皇岛市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扩权强县为契机,参照省对扩权县的放权政策,在不违背国家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将凡是能够下放给县(区)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全部下放到县(区),凡是县(区)能做的事情全部交给县(区),让各县(区)有更大的空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全市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他各设区市也都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推进扩权强县工作。

从督查的总体情况看,各设区市把扩权强县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领导重视,工作主动,措施得力,各项扩权政策已基本落实到位。

二、各扩权县(市)抓住机遇,用好政策,扩权效应开始显现

扩权强县政策的实施,增强了扩权县(市)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减少了管理层次,提高了工作效率,带来了一系列的积极变化。

1、促进了项目建设。由于省里向扩权县(市)直接发布项目信息,扩权县(市)获得项目的机会、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增加,加上直接向省申报,减少了审批环节,加快了项目进度。上半年各扩权县(市)项目建设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如平山县半年来直接办理审批、核准、备案类项目80多个,比往年同期增加一倍以上。丰宁县京津风沙源治理资金比往年提前4-5个月到位,为项目实施奠定了较好基础。宁晋县1-7月份在建、完工千万元以上项目98个,是年计划的1.63倍。黄骅市运作和落实超千万元项目167个,总投资达100.26亿元。

2、加快了经济发展。扩权后,各扩权县(市)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财政收入普遍保持较快增长,调查报告《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扩权强县工作的调研报告》。 辛集市1-7月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9.14%,丰宁县财政收入同比增幅达107.1%。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定州市1-7月份,全市完成生产总值64.1亿元,入统工业增加值7.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5%和162.8%。扩权强县政策,增强了扩权县(市)的经济发展,增强了整体实力和发展后劲。

3、调整了发展目标。各扩权县(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重新审视县(市)情,加强了发展战略研究和谋划。辛集市提出了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成中等城市两大目标,制定了工业强市、对外开放、龙头带动、商贸兴市、环境品牌五大战略。大名县提出了发展特色县域经济,打造食品工业城,建设河北、河南、山东三省结合部中心城市的新目标,并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知名专家组成课题组开展战略研究,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实施环境兴县的若干规定》等三个文件。承德、张北、怀来、安国市等扩权县(市)结合“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对专业规划、年度计划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力争使县域经济在“十一五”期间有一个新的飞跃。

4、拓宽了发展空间。扩权强县政策的实施,增进了社会各界对扩权县(市)的了解和关注,提高了扩权县(市)的知名度,对引进项目、技术和人才、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各扩权县(市)不仅能够得到设区市、也能够得到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发展环境更加宽松。

5、提高了机关工作效能。通过省、市有关部门的业务培训和“传、帮、带”,扩权县(市)的同志初步掌握了新的办事规则和运行程序,业务开始熟练,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扩权县(市)对各部门机构职能进行了调整理顺,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行“一站式”办公和首办负责制,工作效率有很大提高。冀州市以扩权为契机,加快了市政务中心建设,服务质量、水平、效率大大提高。迁安市围绕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提速工作过程、提高工作质量,全市上下形成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问题和建议

在督查过程中,各设区市、扩权县(市)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这些问题,大部分已在《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扩权强县工作有关问题解决情况的通报》(办字94号)文中加以明确。需要重视和进一步研究的有:(一)对符合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扩权县(市)的特色主导产业、重点项目优先列入全省发展规划。(二)尽快协调解决项目融资难问题。在申请金融机构贷款时,金融部门要求提供设区市以上发展改革部门的立项文件。扩权后,扩权县(市)审批、核准、备案项目,金融机构还不予认同。(三)部分扩权县(市)扩权后建设用地指标偏紧。扩权前,设区市对扩权县(市)用地指标根据其需要可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调剂;扩权后,扩权县(市)的用地指标虽然给予了单列,但扩权县(市)建设项目增多,土地需求增加,不能在设区市范围内调剂用地指标,发现有的扩权县(市)的用地指标较扩权前反而减少。如三河市、辛集、武安等市都存在类似问题。(四)部分扩权县(市)对机构改革有观望态度,机构不改,体制不顺,有些工作难以开展。

针对以上情况,省直有关(本站向你推荐:WWW.hAOwORD.COm)部门要加大对扩权县(市)所提现实问题的解决力度。结合制定“十一五”规划和产业专项规划,对符合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扩权县(市)的特色主导产业、重点项目优先列入全省发展规划;对扩权县(市)项目融资难问题,尽快厂家解决办法;对项目用地问题,要加强调研,提出可行解决办法;对机构改革问题,要加强督导,加快扩权县(市)机构改革步伐,促进扩权县(市)机构改革尽快到位。

特此报告。

第三篇:关于我省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省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情况的调研报告

省政府确定对户县、韩城等15个县(市)实施扩权强县(市)改革试点三年来,效果究竟如何,围绕这一问题,最近我们深入省级有关部门,以及华县、凤翔等试点县进行了跟踪调研。

一、扩权强县(市)改革效果良好

调研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我省扩权强县(市)改革试点,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减少了管理层次,提高了行政效能。调查发现,扩权改革带来的直接效应,就是减少了项目审批的层次和环节,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行政效能,有效避免了管理效率递减。三年多来,15个扩权县(市)直接办理的审批、核准、备案类项目逐年大幅增加。比如,华县金钼集团移民新村项目,从2014年提出立项到开工,仅仅用了10天时间,而此前这类项目一般需要8个月到一年时间。与老百姓利益直接相关的证照,在县(市)可直接办理,极大地方便了群众。随着权限的逐步扩大,扩权县(市)政府,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工作效率、工作作风、服务质量,以及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此外,省级职能部门与扩权县(市)之间的业务对接关系渐趋理顺,扩权县(市)从省上获得项目信息的机会、以及申报项目成功率也有了一定提高,一批事关扩权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好项目,如华县丁二醇项目,凤翔县污水处理厂及排污主管网建设项目等,被列入全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对推动扩权县(市)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县域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4年15个扩权县(市)gdp平均增幅达17%,2014—2014年,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及深度影响下,平均增幅仍高达18.5 %和14.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9和1.2个百分点,其中凤翔、韩城等4县(市)去年增幅在16%以上,高陵县增幅高达27.1%。2014年,扩权县(市)gdp超过100亿元的,由2014年的3个增加到2014年的5 个。华县县域经济总量由扩权前的37.25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6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扩权前的2014年2.67亿元,提升到2014年的4.88亿元,年均递增25%。调查发现,随着扩权改革的深入推进,扩权县(市)经济结构也在不断优化,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额大幅提升。2014年,凤翔县县城新区、长青等“一区八园”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带动县域工业化进程加快、水平不断提升。神木县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化工、载能、建材为骨干,特色鲜明的县域工业体系。该县在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中,一举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改写了我省没有全国百强县的历史。到目前,我省进入西部百强的县由2014年第一届的1个,扩大到2014年第十届的11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由最初的一个也没有,扩大到现在有神木、府谷、靖边等3个县。

(三)促进扩权县(市)深化县情定位,科学调整发展战略。调查发现,扩权改革后,各扩权县(市)积极谋划和调整发展战略,着力把扩权的政策优势,转化为推进县域经济再上台阶的强大动力。凤翔县提出,以“百亿甲醇、百亿二电、百亿东岭、百亿西凤”项目为支撑,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实现“撤县建市,跨入西部百强,建设关中明星城市”目标。华县确立了做大做强钼产业、精细化工业、石板材加工业、菜畜果产业、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六大产业”的发展战略。

(四)县域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招商引资成绩斐然。扩权改革后,随着扩权县(市)获得愈来愈多的审批权限,以及投资管理权限,带来的投资洼地效应也进一步显现。调研中,扩权县(市)干部群众普遍反映,扩权改革明显提高了县级政府的地位,强化了县(市)对外开放的整体形象,已成为县域对外招商的金字招牌。2014年西洽会上,15个扩权县(市)抓住商机,展示产业优势,推介项目招商,取得了显著成效。凤翔县当年签定招商项目30个,引资总额高达93.5亿元,取得历史性突破。华县引进9大循环经济产业47个项目入驻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近65亿元,荣获2014年度“陕西省招商引资先进县”、“渭南市项目建设先进县”称号。

(五)城乡统筹能力普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明显增强。调查中,各地普遍反映,通过扩权改革,他们不断加大县域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破解“城乡分治”难题。2014年,15个扩权县(市)城镇化率平均值达44.8%,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其中高陵、神木、靖边、韩城城镇化率超过50%,神木县高达60.6%。凤翔县坚持以规划引领建设,在县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的基础上,通过经营土地、捆绑项目资金、无形资产运作等方式,三年累计投资10亿元,实施100多个城建项目,旧城得到全面改造,新区建设全方位推进,县城功能不断完善,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局面日渐成型。随着扩权县(市)财力的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也显著提升。据调查,15个扩权县(市)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增幅,连续三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4年,华县、吴起等试点县农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较上年增长20%以上。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我省扩权强县(市)改革试点总体进展良好,但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仍不够到位,支持力度依然不够大。省级有些职能部门和一些设区市,对扩权强县(市)改革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仍不够到位,把《决定》规定的一些本应下放的管理权限没有真正放下去,下放的权力也是“虚”多“实”少,导致部分扩权政策难以落实或落实不畅。甚至一些设区市对扩权县(市)的支持力度不增反减。比如,对扩权县(市)申报的、需要市上资金配套的项目,一些地市不愿承担配套责任。另一方面,有的扩权县(市)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等、靠、要”思想,工作责任心不够强、劲头也不够大,开展工作缺乏创造性;有的甚至在认识上产生误区,认为扩权后,省里要另眼看待,给开小灶,偏吃偏喝,一味强调“重点支持”、“特殊照顾”。个别扩权县(市)因怕失去设区市的支持,不敢放手用权,工作推进力度不大,导致扩权强县(市)改革进展不够平衡。

(二)缺乏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扩权执行力度不够。到目前为止,除环保、物价等省级部门和个别设区市,制定了贯彻落实《决定》的实施意见外,大部分省级部门和设区市,尚未制定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致使省市县三级业务对接出现“挂空档”现象。有的省级部门和设区市目前仍然沿用“老套路”安排工作。更值得重视的是,一些厅局的处室同志办事时,依然要求扩权县(市)出具设区市的相关文件和证明。一些应该下放到县(市)的管理及审批权限,没有真正下放,仍需到市里办理,扩权政策执行不够到位。有些地方“两头热、中

间冷”现象比较突出,致使一些扩权县(市)左右为难。调查中,扩权县干部群众最迫切的心愿之一,就是盼望省政府扩权《决定》提出的、项目计划单列等政策,能够落实到位。

(三)新旧体制交错,关系难以理顺。由于扩权县(市)扩大的主要是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而人事权仍在市上,使得多数扩权县(市)在处理与市上的关系时,喜忧参半,行动上进退维谷。本应直接向省申报的事项,扩权县(市)同时还需向所在设区市申报,形成一文两报。参加了省里的会议,还要马不停蹄地参加市里同类会议,由原来的“一头跑”变成“两头跑”,有些事情变得更为繁琐。

(四)垂直管理部门放权定位不甚明晰。税务、金融、土地、工商等垂直管理部门,对扩权县(市)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些部门行政管理体制特殊,扩权政策无法适用和体现,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落实。比如,金融部门对县上批复、核准、备案的项目基本不予认同,仍要求提供县以上部门的立项文件。扩权县(市)建设用地指标,也是如此,县乡反映强烈。垂直部门的管理权限如何定位,如何放权,亟待进一步研究和明确。

三、搞好扩权改革的对策建议

扩权强县(市)改革要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全省县域经济跨越发展,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扩权放权力度,认真加以推进。

(一)加大放权力度,在制定完善实施细则基础上进一步扩权放权。一是制定完善实施细则。建议省政府责成省级有关部门按照扩权《决定》要求,尽快研究出台与《决定》相配套、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及管理办法。已出台实施细则的,应结合试点情况,进一步增强操作性。各设区市政府及部门,亦应研究制定扩权《实施方案》或《意见》,注重操作性,搞好对接,抓好落实。二是进一步扩权放权。按照“责权统一、能放就放、创新突破”的思路,借鉴外省扩权放权经验,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扩权的领域、范围及事项名录,一一落实到位。三是扩大试点范围。可在全省再选择7-10个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发展速度快、带动作用较强的县(市)进行扩权试点,促其加快发展。

(二)加大扶持力度,激发扩权县(市)发展活力潜力。一是省上尽快建立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支持扩权县(市)优势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以及节能减排等项目建设。二是省市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尤其在项目布局、资金安排、税收管理、用地、矿权管理、以及园区建设等方面,向扩权县(市)倾斜。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全省发展战略的特色主导产业、重点项目,优先列入省市发展规划和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三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规范的转移支付资金来源,促使扩权县(市)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内生动力。四是借鉴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经验,对部分扩权试点县(市)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激发扩权县(市)发展潜力。

(三)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一是成立由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省级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扩权强县(市)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扩权改革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建立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将扩权改革试点工作,纳入省级部门及设区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制定考核实施细则,力促扩权政策落实到位。三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扩权县(市)引入试点竞争和退出机制。四是创新方

式,切实加强监管。定期不定期对省级相关部门、各设区市、以及扩权县(市),贯彻落实扩权《决定》情况,进行督查指导,确保扩权改革试点顺利推进。

(四)加强培训指导,努力实现扩权政策有效对接。省级有关部门和各设区市,应结合各自放权事项,有针对性地对扩权县(市)相关部门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切实加强业务指导和服务,使扩权县(市)政府及部门,熟悉并掌握省级职能部门的工作业务,以及操作程序、流程,强化其行权能力和责任意识,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提升政策水平及工作能力,以用足用活扩权政策,确保各项扩权政策贯彻落实,取得实效。

(五)推进相关领域配套改革,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在继续推进扩权强县(市)改革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大扩权相关领域改革力度,尤其应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审批制度、县域金融管理体制、土地使用制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在减少政府审批事项,促进职能转变,改进工作作风及工作方式等方面,下更大的气力,逐步理顺条块关系,为试点县(市)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

四、需要研究探讨的几个问题

一是在搞好“强”县扩权试点的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弱”县扩权强县改革模式。从我省及全国许多省份扩权强县(市)改革试点看,目前选择的扩权试点县(市),基本上都是侧重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县(市)。这样选择,有其合理性,可以促进经济基础好的县(市)率先再上台阶,但不利于探索相对落后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

我们认为,经济欠发达的“弱县”扩权走强,更值得重点关注。为此建议,我省在搞好现有综合实力较强县(市)扩权改革试点的同时,今后亦应考虑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进行试点。通过“弱县”“扩权”,实现“强县”目标,全面体现扩权强县(市)改革的政策效应。 二是积极探索开展扩权强镇试点。镇是县域经济的重要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是加速推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我们认为,在搞好扩权强县(市)改革试点的同时,应在全省选择部分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条件较为成熟的镇,开展扩权强镇试点,进一步释放乡镇政府的活力和潜能。通过扩权强镇,辐射带动全省镇域经济发展,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加快西部强省建设进程。 三是探索省直管县(市)体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减少行政层次,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从目前我省及全国大多省份实施财政省直管县,以及扩权强县(市)改革试点看,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省直管县(市)体制。 我们认为,我省应整合扩权强县(市)、以及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试点政策,在先期试点的两类37个县(市)中,选择部分县(市),进行全面的省直管县(市)改革试点,使其基本形成省直管县(市)体制雏形,为推行省直管县(市)行政体制探索经验,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省直管县(市)的体制。

四是积极创造条件,调整行政区划,增设地级市、县级市数量。据调查了解,与我省毗邻的四川和山西省,多年来积极创造条件,调整行政区划,增加地级市和县级市数量,以新增地级市、县级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增强。目前,四川省县级市达14 个,山西省县级市11个。而我省仅有韩城、华阴、兴平等3个县级市。

我们建议:在扩权强县(市)改革试点顺利推进,逐步做大做强重点扩权县(市)的基础上,可对部分县(市)的行政隶属关系和行政区划进行适当调整,增加地级市和县级市数量,促进地级市、县(市)布局优化升级。先期可在关中等条件较好的地区试点,对关中大县撤县设区、设市,经济强县(市)可直接升为地级市,并对新设立的地级市、县级市(区),给予重点扶持,全面提升我省城镇(市)化水平。

第四篇:2014年市政府扩权强县试点改革工作情况报告

我市自开展扩权强县试点工作以来,我市积极落实省政府关于开展扩权强县试点工作的的相关文件精神,积极下放管理权限,支持两县开展扩权强县试点,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扩权强县试点工作,探索扩权后的办事规则和运行程序;认真研究清理政策,积极搞好权限变更和工作对接,扩权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均取得明显成效。

一、主要工作及其

成效:

我市在扩权强县试点改革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积极支持两县主动向上对接,建立对接机制,适应“扩权”要求。二是支持两县用好扩权政策,夯实强县基础。三是定位两县特色产业,提升两县经济实力。四是通过统筹城乡改革,支持两县改善基础条件。五是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扩权强县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规范市级部门行政行为。加强行政监督,规范决策程序,及时制止或纠正违法和不当的行政行为。通过两年多扩权强县试点改革,对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1、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进一步改善。

由于扩权县被赋予了市级经济管理权和审批权,实现了省与县的“直通车”,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报批更加便捷,省级部门对县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各试点县项目资金和国债资金均较往年有较大增加;在确保试点县发展用地需要、金融机构的融资贷款等方面也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在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和投入上,也将试点县纳入其中通盘考虑,为各试点县新一轮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快发展氛围更加浓厚,经济发展更加快速。

2、缓解了县财政困难,提高了县财政预算管理质量

理顺地方财政体制关系是我国经济改革重大任务之一,县级政府财权的确立是“省管县”改革的关键环节。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后,由于可使县级财政困难直接反馈到省财政,使省财政及时解决县财政的困难,各试点县的财政支出规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财政省直管县提高了省对县的调控能力,使信息和资金都得以顺畅直达,省级财政更加关注县域的经济结构、财政支出结构、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研究帮助措施和办法,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3、促进了县级政府加强服务型和法治型政府建设

富顺县以扩权试点为契机,推进了县级行政体制改革。一是按照大部制的思路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将县委目标督察室与县政府目标督察室、县发改局与县招商局、县旅游局与县文体局进行了整合;严格控制机关事业人员编制,实行“实名制”管理,要求各部门不能新增工作人员;成立了招投标中心和采购中心,建立了县中介大厅,集中了15个中介组织入驻办公,进一步优化了政务环境和提高政府效能。二是成立县信访和群众工作局,新建了信访接待大厅,建立了县、镇、村和调解员四级矛盾纠纷调解网络,健全了信访工作制度,开通了书记、县长网上办公系统,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三是对干部中存在的纪律松散、办事拖拉、效率低等突出问题进行整改。着力改善服务环境,规范服务行为,提升了工作质量,使县乡村三级干部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障碍

1、相应的支持政策和措施有待细化

省委省政府的改革方针出台后,还需各个职能部门自上而下的出台实施细则和操作程序加以贯彻落实。省各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的进度不一,有的已经制定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有的正在调研和制定中,在系统的实施细则和操作程序出台以前,某些方面造成市、县都感到难以把握。

2、磨合期行政运行成本有所增加

扩权强县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减少行政环节,提高行政效能,节约行政成本。但由于处于改革的过渡期,县与省、市政府的关系尚未理顺,各试点县的工作经费和运行成本普遍增加。原因在于:扩权后跑省请示汇报、开会学习的次数增多,加之省上一些业务部门的相关处室也经常召开会议,交通差旅等费用大大增加,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更为突出。扩权县与市上的人员一起参加了省上的会议和学习,但回来后市上通知开会或培训仍然难以完全避免。上报材料,现在省市两级都要报情况也难以完全避免。

3、市县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省政府关于开展扩权强县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扩大县(市)管理权限遵循“依法合规、责权统一、扩权放活、富民强县”的原则,在保持现有行政区划不变的前提下扩大试点县(市)经济管理权限,除国家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以外,原需经市审批或管理的经济事项,原则上改为由扩权试点县(市)自行审批、管理,报市备案;原需经市审核、报省审批的,原则上改为由扩权试点县(市)直接审核、报省审批,报市备案”,明确了地级市下放经济管理权限的原则性的内容,具体的方面,有待相关部门细化,以便市、县相关部门准确把握,避免产生相应矛盾。

第五篇:扩权强县工作第二次督查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贯彻落实全省扩权强县座谈会精神,按照冀政办传[2014]94号文件要求,由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等十一个省直部门组成的五个扩权强县工作督查组,于2014年8月16日—26日,对各设区市、各扩权县(市)的扩权强县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分别与设区市政府及扩权县(市)政府及其主要相关部门进行了座谈,听取了工作汇报。从各设区市及各扩权县(市)汇报的情况看,扩权政策基本到位,上下衔接比较顺畅,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扩权强县工作总体进展顺利。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扩权政策基本到位

省政府扩权强县工作座谈会后,各设区市组织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大了放权力度,扩权强县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各设区市市直相关部门均对70项扩权政策逐项进行了认真研究,有的转发了省直部门的实施意见,有的还制定了本部门具体的操作办法,各项放权措施基本得到落实。石家庄市在全省扩权强县工作认座谈会后,吴显国市长、朱文浩常务副市长分别到辛集市和平山县调研,协调解决问题,并召开了全市扩权强县工作汇报会,传达了全省扩权强县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听取33个市直部门和两个扩权县(市)的工作汇报,并对梳理出的项目配套资金比例、证照发放等9个方面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唐山市于6月5日再次召开了全市进一步贯彻落实扩权强县政策调度会,听取了11个放权任务相对较大的部门的工作汇报,对扩权强县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协调,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划定了时间界线,同时,加大了对扩权县(市)科学发展的统筹力度,对于需进行区域综合平衡的交通、社会保险统筹等问题,加强了对遵化、迁安两市的宏观指导力度,做到有序放权、放而不乱。张家口市要求市直部门在全面贯彻省直对口部门《实施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确定市级对扩权试点县的放权措施,该市两扩权县还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人大、政协监督的工作机制,做到科学行政、依法行政和民主行政的统一,确保扩权县的“权力”得到增强而不被滥用。衡水市市直各部门对照本部门需要下放的权限进行了细化,做到“放手不撒手”、“援手不插手”,还决定参照省里的做法,研究探讨对其他县(市)、区的放权措施,让各县(市)、区有更大的空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全市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秦皇岛市决定“参照对扩权县的放权政策,在不违背国家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凡是能够下放给县(区)的管理权限全部下放到县(区),凡是县(区)能做的事情全部交给县(区)”(秦皇岛市委九届八次全会《中共秦皇岛市委关于加快县(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

总之,各设区市把扩权强县工作放到全省改革开放的大局考虑,认识统一、机制健全、工作主动,各项扩权政策基本到位。

二、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扩权强县政策的实施,为扩权县(市)带来了一系列积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机关效能建设得到了加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1、扩权县(市)行权能力有所提高。扩权强县政策的实施,使扩权县(市)抓机遇、求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谋划未来、加快发展形成共识,凝聚合力得到提高;通过省直及市直各部门的培训和传、帮、带,扩权县(市)的同志初步掌握了新的办事规则和运行程序,业务工作从不熟悉到相对熟练,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扩权县(市)把扩权强县工作与机构改革工作相结合,对各部门机构职能进行了调整理顺,扎实开展“双提”活动,全面推行“一站式”办公和首办负责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扩权县(市)行权能力得到了加强。

2、扩权县(市)发展环境更加宽松。放权后,各扩权县(市)不仅能够继续享有设区市对扩权县(市)的各项优惠政策,而且还能够得到省政府和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这种政策的双重促进作用,使扩权县(市)享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一是有力地促进了项目建设。由于省里将向国家争取项目的信息直接发布,扩权县(市)获得省级的指导、帮助和支持明显增多,获得项目的机会、项目申报的成功率都大大增加;项目直接申报,大大减少了项目审批环节,缩短了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时间,加快了项目的上马进度。上半年各扩权县(市)项目建设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平山县半年来直接办理审批、核准、备案类项目比往年同期提高一倍以上)。二是优化了扩权县(市)发展的软环境。扩权强县政策的实施,增进了社会各界对扩权县(市)了解和关注程度,有利于引进项目、技术和人才,有利于“走出去”,有利于加快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高了扩权县(市)的知明度和影响力。

3、扩权县(市)发展定位更加清晰。省政府扩权强县座谈会后,各扩权县(市)重新审视县(市)情,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加强了发展战略研究力度。辛集市提出了“围绕‘两大目标’(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等城市)、实施‘五大战略’(工业强市战略、对外开放战略、龙头带动战略、商贸兴市战略、环境品牌战略)、实现‘六个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外资、农民人均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全力打造实力辛集、人文辛集、和谐辛集、效率辛集”的发展思路;大名县提出了“发展特色县域经济,打造食品工业城,建设三省结合中心城市”的新目标,并已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知名专家组成课题组开展战略研究,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实施环境兴县的若干规定》、《关于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暂行规定》和《关于2014年对外开放暨项目建设安排意见》三个文件。承德县、张北县、怀来县、安国市等结合“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对专业规划、年度计划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力争使县域经济在“十一五”期间有一个新的质的飞跃。

4、扩权县(市)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扩权强县政策实施以来,各扩权县(市)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取得明显实效。宁晋县:1-7月份,全县gdp完成39.4亿元,同比增长16.3%。财政收入完成2.15亿元,同比增长4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9.64亿元,同比增长32.9%。在建或完工千万元以上项目98个,占年计划的163%;平山县:1-7月份,实现财政收入3.93亿元,同比增长38.33%。实现工业增加值19.7亿元,同比增长49%。各项经济指标增幅均创历史最好高水平;丰宁县:到6月末,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同比增长53%。财政收入完成1.5亿元,同比增长107.1%;辛集市:1-7月份,完成生产总值71.7亿元,同比增长14.2%。财政收入完成2.41亿元,同比增长29.13%。以皮革、化工、机械、农产品加为代表的工业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6%,创近年来最好水平;怀来县:到6月底,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5.4亿元,同比增长13.3%,比去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1亿元,同比增长29.9%,比去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亿元,同比增长46.3%,比去年同期提高31.2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亿元,同比增长52.7%,比去年同期提高32.1个百分点;定州市:1-7月份,全市完成生产总值64.1亿元,财政收入6.17亿元,入统工业增加值7.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5%、89.8%和162.8%;黄骅市:1-7月份,全市财政收入完成2.92亿元,同比增长3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9亿元,同比增长52.3%。运作和落实超千万元项目167个,总投资100.26亿元。

扩权强县政策实施以来,对促进扩权县(市)经济加速发展已经产生了明显效果,无论是整体实力还是发展后劲,都有了明显增强。

三、扩权县(市)提出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在督查过程中,设区市、各扩权县(市)也提出了一些问题。所提问题中,大部分已在《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扩权强县工作有关问题解决情况的通报》(办字[2014]94号)文中明确,各督查组立即给予了解答。有些是进一步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问题,有些是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共性问题主要有:

1、关于土地指标紧张问题。一方面,几乎所有扩权县(市)都反映土地供求矛盾特别突出,要求增加用地指标,另一方面,扩权后,因为部分设区市不再在全市范围内调剂用地指标,有的扩权县(市)只得到全市各县用地指标的平均数,用地指标较扩权前大副度减少。三河市前三年报经省政府批准的建设项目用地分别为3316亩、4248亩和3114亩,而今年只有了878.4亩。辛集、遵化、武安等都存在类似问题。

2、关于重点项目“打捆”审批问题。一些建设项目,特别是农业龙头项目,往往是几个县区共同承建,由各设区市“打捆”报经省里审批,扩权后,再经设区市“打捆”上报存在困难。

3、关于扩权县(市)自行审批项目存在融资难问题。根据《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办法》、《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实施办法》的规定和权限划分,属扩权县自行审批、核准、备案的项目,在申请金融机构贷款时,金融部门要求提供设区市以上发展改革部门的立项文件,对县级以下不予考虑。扩权后,扩权县(市)批复、核准、备案项目,金融机构还不予认同,因而对这些项目在资金筹措上会产生较大影响。

4、关于养老保险统筹问题。养老保险由设区市统筹,一方面设区市的相对调剂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扩权县(市)与省的归口对应,因此建议养老保险由省里统一统筹。

5、关于部分扩权政策需要细化、提高可操作性问题。目前,省扩权强县政策共70项管理权限,有少数部门的个别权限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主要是缺少可操作性。如“省、市政府委托和授权”事项及操作程序不明确,车辆、驾驶人业务等放权事项还没有到位时限,药品经营(零售)许可证还不能由扩权县(市)核发,各类高中、中专毕业证及各类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核发权限还不明确等等。

6、关于把扩权县(市)的发展作为全省今后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全省发展规划问题。建议省直相关部门结合全省发展规划特别是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对符合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扩权县(市)的特色主导产业、重点项目优先列入全省发展规划。

7、关于关注原市属企业下划改制问题。按国家及省加快国有企业转制、改制的部署,驻县(市)企业将逐步下划归所在地管理,有的下划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下划企业改制后存在职工工龄买断市县标准不一、县(市)无力承担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一系列问题,改制成本扩权县(市)财政将难以负担。

四、几点建议

1、省直有关部门要避免“一放了之”。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加强对扩权县(市)工作的指导,同时对部门实施意见,要进一步细化、明确,以提高其可操作性。

2、注意对扩权县(市)的“倾斜”问题。按照“不挤不占”的原则,既支持扩权县(市)的发展,调动其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又要避免优惠政策向扩权县(市)“过度”倾斜而影响其他非扩权县的利益和发展。

3、加强对设区市放权的宏观指导。对养老保险、区域性规划,各扩权县(市)要与所在设区市衔接,该统筹的还要由设区市统筹管理。

4、对各扩权服(市)提出的国企下划改革、土地、项目“打捆”申报等问题,拟请省国资委、省国土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等省起直部门进一步调研,提出指导性意见。

5、对于项目融资问题,宜向省内金融机构通报我省扩权强县政策,争取理解和支持。

6、宏观指导设区市参照省里的做法,向所有县(市、区)放权。

特此报告。

我们向你推荐更多精彩内容:

扩权强县工作第二次督查情况调研报告

扩权强县工作系统督查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扩权强县工作督查情况的调研报告

扩权强县工作系统督查情况的调研报告

扩权强县改革工作总结

word该篇DOC格式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扩权强县工作的调研报告(精选多篇)范文,共有1827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扩权强县工作的调研报告(精选多篇)下载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扩权强县工作的调研报告(精选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