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魏书生班级管理心得【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魏书生班级管理心得 篇一
在我们认真研究了魏书生一系列教学经验后,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高效率的班级管理,是魏书生教学成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魏书生的教学离不开管理,没有他成功的班级管理就没有他今天的教学奇迹,那么魏书生是怎样进行管理并以此服务于教学的呢?我们又能从中得到一些什么有益的启示呢?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以法治班”的管理思想
关于管理,魏书生说他一靠民主,二靠科学。的确,魏书生在管理中采用的“民主”管理的策略和以“法”管理的方法是他班级管理中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也是他管理思想中最具价值的认识之一,其实质是现代管理思想中的“人本”观念和“法制”思想。
魏书生借鉴吸收了企业管理中先进的管理思想,并把它结合运用到了班级管理实践中去,从而为班级管理开辟出一条崭新的思路,并且获得了管理的成功。“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解决了学生服从管理,投入管理的问题,以“以法治班使班级管理形成制度化,走向了自动化;二者结合,不仅没有损伤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还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解放了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使班级管理沿教师设计的预定轨道上运转,达到了理想的管理效果。
二、自我管理思想
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是“人本”思想的发展,它并非魏书生的创造,然而魏书生管理本身最鲜明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其教学策略之高明,教学手段之巧妙今人称道。首先,他非常注意提高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曾经有学生问他:“您还能做我们的班主任吗?”魏书生说:“为什么不能?”学生说:“我们看您太累了!”“那我就请副班主任来管嘛!”学生问:“副班主任在哪?”魏书生说:“就在每位同学的脑子里!”谈话中,魏书生除巧妙地向学生传达了对学生的信任外,还向学生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这就是:管理对整个教学活动来说是必要的,但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通过引导学生对管理的认识,使学生自觉意识到管理的必要性,特别是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在客观效果上,减少了学生对管理的抵触以至对抗的情绪,大大减少了由人际关系不谐产生的内耗,这无疑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管理的实效。其次,魏书生创造性地创设了多种自我教育形式,如:写“说明文”,写“心理病历”等,大力倡导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帮助他们在心里筑起第一道防线,以尽量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再次,他大大强化了规划、决策过程中的民主参与,通过引导学生制订班规班法,既使学生的意志与愿望通过合理渠道得到了满足,又密切了师生关系,同时由于学生有为自己的目标负责的倾向,所以它容易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自我约束,真可谓“一举数得”。
总之,管理中他特别注意班集体的班风建设,并采取了多种措施增强学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些为学生的发展进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值的一提的是魏书生在管理中还体现出高度的质量观念与效益意识,如上面提到的将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合而为一即为一例。他管理注意整体规划,分层管理.内外协调,有序运转,从管理内容的优选到管理过程完善健全以至到具体时间的统筹安排和运用,无不集中体现出他管理的效益观念与质量意识。
20xx.04
魏书生班级管理心得 篇二
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在班级管理方面的个人心得,谈不上什么经验,只是根据本班实际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多多指导。管理班级,首先就要充分发挥班级小助手的作用。这方面我的第一点感受体现在对人、对事的敏锐观察。要想迅速形成班集体的统一性,班主任就必须在对临时班委组织进行一定的考察之后,经过适当的选拔,尽快建立一个能够有效分担班级工作的班委组织。刚接手这个班时,原来的班长是个看上去文静清秀的女孩,她上课从不举手发言,出黑板报从不参与,大扫除搞卫生不理不睬,班上纪律大乱她无动于衷。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放学了,原来举班牌的男孩请了假,我就让这个班长来举班牌。她先是很困惑地看着我,那眼神分明在问:“我是班长,用得着我来举班牌吗?”
我也用坚定的眼神示意她举起来。她只好笨手笨脚地去举,一抓就抓牌柄的最底部,而且举得非常高,结果下第一个阶梯班牌就碰到了上一层楼梯的边沿,同时带动手柄磕到她的额角。后面的同学都在暗暗发笑,她感觉非常难堪。我看在眼里,一声不吭,由着她从四楼磕碰到了一楼。路队散了以后,我把她单独留下,微笑着问:“以前从来没有举过班牌吧?”她眼圈一红,点了点头。我又笑了笑说:“身为一个班长,做好榜样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连这么简单的一件小事都做不来,怎么让其他同学听从你的指挥?”她一下就流出了眼泪。我让她回去认真想想班长的职责是什么,也可以和爸爸妈妈探讨一下这个问题。班会课上,我说班委要调整,眼角瞥向她时,她一下紧张起来。我话锋一转,说班长不变,那一刻,她轻轻地舒了一口气,脸色柔和了许多。
我趁热打铁,将各班委的职责明确分工,让她制成一份表格打印出来,她很快完成了这个任务,我又让她落实每天课前三分钟的古诗词背诵,她也做的很好。接触久了,我发现她其实是个有才华、有能力的孩子,之前对班级工作那么冷漠,应该是她对“班长”一职的内涵理解不够,作为班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没有激发出来。随着她对班级工作的熟悉,那份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越来越强,并且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她越来越自信。
六年级一开学,她就把分发书本、打扫卫生、布置教室安排的井井有条。在艺术节的篮球比赛中,由她亲自组建并训练的女子篮球队所向披靡,夺取年段女篮冠军。一年多的时间里,她,成长了很多。对培养班级小助手,我的第二点体会是坦诚相待,知人善用。我班的余俊依同学其貌不扬,但乐于助人,勇于担当,之前他从未担任过班委职务。班会课上,我非常坦诚地和全班同学沟通,指出班级在卫生管理方面的种种不足,提议由余俊依同学担任班级劳动委员。事实证明,余俊依同学身先士卒,勤劳肯干,班级卫生管理得有声有色,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多年的教学生涯使我认识到,如果一个班级能够有条不紊地运行,并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一定有老师付出的辛苦和努力,但更多的是老师的幸运:碰上了一群好学生,好孩子。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魏书生班级管理心得 篇三
魏书生是中国当代杰出的教育改革家,马来西亚华文报纸称他为“穿西装的孔子”。他凭着“我以我心付童心”的执着情怀,谱写了人生最为华美的诗章。
眼下,学生的“调皮”“不听话”常使我们这些人民灵魂的工程师们一筹莫展、束手无策。从魏书生的报告和事迹介绍中,我们听到、看到他对学生的管理、教育都是那么得心应手。其奥秒在哪儿呢?是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我们也给学生奉献爱。是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我们也常常那样做。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学习魏书生,研究魏书生,实践魏书生教育思想及其经验是教育走出困境的需要,更是创建教育强市的需要。
听魏书生的报告,看魏书生的事迹,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他那种对教育事业无比热爱和忠诚的精神;他那种关爱学生,充满人性、人情,充满民主的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他那种对工作埋头苦干、刻苦巧干、精益求精、乐观向上、努力追求卓越的精神;他那种坚定的改革信念和实践精神。这些构成了他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师德,也成就了他的事业,以致于我们难以忘却他演讲、上课时的音容笑貌。学魏书生的为师之道,我们首先要学习他的那种高尚的师德。正是因为他的高尚的师德所焕发出的巨大人格魅力,才使他的教育走向成功。
魏书生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内涵极为丰富。学习魏书生不能仅仅看到一些表面现象,照搬照抄,刻意模仿,应该在学习研究中感悟到魏书生教育思想的真谛,深入精髓,抓住本质,创造性学习,努力追求自我教育个性。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育教学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要有较高的师德修养,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前进,完成时代赋予教师的教育任务。
一、学习魏书生,培养自己高尚的师德。
必须首先真心实意地忠诚于教育事业,潜心热爱着教育事业,并用一生的行动去实践,而不是写总结、写鉴定时唱的高调。人要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把职业当成事业。把平平凡凡的工作看成是宏大事业,去钻研去努力去探索。不要见异思迁,不要得过且过。要经常想到自己工作的重要,自身责任的重大。只有这样,才能静下心来,排除杂念,认真探索本职工作的途径与方法,寻找规律,取得成绩。魏书生同志常说:“潜心育人,校校可成净土;忘我科研,时时能在天堂”。魏书生不会唱高调。热爱是他自我发展的秘诀,爱他的职业,爱他的事业。正因为他热爱教育事业,他放弃了能够到大学读书的机会,放弃了自己能够在工作岗位上提干的机会。当不少数人在自我贬低做教师的价值时,他居然写了150次申请,要求当教师。正因为他对教育事业真挚的爱,他才认为教书是享受,育人是享受,学校管理是享受,工作是享受,生活是享受;正因为他对教育事业真挚的爱,他才肯于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教育事业。也正因为他肯于奉献,他才在短短的教育历程中,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他才更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奉献是必要的,自己的付出是正确的,自己才更有信心、有胆量向更高远的目标奋进,这些不能不归功于对自己的职业,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上。
二、学习魏书生,培养自己高尚的师德,必须与育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育人,这是魏书生的回答。“我为什么来到学校,是为了育人。”正因为魏书生育人工程构筑的牢固,教书才变得轻松,且富有成效。一些人在学习魏书生的过程中,只看到他教书轻松且成绩突出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其育人工程。魏书生坚持教书必须育人,这是个人心理上的需要,是学生切身利益的需要,是国家利益、党的利益的需要。魏书生在育人过程中表现出的育人观,具有二方面涵义:一是育人教书;二是教书育人。前者主要表现为先育人,后教书;后者则表现为发挥学科优势,强化育人功能。魏书生身兼数职,经常出外讲学,在他离开学生后,学生仍能自学,这是育人工程在发挥作用。“行为养成习惯,习惯行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这是他育人实践的深刻体会。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却背离了“教书育人”这种宣言,把培养学生“应试”能力作为唯一的奋斗目标。曾几何时,多数老师依然为了一个考分苦耗着青春岁月。
现代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呈下滑趋势,这与我们长期以来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育人工作不无关系。魏书生在教改之初,没有把语文教学仅仅框定在“分数”上,而是从育人的角度去教语文,学生在学语文的过程中参悟到了做人的道理,培养了自身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动力,树立了正确的学习观念。这不仅仅是语文学习的现实需要,更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学习魏书生,培养自己高尚的师德,必须学会关爱每一个学生,用爱心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
爱是搞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工人不爱机器不能做好工,农民不爱土地不能种好地,教师不爱学生就不能教育好学生。捷尔任斯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的工作就是爱的工作。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其它教育因素和力量所不能发挥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既能增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又能满足学生被理解的需要,发生情感迁移作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这种爱的实质,就是要以心换心,攻心为上。用自己心中的火焰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焰,用自己的爱心为学生铺就一条成才之路。
魏书生长年在外,事事不见他管,时时都有他在,学生在他设置的一个个教育意境中思想受感化,情感受感染,情操受陶冶,灵魂得净化。学生选择自己所爱的,爱自己所选择的,对打架惹事、无事生非的事自然无什么兴趣。即使学生偶尔有一些偏颇行为,也很容易校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追求光明,摒弃错误就成了情理中的事了。这是魏书生对“攻心术”的运用所达到的效果。相对而言,我们又差了一步。我们多的是“攻身术”,直接出面,评判是非,对则褒,错则贬,强调管理,注重控制,忽视了学生感情世界的开发、引导和内心的启迪,忽视教育的设置,既不放水,也不挖船渠,用老师的情感代替了学生的情感。不是把学生当做广阔的世界,而是当做一部学习的工具,要求听话、服从。爱既不足,情又不深,对立冲突,就在所难免了。
教师关爱学生,要力争做到公正、平等、一视同仁地关爱每一个学生,既爱“金凤凰”,也爱“丑小鸭”,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教师爱的沐浴中健康成长。在实际工作中,有时甚至要更加偏爱后进生,要主动和他们接近,与他们谈心,用同情爱护之心去观察他们的行动,判断他们的动机,慢慢培养师生情感。中国有句古话:真诚所至,金石为开。再调皮的学生,只要他感到老师是在诚心关心他、爱护他。他也会改变对老师的看法,把心理话掏出来告诉老师。感情沟通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好做了。事实表明:一种要求和意见,如果被学生认作是关怀和爱护,就会产生肯定的倾向而愉快地接受;相反,同样的要求和意见,如果被学生认作是教师故意的非难,恶意的打击,就会引起抵触的情绪和行动上的抗拒。因此,对待后进生,教师要用更热切的心情去捕捉和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自己心中的火焰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焰。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学生在言行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行之有效的疏导,从而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即从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和思想品德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使学生便于积极接受教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德育的要求、内容和方法能够为学生所理解所接受,调动学生品德修养的积极性,取得预期的德育效果。所以关爱学生就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充分挖掘、发挥个体的创造力,使学生确立平等、公平、诚信的价值原则,引导学生树立进取、开拓、创新的观念,促进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关爱学生就要学会蹲下来看学生,蹲下来和学生一起看世界。因为只有蹲下来才能和学生处在一种平等的地位,才会给学生一种信任感,而非居高临下的感觉。居高临下,对学生来说,我们就缺乏信任。
四、学习魏书生,培养自己高尚的师德,必须学会学习,学会继承和创新。
师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进行师德修养中,学习、继承和创新必须同行。魏书生同志之所以成为今天的魏书生,最重要的支柱是学习。他最爱的是学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古今中外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知识,学习与教书、育人、教育管理有关的知识和方法,学习国内外教育发展、教育改革的经验。掌握国内外教育发展动态,等等。是学习使他丰富了自我成长的知识宝库,丰满了自我发展的羽翼。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一方面要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献给学生。”学习,既要从教育家那里汲取思想营养,要学习优秀教师的榜样,还要向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学习。古人讲:“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贤于师。”陶行知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学生虚心请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魏书生认为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能力。从这点出发,连最差的学生都能学着帮助教师留作业、批改作业、批改作文。所以他一直都提倡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他认为“越是后进的学生,越是能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就像医生一样,只有经常治疗患疑难病症的患者,才能提高医疗水平。”总之,善于向别人学习的人,才是发展潜力最大的人,才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师德修养高的教师。同时师德修养中只有继承和发扬传统师德,又要根据时代这一新的社会环境和客观条件有所创新,才能在师德修养上达到一定的高度,登上一个又一个高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教育的要求将会更高,教育的高标准,首先要教师的高素质。任何事物都是发展中逐步趋向完善,学习别人,突破自己,完善个人教育教学艺术特色,这是我们教师永恒追求的目标。
世界也许很小很小,而心的领域却很大。教师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观中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向魏书生学习,以神圣的态度,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无愧于我们的学生,无愧我们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
魏书生班级管理心得 篇四
近日,我有幸读了《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对于其中关于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一直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语文课常用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以教材为依据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要做的就是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教材、参考资料以及教师的个人经验是知识来源,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在这种模式下,语文课堂教学便有“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师充分“咀嚼”的内容,到了学生“口中”自然也就变味了。学生的思维习惯了顺从接受,渐渐对变化和发展产生抵制,不肯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自己也忘记了是一个有着独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因而,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古人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搞教育同样如此,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好书,育好人。孔夫子教育学生成效卓著,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对颜回、子路、曾参等学生的性格特长、思想状况了如指掌,在知人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综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师,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知人之明,能察觉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能触摸到学生感情的脉搏,他们的心和被教育者相通相印,息息相关,只有这样的教学,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幸福和享受。反思过去,自认为责任心强的自己对自己的学生又了解多少呢,是否真和学生打成了一片,是否常与学生聊天、谈心,是否关心到了每一个学生,无论其成绩好坏,行为习惯好坏,是否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学生是否真愿意同自己作心与心的交流,是否自己真成了良师益友。我想,以上这些除某些在每学期的教学计划和工作总结中偶有提及外,真正落到实处的还相差太远,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听话、懂事,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期末考试考个好成绩,如此,教师、学生、家长皆大欢喜,所以“很有责任心”的自己会在班上制定出许许多多的“不准”和“禁止”,有时还用相互监督的方法来检查不准和禁止的落实情况,结果却与想象中的相差甚远。总体看,班级的纪律似乎被管好了,可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却大大减退了,热情少了,积极性没有了,总体成绩也不见上涨,学生在课外活动时的好奇、好动、好玩、好积极思维的特点不见了,而作为教师的教学难度也就更大了,上课不活跃或太活跃,有问题也不问了,这种课上得实在难受,是谁让他们变成了这样子,是我们自己,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要教育学生,首先必须了解学生,这就如同园丁养花,首先必须了解花的习性,医生治病首先必须了病人的病情一样。
在了解学生方面,我们往往是从学生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的表现上简单的了解和简单的评价学生,长期以来,辩证法已在对待学生身上不起作用了。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理论,是在总结先进教师的工作经验和少年儿童的心理变化过程的基础上提示出来的教育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教师凭借这些理论的显微镜,常常能发现许多经验认识不到的学生心灵上的闪光点。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特殊规律,而且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普遍规律,不仅善于把精力花在偶然的个别事件的处理上,更善于把主要精力用在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上,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而自己在过去几年的教学生活中,多为一点论,把后进学生看得一无是处,师生互相埋怨,甚至和自己对着干,学了魏书生的有关理论,现在渐渐认识到了学生的心灵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好学生和后进学生的区别只在于头脑中是非,好坏排列的顺序及比例不同而已。正是因为后进同学上进心的幼苗小而枯黄,有的常常被压在石头下,才更需要教师的同情、关注和扶植。懂得了这些理论知识,我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加以运用,果然效果明显,某些平时不听话的同学,调皮的同学经过一期的努力,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师生关系也有很大改善,与学生的友谊加深了。
俗话说得好,“要得公道,打个巅倒”,几年来,我常觉得教师在地位上就是与学生不一样,教师就要高一层,就是权威,所以教师说的,学生就得无条件的服从,无条件的执行老师的安排,不得顶撞和不满,如有违反,那就是对老师的无理,就是不听话。所以师生平等很难在现实中体现,殊不知,老师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学生的今天就是老师的昨天,学生犯了错误时的心情,老师通过回忆自己当年犯的错误时的心情就能认识更真切一些。这就是魏书生说的“用回忆的方法去感知”。
我相信往后的教学生涯不再是枯燥无味,更不会是苦与累的集合,正如他所说,应该是一种幸福和享受,我会努力的。
魏书生班级管理心得 篇五
早就听说魏老师当班主任有一套,今天有幸听了魏老师“如何当好班主任”录像讲座,真有相见恨晚之感。魏老师从“民主”与“科学”的角度讲述了自己班级管理的思想与经验,使我受益匪浅。
当了16年的班主任,最大的感受就是“累”。一个班里几十号人的学习和生活都要管,总是觉得班级里缺我不成席,凡是大事小情我都要亲自参与。孩子们依赖惯了,我也管习惯了。工作一天下来常常是腰酸背痛,筋疲力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象是魏书生先生说的那样,“人家可是车轮大战啊”,老师们可怎么办?脸总是拉着吗?精神总是紧绷着吗?难怪如今的教师们大多身心疲惫,也产生了职业倦怠,对于工作缺乏热情和积极性,更有甚者都患了抑郁症。那么怎么才能使教师们不这样“累”、不这样“心力焦悴”呢?
魏书生先生,有着二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史,他带班的一个最重要原则是:凡是普通同学能干的事,班委不干;班委能干的事,班长不干;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在他的班级里,每个人都承包着自己的一摊事,做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没有不干事的人,也没有没人干的事。想想,这是怎样一个班级,它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其实我理解,魏先生他让班里每一个人都有事,也是对孩子们自信心的一个培养。我们也应该这样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人。学生需要我们的信任、需要我们的笑容,给他自信。
再就是谈到民主。一个班级要有民主,班主任老师无论看待每一个人都要有公平、民主的心。在魏老师的谈话里,让我最受震撼的是魏老师对于后进生心理的剖析,这也是我认为最精彩的。只有公平、民主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得到学生们的认可和爱戴。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班集体也应该有自己的制度。但是,我们也要知道,我们服务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不能你一张嘴定制度,学生就肯定服你。在魏老师的班级里利用民主方式建立的“班规、班法”,在班里的监督检查系统监控下“依法制班”,形成了“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的班风。我反思自己的班级管理方法,虽然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管理,但是民主的程度不够深入。好多事情都是老师的专制管理。今后的工作中我也一定会发扬民主,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魏老师真不愧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我们向他学习的东西有很多,很多。回想一下,自己真的不能算一个严谨的教师。今我一定像像魏老师一样,以乐观的心态坚持不懈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思考,以创造性的思路,以学生为本,做一名“胸中有人,目中有人”的教师。
魏书生班级管理心得 篇六
一、民主管理
民主是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让全体教职工参加到学校的管理中来。大家一起参加学校的管理和决策。让全体教职工感觉到学校就是大家的学校,大家都需要为学校做出贡献。制度化的过程就是民主的重要过程,制度需要通过民主制定,这是大家制定的制度来管理大家。
二、科学管理
科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里需要研究,需要探索,寻找科学的方法,合理的方法进行管理。如果只有民主没有科学,有时候也会适得其反,造成混乱。所以需要校长和教师们都要去研究,去探索,寻找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
三、教师心态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在这个关系的处理过程中教师的心态非常重要。教师是平和的,真心为学生好的,那么师生关系就会很和谐,整体教育就会轻松快乐得多。
教师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处理,教师和领导之间的关系处理。也看心态,如果经常保持感恩的心,那么一切都会成为享受。
享受的心态是魏老师鼓励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具有的心态,学生学习要有享受的心态,一切都可以当成享受。老师也可以把各种事情和工作当成享受,那么就会慢慢的爱上这种工作,因为享受会让人产生好的感觉。
四、教学管理
教育教学的观念非常的重要,教师是校长的助手,学生是教师的助手。大家通力合作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如何调动教师及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让教师和学生都配合把事情做好很关键。
现在的教育教学环境和以前有所区别,现在的师生观念,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等都和以前有所区别,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如果没有转变,那么将会非常的难受,决定教育教学工作无法开展。
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应该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中来,认真思考,认真研究学生的基础和基本情况,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学生的基础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学习中的内容还很多,需要我们不停的学习和吸收,我们的要努力学习,做一个学习型的老师。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魏书生班级管理心得【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