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能力攻坚的心得体会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能力攻坚的心得体会篇1
提高改革攻坚能力的“武功秘籍”请查收
近日,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指出,我们年轻干部要提高改革攻坚能力。诚然,年轻干部是未来干事创业的“新动力”,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的“刽子手”,理应敢于壮士断腕、敢于自我革命。正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们年轻干部要努力提升自我的改革攻坚能力,为全面深化改革添动力、求突破。
提高改革攻坚能力,实现从“看”到“干”的转变。最硬的作风是行动,最硬的行动是落实。作为一名年轻干部,我们要“朝前迈一步”,以一名“挑山工”的姿态“逢山搭路,遇水架桥”。对上级,我们要有“舍我其谁”的勇气,敢于接硬活、敢于啃硬骨头;对下级,我们要敢于承诺,但承诺不是“放空炮”,有部署就要有落实,以实际行动带领百姓攻坚克难,这样百姓才会真正信任你,深化改革的步伐才能持续深入推进。
提高改革攻坚能力,实现从“指挥”到“引领”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要尊重和发挥地方、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在与百姓的互动中,我们要引导百姓树立必胜信心,只要我们咬定目标、迎难而上,就没有过不去的“娄山关”“腊子口”。我们要学会多思考、多交流,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改革的参与者、支持者和受益者。
提高改革攻坚能力,实现从“单枪匹马”到“众志成城”的转变。“苦干加巧干等于成功。”我们年轻干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仅仅只是蛮劲,更需要我们“以情带兵”。在处理问题时,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急百姓所需,想百姓所难,着力解决民生痛点问题,让百姓在接受改革的同时有更愉快的体验,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让百姓感受到我们“同呼吸、共命运”。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这场高质量发展的政治大考中,我们要担当显忠诚、落实见本色,更快提升改革攻坚能力,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能力攻坚的心得体会篇2
“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还需多“发力”
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年轻干部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要心中有群众,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认真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党员干部要赢得群众的支持与信任,依靠的决不仅仅是权力,更主要靠的是人格魅力和工作能力,靠的是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换言之,群众工作能力的大小和强弱,也映照出各级党员干部的担当履职水平与干事创业本领。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当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迈入关键时期,社会矛盾多样多发,挑战前所未有,机遇稍纵即逝。如何深入探究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切实提高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始终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是摆在全体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
群众工作能力源自可知可感不偏离的“凝聚力”。“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进入新时代,依靠任何一位党员干部的个人力量,单枪匹马是干不了大事业的。唯有增强凝聚力才是党员干部不忘初心、逐梦而行的康庄大道。己亥大疫起,庚子渐落定。正是14亿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才绘就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时代画卷!在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就是群众心中的旗帜,就是群众前进的导航。群众是否有信心、有决心脱贫致富奔小康,党员干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因素之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就必须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与群众的团结,珍视同百姓的感情,把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程转变为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发动群众的过程,以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精神力量感召和带领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进而凝聚起复兴圆梦的强大合力。
群众工作能力源自落细落实不懈怠的“执行力”。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要,重在执行。任何一项工作,无论思路再明晰、目标再明确、措施再具体,如果没有强大的执行力作保,也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本领,不是会议上说一说,报告里写一写,而是要体现在广大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上。共产党人最讲实事求是,人民群众最是实实在在。说百句话不如干一次活。基层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头巴脑,容不下一丝虚假欺骗。时下各级党员干部在“抓落实”的上总体是自觉和到位的,但在一些地方的个别党员干部身上,制度和政策执行的“堰塞湖”现象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诉求就是“哨声”的理念,在工作中把握规律,增强预见,勇于探索,狠抓落实,让不折不扣的执行力成为打通“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的生动实践。
群众工作能力源自念兹在兹不含糊的“亲和力”。“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党因人民而生,更因人民而兴。极不平凡的2020年,我们迈过了一个又一个沟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挑战。举目回望,时间的价值,勇于追梦、敢于奋斗的中国人民最有发言权。“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党员干部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就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坚定必胜信念,勇于开顶风船,善于化危为机,抓住改善和提高民生这一关键,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把学以致用、解决问题贯穿于基层工作的始终,进而又创造性地落实到群众工作之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使群众工作的短板不短,长处更长。
能力攻坚的心得体会篇3
提高“知史鉴今”能力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四平战役纪念馆时强调:“要让14亿人民、9000多万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很好地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各级党员干部要常照照历史的镜子,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以谦虚之心学习历史。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孔子家语》记载,一天孔子到明堂参观,看到墙上画着尧舜桀纣和周公辅佐成王的情景,并有关于国家兴亡告诫的话。孔子随从说道:“这就是周公盛名如此的原因啊。夫明镜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君主不从历史的兴衰中吸取教训,忽视国家危亡的原因,这和倒着跑却想追赶上前面的人一样,难道不糊涂吗?”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党员干部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学习历史,特别是加强对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把握历史规律,汲取前人智慧。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分清楚哪些值得学、哪些不能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学古不化、厚古薄今。要防范唯心史观、英雄史观、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坚定政治立场,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旗帜鲜明地同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
以智慧之心活用历史。“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历史思维是一种长时段思维、一种整体思维,同时也是一种发展思维。这就要求我们放宽视野、提升高度,以贯通古今的智慧,分析解决当下遇到的问题,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不论分管领域大小,都要善于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以长远的眼光分析和解决宏观性、前瞻性、政策性问题,把握事物发展方向,决不能成为单纯的事务主义者。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历史胸怀,淡化个人得失的考量、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在反复淬火中铸就功勋。要坚持“历史由人民创造”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政策措施、衡量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以开拓之心创造历史。“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我们在继承历史的同时,也在创造历史。新时代,面临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面临日趋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临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尤其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更好地研究问题、把握规律、推进工作,继而开创未来。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忧患意识,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利的措施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变外部压力为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要切实强化历史担当,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把握发展大势、抓住变革时机。要致力于作出历史贡献,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在实践中找思路、想办法、出实招、创新招,努力提高抓落实的能力,把目标任务变成实实在在的办法措施。
历史之中有智慧,历史之中有营养。党员干部要发掘利用好党史、新中国史这座宝库,在砥砺前行中不断增强历史思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能力攻坚的心得体会篇4
以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改革攻坚能力
“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也是推进党的伟大事业不断发展的精神力量。新时代的年轻干部不仅要敢于斗争、勇于斗争,更要善于斗争,只有不断增强斗争精神才能在改革攻坚的战场上披荆斩棘、无往不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改革攻坚能力。无论在任何时期,斗争精神都是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年轻干部提高改革攻坚能力,是对广大年轻干部增强斗争精神的具体要求,越是具有斗争精神,越是能够革故鼎新、攻坚拔寨。着眼当前形势,我们面临各种困难挑战,年轻干部必须以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改革攻坚能力,不怕艰险、迎难而上、推动发展。
要敢于斗争,增强改革攻坚的定力。“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之路无坦途。”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目标,以“说必定、定必干、干必果”的精神一件一件抓落实。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不到长城非好汉,既同自己的思想认识作斗争,也同损害党和国家利益的现象作斗争。要有战略性眼光,多谋长远之策、多思长远之举、多建长远之制,以更加完善的体制机制和更加务实有效的工作举措推动改革攻坚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要勇于斗争,增强改革攻坚的毅力。逆水行舟用力撑,一蒿松劲退千寻。当前,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发展机遇前所未有,这就要求广大年轻干部要勇于斗争。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听从党的指令、服从党的安排,党旗所指、全力以赴。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认清形势任务和使命担当,勇于突破重重阻碍、打破利益藩篱,为党的事业发展添砖加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始终保持奋进姿态,面对成绩接续努力,面对困难迎难而上,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
要善于斗争,增强改革攻坚的能力。要坚持问题导向,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行业领域,精准把脉开方。要坚持创新思维,不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着力攻克难点、打通堵点、补齐盲点。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从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把群众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作为衡量改革攻坚成效的唯一参考。要注重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各项改革举措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改革攻坚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要知责任之重、使命之大、任务之艰,只有把斗争精神融入血脉,转化为改革攻坚的强大力量,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能力攻坚的心得体会篇5
提高“七种能力”的“四大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既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下年轻干部日渐凸显的能力短板,也彰显了对青年干部成长的重视、关怀和殷切期望。广大年轻干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顶梁柱”,提高“七种能力”是解决好能力恐慌的根本途径,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提高“七种能力”,就要用好勤学、善思、真做、敢为“四大法宝”,方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在“勤学”中增长才干。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持续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年轻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年轻干部一般经验不足,认识有差距,看问题、想事情、作决策、解难题方法过于简单,要想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坚持学习,才能掌握新动向,开阔新视野,丰富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在学习上,不仅要学好政治理论、岗位专业知识,还要跨领域、跨行业广泛学习,既要眼观耳听式地学,又要亲身实践地学,不断增长见识才干,练就复合型人才,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本领。
在“善思”中锻炼能力。学习可以拓展“广度”,思考则可以决定“高度”。作为年轻干部,不仅要坚持学习,还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思则变、变则通、通则达,工作上遇到难题,不应一味等待、观望,或只想求助于别人,凡事要多问“为什么”,主动思考问题的症结所在,时刻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始终抱着“办法总比困难多”的态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才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真做”中知行合一。“只打雷不下雨”“雷声大雨点小”,是当下部分年轻干部的真实写照,工作中说得多、做得少,观望多、行动少,在“真做”和“实干”上下功夫不够。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说一千道一万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作为年轻干部,就要始终秉持“实践出真章”的精神,坚持知行合一,只有沉下身子、迈开步子、甩开膀子,深入群众,真抓实干,脚踏实地抓好每一个环节,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情,才能提高解决问题、解决难题的能力。
在“敢为”中砥砺前行。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时刻保持特有的朝气和活力,时刻呈现年轻干部奋斗的精气神,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畏艰难险阻,敢于直面问题和矛盾,只要拼搏奋斗了,要么得到“错误的教训”,要么得到“成功的经验”,但不去做什么也得不到。新形势下的工作更加复杂艰巨,面临的新要求新问题逐渐增多,在遇到困难和矛盾时,只有不退缩、不逃避、不推责,主动寻求解决之道,才会抓出工作成效,作为年轻干部才能在“敢为”中快速磨砺成长。
能力攻坚的心得体会篇6
立足“四点”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10月10日,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七种能力”的提出,为年轻干部增强服务本领、践行青春使命、扛起时代重任指明了努力方向。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年轻干部落实各项工作应始终贯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善于立足“四点”,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以站稳立场为“着力点”,置顶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既是开展群众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基所在。在脱贫战场上,扶贫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俯下身子、迈开步子、撸起袖子,在战“贫”路上唱响奋斗主旋律。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第一线,广大年轻干部挺身而出、逆流而上,用实际行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擦亮青春底色。在攻坚克难、披荆斩棘的关键时刻,年轻干部应始终秉怀“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暖心人、称心人,时刻关注群众的“衣食住行”,主动化解群众的“矛盾纠纷”,从人民利益出发,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在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以深入调研为“切入点”,找准症结所在。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是党的传家宝。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是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转变工作作风的必然要求。年轻干部当以调查研究为切入口,找准工作方向、紧盯群众问题,念好“真”字诀,精准查摆问题,在群众“急难愁盼”处发力,把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成熟的调研结果与具体解决措施结合起来,把经常化调查与透彻化研究结合起来,着力疏通群众的堵点、化解群众的难点、破除群众痛点,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对于涉及面广、群众关注度高的突出问题,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要集中力量精准发力,以问题为靶心开展调查,以问题为“磨心”研究路子和对策,做到一针见血、有的放矢。
以精通业务为“支撑点”,增强服务能力。“青年长于创造而短于思考,长于猛干而短于讨论,长于革新而短于持重。”精通政策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必要前提。年轻干部应学懂理论、悟透业务、做实行动,成为用好理论的“活字典”、精通业务的“政策通”、勤于实践的“行动派”。在落实具体群众工作时,年轻干部既要有扎实的政策理论功底,也要有丰富的业务知识,既能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又能接得了“烫手的山芋”,还能破除得了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没有金刚钻,不敢揽瓷器活”。年轻干部要把政策理论、业务知识化作“筋骨”、融入“血脉”、刻入“骨髓”,在弄通弄懂惠民政策上下功夫,磨练自身岗位硬功夫,自觉把服务水平提上去、把业务能力强起来、把政策运用活起来,让群众满意,让百姓信任。
以夯实作风为“突破点”,提升工作成效。“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即做事要讲究方法,巧干胜于蛮干。贴近民众要讲究工作艺术。广泛与普通老百姓交朋友、打交道是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指出,年轻干部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要注意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法开展工作,提高群众思想觉悟,让他们心热起来、行动起来。年轻干部在开展群众工作时,要主动下基层,多接接地气,多聊聊家长里短,多沾沾泥土味,要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多听取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在方式方法上既要做到创新,也要接地气。要力戒形式主义,端正工作作风、扑下身子实干、大兴务实之风,真正把心贴近人民、把情系于人民,主动与群众沟通交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工作更加贴近群众、更好服务群众。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能力攻坚的心得体会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