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悟德国之行
你正在浏览的实习报告是感悟德国之行
又一次翻开相册,两个月前在异国生活的一幕一幕立即浮现眼前,一切鲜活得就像发生在昨天,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轻揉着我的心——多想再飞回那个遥远的国度,再看看那里明澈的山水,再问候那里异国的朋友,再做完我两个月内想做却还没做的事……
从国外回来之后,常常会被问到的问题是——你这次出去对你成长最大的帮助是什么?我会很怕回答这种问题,因为我觉得在国外的每一分一秒,每一项活动,每一份体验都是那样宝贵,要说经历、说收获、说感受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要从这么多我宝贝的经历中抽出一点几分钟说出来,一时间会难以取舍。
两个月实在太短,让你恐怕无法真正的融入那里的文化之中,大概也只浅浅的尝试。比如去参加那里的party,你可以和一群金发碧眼的年轻人一起聊天、跳舞到凌晨,但最后会发现真正谈得来的还是有着相近的文化背景的亚洲人;两个月又是太长,让你感受到对同一事物太多的不同的侧面,比如德国人的火车,应该算是德国人严谨守时的代表作,进站、离站常常精确到分钟,但时常也会有晚点的现象发生,尤其是到了周末几乎成为一种定律。太多的不同混杂在一起,常常是很难理出清晰的头绪的,于是常常就会得出一条不知能否成为领悟的结论——大家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同一类生物,我们有的疵点他们也一样,哪怕是在最亮眼的地方。
当然,出门在外更多的还是在看国内外的不同,看差距,因为毕竟我上面的那条结论除了给自己增强不少自信之后便毫无用途了。
到了德国,你常常会发现有很多的空子可以钻,比如坐地铁,上车时是从来不检票的,只是据说每个月有那么一两次检查,但是被查到的概率也是非常小的。然而当我们很兴奋的讨论到可以钻这样的空子省点money的时候,却会发现很多的德国人哪怕在凌晨一两点钟,这个查票人断不可能出现的时间,老老实实的跑到自动售票机前买票。也许会有人很不屑觉得他们这帮人好傻,但我想大部分的中国人还是会很惭愧的面对这个在诚信意识上的差距。的确,在德国诚信已经不再是挂在口头上的词语,而几乎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人生命的一部分,人们需要珍视自己的每一个承诺,来维系自己的诚信。但我们也完全没有必要因此而自卑,因为德国人现在诚信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有赖于法律约束的。像地铁查票,虽然次数不多,但一旦被查到问题就不仅是罚款那么简单,还要被扭送到公安局,在个人档案上记上一笔,成为伴随终生的污点。这样一个成熟的诚信体系的建立引导着人的行为方式,使人从小形成这要一种行为习惯,使诚信根植于人心。而社会建立在这样一种诚信之上时就会节省做监督工作的人力资源,社会也会在牢固的规则基础上变得更加高效。
外国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几乎是公认的事实,然而我却常会不以为然的觉得这是明显的“外来和尚会念经”的媚俗观点,但当我真正身处“外来和尚”之中时,才真正感受到他们“念经”的独到之处。一天我正在卫生间洗漱,忽然感觉有人在卫生间的窗口摆弄着什么,打开窗一看居然是我宿舍那位从西班牙来的帅哥。这么晚了,在屋外面鬼鬼祟祟做什么呢?!问过才知道原来是楼上的一位mm出门时不小心把自己锁在了门外,现在着急想进门,就来找他帮忙想办法。门没有钥匙是断然打不开的,房间唯一与走廊相通的就是向上开的卫生间的窗户(德国的窗户一般的窗户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都可以开)。他说想研究一下窗户转换开起方向的原理,想办法从外面把窗户由向上开转为向侧面开,人就可以进去了。如果这样都可以的话,用这样的窗户岂不是很不安全?!我疑惑的看他摆弄了一会就回房间了。不一会,他兴奋地敲我房间门,说他想到办法了,问我和另一个德国室友要粗的松紧带,另一位室友翻箱倒柜好不容易找到了一条完美符合他要求的松紧带,两人一起跟随他跑到了那位mm的宿舍门口,只见窗户那已有他刚才套在窗里把手上的一条布带了,他又将松紧带沿窗户的一边饶了个圈,让我们关窗的同时拉松紧带,于是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只听“啪”的一声窗户从侧面打开了。那位mm激动得手舞足蹈的,向我的室友连声道谢,我想我也应该谢谢她,给我这样一堂精彩的实践课。后来,我发现喜欢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并不是我那位西班牙室友的特质,这里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自己动手做一些让我们觉得很遥远的事,比如自己给书橱刷漆、刷墙……被我尊称为“头”的汉诺威市爱因斯特负责人matthias曾经说过一句很简单却让我感触非常深的话“becauseiamaengineer.”当时我让他帮我把放一张油纸上的十多个面团一个一个转移到烤箱的案板上,他用这句话礼貌的拒绝了我推荐的方法,而执意用另一种更有“技巧”更快捷的方法去完成。连做这样一点的生活琐事都要试图寻找一种方法,是指更为有效,我想我先前的想法的确是错了,因为这里的动手实践已成为一种习惯。
德国的环境是世界公认的好,德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垃圾要分五类,塑料水瓶喝完要回收……这许多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环境保护“功课”让我这个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的学生都感觉应接不暇。尤其是垃圾分类,虽然之前早有耳闻,但我几天的谨慎工作还是逃不过室友的法眼。我记得非常清楚,就在我到德国的第3天,我的德国室友用非常中肯而又生动的话给我写了一份垃圾分类的详细介绍,让我按照要求把垃圾放到不同的地方,而且嘱咐我再有什么不太明白的问题就问他。当时只觉得羞愧难当,于是将那份分类清单贴在墙上,每天扔垃圾时都要对着它仔细比对一遍方才放心,久而久之,也便养成了习惯。
在德国,尤其是在学校里,你会有真正的国际化的感受。像我的宿舍里四个人分别来自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中国;在汉诺威与我同一时段实习的十个学生分别来自十个不同的国家;在我实习的研究所里,有一大半研究人员来自国外;在宿舍的公共活动室看欧洲杯决赛时,屋里塞满了各个国家的球迷,自然更少不了葡萄牙的球衣和希腊的国旗;在party上,在舞厅里,各种肤色的人们在一起交谈、跳舞、狂欢,……当你准备好一颗真诚的心去交流之时,你会发现语言不成为障碍,肤色不成为障碍,文化不成为障碍,相反这些不同有可能会碰撞出火花,开阔你的视野,激发你的灵感。走出门,世界就会变得不一样;看到差异,才能找到最优。
在德国的这两个月的生活是让我着迷的,我不由的爱上了大学主楼前长长的林荫道,爱上了阳台上摆满鲜花的小屋,爱上了童话般的古堡,爱上了这里明澈的天空和青青的草地……不过如果要我选择现在要去的地方,我却不会选择德国作为我年轻时奋斗的战场,因为这里更像一个富饶安逸的庄园,几乎所有人都循着一条安逸的小路周而复始,路边有美丽的风景,有歇脚的庭院,人们在路上有规律的走走停停,品味真正的生活的乐趣。看到这样安逸的生活,在感叹之余只能让我背上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年轻的祖国需要我们为更多黑眼睛黄皮肤的人拥有这种生活而努力。所以,也可以这样说,短短的两个月对我已足够,从安逸的生活中走出,带着信心,带着责任,在这个养育自己的国度中寻找更美好的生活。
想想好像还有很多没有说,等我下一次再看照片吧……
第二篇:德国之行
由于参与iaeste项目,我获得了这次宝贵的到德国实习的机会。出门之前,不免心里有点忐忑不安,总是在想德国人会不会说英语(本人不会说德语),两个月没有中国菜吃怎么办,德国的光头党多不多,到那边项目会不会做之类的问题。实际上,在德国的情况,要比我想象中的好得多。
德国总印象
记得我刚踏上德国的领土的时候是在berlin的tegel机场,当时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德国真干净。外面的柏油马路黑黑的,没有灰尘,旁边的水泥人行道也是干干净净。总之,视野之内无不是井井有条,清清爽爽。后来两个月的经验更加证实了这一点,无论是德国的街道,电影院,公寓,还是渡船,巴士,火车,都十分整洁干净。紧接的第二个印象便是德国很富:机场外的出租车不是奔驰就是宝马。在介绍我的德国之行前,我首先得说明一下我的目的地。我要去实习的地方叫greifswald,德国北部一个很小的城镇。就连很多德国人也不知道这个地方。这个小镇在德国东北海岸线上,风景优美,基本是一个大学城。它的greifswalduniversitat就是我实习的单位。我后来幸运地得知,这个greifswalduniversitat是德国最受学生欢迎的(mostpopularinstudents)大学,估计与这里的优美风景有关。不单单这个小镇美丽,而且它附近还有很多德国的自然旅游胜地。
生活
到了德国,第一件事便是安排住宿。我住在guesthouse,虽然比起familyhostel或是学生公寓来说没有那么有趣,但却舒适得多。我与一个来自立陶宛的学法律的老兄住在一起。他是在这里读博士学位的,已经在德国呆了两年,对于这里的生活比我了解的多得多,所以我经常咨询他生活上的问题。只可惜他的英语不太好,我们不能随意聊天。我们有两个独立的卧室,一个大客厅和大厨房,还有阳台及卫生间。租金是150欧元一个月,不算贵的,因为我待的地方是一个小镇。
说到德国的食物,我觉得也并不像来之前有的人跟我说的那样难吃,有些东西还相当可口。尤其是这里的奶酪,在国内,好像人人谈酪变色,但我到这里来发现有很多奶酪还是蛮好吃的。尤其是有一种,外观十分恐怖,表面上还有绿霉,气味也不好,但味道却十分鲜美,有点像腐乳。在这里,发现德国人有一个烹饪倾向,就是喜欢把很多东西都混在一起,捣碎了,煮成一锅。吃的时候也差不多,都是一次性地把桌上所有的食物全部先分到每个人的大盘子里再吃。吃的时候,这些食物就不可避免地又混到一起了。不过德国人似乎很喜欢这样吃。
虽说我那个地方风景漂亮,但由于地方太小,在工作之余,娱乐活动也不多。greifswald在德国最北端,北部的城镇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晚上街上很冷清。在greifswald,晚上八点钟以后街上就很难看到行人了,只有大街上还有汽车开来开去。所有的商店和餐馆都关门了,只有为数不多的酒吧是开的。所以在晚上,街上只有酒吧可以去,但酒吧里面也十分无聊。总之,greifswald的晚上是十分无趣的。
工作
我在德国主要的时间还是在实验室工作,尽管我的工作并不繁重。我主要工作是用计算机模拟分子行为,用cpmd程序包计算一些小分子在二氧化钛表面的状态。希望找到一些方法能够吸附小分子,并促使他们发生化学反应。我们的实验室其实就是一个拥有几台计算机的小机房。计算机的配置是典型的科研配置:双/四cpu,1-2g内存,19寸显示器,linux系统。在国内,我没怎么用过linux,对其操作不熟悉,好在用的是图形界面的suse,与windows差不多,也没太大问题。而工作主要是想办法找合适的初始状态,剩下的计算则是由机器完成。我们不光只用本地计算机,还用学校来计算中心的大型机和在rostock的远程超级计算机。但由于系统复杂,计算量大,算起来也相当慢。如果用rostock的超级计算机也要三四天功夫,用本地计算机就更久了,通常需要一个星期以上。
我工作中一个很重要而有趣的问题就是试图利用二氧化钛(锐钛矿)表面的带正电荷的钛原子与水分子中的富电子的氧原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吸附水分子,并加上锐钛矿表面的氧原子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的氢键作用,在有外加能量(光)下进一步催化水分子的分解。但由于计算量十分巨大,计算一皮秒的过程就需要几天甚至一周的时间,而水分子的分解通常是需要几十至数千皮秒的时间。如果要模拟整个过程,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所以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先算未分解之前水分子在二氧化钛表面的状态和能量,再计算已分解的水分子,在其表面的状态和能量。然后对于两者之间的能量差进行评估。如果完整的水分子和分解的水分子在二氧化钛表面都比较稳定地被吸附,而且这两种状态之间的能量差有不很大,那么就说明水分子被二氧化钛表面吸附,进而被催化分解的这个过程是有可能能够实现的。这种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既可以用于开发新的催化反应,也可用于研究已知的催化反应的机理。
旅游
既然我那里是德国的旅游胜地,我不会不到附近游一游。刚到第二周,我的教授就约我们一起到附近的一个叫hiddensee的小海岛去玩。教授,秘书,组里的两个博士,另外一个实验室的朋友,一个波兰来的iaeste学生和我,一行七人到了hiddensee。那个岛面向波罗的海,地处候鸟迁徙途径的要处,是候鸟栖息的重要保护地,故自然风光极其优美。我们去的当天有风暴,狂风大作,别有一番风味。但我在德国期间更重要的一次旅游是我的意大利之游。
我很幸运,在意大利有个熟人,他邀请我去意大利逛逛,吃住在他家里,只用我花路费。加上我的教授又是一个极通情达理的好人,于是他准了我一个星期的假,让我到意大利去玩。因为欧洲的交通费很贵,我从greifswald坐火车到trieste朋友那里单程就要200多欧元。但是在欧洲旅行,有一个很便宜的航空公司叫easyjet,如果提前一个多月订票,航线合适的话,只要20多欧元,甚至几欧元。但是easyjet的航线是固定的几条,并不很多,所以选择余地不大。我为了省钱,又能多玩几个地方,于是选择了柏林-那不勒斯-trieste-罗马-汉堡的路线。柏林-那不勒斯和罗马-汉堡是坐easyjet的飞机,其余是坐火车。说实话,第一次自己选择路线,在网上用信用卡订机票,订旅馆,到这些我不懂当地语言的城市旅游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很大的考验。出行的前几天,心里面老是惶惶的。总怕出什么意外,怕信用卡使用不当遭欺骗,又怕easyjet的便宜机票靠不住,还怕在外面不懂德语和意大利语寸步难行,还有很多莫名的担心。有时候甚至想还是不要出去乱逛,省得惹麻烦。但始终觉得这次来欧洲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加上又有朋友在意大利,应该出去看看。而且这也是一次锻炼自己能力的
好机会。所以最终还是下定决心,出去走一走。后来回想起来,幸亏当时决定去了。因为这一趟下来,我收获的确很多,不光是这几个城市的风景文化。这旅途中的种种经历,如订机票,坐火车,在大城市里使用公共交通,认地图,找旅馆等,对我锻炼很大。我想今后如要再需独身一人去一个自己不熟悉的地方,我不会如此担心了。
后记
眼见就是11月份了,尽管念念不舍,但终于到了离别的时候。临行之前最后为朋友们做了一次中国菜,大家吃得十分开心。我在那里最好的朋友——oliver,在午夜送我到车站,以欧洲人最典型的方式—拥抱—互相告别,我就此踏上了回家的路。但回家的路并不顺利。我终于不幸被china-iaeste负责人jeffxie言中,在转机时航空公司把我的行李弄丢了,后来几经周折才找回来。
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这也并不见得是什么坏事。我在德国这两个月遇到的所有的事情、麻烦都为我填加了一份经历
。寻找去意大利旅游的路线,网上预订机票、在罗马误航班、找小旅馆,以及最后的与航空公司交涉找回行李。这些麻烦的经历无疑将成为我今后独立在外信心的保证
第三篇:旅游实习报告——德国之行
由于参与iaeste项目,我获得了这次宝贵的到德国实习的机会。出门之前,不免心里有点忐忑不安,总是在想德国人会不会说英语(本人不会说德语),两个月没有中国菜吃怎么办,德国的光头党多不多,到那边项目会不会做之类的问题。实际上,在德国的情况,要比我想象中的好得多。德国总印象
记得我刚踏上德国的领土的时候是在berlin的
tegel机场,当时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德国真干净。外面的柏油马路黑黑的,没有灰尘,旁边的水泥人行道也是干干净净。总之,视野之内无不是井井有条,清清爽爽。后来两个月的经验更加证实了这一点,无论是德国的街道,电影院,公寓,还是渡船,巴士,火车,都十分整洁干净。紧接的第二个印象便是德国很富:机场外的出租车不是奔驰就是宝马。在介绍我的德国之行前,我首先得说明一下我的目的地。我要去实习的地方叫greifswald,德国北部一个很小的城镇。就连很多德国人也不知道这个地方。这个小镇在德国东北海岸线上,风景优美,基本是一个大好范文网城。它的greifswalduniversitat就是我实习的单位。我后来幸运地得知,这个greifswalduniversitat是德国最受好范文网生欢迎的(mostpopularinstudents)大好范文网,估计与这里的优美风景有关。不单单这个小镇美丽,而且它附近还有很多德国的自然旅游胜地。
生活
到了德国,第一件事便是安排住宿。我住在guesthouse,虽然比起familyhostel或是好范文网生公寓来说没有那么有趣,但却舒适得多。我与一个来自立陶宛的好范文网法律的老兄住在一起。他是在这里读博士好范文网位的,已经在德国呆了两年,对于这里的生活比我了解的多得多,所以我经常咨询他生活上的问题。只可惜他的英语不太好,我们不能随意聊天。我们有两个独立的卧室,一个大客厅和大厨房,还有阳台及卫生间。租金是150欧元一个月,不算贵的,因为我待的地方是一个小镇。
说到德国的食物,我觉得也并不像来之前有的人跟我说的那样难吃,有些东西还相当可口。尤其是这里的奶酪,在国内,好像人人谈酪变色,但我到这里来发现有很多奶酪还是蛮好吃的。尤其是有一种,外观十分恐怖,表面上还有绿霉,气味也不好,但味道却十分鲜美,有点像腐乳。在这里,发现德国人有一个烹饪倾向,就是喜欢把很多东西都混在一起,捣碎了,煮成一锅。吃的时候也差不多,都是一次性地把桌上所有的食物全部先分到每个人的大盘子里再吃。吃的时候,这些食物就不可避免地又混到一起了。不过德国人似乎很喜欢这样吃。
虽说我那个地方风景漂亮,但由于地方太小,在工作之余,娱乐活动也不多。greifswald在德国最北端,北部的城镇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晚上街上很冷清。在greifswald,晚上八点钟以后街上就很难看到行人了,只有大街上还有汽车开来开去。所有的商店和餐馆都关门了,只有为数不多的酒吧是开的。所以在晚上,街上只有酒吧可以去,但酒吧里面也十分无聊。总之,greifswald的晚上是十分无趣的。工作我在德国主要的时间还是在实验室工作,尽管我的工作并不繁重。我主要工作是用计算机模拟分子行为,用cpmd程序包计算一些小分子在二氧化钛表面的状态。希望找到一些方法能够吸附小分子,并促使他们发生化好范文网反应。我们的实验室其实就是一个拥有几台计算机的小机房。计算机的配置是典型的科研配置:双/四cpu,1-2g内存,19寸显示器,linux系统。在国内,我没怎么用过linux,对其操作不熟悉,好在用的是图形界面的suse,与windows差不多,也没太大问题。而工作主要是想办法找合适的初始状态,剩下的计算则是由机器完成。我们不光只用本地计算机,还用好范文网校来计算中心的大型机和在rostock的远程超级计算机。但由于系统复杂,计算量大,算起来也相当慢。如果用rostock的超级计算机也要三四天功夫,用本地计算机就更久了,通常需要一个星期以上。我工作中一个很重要而有趣的问题就是试图利用二氧化钛(锐钛矿)表面的带正电荷的钛原子与水分子中的富电子的氧原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吸附水分子,并加上锐钛矿表面的氧原子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的氢键作用,在有外加能量(光)下进一步催化水分子的分解。但由于计算量十分巨大,计算一皮秒的过程就需要几天甚至一周的时间,而水分子的分解通常是需要几十至数千皮秒的时间。如果要模拟整个过程,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所以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先算未分解之前水分子在二氧化钛表面的状态和能量,再计算已分解的水分子,在其表面的状态和能量。然后对于两者之间的能量差进行评估。如果完整的水分子和分解的水分子在二氧化钛表面都比较稳定地被吸附,而且这两种状态之间的能量差有不很大,那么就说明水分子被二氧化钛表面吸附,进而被催化分解的这个过
第四篇:旅游实习报告——德国之行
由于参与iaeste项目,我获得了这次宝贵的到德国实习的机会。出门之前,不免心里有点忐忑不安,总是在想德国人会不会说英语(本人不会说德语),两个月没有中国菜吃怎么办,德国的光头党多不多,到那边项目会不会做之类的问题。实际上,在德国的情况,要比我想象中的好得多。德国总印象
记得我刚踏上德国的领土的时候是在berlin的tegel机场,当时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德国真干净。外面的柏油马路黑黑的,没有灰尘,旁边的水泥人行道也是干干净净。总之,视野之内无不是井井有条,清清爽爽。后来两个月的经验更加证实了这一点,无论是德国的街道,电影院,公寓,还是渡船,巴士,火车,都十分整洁干净。紧接的第二个印象便是德国很富:机场外的出租车不是奔驰就是宝马。在介绍我的德国之行前,我首先得说明一下我的目的地。我要去实习的地方叫greifswald,德国北部一个很小的城镇。就连很多德国人也不知道这个地方。这个小镇在德国东北海岸线上,风景优美,基本是一个大范文搜网城。它的greifswalduniversitat就是我实习的单位。我后来幸运地得知,这个greifswalduniversitat是德国最受范文搜网生欢迎的(mostpopularinstudents)大范文搜网,估计与这里的优美风景有关。不单单这个小镇美丽,而且它附近还有很多德国的自然旅游胜地。
生活
到了德国,第一件事便是安排住宿。我住在guesthouse,虽然比起familyhostel或是范文搜网生公寓来说没有那么有趣,但却舒适得多。我与一个来自立陶宛的范文搜网法律的老兄住在一起。他是在这里读博士范文搜网位的,已经在德国呆了两年,对于这里的生活比我了解的多得多,所以我经常咨询他生活上的问题。只可惜他的英语不太好,我们不能随意聊天。我们有两个独立的卧室,一个大客厅和大厨房,还有阳台及卫生间。租金是150欧元一个月,不算贵的,因为我待的地方是一个小镇。
说到德国的食物,我觉得也并不像来之前有的人跟我说的那样难吃,有些东西还相当可口。尤其是这里的奶酪,在国内,好像人人谈酪变色,但我到这里来发现有很多奶酪还是蛮好吃的。尤其是有一种,外观十分恐怖,表面上还有绿霉,气味也不好,但味道却十分鲜美,有点像腐乳。在这里,发现德国人有一个烹饪倾向,就是喜欢把很多东西都混在一起,捣碎了,煮成一锅。吃的时候也差不多,都是一次性地把桌上所有的食物全部先分到每个人的大盘子里再吃。吃的时候,这些食物就不可避免地又混到一起了。不过德国人似乎很喜欢这样吃。
虽说我那个地方风景漂亮,但由于地方太小,在工作之余,娱乐活动也不多。greifswald在德国最北端,北部的城镇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晚上街上很冷清。在greifswald,晚上八点钟以后街上就很难看到行人了,只有大街上还有汽车开来开去。所有的商店和餐馆都关门了,只有为数不多的酒吧是开的。所以在晚上,街上只有酒吧可以去,但酒吧里面也十分无聊。总之,greifswald的晚上是十分无趣的。工作我在德国主要的时间还是在实验室工作,尽管我的工作并不繁重。我主要工作是用计算机模拟分子行为,用cpmd程序包计算一些小分子在二氧化钛表面的状态。希望找到一些方法能够吸附小分子,并促使他们发生化范文搜网反应。我们的实验室其实就是一个拥有几台计算机的小机房。计算机的配置是典型的科研配置:双/四cpu,1-2g内存,19寸显示器,linux系统。在国内,我没怎么用过linux,对其操作不熟悉,好在用的是图形界面的suse,与windows差不多,也没太大问题。而工作主要是想办法找合适的初始状态,剩下的计算则是由机器完成。我们不光只用本地计算机,还用范文搜网校来计算中心的大型机和在rostock的远程超级计算机。但由于系统复杂,计算量大,算起来也相当慢。如果用rostock的超级计算机也要三四天功夫,用本地计算机就更久了,通常需要一个星期以上。我工作中一个很重要而有趣的问题就是试图利用二氧化钛(锐钛矿)表面的带正电荷的钛原子与水分子中的富电子的氧原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吸附水分子,并加上锐钛矿表面的氧原子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的氢键作用,在有外加能量(光)下进一步催化水分子的分解。但由于计算量十分巨大,计算一皮秒的过程就需要几天甚至一周的时间,而水分子的分解通常是需要几十至数千皮秒的时间。如果要模拟整个过程,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所以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先算未分解之前水分子在二氧化钛表面的状态和能量,再计算已分解的水分子,在其表面的状态和能量。然后对于两者之间的能量差进行评估。如果完整的水分子和分解的水分子在二氧化钛表面都比较稳定地被吸附,而且这两种状态之间的能量差有不很大,那么就说明水分子被二氧化钛表面吸附,进而被催化分解的这个
第五篇:潍坊之行 学习感悟
潍坊之行 学习感悟
2014年12月14日下午,我们一行12人在李冉副书记的带领下,前往风筝之都——潍坊市参加教育家高震东教育思想报告会。旅途的劳累不必多说,在短短不到三天的时间里,我接触学习到的东西,不但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和发展也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感悟良多。
一、忠信思想,反映的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
一晚的休整,第二天一早我们便出发前往潍坊第四中学,入眼就是一座巍峨的塑像,冬日里寒冷的风吹不散我们一心学习的热情,很快,我们在会场里见到了报告的主讲人们,都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但是精神抖擞,谈笑风生。
报告伊始,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丁广举教授先为我们介绍和评析了高震东先生的教育思想,他说到为什么在这里、在此时做这样一个报告时讲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而忠信教育恰恰做到了这一点——高先生是非常重视德育的,他说过“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并以“入忠信、学忠信、行忠信”为校训,在整个办学过程中,忠信做到了学生百分百的毕业率、就业率和无犯罪记录,恐怕这与学校重视德育是分不开的。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我们作为教育在工作一线的人民教师,更应该明白并且为之努力奋斗。要建立起“天下兴亡,我的责任”这样的使命感,要真正将教育当成一种农业行为,而不是工业行为,因为“只有农业才可以做到‘一粒种子,满树果实’”。
而后朱幕兰女士为我们介绍了忠信学校的德育、教务管理——知行合一。讲台上,她是台湾新竹县新丰忠信高中校长高震东老师的夫人,每年都陪同高先生来大陆义务讲学,我们还邀请她与我们合影。一位白发老人精神矍铄,讲话温婉大气,使我们不仅为之震撼和折服。我们了解到忠信学校的成立之不易和波折,知道了忠信讲究“礼义廉耻”,但同时又用“可以理解的话来教导学生”,使学生不但理解并且愿意去做好。她还说到老师做教育时,除了要找对合适的方法,很重要的一点要让学生感受到你是在爱他的,不然尽管用心良苦,却是一片枉然。
我认为这是很好的一个提议,值得我们去反思和改进。
当天下午和第二天,忠信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董事长苏龙德和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所长王殿卿教授以及原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德处处长孙学策,分别又为我们讲解了忠信精神和忠信教育法以及中国伦理和立德树人,使我们更多的了解了热爱、传承、尊重生命、追求文明的忠信和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变迁直到现代社会立德树人观念的发展历程,更加坚定了为教育事业奉献、“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念。
在报告的最后,孙学策老师和李卫老师为大家倾情朗诵了一段高震东先生的传奇故事,他们抑扬顿挫的语调、饱含感情的面容,以及那字字珠玑、凝结高震东先生一生的文字,深深地打动了我们,那一刻时光如同静止,我们跟随高震东先生见证了忠信学校的创办与发展,亲临忠信思想的萌发与成长,聆听忠民爱国的谆谆教导,抚摸德育成就的一代丰碑。
周一的上午,我们一起到潍坊中学进行了参观学习。潍坊中学也有新疆班,新疆班的领导老师与我们深入的座谈,在激烈的交流和讨论中,我们互相了解了学校的管理教学情况,学习到他们一些优秀的教学做法,也感受到当地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兢兢业业的精神,之后我们还参观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宿舍管理情况,其中对于校园和班级以及走廊文化的设计和布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禁思考如何将这些明显的养成性标示和文化宣传更好的展现在咱们自己的校园里。
最后,我记起了高先生这样一句话“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作为青年教师,能得到这样一次学习的机会实属不易和难得珍贵,我将继续钻研忠信教育的优秀理念,实践于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不但将德育落实到平常的每一件小事上,而且也以此作为自己成长发展的鞭策,努力“学生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一位耄耋之年的老教育家,孜孜不倦地告诫我们教师首先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学校教育要“以德立校”“学做合一”“教学生学做人、作好人、做真人”;告诫我们教育工作者要遵循“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并不是一律照搬,高先生的讲演把做人的基本素质、爱国、从小事做起汇集到一句话“国家兴亡,我有责任”!随着时代发展,老、旧的观念也要随之向更为宽广的境界发展,但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依然是“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高先生的讲演中充分表达。
“不带西洋色彩、不排外不媚外”的教育思想深入人心,在忠信学校不断发扬光大,成为教育
工作者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