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工作椅调研报告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工作椅调研报告篇1
在今年初召开的人代会(镇海区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蛟川代表团在集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过程中,针对该区域内污水治理方面的问题意见反映十分强烈,到会参加审议的政府负责人表示将认真研究相关意见,尽量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会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认为,蛟川区域的水环境问题由来已久,一些问题矛盾错综复杂,研究解决好该区域的问题,就是抓住了镇海全区治污工作的牛鼻子,对于全区整体推进污水治理、提升环境品质具有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为此,决定对该区域水环境治理情况进行专题询问,并将其列入常委会本年度监督工作重点内容。为充分掌握情况,生态环保工委受常委会委托,及时深入辖区企业、村(社区),访群众、看河道、查资料并踏勘施工现场,广泛听取和收集各界对污水治理的意见反映,经过为期一个月的专题调研,较全面摸清了蛟川区域污水现状和治污工作情况,为接下来常委会制定专题询问方案、确定询问重点、提出询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蛟川基本概况
(一)蛟川区位情况
蛟川街道成立于2001年9月,2006年9月与镇海经济开发区正式合署办公,区域面积36.82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7个社区,另有3个大工程单位社区,常住人口约13.5万余人,其中户籍人口约4.2万余人、外来务工人员约9.3万余人。该街道地处宁绍平原水系下游,临近甬江入海口,区域内河网密布,人口稠密,工业企业集中,环境承载压力大,是镇海区五水共治重点推进区域。
(二)蛟川水环境情况
蛟川街道水系发达,河道纵横交错,区域内共有河流29条,其中市级1条,区级4条,街道级23条,共计54.73公里。河道总体呈三横两纵的格局,三横河道为甸张港-新泓口河、中大河和前大河,两纵河道为万弓塘河东港河,区内排水主要通过新泓口河、前大河和中大河排往外海和甬江。蛟川地处江北镇海平原河流下游,水体污染为全区最重,治理难度也最大,大部分河道断面水质为v类或劣v类。由于河道淤积、堵塞、拦隔等使河道功能大为降低,导致水流不通,使水体污染程度进一步加剧。
二、蛟川水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从调研掌握的情况看,蛟川街道水环境问题目前是镇海全区最为严重的区域,治理难度非常大。经梳理分析,该问题的主要成因有以下方面:
(一)位居河道下游,功能退化,自净能力差
蛟川处于宁绍平原水网下游,各种污染物容易聚集。同时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很多区域土地和产业功能发生变化,部分河道被填埋,造成河道断头现象严重,有中一河、王家门前河、石塘下陈家河、后海塘河石塘下段、风景九园北侧河等5处成为断头河。同时由于绕城高速、铁路北环线等线型工程施工影响,西港河、前大河、柴家港等3条河流被截断阻塞。另外城市道路建设时,与河道交叉处多采用涵管,共有14处,阻挡水流。如与宁镇路交叉的柴家港、西港河、中一河都采用涵管,直径约0.5米,严重阻断河流。这些人为的干预,完全改变了河道自然面貌,使得河网水系自然流动被打乱。河道的断头、涵管阻碍、闸坝隔拦、截污管道挤占,造成河道沉积加重,大部分村庄河道河床较高,蓄水、行洪功能大为下降,导致大面积河流水系瘫痪。
(二)污染源多且排放量大
蛟川辖区现有企事业单位2843家,其中工业企业950家,商饮业507家;常住人口约13.5万,其中外来人口9.3万。36.8平方公里内聚集如此多的工商业和人口,环境承载压力已相当沉重。同时,区域土地、产业状况复杂。蛟川区域分布着宁波石化经济开发区(蛟川片)、临俞工业区、镇海经济开发区,12个行政村及下辖72个自然村、10个社区与这些工业区相互交错,农村边缘小工商业点密布,工业区、城市、农村、工商业网分布情况错综复杂,尤其是大量的化工、机械等易污染企业,使得蛟川截污、治污难度非常大。
(三)管网建设条件差
蛟川区域村庄内部房屋密集,历史建筑和临时建筑占据道路、河岸等情况普遍,管网建设条件较差,政策处理量大,给截污管网的实施增加了很大的困难。同时,由于农村区域地势较低,外围主干管网运行水位较高,在雨季有可能出现污水倒灌现象,而通过提升泵站即增加了工程造价又增加了后期运行管理的难度。
三、近年来蛟川水环境治理所做主要工作
近年来,按照省、市、区提出的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等五水共治工作相关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精神,蛟川街道从辖区实际出发,坚持以治污水为重点,其他四水齐抓共治、协调并进,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
(一)建立了工作机制
街道十分重视治水工作,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五水共治领导小组,提出2014年为污水治理攻坚年、20xx年为污水治理巩固年,在人力、财力、物力上全面倾斜和支持。制订了《蛟川街道五水共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落实27条河流一长三员(河长、劝导员、巡查员和保洁员),明确各科室职能,以一治理(污染源头治理)、二处理(污水纳管集中处理、垃圾集中处理)、三清理(黑臭垃圾河、淤塞河、断头河清理)为重点,提出了2014年扭转水质恶化趋势、20xx年总体提升河网水质、20xx年全面改善河网面貌的三年目标任务。同时,出台《蛟川街道五水共治专项奖》,将河岸垃圾清理、河面保洁、河道违建拆除、零散养殖点整治列入对村(社区)考核,每月村社区书记例会交流汇报。
(二)明确了整治方案
根据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工作思路,街道成立了20个排查组(其中1个工业排查组、19个村社区排摸组),协同河长对辖区河道情况进行大排查,共排查出截污管网接收污水渗漏、生活污水直排、河道保洁未覆盖等75个问题, 一河一策提出治理对策80条,每条责任河道都做到有一张水系图、一本任务书、一个时间表、一份报告书。在此基础上,街道委托宁波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院和镇海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分别编制了《镇海区蛟川街道河网水环境整治方案》、《蛟川片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行动规划》,为整体治污工作提出具体路线图和时间表。
(三)开展了重点整治
一是开展污染源头堵截。投资800万元,对污染较为严重的临俞工业区开展污水管网改造提升工程,对内部16公里管网进行全面疏通,并进行外围引水和换水,促进片区水质改善。二是开展截污设施提效工程。针对养护过程中反映的南洪泵站、五里牌泵站的运行问题,联合养护单位对农村截污全线19公里截污管道进行排查。针对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风景九园周边区域,加强日常巡查,及时疏通污水管道。三是推进河道生态治理。大力开展垃圾河、黑臭河整治工作近期对后海塘河、王家门前河等河道(段)垃圾淤塞严重问题开展紧急整治工作,已有两条河道摘掉垃圾河黑帽。四是编制河道清淤计划。投入专项资金综合治理了柴家港、庙后张河6条段共5.3公里河道,实施清淤甬江塘河等20余条25公里河道。五是开展流域保洁优化。协助指导村(社区)加强河道卫生保洁工作,尽力改善主干河道河岸环卫状况。
(四)推进了集污纳管
蛟川街道范围污水系统主要分成三个大的排水片区,炼化厂区、生活区、石化三公司等污水排入炼化内部独立的污水处理系统;蛟川北部庄俞路-绕城高速-镇骆路-丰收路-镇浦路围合的区域,主要为南洪、棉丰、后施及陈家村部分自然村,污水经南洪泵站提升后排入北区污水处理厂主干管;蛟川中部、南部片区村庄及临俞工业区、开发区污水通过海天泵站、金丰路泵站提升后排入镇海污水处理厂主干管。目前蛟川辖区范围内污水管网系统已初步形成,已建成污水管道长度约45km,其中城镇截污约25km,农村截污约20km,农村截污纳管覆盖自然村为26个。
四、当前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蛟川区域水环境问题错综复杂,牵涉面较广,但制约区域水环境改善的瓶颈矛盾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亟需着力突破解决:
(一)污水处理能力不足
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有限。目前镇海污水处理厂和北区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能力都不能满足产生的污水量,最直观的表现为辖区镇骆路、中官路等污水主管长时间保持相当高的水位,造成沿线截污支管污水无法排出,处于高水位状态。这种情况造成的影响不仅是污水无法及时排出,更因污水长时间不流动,极易造成污水管网淤积堵塞,给日常养护和维修检查造成很大困难。水位越高,清理难度越大,而清理困难又容易淤积堵塞,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污水提升泵站未能正常有效运行。蛟川街道联合规划部门已制定了《五水共治背景下蛟川片区污水治理行动规划》,明确蛟川区域内现有污水提升泵7座,其中区级3座为海天泵站、金丰泵站、威海路泵站,街道级4座为五里牌泵站、南洪泵站、王隘泵站、蔡家泵站。由于污水处理厂能力有限,区级污水提升泵在平时未能正常有效运行,雨天时为了保证城区污水排放,提升泵更是直接停止运行,造成区域管网长时间保持高水位,污水直接从紧急排污口倒灌流入河道,已造成多次大面积水污染事件。
(二)农村截污设施建设标准较低、覆盖率不高
蛟川街道从2009年开始实施了四期农村截污管网建设,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但由于当时缺乏科学统一规划,雨污未分,建设标准不高,使得管网落差、堵塞、破损等问题较多,加之管护不到位,截污设施作用发挥十分有限。如临俞片区部分支管,内部管网建设完成后并没有同镇骆路主管连接,造成污水收集后不能有效排放。又如俞范东路(镇骆路-宁镇路段)污水管道,向北铺设后未与镇骆路主管连接,直接同中大河连接,造成直排河道的后果。又如镇骆路(镇海大道-北外环段)随道路拓宽改造新建了一条d800干管,但该管线仅将临俞干管接入,临俞片罗家港水管、前程路污水管并未接入,导致临俞片约1000吨/天的污水直排内河。
蛟川街道尽管经过前几年农村截污工程的建设,截污纳管自然村已达26个,但受限于外围主管布局以及村庄整体拆迁的考虑,农村截污工程未做到全覆盖。主要原因,一方面周边主干管缺失或者距离主干管距离较远的自然村未进行纳管处理或生态化处理;另一方面,规划整体拆迁的.村庄原先没有考虑建设管网,如前期排摸33个重点区域中的棉丰、陈家等村,村属企业、家庭作坊、小餐馆等污染源均未纳管处理。
(三)污水治理运行体系不完善
目前镇海区的污水管网养护机制是:总管由区相关部门负责管理养护,农村截污管网由各乡镇街道负责管理养护。由于管网养护专业化程度较高,需要专业对口人才及专业的养护工具,而乡镇街道一般此类人才缺乏,再加上专业养护工具的缺失,使管网出现破损、堵塞等问题时,无法及时排查解决,导致污水或直排河道或长期积压损坏管道。如镇骆路区级主管(镇海大道以西段)因养护管理不及时、不专业造成堵塞,管内长时间保持高水位,进而造成蛟川范围内的大部分截污管线污水无法排出,只能积聚管内甚至倒溢进河道中。
另外,蛟川区域内企业多,居民多,各种人为污染因素多,但执法部门或缺乏执法依据,或执勤力度不够,或执法不严,各种故意污染水质行为难以有效遏制。如风景九园小区雨污管道错接问题,经多次告知督促,物业公司拖延数月后才整改,吸粪车污物排至雨水管、企业污水直排、建筑垃圾偷倒河岸等现象仍频繁发生。
五、下步水环境治理的工作建议
综合调研情况,经分析研究,我们建议,下步蛟川区域的水环境治理工作,有必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重点发力,切实有效加以推进。
(一)开展源头治理,完善辖区排污体系
积极实施污染源头治理。区级相关部门联合街道继续深入排查污染源,对排查出的污染源,特别是边缘村庄、商业网点、村工业区、重点污染企业等,应进一步加强源头治理力度。加大截污管网设施建设,切实提高截污覆盖面;同时根据污染源特点,针对性采取措施治理。
全面排查修复截污管网存在问题。根据现状污水管网的运行情况,为解决部分区域雨污混接、管道漏接错接、管道淤堵等问题,拟进行辖区约25km城镇截污管网的清淤疏通,并全面推进雨污混接改接、错接改接工作,推进渔基路周边、俞范社区周边的管道改造以及五里牌、南洪泵站改造工作。全面修复支管与主管的错接、漏接现象,提高截污管道的可靠性。督促企业实施雨污分离改造,并做好后续监管工作,一方面外围管网配套齐全的,要尽快进行雨污分离的改造,雨污混接的要及时更正,另一方面要加强事前管控和后续监管工作,切实做好排水许可的审批,同时环保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
加快管网建设全覆盖。要加快污水处理厂的改扩建,解决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要加快污水主干管的改扩建,特别是宁镇路和镇骆路段,确保沿线地块污水具备排放条件;要加快污水管网未覆盖区域的管道建设,争取截污纳管的全覆盖,解决污水直排河道的现象;要协调大工程单位,整合城市排污体系和大工程单位排污体系,确保辖区排污系统更加科学合理。
(二)加强跨区域调水换水,高效净化流域水体
蛟川区域河网水体自净能力已严重退化,针对目前整体河网水体污染较重的实际,跨区域调水、换水是成本最低且见效较快的手段。《整治方案》中蛟川区域调水环境主要分为风景九园片、临俞园区片、后海塘片、万弓塘片。风景九园片换水路线为由东港河、西港河-前大河(中大河)-涨监砌闸。临俞园区由老周港、罗家港、董家河-陈家河、孙家港、中大河-涨监砌闸。后海塘片、万弓塘片主要由万弓塘河饮水,经王家门前河、石塘下陈家港,到威海河和中大河(涨监砌闸)。要加快实施蛟川区域调水换水工程,确保中大河、清排大河2座节制闸的建设工程顺利实施;同时对于河道拦水坝、泵站等进行有效排查,不必要的进行清除或改造,确保水网调水换水工程效果有效发挥。
(三)大力开展河道整治,恢复河道生态功能
对区域内重点河道、重要区域村庄河道淤积较为严重、河道生态功能较差的,应积极进行综合治理和清淤。对于线型工程施工造成的断头和淤塞,建议由区主管部门责令施工单位进行及时疏通和整改,尽快打通柴家港雄镇路段、前大河和西港河高铁施工段等堵塞点。对前大河、孙家港、老周港等11条淤塞和填埋河道,由区主管部门牵头,按原出资方式,尽快进行清淤或开挖河道,清理淤积,降低河床,疏通河道,提升河道蓄水、行洪能力,逐渐恢复河道基本功能。
对13座河道拦水坝、8座水闸、3座抽水泵站等人工设施,建议由区水管部门牵头,会同先关街道及部门,进行科学论证,分近期和远期,出台整治方案。对于不必要的设施进行坚决拆除,有存在价值的进行改造和完善,并确保正常运行,为河流畅通彻底消除障碍。对14座穿路涵管和箱涵,应进行排查和评估,对于影响水流的,应进行整治和改造。
(四)建立区级专业养护队伍,施行长效管理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截污管网设施的管护和运行管理机制,由区级部门牵头成立专业的管网养护队伍,全面覆盖主管及农村截污管网的养护管理,增加必要的管网养护器具,全面监控管网运行,在管网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排查修复,确保管网高效运行,收纳污水及时排出。其次要进一步加大河道保洁力度,完善街道、村社区两级河道保洁制度,加大对环卫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卫生保洁、监管质量,积极探索河道保洁市场化运行机制,落实常态化河道巡查监控,做到情况及时反馈和应对,确保保洁100%覆盖,保洁效果有效巩固。再次要进一步加大 五水共治工作宣传力度,提升群众对街道治水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发动企业、居民参与河岸垃圾清理等护水、爱水行动,形成街道、村社区、企业、居民四位一体的治水机制。
工作椅调研报告篇2
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最具特色的处理民事纠纷的传统方式。如何创造性地开展诉讼调解,充分发挥其价值功能和优势,以实现调解制度之公正、效率的终极目标,值得深思。前不久,受省院委托,一行专程到各基层法院进行了调研,下面就调研结果主要发表一下看法:
一、当前基层法院调解工作的基本情况与主要做法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基层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以调解方式解决了大量的民事纠纷案件,为及时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从几个基层法院的统计数字来看,以调解方式结案的比例多在60%至70%左右。有的是逐步下降;有的是稳步上升;还有的是先下降后又上升。下降的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调解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不断加强审判流程管理、强化审限管理的同时,调解的力度被削弱;二是案件数量的不断增加使法官应接不暇,没有时间过多的调解,客观上造成调解不能;三是调解需要当事人对法官的信任,而目前法院的司法权威和法官的社会公信力在下降;四是对司法政策的理解不够全面,认为最高人民法院重判决轻调解,或认为调解过多有损法院形象;五是其他社会力量的不当干预,影响了当事人自由处分权的行使。
(二)主要做法
各地法院将调解贯穿于审判全过程和各个不同的诉讼阶段:
1.送达起诉状副本和应诉通知书时的送达调。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双方争议不大的案件,收案后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即以打电话、就地审理等简便灵活的方法通知当事人到庭或到当事人住所,在双方当事人同意且被告自愿放弃答辩期的前提下进行调解。
2.询问被告答辩时的答辩调。即在被告向法院送达答辩状时,根据原告的起诉事实及被告的答辩意见,给被告做调解工作;如被告同意,便及时通知原告立即到庭进行调解。
3.双方当事人同时到庭的即时调。
4.庭前准备阶段在交换证据时的听证调。
5.庭审阶段的庭审调。
6.发挥双方委托代理律师的作用,促使当事人庭外和解的庭外调。
7.定期宣判送达前,当事人行使请求调解权的庭后调。
基层法院在长期的审判实践中探索了一套调解的方法,积累了一些有益的调解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2.强化调解工作的观念不能动摇;3.要坚持合情、合理、合法相结合的调解原则;4.要创造性的开展调解工作;5.要因地制宜,不断创新调解工作的方式、方法;6.要努力提高法官的综合素质。
二、当前基层法院调解工作的体会
对调解的功能,各地基层法院有着清楚的认识:一是可以减少诉讼程序的对抗性,有利于在解决民事纠纷时维护双方当事人的长远利益和友好关系;二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纠纷解决程序的效益,快速、简便、经济地解决纠纷,缓解当事人的讼累,降低诉讼成本,达到办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三是有利于当事人充分行使处分权,发挥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程序主体性作用,实现当事人主义的私法功能;四是调解协议以合意为基础,更易为当事人实际履行,可避免执行中的困难,实现调解与执行的有机统一;五是在实体法律规范不健全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通过调解中的协商和妥协,以探索双赢的审理结果。
工作椅调研报告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根据镇人大的工作安排,对我镇的民政工作开展了调研,我就我镇的民政工作的开展情况向大家做个汇报,敬请各位领导及代表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
小百户镇位于陆良县城西部,距县城9公里,国土面积449.87平方公里,属山区半山区。有14个村(居)民委员会,81个自然村,118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回、彝三个民族。2010年末,总人口42746人,农村经济总收入4.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31元,人均有粮450公斤。我镇至今有优抚对象171人,五保户88人,孤儿33人,低保户913户1510人,已办证的残疾人有456人。
二、20xx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镇党委、政府的总体要求和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观,立足民政,服务大局,积极进取,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本年度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为全镇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建设
1.是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转变工作作风。按照镇党委 — 1 —
政府科学发展观目标考核要求,制订方案,加强学习,不断整改,干部职工作风更进一步好转,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
2.是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概括、新举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尤其是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国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提法,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给我们民政部门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的动力。通过学习,使干部把思想和认识进一步统一到各项民政工作任务上来,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
(二)业务工作取得新成效
1.优抚工作
优抚工作是根据国务院《优抚条例》和各级民政部门的具体安排,认真落实政策,完善国家、社会、群众三结合的优抚体制,保障优抚对象的生活,具体做法是按时发放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伤残军人的定期定量补足,对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伤残军人、义务兵家属临时出现的生产生活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并定期进行走访慰问。
一年以来发放优抚对象定补的情况是:2010年全镇有优抚对象171人(其中老复员军人44人、伤残军人7人、烈属8人、参战102人、带病退伍军人10人),春节慰问每人50元,医疗 补助每人30元,临时补贴每人90元,中央生活补贴每人180元。共发放各类补助资金475189元。
2.救灾救济工作
救灾救济是帮组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占时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一项社会保障制度,体现着党和政府的关怀。今年以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又遭百年未遇的干旱,受灾严重,群众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针对这种情况,民政所积极向上级各部门争取救灾资金,一年来发放抗旱关爱资金81500元解决163户570人次。补助抗旱救灾资金300000元,这部分资金是补助到镇政府及几个相关村民委员会。补助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和修缮46户87000元,火灾补助5户8200元。发放临时救助资金65000元302人次。春节期间,共筹集走访慰问资金99740元,走访慰问了农村五保对象、重灾户、城乡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困难老党员、因病或因灾造成暂时困难的临时救助对象等六类特殊困难群体,惠及困难群众共1770人次。
3.五保孤儿供养工作
进一步理顺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根据五保供养实施细则管理办法,推进农村五保供养水平的提高。2010年全镇有五保孤儿121人(其中五保88人,孤儿33人),五保供养每人每月80元,孤儿助养每人每月120元,共发放各类补助资金205205元。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做到经常性的走访,及时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遇到困难及时解决。
4.农村低保工作
农村低保是党和国家的一项惠民政策,对特别困难的群众变临时救济为日常性救济。自2007年启动农村低保,我们按县局要求,对每个民政对象进行了信息化管理,并造册建卡,做到民政工作心里明,民政对象一目清,全镇共落实913户1510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使最困难的群众能及时得到政府的救助,感受到党的温暖。全年共兑现农村低保各项补助资金1227170元。全部是社会化发放。
5.农村大病救助工作
农村医疗救助开展有序。按照“扶贫帮困,分类施救”的指导思想,我们将农村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作为救助的重点,在救助资金和救助力量上尽量倾斜。2010年农村医疗大病救助53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25200元。
6.基层建设工作
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既符合民心,又顺应民意。一年来,我镇严格执行村务公开制度,规定每季度公开一次。并多次组织民政所、镇纪委联合检查,对坚持好的表杨,对假公开,公开内容缺项的村,进行批评并责令重新公开,把各村的政务公开栏真正办成了干部连心墙,群众的明白墙,社会的稳定墙,干群的连心墙。
7.残疾人工作
认真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管理办法。全镇共办理二代残疾证469人;完成了白内障复明手术18例,为精神病患者发放康复救助3人,完成盲人定向行走培训3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救灾救济工作力度不够。部分村(居)民委员会报灾不及时,查灾困难。无专项查灾经费,救灾工作严峻。社会救助工作还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形势依然严峻。
2.城乡低保工作力度不够。低保宣传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有些群众对低保工作的政策、标准、程序不十分清楚。错误地认为:低保就是一种待遇;把低保当成一辈子的事,造成“进”去容易“出”去难;认为政府掏钱,不拿白不拿。
3.村务公开力度不够。部分村(居)民委员会村务公开工作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表面、轻实效;重集中、轻民主的现象。
4.工作落实力度不够。办公条件差,工作经费困难。没有专项经费,面临的任务严峻,导致民政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有情绪。
三、几点建议
1.加强民政工作宣传力度。不但要宣传自身工作的广泛性、服务性、重要性和繁杂性,还要广泛宣传民政工作在以人为本、扶贫帮困、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对民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加强村务公开力度。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工作,内容要实,不要流于形式,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公开的内容简单易懂,形式多样,让村民一看便知晓。通过实实在在的村务公开,切实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
3.加强领导的重视和管理力度。要时常听取民政干部的工作汇报,关心民政干部的工作和生活疾苦,给予一定的资金倾斜,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
4.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力度。加大对低保条例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低保政策,通过加大对低保政策的宣传,让低保政策更加公开、透明;规范操作程序。将“申请、入户核查与民主评议、审核、审批、公示公开”五个环节作为申办农村低保必须履行的程序来抓。要重点把握好入户核查与民主评议这个环节;要将审核农村低保对象作为村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探索农民参与监督和民主管理的监督机制,保证农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总之,我们将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民政局的指导下,在镇人大、纪委的监督下,积极争取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推进民政工作,继续坚持“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民政为民的核心内涵,全面履行“关注民生、解决民生、保障民生”的民政工作职能,切实解决好我镇贫困群体的生活问题,努力推动我镇的民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工作椅调研报告篇4
一、基本情况
称钩驿镇位于安定区西北部,距市区35公里,陇海铁路、宝兰二线、312国道、巉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镇流域面积189.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94万亩,人均6.23亩。现辖14个行政村153个社,4267户17003人,现有农村低保户856户2917人,五保户111户135人,其中集中供养6人。2010年人均纯收入为2689元。
2011年我镇发放救灾救济面粉1100袋,落实城乡居民临时救助20户76 人17900 元,发放抗旱救灾款3万元。特别是面对今年持续干旱,2115户8295人2785头大家畜存在饮水困难的情况,党委、政府组织镇村干部深入一线调查摸底,动员组织1845户农户邻里互助,组织270户农户远距离拉水550吨,争取到香港古天乐集团投资水窖50眼,使受灾生活困难群众生活稳定,顺度灾年。 农村生活保障制度,经过几年的逐步完善,在办理申报手续与审批程序上,更加民主完善,数量逐年增大,目前,全镇已有856户2917人享受农村低保,占全镇总人口的17%,截止2011年6月,发放低保资金 123万余元。全镇现有“五保”老人135人,其中分散供养129人。截止2011年6月,共计发放五保供养资金9万元。 镇中心敬老院占地面积1269.4平方米,现有房屋7间155.52平方米,水窖和菜窖各1眼,集中供养五保老人6人,选派院长1名,
雇佣专职厨师1名,配备电视、冰箱、洗衣机等一系列生活用品。为了进一步提升敬老院的服务水平,镇政府筹资为敬老院安装太阳能庭院灯一座,同时积极争取到资金30万元用于扩建基础设施。积极落实老年人优惠政策,为高龄老人发放高龄补助6000元。
全镇现有64名优抚对象,7名老复原军人,1名退伍军人,5名伤残军人,7名三属人员,按时发放各项优抚资金12.8390万元,为老复原军人的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积极动员农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1年参合农户3952户15609人,参合率92.3%。截止目前住院费用报销250人、29万元,报销比例为54%,发放大病医疗救助金69户、25万元,有效解决了部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二、面临的困难
我镇民政工作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资金投入有限导致民政工作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二是救灾救济工作十分困难。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经费缺乏,贫困人口多,加之自然灾害频繁,每年因灾因病返贫人口增多,救灾救济物资缺乏,工作的难度较大。三是低保五保基数大,不能做到应保尽保。四是基层民政专职人员人少事多,且兼职太多。五是农村敬老院项目建设进展较慢。
三、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有效提高民政工作整体发展水平。
(二)加大救灾救济物资,对因天灾人祸、金融危机而新产生的困难家庭,符合条件的要及时纳入保障范围。
(三)进一步完善低保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审核审批等工作环节和程序。强化家庭收入核算,倡导诚信救助,切实做到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差标准有升有降,及时掌握其生活水平,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四)要确定专人从事民政工作,最好不要兼职,做到熟悉政策,精通业务。
(五)重视敬老院建设,督促加快建设进程,保证五保老人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服务水平。
工作椅调研报告篇5
我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幅员面积 878平方公里。辖4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人口86万,488个村(居)委会,全市共建各类调委会632个,其中乡镇(街道办事处)调委会49个,村居调委会488个,联合调解室5个,厂矿企事业单位人民调委会90个,专门调委会4个,各类调解人员xx年来,我市按照中央和省、市的总体工作部署,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探索和丰富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新路子,筑牢“第一道防线”,化解了大量民间纠纷。这两年,我市各级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纠纷 245 起,调处成功 20xx年的努力,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遍布城乡、扎根基层的人民调解工作网络化体系已基本形成。
(三)强化培训,规范管理,提高调解员的工作能力
如果没有一支组织健全、人员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人民调解队伍,就不能及时化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经济建设也势必会受到严重影响。我们采取按级、分片、以会代训的培训方法,搞好年度培训,使调解人员多层次、多渠道地学习调解知识。我局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征订了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联合编写的培训教材,作为人民调解的培训教材。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和司法部关于人民调解工作的若干规定,民事诉讼法、民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与公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让他们重点掌握受理民间纠纷的范围、调解民间纠纷的具体程序,人民调解协议的订立和履行以及正确掌握调解文书的制作。全面提高人民调解员的法律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集中培训结束后,对参训人员进行了统一考试,并为考试合格的颁发了资格证书,实行持证上岗。近年来,我们共培训调解人员5000余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全市调解员的综合素质和依法调解能力。
(四)服务大局,人民调解成效显著
一是人民调解服务经济大局。近年来,人民调解工作已经成为维护我市经济社会稳定的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2年来,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245 余起,防止因民间纠纷引起自杀 05起,防止民转刑案件47起,制止群体性械斗 5起,防止群体性上访225起。优化了我市经济发展的环境,为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是人民调解服务稳定大局。我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扎根基层,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在预防调解处理民间纠纷上做了大量工作,民调组织的职能作用日益凸显,有效地发挥了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xx年,我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出动 230人参与矛盾纠纷大排查,共排摸出不稳定因素463件,调处各类纠纷5837件,共参与严打整治及专项治理活动376人次。大量的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了有效化解或妥善处理,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人民调解为党委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愁、为信访分流、为公安减压、为法院减负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三是人民调解服务重点项目大局。自xx年我局开展“四对一”活动以来就把人民调解工作融入到全市的重点项目建设中去,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辖区内项目纠纷的调解,做到“哪里有项目,哪里就有人民调解”,全程跟踪,服务到位。促进了这些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四是人民调解服务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大局。随着社会的进步,群众的自我维权意识越来越强,但部分农民依法办事的意识仍较为薄弱,群体性上访事件时有发生。为此,我局在竭力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同时,注意加大法制宣传工作力度,引导纠纷群众选择正确方式依法维权,使越来越多的群众自愿选择调解方式解决纷争,人民调解在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市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建设已有了良好的基础,“大调解”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化解了大量的社会矛盾,真正发挥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促进了一方经济的发展,此项工作也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市委、市政府府的肯定。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以“立足基础为前提,规范管理促发展、经常工作走在前,树立典型抓重点。”再创人民调解工作新局面。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人民调解组织机构建立不健全,有其名无其实现象较普遍,工作机制和管理机制都很不规范。
(二)大多人民调解员是兼职,且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较低,很难一心扑在调解工作上。
(三)调解经费的严重不足,阻碍了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很难调动调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规范化建设,促进各调解委员会工作制度、工作纪律和内务建设规范化。
(二)加强人民调解员的常态化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调解技能。
(三)真正地把大调解工作纳入维稳的大盘子中去、高度重视大调解在维稳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随时开展民间纠纷大排查、大调解活动,把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工作椅调研报告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