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
首先,张桂梅本质上就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和。不过,她成长为如今的教育事业的模范典型也有着多方面的因素。
考虑到近期大量媒体(包括官媒)的报道存在一些不同角度的报道,建议收看“面对面”专访的回放,我想你会对她的印象更加立体。
首先,她响应支边,来到云南支教,她和她的丈夫结婚后的生活曾经非常幸福,此时的张桂梅处在云南教育比较发达,失学率低,教学条件高的地区,在这里自然不会看到大量女童失学的情形,也自然不会产生创办女子高中的想法。
随后丈夫癌症病逝,对她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之前,她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不过此后她想离开她和丈夫一起生活的地方,便来到了华坪县。
可以想象到,原本是一对恩爱的夫妻,如今阴阳两隔,对张桂梅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而女性在受到打击或变故后,有时体现出对孩子的关心和对工作的更加投入。而张桂梅无儿无女,对孩子的关爱和对教育工作的投入融合在了一起,更加努力拼命的工作。这种变故下张桂梅的变化并没有题主想象中的那么不可思议,而似乎是顺理成章的。
而在落后的华坪县,尤其是华坪县最落后的民族中学,她当时看到的场面在男女平等的地区或是现在看来有些匪夷所思:女孩子经常辍学,因为要嫁人。十六七岁的年纪,就要回家务农。乡里人觉得女生读书没用,又交不起高中的读书费(大家不要觉得夸张,书费学费对于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当时还是很大的一笔费用)作为老师,尽量找回女学生,和家长做思想工作,甚至自掏腰包来填上失学女生的学费。可以证明她思想先进,作为女性看到即将失学的女童非常心痛(不是说她看到男生失学不心痛,不过当时如果课堂上少了十个学生,八九个都是女生,可想当时当地重男轻女之风气,自然也会把失学归咎到女生的家长重男轻女,自然会尤其看重女生失学问题)无论是主观上作为女人更容易对女生失学感到难过,还是客观上女生失学率高,还是客观上重男轻女,总之,想办一所女子免费高中并不是一个很奇怪的想法。
为了筹办女子免费高中,她四处筹钱,被人称作“骗子”“有手有脚还想骗钱”“斯斯文文戴眼镜还会说普通话的骗子”。其中的各种艰辛实在是难以想象。
除了筹钱,张桂梅也寻求当地政府帮忙,不过有几个问题:办学校的钱从哪来?失学女生基础差,很难在高考中拿到好成绩,那么办免费女子高中只让女生得到一个毕业证而成绩依然一塌糊涂,社会成本太过高昂。之前没有人办过免费女子高中,这样可不可行?会不会引起非议?
她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在参加全国人大会议时被记者发现裤子上有破洞,这是非常有失形象和礼仪的,于是记者专门采访了这位裤子上有破洞的人大代表,于是,当时一篇对张桂梅的报道“我有一个梦想”横空出世,当时影响力非常大。
为此,市里和县里开始兴建学校(很大程度上是迫于舆论压力),大批失学女生家长听说不花钱免费食宿上高中,就同意了。但是这批女孩的成绩非常差,办学目标难以实现,就在学校即将解散学生分流时,张老师重新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开始了魔鬼一般的训练,终于在三年后第一批学生高考,本科率非常高。因此县里市里的的态度更加支持这所免费女子高中。愿意来的女生越来越多,直到现在,甚至有些富贵人家也愿意把女生送到这所女子高中为了女儿能考出好成绩。
张桂梅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党员,她迎难而上,创造了丽江市乃至全国的教育神话,事实证明,当初为了这一篇火遍全国的报道而兴建的这所本已专家论证过无法带来实际社会意义的学校成功了!我想按照任何理论来说,当地政府建这所学校都是意义不大的,学生基础过差很难教出效果。报道横空出世后也很难不满足张桂梅的梦想,于是免费的女子中学诞生了。张桂梅就像有超能力一样化腐朽为神奇。
她本身就是优秀的党员,遭遇家庭变故一门心思放在教育上,又偶然机会当选人大代表有了自己心目中的学校,又一步步奋斗让学校走向辉煌,创造了教育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