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爱自然心得体会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爱自然心得体会篇1
有朋友在msn上笑:邹老师真勤奋哦,阳光明媚的大周末还在上网伏笔耕耘啊?
我倒诚实: 没写东西,呵呵,在看别人写的,检查一下自己的不足……
人家继续:那还是勤奋……
哈哈,其实,阳光明媚的大周末俺既懊恼自己没有早点起来出去去什么博物馆看看,也没什么想法可以写得出来的,只好在网上看别人的博客。
主要是看别人写去博物馆的观感。一般人其实很少去博物馆的。只要去各种博物馆看看就知道了,各类博物馆一般都是没啥人去,显得冷冷清清的。
去过的人,一般都是会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把去看的过程写出来。我看着颇得教训和启发:有些博物馆,看别人的叙述之后,我其实就不太想去的了,有些则更加有兴趣;还有的也太不正规的了,比如人家遇到了找钱给假钞什么的,我要去的话,就得小心了,事先准备好零钱;还有的朋友照片照得比我的好,我也研究一下是相机问题,还是角度问题,或者怎么样补救光线的不足?还有,大家去的都是一个博物馆,但看到的东西,很多的观感都是不一样的,为什么那些我没有看到想到,怎么样使自己的目光和思维得以改进?想法很多,看得多,得到的也多,这里大致总结一下:
要解决“为了看什么而去博物馆”、“去哪些博物馆”、“在博物馆怎么看”、“看完之后如何变成有用的知识”这些问题之后,博物馆才真正实现了其社会价值。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一点一滴去做,需要长期努力,还需要回顾和检讨改进。
北京168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点缀着大大小小140多家博物馆。一百多家博物馆,市外的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市内的闹中取静,不失幽雅。天气适宜的周末,参观博物馆既能学知识,又能活动活动玩得开心。
博物馆参观窍门是:安排好时间和路线,博物馆一般闭馆较早,要想一天多去几个,最好早点起,早出门,并安排好行程;还有就是提前往想去的馆点打个电话,落实一下是不是开馆,有些博物馆正在装修改造中,如果贸然前往可能扑空,还有就是关注当天的天气和调整好自己的体能了,呵呵。
再有,一定要安排好行车路线,能节省不少时间和体力!还有要了解博物馆大概有多大,根据自己的兴趣等判断大概要花多长时间,附近有没有其他博物馆,回来什么路线,中午到哪里吃饭等等。
最后,出发的时候别忘了换一双舒服的鞋子,女性朋友最好穿平底鞋。北京很多博物院的各个展馆比较大,要细致地观看一遍,可能要花费好几个小时,小心别让自己的脚受委屈。还有,衣服要可以穿脱的,因为很难讲那个博物馆的温度会怎么样,有的过热,有些很冷,我都遇到过。
博物馆不同于公园:博物馆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很多,如果把参观博物馆等同于逛公园,那就错了。逛公园,为的是单纯的欣赏风景,娱乐放松身心,那走马观花地玩是最主要目的。博物馆参观就不同了,它是以一定的展览主题为背景,通过观看和接触展品,对某一个领域的知识作一定的了解,进而扩大视野增加个人的文化素养。参观博物馆是一种知识的熏陶和观察自然与社会的一种方式,通过这个窗口渗透进历史、人文、科学知识的源源活水,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还得有点认真的态度才行。否则,走马观花的看,您的参观只是为博物馆增加人气,买票参观的话只是为gdp的增长做贡献,自己的收获不大。
参观博物馆要想有更大的收获,参观前最好做一些相关的知识准备。有些展出可能是我们从来不知道的,会有些深奥枯燥,最好提前查阅一下相关的知识。最好参观时能将知识和展品实物相结合,最重要的是激发兴趣,调动眼睛去观察,耳朵去听(最好能找讲解员讲解或者租用自助导览设备),主动地思索问题。目前北京地区许多博物馆已焕然一新,早已是散发无穷魅力融声、光、电、多媒体和互动体验等多种表现形式于一体的现代化馆点,好多博物馆提供动手区域(diy)如果可以也多争取动手操作,亲身体验。
了解博物馆的功能和价值,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学习,进行知识的深化,要有一定的物质准备,比如水,比如笔记本和笔,比如相机,带了这些最好存包之后再入馆参观。因为博物馆的每件展品都有其丰富的内涵,认真看完整座博物馆的展品需要大量时间,因此携带包、袋就需要花费相当的体力。
留意博物馆内的提示牌,非动手区的展品不能动手摸,万一摸坏了俺们陪不起。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本厚重的教科书,仅靠一两个小时的自行参观,很难有真正的收获,而通过倾听讲解员的讲解,边听边看,参观效果会更好。最好能听讲解员讲解、跟着讲解员一起走,听他们的讲解会让你受益匪浅。
当然听他们解说之前后,自己也可以一个人安静地浏览一遍,因为解说不会每个展品都解释的,很多他们会省略,那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展品可以随意看个够。然而最惬意的应该是跟解说互动,遇到问题可以随时求教和讨论。
语音导览器,看情况吧,如果自己看不懂,就要去租的,一般都是租用一次20元左右。
参观中带着相机、笔记本等可能更好,因为这样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拍摄或记录下来。现在很多博物馆不仅允许参观者携带各种各样的辅助参观用品进去,而且往往允许照相,前提是不对文物造成伤害即可。到博物院参观完后,如果有所感、有所得,那么一定将您的感悟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可以深化记忆博物馆知识,还可以跟更多人分享你的收获并进行交流。
个别展览所展示的展品因版权原因,博物馆不允许参观者拍照。特别是一些临时展览和引进展览,主办方一般都会明确要求不允许参观者对展品进行拍照。那其实也没关系,我看了下,就是再不让照的,很多照片他们自己的网站上和网友的博客其实都可以找到很多照片。
此外,部分展品因为材料特殊,如古籍善本、织绣品等文物,都很怕光,在强光的照射下,会加速它们的“衰老”,甚至造成永久性的损坏。因此,没有很必要,不照也是做好事,遵守博物馆的规定也是好人的表现。
先说这么多,以后想到其它的再补充……
爱自然心得体会篇2
非常感激这次有机会去到xx博物馆参观,回来之后我感慨万千,这次的参观让我见识到了我们过去的历史,大开眼界,我很多时候都会去想我过去为什么不早点来参观,自从这次去到了博物馆之后我感觉我就深深的爱上了博物馆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就是这么过来的,我们在参观的过程当中会有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这种有趣不是嬉戏,我是真的.感觉一件件过去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东西,摆在我面前的时候那种感觉是非常奇妙有趣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很多不一样的东西,现在我是真的能够感受到这一点,我希望能够在今后生活当中让自己去学习,多多去接触,见识到一些有趣的文物的时候我就会感觉非常的奇妙,一些过去的上百上千年的东西竟然就在自己的面前,这种感觉是在是太好了,现在我一直都在怀念这种感觉,有的时候我也非常希望能够在这个过程当中去吸收学习,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抱着学习的心态,这就是现在我对自己的一个态度,这次就去到xx博物馆我也有一些心得。
这种感觉让我意识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参观博物馆一行真的也让我感触良多,我是一个喜欢文化的人,接触这些之后这种感觉越来越浓厚,这绝对不是偶然,我认为我们的过去的就应该主动的去了解,我们只有了解的过去的才能更好的去面对未来,博物馆就能够让我们明白这个到底,参观博物馆看到我们历史的兴衰,看到的我们的文化的结晶的时候,我便感觉自己未来没有什么事情是过不去的,因为我们的现在经历的或者我们即将要经历的,我们的先人们都经历过了,这种感觉是非常奇妙,那一件件漂亮至极的文物,让我流连忘返,我当时站在展厅里面似乎感觉永远都欣赏不够,有些构造复杂,外观精美的文物让我咂舌,感叹古代的能工巧匠手法之精妙,同时也让我意识到了我们现在怎么就看不到这些东西了,不禁就惋惜了起来,这是我们先人的智慧,只有见识过了才能知道那种手艺之高超。
我认为每一件文物都是有生命的,它们见证了我们的过去,在历史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见证了兴衰,然后存留至今,这次参观博物馆让我也明白了很多道理,虽然我与这些文物只有一面之缘,但是这一面之缘却让在我脑海中深深的扎下了根。
爱自然心得体会篇3
今天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了自然博物馆。一进博物馆我们先参观了古干尸展厅,展厅里放了两具干尸的骨头,都是明朝的。一具干尸骨头已经发黄,还有一具干尸骨头竟然是黑色的。我看了觉得有点恐怖,所以我们很快就出来了。
接着我们参观的是古动物展厅。一进展厅我就看到了巨大的恐龙化石。我根据这些化石的样子告诉妈妈这里的恐龙化石有剑龙,还有长颈龙。妈妈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其实我是在自然课上听老师说的。这次我看到了真的恐龙化石,觉得有些害怕。因为长颈龙的化石好高,头颈好长,头都快碰到屋顶了。我想如果它们没有灭绝一定会把人吃掉吧,它们简直是庞然大物,就连旁边的恐龙蛋化石也很大,我都看呆了。
古动物展厅里的古人类发展陈列室也很吸引我。陈列室里的图片、模型介绍了人类进化发展的过程,还有人的胚胎发育的过程。我看到很多实景模型,知道了人类是由猿人进化而来的,知道了猿人由爬行到直立行走的进步,还知道了古人类是怎么生活、捕猎的。其中有一个模型中有一群猿人用自己做的石器在杀一只鹿,我觉得太残忍了,不过妈妈说他们是为了生存才这样做的,不然他们会饿死的。
后来我还参观了各种动物的展厅,看到了节肢动物、线形动物、鱼和两栖动物的标本,还有各种鸟、哺乳动物的模型。其实还有很多动物我有点忘了。不过今天我问了爸爸妈妈一个问题把他们考住了。你知道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是什么吗?答案是蝙蝠。如果上自然课认真听的小朋友一定都知道这个答案。
我今天的收获可真大啊!
爱自然心得体会篇4
施特劳斯在《自然权利与历史》中的问题意识,现代性的推进和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契约理论以及自然权利观念偏离了古典派之自然权利的正统,从而摧毁了自然正当的基础。right正当/权利之二重。在更大的视野下,是"历史的名义和事实与价值分野的名义拒斥了自然权利理论。”这最终导向虚无主义。
施特劳斯在此处理:
1.现代的历史主义路径和以韦伯为代表的“价值无涉”的事实——价值分离的社会科学是如何遮蔽了自然权利本真存在的面貌
2.古典自然权利理论的核心特征和三种模式: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斯多亚)、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阿奎那
3.现代自然权利理论的模式,霍布斯和洛克对自然法和自然权利的新观点,如何分别偏离了古典派,并如何引致自身的矛盾和危机;卢梭和埃蒙德·伯克试图扭转这一危机,却推动了现代自然权利更深的异变。
第一章:自然权利与历史方法
历史学(包括人类学)拒绝承认普遍的、人类理性可以辨识的自然权利。历史证明了一切正义的原则都是变动不居的,以“同意"代替了自然权利得以存在的根本必然条件。习俗主义与历史主义的异同区分。习俗主义同柏拉图的政治哲学一样承认自然与习俗之间的分别具有根本性。现代自然权利的反对者认为人类的思想都是历史性的,无法把握任何永恒的东西。历史学被认为提供了唯一的关于人的经验性的关于人性的知识。历史主义的巅峰就是虚无主义。然而历史主义的观点本身要求昭示一种始终有效的真理,自身的矛盾和困难。
第二章:自然权利论与事实和价值的分野
韦伯认为存在许许多多永恒不变的关于权利与善的原则,它们互相冲突而没有一个能证明自身更加优越。韦伯拒绝历史学派中关于民族精神的形而上学的假定,认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对于世界所有民族都同等有效。韦伯相信社会科学是一套客观和普遍有效的命题,然而社会科学也是历史性的。事实与价值的绝对异质性,使得社会科学在道德上必须保持中立,价值无涉(value-free)即”是“与”应当“的对立,真实的价值体系不存在,只有不分高下的价值观。韦伯的命题必将导致虚无主义。韦伯看到了“专家毫无精神,纵欲之徒毫无心肝”的人类前景,但认为超出描述的价值判断对历史和社会科学是不恰当不允许的。社会科学只能接受研究对象的自我揭示,只理解而不做褒贬。拒绝价值判断使得历史客观性面临危机韦伯拒绝终极价值标准与权力政治的观念。责任伦理与意图伦理存在矛盾。
第三章:自然权利观念的起源
自然的发现是哲学区别于神话的标志,第一个哲学家是第一个发现自然的人。习惯与方式与哲学对应,前哲学把好的等同于古老的和祖传的,关于初始事务和正确方式由古老的权威加以确定,自然权利的出现是权威受到质疑为前提。哲学寻找的初始事务不同于古老的事物,自然之发现是人类可能性的实现,是超历史、超社会超道德和超宗教的。从此自然与习俗分野,自然与哲学依存。自然被权威索隐匿,而哲学转向比祖传之物更古老之物的诉求,而超越人工的。自然权利如果存在,权利的原则必定不是可变的,正义的生活依赖于对正义原则的知识。合法的取决于习俗而非自然,城邦中公民是创造和区分是习俗的而非自然的。正义的原则对城邦内部何为城邦之间是矛盾的。习俗主义最终拒绝了自然权利,并认为善就是诗人快乐的,是古典享乐主义。习俗主义又分为哲学的习俗主义和庸常的习俗主义,后者追求最大的善和最多的快乐,而哲学习俗主义并不认为追求更多的快乐就意味着比别人更优越。哲学的生活是符合自然权利的生活,哲学家服从于城邦义务不来自于契约。
第四章 古典自然权利论
苏格拉底第一个把天上的哲学召唤下来,把对自然的研究转向研究人事礼俗以及善恶,从而创立了政治哲学,也开启了自然权利。苏格拉底要求把握神圣之物和自然之物与人间事物的本质区别,苏格拉底的基础是所有事务的完备和完整。某物存在是区别于其它物的本性的存在。苏格拉底的中道回归常识世界,从人们关于事务的本性的意见来了解它们的本性,所有意见的不同都只是潜在的同意,来自于超越自身的整体的表达。古典派认为善的事务本质上区别于诗人快乐的事物,善比快乐根本。人是社会的存在,人的社会性构成严格意义上自然权利的基础,正义和人自然的完善的权利是公民社会封闭社会中共同体的信任以来为条件的。政治自由并非天赐,而是经由行动而存在,由共同体的努力而实现。公民社会的道德与个人的道德一致。古典派的自然权利必然不是平等主义,每个人的天性需要的知道不同,追求德性的热忱不同。政治(politeia)不同于宪法,政治是一个好社会,比法律更根本,是关于政治权力的安排问题。然而最佳制度的可能依赖于有利的条件,高贵的最佳制度不同于其它合法的制度。古典自然权利智慧优先于同意,但智慧的人士并不总能说服民众。所以单纯的最佳制度就是明智者的绝对统治;实际可行的最佳制度则是法律之下的高尚的人的统治或者混合政制。平等主义的自然权利论和圣经信仰模糊了自然权利政治性的本质,使得自然法不再依赖而是优先于最佳制度。不过古典派本身也认为政治生活低于哲学生活。
苏格拉底——柏拉图——斯多亚学派的自然权利论。正义在于每个人都在从事他能做好的事情,每个人都拥有他能够很好利用的东西——是符合于自然的社会。城邦的正义就在于“各尽所能,按技分配”,从属他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尽其所能为全体做贡献,并取得他的应得之物。城邦到世界城邦的矛盾,没有人能公正地统治人类。上帝统治的宇宙是唯一真正的城邦。此种正义超出了政治生活,睿智者不得不强迫被统治。哲学家下到洞穴,自然权利和自然法必须被淡化以匹配城邦的要求。
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权利和政治社会之间不存在什么根本的不和谐,也就无需淡化自然权利。自然权利最充分发达的形式奶是从同胞公民中间得来的。同时,一切自然权利都是可以变异的,公民社会与任何恒定不变的规则都不相容,在某些情形下,无视这些规则对社会的持寸乃是必须的。亚里士多德确认例外的存在和必须,但仍然简直正常情形。
托马斯主义的自然权利论在自然权利与公民社会的根本和谐方面和自然法的根本命题方面不再有任何犹豫。自然理性本身就为神法做出了有利的推定,神法使得自然法得以完备。
第五章:现代自然权利论
霍布斯相信传统政治哲学是一场幻梦而非科学。霍布斯加入伊碧鸠鲁传统,认为人天生是非政治的动物,试图将正只想注意贯穿于享乐主义传统中,他的哲学是政治理想主义与一种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现代结合。内在与对知识的关切的目的的只是提供了目的论原则,成为目的的宇宙论的.替代物的是认识论。一切意义的全部可理解性就在于人类的需要,于是政治科学就成为了最重要的只是部门。霍布斯的基础是由马基雅维利发现的,需要讨论的不是人应该如何生活而是人们实际上怎样生活。马基雅维利让不合法性成为了合法性,让极端情形压倒了正常的情形。霍布斯相信最强有力的不是理性而是感情,自然法从最强烈的感情中推演出来,那就是自我保全的欲求——成为了一切正义和道德的唯一根源。基本道德事实就不再是义务而是权利。自然状态在霍布斯这里成为了自然法核心命题,他抛弃了自然状态和蒙恩状态的区分,用公民社会状态代替了后者。自然状态有不折不扣的权利而没有不折不扣的义务。每个人都是何为其自我保全正当手段的裁定者,同意的权威而非智慧和理性是至高无上的。霍布斯将德性化约为获取和平而必须的社会性,正义成了人履行契约的习惯而不再是独立于人类意志的标准。霍布斯的主权学虽然给了主权的君主几乎无限的权利,前提则是唯一合法的制度是民主制。然而政府的权利和个人自我保全的自然权利之间始终存在冲突。霍布斯需要对暴力和死亡的恐惧压倒对鬼神和审判的恐惧才能保证其根本预设的有效性,所以霍布斯支持大众启蒙,并实现哲学和政治权力的和一。
出于神学,洛克并未提出一套完整的包含了全部的德性的自然法法典。自然法是上帝意志的宣布,而自然法要成为法,只是这个事实状态还不够,需要人们知道这是上帝的法的知识。自然理性不能了解作为法的自然法,唯有启示。洛克的“部分自然法”并不等于《新约》或总体而言的《圣经》中清楚明白的教诲。洛克偏离了传统的自然法学说,走上了霍布斯引导的道路。自然法要成为严格意义上的法,必须在自然状态中颁布,而自然权利是生而有之的,自然权利比自然法更根本。同霍布斯,洛克得出自然状态下每个人都是自我保全的手段何为的裁判者。洛克强调自然状态并非只是一个假说,人们层确实生活在自然状态中,人们在这种状态中研习自然法,而自然法的知识是在公民社会中获得的。在洛克看来,对于个人权利最好的制度奶是一种宪政:再几乎所有的内政事务上严格行使执行权隶属与法律,并最终隶属与有明确界定的立法议会。
爱自然心得体会篇5
今年x月x日是我国第x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南漳县减灾委为切实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唤起社会各界对灾害事故的高度关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用心开展系列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一、领导重视,部署到位
为做好今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我县对“国际减灾日”宣传周活动进行早安排、早组织、早动员、早行动,成立了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南漳县20x年“国际减灾日”活动实施方案》,明确职责,落实专人,落实经费,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宣传周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广泛宣传,氛围浓厚
一是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突出今年“国际减灾日”主题,开展水旱灾害、地震灾害等各类自然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措施宣传,宣传报道全县开展防灾减灾活动状况。
二是集中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户外咨询宣传活动。组织各减灾委成员单位在南漳县水镜广场集中开展“国际减灾日”户外宣传活动,设置宣传展板和咨询台向群众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透过现场发放宣传资料、理解现场咨询、现场答卷、现场提问等方式集中宣传火灾、地震、洪涝等灾害的基本知识和避险办法。
三是开展“五进”活动。“国际减灾日”宣传周,南漳县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会、进家庭活动。x月6日至12日,全县共开展应急演练4次,举办防灾减灾专题讲座10场,排查灾害风险隐患260处,开展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3200户,制作防灾减灾宣传展板120块,发放防灾减灾图书8000册,发放防灾减灾宣传资料30000份,张贴防灾减灾宣传挂图6000张,张贴防灾减灾宣传标语32条,参加活动志愿者600人,参加防灾减灾活动15000人(次),活动资料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宣传资料深入人心,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效果显著,好处深远
我县透过开展“国际减灾日”宣传周活动,使广大群众更加了解防灾减灾知识和防灾减灾法律法规,有力的唤起了社会各界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高度关注,增强了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推动了全民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提升了综合减灾潜力,进一步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爱自然心得体会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