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

在长三角名校长高级研究班的学习心得笔记(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15-01-28 07:52:17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第一篇:在长三角名校长高级研究班的学习心得笔记

在长三角名校长高级研究班的学习心得笔记

(2014.09.14-12.14)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 汪正贵

学习笔记之一

我们正处于一个后现代社会,这是一个工具化的世界,充斥着功利和浮躁、短视和偏见。

我们正处在一个权威丧失的时代,失去了共同信服的权威。

我们正处在一个超验的不可能性的时代。我们的孤独感,来自于我们不能共同分享一个共同的世界。

我们正处在传统破碎的时代。源于思想资源的贫乏和庸俗。

我们似乎并不存在一个共同的现实世界;因此我们要创造一个共同的现实世界。

教育是国家控制思想的源头,教育也是开启创造共同的现实世界的源头。在这种国家主义情况下人的自由发展和创造性如何可能。这是一个教育内在的悖论。

教育永远是国家权力、官方知识和话语的体现。

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更要进行人文教育,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因为人文教育关注人的精神、人生的意义。

人文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发展。人的自由随时与义务相结合。要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讨论人的自由。自由意味着义务,选择意味着责任。

多元课程的哲学意义,就在于为学生提供选择,植入自由的种子。

马克思说,教育就是给人的脑子里安装一个轮子,人离开了这个轮子,就不会说话了。我们现在要寻找教育的新的轮子。

制度能让老师不打学生,但不能让老师笑着对待学生,只有老师内心的温暖才能让她微笑着面对学生。制度让人做不能做的事,文化让人如何做得更好。

缺少的不是制度和规则,而是缺少制度和规则意识,以及对制度和规则的敬畏。

教育要用减法。减是为了做最重要的事。

教育要做正确的事,守正。

教育要静下心来,静等花开。学校不是跑马场,师生都在忙碌地奔跑,确不知道方向。

教育要教真道德。宁可沉默,也不去讲一些大话,空话;大话、空话讲多了实际上也就成了假话。

要把校长的影响力减到最小。校长要学会走到幕后,让老师和学生走向前台;校长要学会引领与唤醒,让思想和理念影响师生;校长要制造“替身”和“影子”,这个“替身”和“影子”就是学校的制度、理念、精神和文化;校长不要走在变革的最前面,否则不是你脱离了群众,就是群众抛弃了你。

学校不能折腾、颠覆,而是传承与创新、积淀和发展。

课程才是学校的产品。有人说学生是学校的产品,这是误解。当学生成为产品,容易导致学校的工业化倾向:将学校看作工厂,经过流水线式的加工,生产出千人一面的产品(学生)。当学生成为产品,我们的教育就会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学生的需求,忽视学生的成长。

当课程成为产品,就理解了教育的真谛:用课程这个产品,来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当课程成为产品,就理解了教育的属性,教育成为服务业。

当课程成为产品,就必须学会开发我们的产品,注重产品的设计和加工。国家课程的校本化(二次开发)、校本课程的整体开发就成为必需。

当课程成为产品,要注重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成长需求。不要把学生培养成和我们一样的人,不要把学生培养成同样的人。教育是让不一样的学生成为不一样的自己,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

当课程成为产品,教育更多的变为发展与生长、唤醒与激活、存养与涵蕴、帮助与扶持,而不仅是塑造、打造、外烁、规训、管制、培养、灌输之时,全面而有个性的学生就会有土壤。

艺术门类当中的合唱和戏剧是很好的教育形式与载体。戏剧中的角色扮演,能让学生体验不同的人生感受,有助于学生成长。而且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门类,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合唱也是如此,除了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以外,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而不同的价值观。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奔跑的时代,速度给人们带来压力感。请放慢你的脚步,好让灵魂跟上来。

教育是培养人还是培养才,需要我们思考。教育要顺应人性,千百年来,人性的进化是很慢的,人性很少改变,或者可以说人性从无改变。改革和决策要顺应人性。

今天的教育,明天的中国。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是未来的中国人。我们今天给予他们什么样的教育,也就决定着我们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中国。

城市里的人生活在小圈子里,世界很小。乡村的人能看得见整个世界。在城市森林里,我们仰望星空,星空很小,天空灰暗;我们脚踏实地,踩着的是坚硬的水泥地,而不是松软的亲切的土地。乡村的天际线很远,让人相像到无限;乡村的大地有着泥土的质感和味道。

学校的物理环境对人的性格、心情、气质和行为有很大影响,对人的身心健康也至关重要。逼仄、拥挤、嘈杂的生活环境往往产生浮躁、紧张的心态,甚至是自我身心冲突,延及人际之间的思想和行为冲突;安宁、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形成从容、大度、深刻而平和、健康的身心状态。

上海的市区学校相当一部分面积比较小,往往只有一栋楼,但很精致、人文。这也符合上海人的性格,精细、人文,但略显小气。北京的学校面积相对要大一些。美国的中小学面积与学生人数之比要大得多。他们的教室面积一般在120平方米左右,学生数往往只有20几个。国外有一位人士这样说:“40个学生在84平方米教室学习,要有爱因斯坦智力的大脑,还要有苏格拉底样的老师。”联想到我们的学校,五十多人一个班,确实太大了。我的梦想,是二中的班额数能控制在40人以内。当然小班制实行后,也要有相应的变化,比如教学方式的变化、课堂座位结构的变化等等。

所以我们在学校文化建设当中,要注重物理环境的建设,比如声环境(隔音);热环境(恒温);光环境(明暗)的建设等。

学校是教师第一还是学生第一?李希贵校长说,教师第一,是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说;学生第一,是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说的。

我的理解,学校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集合体,师生在学校同样都要得到发展和成长。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和受教育者,到学校来接受教育,得到成长。毫无疑问学生的成长是学校的根本目的。

同时,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自身要得到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自身的发展,教书育人,使学生得到成长。根据康德的说法,人本身的价值是最重要的,人永远不能成为手段和工具,人的发展就是目的本身。因此,我们不能认为,教师的发展只是学生成长的前提、条件和手段,教师的发展也是学校的目的之一。所以学校里面“以人为本”就是“以师生为本”。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成长,将学校办成老师发展、学生成长的乐园,是最理想的状态。

当教师与学生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视具体情况而定,总体上应该遵循这样一个原则:维护未成年人利益优先的原则。

学习笔记之二

未来正扑面而来。过去我们讲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其实我们已在世界之中,现在不仅要面向世界,而且要融入世界;未来正在逼近,教育要做好准备,迎接不断成为现在的未来。

释加牟尼问弟子:给你一滴水,如何让它不干?

弟子无言,佛祖自答:将它放进大海里。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团队里,希望我们的老师能将我们的团队看作自己的归属,将学校当作我们的精神家园。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和谁同行;一个人能走多高,看他与谁结伴。合作与竞争的团队建设是我们师资队伍建设当下的重要内容。

现在中国已经有了“在家上学”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不相信学校教育,有人称这是教育的自我救赎;在大城市,有真正的“家教”,有相当一批自由教育工作者,他们在探索因材施教,他们认为,正是中国公立学校教育质量的低下,才使他们有生存的空间,他们宣称,“家教”也许使真正的教育成为可能;在上海北京等地,一大批优秀高中毕业生放弃国内高考,直接出国留学,反应他们对中国高等教育的不认同。我们教育工作者不由得深思: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当我们审视当下的中国教育,发现存在着伪教育、负教育、甚至是反教育的现象;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追问:我们究竟应该以怎样的姿态来歌唱?

莫言读了小学五年级,他笑言,感谢自己接受的支离破碎的教育。比尔。盖茨大学中途辍学。乔布斯也是中途退学。莫言多少让教育无言。

自主同时意味着责任,自由同时意味着义务,自然同时意味着本真。教育要培养自主发展、自由发展、自然成长,同时具有责任心、义务感的本真之人。

有调查表明,师生心目中的理想学校:适合的课程、有效愉悦的课堂、自由的校园空气、教师的幸福、简单的管理。

管理越简单越好。大道至简。无为而治。

管理的核心是激励,如何调动起师生内在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管理即解放。如何解放师生成长与发展中的各种阻碍与遮蔽,真正让师生走向自主、自然、自由的境界。

管理即引领。确保师生沿着正确的轨道,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技术层面、流程层面、管理层面的改革创新都不如方向重要。所以任何技术层面的创新从根本上说还是“术”的变化,还是路径依赖,坚持熟悉的一切。只有价值的创新才是“道”。价值指引方向。

校园狂欢节除了是师生的放松、欢乐的机会,同时也宣示着师生平等,在平等中表达着尽情与忘我。看得见的平等,是摸得着的民主。学校要设计好一些这样的节日。

网络时代,选择比回避重要。网络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技术特征之一,无可逃避;学会选择是网络时代的基本素养。

孩子们是网络的原住民(netizen),他们对网络的运用和依赖比我们成年人要大得多。

网络是现代人生存的第二空间:赛伯空间(cyber space)。在现实世界中,人们以自己的肉身和社会关系生活在社会中;在网络上,人们以id和另一种身份生活在虚拟的赛伯空间。

人们在网络空间里,是在逃离,逃离现实世界的纠葛和烦恼,同时又是在追逐,追逐网络空间的自由与平等;

在网络上,人们是在隐匿,隐匿自己的社会身份和角色,同时又是在扮演,扮演随心所欲的新角色,在隐匿和扮演中找寻失落的自己;

在网络上,人们是在渲泻,向陌生人渲泻自己的情感,同时也是抚慰,接受着陌生人的抚慰,也抚慰着别人;

在网络上,人们是在倾诉,向别人倾诉,是自我倾诉,也是在聆听,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在网络上,也许熟悉的人已成陌生,而陌生的人却很亲近;

在网络上,遥远的人也许如在眼前,眼前的人却如在天涯;

网络是虚拟,却又如此现实……网络其实是后现代人逃离现代病的一种载体,或者网络同时又在制造和加重着现代病症。

学校不能仅仅因为有少数或部分学生不能正确使用电子产品,而不让所有学生在学校使用电子产品。老师的责任是帮助那些不能正确使用的孩子,而不是全面禁止。

我们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制订规则和办法。不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并没有解决孩子的问题,孩子正是在错误和改正错误中成长的。

甚至学生可以帮助我们老师使用这些先进的工具,并且说服老师不要阻碍学生使用这些工具。

现代技术可能已经改变了新一代人脑的认知结构,更便于建立人脑与电脑之间的联结。他们对图像、视频、数字化产品有更敏感的认知能力。

人类总是排斥技术进步,其实印刷术也曾经遭遇到相当的抵制。但是技术的变革是不可阻挡的,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

我们是引领变化、享受变化,还是跟随变化或者抵制变化,是不同的态度。只有变化才是不变的。

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世界、改变我们的认知模式、也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教育。

校长办学需要正确的办学理念,教师教书育人需要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学生学习同样需要正确的学习理念。要注重学生学习理念的构建。有了正确的学习理念,就会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有助于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理念应该帮助学生解决为了什么而学习、如何学习两个基本问题。

成长是从内部突破,如破茧而出、如化蛹成蝶、如小荷露角……如果从外部突破就成了压迫或者塑造,如拔苗助长,如炼铁成钢。教育应该更多地从学生的内部培育入手,激发学生的内在能量,从内向外的生长和成长。

创新是以变应变,以变应不变,以不变应万变。所以创新有时是变革,有时是坚守。

美国汽车大王福特曾说:你如果只问客户需要什么,他会告诉你,我需要一匹更快的好马。如果这样,就不会有汽车的发明了。

乔布斯也曾说:你不能只问客户需要什么,然后制造出产品来满足他,等你制造出来,他已经另有新欢了。

我们只能看见我们准备好看见的东西。而创新者能看到或听到一些微弱的信息。所以创新者总能引领这个世界的变化。

学习笔记之三

按语:10月25-26日,我在江阴参加了由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主办、江阴市南菁中学承办的“2014中外名校长论坛”,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学校文化与数字化学习》的交流发言

学校文化与数字化学习

--在2014中外名校长论坛上的发言提纲

汪正贵

数字化学习是指基于网络平台、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也称网络化学习(e-learning)。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和变革。我认为目前世界上部分教育发达国家也许已经到了网络化学习(e-learning)的阶段,而在中国的绝大数学校,目前还是处在e-teaching的阶段。但是变革已经到来。

数字化学习对于学校教育和学校文化将在四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一、数字化学习对传统的教学过程产生新的挑战。在学习过程中,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引进了新的重要的第三者:网络媒介。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建设学生、老师与网络之间的友好关系。不排斥、不偏重任何第三方。不要因为技术的引入,阻断和隔离了师生之间、人与人的双向建构。在教学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情感之间的交流永远是最重要的。

二、数字化学习对学习资源开发的需求提出了挑战。我们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不仅要注重网络的硬件建设,更重要的是软件建设;不仅要注重服务于老师的教学资源的开发,更要注重服务于学生学习资源的开发。真正使得学生能通过网络技术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真正使得e-teaching走向e-learning。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要服务于老师的教,更要服务于学生的学;因为老师的教根本上是为了学生的学,关键是看学生学了多少、学的怎么样,而不是看老师教的多少。

三、数字化学习对人的认知模式的挑战。新的一代学生是网络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就浸淫在网络其中,也许他们的认知路径、认知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他们更多地对网络上呈现的视频、图像、非连续性文本、非文本信息更有敏感性,也许技术已经改变了人类的生理结构。他们的大脑神经元的联结通道也许发生了改变,人脑与电脑之间的联结也许更为便捷。因此,对于新的一代学生,我们要改变我们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

四、数字化学习对教师权威的挑战。在信息化时代,在数字化学习的方式下,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发生了改变,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唯一路径,教师的知识权威受到挑战。特别是当同样丰富的教学资源放在师生面前,我们老师应该如何教学?这就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也许教师更多地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领者、指导者,老师就是个脚手架,让学生向上爬得更高

西方社会学家米德认为,人类的文化特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喻文化(下一代向上一代学习)、同喻文化(相互学习)、后喻文化(上一代向下一代学习,下一代反哺上一代)。信息时代也许就是后喻文化时代、文化反哺的时代。数字化学习给学校文化带来的最重要影响,可能是改变学校里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我们要建立新型的更为平等的师生关系,建设平等学习、互动学习、开放学习的机制与文化,建设开放的学习文化、更为平等的师生文化、建设师生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的后喻或同喻的学校文化。

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改变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我们的教与学。这种改变也可能是颠覆性的,技术对于教育的深刻变革的意义,也许怎么估价都不为过。变革已经到来,教育要做好准备。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技术永远只是工具。技术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技术本身并不会自动发生作用。最重要的永远是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老师如何利用网络与技术,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参与,改善我们的教学过程。同时我们还要指导学生,如何避免网络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网络时代,选择比回避更重要。

学习笔记之四

来自学校的伤害风险有两种:一种是身体上的伤害风险,比如体育运动、学校活动中的意外伤害;另一种是心理上的伤害风险,指来自教师的不当教育行为,比如错误的评价学生,有可能导致对学生心理的伤害。

评价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很容易产生对学生的误伤。然而学生是特别在意老师的评价的。老师的做法也许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因此老师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在道德上,都负有这样一种责任,那就是正确地评价学生。就像医生错误地告诉患者,你病得很重,患者是很无助的;学生被老师错误地评价,也是很无助的。

当我们批评学生“我从没见过你这么笨的学生,我看你是无可救药了”……学生内心的无助感就像医生告诉病人你没得治了一样。这样子的教育是不正当教育,其实就是负教育。

英国曾经有一个学生智商被老师错误评价而进入到弱智学校,结果家长告到法院。

我上中学时语文老师让我们写命题作文“仓廪实而知礼节”,我写了一个相反的命题“仓廪实而知礼节?”,举了屈原衣食不足心忧天下的例子、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的例子、共产党部队小米加步枪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例子、国民党执政时的腐败的例子等,从反面来论述这个问题。我很得意,觉得自己的想法很独特。作文本发下来,我惊呆了,语文老师用红笔写了很长一段话批驳我,话说得很重,意思是我这个学生思想有问题。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内心充满着无助,却无处言表。现在想来,其实不过是一个未成年的学生的一些偏颇的想法,而且这些想法并不一定是错误的;作为老师不能简单地划一个红叉。后来我想,也许一个少年的独立之思想、批判之思维的萌芽就这样被扼杀了,如果长此以往,这个少年将来不是走向顺从、就是走向极端。去年我见到这位老师,我趁酒热之际,壮着胆子向老师提起这件事,也许是我内心的结到现在已然存在,潜意识里还是期望她能当面重新评价一下我的作文。我无助地望着老师,遗憾的是,老师却已经忘了还有这样一件事。二十七年过去了,学生心中的结还是没解开。心结未解,阴影犹在。这使我想起了英国哲学家洛克所说:“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就像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教育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

校长不能用20世纪的知识去领导21世纪的学校,所以校长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反思自己的办学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力。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培养的是未来的人,所以校长要有对未来的敏感,思考教育发展的趋势。

校长还要培养学校的未来领导者,着眼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ipad, iphone在全球的成功说明,苹果公司预测到了客户的未来需要。

学校也要预测未来教育的需要。美国私立学校联盟主席提出“ischool”的新概念。

ischool:

innovating,创新。对变化的应对,对未来的预测。

inquiring,探寻。寻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inspiring,激发。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能量

interconnecting,联结。地区、国家、全球之间的学校互联共享

我们学校目前的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服务于老师,为老师的教提供支撑;如何服务于学生,为学生的学提供支撑,是我们下一步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应该注重转变的。

我们的校园网目前的功能还很单一。如何将校园网建设成为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社会互动的技术平台,实现师生互动、家校互动、学生论坛、翻转课堂、国际交流、教学研究等管理功能和教学功能。

同时加强网络素养教育,避免网络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学生上网时间过长、上网成瘾、游戏过度、以及网络上的非法和不当行为。

一个学校的规模多大是合适的?我问过美国的校长,他告诉我,校长能叫得出每一位学生的名字就可以了。在美国,大部分中小学校的规模是几百人,上千人的学校很少。这次考察了上海的十余所学校,规模都在千人之下。

一个年级的规模多大是合适的?管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一个领导最多能管理好12个人,最合适是5至7人。一个年级最好是12个班级以内。

一个班级的规模多大是合适的?我两次去美国考察学校所见,大约美国公立中小学的班额数在二十人左右,私立学校在十五人以内。本次考察上海十余所学校,班额数在40人上下。据了解,浙江省要求,优秀示范高中的班额数要控制在40人以内。

规模与效益、规模与质量之间是什么关系?规模太小,没有效益。规模过大,影响质量。应该有一个合适的学校规模、班级规模。小班化是教育管理的国际趋势。

反观安徽基础教育,我们似乎还正处在做大、做规模的阶段,还处在外延发展的阶段。而江浙沪已经开始走向做小、做精细、做内涵的阶段。作为马鞍山,我们应该借助学生数逐年下降的机会,逐步实现小班化,应该慎重撤并学校,我们今天撤掉一所学校容易,明天设立一所学校也许不易。

深化课程改革,必须进一步把握学科属性,我们要从宏观上把握,作为一门学科,它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我们究竟应该让学生学到什么?这不仅关系到课程设置的目的,也关系到老师教学的着眼点与出发点,关系到教学的方式方法。

比如数学学科,是自然科学之母,主要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数学的逻辑、严密、简洁、对称等,是其鲜明的学科特质。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价值很大。

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在中学阶段主要训练学生什么?我认为主要是求真求实的科学素养和操作能力。自然科学某种意义上也是实验性学科,应该加大实验教学的比重。

政治、历史等社会、人文学科,在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责任感、使命感、价值观等),而不仅是基本知识。这样的学科应该更多地采取讨论式的教学方式。

地理学科在中学的学科属性比较模糊而尴尬。其实中学地理学科更多地带有自然科学的属性。所以我们应该建立地理学科教室,增添动手与实践的元素。

语文与英语是语言学科,其实,也是人文学科。应该注重这两个学科背后所传递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不能将这两个学科肢解为语言的学习与运用,而忽略了其不可代替的人文意蕴。因此阅读教学要加强。

体育学科的本质属性是健康而不是竞技;艺术学科的本质属性是审美而非创作。

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学科的本质属性是应用而不是理解,是会而不是懂。

当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是否存在“教育过度”的问题?幼儿教育小学化、儿童教育成人化、学科教学难度过大、学生用于学习的时间过长而睡眠与运动不足、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教育过程中管理过多而自主不足、统一要求过多而选择不够等等。

教育是静等花开,静下心来,倾听花开的声音。现在教育的功利与浮躁,使人没有心情等待花开,只想结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这个浮躁、短视、功利的时代,人们甚至已等待不了一棵树的长大,等待不了一个人的成长。

“伪”即“人为”。教育即生长。忽视学生成长规律、忽视学生自然生长的教育是“伪”教育。

学习笔记之五

学习毕竟不是玩耍,应该有必要的负担,或者说有意义、有价值的负担。减少低效、无效的负担,也即减少无意义的负担。当学生从学习之中找寻到意义和价值,那么,学习就不再成为负担。

好的课不是老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学了多少;好的课不是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提出和解决了多少问题;好的课不仅是解决了多少问题,而是激发起了学生多少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而来,并且带着更多的问题而去。

我们的课堂与美国的课堂距离不是在缩小,而是在进一步拉大。我们中学最聪明的学生永远在做题,美国高中的学生已经在做真实的研究。

世界在变,我们的教育不变,是当前所有教育问题的根源。

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几乎都有自己的精英教育战略和实施途径,有的国家是显性的、有的国家是隐性的。中国的精英教育、英才教育,在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的政策语境下,鲜被关注。

多样化是公平的需要。高层次的公平应该是多样化而非统一化。满足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为不同的人提供适合的教育,是高层次的公平。

义务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起点,其公平的内涵主要在均衡的层面,保证起点的公平;高中阶段教育的公平,主要体现在多样化、特色化的层面,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我们应该站在教育公平的高度来看待高中阶段教育的多样化。

高中教育的多样化,主要是学校课程的多样化。为不同潜质的学生提供多元的可选择的课程,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服务。

2014年世界银行的卡拉霍夫报告了一项关于印度高低“种姓”智力的实验结果。现代印度社会中还保留着古老的种姓制度(等级制度),世界银行的学者卡拉霍夫在印度农村做了一个实验。她从六个村子随机挑选了一批十二三岁的孩子,然后每个村抽一名孩子,组成许多六人的小组,让他们按组参加一个数学小测验。她把这些小组分成两类,一类要求孩子当着他人的面说出自己的种姓,另一类则不要求。测试结果是惊人的:第一类小组的低种姓出身的孩子比第二类小组的低种姓出身的孩子平均得分要低18%;也就是说,仅仅是说出自己的低种姓身份就足以打击一个孩子的自信心。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也往往有意无意地给学生贴上好学生或差学生的标签,事实上这种标签,会让学生形成心理暗示,并且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强化肯定与激励,慎贴负面的标签。

校园里师生的冲突发生之时,正是教育发生的时候,解决这个冲突,教育就有了结果。孩子的缺点不是用来恨的,是用来改变孩子的切入口和机会。生命有缝,阳光才能照进来。

师生关系是教育的第一指标。让学生喜爱我们的老师、喜爱我们的学校,是教育的前提。当学生不喜欢老师、不喜欢学校之时,你的教育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我们的基础教育不仅存在教育过度,也存在过度保护。少数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实际上限制了孩子的发展。前些天,高二年级一个班级准备组织为期三天的徽州游学活动。我在上海学习,国庆假期回到学校,家长给我打电话,质问学校为什么同意班级组织这样子的活动,学生安全出了问题怎么办?另外还有几位家长打电话到教育局保卫科反映,希望教育局阻止学校的活动。我很惊讶,也很无语。我告诉家长,我们不仅组织到徽州游学,还组织学生去北京、上海游学,组织学生去美国、英国、日本游学。我电话里告诉这位家长,如果你不同意你的孩子去没关系,可是这位家长不仅不让自己的孩子去,也不希望别的同学去游学。我很遗憾,如果二中17岁的高二学生,在老师带领下,不敢外出或不能外出,那么我们究竟在培养什么的人,怎么样培养人?后来的事实证明,两天的徽州游学活动非常成功。

日本学校组织学生活动,学生如有意外伤害,家长会写信给学校,说:给学校添麻烦了。我们极少数家长,孩子还没出门,首先要求学校给予承诺,保证没有任何意外。过度的保护最终影响的是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

最近在校园网上看到二中的学生社团“驭火单车社”举行了一次单车出游活动。四十几位同学通过骑行的方式,纵贯当涂,沿江跋涉,至芜湖天门山折返,单车骑行80公里。“遥途一百六十里 临江仰望天门山”。这次出游,并没有相像中的那样一帆风顺,除了爆胎,有的同学还曾在崎岖的路段跌倒。他们自己说:“在路上,我们无论流多少汗,遭遇多少坎坷与不顺,不变的却是成功的信念和坚定的意志。团结,友爱,是我们共同的力量!”看到同学们这样的行动,我为他们高兴。

孩子是老师和家长的影子,成人是孩子的镜子,我们成人在孩子身上,照见了自己。行胜于言。

学校的隐喻是家庭。在家庭中最重要的是关系与关怀,学校也是一样。维系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是关系与情感;学校也是如此,要重视学校中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同事关系、领导与教师关系等等……关怀的本质是从对方出发,给予理解、同情与关心。在一个家庭中,所有的家庭成员总是关怀最弱势者,而不是打击或抛弃他,更多的关心总是给最弱势者;学校也是这样,我们应该最关注、关心、关怀的是那些处在边缘的教师和学生,而不是打击或放弃。爱生如子,爱师如友,爱校如家。将学校办成师生心灵依归的精神家园。

oecd组织的全球性的pisa测试,有以下几条结论值得关注:课外补课与学业成绩没有相关性;自由阅读半小时与2小时对语文成绩无大差异;实行小班化不如给教师提高工资;学生对学校的认同与学业成绩正相关。

学校的本真是促进人的成长,让学校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但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往往成为“善意的摧残”。现在的教育与教育的本质愈来愈远。也许我们走得太远,已经忘记当初出发的理由。

学习笔记之六

作为教师,内心要有敬畏,对学生生命成长的敬畏。当我们站在讲台上,我们唯一害怕的是误人子弟。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在于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的改变,人没变什么都没变;课程改革的关键在课堂,在于课堂上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的改变,课堂没变什么都没变。

我们的课程改革,有的可能还是穿旧鞋走老路,有的可能是穿新鞋走老路,有的可能是拎着新鞋走老路。

教育要留白。要给学生留有自主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我们占据了学生的所有时空,也就影响了他潜能和个性的发展。

一切学习本质上都是自我学习。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机制是同化与顺应,学习的关键是自我建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一切的学习都是自学。

教重要的在于听,学重要的在于讲。教师要学会倾听,关注学生的认知存在哪些问题,教学才更有针对性。学生如果有机会将学习内容表达出来,那么这种知识的内化程度会更高。

教师总是讲的太多,但并不认识到自己讲的太多;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过程暴露不够,学生对这个问题究竟是怎么想的,老师关注不够;对于学生的相异构想,关注不够。

教师面批,比补课重要。因为每一个学生的问题是不同的。

有些老师不明白自己每个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究竟何在,比如为什么提问?为什么让学生讨论?等等,常有茫然性。

老师面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采取的简单办法是大量练习和补课。但却不一定有效。

学生能自己学会的、大部分学生学得懂的,老师能不能不讲或少讲。学生要先学。教师觉得是难点和重点的地方,不一定是学生不懂的。当然老师要帮助学生先学。

一堂好课不一定是讲得完整的课,但是学生也许觉得是完整的。

教学要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提问学生不仅是追求学生回答正确,重要的是暴露问题、解决问题。提问让最好的学生回答,只是代替了教师的讲解;提问最好是面向中等靠后的学生,让他有机会更多地暴露自己的问题。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解惑,或者是不断启发学生,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上获得发展。

教育充满着矛盾性:教育事业的无限性与学校教育的有限性;教育目的的伦理性与教育手段的功利性(善意的摧残);用昨天的知识、今天的教育,来培养明天的人才。

学校教育没有真正的市场竞争,各有生存空间。在一个小的区域并没有完全的同层竞争。一所学校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另一所学校的退步。

制度有形,作用有限;观念无形,作用无限。

文化是无形的,但又是可感的,文化有时弥漫在空气之中。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规范。比如佛教寺庙,浓浓的香火味,单调的木鱼声,威严的佛像,让人不自主的脚步放慢,不敢造次。基督教堂,高高的穹窿顶,长长的甬道,管风琴的脆响,让人不自主的放轻脚步,不敢喧哗。

学校也要建设自己的独特文化,让人不由自主的感受到学校殿堂的神圣、纯洁与教育的尊严。

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是教师学习成长的地方。教育者首先应该接受教育,教师应该学会学习,终身学习。有人戏言,当你教高中时间长了,你的水平也就只有高中水平了。甚至老师去高考,也不一定考得过学生了。

教育的本真是育人,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道”的层面,一是“术”的层面。“道”的层面是教育的信念、是勤勉、敬业、爱生,是用心做教育;“术”的层面是技术、方法,是课堂的改进,教与学的方式改进。

教育失落的不是方法,而是教育的尊严、爱与奉献;教育落后的不是技术,而是观念;教育变异的不是技术层面,而是它的本质。

智慧的缺陷可以用道德去弥补,德行的缺陷不能用智慧来弥补。教育也是如此,教育中对学生的爱的缺失不能用方法和技术来弥补,而教学方法与技术的不足可以用教师的德行来弥补。

一个生活在一百年前的人,来到今天的社会,会觉得变化很大。当他来到学校的课堂,也许觉得变化很小。

学习笔记之七

高中教育多样化与义务教育标准化,同样是基于教育公平的理念:为学生提供相同的教育机会,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就是要尊重差异,尊重个性,提供更多的选择性,以回应学生的不同潜能和不同需求。学生没有不好,只有不同。

目前全国的课程改革,基本上还是在外围迂回作战,面对高考这个堡垒和核心,所有人都是小心翼翼,履薄临深。走过长三角多所名校,一旦走进课堂,走进教室,发现其实变化很小,差距不大。

下一步深化高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提供更多的选择性。在目前高考改革没有根本性的变革之前,减少必修课的数量,必须以提高必修课的质量为前提。课程的设计要做加法,更要做减法。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的课堂教学质量可谓精致、高效。这种精致与高效,对学生的成长是否具有长远的意义,还有待探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课堂上不浪费一分钟,没有一时一刻不在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在教育人这件精细的工作中,再也没有比这种做法更为有害的了。”课堂的过度精致也许是有害的。

我们现在教育的问题不是教育之“术”的缺失,而是教育之“道”的失落。教育之“术”的路径,其实就是微观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路径;单纯走“术”的路线,并不能走得太远。而且我们中国中小学的教育之“术”已经是精益求精。教育之“道”是教育的观念、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尊严等等,“道”的失落是价值的失落、方向的缺失,这才是教育的问题所在。

现代技术的进步让我们必须考虑教育的未来,云平台、云计算、云学习……云时代的到来,也许让知识不再是力量,教育将回到他的原点:人格的培养与智慧的启迪。

现代技术的变革也使未来职业的不确定性大为增加,十年后的职业有很多现在还没创造出来。这也要求教育回归原点:为学生的成长打下牢固的基础,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从育才变为育人。

要慎提学校的特色建设。学校的特色其实是学校的本色。学校的特色是内生的,而不是外加的;是成长的,而不是建设的;是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是长久的,而不是一时的;是深刻的,而不是肤浅的;是伦理的,而不是功利的。

对体育和艺术的重视程度体现一个学校办学理念之高下。

教育实践中的三角关系是教师、学生和学科,只有当三者之间双向互动起来,教育才真正发生。

教育史上的钟摆现象至今并没解决。

教育目的:培养人格还是启迪智慧;培养精英还是培养大众;培养国家主义,还是培养个人主义?

教育内容:以学科中心还是以儿童中心?以知识中心还是以活动为中心?

教育方法:发现式还是接受式?讲授法还是讨论法?规训为主还是激励为主?个别化教学还是班级授课制?

认知规律:内生还是外烁?演绎还是归纳?聚合还是发散?

真理本质:相对还是绝对?继承还是创新?

全世界对教育的这些根本问题还没有令人信服的一致的看法。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也许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执两而用中”的中庸思想不失为一种选择。

我们的学生从小生活在文明社会,但同时许多自然能力也在丧失。

人的本质决定教育的本质。

人是一个两歧性的存在:实然与应然的矛盾统一;人是预成的,又是生成的;人是现实的经验的存在,又是理想的超验的存在;人是事实的存在,又是价值的存在。

教育是人从事的事业,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本质决定教育的本质。教育要在学生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缠绕中,在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要求的张力中,在教育发展与功利追求的博弈中,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就是在现实中创造未来。

教育是社会的复制,又是社会的再生产。教学民主其实何尝不是政治民主的映像。苏联的专制统治与凯洛夫教育学,美国的民主政治与杜威教育学……总是相互关联的,不能离开社会看教育。

师生的平等对话是教育的起点。发掘孩子成长的内在驱动力是教育的真谛。

当下的学校教育有暴力,也有冷暴力。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小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你对待孩子的方式正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教育不触及情感,就等于没有发生。

执教为师,要有对学生的关爱,对讲坛的热爱。真爱是一切的答案。

第二篇:《名记者研究》学习心得

《名记者研究》学习心得

记者素有“无冕之王”的雅称,从我们踏进大学校门,学习新闻这一专业开始,老师就告诉我们,记者是个辛苦而又危险的职业。的确,无论春夏秋冬的环境如何险恶,只要有新闻线索,记者就必须深入现场进行采访报道,名记者中就不乏一些战地记者。作为读者了解新闻事实的桥梁,记者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代替广大民众前往事件发生的现场,或接触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将事情的真相及其代表的意义,通过报道呈现于大众媒体上。我们知道当代诸多名记者都是在新闻领域中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他们或许为着祖国的解放事业,或许为着社会主义建设过程而付出了一定的心血和牺牲,而他们的许多精神和作风也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的经验是留给我们后辈最好的财富。

在学习了范长江、李庄、水均益、闾丘露薇等当代中国名记者的新闻事迹后,我认为记者不仅要忠实记录、勇于发表新闻,讲究新闻作品的艺术表达,达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其作品在真实性、新鲜性、影响力和公信力上有较高的要求之外,在精神方面,也要对国家、对人民保持社会责任感、道义感、使命感与紧迫感,能够审时度势,并且有着品性高尚,学养丰厚,洞察力强等能力和素质。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成为货真价实的名记者。

而对于现实中大多数新闻记者,也应具备不断学习的习惯、追求真相的执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准确朴实的文风、甘于吃苦的精神、丰富广博的学识、尚俭守德的品格等素质,但记者的这些素质绝非天生的和不必经过培养的。

优秀的记者首先要有责任心。李大钊曾言:“现在的新闻,就是将来的历史。” 历史是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的。记者的一言一行都连着整个社会,一稿发表,读者上亿。记者工作始终是站在社会的制高点,从政治、全局和社会规律的高度向大众提供信息。新闻记者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中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新闻事业,要有一颗对新闻事业执着追求的热情和恒心以及勤学吃苦的干劲,要有坚韧的工作作风,在实践中遵循实效性、真实性、客观性等新闻的共性规律,才能在采访中游刃有余。

其次,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做好新闻工作、当好新闻记者的前提条件。由于新闻工作的活动性强,接触面广,每天面临的是不同的人物、事件和问题,所以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新闻记者,除了要炼就一双敏锐的新闻眼外,还必须掌握广博的知识,要自强自立,坚持刻苦学习和实践,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再次是记者采访和写作的能力是记者做好新闻报道工作的关键。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从事新闻传播的职业记者,在看新闻的时候,不能只看热闹,还要运用自己的所学对新闻的内在进行思考。这主要表现在具有广泛的社会活动能力,敏锐观察事物的能力,分析问题和纯熟的文字表达能力。记者要能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建立普遍的社会联系,准确及时地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够写出受读者欢迎的报道和文章。

采访是种创造性劳动,要写出有分量的新闻稿,记者必须深入到新闻事件的现场进行实地采访,带着思想冷静地观察和思考,透过现象抓住最能反映事件本质、最有说服力的现场情节,向受众报道最有价值、信息量大的新闻。

第三篇:(学习心得)校长改革创新战略专题研究班

老骥伏枥忘天命,无须扬鞭自奋蹄

有句话说得好:欲知明日之社会,且看今日之校园。换言之,创建明日之社会,力在今日之校园。如今,信息技术开始引入“云计算”概念,人们日益转向“低排放”的生存方式,社会各大领域的飞速发展,无不要求教育铁军必须紧步跟进。身为沙溪理工学校的校长,我和所有兄弟院校的校长同仁一样,双肩分担学校管理和教学创新两大重任,早就渴望好好当一回学生,接受“头脑风暴”式的高效充电,以求胜任职务工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事业效力建功。

近日,教育部第四期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改革创新战略专题研究班开班,正当其时。此次培训班中有教育部领导专题报告,有专家对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的指导报告,有以辩论形式深入研讨中职教育功能和定位的课程,还有对优秀中职校的参观考察,二百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职校长们在此聚首言欢,审时度势,高谈阔论,互学共勉,实属教育界一大美事。在这短时间的培训中,专家领导们无私传授经验,让本人受益匪浅,兄弟校长们互相砥砺进步,让本人深受鼓舞,心得体会林林总总,总结起来,有如下方面感悟:

战略高集结: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在开班典礼上谈到,这次“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改革创新战略专题研究班”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即将颁布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举办的,是教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此番开场直接明示了本次培训的“战略”初衷。

继而谈松华教授对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作了现实而详尽的分析。如其所言,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后,又同时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教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迫切需要实现战略性的转变。近年来,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技能性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体系初步形成。职业教育近三年扩招250万人,每年有近500万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新增劳动力文化素质明显增强,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同时,后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和国际竞争格局

瞬息变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对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引起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关系变化等复杂因素对教育事业发展,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摆出了紧迫而严峻的考验。中等职业教育将怎样应对?

如今,职业教育基本形成了“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成为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部分,为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值得肯定。这一机制稳定灵活,可操作性强,利于学校适时满足地方发展的人才需求,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沙溪理工将紧抓机遇,参照这一体制继续办好服装设计与工艺、汽车运用与维修、会计等三大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坚持深化改革,壮大力量,进一步加强政府统筹,与高等教育更顺畅地衔接,培养更多高层次技能人才。

职教重人性:以技能求生活,以品德造幸福,以创新谋发展

一直以来,沙溪理工的教学目标定位很明确:让学生学会做人,有一技之长,为今后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打下基础。职校毕业生从事生产性岗位一样可以成才,一个普通人具有阳光的心态,从事基层工作,照样能有亮丽的事业,有幸福的生活。在这次的改革创新战略专题研究班中,这一“人性化教育”的本质问题被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蒋乃平教授在《提高职教德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快乐德育》一课中,提出了职业学学校德育要从提升学生自觉性起步,进行新一轮改革,让学生从中感到快乐。他强调教师要正视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基础、学习习惯较差的现实,不能用传统的标准去评价中职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动力,加强职教的针对性、时代性、时效性和吸引力。

这样的观点充满活力,对当前的职业教育的社会现实一击即中。与同龄的高中生不同的是,大多数中职生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开始社会生活。前段时间发生的“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企业用人的风险大增,这暴露出的不是人才缺乏知识性和技能性,而是缺乏“生活性”和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把时间前移到学校、人才还处于学生阶段时,有太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长久以来,我们过于把企业的“好用”和“服管”作为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在校表现,却大失所望,尤其面对自我主义较强的“90后”,更是有心无力。事实告诉我们,人才是否优秀,不但要干得好,还要过得好,即要看其能否处理好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自己的

生活目标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的同时,我们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和人生发展观——“以技能求生活,以品德造幸福,以创新谋发展”,引导学生提前体验从“学校人、职业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规划“从挣钱生存、履行职责、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做贡献”的人生路标——这应当成为今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新思想。

创新大手笔:专业广接触,经验全方位,案例多角度

在本次培训中,对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解读、各兄弟院校的办学经验和案例分析是广泛而深入的。尤其是《学习简报》收录的各兄弟院校的办学经验和案例分析具体而深刻,现实而富含激情,理性而充满启迪,从学校的招生、教学、行政、后勤等工作,到现实问题、体制软肋、改革思路、历史思考,重点反映了各位校长的新经验、新建议,引导大家研究新问题、新挑战,形成学校改革创新的新思路、新举措。

近年来,沙溪理工在发展路上挑战不断。作为一所乡镇自办的中等职业院校,学校资源有限,不得不自主筹谋,软、硬件几经脱胎换骨,浴火重生。 2014年,为适应中山市职业技术教育超常规发展,在政府支持下,沙溪理工学校成功引进社会资金1600万元,建成一座12014平方米的教学服务大楼,解决了1500名学生的住宿问题。如此大规模引进民用资金参与学校建设,在广东省尚属首次,不但解决了大规模扩展的资金瓶颈,还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学校2014年,学校的工作重点是迎接年底国家示范性学校的评估工作,未来学校要把创建国家示范性学校作为新的契机,迎来更大的发展。学校将来总的目标是建设以文化为引领、有特色的品牌职业学校,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人民满意的中职学校。本人希望沙溪理工的样式能够为中国的乡镇办职业教育所借鉴,为中国职业教育万紫千红的春天增添亮色。

社会全动力:政校合一,校校双通,产研连接,阶层联合,终生影响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工作价值观创新与探索》论道:“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这揭示了中等职业教育结合社会现实、经济需要的可操作性,并有必要扩大到整个社会层面。

近年来,沙溪理工学校不断推进深层次教学改革,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构

建产学研一体化,搭建了新型的现代职校教学平台。学校通过多方努力,与国内知名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取长补(请关注:wWW.haOwOrD.coM)短,向高校科研团队借力,在科技研发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基地模式为代表的传统校企合作模式,使学校在与企业的信息交流、技术交流和人才交流中成为重要角色,大大提高了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同时,建立中山市市级科研机构——中山市休闲服装工程研究开发中心,立足中山沙溪,面向全省,依托纺织服装行业,建立服装研发、设计、展示、培训、检测五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创办中山市设计师协会,拓宽产学研一体化空间,在企业资源、用工信息、人才培养、开发设计等方面对学校的科研活动均提供了巨大的支持。通过与政府、企业、高校、社区合作,沙溪理工把教学力量辐射到社会各阶层,并与与名师结盟,向专家借脑,让学生在校学习、到厂培训、转岗指导,个人有了创新成果,又被聘任为学校兼任老师,利用“教学相长”的效果达到终生学习的目的。通过这次培训,学校的社会化合作获得很好的经验,对今后的发展如虎添翼。

短短的校长改革创新战略专题研究班就要结束了,细看班上的校长“同学们”,不少人已两鬓显白。平时在学校里管惯学生了,这回正正经经当了几天学生,心里别有一番滋味,学有所得,心里更是充满欣喜。大家心里明白,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绝非千言万语能说道清楚的,一定要回到学校,在将来的工作中,反复思考,反复验证,反复琢磨。正应了一句话:老骥伏枥忘天命,无须扬鞭自奋蹄。

第四篇:全国第一期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

全国第一期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

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温华萍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外国语学校——以特色教育铸造学校教育品牌

金湾外国语学校有五大特色:高效六步教学法、双班主任制、英语教学科研、校本科研及书香校园。魏校长选择了两个特色来重点讲解:一个是抓教学质量的“高效六步教学法”;一个是抓班级管理的“双班主任制”。

“高效六步教学法”将课堂40分钟分成六个环节:创设问题(2自主探究(8讨论解疑(8展示提升(12总结感悟(2当堂检测(8分钟)。这六部不算特别新颖的步骤,好多老师在课堂上用过,因为这六个步骤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而且操作起来相对来说比较容易。金湾外国语学校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魏校长把“高效六步教学法”作为全校师生一起做的立项科研项目,我个人认为最成功的地方在于把“高效六步教学法”中最灵魂的环节——小组合作,真正地做到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到从方方面面来高效分组。很多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分组而分组,分组要达到什么效果考虑得并不多。金湾外国语学校的魏校长亲自抓全校的学生小组合作,并组织全校教师一起进行研讨,集思广益,总结出了最适合本校的小组合作培训策略:

1. 小组成员如何动态变化;

2. 建立小组文化;

3. 制定小组合作规则(设立不同的角色);

4. 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环境;

5. 通过专题讲座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6. 加强教师小组合作的技能训练;

7. 学会预设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有讨论价值的问题;

8. 培养教师关注学生的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全校师生五年的共同努力,金湾外国语学校的小组合作已经成为所有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使得“高效六步教学法”非常顺利地在全校开展。课堂上学生自学、小组讨论都非常自觉、高效,小组展示的环节都是争先恐后,非常自信。

“双班主任制”是基于该校生源比较复杂,教师管理能力较弱,班主任工作事物较多的背景下提出来的。通过搭配组合原则(新老搭配、男女搭配、强弱搭配)先制定初步的组合方案,再通过集体讨论后再进行调整协调,最终达成多方满意的双班主任组合。组合后学校还会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沙龙、比赛来进一步突进双班主任制度的实施。“双班主任制”能够更有效地关注学生的需要,有效地转化后进生,更好地培养学生品德,更有助于教师个人成长,更有利于创新班级文化活动,更有效地实现家校沟通。

重庆巴川中学——德育为先、学科为本、评价引领、小班示范

巴川中学的德育工作是我个人最佩服的地方,郭校长认为德育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只有素质高了才能不怕考。巴川中学构建了一整套非常完善的德育体系包括:

1. 规划学段德育主题;

2. 抓实德育教研;

3. 编写主题班会校本教材;

4. 上好主题班会;

5. 建立德育素材库。

当越来越多的学校为了提高卷面分数把班会课当成各种练习课的时候,巴川中学不仅按质按量的完成每一班会课,还花这么大的精力进行德育教研,这在中国是少有的。每一个学校基本上都会有教学教研,把德育当中教研主题的校长是难能可贵的。郭校长还有一个非常好的想法:今年开始办高中,9个班,每个班30个人,实行双班主任,一个是学校的教师,另外一个是西南大学的在读教育博士,专门研究该班学生的情感教育,把德育问题转化成具体的课题。这样的结合不仅为西南大学提供了丰富的一首课题素材,也很好地帮助学校教师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正所谓双赢。

小班教育是郭校长的一个梦想,虽然现在只是在学校小规模开展,但是已经取得了非常骄人的成绩。小班班级学习环境、住宿环境、课程设置等都非常有特色:

1. 有触控一体机等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打造的教室学习环境。有了这些先进的

教学设备,学生的小组合作更加容易开展。

2. 艺体课程成为独立的课程,采用限定选修与自由选修相结合。以体育课为

例:采用3+2模式,连堂上,前3节在各种班级上通用课,后2节课学生自己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学生真正地培养兴趣同时还可以针对性的提升自己的水平。不像普通学校的体育课放羊式的教学。

3. 小班有一个必修课程是我个人最敬佩的地方:流畅表达。每个班都要安排

半个小时进行学生的口头表达。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口头表达能力,我相信通过这样的训练,巴川中学小班同学一定是受益终生的。

4. 除了口头表达能力,小班同学还要训练自己的管理能力。每周学校会安排

一个班级值周,并且参加学校级别的行政例会,可以对学校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

5. 大多数孩子在拿成绩单的时候,巴川中学的孩子们拿的是一本厚厚的“学

生成长报告册”这本册子包括成绩篇、成长篇、家长篇,通过这种方式,成绩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五篇:北京大学高中学科高级研究班学习心得体会(1)

思考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北京大学六盘水市中学教师高级研究班学习心得体会

六盘水市第一中学英语组 曹清义

联系电话:18685893211

出发前的思绪

说一句不怕大家笑话的话,自接到学校安排暑期去北京大学培训的通知,内心并不仅仅只是简单的高兴和激动,简直是心潮澎湃。因为读书时想都不敢想,高考填志愿时戏谑性乱填,工作后偶尔闪现出去“充电”念头的神圣学府,就要以这种轻松愉悦的方式接纳我们。你们说有没有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我想是有的,依我愚见,对于我们曾经上过大学,或者有上大学梦想的每一个中国人来说,能去北大的校园里逛一逛,还能念念书,应该是心之所愿,而去培训就意味着这一愿望的实现,能不高兴都不行呀。

难忘的记忆

我们是8月1日凌晨出发,2日中午到达入住宾馆,3日报道注册,4日开始正式培训。尽管八月的北京气候有些酷热难耐,宾馆的服务有些不尽人意,食堂的饭菜也不太可口,但是每天6个小时和专家近距离接触,他们渊博的学识、儒雅的风度和前沿的思想、、、、、、如沐春风,酷热顿消,因为专家们精心准备的精神食粮总有一点会俘获聆听者的 - 1 -

心。下午放学后徜徉在北大的校园里,一边欣赏北大既有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山水的秀丽特色的风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一塔湖图”,就是博雅塔,未名湖和北京大学图书馆。一边感受北大厚重的人文历史,可以说北大处处有文化,物物留历史,晚上回到宾馆,和同学科的室友照照镜子,找找差距,谈谈打算,就这样过了一天,但第二天绝不是头一天的重复,因为讲授的专家换了,下午也可去北大邻近的清华园、圆明园和颐和园逛逛,完后大家伙一起找一个川菜馆搓一顿,味美价廉,感觉就是划算。最后一天会务组还给了我们一个意外的惊喜,这次活动的主办方:北京大学老教授协会特意留出一天时间组织所有学员参观了首都北京最有中国文化代表三个地方:孔庙、国子监和国家博物馆,大家再一次被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所震撼。这就是我们一周的北大之行,我想这一周将会成为我们每一个认真参培老师的永生难忘的记忆。

丰硕的收获

这次培训的收获是巨大而丰富的。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北大之大。教育家梅贻琦曾说:“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哈佛大学科南特校长也曾说:“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人的质量”。这次给我们讲授北大历史的原北京大学副校长王义遒教授说:北京大学之所以“大”,不是因为北大的校舍有多气派,办学

规模有多庞大,而是因为北大自创办以来就会聚了同时代国内顶尖的专家,有些还是国际名声享誉国际的大师,创立了多个在国际上有知名度的学科,历代为国家培养了无数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虽然今天的北大大师级的人物比不上过去,这次给我们授课的老师也不全是北大最知名的教授,但是他们传授的知识要么是他们所研究的学科前沿,要么是教研课改的最新发展方向,抑或者是教育教学最先进的方法理念。所以感觉北大真的高深莫测,心里也觉得不虚此行了。

我们甚至也听到了最振聋发聩的声音。北京外国语大学韩宝成教授明确指出,中国外语教育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来开展外语教学,过去我们的很多做法都是在学英语知识而不是在学英语,如果你的方向错了,那速度也就无关紧要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课后一时间真有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原来我们以前教英语的方法不完全对,反而出现费力越多,收效却越小的现象。 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新认识。最后一堂课上北大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吴国胜教授如行云流水般把高深的科技演绎得浅显易懂,妙趣横生。尤其是关于赛先生和德先生的讲解,真是耳目一新。科学和民主早在近代新文化运动时期就引入中国,但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其发展进程总是磕磕绊绊,不尽如意,自从当今最伟大的科学成就——因特网在中

国普及后,科学和民主才真正并驾齐驱、携手而来,因为因特网没有特权、没有等级,用户与用户之间完全平等,这一科学的到来和发展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民主的发展。

训后所思所想

思考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培训结束以后,有一个问题老困扰着我,为什么前后的专家所讲的观点不一,甚至背道而驰、大相径庭呢?回来以后一次上网偶然在北大的论坛上看到一位北大教授的回答才有所明白,他说:“搞昏你的头正是我们的目的,一旦你从这混沌之中清醒过来,你就会站到一个制高点上;而能否清醒过来则要看你有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确每一种理论、观点都有他自身存在的条件,不能一概论之。焦英老师的观点甚至有些不合常理,她坚决反对把老师比喻成春蚕和蜡烛,我们都觉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很悲壮的事,但她认为做老师做到这一步很悲惨,很可怜。想想也是,很多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会把成绩归功于自己的聪明才智,对于这种学生老师只是讲奉献没有用,一定要变得更强、更精、更专才会得到认可。所以她告诫我们如果不想一辈子做教书匠,不想越教越没有成就感,越教越被人瞧不起,那就要做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老师。

说实话,以前在教学上有些懒散,满足于现状,吃老本、、、、、、,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所谓的职业倦怠,但通过这次培训,我真的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激发了学习和求知的欲望。最后我想,一中想尽快摆脱目前的困境,北大的某一精神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北大没有固定的校训,“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是其精神之一,他和我们的老书院情怀“潜心教书,静心育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word该篇DOC格式在长三角名校长高级研究班的学习心得笔记(精选多篇)范文,共有23401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在长三角名校长高级研究班的学习心得笔记(精选多篇)下载
在长三角名校长高级研究班的学习心得笔记(精选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