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代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具朝气蓬勃的阶段,青年人的成长关乎着国家发展和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近日,我通过学习《习近平在厦门》系列采访实录,从受访者张宏樑同志的回忆中,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寄予的殷切期望,也看到他如何在青年人的人生道路上开启的“导师”模式。
《习近平在厦门》记录了1985年6月至198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常务副市长,成为厦门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的重要领导者、开拓者。他领导制定了厦门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探索推动了一系列开创性改革举措,积极探索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道路,大力度推进生态环保工作,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文脉,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厦门3年,习近平同志一心为民、严于律己,勤于工作、勤于调研,敢于担当、敢于创新,展现出对大势的科学把握和远见卓识。从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我们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成长的经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由来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书中有一章节是张宏樑回忆他在大学期间与习近平总书记的往来故事。张宏樑从与习近平的书信往来讲起,将他们探讨《资本论》学习、调研何厝村、以及习近平指导他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等事件,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一件是张宏樑回忆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访谈期间就多次提到:“年轻人就应该要求进步,积极入团入党,利用一切机会锻炼自己。”他通过分享自己在梁家河下乡的经历,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要多接触社会,补上社会实践这一课。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自找苦吃、为老百姓做事”作为一种信念,凭借这种信念,他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跨过“五关”,懂得农民群众的疾苦和心愿,让思想更加靠近老百姓,也让老百姓更加信赖他。
第二件事是张宏樑在大学毕业时,希望习近平给他的毕业纪念册题个字,习近平写下了“志存高远,行循自然”八个字,并对张宏樑说:“这八个字,你要好好体会,立志的同时,要务实、要实干。”其实这表达了习近平对年轻人的要求,一是立志。在《习近平在厦门》中,据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时的同事回忆,在1985年11月市委常委的组织生活会上,习近平的发言给大家留下很深印象,他说:“我来厦门工作,用孙中山先生‘不要立志做大官,而要立志做大事’来勉励自己,地位变了,作风不能变。”心怀梦想,脚踏实地,为厦门发展做“大事”,是习近平同志到任厦门时的一份初心。他立志要做的“大事”,不仅包括那些把脉改革发展大势、擘画宏观工作思路的“高大上”的事,也包括抓金融体制改革、大力整治筼筜湖水质的难事,关心教育事业发展、帮助以军营村为代表的落后村镇精准脱贫等一件件关乎民生的贴心事。从习近平同志当年这些施政作为中,我们可以深切领悟到:立志是一切工作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二是实干。不论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还是“发挥钉钉子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实干精神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坚持和弘扬的。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广大青年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我在长期工作中最深切的体会就是: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青年人在立志的同时必须务实、实干。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习近平将他青春奋斗的足迹留在了陕北农村的土地上,烙在了当地老百姓的心间,正如他写下的“志存高远,行循自然”八个字,不论是上山下乡的激情岁月,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习近平的一生都在躬身践行奋斗精神。
作为新时代青年人,通过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轨迹,我真真实实感受到总书记心怀天下、志存高远,以身许党许国,勇于担当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子情怀。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从书中汲取政治营养,学习领袖风范,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掌“志存高远、行循自然”之舵,扬“脚踏实地、自找苦吃”之帆,即便暂时处于平凡岗位,或许还不曾遇到急难险重,但仍然要始终怀着一份“士不可不弘毅”的担当精神,立足本职,埋头苦干,胸怀长远抱负,从点滴做起,把小事当大事干,把小事干成大事,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深入实践、严谨务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知行合一的奋斗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