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初三学生心得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初三学生心得篇1
死很容易,活着很难。这也许是最能概括本书情感的句子了。亲人一个一个离自己远去,灵魂一次一次被自己丧失。没有活下去的支撑和信念,不知道为什么而活,但内心深处却不会放弃生命,这恰恰是生命的本能。活着,是一种本能,无关环境,无关信仰,无关追求。
福贵一家原应该是地主阶级的有钱人,有着幸福美满的家庭,虽然老爹是个败家仔,但依旧很宠福贵,有个支持自己,永远关心自己的老娘,娶了个能吃苦耐劳,善解人意的有钱人家小姐做妻子——家珍,还有个漂亮、能干的女儿——凤霞,最后还有个善良,热心的小儿子——有庆。但却经过福贵的一系列折腾和当代社会的发展,最终导致钱没了,老爹死了,疼爱自己的老娘病死了,可怜的儿子和女儿在同一间医院走了。妻子也死去,留给福贵最后的念想是凤霞的丈夫二喜和孩子苦根。曲终人散,最终都离他远去。这世界上只剩下他孤零零的一个人。
我会想,他为什么不去寻死?他为什么还要活着?最亲的爹和娘去世了,最爱的妻子儿女走了。没有一个人能顶住这般打击。这世界已了无牵挂,他也都这般岁数,活在这,没人给自己送终,所谓的家财万贯一夜失,白发人送黑发人,世上无亲人,这类悲惨的事情在同一个人身上发生,试问自己,谁有他这样坚持活下去的信念?他究竟是心底强大,还是想替自己爱的人继续活下去,看遍世间所有美好。
我常常进入书中,幻想假如我是福贵,那个最悲惨的主人公,我会不会在家珍去世后便与她一同死去,我不敢想象,但心底里却是有个明确的答案仔细想想,我不会那样做。那是高洁的爱情,但我欣赏不来。我不会死,虽然我不知道为了什么活着,但我终究不舍得这世间,我留恋它,我会努力抱着好的心态迎接接下来的日子,但确实不会有从前的快乐和无忧无虑了。深入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与福贵感同身受,想象他经历苦痛时的心情,理解并生存。
不是每个人都能从打击中走出来,人是为了本身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其实活着本身的美好就足以让我们迷恋,足以让我们继续为其活着。活着,是责任,是心态,是生命本该有的色彩。连生存的机会都没了,又谈何创作?梦想?机遇?死去可以夺去人们的痛苦的记忆,但是活着可以让人们重新创造欢乐的记忆。总结起来便是:与其忘记痛苦,不如制造欢乐。潇潇洒洒过完余生。但依旧会带有悔恨,恨自己、恨世界。
?活着》究竟是想表达主人公的可悲,亦或是表达希望读者坚强生活。没有准确把握,但中心绝对是:把握生活,领悟一切,努力活着。
初三学生心得篇2
幸存是他人眼中的自己,活着是自己心中的自己。 --余华
我喜欢看书,但是却很少能从头到尾的看完一本书,在我看来,读书的目的在于了解书中的含义,从书中收获属于自己的东西,只有用心去感悟,深入思考过,才能算真正读过一本书。很可惜,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找不到一个兴趣点,就是因为找不到共鸣点,以至于很多书看到一半我就弃书了。
但是,《活着》这本书却是能让我完整看完的为数不多的书籍中的其中一本。《活着》讲述的是一个叫徐福贵的老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本书主要讲述了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的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不对抓去做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不幸女儿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本书运用第一人称,以主人公福贵的口吻,从讲述“一个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角度,表现原先难以表述的对人及时代的认识。在我看过所有的书籍中,《活着》的视觉是我最叹为观止的。在作者余华看来,幸存是他人眼中的自己,活着是自己心中的自己。因此,才由第一人称叙述交代老者福贵,再由第三人称福贵转而成为第一视觉讲述这个沉重的故事,也只有第一人称才能更完美地表达活着的沉重。
作者的笔触很平静,没有刻意去烘托一种跌宕起伏的气氛,随着作者平实的叙述中,经历着主人公的一生苦乐哀愁。看完后掩卷沉思,内心沉重,感觉有说不出的悲——悲凉,悲哀,悲伤……似乎人生所能经历的不幸都降临到了主人公身上。想着主人公的经历,禁不住疑问: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余华笔下的福贵告诉我,人是可以背负着残酷的真实,活着。
父亲死了,母亲死了,有庆(儿子)死了,凤霞(女儿)死了,家珍(妻子)死了,二喜(女婿)死了,苦根(外孙)死了……这,就是主人公福贵的悲剧的下一幕,接连遭遇了七位亲人的离去。难以想象,他是怎样用自己的双手捧着一把一把的黄土,将亲人掩埋。更难以想象的是这个人,居然还有勇气,继续走人生路,继续活着。但是,最后一无所有的他却依旧坚强地活着,坦然面对生活,这就是福贵,这就是活着。
“往后的日子我只能一个人过了,我总想着自己日子也不长了,谁知一过又过了这么些年。……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的平平常常,……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
这是主人公的话,活着,是他对命运抗争取得胜利的最好证明。所有这一切,都指向了“忍耐”二字,尘世的苦难,活着的人总得承受,在命运面前,只有忍耐,忍耐孤独,忍耐不幸,甚至是死亡。《活着》并不是要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活着,只是在陈述活着这样一个事实。生命是如此的脆弱,随时可能离开我们充满生命力的世界;但是生命又是如此的刚强,随时抵抗着命运的捉弄与嘲笑。“活着,好好活着”,我们只能等待被时间和命运遗弃,而没有权利抛弃生命。活着,其实真的很好!只要活着,总有希望,或许在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至少可以告诉自己,我们活过,也曾经为之努力过。
?活着》是一次残忍的阅读,我几乎是哽咽着踏在福贵的人生路上,每走出一小步,我都能感受到苦难的沉重,感受到泪水的微不足道。
福贵的一生告诫我:
虽然艰难,那又怎样;
路途遥远,别被打倒。
活着,好好活着……
初三学生心得篇3
不知不觉,自己已经是一个初三的学生了!时间过得真的好快!回想起自己以前的这些无知,真的好可笑!
初二的我曾想过放弃学业,与丫头们开开心心的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一起组成组合。14岁的我,跨进了初三的大门,曾经只顾疯癫的13岁,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为了弥补13岁所犯下的过错,14岁的我必须努力,必须加油,放下所有,用全部的心血来为中考奋斗,为人生的第一个目标搏斗。
初三的我如同一匹披着战袍的战马,在无奈下,被迫钉上掌钉,踏上这个血腥的战场,看看其他同我一样的,在无奈中拼搏,厮杀的同伴,我也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抛下了所有,用尽全部去赢得最后的胜利,就算是筋疲力尽,我也不能有丝毫懈怠,为了弥补过错,我的付出将要比同伴多出几十倍!也许我会倒下,也许最后的胜利不属于我,但是,我努力过就不会后悔。曾记得有人跟我说过:“如果你有一个目标,你努力了,但没有实现,你不会后悔;如果你有一个目标,却从来没有努力过,最后没有实现,你一定会后悔。”是的,以前的我不觉得,但现在的我却领悟到了。初三了,真的要加油了!以前的这些,都让它过去吧!现在,仅剩的一年里,并不是用这一年的时间来忏悔,而使用这一年的时间来弥补!
每当老师提醒我说:“初三要加油啊!”,我的心都在滴血,以前从来没有感受到老师们的关心,父母的担心,家人的期望,为什么我以前是这么的无知,这么的不知所谓,这么孤行,这么叛逆?为了报答他们以前对我的包容与关爱,我也一样要努力,不管结果如何,都不能再让13岁的我再次来到,14岁的我要加油,要让这些不看好我的人对我刮目相看,要让这些曾经暗地否定过我的人大失所望。在这最后的一年里,我一定要证明给你们看,xx,也不是吃素的!
最后,我还想对丫头们说:“对不起,梦宝再也不能似以前这样同你们疯癫,再也不能同你们一起开怀大笑了,为梦宝加油吧!你们一定会理解我、支持我、相信我的,对吗?你们也是一样要加油,在这彼此沉默的初三里,我们的承诺仍然在,不论时间长短,相隔多远,我们的丫头情仍在!”
梦宝,我相信你,加油!
初三学生心得篇4
转眼之间已从懵懂的初一步入了热烈的初三,初三的日子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初三是紧张的。它已是初中长跑的最后阶段,虽然还没有到中考前的最后冲刺,但拼搏的气息已很浓很浓:平时轻松的嬉闹没有了,转之而来的是讨论题目的争论;平时的闲空没有了,转之而来的是与各种试卷的较量;平时的散漫没有了,转之而来的是紧张的课堂。
初三是无奈的。都说十五岁是“花季”,是一个放飞的年代,而十五岁的我们却是战士:是与时间、与考试成绩作战的战士。下课的铃声响了,数学老师终于停止了“絮叨”离开了教室,刚想松口气,物理老师又已夹着试卷走进了教室。化学老师又说要准备测验了。
初三是关键的。有人能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激流勇士,学习成绩平步青云。他们成了老师、家长的宠儿。也有人因学习成绩差而放弃了进取,他们开始自暴自弃,“不务正业”。他们就成了所有关心他们的人心里放不下的“石头”。初三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年,是力争上游,还是自甘堕落;是准备吃一年的苦,还是后悔一辈子,就看初三你怎么做。如果你坚持、你刻苦,你就成为赢家;如果你放弃,你可能将成为一个永远的输家。
初三是苦,初三是累,可是初三也很精彩。初三繁重的学业,可以更快地增长我们的知识;初三激烈的竞争,可以激发我们的斗志;初三众多的考试,可以训练我们的心理素质。更重要的是,在初三热烈而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看到了我们的未来,我们小时候对未来的憧憬,变得离我们更近,更实际,它正带着希望的光芒迎着我们走来。
初三,我们要学会坚持,要学会忍耐,要学会刻苦。初三要学的知识很多,要学的道理也很多。初三正是我们学习的时段。初三是个成熟的季节,是我们收获的日子。
初三是我们云云学生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重要站台,下一站能否上车到达目的地就要看这一次的表现了。我们努力吧,为共同的目标。
初三学生心得篇5
今天是11月1日,刚刚放学到家。冷冷的风和淅沥的雨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冬季。下着雨的夜晚,难免感触良多。时间一晃而过,开学两个月了。想起这一天,我怀着满心的期待和憧憬迈进东升的大门急不可待地寻找着自己所在的班级;想起这一年,我因进入初中成为一名中学生而心情无比激动写下感想的这篇日志,不禁哑然失笑。现在我已是一名为期两个月的还算合格还算有上进心的初三学生,这两个月和过去有什么不同,我都真真切切地能感受到,正因为如此,我才有我自己的想法和感触。
很简单,作业多,任务重,学业繁忙,没什么太多时间供自己轻松和娱乐。这是很多人的感受,我最主要的感受也是这些。然而,我又有这么一点点不同。这些初三的显著特点,不仅会让我偶尔地哭爹喊娘地抱怨一下下,有时却还会让我感到挺享受挺乐在其中的。我认为这也是提高学习兴趣强大自己抵抗初三巨大压力的能量的重要条件。每天,我们早早地起来,在天还没亮的时候,我们的读书声响亮、有力,充满着我们这一代人,我们这些正值青春年华的人应有的活力与正能量。
尽管我们没有课间,没有电脑课没有美术课,我们整天都被作业和任务包围,然而当我们合理地安排,高效地学习,把这些任务都完成的时候,会不会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呢?我们在学习新知识在不断探索与研究的过程中,有没有对未知世界感到好奇,对其产生浓厚兴趣呢?我们在学习与忙碌的时候,除了感觉疲累和不堪重负,有没有感觉到充实和满足呢?
我想说,我有,这就是我不同的感受。初三,或许累,但苦中也有乐。无论这一年里面,我们哭的时光也好,我们笑的时候也好,都是我们记忆的一部分,是会让日后的我们感激和怀念的一部分。所以,我觉得啊,初三,不仅仅似很多人直接感觉到的这样压力山大、“黑暗”、“惨无人道”,在一定程度上应该也是温馨的,令人感动的,无法忘怀的,会让我们在回首的时候感到骄傲和怀念的。
很多人都说,自己一生最怀念的时光就是读书时期的这段日子,尽管自己曾经这么想要挣脱这道网,冲出去,然而当自己真正破茧成蝶,飞出这稍显陈旧的教室时,我们的心里却泛酸了。这个承载自己成长和成熟的地方,终究成了老照片里我们无法真实触及到的过去。
我不知道自己将来是否会有这种滋味,因为我是个在这些方面很健忘的人,但是我同时又是个没事儿的时候就会感触一大堆会黯然神伤的有点矫情的人。也许将来,也许当我们的豆蔻年华已逝,三十而立的时候,在我们看流岚、听松风、闻花香的时候,我们还是会认为,记忆是最容易模糊和苍白的东西,在时光的洪流中,它会一团一团地渐渐淡去;但也许,我们会改变自己当初的看法,觉得,枯燥乏味的初三时光在翻转着我们的青春的时候,已经不经我们允许地镶在了我们的生命里,刻骨铭心,牢不可破地黏在了记忆里,永不消逝,从未离去。一回首,它还在这儿,而我们因它褪去的这份稚嫩和毛躁,因它收获的这份岁月沉淀后的沉静和忧郁,也在这儿,我们无限欣慰,也无限感动。
初三学生心得篇6
生活是一支交响曲,它由跳动的音符组成一篇篇人生的乐章,初三的生活更是一首充满着笑和泪、酸和甜、苦与乐的交响曲,它谱写出一曲人生之歌。
十五岁,一个多思的.年华!十五岁,一个多梦的年华!在父母眼里,我们还小不懂事;在大人眼里,我们还年幼无知;在老师眼里,我们放荡不羁。但是,我们确实长大了,我们已经是初三的学生,我们已步入了青春的门槛。
初三是“天堂。”在这里,我们跟着老师走进知识的殿堂,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至今,目光中仍燃烧着太阳的颜色。温室中的日子,我们不再留恋,生活中有狂风骤雨,有碧海晴天,有迷惘苦涩,也有轻歌曼舞。我们坚信,不经历风霜,怎能见彩虹?三年同窗好友,这份情意岂能不浓?曾记得,我们怀着同样的执着昂着头笑傲风雨,负起对生命的承诺。我们一起学习,互相帮助。为了共同的目标,为了人生而努力奋斗不息。
初三又是“地狱,”它能使人尝到人生的苦与乐,它能使人笑、使人哭。每天,我们都将面临着大量的习题、作业,似嶙峋怪状的石头,压在地球的中央,好沉,好沉……每一个学生的桌子上都堆起了由书砌成的城墙,后面坐着一个带着七分沉思、二分倦意、一分快乐的学生。我们还得时刻面临着老师的突击——测验。每每这时,就会响起“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成绩一出,分数就成了我们的热门焦点。考得好的就笑,考砸了的就泪如串珠。唉,分数,学生的命根也。
初三似咖啡,初三似烈酒,初三又似甘甜的果汁,初三更似怪味豆……初三生活,如歌的青春。我们相信,只有在困难中磨练自己,才能拥有一方亮丽的晴!
初三学生心得篇7
我是初三xxxx老师所带的11班孙梦同学的家长,针对我家情况、我所掌握的知识及见解,列出了几点,和家长们一起共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家长们批评指正。
一、父母者应先受教育
这个话题有点另类,有点“语不惊人死不休”之感,但确实是我开篇之讲重要部分。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梦想。为人父母,都期盼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人之常情,但成龙成凤不是一蹴而就、一厢情愿容易做到的事情,因为孩子的成长是多重因素累加的结果,要经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共同的作用。可是在这些所有因素之中,家庭教育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起着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言传和身教,都是教育手段,传是传承、传授;教是教育、教导。二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单点地说,没有言传身教,就无法实施教育。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师,言传身教是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从襁褓中婴儿的一颦一笑到成年后说话做事的一章一法,身上都有着深深的父母的烙印,口口相传和耳濡目染的力量真的很强大。但在当今社会中,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受物质因素等影响,再加上信仰缺失,道德水平的下降,一些家长对如何教育孩子或怎样教育孩子确实感到很茫然。有的家长容易被人裹挟着、热衷于跟风,盲目地对孩子进行培养,人家孩子学什么,他就让自己的孩子学什么;有的家长舍得给孩子花钱,却舍不得给孩子花时间,陪在孩子的身边见证孩子的成长;有的家长表里不如一、言行不一致:一边给孩子讲“孔融让梨”,一边争先恐后地排队加塞;一边讲要听老师的话,一边对老师妄加评论,甚至侮辱谩骂。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关键。其实很多家长对孩子教育无从下手,或抱着“管不了”、“没办法”的时候,没有静下心来考虑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否真正起到了言传身教的作用,是否愿意为了孩子的教育心甘情愿地去学习、去改变。简单地说,你希望孩子阅读,你就阅读给孩子看,你希望孩子勤奋,你就勤奋给孩子看,你希望孩子少看手机,你就把手机收起来。
古人云:“天地者无形之父母,父母者有形之天地。”对于孩子们来说,父母是他们的人生楷模,不倒的丰碑。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为了使孩子健康成长,想要丰碑不倒,作为家长的,需要反思、反省,最应该接受教育,让学习成为一种自觉,最应该树立榜样,成为孩子学习借鉴的楷模。
二、民主平等地对待孩子
相互平等及尊重中的关系不只存在于成人之间,也存在于成人与孩子之间。从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伴随着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做父母的就应该意识到孩子是一个有自己权力的个体,同家庭其他成员一样都是平等的,家长应当给予尊重。可实际上,成人主义的家长总是对孩子挑剔指责过多,要求过高,总是认为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更谈不上针对家庭中的重大事情去征求孩子的意见,去倾听孩子的心声。长此以往,渐渐地孩子们失去了独立性和积极性,也就失去了运用自己的思考去探索社会的兴趣。因为在家中,孩子们容易从父母那里产生关于社会的印象,感受到人们对他的期望和关怀,体验到社会、他人与本人的关系,形成基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
有人把人生比作长河,家庭则是长河中航行的小船。长河时而平静,时而波涛汹涌,孩子们则是凭借父母之船遮风挡雨。小船之外的事情,家庭无法把握,但小船自身情况,需要父母共同经营。那么如何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自信、自律、有道德、人格健全的人呢?首先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民主和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一定要记住:“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次把孩子视为家庭平等的一员,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让其独立思考、自由选择。再次争做孩子的朋友,让其信任家长、理解家长、体谅家长。
三、用沟通架起家长和孩子心灵之桥
人是社会动物,有人存在,即有沟通存在。学生与学生需要沟通,学生与老师需要沟通,老师与家长需要沟通,同样家长与孩子也需要沟通。可是遗憾地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有相当多的家长宁愿花较多地时间去同朋友聊天、去喝酒、去玩手机、去打麻将,也不愿意抽出点时间同孩子沟通交流,即使有沟通也是仅仅限于关心孩子的学习或分数上。有一项研究表明,许多父母在一周之中,其听孩子说话的时间不到30分钟,这是不够的。所以说,现在缺少的不是对孩子的教育,而是缺乏沟通,因为有的家长没有意识到沟通的重要作用。实际上,孩子们在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有喜悦,有挫折,有烦恼也有忧愁,这时他们非常希望家长倾听他们的诉说,并能提供支持和安慰。如果家长们忽略同孩子的沟通,时间长了孩子们也不愿意表达自己的心声了,而且家长会失去把握孩子成长的脉络,也会失去用内心真正去感受孩子感受的机会,所以不要以忙为借口了,挤出点时间与孩子交流,在茶余饭后拉着孩子去散散步,互相谈一谈白天的所做所想及所闻,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唠叨和指责,用无限的沟通架起家长和孩子心灵之桥。
四、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
书是孩子进步的阶梯,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可以使孩子终生受益。如果说教育孩子有捷径的话,那就让孩子读书,让孩子们尽量地去接触可以使他们深受感染和鼓励的书,给孩子渴望知识的心田浇灌及时的雨露。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从小就喜欢读书。尤其在当今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再加上学习功课紧也使孩子们无暇静下心来去读书。当孩子们聚会时,大谈的是影视明星、游戏、高档品牌,而很少去谈一部好的作品或一本畅销书。因此,家长肩负着一种义务和责任,竭尽全力地去鼓励孩子多读书。好的办法就是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家长们要身体力行,首先要读书,然后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当然有的家长文化层次不是很高,很难把读书作为一种习惯,那就更应该自律。
五、用赏识激活孩子的天赋与潜能
“没有激励就没有教育。”这是美国一位著名教育家富有哲理的论断。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也说过:“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这是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的地方。”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从而达到自我实现。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但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家长们往往不重视鼓励,他们更关心的是怎样“对付”孩子的不规范行为,根本不考虑孩子的行为究竟是表现了怎样的心态;对有的老师而言,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较好的孩子身上,很少去关注学习一般或较差的孩子,更谈不上去发现分数背后后面的进步。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孩子的潜能需要父母、老师赏识的星星之火来点燃,所以需要家长和老师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相信我们的孩子,仔细观察孩子们闪光的一面,学会赏识、鼓励、表扬孩子,给予他们赞美及掌声,帮助孩子们树立自信。当家长和老师们都成为表扬孩子的艺术家的时候,就会发现孩子们魅力四射,当然,家长和老师们的赏识是客观的、公正的、及时的、多样的、与必要的惩罚相结合的。
以上是本人在教育孩子或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更谈不上方法,因为家庭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很高的艺术,是一项非常复杂、庞大的工程,需要因人而异、因势利导,不能一概而论。希望家长们在孩子身上多花点时间,多投入点精力,最起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心地善良、自食其力、不被社会所累的人。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初三学生心得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