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参观辽沈纪念馆的心得体会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参观辽沈纪念馆的心得体会篇1
20_年9月18日,距离1931年9月18日已经85周年了,但我们不会忘记1931年的东北,不会忘记被日军欺凌残杀的东北人民。
84年前的今天是难忘的,84年后的今天我们坐在一起缅怀过去,直面历史。今天的党日活动主题是“勿忘国耻,强我中华”。身为八零九零后的我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恐怖,也没有体会过那种精神和肉体的痛苦达到极限的滋味,但作为一个中华儿女,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牢记历史,发扬党的精神,是我终身的使命。 1931年9月18日晚上,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20_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军阀的一味妥协和忍让加速和助长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他们以为日本人没有胆量挑起战争,没有胆量用一小股力量去面对奉系20万军队。但敌人就这样做了,在只有600敌人攻击北大营时,本可轻易灭敌,可上级却下达撤退命令,不许开枪,致使有些士兵还在睡梦中就被杀死,一场无情的杀戮就此拉开。北大营的失守加速了东北的沦陷,事后采访经历此事的百姓,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供士兵吃穿,士兵却不对日军的侵略进行反抗,让人心痛。
1931年是个动荡的年代,各处称王,社会动荡,不少人为了活命成了日本人的走狗,做了奸佞小人。但乱世出英雄,不少正义之士脱颖而出,他们不被利益所驱使,他们用智慧用坚韧演绎着生命的辉煌。相反,当看到那些只知花天酒地,不问百姓疾苦的当官人,心里很是气愤,他们对内不闻不问,对外唯命是从,不敢反抗。导致几千万的东北人民丧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缅怀历史,直面事实,老一辈人用他们的生命为我们守住了这一片土地,守住了我们的家。历史给了我们沉痛的打击,也给我们带来了生的希望,我们要继承老一辈的革命精神,不怕苦不怕累,用自己的力量为这个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将革命精神世代传承下去,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参观辽沈纪念馆的心得体会篇2
12月5日上午我班组织了参观西安事变旧址张学良公馆的活动,张学良公馆是“西安事变”的重要策源地。
在那个动荡不安、全民危机的时刻,毫不夸张的说张学良将军的每一个军事政策和决定都关乎中华民族的存亡。1936年4月,张学良与周恩来在陕西延安会谈,提出联蒋抗日,为中共中央所采纳,与红军达成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协议。12月4日,蒋介石亲自到西安督战。期间,张学良将军和杨虎城将军多次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共同抗日”,但都遭到蒋介石的强烈反对。12月9日,中国共产党组织大规模的群众游行示威,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特务军警开枪打伤一名学生,群众非常激愤,决定到临潼直接向蒋介石请愿示威。蒋介石强令张学良将军制止学生运动,必要时可以向学生开枪。张学良将军接到命令后,赶上游行队伍,极力劝说学生回去。东北大学学生高呼“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东北军打回老家去,收复东北失地!”等口号。张学良将军向群众表示一周内以实际行动答复学生要求。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将军与杨虎城将军兵谏蒋介石,共同逼蒋联共抗日,造成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时的当天,张学良将军、杨虎城将军向全国发出“救国八条”: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停止一切内战。立即释放上海被捕的爱国领袖。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确实遵行孙总理遗嘱。立即召开救国会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中国也由此实现了由内战到抗日战争的历史转折。
张学良将军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他的爱国与牺牲自我是密不可分的。“牺牲自己的一切所有”,包括牺牲自己的生命、家庭、财产,权利、地位、荣誉等。 为了中华民族的统一,他可以不做军队统帅,可以不要优裕的生活, 甚至不要家庭,不要自己的生命,也要发动“西安事变”,并且送蒋介石回南京而被软禁54年无怨无悔。 正像他在送给东北大学校友张捷迁的诗中所说:“不怕死,不爱钱,丈夫绝不受人怜,顶天立地男儿汉,磊落光明度余年 ”。 张学良将军的卓越功勋和爱国风范,彪炳青史,永远为世人景仰。
参观辽沈纪念馆的心得体会篇3
我们来到了东北沈阳,参观了“九一八”纪念馆。
九一八纪念馆是一座长长的石窟,里面讲述了_年前的一段历史,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侵略者侵占我东三省,炸死了张作霖,引起了少帅张学良的抗日决心。我通过照片,文物,光电片看到,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犯下了滔天罪行:平顶山的居民被无原无故的活埋;七三一部队的残酷迫害;白色恐怖下的东北被折腾的血痕累累。东北人民抗战十四年,终于结束了抗战,赶走了日本鬼子,结束了这些可怕的生活。
出了九一八纪念馆,我心情很沉重,一直在想:如果我们的国家强大了,还会遭到日本的践踏吗?不会的!振兴中华,人人有责。
唱不完的凄凉的太行山,松花江、长城长;数不尽的灭绝人寰的屠杀,实验和入侵。起伏在,原是平静安详的东方的土地上,在黄土的灰暗中传来一阵阵警笛。一切的一切,都从那一天起?那一天,在东北,九一八!
昨日,上午,语文课上,窗外,一阵汽笛,让我们为之颤栗“是空袭警报”一个声音传来,下意识地,我看了看表,9月16日。九点18分(是不是早忘了),立刻,我明白了,这是哀鸣,这是警钟,1931年9月18日夜,这是每个中国人民该铭心刻骨的日子。
今天,我又一次抬头,看看天空,现在是日出时候,天空如染血,一切都在沉默。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仿佛,我又看见,疯狂的太阳在吞噬每一寸土地,燃烧的岛国四处放火,中国,这个悠远而又安静的国度。此刻接受了撒旦的洗礼。天空的白云朵朵霎时化作敌机架架,投下一颗颗罪恶的炸弹。一个孩子,他稚嫩的身体平铺在黄土地上,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千万儿童的缩影:嘴角流出一缕鲜血,而胸前已为弹片洞穿。手无力向上伸前,眼茫然的看着天,天空。一个个“太阳”在狂笑。“为什么?”为什么?一个孩子,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一个生命这样被剥夺,为什么?一切美好之花瞬间凋落,为什么?
东方,太阳已升起,红色的黎明照亮了黑色的夜,太阳发出万丈光芒,抚慰着受伤的大地。天空,不再灰暗;太阳不再血红。几只白鸽飞过,大地依旧安静。历史作证,我们赢了。昔日,穆旦在路上踟蹰。踟蹰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今朝,我在等待,等待红色笼罩大地,北李有言“试看未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现在我愿与九叶共呼“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参观辽沈纪念馆的心得体会篇4
我很小就明白大庆有个“铁人”,但那时不太明白,是一个铁做的人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明白了“铁人”是谁,怎样回事了。
今日,我要好好去看看铁人的那个时代。铁人纪念馆的门口有一座雕像,那就是铁人王进喜。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了铁人。1959年,一列破旧的火车把王进喜和他的1205钻井队从甘肃玉门油田拉到了大庆。作为石油大会战的主力军,王进喜和他的队伍肩负着让新中国甩掉贫油帽子的期望。这只除却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几乎一无所有的队伍在队长王进喜的带领下,苦干5天5夜,大庆第一口油井最终开钻。在打第二口井时,发生了井喷。为了制服井喷,王进喜顾不上腿伤,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井喷制服了,可他的伤腿已血肉模糊,泥浆把他的手脚烧起了大泡。王进喜和1205队工人们的英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附近的乡亲们。房东赵大娘看到王队长累不垮、压不倒,没白天没黑夜地干,就对住在他家的工人说:“大娘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过这么拼命的人,你们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啊!”从此,“王铁人”的名号就叫开了。
在纪念馆我看到了那个年代的很多照片和实物,当年的艰苦环境:一望无际的草原,人烟稀少;干打垒的房子,房子中的生活用品及其简陋;带大竖道的棉袄;狗皮帽子;沾满泥浆的衣服和裤子;那个时代铁人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老式的摩托车。照片中有人拉肩扛的工作场景,真是震撼啊,那么大、那么重的钻井工具竟然是使用人力装上去的。天寒地冻的情景下王进喜和工人在暴风雪中辛勤工作的场景;王进喜和工人们在施工现场研究问题的场景;开生产会议的场景;国家领导人接见铁人王进喜的场景。
导游还说,在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铁人精神一向是鼓舞石油职工战胜困难,勇往直前,不断取得新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铁人精神是大庆油田的传家宝。“爱国创业我最认真,求实奉献我最根本!”铁人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主要包括:“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早日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干事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对工作精益求精,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等等。在大庆铁人精神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大庆人的共同梦想、信念和行为准则。
“铁人”不仅仅是一个先进人物的代表,更体现着一种精神。铁人精神”是一面旗帜,凝聚着工人阶级的朴素情感。“铁人精神”是一种力量,凸显了一种坚忍不拔创业的勇气。“铁人精神”是一种标志,凝缩着一个民族不畏困难的民族气概。
经过这次参观,我看到老一辈的艰苦创业的照片,我感到了震撼和激动。铁人精神激励着我,我为作为一名大庆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参观辽沈纪念馆的心得体会篇5
1931年9月18日22时,日本关东军炮轰东北军驻守在沈阳的北大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此拉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
20__年9月18日,我校机械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等举行了主题纪念活动。1000余师生参加了纪念活动。
机械工程学院开展的“勿忘九一八,心向新时代” 纪念活动,在激昂的国歌中拉开帷幕,全体师生向革命先烈默哀1分钟,表达对在抗日战争中为国家、民族独立而牺牲的先烈们的敬意。随后通过回顾历史、代表发言、宣誓仪式等方式,让大学生们认识到如今的和平是多么地来之不易。机械工程学院20__级新生杨冰洁在活动中说:“这次活动让我牢记了这一天,更牢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_周年,我作为一名新入校的大学生,一定努力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知行合一,追求卓越。”
18日上午,艺术设计学院党委学生第四党支部全体党员来到红色教育基地“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开展了以“勿忘国耻,牢记使命”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师生们参观了“刘少奇居室”、机要室、电台室等历史文物;通过文图资料、实物展示、认真聆听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建立丰功伟绩的光辉历程。随后,全体党员在党旗前进行了宣誓,老学生党员为今年新入党的学生党员佩戴了党徽。
18日上午9时,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在开元校区问礼路前广场进行“缅怀历史 振兴中华”为主题的演讲。《松花江上》是一首在中国人民中广泛传唱了半个世纪的抗日歌曲,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结合自身专业,以抗战胜利歌曲联唱的形式进行纪念警示教育。“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这伴随着血和泪的歌声,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继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残酷掠夺中国人民的罪行。
不忘国耻,是为了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是为了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以史为鉴,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本领的实干家,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参观辽沈纪念馆的心得体会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