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X总,各位HR精英家人们:大家下午好!
“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让打胜仗的思想成为一种信仰。我是运营管理部的邱霞梅,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
《破局—拥抱变化》
逻辑1:破局,为什么?
在当前环境下,对于任何领导者和组织而言,挑战与困境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是长期存在的。对于任何一个领导者和组织而言,变化与不确定性是一种根本性的存在。但同时,对你和你的组织而言,变化与不确定性也会成为难得的机遇,借此可以创造出不同寻常的成就。
逻辑2:【故事】一家小店在茶饮红海的破局之道
前段时间在得到上听到过一位高手破局的故事,讲的是一家小店在茶饮红海的破局之道,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故事的主角(jue)林森是昆明一家茶饮店的老板。他的店开在著名的喜茶店对面,只有15平方米,店员总共7个人,去年他们总共卖出了50万杯茶。熟悉茶饮行业的你可能会知道,在茶饮业,有一个用来衡量一家店经营效率的数据,【可互动】叫做“坪效”,就是指一家店“每平方米产出的收入”。坪效越高,就说明这家店的经营效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好。当时,林森的茶饮店每日坪效约是1360元,喜茶在同地区门店的每日坪效约是900元,比他的店要低出400多元。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林森在决定开茶饮店时,他给自己订的目标就是,不仅要开在喜茶旁边,还要生意好。这听起来很怪,如果你是消费者,现在走进一条街,左手边是有口碑、有人气、有很多种类可选择的喜茶,右手边是这家连名字都没听过的茶饮。你会买哪家?
没有选择远离巨头,而是贴近巨头,林森自有秘诀。而他的秘诀就在于他开店后做的一个决策:他的茶饮店,只卖一款茶。而且要选当地人接受程度最高的柠檬茶。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你可能想到了,只有一款茶将大大降低生意成本,提高了品质。而且,因为只有一款茶,小店还打出了“一生只做一杯茶”的口号,把专一和专注且有信念的品牌形象植入消费者心中。而且因为只卖一款茶,店面就显得干净整洁,店员还很从容利落,在制作茶饮的过程中,林森要求店员一定要面对客人并且用很帅气的手法来做茶,把等待的过程变成了表演,客人也获得了更丰富的体验。
听到这你肯定想问,就算只卖一款茶有这么多好处,但是毕竟选择太少了,客人如果不想喝柠檬茶,那不就绝对不会往店里来了么?没错。所以林森最绝的一个办法,正是他把自己的店开在了像喜茶这样拥有丰富菜单的茶饮店附近。
喜茶能够吸引来大量的客流,对口味执着度不高、不愿意等待的消费者,就成了林森的顾客。这样,他就直接把竞争对手变成了弥补自己短板的解决方案。
面对几乎不可能战胜的对手,林森没有回避竞争,而是把自己嵌入了对方丰富的生态中,生生在云南当地的茶饮市场,撕开了一道突破口。这就是一家小店在茶饮红海的破局之道,也是林森带给我的启发。
人生的局是永远破不完的。面对难题,不轻言放弃,也不抱怨外部环境,而是要逼着自己,打破已有的规矩和局限,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这才是我们每个人该有的生活态度。
逻辑3:破局之道
有时候,当你身在局中,并不一定能看到,人这辈子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局,所以还要做好终身破局的准备。
那该怎么破局呢?
有两种办法,一种叫改革,一种叫革命。
(1)什么叫改革?
改革就是接入新的链条,循序渐进的改变。
当你发现自己身处局内,陷入“负循环”,你要想办法让自己养成一个可以破了此局的好习惯,比如学习,比如锻炼等等。
从这个局撕出一个口子,接上一个好习惯,渐渐形成“正循环”。
改革的做法相对温和,因为变化并没有那么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真要做到也是件极其难的事,因为改革的初始阶段往往是“反自觉”的,这里面有一个大的陷阱。
为什么会“反自觉”呢?
因为刚开始时只会让情况越来越糟,你本来就忙,还要花时间学习,那就会更加忙,而学习又是长期才能看到效果的事,所以改革的初始阶段就变得越来越糟。
所以很多人就干脆放弃了,因为看不到效果,结果就是再次陷入到“死循环”中。
跑步瘦身也是这样的逻辑,想瘦身,制定了跑步计划,但是跑了几天后发现完全没有效果,然后就不跑了。
这就是改革最大的陷阱——把时间周期看得太短。
你要明白一个长周期的概念,很多事短期感受和长期收益往往是相悖的,但你对短期感受又如此敏感,所以就会坚持不下去。
说完了改革,再说说革命。
(2)革命是什么?
革命就是踩刹车,就是直接对着死循环喊停,比如《打胜仗》里提到的:华为“市场部集体大辞职”。
早年的华为,为了让员工放开手脚去开拓市场,曾授予一线办事处非常大的权力。但是在1995年下半年,这样的权力下放让华为内部出现了“山头林立”的现象。为了消除这种不良风气,华为采取了“革命”的方式,让一线市场员工再一次焕发活力,使得华为得以继续向前。
见贤思齐,向华为学管理,重要的不是学习华为的现在,而是学习华为如何走到现在;不是学习年销售收入9000亿时的华为,而是对标学习不同发展时期的华为。
逻辑4:破局,HR做什么?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华为30多年的成长之路可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产品定位期,聚焦于“把企业做成”
第二阶段:市场复制期,聚焦于“把企业做大”
第三阶段:管理规范期,聚焦于“把企业做强”
第四阶段:生态联动期,聚焦于“把企业做久”
公司在哪?我们做成了吗?那当然。我们做大了吗?当然,目前我们的规模也比较大了,但对比那些巨头企业、百年企业,公司既不大也相对年轻。从市场的内外部环境看,公司 和很多企业一样面临着市场的变化与不确定性,面临着危机时期。
“危机既是组织文化力、制度力、战斗力与凝聚力的试金石,也是组织中个体和团体的磨刀石。危机时期也是组织变更的最佳窗口期。
记得X总在上一次的团建总结中说过:“当下组织才是HR实践、成长、破局的最佳时机”。
HR要着手制定公司人才战略和组织战略,推进组织变革,加速组织进化,沉淀组织智慧。这是新时期HR的职业使命。
HR要升级而生,必然要靠近决策圈、走进决策中心,成为领导层的有力臂膀,围绕目标做组织设计,推进组织变革。
公司当下,我们可以做或者说正在做的有很多,比如岗位标准体系,薪酬绩效体系,任职资格认证体系也还没有全面覆盖,我们的“基本法”还可以更加完善,我们离人力资源管理层面的全面规范化还有一些差距。
当然,我们可以做的远不止这些,等着你我共同去奋斗、去承担。
所谓局,就是系统。破局,就是打破现有系统,进入更大的系统,拥抱变化。
结语:
人生是一个不断破局的过程。当下面对挑战,你是越战越勇,逆境求生,还是望难生畏,退而求其次。
让我们一起思考、学习、精进。
以上是我的演讲,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