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拥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具有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花园式房屋2000多所,建筑面积达到100多万平方米。其中最具典型的300余幢风貌建筑中,英式建筑89所、意式建筑41所、法式建筑6所、德式建筑4所、西班牙建筑3所、还有众多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古典主义建筑、折衷主义建筑、巴洛克式建筑、庭院式建筑以及中西合璧式建筑等,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苑。我们今天要逛的就是---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文化旅游区。
五大道呢是由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庆道这五条道路为主的街区的统称。共有22条道路,总长度为17公里,总面积1.28平方公里。是迄今天津乃至全中国保留最为完整的洋楼建筑群。
在历史上这里曾被划为英租界。1911年辛亥革命后,许多清朝皇亲国戚、遗老遗少从北京来到天津租界寓居;另外许多富贾巨商、各界名流、红角、北洋政府时期的要人也曾在此留下过足迹。如今,“五大道”已经成了天津小洋楼的代名词。
今天我们挑选了几处较为典型的建筑,一起去打卡欣赏下这座万国建筑博览苑。
第一条道呢是马场道,马场道是五大道地区修筑最早、最宽、最长的马路。马场道121号小洋楼,就是五大道地区简称最早,历史最悠久的建筑,原为英侨学者达文士居住,称“达文士楼”, 建筑面积570平方米,是1栋2层,带阁楼的,西班牙风格的花园洋房。在东边墙上的浮雕花纹处,我们能看到的1905这个数字,他记录的是这栋建筑的修建年代。达文士楼当年选址在天津德英租界内,原本这楼房两侧和北部湾有花坛,绿地和树木,楼房南面哪有小型的网球场,整个建筑是砖木结构,辅以红马坡顶和浅黄色的水泥墙面,加之随处可见的这些精美的欧式的花纹图案,就让这座建筑在悠久厚重的五大道上,显得格外的温柔。在这座建筑里有很多显著的位置,都有一个清晰的标志德国是日耳曼民族的族徽标志,这个标志看起来就像字母t和g,紧紧的纠缠在一起。据说这是达文士楼的最早建造者,一位德国驻华武官的家族标志,这位武官。这武官,青年时期去过西班牙的海滨城市,对那里的建筑情有独钟,所以呢,将自己在天津的这栋小楼也设计成了西班牙风。
第1次世界大战德国失败了,这位德国武官回国前就把洋房卖给了英国商人汤玛斯达文士,当时在天津的建设路上开了一间洋行,经营皮草生意,他将这栋楼进行了改修,携家眷在里边住了有30多年,因为时间长,相对影响力大,所以这栋楼呢,就被称为达文士楼,1947年去世了,他的太太将这栋楼卖给了一对俄罗斯牙医夫妇,到了1956年这牙医也去世了,牙医的妻子去了瑞士,这栋楼就成了工厂楼,后来住过几户干部,再后来就只有两三户老百姓在这里居住了。我们今天啊,仍旧可以看到这种小楼,来品读它开启的这五大道时代。达文士楼的住户们是几经变迁,也见证了近代天津的沧桑变化,这座楼中的居民从最早的德国武官到英国商人到俄罗斯牙医,再到中国的干部和群众,达文士楼是静静的矗立在这儿,他是见证过荣华富贵,也见证过人去楼空,也见证着平凡的世界,更平静的面对着周遭霓虹灯下,是高楼大厦,纷纷拔地而起,而他呢,仍旧在这就是光里优雅,安然。
下面我们要去打卡的是睦南道上的疙瘩楼。
这座外观看起来比较怪异的建筑,就是五大道睦南道上,著名的疙瘩楼,1937年。睦南道全场1968米,同样建于上世纪初,最早成为香港的名字命名的公园,被称为后花园,名人故居风貌建筑是最多的道路。其中最有名的是位于河北路睦南道两街交口处的疙瘩楼,天津话里疙瘩读作gadei,所以天津人称他们为gadei楼。这疙瘩楼是由意大利建筑师保罗豹奶地。建于1937年,是具有浓郁的意式风的八门联体洋楼,最早是英国华浓公司的公寓,一般的建筑表面是光洁的,而此楼别具风格之处,就在于他们使用了就像长了瘤子的疙瘩砖。当时建筑师保罗,在天津青龙潭一家砖窑厂,发现了发现了一批砖面上结了瘤子的残次品,瘤钢砖,让他产生了一个突破性的创意,用这些参差不齐的瘤钢砖来装饰墙面,于是就有了睦南道上的颜惠庆旧居和眼前的这栋大楼。除了外观上的破格,他的文明之处还在于这里曾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大嘘声之一的马连良的住宅人称马老板,来天津演出时就经常在这里居住。
现在疙瘩楼与天津另一著名建筑瓷房子,同属一个主人张连志,他也在疙瘩楼的部分墙体上装饰古瓷,美其名与当年的意大利建筑师隔空对话,有人认为这是对历史建筑的破坏,也有人认为就是另一种创意,您觉着呢?
下面我们一起去大理道看看南开之父张伯苓的故居。
大理道39号这座淳朴厚重,线条简洁的三层英式别墅就是是张伯苓的旧居。外立面是墙身,多坡式瓦底,属于折中式的建筑风格。张伯苓它的原名叫做寿春,自伯苓,他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毕生的信念就是教育救国。1904年创办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等南开系列,形成了著名的南开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他曾经亲手制订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周恩来总理就是南开的著名校友。南开时期的张伯苓曾经力倡,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他创立了多只足球队,篮球队,与学生一起踢球打球,带学生骑自行车,给学生制造各种的体育器材,为学生聘请名家,还曾率南开足球队打比赛,战胜了天津租界队,被誉为“体育校长”他非常注重学生的体育教育。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张伯苓拒绝离开大陆,1950年三月,身居重庆的张伯苓给周恩来总理写信表达,北归的心情,在得到周总理的批示后,5月4日,张伯苓和夫人搭乘飞机飞离北京,后来就回到了天津,1951年,2月23日,张伯苓于家中溘然长逝,享年75岁。
最后呢我们一起去看看重庆道的庆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