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参观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篇一
徐州博物馆创建于1960年,坐落在徐州市南风景秀丽的云龙山北麓,是一座现代化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进入大门,沿着一条长桥往前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陈列楼了。进入一楼,便来到了“徐淮初曦”展区。“徐淮初曦”,意思是“徐州地区的人类文明的曙光”,这里陈列着徐淮大地从新石器时代到秦朝三千年间的陶器、石器、玉器、骨器和铜器。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两把战国时期的青铜剑了。虽然已经过了几千年,但是这两把剑仍然保存完好,丝毫没有锈蚀的痕迹。听导游说,这两把剑里含有合金的成分,这种制作工艺在当时是极为精湛的。我不由地佩服起当时的劳动人民,真不知道他们是用了怎样的智慧才设计制作出如此精巧的东西。此外,这里展出的秦朝的“空心砖”也很有特色。人们常用“秦砖汉瓦”来泛指古代的文物,秦人烧砖也确实别有奇功。这块秦朝的空心砖,作为建筑材料不仅坚固耐用,而且具有冬暖夏凉的效果。
顺着楼梯走上二楼北厅,便来到了“天工汉玉”展厅。这里展出了徐州出土的玉器珍品130余件,代表我国已出土汉玉的最高水平。进入展厅后,我们便被静静地躺在橱窗里的“金缕玉衣”所吸引。这件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玉衣长约175厘米,用金线串缀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玉片组成。这是目前国内出土的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玉质最好、制作工艺最精细的玉衣。虽已历经三千年风霜,这件玉衣仍然光鲜亮丽,丝毫看不出岁月留下的痕迹。玉衣上每一片玉片的制作工艺都非常精细,而且保存完整。玉片表面光洁度很高,打孔非常规范、整齐,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镇馆之宝。
博物馆的三楼是“俑偶华采”展区。这里陈列着徐州出土的陶俑精品210余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独特的地域性。汉俑朴拙凝重,北朝俑清秀端庄,隋唐俑丰满雍容,展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尚。在众多的俑偶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西汉时期的陶舞俑。他们的身体随着舞步呈现出s形,听说这种舞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翘袖折腰舞”呢!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被吸引了呢?“百闻不如一见”,那就请你亲自来看一
参观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 篇二
基地分会组织我们参观了首都博物馆。首博新馆于2006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投入使用。它集北京珍贵文化遗产和当代建筑成就于一体,是一座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北京国宝荟萃,首博收藏了一大批极具文化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历史文物。在那里,我们不仅仅看到了历代宫廷古瓷,还欣赏了名家翰墨;从温润玉器中体会古人对平安生活的向往,从古朴的青铜器遥想燕赵悲歌。3000多平方米的展厅,陈列了《古都北京历史文化与城建》、《古都北京艺术精品展》、《京剧文化展》、《京都旧事老北京民俗展》,可谓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
我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每一层的展览。从战国时代一向到民国解放时期的历史文物一一陈列在橱窗中,货币、撰文、玉器、碑文以及皇室专用物品。清朝盛世时期的街市微缩景观图全部用木头雕刻,做工精细,工程繁杂,陈列了皇帝身穿的龙袍,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了制工者的智慧与辛劳。皇帝戴的金翼善冠制工相当考究,笔筒、带勾、凤钗、金簪、金錾花饰件、纹镯等全部是纯金做的,显示了皇室生活的奢华,这些是当时的百姓望尘莫及的阿!
四层是艺术精品展,古瓷的精品都在那里一览无遗了,彩瓷、青花、黄釉等种类繁多。五层的民俗文化展最贴近百姓生活,当我们进入这个展厅时,感觉像回到了老北京,亲切之感油然而生,看到那里立刻感觉到了做个北京人的自豪与骄傲。老北京的结婚习俗、过年习俗、包括生子的习俗让我们这些生长在70后的人感到新鲜。结婚在老北京有其特有的程式,迎亲仪仗队、抬婚轿、抬聘礼、洞房花烛等一系列的程序,繁复又热闹非凡,新娘要穿凤冠霞披,女孩子一辈子的大事就在这热闹非凡的氛围中完成了。过年是中国的大节日,过去的百姓一年中最盼望的就是这个节了,从腊月二十三一向到大年三十每一天都有事情做,送财神、买年画、贴对联、祭灶神,充满了年味,大人孩子各个精神饱满,迎接春节。老北京的街头满是热闹的景象,街头卖艺人踩高跷、舞扇、杂耍,一片太平盛世,体现了老百姓对平安生活的向往。
十分感谢工会组织的这次活动,令我们大长见识,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到自豪,更加深化了我们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民族自豪感。博物馆浓缩了一个国家的礼貌精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参观历史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篇三
金秋十月,充满着丰盈和喜悦。我们在班主任孙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碑林历史博物馆。金秋时节的碑 林,以它特有的古朴和凝重迎接着我们。我们在这里参观学习、感悟历史、放松心情,收获颇丰。
说起碑林博物馆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碑林博物馆位于西安市文昌门内三学街15号,原为陕西省博物馆,建于1944年,它是在具有900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馆区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现有馆藏文物11000余件,11个展室,陈列面积4900平方米。博物馆本身即为孔庙旧址,其建置可追溯到北宋末年。照壁、牌坊、泮池、棂星门、华表、戟门、碑亭、两庑等明清建筑保存至今,并遵循着孔庙固有的建筑格局,组成了一个绿树掩映、古朴典雅的庭院式建筑群。
我们在碑林里面徜徉流连、大家依照顺序,参观了七个展室。我们仿佛走进了时间隧道,穿越到兴盛华丽的大唐、含蓄蕴藉的两宋、承古萌新的明清、波澜起伏的民国。.。.。.
一股沧桑而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这一切让我们炫目、让我们欣喜、也让我们沉思、让我们叹息。我们欣赏着一块块碑文石刻、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文物、一座座古朴典雅的建筑,时而惊叹、时而沉默。在这里,书法已经不是书法,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和背后精彩的故事;石碑已经不是石碑、而是一部部凝固的历史读本和五千年的文明印记;文物已经不是文物、而是一段段耐读的往事烟云和华夏文明的精华积淀。.。.。.
我们仿佛看到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和尚、苏轼、黄庭坚等一个个书法大家、文化名人向我们走来,我们仿佛在和一段段精彩绝伦又凄美迷离的历史篇章对话、我们仿佛经历了一番心灵的文化苦旅。在这里,大家没有喧嚣、没有嬉闹、没有妄言,只有顶礼膜拜地去欣赏和感悟。
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我们会在教学中遇到许多与文化史有关的内容,这次在碑林的实地考察无疑是给我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素材、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很多同学表示,在以后的历史教学中,我们会努力地把在碑林博物馆看到的精彩片段和历史教学结合起来,让自己的历史课堂更加精彩!让我们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金秋十月,我们充实、我们欢喜!徜徉碑林,我们感悟、我们收获!
参观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 篇四
去安阳参观了殷墟历史博物馆有感殷墟是我国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巳有三千三百多年历史。因其出土超多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
殷墟博物馆于2005年3月动工,9.25日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的建成弥补了殷墟一向以来都没有展示真品的缺憾!整个博物馆分为5个展厅向我们展示殷商文化:1.大亦商厅2.青铜厅3.玉器厅4.文字厅5.个性展厅-司母戊鼎真品展示!整个博物馆只有两件是复原品,其余都是真品!
这次去安阳,看到了博物馆里的各种出土文物,使我开阔了眼界,历史悠久的古文化遗产,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实物去研究,参观
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遗憾,一是殷墟文化具有世界性影响,精美的殷商文物征服了不同国家的收藏家和美术爱好者;二是提醒参观者,这些流失到异国他乡的殷墟文物,仍需国人挂怀这件展品很遗憾的是只看到了底,没看到盖。安阳,驻足殷墟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看着那些文物,似乎触到了他们的脉搏,听到了他们的呼吸。
真为祖国,有这么璀璨的文化而骄傲,更为有幸亲眼目睹而自豪此次殷墟之行,我们的收获都是超长的频多。当我们置身于殷墟博物馆时,看到的不只是精美藏品,还有历史尘埃,听到的不只是专业讲解,还有心潮起伏。设计者们用独特的心去感悟历史,感悟艺术,作为游客的我们则听到了来自先人的呼唤,内心不可抑制的思古幽情袭上心头,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历史与艺术的结合终究是一种绝世的惊艳,此刻,我们感觉同三千年前那个谜一样的时代贴得很近,很近,这便是殷墟博物馆最大的魅力所在!
这次旅游,我也跟着你们再一次领略了殷墟的博大魅力,用心感受了三千年前的帝都历史。
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篇五
秋风又肆虐地,像极了哀怨的弃妇在山崖上极力呼喊她那早已远去的丈夫一般吹刮着,用他那打磨了千万遍的利刃削切着大地上一切的一切,漫天皆无一点云彩,泛起的都是鱼肚白的颜色。只有初生的一轮红日在点缀着,发散出微弱却暖和的一抹温暖。天气愈加寒冷,良鸟均已栖息,再难见踪影。
就是在这样的阵阵寒意中,我们却怀着一颗无比炽热的心跟随着博通社来到被誉为“华夏宝库,古都明珠”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不愧是文物大省,西汉建章宫太液池中的奇石竟作为景观石静静地躺在水池中,如同耄耋老者端详着风云变幻,低声诉说着它的前世今生,历经千年风雨冲刷洗礼,时过境迁,愈加质朴,愈加沧桑,愈加厚重。历史的车轮无休止的不假思索的循环往复旋转着,太液湖奇石积淀了厚重的千年底蕴,长安城沉积淀了厚重的千年底蕴,陕西省积淀了千年的厚重底蕴。
一进大门,只见一只体型巨大威猛无比的走狮。在志愿者哥哥的讲解后,我们才明白,原来这是武则天母亲的陵墓-顺陵的走狮,千年前的匠人将一块平庸无华的石头,雕刻成威猛凌云的走狮,三庭栩栩如生,头顶祥云纹样,鬃毛顺滑舒展,恰似一只崛起的雄狮在镇守着国之疆土,如同贞观遗风时期那个如日方东的李唐王朝,正在冉冉升起,光被四海八荒。
缓缓走来的陕西古代文明展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璀璨光华的陕西。浐河边上红光乍现,文明曙光在东方显露出别样的绚丽。蓝田人伴着疾风与骤雨,从泥泞中走来,其后的以大荔人、半坡人、姜寨人为代表的早期人类,为我国早期文明历史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农耕捕鱼打猎成为他们的主要物资来源,一块块石斧石钺便是佐证,早期制陶业也是颇为成熟,陶的造型花纹颜色让人叹为观止,实难相信这是距今六千年的作品。
赫赫宗周,万邦之方。先周的古民们在周原上挥洒汗水,播种梦想。凤柱斝就是先民们在青铜制造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表现,三足菱形,腹侧有一兽形扳手,腹身下有乳钉,大方稳重,肃穆祥瑞。以两只高冠凤鸟作为装饰,也以两只高冠凤鸟而得名凤鸟斝,凤鸟以立体圆雕雕就,十分罕见。而斝,用以温酒也,侈口为主,腹下有足,更利于加热。
多年的耕耘终于让周族先民崛起。大名鼎鼎的利簋便为佐证。簋上铭文就是武王征商实证,“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正应了《尚书·牧誓》中所载“时甲子日昧爽,王至于商郊牧野”。牧野洋洋,檀车煌煌。肆代大商,会朝清明。
秦人牧马于野,终于等来了机会,他们有了落脚点,一路东进。秦公镈,秦公钟遍讲述了襄、文、静、宪四公世系,-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 为武公祭祖所用,以瘦金体刻字于上,刚健婀娜,造型新颖。镈之侧有两道飞棱,上有九条蟠曲飞龙,上下各有一条,带状花纹,由变蝉纹,窃曲纹组成,使人耳目一新。西秦通过商君变法,攻灭关东六国。六王毕,四海一。始皇为守卫骊山地宫,便筑俑以守之,面朝东方,欲开疆拓土,皆严阵以待。秦者成于法,而亡于法。
鎏金鎏银铜竹节熏炉着实是让我大开眼界,汉武盛世果真名不虚传,九龙点缀,博山之型,表现出西汉时人们对于成仙的追求,博山也是在此时形成的,为海上三仙山之化身,上下各有铭文,精致至极,可见西汉时期手工业的高度发达,能工巧匠的高超才思。
汉朝的瓦当有以前的各式纹样变为祈求美好的祝词,“与华无极”“千秋万岁”“永受嘉福”“长乐未央”寄托着西汉的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古代中国向来崇尚美玉,可也有例外,那就是盛唐,中国历史上最为鼎盛,最为开放的时期,何以见得?摩诘诗曰“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子美曾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金银在那个时代使用十分频繁。“摩羯纹金长杯”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海棠形,内壁有摩羯戏宝珠形象,朵朵金花绽放,娇媚异常,妖艳多姿,杯内底部有一圈宝珠,更显独特,点点线线均泛金光,细腻绝伦。
更加值得一说的便是“鸳鸯莲瓣纹金碗”,造型大方端庄,是唐代艺术风格典型代表,属于1970年何家村遗宝之一,碗内外均有大瓣莲花纹样,花瓣中雕有鸳鸯,雕刻细致入微,花之飘逸动感跃然碗上,生机盎然,俨然一幅鸳鸯戏水,莲花盛放之美景,目不暇接,美轮美奂。
在欢声笑语中我们结束了该次游学,半天的游览只得窥见远去历史的点点缩影,历史还在不断推进,等着我们去上下求索,不断挖掘,“让文物活起来,让国宝会说话”应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也十分感谢陕西历史博物馆为公众提供了这样一个完美的观赏学习场所,感谢博通社老师同学们的辛勤付出,给我提供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让我得以感受历史的无限魅力。
参观历史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篇六
五月的沈阳,春暖花开的季节。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们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庆“五一”迎“五四”参观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春游活动。
5月1日中午,参观人员早早吃过午饭,乘坐大面包和指挥车组成的车队,由沈阳东站出发,一路穿过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越过车水马龙的街道,于下午一点抵达沈阳市望花南街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残历碑”,用花岗岩筑成的“残历碑”是一本翻开的台历,时间凝聚在1931年9月18日。随后,我们走进高大宏伟的展厅,通过解说员的讲解,我们边走边听边看,整个展厅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与东北沦陷;第三部分:日本在东北的血腥统治;第四部分:东北军民的抗日斗争;第五部分:日本扩大侵略与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高涨;第六步:全国抗战爆发与日本侵略者的最终下场;第七部分:中日两国人民以史为鉴祈盼和平。整个展厅主要以照片和实物为主。
通过两个多小时的参观,使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思想受到了洗礼,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国家穷了就要被人欺负;国防弱了就要挨打。所以,我们要牢记这段历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学习,加倍工作,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参观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