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的向背是战争胜负的风向标
近段时间,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时,对中国人民消灭国民党反动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那一段历史颇有感触、倍感激动。此时此刻,那一句句“和平的年代是用战争换来的”、“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不时浮现在我耳边。
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是决定解放战争整场战争结局的关键会战。在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和领导下,人民群众胜利地完成了与敌主力的战略决战,三大战役共进行了142天,歼灭敌人173个师,共计154万多人,这意味着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已被消灭殆尽。
而在三大战役中,淮海战役的胜利最让我印象深刻,深感其意义重大。它是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战役,它缔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使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被消灭干净,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使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除了毛主席出奇制胜,攻敌不备的精密战术,民心所向是淮海战役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陈毅曾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意思是,人民群众从人力、物力等方面积极支援淮海战场,正是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解放军才最终打垮了国民党军队,赢得了淮海战役的胜利。
淮海战役期间,人民群众给解放军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和支持。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行军打仗最重要的是后勤补给。战役期间,解放区的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带领下自发的使用自己家的小推车,帮助解放军向前线运送粮食、棉被物资,甚至是帮助解放军运输武器和弹药,因此出现了浩浩荡荡的小推车大军,这也充分说明了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人民对于解放军和共产党的爱戴,也从侧面反映了国民党的不得人心。据统计,当时参与支援的人民群众总计达到二百三十多万人,他们长途跋涉,夜以继日地用扁担挑、小车推、大车拉、毛驴驮等方法把粮弹运到前线。下雪的时候,路滑难行,拉大车的牛腿断了,民工就拉着大车继续走,千里迢迢地把粮食送到前线,可自己却舍不得多吃一粒粮食。他们冒着飞机轰炸,炮火杀伤的危险,坚决完成任务。他们脚上像擦了油一样,越走越快,和解放军并肩前进。淮海战役后期,解放军战士能够吃上肉,吃上细粮,作战士气高昂;而被重重包围的国民党军队只能忍饥挨饿,士气低落,只能靠飞机空投物资来维持,随着包围圈越来越小,很多空投物资都落到了解放军的阵地上。国民党军队面对着饥寒交迫的窘境,加上解放军的政治攻势,很多成建制地投诚起义,很多国民党士兵都偷偷跑到解放军阵地投降。为什么,就是为了有口吃的,有时候这在战场上比飞机大炮还管用。最后,国民党军队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分散突围,就造成了战斗序列完全混乱,解放军也就能够在伤亡较小的情况下消灭国民党军队。据统计,整个淮海战役期间,解放军消灭国民党军队共55万多人,其中,被俘虏的就有32万多人,投诚起义的有6万多人。
总之,淮海战役在解放军兵力弱势的情况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从中也可以看出民心的向背是战争胜负的风向标。毛主席曾经说过,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只要得到人民的拥护就能打倒一切来犯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