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练太极拳心得体会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练太极拳心得体会篇1
最早接触太极拳是我还在上初一时,因为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在父亲的提议下,我报名参加运城陈正雷太极推广中心的暑假培训班,开始学习太极拳。
刚开始我以为太极拳是非常容易学的,因为在我的眼里太极拳动作轻缓,动作又简单,没有什么挑战性。但其实并不然,我跟随老师学习之后才发现,太极拳真的大有学问,它的每一式每一招都与"阴阳"紧密相关,所谓"刚柔、内外、虚实、静动、松紧和圆方"都是太极阴阳的具体表现,比如看似简单的"太极起势"就对全身上下有所要求:站立是否自然放松,意念如何走动等等,需要自己去慢慢地用心思悟,去体会。
因为自己没有一点功底,所以刚开始学习时感觉比较吃力,老师每次上课都会一个动作反复演示,细细讲解每个招式的要领,我也尽可能去模仿老师的动作,但即使这样,也经常是记得这招忘了下招,不能将动作连贯。听了老师的建议后,从网上找到相关视频,自己就可以在家中反复练习,就这样在老师的耐心指导和鼓励下,我的太极拳突飞猛进,当时连父亲都没想到我会短时间内有如此快的进步。以此,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学习太极拳的心得:
我觉得学习太极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被各种琐事困扰,心态多多少少会有些浮躁,所以我认为能否将心收拢,将思绪抛开,注意呼吸和意念才是学习太极拳的一个大门槛。现代人练太极拳很大原因是为了养生,调畅身心,如果不能静心,后面的所学也是徒劳的。
在刚开始学习时主要先练形,就是紧随老师的授课进度,不论是跟着老师反复模仿也好,或是在家中看视频也罢,得先让自己的动作大体上向标准靠拢,做到学一式练一式,分步记忆,切忌心急。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听老师的教诲,比如某个动作需要注意什么,是虚步还是实步,是扣脚还是开脚,是一上一下还是一前一后。这些要牢记在心并且不断的练习加以巩固。老师纠正你某个动作,要先想想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有它的什么道理吗?都要搞明白,并且之后尽快改正,如果在初学阶段没有改正错误,日后久了成了习惯,后面就很难再改过来了。总之,初学时要学与练互相结合,才能将整个套路熟悉,打下好的基础。
练好了形,就如同楼房建好了框架,接下来就要在其中添入砖瓦,这个"砖瓦"就是学习太极拳法,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也是我现在需要不断学习提高的。太极拳的本质还是一种武术,它的一招一式都是具有攻防意义的,经常说太极"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这就用到了太极拳的八种劲: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这些都需要自己去领会,并和老师或者同道交流才能找到规律,使自己进一步提高。
如今我学习太极拳已近八年,从初中一直练到现在大学,始终一如既往的坚持,这是因为我感受到了太极拳的神奇。打太极拳达到了我的初衷,就是强身健体,现在的我不像小时候那样疾病缠身,反而,尤其在打完拳后整个人都精神不少,一年当中顶多有两次感冒。除了这一方面,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更能专心致志做完手头中的事,大脑的记忆力也有所提高,遇到事情能够冷静思考,不易乱发脾气,打拳也增强了身体的协调。最让我切身感受到的是太极拳对情绪和精神方面有很大的调理作用,生活中每当感到有压力,又不能缓解释放时,打一遍太极拳,之后就会感到神清气爽,心态变得端正。所以太极拳对我真的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我说说我对太极拳的看法:
第一,现在打拳,最大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自身的健康,打拳的过程就是自身放松的过程,它可以改善呼吸机能和血液循环,使得经络舒畅,体质也由此得以增强。
第二,如果喜欢太极拳,就把它当作一门学问去研究,因为太极拳最初就是融合了中医以及易学等思想创编出的拳法,这也使得太极成为中国古代代表性哲学思想之一,太极是一门造诣很深的学问,打拳人有必要去了解它、深入它。
第三,太极拳离不开年轻人,说到太极拳,大部分人脑海里都浮现的是公园里的老人缓慢的打拳形象。而太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怎能缺少年轻人去学习和继承它?在我的大学里,有很多同学对太极还不甚了解,甚至有同学将杨氏和陈氏理解为"阳式和阴式太极拳",可见太极拳知识在年轻人之间还没有得到普及,年轻人有足够多的想法和精力去发展太极拳,如果能在年轻人之间普及,我相信太极拳会发展的更好,成为真正的全民性体育运动。
练太极拳心得体会篇2
最初认识太极拳,是从小时候看过的一些武侠电视剧的角色中了解到的,譬如张卫健版《少年张三丰》里的张君宝,赵文卓版《中华大丈夫》里的荣海山,都是凭借一身精湛的太极武功名扬天下。虽然从前对太极拳只是表面上一层模糊的认识,但是从这些人物的演绎过程中,太极拳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制人的特点已经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自己切身去理解,体验太极拳却是这学期的体育课上,初学太极拳,不免会因为它缓慢的动作而觉得有些枯燥与乏味。经过一两周的模仿比划,渐渐地入门了,也初步体会到了太极拳的“神”、“意”。太极拳比较强调放松,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放松,也要做到心无旁骛,静心用意。太极的动作都有一定的曲线,不浮不僵,身体保持自然,轻柔匀缓。全身上下作为一个整体,身体每个部分都要配合做到有弧度,衔接和顺。老师给我们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就仿佛我们做每个动作时都有一个球在顺着我们的动作运行,课堂上练习的时候,我经常想象着自己两手之间,两臂之间有一个随时可调整大小的球,当我们向下落手时,感觉这个球漂浮在水面上,有一种抵抗我们手向下的阻力;弓步分手时,仿佛两手之间有一个稍小的球随着我们的动作缓缓旋转;推掌时又感觉手掌前方有一个体型很大的球,我们要贴着这个球的外弧推出去,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加上这些想象,一方面感受到太极的连绵不绝,动作不能僵硬,行云流水般的行径,另一方面觉得也很有意思。一套24式简化太极拳学完后,虽说是太极中的凤毛麟角,但它也训练了我们精神内敛,思想集中的习惯。我想其他方面的好处也不在话下。
课下一查阅有关太极拳的信息,才发现它就像一座冰山,我们看到的只是它的小小的一角。它是中国的传统精粹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可以作为一门体育项目,也可以算是艺术表演,一门古典哲学秘笈,更是中医理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过数代的流传,太极拳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杨,孙,吴,武五大派系,誉为“五式太极拳”。每式既相互传承、又有自己的特色,可谓百花齐放。从简单的角度看太极拳,它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急缓相间、行云流水的风格使习练者的意、气、形、神逐渐趋于圆融一体的至高境界,而其对于武德修养的要求也使得习练者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自身素养,提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融洽与和谐。同时,太极拳也不排斥对身体素质的训练,讲究刚柔并济,而非只柔无刚的表演、健身操。
总而言之,每掌握一门新的知识技能都是值得我们珍惜的,也许以后我们像这个学期系统完整的学习一套太极拳的机会不多,但至少我们不再像以前一样对它一无所知,如果能够坚持下去,一定会受益匪浅。
练太极拳心得体会篇3
学习太极拳之前,就对太极拳充满了好奇,因为无 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电视中,我们时常会看到有人在打太极拳,看到那轻柔舒畅而又强劲有力地动作,我们无不为此赞叹,而我更是充满了敬佩之情。也想象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在晨练时打上一段太极拳。
很高兴能在大学期间能有这次学习太极拳的机会。这学期我们跟随着老师学习了二十四式太极拳。这又增添了我对太极拳的兴趣,上网下载了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学视频,学习之余还会看看视频,并进一步巩固体育课上学习的动作,在寝室偶尔还会和室友“切磋;切磋”。可以说学习太极拳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
同时,学习太极拳又加深了我对太极拳的了解,原来太极拳已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等五大派系,誉称为“五式太极拳”。而我们所学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主要依据杨式太极拳并结合其他太极拳提炼简化重新编创而成的。特点是柔和均匀,对基本功要求不高,动作难度小,不发力,同时也适合各年龄段练习。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人的处世态度、文化内涵等在武术中的体现。内涵十分丰富,充满着哲理,与中国传统的医学有着血缘关系。学练太极拳更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可以防身自卫、也可以陶冶情操,是一种美的享受,还可以给人的生活带来无限的情趣和幸福,可以延年益寿。特别在生理和精神效益方面,太极拳起到了良好的功效。经过中西方多面的科学化研究证实,长年修习太极拳能对各种慢性病,如: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消化不良、风湿关节炎、糖尿等等有著一定的医疗作用。练习太极拳还可以消除压力,练后会顿感轻快,压力尽消,情绪稳定平伏;工作学习效率也自然会提高。这无疑对我们学习生活紧张、精神压力较沉重的大学生有着显著的帮助。因此,大学期间学习太极拳是十分有必要的。
初学太极拳时,虽然动作较简单,但我们有好多都没能做到位,也有很多不够标准,比如白鹤亮翅中,左手要下压,放到体侧,右脚要弯曲,左脚脚尖点地,不知道这一个动作老师强调了多少次。通过我们的反复练习和老师的耐心指点使我们都能够基本掌握,并且轻松自然地做下来。但是到后面的动作,越发变得难起来,特别是从单鞭开始的云手,看了好多遍视频,也不知道练习了有多少遍,后来发现其实练习时的心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心情烦躁时,再怎么练习,也不会有进步。就像老师说的,我们应该在练习中去寻找那种感觉“心境变得平和,进而走向清净平宁,怡然自乐的理想精神状态”。在第一阶段,我们应该在姿势、动作上打好基础,把基本要求弄清楚,做到姿势正确,步法稳定,动作舒展、柔和。第二阶段,要注意掌握动作的变化规律及其特点,做到连贯协调,圆活自然。第三阶段则着重练习劲力的运用和意念、呼吸与动作的自然结合,做到动作轻灵沉着,周身完整统一。
像那样,在掌握了各个基本动作时,我也开始力求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能做到位,做的标准,每一个该注意的细节都不能马虎。当然即便是这样,和标准的动作还相去甚远。我很清楚自己的练习还是不够,还得继续练习。但是随着次数的增加,我也开始有了一点感觉,姿势也开始变的自然起来!也渐渐地感悟到其实每一个动作和下一个动作都是连贯的,不能断开的,就好象行云流水那样!
练习太极拳和其它体育项目一样,要经过一个由生到熟、由熟到巧的逐步提高的过程。练好拳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更不能操之过急,俗语说,欲速则不达。当然不一定要能打出一套完美的拳法,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所学到的,所领悟到的东西,特别是在修身养性方面,它能够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以后的生活里仍将继续坚持练习,并把太极拳当成一种兴趣爱好。
练太极拳心得体会篇4
?内容摘要】太极拳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性符号,太极拳在世界各地有约1亿爱好者。走到世界许多地方,一提到中国,很多人知道中国的太极拳。在申奥的宣传片中,反复出现太极拳的形象,这进一步强化了太极文化的影响力;而且从全球文化发展潮流来看,以太极文化为代表的东方价值观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从中国本土的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休闲健康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关注生活质量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这都同太极文化是相一致的。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民族体育遗产之一。我国人民长期锻炼中的实践证明:它是 一种合乎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康运动。同时,从会 从我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也 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关键词】 健身 养性 祛病
太极拳是一种既神秘有普通的功夫。说它神秘是因为两点。一点是每个人练得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另一点是所有太极拳的人当中真正的学会太极拳的可谓是凤毛麟角。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我认为是由于太极拳是一种极重“神”和“意”的功夫。虽然形意拳,心意拳等功夫也重“拳”,但太极拳适合宇宙本院相通的一种功夫,其“神”和“意”是其它功夫所不能及的'。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不可能出现两个一摸一样的人。这都是由于人的身体复杂和思想之复杂。所以,每个人对太极拳的理解都不相同。这样,人们亮出来的太极拳就千差万别了。
为了更深地了解太极拳,我们就只有一遍一遍的练习,一代一代地相传。虽然太极拳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派别,但他们的目标是一样的,就是对生命仲极奥义的追求。人们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也体现了这一追求。
练习太极拳要求松。松不是软,松不是僵。松就是放松,是放得开。
首先,放松有利于强身健体。放松了,才能经穴舒畅,气脉贯通。而僵硬使经穴阻塞,气脉不通。黄帝内经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有病是因为不流通,流通了就没病。要周身放松,犹如沟渠管道,有一处阻塞,就有一处难通。
第二,放松事技击的需要。松练才能由松人柔,对抗时能柔化对方。一个人能一下子抬起一根百斤重的铁棍子,却难以一下子抬起一根百斤重的铁链子。继而由柔至刚。只有松的充分,才能紧的凶猛,对抗时才能猛击对手。一味张紧之力犹如拿手的插钉,松而后紧之力犹如纶锤击钉。何为有力,不言自明。
第三,放松能休养生息。松就是休息。老虎和狗熊打仗,中间停歇时,虎好好休息,熊却继续卖力打扫战场,结果后来虎打败了熊。世间的事情都是一理,不管是局部的还是全体的,不管是练拳还是打仗,常态都是放松,应态才有紧。太极拳是讲阴阳对立统一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休息战斗,战斗休息,轮回旋转。
松要放得开,放得开才使动作协调柔顺,圆转灵活,如行云流水,似布雨播风。从放得开这个意义上说,初学者不宜强调松。
送药在有力和无力之间。松由意来统帅,做到意贯全身,松而有主和松而不懈。意也要松,不可太紧,太紧易僵。意僵则呆,其更恶于形僵。这样全身内外的放松,泛泛而去,蒸蒸而上。
关于气
气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之一。人体之气,遍布全身,中已有气色好不好之说。人体之气通过呼吸和体外之空气吐纳循环,生生不於,息息不断。
太极拳也主张练气。这个练气主要指调整呼吸。要平心静气,使呼吸更自如,更深长,更流畅。具体姿势简言之就是腹式呼吸。
关于劲
太极拳讲究劲,与人交手先接劲。劲不同于力,劲就是有意向的力。无意向的力是笨拙的力,有意向的力是聪明得力。有所谓“用意不用力”,实际上是用劲不用力。用有意向的力,不用无意向的力;用聪明得力,不用笨拙的力。
既然太极拳有这么规定,那么我们要在开始练习太极拳时,必须要严格遵守姿势要求。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神匀自然;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僵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同时以腰坐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刚柔相济,外柔内刚,连贯协调,虚实分明。这才是打好太极拳的基本所在。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太极拳的套路,即一招一式。太极拳以“捋,挤,按,采,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鄂,直背,垂肩,有飘然腾云之意境。
1. 太极拳的健身和防治疾病的功能
(1) 不受场地,时间限制,备受人们青睐。太极拳姿势优美,动作柔和,
男女老幼皆以,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单人练习也可,集体练更好。即能锻炼身体,又能防治疾病。不仅我国人民爱练,而且受到世界各
国人民的欢迎。
(2) 坚持练太极拳,能健康长寿
打太极拳虽然不跑不跳不用猛力,但对身体的锻炼作用也是很大的,因为打拳时全身的骨骼,关节,肌肉都得到自然柔和的伸缩训练,不断的改善身体各素质和各个系统功能,故能提高新陈代谢水平,有利于健康长寿。
(3) 太极拳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六大生理作用,简述如下:
1.锻炼神经系统,提高器官功能
2.有利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的健康
3.增强呼吸机能,扩大肺活量
4.促进消化功能和体内物质代谢
5.加强肌肉,骨骼和关节的活动
6.畅通经络
2. 太极拳的调心和调息功能
(1) 练习太极拳,可谈“七情”
对老年人来说,危害最大的是精神老化,也就是心理衰老。而经常练习太极拳,淡化七情,七情为:喜,怒,思,忧,悲,恐,惊这七种感情,时常出现在人们生活当中。许多生理上的疾患,如心脏病,高血压,肺痨,精神病,神经病等等都与这”七情”有关。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中老年人,在生活中能够控制自我感情,遇喜而不狂,遇怒而不恼,力求忍耐,尽力快活,力持镇定。尤其是处于更年期的中老年人,更要善于控制心理意识和思想感情 。
(2) 练习太极拳,可克服“上盛下虚”
中医认为,人年过四十,肝肾易亏,犹如根枯而草黄。浇水灌肥,应从根处着手,滋肝补肾,及时养身保健和秘诀。据医学界观察分析,“上盛下虚”者为数不少,“上盛下虚”为中医术语,指的是中老年人肝肾两亏,阴虚阳浮出现的血压升高,心悸失眠,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阴疾少精,胸闷腹胀,食滞便秘等症,这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精神紧张,肝肾阴阴耗多有关。
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人,注意下盘训练,因只有下部沉稳,上肢才能轻灵,这样经常不懈可克服两腿发软,行动不便,膝关节发硬,腰酸背痛,浑身乏力等“上盛下虚”的症状。
在中国功夫里,太极拳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运动,太极运用里五运六气,经络论和阴阳五行的原理,打拳时要求体现动静兼修,形体动而头脑静,动中有静,是大脑皮层得到抑制性的保护。要做到以意领气,意气相随。根据十二经奇经入脉之走向,随动作的阴阳虚实,起落翻转,左右运行,上下贯通,升降开合,阴升阳降,阴收阳发,开源疏导,以以动引气,以气推动肢体,意到而气力相随之。要求呼吸与动作紧密结合,即以气支配动作,又快而慢,深,细,匀,长,逐渐使肺活量加大,代谢旺盛起来,从而起到整体防病强身之实效,扶正祛邪之目的,只要长期坚持练习一定能起到强身健脑,祛病防病,修身养心的功效。
练习时要根据自己的体质,保持自然呼吸,使呼吸保持从容不迫,舒适自然,顺序渐进,吸起呼落,吸气时收腹提肛,呼气时小腹自然放松隆起。打拳时全身肌肉要放松,要含胸拔背,不能挺胸,要沉肩坠肘,骨骼肌放松,正脊松腰,提肛虚步,虚实分明,重心稳地,气沉丹田。打太极拳以柔克刚,用意不用力。总之太极拳博大精深,学无止境,我们刚学不久,只能望其项背,只有尽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打拳结合起来,一面琢磨,一面学习。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精神和文化遗产,我们要响应政府全面健身的号召,继承发展,发扬光大太极拳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普及太极拳,弘扬武术瑰宝,强身健体,以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希望跟多的朋友加入到太极拳的队伍中来。
学太极拳,要学会营造一种自我的境界。也就是练习过程中锻炼身体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也许这种方法应该能更好的运用到学习中去,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吧。觉得自己自从学了太极之后,心胸便逐渐开阔起来,情绪也不会那么阴晴不定了。因为完全入境的同时,就学会了如何去寻找内心的平衡点,浮躁的情绪会随之烟消云散。目前觉得自己所处的水平仍然花拳绣腿的水平,只会依葫芦画瓢,而不会拆散。痛苦是暂时的,收获是丰硕的,学习太极拳将为我的校园生活曾添一份美好的回忆。
练太极拳心得体会篇5
太极拳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风格而为世人所喜爱。谈起太极拳,人们总把它和“四两拨千斤”的防身技击功能联系在一起,而忽略了健身、养身与修身等方面的作用,作为窥传几百年的优秀拳种,其内涵博大精深,实非人们想象之简单。太极拳不仅具有健身、养身之疗效,而且兼具防身、技击之功能,修身之妙法,而修身应为练拳学的起点和归宿。
初学太极拳的时候,只是凭着对武术的爱好而执着学习,随着练习的深入,以及接触了大量的太极拳书籍以后,我逐渐发现,太极拳的拳理对个人的修养有很大的帮助。太极拳修炼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自我修养不断提高的过程。太极拳对修炼者的言行举止,个性发展,品质修养都有很深的影响。许多社会生活中的困惑都可以从拳术的修炼中得到释然。从而涤虑身心,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
健康是每一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但现实生活中,疾病会时不时困扰着人们,烦恼也会经常缠身,身体上的疾病可以通过药物来解决,而思想上的困惑,精神上的压力依靠药物却难以医治,只能靠全身去调整、化解。修炼太极拳除可以清除躯体上的某些疾病外。更重要的可以使人心境平和,调节个人的心理。使人的个性得到良性发展。一个研究生曾经对我说:“想不到太极拳这么好,我患神经衰弱多年,吃药总不见好转。可是每当我来到这个草坪,练拳以后,头脑总有一种清新的感觉,心情就舒畅了很多,神经衰弱的病症就有所好转,好象换了一个人似的。”这几年来,我通过练太极拳治好了我的肠胃病、腰椎劳损、轻度的神经衰弱,使我瘦弱的体质增强了许多。但更重要的是在太极拳的熏淘下,我总算从现实社会生活的困惑中解脱出来。不再片面地看问题,做事已多考虑对别人的影响。不以一己之好恶而随意伤害别人。如今的我已能保持坦荡的胸怀、良好的心境去面对社会,面对生活。
太极拳对修炼者的影响并非偶然,而是必然。拳著云:“不矜不张,局度雍容,虽曰习武,文在其中矣。”太极拳既是一种武术也是一种文化,是中国几千年人类文化培育、滋润的一朵奇葩,与中国古代哲学、文学、社会学、兵学、佛家、道家、儒家、医家、戏剧、艺术等息息相关。在太极拳教学中,除了老师的言传身教外,练拳者必须多读书,多接触有关太极拳的书籍,以求提高拳艺。拳著云:“学太极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太极拳综合了道家的“阴阳学说”,儒家的“中庸”思想,医家的
在练拳的过程中,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善因善果”,儒家的“中庸之道”,艺术的审美观等等,必然影响着人的思想发展。拳著云:“学者初上场时,先洗心涤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如此而后可以学拳。”又云:“身必以端正为本”等等,所有这些渗透到拳论中的思想必然会在潜形默化中淘冶练拳者的性情,促进其思想的更新,促使其身体与思想得到健康、良好的发展。我练拳经常是在下午放学之后,经过一天的紧张学习,经常会头脑发胀,精神极度疲劳,
此时唯一的好办法就是去练拳,而且一练就是一二个小时。演练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需十二分钟左右,所以每次我都练五六遍拳以上,第一二遍时还觉得很烦闷,浑身不舒服,老想打退堂鼓,可是到第三四遍的时候,由于肌肉的放松,绷紧的神经也就慢慢松施下来,此时气感也逐渐增强,随着身体的运动,周身暖洋洋的,有如泡在温水中,到了五六遍的时候,周身溶溶涩涩,头脑清灵,好似与天地溶为一体,此时没有世俗的侵扰。没有烦恼,把一切不平和不满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练拳以后,不觉疲劳。反而觉得周身舒泰,晚上又可以精神抖擞地啃书本。
随着太极拳修炼的深入。练拳者的气质、思想也会逐渐发生变化,因为太极拳的修炼过程也是文化修养、思想修养的过程。长期的修练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拳著云:“外面形迹必带儒雅风气,不然狂于外,必失于中。”我校武协练太极拳的会员,看起来都很秀气,但又不缺英气,他们对人都很有礼貌,很少武人的霸气与骄狂。在武协,新会员经常会向老会员请教一些问题,由于太极拳比较难学,对于某些问题,老会员总会根据自己所学不厌其烦、反复多次地耐心指导,而不会藏私或者歧视别人,每当我们来到训练场的时候都会相互问好。在武协如此,在其它场合也如此。所以,大部分的会员的人际关系都比较好,与人都能和睦相处。太极拳对人心性修养的影响,使我感触最深的是陈氏太极拳传人陈正雷先生1996年途经广州稍作逗留的时候。他平易近人,不摆架子,在讲学的时候,如果不是事先知道,看他那英秀的样子,很多认为他是大学的教授,而很难把他同一个武术家连在一起,只有看他表演时,才能一睹武术家的真正风采。外示安逸,内在稳固,真不愧为太极拳一代大师的风范。
太极拳对修炼者品德修养的影响是必然的。中国是礼仪之邦,几千年文化盈育的中国伦理道德思想、观念已深深地渗透到太极拳理论之中。陈氏先辈门规戒律中就提到许多正直做人,谦虚待人的戒律,提出端正诚信、仁德忠勇等门规。其实,这些门规戒律都是根据太极拳的内在特点提出来的,目的是让门人更好地领悟太极拳的内蕴。
尊师重道,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练拳必先学会做人。拳著云:“学太极拳不可不敬,不敬则外慢师友,内慢身体,心不敛柬,何能学艺。”练太极拳如不敬重老师或对太极拳抱怀疑态度,则会认为老师的言传身教无甚可取之处,对老师的心得体会不细加琢磨,以至于对太极拳的精粹之处失之交臂。“谦受益,满招损”正直、善良、谦虚、敬业、重道应为我们练拳者时时自勉之言。悉心教授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传道授业解惑,此师之责任之所在。老师是一面镜子,是学生的楷模,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对学生的行为、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力。总之,作为太极拳的爱好者,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必重道而为之,才有可能把太极拳事业发扬光大。
“拳虽武艺,得其正道,无往不宜,”我在这几年的修炼中越来越觉得拳非小道。随着练拳的深入,太极拳对修炼者的影响越来越大,每一个练拳者在深研太极拳健身、技击之法的同时也应重视修身方面的作用、意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拳术的修炼中得其三味,妙悟人生真谛。
学习太极拳心得体会
太极,以前一听这名字就会想到是公园里老头老太的形象,觉得跟我们年龄相距甚远,但是在这学期选课接触太极感觉受益匪浅。
初学时感觉太极十分注重意、形、态,初学者很难掌握它的力度。起初时,我感觉无从下手,但是在宁老师的教导下摸索了一些学习太极的门路。下面是我学习太极拳的心得。
太极拳是一种既神秘又普通的功夫。说它神秘是因为两点。一点是每个人练的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另一点是所有练太极拳的人当中真正地学会太极拳的可谓是凤毛麟角。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我认为是由于太极拳是一种极重“神”和“意”的功夫。虽然形意拳、心意拳等功夫也重“意”,但太极拳是和宇宙本源相通的一种功夫,其“神”、“意”是其它功夫所不能及的。
每次我们上课宁老师总会让我们放松下身体的各个部位,然后才开始正式的太极拳教导;每天我们都是坐在教室,总保持着一种姿势,感觉身体都有些僵硬了,学习太极拳以后,睡前练一下,有利促进睡眠。 其次,感觉学习太极拳后,身体平衡能力加强了,以前总觉自己平衡能力不好;太极是百年先人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其平衡能力非常精确的,
所以练习太极有利锻炼平衡的。再次,练习太极也帮我锻炼了专注力,学习太极,就是动作时,无暇去想其他,一旦学会动作,就要注意自己的呼吸,及意念,这样会让自己集中精力。
通过本学期太极拳学习,让我收获不少,既然自己身心得到放松,也体会到同学间的互相友爱,更加了解老师的悉心教导,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学习太极拳的。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练太极拳心得体会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