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调研报告
如何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嘉峪关党委政府按照省综治委《关于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调研活动的通知》要求和部署,加强领导,周密安排,组织市综治办工作人员,深入各学校,采取召开群众代表会议、走访座谈、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对14~25周岁青少年的家庭状况、遵纪守法情况及预防违法犯罪情况进行了深入摸底调查,认真统计,并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进行了科学分析探讨。
一、基本情况
嘉峪关市246000口人,其中14~25周岁青少年43520人。单亲家庭10600户,占1.1%;孤儿211户,占0.035%;重组230户,占0.038%;留守13户,占0.0022%;特困家庭1131户,占0.2 2%,家庭暴力20户,占0.003%;以上特殊家庭共11084户,其中轻微违法犯罪10人,占特殊家庭的6.4%,占青少年总人数的0.23%,特殊家庭中青少年违法犯罪人数较多,违法犯罪率相对较高。
二、原因分析
一是社会环境中还存在多种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不良因素。黑“网吧”在一定程度上死灰复燃,“网吧”超时营业、接纳未年成人、逃避监管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含有反动、色情、迷信等内容的走私盗版音像制品活动猖獗;以中小学生为读者对象的有害卡通画册和淫 1
秽“口袋本”图书屡禁不止。这些都成为引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社会诱因。
二是特殊家庭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比较严重。尽管社会各界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情况来看,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总量还没有得到根本控制,一些闲散青少年、流动人口子女、离异和单亲家庭子女、特困家庭子女等特殊青少年群体的违法犯罪问题日益凸显,因互联网引发的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也有所显现,侵财型犯罪所占比率较高,其中14至16周岁未成年人已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
三是社会各个层面在青少年教育管理工作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行政管理上还存在“一手硬、一手软”和“重打击、轻预防”的错误认识,致使各项措施落实不到基层;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影响,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长效工作机制还没有形成。在学校对学生教育工作中,重知识教育,轻思想教育;重升学达标,轻素质培养。家庭对青少年教育上,存在着方法简单,只注重物质生活上的供应,不注重精神上的关怀,大多家庭没有形成和青少年交朋友,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家庭的温暖。社会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持续开展。
三、预防措施
第一、抓好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法制教育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和道德、
法制教育工作,在青少年当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和帮助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和行为规范,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文化和侵蚀和影响,防范侵害,远离犯罪。
第二、重点做好闲散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工作。多年来的工作实践表明,闲散青少年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高危群体,也是基层组织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重点。要采取摸底排查、建档立卡、帮助教育等切实有效的措施,掌握闲散青少年的状况,做到生活上帮困,学习上帮助,行为上纠偏,就业上扶持,探索建立闲散青少年信息管理系统。
第三、建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队伍。立足基层,夯实基础,队伍建设是关键。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任务繁重,情况复杂,要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工作成效,必须解决好“有人做、做得好”的问题。要面向农村、动员组织专职民警、青年志愿者、离退休老同志参与这项工作,逐步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工作队伍。
第四,大力推进校外青少年活动阵地的建设。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是做好预防中小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增多,迫切需要能够就近就便参加活动的场所。如果我们不能提供的健康场所,必须会给那些以可乘之机。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发挥青年中心等活动阵地的作用,在广泛建立便于青少年参加的活动阵地。
第五,以整治社会突出问题为抓手,优化青少年成长成才的社会环境。近年来,违规网吧和电子游戏厅、不健康“口袋本”图书和卡通画册等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列的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原因。对这些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加大联合打击力度,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另一方面,要开展经常性的监督。通过设立举报热线、成立监督员队伍,建立监督、举报和快速受理机制,把不良的社会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
第六、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共同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公安部门认真整治中小学校园及周边的治安环境,严厉打击侵害青少年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继续选派优秀民警到辖区中小学担任法制副校长和校外辅导员,与有关部门一道共同做好辖区内青少年的理想、道德、法制和预防犯罪教育,并做好犯罪青少年的帮教工作。司法所要结合“四五”普法规划,认真实施《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同时对各地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教育部门要针对青少年特点,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道德教育,做好对有不良行为学生的帮教转化工作。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坚决防止毒品进校园。文化部门要针对“网吧”违法接纳未成年人、超时营业等突出现象开展专项执法活动。乡团委要继续深化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妇联会要继续大力
实施“中国少年儿童安全健康成长计划”,开展“不让毒品进我家”活动,广泛建立“家长学校”,帮助少年儿童“远离失学、远离疾病、远离犯罪、远离伤害”。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同心协力,扎实工作,为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调研报告
做好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从源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关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调研报告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国家三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青少年法制教育,并把其提到重要位置。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成长都十分关心。邓小平同志在1986年就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进行教育,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人。"并强调:"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教育都要进行这一教育。"江泽民总书记发表的《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再一次昭示了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全面分析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揭示现阶段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揭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演变轨道和严重危害,进一步抓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对于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青少年违法犯罪主要是14周岁至25周岁的青少年为主。我们青山湖区作为一个城乡结合城区,有52万人,其中14周岁至25周岁的青少年大约有近10.7万人,占到全区总人口的26%左右。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突出,已向低龄化发展。究其原因,有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而缺乏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淡薄,则是一个重要方面。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养成教育,需要从娃娃抓起,把住人生的每一个关口。因此,加强青少年的法律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保障他们健康成长是关键的一环。
一、多措并举,对青少年这一重点普法对象开展长效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近年来,区司法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积极组织、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主要做了以下主要工作:
1、作为普法主管机关,积极组织、协调、指导各镇场、街道、园区,各区直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做好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把青少年特别是在校生作为普法的重点对象,纳入普法规划,做到长规划,短安排。同时实行统一领导,分工合作,明确责任,充分发挥各科室的职能作用,确保法制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2、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础建设。对法制课师资队伍、校外辅导员队伍和法制宣传队伍进行辅导,编印《未成年人保护法》、《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刑法》等宣传材料,提供给各中小学学习宣传。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新方法、新措施,协助有关部门在学校、农村、企业开辟法制宣传栏,定期或不定期出版法律知识宣传专栏,定期出版法制宣传材料。充分运用大众宣传媒体,通过广播、宣传栏、标语等形式多样的方式,广泛进行宣传,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浓厚氛围。
3、利用法制宣传队伍,开展对青少年进行法律教育。我局通过法制宣传队伍这个有效载体,组织宣传人员深入全区各学校进行法制教育。先后宣讲了《宪法》、《刑法》、《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有关禁毒、道路交通等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在农村、社区等基层单位,通过送法下乡等活动,结合学文化、学科技,对基层广大青少年进行普法教育。
4、加强对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的建设,对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的普法教育,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在我区文教路小学建立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并以此基地为中心以点带面,带动全区各中小学的青少年法制教育阵地建设。
5、针对青少年的特点,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形式。如法制文艺宣传、黑板报、法制录像、违法犯罪青少年现身说法、学生"带法回家"等多种形式,激发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法律知识的实效。为提高和增强在校学生的法制观念和"学法、知法、守法"意识,净化校园环境,减少青少年犯罪,2014年3月29日下午,我局邀请了省劳教局女子所、少管所《青少年忏悔之声报告团》赴我区罗家一中做现身说法报告会,四名青少年罪犯李某、谢某、曾某和江某分别从吸毒、抢劫、打架斗殴等不同侧面讲述了自己的犯罪经历,并对昔日的行为表示了深深的忏悔。在讲述过程中他们深刻剖析了自己犯罪的根源: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能辨明是非,不懂法,思想扭曲等等,并呼吁同学们能从他们的深刻教训中悟出人生的真谛,找准自己的人生方向,不要以身试法。2014年5月27日下午,我局又邀请了**市劳教所《劳教人员忏悔之声报告团》赴我区湖坊中学做现身说法报告会,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这两场现身说法会给同学们极大的震动,同学们纷纷表示从这几位少年犯的身上吸取了深刻的经验教训,受益匪浅。
6、建立健全法制副校长制度。全区所有的学校均聘任专兼职的法制副校长,负责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预防犯罪教育。许多学校还开展"军民共建""警民共建"活动,扎实开展对学生的法制教育。
7、开展法律援助和法律维权活动,依法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我局通过开展普法和依法治校活动,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并在基础上,组织、协调和指导各部门参与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为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保证他们公平、公正地利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我区建立区设法律援助中心、镇(街道)园区设法律援助工作站、村(居)设法律援助联系点的三级网络模式,并于团区委就青少年法律援助成立"绿色通道",实现了法律援助全覆盖,方便青少年就近申请法律援助。我区法律援助中心不断加大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全区青少年基本懂得什么是法律援助,如何申请法律援助等基本知识。降低申请法律援助的标准,扩大法律援助的范围,使无收入的青少年都能享受法律援助,从而较好地维护了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同时,法律援助中心、司法所积极为青少年提供法律咨询,帮助书写法律文书,联系委托辩护人等法律服务,为当事人家属排忧解难。同时还通过"148"法律服务专线,轮流值班,随时解答青少年的法律咨询。
二、与时俱进、加强指导,进一步推进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
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是一项艰巨的长期工作,我局在工作中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规定》以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落实"五五"普法规划,认真履行职责,制定落实措施,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和途径,扎实开展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1、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逐步把法制教育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在提高法制课质量上下工夫,确保取得实效。
2、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组织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法制实践活动,如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法律知识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直观、生动、形式多样的教育。
3、完善兼职法制副校长制度。从政法部门选派政治觉悟高、有责任感、业务精、宣讲能力强的政法干警兼任法制副校长,协助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和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4、依托社区,结合基层治安综合治理和"法律进社区"活动,把对青少年法制教育作为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努力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5、开展依法治校活动。通过制定各种制度,落实责任,保证学校有一个正常的教学秩序,把学校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加强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落实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各项措施,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保证青少年有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6、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的建设,依托基地开展法制教育。要完善法制教育基地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逐步实现规范化。
三、结合我区开展的社区矫正试行工作,对青少年罪犯开展教育矫正工作。
自2014年下半年全省试行社区矫正工作以来,我区按照省、市统一部署,认真开展我区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并于今年元月份顺利完成了社区矫正对象交接工作。在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为每一名青少年罪犯成立矫正帮教小组,并与其监护人达成协议,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协助监督管理责任人,并签订《协助监督管理协议书》,确保矫正对象远离犯罪,提升青少年矫正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同时切实提高个案矫正质量。
2、严格执行日常管理。因青少年服刑意识淡薄,服刑表现往往不稳定,在日常管理中更需要严格地执行社区矫正的各项管理制度。每周进行一次口头报到、每月进行一次思想教育、每月固定时间参加公益劳动,通过严格的管理培养矫正对象遵纪守法的习惯,将青山年矫正对象的重新犯罪的几率降到最低。
3、强调思想和心理矫正。针对青少年情绪易波动,思想较幼稚、可塑性强的特点,强调心理疏导和思想沟通的作用。通过每周一次的电话汇报及每月的面谈、公益劳动和教育学习的机会,和矫正对象深入交谈,了解其心理历程和心理变化,并适时对症下药,予以耐心帮助,引导其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帮助其彻底告别过去的不良思想和不良行为。
4、帮助文化学习和技能培训。以青少年矫正对象最终独立走上社会为目标,督促其学习文化知识,提供学习技能的机会,帮其联系实习单位和实习岗位
第三篇:关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调研报告
如何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我们陈庄乡党委政府按照市综治委《关于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调研活动的通知》要求和部署,加强领导,周密安排,组织乡综治办工作人员,深入各行政村和各学校,采取召开群众代表会议、走访座谈、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对14~25周岁青少年的家庭状况、遵纪守法情况及预防违法犯罪情况进行了深入摸底调查,认真统计,并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进行了科学分析探讨。
一、基本情况
陈庄乡辖14个行政村,94个村民组,24600口人,近6000户,其中14~25周岁青少年4352人。单亲家庭66户,占1.1%;孤儿21户,占0.35%;重组23户,占0.38%;留守13户,占0.22%;特困家庭31户,占0.52%,家庭暴力2户,占0.03%;以上特殊家庭共156户,其中轻微违法犯罪10人,占特殊家庭的6.4%,占青少年总人数的0.23%,特殊家庭中青少年违法犯罪人数较多,违法犯罪率相对较高。
二、原因分析
一是社会环境中还存在多种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不良因素。黑“网吧”在一定程度上死灰复燃,“网吧”超时营业、接纳未年成人、逃避监管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含有反动、 1
色情、迷信等内容的走私盗版音像制品活动猖獗;以中小学生为读者对象的有害卡通画册和淫秽“口袋本”图书屡禁不止。这些都成为引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社会诱因。
二是特殊家庭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比较严重。尽管社会各界(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好 范文网:WwW.haOWOrd.COm)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情况来看,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总量还没有得到根本控制,一些闲散青少年、流动人口子女、离异和单亲家庭子女、特困家庭子女等特殊青少年群体的违法犯罪问题日益凸显,因互联网引发的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也有所显现,侵财型犯罪所占比率较高,其中14至16周岁未成年人已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
三是青少年失学、辍学问题值得密切关注。一些因经济贫困、教学缺乏吸引力以及受到新的“读书无用论”影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特别是外来人员子女受教育问题依然是九年义务教育的薄弱环节,他们中大多数人失学、辍学后处于失管状态,成为闲散青少年,极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而违法犯罪。
四是社会各个层面在青少年教育管理工作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行政管理上还存在“一手硬、一手软”和“重打击、轻预防”的错误认识,致使各项措施落实不到基层;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影响,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长效工作机制
还没有形成。在学校对学生教育工作中,重知识教育,轻思想教育;重升学达标,轻素质培养。家庭对青少年教育上,存在着方法简单,只注重物质生活上的供应,不注重精神上的关怀,大多家庭没有形成和青少年交朋友,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家庭的温暖。社会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持续开展。
三、预防措施
第一、抓好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法制教育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法制教育工作,在青少年当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和帮助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和行为规范,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文化和侵蚀和影响,防范侵害,远离犯罪。
第二、重点做好闲散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工作。多年来的工作实践表明,农村中的闲散青少年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高危群体,也是基层组织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重点。要采取摸底排查、建档立卡、帮助教育等切实有效的措施,掌握闲散青少年的状况,做到生活上帮困,学习上帮助,行为上纠偏,就业上扶持,探索建立农村闲散青少年信息管理
系统。
第三、建立农村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队伍。立足基层,夯实基础,队伍建设是关键。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任务繁重,情况复杂,要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工作成效,必须解决好“有人做、做得好”的问题。要面向农村、动员组织专职民警、青年志愿者、离退休老同志参与这项工作,逐步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农村工作队伍。
第四,大力推进校外青少年活动阵地的建设。农村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是做好预防中小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增多,迫切需要能够就近就便参加活动的场所。如果我们不能提供的健康场所,必须会给那些以可乘之机。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农村青年中心等活动阵地的作用,在农村广泛建立便于青少年参加的活动阵地。
第五,以整治社会突出问题为抓手,优化青少年成长成才的社会环境。近年来,违规网吧和电子游戏厅、不健康“口袋本”图书和卡通画册等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列的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原因。对这些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加大联合打击力度,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另一方面,要开展经常性的监督。通过设立举报热线、成立监督员队伍,建立监督、举报和快速受理机制,把不良的社会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为青少年创造
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
第六、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共同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公安部门认真整治中小学校园及周边的治安环境,严厉打击侵害青少年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继续选派优秀民警到辖区中小学担任法制副校长和校外辅导员,与有关部门一道共同做好辖区内青少年的理想、道德、法制和预防犯罪教育,并做好犯罪青少年的帮教工作。司法所要结合“四五”普法规划,认真实施《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同时对各地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教育部门要针对青少年特点,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道德教育,做好对有不良行为学生的帮教转化工作。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坚决防止毒品进校园。文化部门要针对“网吧”违法接纳未成年人、超时营业等突出现象开展专项执法活动。乡团委要继续深化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妇联会要继续大力实施“中国少年儿童安全健康成长计划”,开展“不让毒品进我家”活动,广泛建立“家长学校”,帮助少年儿童“远离失学、远离疾病、远离犯罪、远离伤害”。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同心协力,扎实工作,为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如何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调研报告
如何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
团县委把握试点机遇,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扎实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并将此项工作与团的重点工作相结合,强化“三网两平台”建设,组织乡综治办工作人员,深入各乡镇和各学校,采取召开群众代表会议、走访座谈、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对14—25周岁的青少年的家庭情况、遵纪守法情况及预防违法犯罪情况进行深入摸底调查,认真统计,并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进行了科学分析探讨。
一、基本情况
共有口人,其中14~25周岁青少年4352人。近几年,青少年违法犯罪占总犯罪比例居高不下,单亲家庭,特困家庭,家庭暴力等特殊家庭中青少年违法犯罪人数居多,违法犯罪率相对较高。
二、原因分析
一是青少年自身,法制意识淡薄,失学、辍学现象严重。因经济贫困、交通不便等原因,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利得不到保障,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问题依然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他们大多数人失学、辍学后处于失管状态,成为闲散人员,极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二是社会原因,社会上存在一些不良因素诱发青少违法犯罪活动。以中小学生为读者对象的有害卡通画册和淫秽“口袋书”图书屡禁不止;“网吧”在一定程度上死灰复燃,“网吧”超时营业、接纳未年成人、逃避监管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 含有反动、色情、迷信等内容的走私盗版音像制品活动猖獗;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
三是家庭原因,一些闲散青少年、流动人口子女、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特困家庭子女和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等特殊青少年群体的违法犯罪问题日益凸显。其中14至16周岁未成年人已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
四是青少年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现在的大部分青少年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家乡文化缺少深入的了解,业余文体活动单一,容易受到不良嗜好和不良风气的侵蚀。
五是失待业青年人数增多,待业和失业青年是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发群体。尤其,宽城工矿企业多、外来务工人员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多,严重增加了待业人口数。
三、预防措施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关系着千万个家庭的最大希望和切身利益,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着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为进一步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我县团委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构筑覆盖全县的教育网络,强化法制宣传力度,提高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坚持校内外教育相结合,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加强校外法制宣传力度,在青少年当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和帮助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和行为规范,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文化和侵蚀和影响,防范侵害,远离犯罪。
二是构筑牢固有力的安全网络,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坚持把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作为重点,以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为契机,大力推广“警校联建”工作,在各中小学校设立了校园警务室。同时,结合“创先争优”、城中村改造等重点工作,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大力开展了校园及周边环境清理整顿活动,进一步净化了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使青少年远离了“黑网吧”、“黄赌毒”。
三是构筑健全完善的组织网络,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建立各级领导小组、工作站、结成帮教对子,对各青少年群体做到底数清、家庭情况清、心理特征清、目前状况清,形成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组织网络。
四是搭建家乡文化平台,丰富青少年的业余文体生活,满足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宽城团县委围绕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丰富了青
少年的业余文体生活,使广大青少年进一步增强了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并最大限度地远离了不良嗜好和不良风气的侵蚀。
五是搭建就业创业平台,促进失待业青少年成才就业,远离违法犯罪。宽城团县委结合基层团组织创新工作,成立见习基地为广大青年提供见习岗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宣传青年创业典型以及小额贷款项目,为青少年搭建了一个实现自主创业和就业的新平台。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保护,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积极创建和维护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不断推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迈上新台阶。
第五篇:渤海街道关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重点问题的调研报告
渤海街道关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重点问题的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的进步,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也随着对物质要求的提高而提高。“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的成长情况关系着我国的未来。街道是青少年学习、生活、娱乐和就业的重要场所,作为城市管理体制的基层单位,担负着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重要职责。为此,我们深入到所辖社区针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实际情况做好调查工作,并将调查情况形成了以下报告。
一. 青少年违反犯罪的现状
青少年违法犯罪一般是指14周岁至25周岁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其中重点是14周岁到18周岁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一)以抢劫、盗窃等多发性侵害财产案件为主,作案目的主要是搞钱,即使偶尔猎取物品,但最终要能满足其消费欲望或挥霍目的。
(二)作案多以团伙出现,即使无固定成员,但一般作案均有2人以上纠合方才作案。
(三)违法犯罪逐渐向低龄化方向发展,未满14岁及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违法人员都呈现逐年增加趋势。
(四)犯罪具有偶发性,说做就做,手段残忍,不计后果。
二.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不良因素
(一)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心灵的扭曲是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收物质利益的影响,青少年懒于成长的社会环境出现了多种价值标准,拜金
主义与金钱至上的思想观念使青少年的价值标准发生错位而诱发违法犯罪。在一切向钱看的价值标准影响下,在追求金钱、贪图享受的欲望驱使下,年轻幼稚的青少年千方百计弄钱。在通过正常渠道难以获得金钱的情况下,便铤而走险,偷盗抢劫,无恶不作,以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二)就业压力大,大量外来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待业青年的存在,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又一原因。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使农村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和闲散人员成为社会问题。这部分青少年中绝大部分存在文化水平低,纪律作风较差等问题,他们长期流散社会,由于无业、无正当经济来源,不能满足其吃喝玩乐的欲望,于是就进行偷盗和抢劫等违法犯罪活动。
(三)家庭因素是影响青少年最直接的因素。家庭对青少年而言是最亲近、影响最大和接受教育最多的地方。家庭对子女的身心发展起着迁移墨化的引导作用。但有的家庭父母整天忙着挣钱不管孩子,孩子有什么要求都用钱打发,久而久之这些孩子便会沾染一些不良习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家庭溺爱孩子,对孩子百般呵护生怕孩子吃苦受委屈;有的家庭结构残缺,单亲或父母一方再婚,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孩子一般缺少关爱,孩子得不到应有的爱护和关心,生活在这种缺少爱心家庭中的孩子极易产生孤独感和冷酷感,十分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有的家庭父母平时很少与子女进行交流沟通,教育子女的方法简单粗暴,开口骂、动手打是家常便饭,子女不堪忍受,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反抗情绪升级,甚至选择了离家出走的道路。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少年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法制观念淡泊,义气用事,不计后果,也是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
道路又一原因。从近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情况来看,在违法犯罪案件的青少年中,大多数属于法盲,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就连起码的法律常识都没有,在他们的脑海中,“哥们义气”代替了法律,把“哥们义气”看得高于一切,大于一切。
三.针对以上情况,为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挽救已经触犯法律的青少年,我们通过调研总结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有所帮助。
(一)加强法制教育。学校是青少年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应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要防线。学校要适当增加法治思想道德教育课,在进行思想、道德、法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使未成年人遵纪守法和防范意识有所提高。学校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教书育人的水平;在教育方法和策略上要坚持正面引导为主,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和爱护,不要歧视有问题的学生,要积极引导他们克服缺点,改正错误。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要形成制度,多进行家访,及时召开家长会。
(二)努力改造社区环境。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加强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倡导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教育,关心和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治安部门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校园周边的环境综合治理,净化学校周边环境,为学校提供良好的社区环境。
(三)积极改善家庭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应该配合学校对孩子从小进行法制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
氛围。作为家长要改变教育孩子的错误观念,多与孩子沟通,多与学校联系,不要以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避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家长要起好榜样示范作用。要加大对孩子的监护力度,多关心孩子的心里动向和去向。总之,父母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多留些时间陪伴孩子,让他们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