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教心得体会
同志们:大家好。
支部安排我与大家谈一下家风家教,对我来说是个难题,因为这是个很大很宽的命题,我担心说错,误导大家,所以只能讲一些简单的体会。
一、家风家教的重要性
中国与西方不同,西方以个人为单位,中国以家庭为单位。古人云:家国天下,首先就谈的是家,然后又说:家和万事兴,成家立业,无不是以家庭为单位。家庭这个词,不但关乎自己一生的成败,同时也关乎子孙的成长。曾国藩和左宗棠都是晚清名臣,但有不同之处,曾国藩重家教,其子孙传承8代至今仍是正途:中国近代外交家曾纪泽;数学家曾纪鸿;国民党国防部长曾大维;翰林院最年轻的进士曾广等等,而这些却是一代名臣曾国的儿孙;而左宗棠则不同,虽然身居高位,功业显赫,但他的孩子都是纨绔子弟,花天酒地,在左宗棠死后很快就把家败完了,自己也没得善终。可见“家风家教”在传承和人生中的重要性。
二、传承正确的家风
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中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也是范仲淹对自己一生的写照,少时家贫,划粥分食,刻苦攻读,终成名相,但成功之后的他却依严律己,家风简朴。
何谓正确的家风?今天时代发展很快,信息量很大,思想观念也多元发展,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我实在不好评判,很多观点看上去是正确的,但实际上正不正确值得考证,比如现在网络上的“心灵鸡汤”,表面上看似乎没有问题,而实际上只是在迎合你的某种心态和处境,是片面的、狭隘的、有毒的,你若真要相信了就很危险。而有些传统的价值观恰恰是值得我们传教的,比如:安全、健康、自由、勤劳、善良、孝悌、友爱、俭朴等,而越是朴素的东西越容易被人们忽视,因为人心都带着功利。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我很少传递大方向、大作为、大理想,因为宇宙这么大,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太多,如果一个人做了大官或者成了大商,是不是就成功了?我判断不了,所以我只要求孩子基本的道德品质和自食其力的能力,其他的顺其自然。
总之,不论你想成就什么样的人,良好的家风如春风化物,虽默默无声,却指引人生,净化心灵,把我们往正确的、长远的路上指引,是人生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也许一切成就都是过眼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