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纲 命题有方
——小学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命题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如果说“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是对一个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那么能够“命好题”则是一个教师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一、怎样理解“命题”?
命题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对试卷的内容、题型、题量、能力层次、难易程度等进行的设计。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也是教师的一项教学基本功,直接影响着教与学的侧重点,起着“指挥棒”的作用。
二、命题的标准是什么?
命题要能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切实体现新一轮课程标准理念,切合小学教学实际、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增强学生合作性、自主性、探究性,注重综合性、创新性,坚持教育性,体现时代性。这就是命题的标准。
三、怎样才能有效命题?
(一)把握教学内容。准确掌握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重难点,知识点分布均匀,一个考点的考题在一张试卷中不能多次重复。
(二)选择合适的题型。基于自己累积的教学经验,储存一定量的基础题型,设计时基础题型应当占大多数。同时,可以灵活创新题型设计,让学生体会到创新意识,但要把握得当,不把题型整得玄、怪、偏。
(三)题量控制得当。题量太大学生答题时间紧凑甚至不够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归根到底,是把握不了知识的重难点,以致于设计篇幅过长。
(四)把握难易程度,根据考试目的确定能力层次的设定。不同目的的考试对试题难易程度的要求不同,需要合理的设定难易比例。
(五)掌握试卷基础设计能力。排版要整齐美观,插图要大小适中,答题处合理安排间隔。
四、怎样提高自己的命题能力?
(一)认真钻研《全日制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和教材。加强对课标的解读,对教材的知识点、要点要心知肚明。
(二)注重积累。对于我们年轻教师来说,平时接触到好的题型,可以进行记录摘抄,做好每一次测试的试卷分析,特别是期末试卷。结合自己对课标、教材的把握和日常累积的经验,才能做到命题有方。
(三)积极参与培训、教研活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踊跃报名参加线上线下的各类培训,不断学习。积极参加学校教研活动,众人的力量更能激发出激烈的头脑风暴,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四)注重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规范表述,题目的文字表述必须清楚、明了、简洁、准确。
五、对命题新的理解
通过本次学习,我明白了命题人要有很强的学科联系意识和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性,比如: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坚持的马克思主义重要思想、共同抗疫的社会热点;还要能了解当前教育背景下的重点问题,又比如:“双减”政策。这样才能命制出既能“入得其中”,又能“出得其外”的好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自身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