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习与实践心得体会 实践的心得体会【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学习与实践 篇一
学习与实践
董雪
学习固然是基础,知识是实践的必要条件,但实践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知识的最终归宿,没有实践,再多的颜如玉黄金屋都成一纸空文。
一年级小朋友熟知《弟子规》,但对父母的态度与《弟子规》上截然不同,这不仅发人深思:这种脱离实践的学习究竟有什么意义?
学习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当“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并行时,我们更会想起一代代伟人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实践。
上至神农氏,李时珍尝百草治病医人,下至如今的嫦娥落月蛟龙潜海,都贯穿着学习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的精神。年轻时的柏拉图远游埃及,看到了与所熟知的不一样的文明,而影响了他《理想国》的著作。西方的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两位史学家遍观天下,与我们的司马迁一样写出了那么有气魄的历史!回想到远古,若不是吃到火烤的食物,人们怎会学习钻木取火?有若不是学会取火,人们又怎会学会用火统治地球?没有实践的学习,一定是空想,而不勇于实践的学习,终究会淘汰。
而如今的教育,为什么会使学生脱离实践而学习呢?似乎学习是为了考研考博,而高考中考,甚至小学入学考试都要经过认真准备。是学生自己的原因,还是老师家长学校,还是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现在许多人提倡回到民国私塾式的教育,即入学先学《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论语》《孟子》等国学经典,但看到一年级小学生背诵的篇章与所做的行为判若云泥,我们又该如何想呢?考试中就是公平教育的最佳途径,然而所有人对名牌大学去之若鹜而重视分数轻实践经历时,这难道不是违反了教育的初衷吗?
钱学森临终时发出了震耳发聩的一问:“为什么我们的高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当所有人忙着去的高分时,被学习及挤掉的实践自然被丢在一边。几乎所有学者愤慨新课标改革破坏了原有的知识体系时,素质教育自然跟不上脚步……学习固然重要,有了整套的理论后像诸葛亮孔明一样出山横扫天下般实践才是实现人生抱负的根本。让我们为自己考虑,为未来的中国考虑,呼吁教育者门,提醒自己:
学习中不忘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学习与实践 篇二
浅析大学生学习观与实践观
-----大学之道,在眀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学习是构成大学丰富多彩生活的中心内容,也是大学生最重要的职责与使命。大学里的“学习”不仅仅是要“学”,更重要的是要“习”。确立科学的学习理念,掌握正确的学习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决定了当代大学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紧跟时代脉搏,从自身做起,在踏进社会这所综合性大学之前充分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有充足的资本与他人竞争,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悔恨。.。一、学习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纳伊曼指出:今天所教的百分之八九十都应该放在科学方法论上、教学方法、推理方法、搜集资料的方法。从事实中做出结论以及分析事实和综合实施的能力上。方法比事实更重要。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自古至今强调和提倡的则是循序渐进,学思结合,学贵有疑。
学习要循序渐进。朱程理学的创始者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求速难以理解,求速难以守恒。古人讲的循序渐进,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包括学习要有顺序,要有计划,要有目的,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出筒入繁,由近及远的按照人类吸收知识的科学规律进行。有目的读书,按照既定的目标积累知识,坚持不懈,才能获得系统的有机的完整有用的知识。这就是知识结构的有序性。那种无目标无目的,盲目地读,心中无数,见书就读,或者见异思迁,今天读这个,明天读那个,会碌碌终生,一无所获。我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元帝萧绛,终生酷爱读书,但却是随意涉猎,没有研读治国安邦之道,终至国破家亡。当京城被敌攻破之际,他步入东阁竹殿,恨恨地命舍人高善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有一首怜愚诗也对那种朝秦暮楚无固定目标的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诗言:“一笛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朝催人白发多。”这种人贪多求全,反而一事无成。在通往知识宝库的途中,匆匆忙忙拣了一辈子,却是碎石野草,被其压得喘不过气来,只能望宝兴叹,了却终生。这种人忘掉了知识结构里讲的知识的有序性。
学习要学思结合。对计划阅读的书要进行分类,使“精读”与“粗读”结合起来。精读要“细嚼慢咽”,熟读精思,要消化吸收。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学习一段之后,要总结一下,看有哪些新收获,哪些问题没有弄懂。对复杂的问题要一层一层地深入思考。这样才能“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渐渐向里寻到那精英处。”
是否所有的书都要精读呢?当然不是。现代著名物理学爱因斯坦总结自己的读书体会时精辟地指出:“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扭自己引向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对大学生来说,书本上的某些原理、定律、公式。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应该记住它的结论,懂得它的道理,而且还应该懂得人家是怎么想出来的,经过多少曲折,攻破多少难关,才得出这个结论的。这也就是要在学习过程中“虚必涵咏,切己体察”,把学过的东西“体贴到身上”,一旦需要,它便会如鱼跃鸢飞,涌现脑际。学贵有疑。学习时要敢于质疑,善于发现问题。“疑者,觉悟之机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在阅读中善于提出问题并善于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对前人写的书,前人的理论,前人的成果,不能盲从,不能迷信,而要经过自己的大脑思考,凡事问一个为什么,问它是否真有道理。因为前人,他人,受到各种局限,看问题,作研究,也会有片面性,有不足,甚至有错误。善于学习钻研的人,才能发现前人的不足和错误。同时,社会、时代、科一学技术、生产力,总是不断向前发展,不断提出新问题,需要人们进行新的概括和总结,得出新的结论,探寻新的规律。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既能“入书”,又能“出书”。千万不能钻到书本里出不来,成为书虫,成为读死书死读书。
作为在校大学生,自己的专业课学习还是第一要务,这个中心始终不能改变,这在我们未来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或许能够真正体会到的。其次要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希望在哪里?希望就在年轻人。作为青年学生,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有责任担负起建设祖国的使命,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远大的抱负,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要有很高的思想觉悟。学校教书育人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要发展下去,这是坚定不移的,是中国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学习中国的政策方针,当前就是要学习科学发展观。第三,要学习做人的道理。为学先为人,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做人的道理是根本。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工作、生活的前提。不会做人,就是学富五车也没有用,社会不需要。我们要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去,报效祖国。
二、实践篇
当前,不少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抱怨用人单位筑起的一道道“工作经验”的门槛,制约了他们的择业选择。尽管很多大学生为此放弃了休息时间到处打工积累“经验”,在近几年企业招聘过程中要求的是真正的“工作实践经验”。近七成大学生缺实践经验。“开始我们招聘本科生,上岗后发现他们只会说、不会做;于是抬高价码,招聘了研究生,上岗后发现他们更会说,还是不会做”,部分人力资源主管曾发出这样的抱怨。
前不久,某省高校对即将毕业的近千名大学生作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68.09%的大学生认为,在择业中最缺乏的是实践工作经验,这也是在参加招聘中最令人尴尬的“短处”之一。调查表明,多数大学生表示,在面试时,主考者提问最多的问题是:“你有实际工作经验吗?”“你对这份工作的岗位要求了解多少?”“你对应聘的岗位有心理和技能上的准备吗?”面对发问,很多大学生只能摇头,一份工作就这样飞走了。调查还发现,约有27%的人力资源主管认为应聘者的工作经验越实用越容易被录用,超过七成的跨国企业会根据具体职位的要求选择应聘者。在现实中,把工作经验看得比学历和学校更为重要的招聘单位并不在少数:“名校出身、本科学历还抵不上两年工作经验”——对招聘单位的工作经验准入门槛“恨之切切”的应届大学生也不在少数。“工作经验”难与岗位匹配。
据了解,在企业招聘IT人才的关键标准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项目经验,比重占到了42%,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对技术技能的要求,比重为24%,然后是理论知识占18%,职业规划占9%,面试素质占7%。这充分说明,企业不是不招聘毕业生,而是毕业生“技能与经验。为迎合社会需求,很多在校生只好利用学习时间去参加社会实践或兼职,以求积累工作经验。他们觉得,即使是短暂的工作经历,也会为自己将来的求职简历增添精彩的一笔。事实证明,这些通过兼职家教或商品促销积累的“工作经验”,仅仅是花拳绣腿,很少与所学专业相符合,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实践经验”相差甚远。“大学生求职可能掉入了工作经验的陷阱”,恒源祥集团人力资源经理朱廷杰告诉记者,我们要求的工作经验指的是在企业中全职工作积累的经验,应该与未来从事的岗位要求相匹配,并不是大多数求职学生在简历的工作经验一栏中填写的“做兼职”、“社会实践”、“短期实习”等等。“大学生这种为了混„工作经验‟的做法,实在不可取。实习是为就业打基础,并不是实习的行业越多越好,针对性地选择实习岗位才是最重要的。在选择岗位时,应尽量选择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岗位和自己有兴趣的岗位,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潜力,为择业增加砝码”,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公司的段然说:“通过进行针对性的岗位实践,不但进一步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还从实践中学到了许多课本以外的技能,对专业和专业领域的了解远远超越了在校时的狭隘理解,使自己在专业业务能力上有所提高”。
一 社会实践应该成其为一种文化
“成功者是不受谴责的”,所以我找不到任何理由去反驳他,即便有也很苍白。直接的讲,一个读书过分的人,会被当作书呆子来训斥,可是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却从来不会被人拿来作为贬斥的对象。我想说的是,社会实践就更应该成其为一种文化。
二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来讲,至少和学历考试同样重要
触个知识淘汰率的概念,说的是大学生毕业后,每年会忘却所学知识的20%,同样,毕业工作后的人都知道,站在工作的角度,学习期间的知识在工作和事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不超过1/5,那些直接相关的知识就得打很大的折扣了。可现实是多数人依旧在“便宜货”上下大力气,孜孜以求。毫无疑问,任何人都是主张学习的,我也不会无趣到去跟流传几千年的“开卷有宜”唱对台戏。但约90%的大学生回顾一下自己的学习生涯,或者90%的工作者给你再一次大学的话,他们的反思一定会有缺乏社会实践这一条。所以这里无需举过多的例子,也不用罗列什么数据,直接的讲,大学生一定要意识社会实践在自己学习生涯中的绝对重要性,当然这是可以被反驳的,可我希望的是有人用事实来证明我的想法是错误的。
三 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在于学生缺乏实践能力
谈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我想头痛的人一定很多。可和多数人一天天丧失信息相反的是,我对大学生的就业,信心十足。当然这种信心来源于我所接触的那些有识的HR。最近两年,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消极报道很多,似乎这种糟糕的就业形势还将日趋严峻。
今天有人看到大学毕业生去做保姆就开始在“天之娇子”后打一个大问候,明天在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的时候,不知道他的字典里对大学生的解释会是什么。经常有同学向我抱怨自己的就业前途,对这样的同学我感到欣喜,因为他在抱怨,证明他的信心还在。让人忧虑的是有些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变得逆来顺受,甚至是坦然的接受。先前我讲到“有识的HR”,我想这可以延伸为有识的企业,甚至是有识的社会,我想任何真正进步的社会,进步的企业和进步的人都是不会反对知识的,自然也不会反对大学生。面对上面的现象可以引用木桶法则来解释,大学生只是有块短板罢了。大学生就像是股票,说恢复高考前二十年就像是股票的牛市,大学生被社会吹上了天,泡沫是迟早要吹破的,在所有人都抛售的时候,真正的投资机会也就来了。因此我可以这样讲,经历了“大牛市”和“泡沫”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真正繁荣的时候带了。可要提及一点的是:万事俱备,只欠实践!
四 转变观念比倡导社会实践更重要
实践的意义,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不同的解释,但我想同样的是它在每个人的心里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前一段时间,“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被广泛的引用。这句话恰恰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每个人心里都很重要的东西,其重要却也永远只是停留在每个人心里的原因。知道不等于做到,在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能力的时候,与其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不如花时间去纠正态度和转变观念。让每个人甚至是让社会形成共识,学历不能代表全部,而实践恰恰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五 自觉性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最好方法
毫无疑问,整个中国正面临着如何把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的问题,在两会上甚至有代表要求取消现行高考制度,与之相似的观点是,当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是因为前几年高校扩招的结果。这两种声音,我想都有些绝对,高考是当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其优势和对社会的正面意义有目共睹,同样,扩招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相对于我国的人才缺口和国民高等教育需要而言,扩招也不能一刀切的停止。
六 是大力倡导实践,鼓励能力的时候了
原本就业压力就很大,这次金融危机可谓是雪上加霜,在今年的两会上,涉及就业问题的提案和讨论有很多,帮助大学生就业的方法--诸如鼓励创业,鼓励去农村等---也是五花八门,但我认为这都是权宜之计,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要从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上着手,一言以蔽之,在当下的社会,是依靠能力吃饭的时代,如果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人还紧紧盯在学历上,势必会走进死胡同,本文的声音很小,于是希望每个作为当事人的某个大学生能因此意识到自己真正的前途,我想,当每个人都弄清楚了自己的前途,社会自然也就有了前途。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当前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让自己更好地参加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来,只有思想正派政治觉悟过硬,才能更好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加强自身的学习和实践能力。
就目前而言,我觉得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让自己在各方面都不断提升。在如何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方面,我结合自己自身的感受,觉得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树立科学的成才修养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意识观念,我们才能进一步地进行学习与实践,只有树立科学的成才修养观,才能正确引导我们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中不断前进,并达到良好的效果。
2、积极学习文化知识。只有有了扎实的文化基础,才能让自己的修养提升,在这里,我觉得比较惭愧,在前一年的大学生活中,我在学习一些课余知识和提高自己能力的同时,没有把学习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放在首位,也导致了学习成绩很一般。后来通过了解学习和实践的作用中我发现要更好的实践就不能不学习,让我深刻感受到自己应该首先学好课本知识,才能确切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3、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俗话说,大学是半个社会,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现自身的缺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正真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当然,由于自身的不足和培训课的时间紧、任务重,所以还有很多方面不能深刻地理解和体会。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会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以理论精神武装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以实践充实自己,真正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马克思曾说过,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创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作为新时期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情操、有理性的当代大学生,如何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完美生活是要大家用心去经营的。
慎言力行,躬行践履。
少说废话,多做实事,努力将所学文化知识理论付诸于实践。孔子曾高度赞扬那些虽不善言辞但却遵守道德行为准则,身体力行,躬身实践的人而耻于那些言过其实躬之不逮的人。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成功=激情+努力。激情已被点燃了,剩下的就靠我们的努力了。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亦曾论及人们只有亲身经历实践之后才会真正体现于行,只有能力行之知,才是真正的至知。躬行践履既然具有成于内形于外的特点,就要求主体把自己内化的知识理念体系和行为准则外化为个体执行相关实践的能力和水平,真正做到知情意的有机统一。
有关学习与实践心得体会 篇三
2.快乐号:快乐参与,快乐成长!
3.智慧号:插上梦想的翅膀,飞向智慧的天堂
4.梦想队:有梦想就有希望!
5.闪亮登场组:尝试合作,快乐分享!
6.快乐号:快乐参与,快乐成长!
7.智慧号:指挥的钥匙属于我的!
8.快乐无限组:脚踏实地,挑战自我;人人参与展现自我;齐心合力,快乐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9.勇于争先组:参与就能行,争争就能赢!%的努力加%的勤奋等于成功!目标:我们要用实力证明自己,用勤奋改变自己,争取第一,让进取心感染大家,让爱心散播每个小组,让温馨温暖你我心扉,共同努力!
10.奋起上进组:拥有一颗上进的心,才能取得成功!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目标:上课不分心,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参与交流;课下有效率有质量的完成作业。并且在这一基础上,扩展课外知识,多提问发言,让所有组员变成勤学好问的好孩子。我们的目标不是超越别人,而是超越自己!
11.奇思妙想组: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做到做不到,试试才知道!开启智慧的钥匙是属于你我的!
12.天天向上组:荣誉来自努力,进步来自勤奋!相信自己,永不言弃!每天进步一小步,日积月累跨大步!
13.团结号:团结就是力量!
14.团结号:团结就是力量,奋斗才能成功
15.奋进号:奋发向上,享受成功!
16.火焰号:众人拾柴火焰高!
浅谈学习与实践 篇四
浅谈学习与实践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实践出真知”。这两句至理名言告诉我们两个道理:一是学习对人生的重要性。人要想不断进步,就不能停止学习,学习是一辈子的亊;二是实践和真理的辩证关系。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又完善了理论,二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习和实践就像取得进步的两条腿,只有用两条腿走路,我们才能前进得更快更稳。下面谈几点个人的想法。
一、感悟学习的意义
学习的意义在于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素质等等,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学习能让人树立理想和目标。一个有知识有技能的人可以服务于社会,但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不仅取决于知识和技能的多少,因为人的行为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甚至反面的一面。只有同时拥有高尚理想和崇高目标的人,才能持续发挥出良性的作用,让自身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发挥出更大更有利的能量,为社会创造更多正面价值。基层干部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不断接受新知,开阔视野、历练才干,才能真正成为工作中的“多面手”,成为“复合型”干部。
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生命是宝贵而短暂的”,如果想在有限的生命里成就尽可能多的成绩,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幼年似一张白纸,什么也不会,于是学习说话、走路;到了少年要入校上学,于是学习写字、读书;到了青年渐渐接触社会,想明白自己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于是学习理想、学会选择;中年时期已经掌握了不少的知识和技能,正是努力奋斗的时候,但缺点和不足也渐渐体现,于是学习新知识,给自己充电;老年的时候应该有了些成绩,不过机体也慢慢老化,想要发挥余热同时使自己保持健康快乐,于是要学习心态、学会放弃。总的看来,人生的前半段学习出于自发自觉,但随着个人的成长和物质的发展,渐渐会产生一些惰性,这时候就需要更多的主观学习,摒弃负面的干扰与惰性抗争,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基层干部只有坚持学习、踏实学习,才能坚定信念,恒定价值取向,提升思想境界,才能在浮躁中寻得一份平和,在喧哗中获得一息清静。
三、学习能力的提高
“知识的海洋”说明知识似大海般浩瀚无穷,可以说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学尽所有的知识。我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会取舍,即学习如何去学习,这比学习知识和技能更难更重要。
学习是件苦差事,不能期望一劳永逸。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同时也是选择吃苦。学习能力,是一个人学习动力、毅力、思考力、实践力的综合体现。现在,很多人总能以工作忙、事情多为由,疏于学习,即使闲下来,也琢磨如何娱乐和放松。若工作强度一大、具体事务一多,本来就排不上位置的学习就束之高阁了。根源还是不愿学、不想学的意念在作祟。有些人一讲到学习,不是读报纸、就是念文件,学习理念陈旧,思路狭窄,方法单一,内容空泛。学习是件精神提升的苦差事。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学习没计划,没节奏,没层次,不系统,不思考,不归结,学习特有的那种人性的叩问、心灵的自省、思考的苦痛、意义的承担都丢失后,那种没有效果的学习也就失去了学习的本质意义。端正学习态度,实质是理念和毅力的问题。基层干部要达到“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学习效果,只有切实端正学习态度,才能自觉把学习融入工作、融入生活。
四、实践与学习的融合
学习一词在古语中其实有两层意思:即“学”和“习”。“学”应该是从不认识到认识的过程,而“习”应该是从认识到认知、熟悉并掌握的过程。所以,学习是实践的前提,实践是学习的目的,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了解这层关系后,自然就明白了学习的主要方法就是:认知事物,反复践习,直至掌握。学是为了有所思,思才会有所悟,只有正确领悟了学习的深刻内涵,才能在实践过程中少走弯路,不出差错。
五、实践中完善工作
既然实践与学习相辅相成,而学习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因此科学、良好的实践活动必定对现实工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换句话说,实践也是工作的一部分。从我个人的角度,我觉得主要有几个方面需要去努力实践:首先,要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敢于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其次,要在参与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善于发现和处理一些具体的问题,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要在完成实际工作后及时、全面地总结,评价实践效果,用经验或教训指导今后的工作。通过这三个层次的实践结合,最终达到提升自身学习水平的目的。
有关学习与实践心得体会 篇五
“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3月9日下午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的审议时的讲话。短短一席话,却早已在街头巷尾、百姓官员心中、口中广为流传,也是在第二批群教活动获“点赞”最多的词语。
按照区委统一部署,这次群教活动学习中,我和教育系统的广大党员干部一起,以集中学习与自我学习相结合、中心组交流研讨与qq平台资源共享的形式,认真研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三严三实’系列讲话和兰考调研指导的讲话精神,再次观看了电影《焦裕禄》后感受更深。焦裕禄同志之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的精神之所以被代代传颂:
一是缘于他心系群众、牢记宗旨、亲民爱民。作为一名党员,焦裕禄同志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及时出现在群众面前。”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狂风暴雨、冰天雪地、沙尘盐碱难以阻挡他帮助群众、关心群众的脚步,一句“我是你们的儿子”道出了他与百姓心连心、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的鱼水深情。
二是缘于他勤俭节约、艰苦创业、艰苦奋斗。焦裕禄同志面对土地贫瘠、灾害不断、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兰考县,找准防止灾害、发展生产的突破口,带领全县人民战天斗地、不畏艰险、奋力拼搏、自强不息,用“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精神改变了兰考的面貌。而他自己穿的、戴的都是补了又补的旧衣帽,坐的、用的都是老旧不堪的座椅和工具,他用自己的言行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做出了生动诠释。
三是缘于他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科学求实。焦裕禄同志把调查研究当做一种科学精神,一种人生态度,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靠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几乎走遍了全县,通过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了治理灾害、改善环境、发展生产的规律和途径,为兰考县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缘于他不怕困难、不惧风险、迎难而上。当时兰考县严重的自然灾害对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是严峻的考验,焦裕禄同志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建设当中,在被“三害”肆虐的兰考披荆斩棘,践行了他“不改变兰考面貌,我绝不离开这里”的坚定诺言。
五是缘于他勤政为民、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焦裕禄同志手握戒尺,慎独慎微,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儿女、亲属谋取任何好处。而他对群众、对工作,却是不怕苦、不怕死,拖着病体深入田间地头,冒着大雨查看洪水流势,顶着风沙标记流沙走向,展现了党员领导干部的高尚情操,在群众心中树起了高大形象。
这应该是“三严三实”最真实的诠释!
过去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综合国力增强,而部分党员干部却逐渐懈怠,忘记了宗旨,导致“四风”盛行,成为老百姓痛恨的对象。而此类同志往往忽视学习,更不用说下基层搞实践了,最后只会利用“形式主义”往自己脸上贴金,实际上心里恐慌得不行,所谓“本领恐慌”就是这么产生的吧;另有一类人,从政之初应该说是踌躇满志,一心要干事创业,为人民服务,但经不起环境熏演,逐步到了“尸位素餐”的地步,靠溜须拍马度日;在“雾霾”充斥的环境里,这类人往往也能生活的很好;而扎实肯干、诚实认真的人却逐渐被埋没,所谓“做功”不如“唱功”。如此种种,中国吏治官场加强“环保”、扫除“雾霾”的工作就迫在眉睫了。心得体会范文
“三严三实”一经提出,既指出了党员干部修身律己的要求,又明确了其干事创业的标准,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之本。这使得“懒惰者”不得不加强学习、历练;又帮助“摇摆者”摆正位置,回到初衷;而“庸俗者”则必须在高压态势下收起劣行,充实自己。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学习贯彻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深学、细照、笃行”,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把焦裕禄同志作为一面镜子,照出自身的雅俗、美丑和优劣,对照“ 三严三实”与焦裕禄精神,深刻反思自己的差距与不足:
一是对自己的要求不再严格,思想上有所松懈,学习上“蜻蜓点水”,调研中走马观花,工作中缺少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执着追求的劲头。二是分管工作有图形式、走过场,不深不细、不真不实的现象。三是与机关党员干部谈心交流不够,对教育理论、教育政策的学习、钻研、思考不够,对学校的帮助和指导不够。四是吃苦耐劳精神有所减弱,艰苦奋斗工作作风保持不够。
通过学教活动,细读三严三实、获益多多、感悟多多。
作为教育系统一名普通党员干部,我们:就要大兴学习之风、调查研究之风,做到用心、用脑、用工夫,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作为一名党员,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深入基层、深入学校、深入一线,了解教师呼声、回应社会关切。作为一名党员,就要艰苦奋斗、踏实创业,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实绩。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廉洁从政、率先垂范,按规定、按制度行使权力,树立党员干部良好形象。作为一名党员,就要深刻理解群众路线的总要求,践行“三严三实”,坚决抵制“四风”,在勤修身上较较真、在慎用权上较较真、在严守纪上较较真、在谋实事上较较真、在求实效上较较真。
作为教育系统的一名纪检干部,这也是一付沉甸甸的担子,当前面临着: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倡廉的复杂态势和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有效整治“乱招生、乱收费、乱补课、乱办班和乱订教辅材料”的严峻任务。履行职责、履行义务,就要有能担当,有担当才能履行职责,为推动我区教育科学发展,完成教育改革任务,提升教育满意度守好关,有担当才能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尽好职。也许这个担子要得罪上级,惹恼同级,查烦下级,也许让许多人不舒服,许多人不待见,许多人恨上你,但岗位所在,责任所在,就只有将工作落在实处,干在实处,尽职尽责、才能营造我区教育系统的风清气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让 “三严三实”这一剂终身免疫的预防针,保护着我们广大的党员干部,呵护着我们的健康成长,也推动着我们区教育不断走向新的辉煌。
学习与实践 篇六
学习与实践
右玉县中巴希望小学 王桃叶
让作文走进生活,学生才能获得丰富的写作题材,激发出表达和交流的欲望,写出生活气息浓厚,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是人生命体验活动的一种方式。习作教学就是要引导孩子们抒发自由精神与真诚心灵,学会自由、真实地表达他们生命的感受与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告诉我们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课标提出的要求呢?我们知道,生活是生命生存与发展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它是生命感受与体验的源头也是习作的源头。将习作过程中的学生置于个体现实的生命世界中寻觅、体悟、创造,追求习作过程与生命活动过程的和谐统一,能提高教学效益。所以我们的习作教学要紧紧地与生活相结合,这样才能使习作真正做到生命与生命之间表达与沟通,才能真正显现生命的本色。因此,让生活之作绽放生命色彩也是习作教学的一个亮点。
一、走进童心开启兴趣大门
走进儿童内心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可以想;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可以谈;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可以玩;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们的生命不会被稻草塞满;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的歌声可以在宇宙中飘荡。‛让学生自主选材,自由定题,尊重学生的意愿。用学生的眼光看世界,为学生营造一个写作的交际场,鼓励他们敢想、敢说、敢写,才会让学生思维飞扬,才能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爱因斯坦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于习作教学而言,一旦学生有了兴趣,犹如手中握有进入习作殿堂的敲门砖。大文豪雨果说过:‚世界上比天空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我要说,世界上,孩子的心灵是最广阔的,孩子的潜能就像空气一样,给他多大的空间,他就有多大的发展空间。为孩子的习作拓展一方广袤的天地,让他们心灵上有向上的动力,生活的向往,才能体现对美好未来的希望,从而产生跃跃欲试、迫不及待、乐于表达之感。让孩子在习作中展示独一无二的‚自我‛,用童心童言去写童趣童真,找到儿童那朝气蓬勃的气息,散发出儿童天真烂漫的纯洁的内心世界,呈现出儿童应有的本色。
在我刚接任新班级的时候,我对学生的习作要求就是在习作理念上,不强求篇篇是佳作,生生是妙手,不在布局谋篇、构思立意、遣词造句上折磨学生;在习作表达上,少一些限制与束缚,不再以思想健康、弘扬正面禁锢学生,允许学生异想天开、自主作文,允许学生先玩后写、写中有‚抄‛,鼓励内容开放、自由表达,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感悟,只要学生‚我写我事、我抒我情‛,都给以真诚喝彩;在习作评价上,不做‚难侍候得婆婆‛,不老做‚医生‛,极尽修剪之能事,而是少一些苛责,多一些赞赏,多一分宽容,多一分善待,允许学生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提倡宽度批改,弱化甑别功能。在学生的习作中,我对学生能大胆的将自己的想法毫不掩饰地流露出来,大为赞赏。
二、体验生活描写人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认为,要让孩子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让孩子的习作反映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应向生活开放,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孩子亲近自然,步入社会,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广阔的认知天地,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生活中的语言既丰富又有特色。面对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其实,我们从学生的‚生命‛本体去考察,每个孩子其实都是天真烂漫的,每个孩子天生就是诗人,对万物有他们自己至真至纯的体验。
(一)把视点引向生活化课堂教学——唤醒真情
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而这些气氛必须靠老师来营造,情绪必须靠老师来唤起。怎样唤起呢?离不开基础的生活。老师必须用火热的生活去煽情,就是用自己有深刻体验的生活素材,通过对它们的描摹与渲染,抛砖引玉,打开孩子们的思路,唤醒他们对自己相关生活的回忆,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这种强烈的表达欲望会促使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理解,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驱力,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奋,使他们把生活与表达方式联系在一起,产生很强的创造力,从而更好地表达真情。教学习作‚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吃‛,我一上课就深情地介绍小时候母亲怎样油炸嫩豆腐情景。介绍那香喷喷滚烫烫的花生油里豆腐干怎样在里面翻滚冒泡发出炸响,绘声绘色介绍刚炸出的嫩豆腐干怎样色、香、味、形俱全,然后怎样把它放进酱醋
里吱吱作响,香气四溢滋味诱人,最后怎样迫不及待地把它丢进嘴里,那香、脆、嫩、汤、鲜、酸的味道怎样妙不可言……说得学生口水直流。这样由于物质的条件反射唤起了生活的回忆,活生生的生活强烈地冲击了学生的心灵。老师趁机话锋一转,你们喜欢什么样的小吃?说给大家听听。顿时油葱饼、烤白薯、锅巴、烤香肠纷纷出笼,课堂上马上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各种小吃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孩子们表达情绪空前高涨。老师就根据情况马上要求学生当一当小老板来‚卖一卖‛自己喜欢的小吃吧——自己介绍,看谁把大家吸引过去。这样学生的表达欲望就更加强烈了,纷纷充满激情兜售起自己喜欢的小吃,结果一个个介绍得精彩极了,表达了自己对小吃的喜欢,对生活的热爱。真情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习作指导老师要用精彩的生活去点燃学生的热情,要有目的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体验感受生活,去寻找生活的焦点,从而产生美好的情感,产生歌颂美德欲望,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人生的精彩。
(二)把视点引向家庭生活——体验亲情
鉴于现在的孩子与父母的沟通少,他们感受不到父母对自己的呵护,更不懂得怎样关心自己的父母。怎样让写文章与做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呢?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小学生作文更是他们心灵的写照,是他们对客观世界初步认识的再现,是他们真实情感的流露。我相信,通过体验亲情,孩子们慢慢会开始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去体会生活,让自己的作文更上一层楼。
(三)把视点引向校园生活——激起童趣
在校园里有意识地组织开展了跳绳比赛、踢毽子比赛、掰手腕比赛、猜谜语比赛、中国象棋、国歌比赛比赛等等比赛前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参赛者的动作、神态,同时特别注意观众的反应等,并要求学生搜集描写相关比赛的文章。这样学生亲身参加了比赛,有了独特的人身体验,又搜集了许多资料,习作时根据比赛的实际情况,将搜集的资料灵活选用,自然妙笔生花,文思如泉涌。
(四)把视点延伸校外活动体验——绽放心灵之花
我经常布置他们,回家倾听长辈们谈家务事、生活琐事,听村头巷尾的‚新闻‛、传言,听小贩们的叫卖、路人的争执;看一年四季的田野风光、看电视节目等。记录下真人真事及谈谈感受。久而久之,一篇篇‚处女作‛就问世了,不再是游离于习作之外苦心经营的编造者,而是体验生活的主角,表现生活的能手。
生活中的作文素材比比皆是,尤其我们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为小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写作环境,山川河流,树木花草,谷香硕果,村寨田野……都是小学生习作的材料。农村学生的课余生活很丰富,如帮家长赶鸭子,养鸡,种菜……这些实践活动,情趣盎然,生活气息浓烈,因此一篇篇生活之作诞生了,充满着朝气。
习作就是学生唱响生命的歌:人生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用笔记录下来就是珍惜生命。假如有愿望的时候,就倾诉;有发现的时候,就分享;有建议的时候,就表述;有苦闷的时候,就倾吐……记录下生命中的每一次心跳,每一次感动,用心抓住灵魂闪动的每一瞬间,那么你就奏响了你生命中最灿烂最精彩的。
有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我要做一个宽容别人的人,因为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有丰收;大海宽容了河流,才有了浩瀚;蓝天宽容了云彩,才有了绚丽;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有了希望。‛‚读了《将心比心》这篇课文后我懂得了要想得到别人的宽容和鼓励,就要自己先去宽容、鼓励别人。‛‚读了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我以后也要做个精神富有的人。‛等等学生通过接触生活,走进课堂,体验生命才有如此深刻的感悟,学生的内心世界像花儿一样绽放,那么鲜艳!那么美丽!
让习作少几分呆板,多几分灵动,文字是极具旺盛的生命色彩的,她总能以极短的距离,绽放智慧,获得精彩。教师应以大量的事实和案例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习作与生命的关系,深入理解习作是生命的组成部分。许多伟人以及平凡的人,用写日记的形式,留驻了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而日记与随笔,就是一种写作,这种写作的过程,本身就是生命旋律的流转。只有当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并自觉地付诸实施,那么他们便有可能认识到,习作是自己的事情,是生命旋律中不可或缺的乐章。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学习与实践心得体会 实践的心得体会【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