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这几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不仅吸引无数观众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让许多人流下感动的泪水。
本来,无论从选题还是从播出时间来看,《舌尖上的中国》都只能算是荧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红荧屏,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观后感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升华到(请你收藏好 范 文,请便下次访问:Www.HAOwORD.COM)了“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的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反观当下许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什么都不缺,却惟独少了真实;什么都尽心尽力,却惟独没有真诚。
有一个不太悦耳的说法:美国人喜欢拍科幻片是因为找不到历史,中国人喜欢拍穿越剧是因为不展望未来。这样的武断结论值得商榷,但它提出的问题却发人深省。如果满足于闭门造车,没有对现实的观照,或者只关注少数人锦衣玉食的奢靡,却无视普通人丰衣足食的愿望,不管是穿越历史,还是畅想未来,都不可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转型的挑战、创新的压力,考验着每一个文化从业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陈旧空洞的说辞中打转;有一些人以种种束缚为由,在改革创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评质疑时,归咎于观众的“审美取向”和论者的“外行身份”……作为商业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即便是纯粹的商业类节目,也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第二篇: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没有食物,人类就无法生存。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前提下,逐渐形成了颇具地域特色的饮食习惯进而演变成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和积累过程中,中国人从饮食结构、食物制作、食物器具、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民俗,最终创造了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国是一个很讲究舌尖感受的国度,这首先应该归功于大自然的馈赠,给了中国一个地大物博的物质基础。其次要认识到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和疆域面积很大的多家,各地区、各民族有着自己的饮食文化和饮食习惯,随着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全国各族人民得以品尝到各族美食。
《舌尖上的中国》是纪录频道推出的第一部高端美食类系列纪录片,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舌尖上的中国》就是讲述了中国人民的饮食方面,不管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偏远的小山村,无论是大人、老人,还是小孩都有着同样的追求,那就是对美食的追求。这种追求足以让他们有制作出各式各样舌尖上的美食。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对于主食,中国人的烹调手艺与众不同,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
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主食,都是中国人辛勤劳动,经验积累的结晶。然而,不管吃下了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中国人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人们怀着对食物的理解,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的灵感。所有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转化,它们所打造出的风味和对营养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并且形成了一种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为中国人在况味和回味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在厨房里,五味的最佳存在方式,并不是让其中有某一味显得格外突出,而是五味的调和以及平衡,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和中医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在为人处世、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中国人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从古到今,这个农耕民族精心使用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获取食物的活动和非凡智慧,无处不在。不同地域的中国人,运用各自智慧,适度、巧妙的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能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系于一心的唯有农耕民族。一位作家这样描述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初看《舌尖上的中国》,让我想起家乡的美食,想起母亲做的美食,“那种家乡的味道、儿时的味道”远比舌尖的感受更能冲击心灵,更能让自己在感激上天的馈赠,让自己去尝试做一些食物,回馈自然、报答母亲。当今中国,城市是如
此相似,可以用来区分的也只有城市的饮食习惯和弥漫在街市上空的气味了。
中国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在浩若星空的历史长河中,美食文化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对于美食的内涵,美食与人生的辩证关系,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关注。从这部影片中我们了解到,每一种美食的产生都伴随着很多辛勤的汗水。世界上本没有这样许许多多的各种种类的食物,但通过我们这每一位劳动人民的手的修饰,都能以完美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所以我不得不佩服人民的伟大,辛勤劳动的人民辛勤的付出,必然他们也将得到丰厚的回报,这是他们应该得到的。
七集看下来,其实感触最深的并不是某个地区某道菜品,而是中国人民勤劳朴实的性格和坚韧乐观的智慧。“舌尖上的中国”其实是想借饮食这种人人都有感触体会,人人都有的说的题目,来窥探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劳作方式和处事态度。它并不是一部介绍美食的片子,也不是一部宣传地方风味特色的噱头,而是一种至纯至朴的精神。想来这些制作者们不仅跑遍天南地北,还要面对各种复杂环境,甚至连过年的时候都留守拍摄记录,支撑的动力早已不只是是食物的力量了,而是一种渴求探索发现中国民众精神气质的热切愿望。不禁肃然起敬。中国的劳动人民是中国社会的基石,十三亿的人口要靠自然,靠土地来养活。无论现今的工业科技如何进步,中国社会离不开土地,离不开农民,离不开朴素的精神和愿望。小到个人来看,他的想法不过是努力劳作有个好收成,全家能够团圆幸福;大到国家来看,正是这亿万个普通的愿望撑起了中国社会的脊梁。其实每看完一集后,静心回想一下内容,总会羞愧难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从小就会背诵,但是不经历田头劳作的辛苦,怕是永远不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影片最起码告诉了我们在今后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在你品尝海参等海味的时候,要知道潜水员的工作之危险,在吃藕的时候
也要想到那挖藕人的辛苦,在吃鱼的时候也要明白这可能是渔民苦苦等待数月的一次运气的成果。
其实能够有和自然接触的生活经历是幸福的。小的时候,爸爸总是要我去农村住段时间体验生活,那个时候不懂什么是生活,误把电视,干净的厕所和没有蚊虫的夜晚当成美丽的生活。幼小的年纪即被这些现代化的东西俘虏了,更可怜的是还误把这种俘虏还当作一种享受。现在明白了爸爸当初的良苦用心,可是为时已晚。我没有一个和自然接触的童年,注定是一种不健全的人生。爸爸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从农村长大的他深深地明白那齐腿深的泥土意味着什么。我们这代人,最起码像我这样的人是无法挽回了,可是我们的下一代呢,他们连一个叫他们去农村体验生活的爸爸都没有啊。我们出生在高楼间,不知道邻里的热情,也不知道泥土的芬芳,不懂得协作的精神,更不明白取舍的智慧。占有的欲望充斥着我们的大脑,自私的念头无时无刻不在摧残我们的心灵,我们还能有父辈那种背朝黄天面朝土的质朴吗,我们还可以有收获的喜悦和感恩的心吗。
想起了普利策克奖得主王澍提出的质疑“再过二十年,我们还能叫我们自己中国人吗,我们周围的一切都不是中国的。”是啊,我们甚至抛弃了养育我们千年的土地,把自己圈养在一个个钢筋混凝土的“殖民地”里。钢铁怪兽的牢笼里的你我甚至已全然没有勇气去找寻我们自己本来的面貌。一个怀揣设计大师梦想的我还在学生阶段,但是不得不去思考这个问题并尝试去寻找答案。
全剧的结尾说的好:“无论埋头种田,还是低头吃饭,他们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看着每一集结束时那些可爱的人自然而又真切的笑容时,才真正感受到中国人的伟大和智慧。苦难是一种磨练,是上苍的馈赠,而收获更是一种喜
悦,是自然的礼物。
最后一集的张贵春也留给我很深的印象,他似乎提供了一种答案。生活在高楼大厦中的我们真的就不能重新拾回自我的本真了吗。自然总是无私的,只要你愿意投入她的怀抱,她必然会敞开她的胸怀给你最温暖的拥抱。
中国人向来讲究饮食文化,无论是在家、宴请、旅游都会伴随着赏心悦目的美食、回味无穷的人间美味,纵使只是穿肠过,纵使只是浅尝辄止,留给舌尖却是久久淡不去的回味。走遍大江南北,各式美食遍布全国各地,这也大抵是人们不辞劳苦、不远千里前去的原因吧,在自己的身边总是找不到真正的特色,只有深入民间,深入当地,才能发现真正的传统,真正的美味。但不论到哪里总会有各类快餐相伴,眼前充斥着肯德基、麦当劳之类,无论走到哪里总是充斥着各类食品添加剂,或许在我们品尝美食的同时,可以想想传统的美食不仅给我们五脏六腑不一样的享受,更给我们饮食安全,让我们学会善待食物,讲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人热爱美食,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厨师分级别,食材不分,每天吃着山珍海味并不意味着这种生活方式很高贵。大味必淡,往往在最边远闭塞的厨房里,你能尝到最好的人间味道。在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没落的是小村庄、衰败的是大家族、被埋没的还有中国千年的饮食文化,大自然给我们馈赠,我们靠自己的双手挖掘、加工、制作出精良的食材,我们靠智慧摸索出一道道菜谱,我们靠一种亲情用心做着每一道菜,在美食中品尝着人间亲情,品尝着人生百味,品尝着历史的厚重感。
在这部纪录片中还蕴含着有很多的知识,从每一个的角度去分析都能收获到果实。我相信中国的博大精深远远不是这七集纪录片能完美的诠释的,更多的是
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挖掘。现在的我们也要尝便各地的美食,让我们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增一些知识。
第三篇: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才下舌头 又上心头
近期,央视一套播出的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为什么这样一部选材普通,制作平凡的纪录片能够引起大众的关注,个人认为原因很简单,就是它源于生活,引起观众的共鸣,但又超越生活,引发观众的深思。
滚滚东去的江水,虽然不能逆流而回,但却在东去的途中留了自己的印迹;时间亦是如此,它总是能够找到适合的载体,将岁月的痕迹铭刻于上。中国人的厨房中从来就不缺岁月的痕迹,总是弥漫着各具特色的时间的味道。
在“时间的味道”一集中,各种被时间二次制造出来的食物,都深深的打上了时间的烙印。对于烟熏、风干、糟醉和腌腊等古老的食物保存方式,即使是在拥有多种多样的科技化方式的今天,依然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甚至是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和情感。
在观看这一集时,无数的生活片段疯狂的涌入我的脑海: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提着小竹筐跟随母亲来到门前菜地,摘下一簇簇的青椒、红椒还有豇豆,在水井边洗净之后,投放到厨房中的泡菜坛,这样它们就不会在短时间内腐烂了。坛内还有蒜头、生姜、白萝卜、胡萝卜等等,他们交织在一起,将时间封存在坛中,浸泡出独特的酸味;
又是一个艳阳天,抬头望望天,耀眼的阳光刺得睁不开
眼,母亲将洗净的红椒、大蒜和生姜剁碎,然后把它们和早已准备好的碾碎的蚕豆放到一个瓦缸中,撒上适量的食盐,将它们搅拌均匀,最后在缸口盖上一块玻璃,现在我们需要的就只是静静地等待,等待时间在缸中酵出醉人的酱香;
凛冽的北风在屋外呼啸着,一家人围坐在熊熊燃烧的柴火堆旁,松枝在火中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松枝燃烧产生的烟中散发出一股清香,悄无声息的萦绕在火堆上方挂着的猪肉、草鱼和豆腐的四周,这些被烟雾环绕的食物在时间的助推下,正在一步步向着那令人垂涎的腊味转化。
春节的假期已经结束,又该离开故土,前往异乡工作了。在收拾行李时,母亲总会把自家熏制的腊肠、熏鱼、豆腐块准备一小袋让我带走,而我却嫌麻烦,不愿带,但母亲却执意让我带上。对此我很是不解,直到远在异乡的我独自一人吃着家中自制的烟熏食物时,我明白了,原来带来的不只是食物,更是家的味道,是对家的思念,对家人的牵挂。跟随母亲去菜地摘辣椒,和父亲一起将晒干的蚕豆用石磨碾碎,一家人在冬日里围坐在柴火边,不时的向火中添些松针、橘皮,再抬头看看被熏的微黄的猪肉。游子的思乡之情就这样储存在了这些被时间二次制造出来的食物中,又在远方的某一刻,最终通过舌尖的传递回归于我们的灵魂。
在“自然的馈赠”一集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你是地处冰封万里的北国冰疆,还是生活在水网纵横的江南水乡,
又或是生活于树木丛生的山中小镇,还是鱼虾成群的沿海渔村。无论你生活在祖国的哪方,你总能从这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
当荧屏上出现竹林中挖笋,湖泊中采藕的镜头时,小时候跟随大人们在山中挖笋,在小池塘里采藕的记忆细胞活跃起来,对于年幼的我来说,这无疑是童年值得记住的一桩趣事,虽然大人们是在为了生活而劳动着。自然对人类无私的赠予着,这就犹如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慷慨的给予,无私的奉献,使我们健康成长,生活美好,但我们真的就只是坦然接受这份馈赠吗?
第四篇: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文化一餐
——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民以食为天”,饮食也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中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地域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各地各民族的美食文化也各不相同。美食文化是人们几千年来养成的饮食习惯,不像其它特色文化那样容易消失,只要这一地区还有人,那么这一地区的美食文化就不会消失。
上下五千年,造就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造就了讲究的中国人,也便造就了如同山水画一般充满了文化气息的中华美食。
这一部介绍中国美食文化的纪录片,统共七集,处处充斥着一个又一个让人垂涎三尺的镜头,与满含文艺情节的解说,以如此诱人地诠释着中华美食,也从中渗透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的习俗,中国人的质朴,与中国人的智慧。
《舌尖上的中国》,与其说是在介绍中国美食,不如更准确地说是在介绍中国的文化,把文化通过味蕾传给大脑。舌尖上舞动的不仅仅是那些或珍贵或平常,或鲜美或回味的食材,更是那令所有中国人为之自豪的文化。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人与食物的关系已经达到密不可分的境界。《舌尖上的中国》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祖国各地的美食生态,这其中,有制作的技巧,有艰辛的劳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变过程,有方寸间的方桌厨房,也有广袤的祖国山河??人文关怀贯穿其中,用最质朴的表现手法展现那些贯穿于日常生活的东西。
1)自然的馈赠 对于餐桌上的美食,我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还要感谢大自然的馈赠。本集选取生活在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为故事主角,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故事背景,展现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赋予辛勤劳动的人们神奇的食物。
2)主食的故事 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貌,唯一相同的是作为中国人对主食样貌、口感的追求。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们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丰盛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现在你面前。
3)转化的灵感 由豆腐、到酒、到酱,再到泡菜,那芳香浓郁的味道令人难忘。一坛坛、一罐罐的发酵,敏锐又果断地打造出食物的新境界,这种味道是人与微生物携手贡献的成果,它逾越了障碍,营造了条件,把握了机缘,经历了失败。祖宗传下来的方法,自己掌握到的技术,转化的灵感是最大的智慧!
4)时间的味道 腌腊、风干、糟醉、烟熏,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种特殊的感触。盐的味道,它来自时间,也来自人情。它已经在漫长的岁月里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等感情交杂在一起,才下舌头,又上心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个是滋味,哪个
是情怀!
5)厨房的秘密 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文化相比,中国的菜肴更讲究色、香、味、形、器。由炊具的变化到菜式的变化,水火本是两家人,对立却又互相牵制,对于厨师而言,水火关系的调控,是他们技艺的展示。而厨房的秘密无非就是人类对美食的共同热爱!
6)五味的调和 甜苦咸酸辣,五味是评定一道“艺术”的关卡,亦是人生的滋味。甜是收获,是被认定的喜悦与幸福,不仅仅是对一道菜,更是一位厨师,一种文化的认可;苦是苦尽甘来,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术;咸是吃得苦中苦,厚重的味道也能得到味蕾的认同;酸是不堪纠缠而难以言说的苦难,然而在菜里它却是不可或缺的“画龙点睛”之笔;辣是坚韧与果断,尤以川菜闻名。
7)我们的田野 不管是高山、平原、湖泊、海洋,城市还是乡村,不管是糯稻、海参、河蟹、芋头、青稞,农田还是菜园,不同地域的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适度、巧妙地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看天!”从餐桌回归大地,颇似头尾呼应的手法,也为《舌尖上的中国》画上圆满的句号??小时候就知道一个概念,叫“透食”:刚会吃饭的小儿,经常吃的东西或习惯会记忆一辈子。我们每个普通人,即使他从小吃的食物看起来稀松平常,长大了总是难以忘掉那个味道。居住在广州再久的北方人总要隔几天吃顿饺子,南方人少有能习惯北方的大葱,四川人把吃辣的习惯带到全国,而对在外地的广东人来说,最不习惯的就是没有炖汤了。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我的理解,饮食是一个人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梁实秋先生写的《雅舍谈吃》,写得很有味道,在描写饮食之外主要写的是个人的记忆和趣味,这些个人的记忆与趣味,便是连接在饮食之上的个人文化背景。
今天的中国人处在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人口大流动的时代,饮食也在大流动。在全国任何一个小县城里,都可以找到川菜馆;再大一点城市,可以说是各地菜馆应有尽有也不是夸张。流动的中国人尝到了各地的食物,又把各自家乡的食物带到所到之处,人们从而去到哪里都能吃到家乡的东西。尽管如此,仍然代替不了这食物背后的山水、乡情、氛围??这就是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看似不过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但它是以现代纪录片的理念,以展示中国饮食文化为背景,终极展示的则是这饮食文化背后的人文文化。它契合了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人口大流动时代人们内心的需要,它挠准了这个时代大众的“胳肢窝”、心头肉,满足了许多人的思乡情结,因此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成为国人乡愁的集体共鸣。饮食是流动人口的主要文化记忆。记录片让北方人在片中不仅看到熟悉的小麦,还看到广东的河粉,江浙的年糕,广西的米粉;南方人不仅看到常吃的稻米,还看到陕西的糜子,山西的哨子面,兰州的拉面??如果离开当今中国大变革的时代背景,《舌尖上的中国》也许只是一部旅游宣传片罢了!
《舌尖上的中国》以个人的视角,揭示个人与一个家庭、或者是一个族群的饮食经历与庞杂沉厚的中国饮食文化史的内在联系,而且这些个人多数是普通人,不是专业厨师,也不是美女私房菜,他们不是饮食技术表演者,也不是群众演员,而是参与者,是主角,展现的
是他们的生存、情感和命运。所以“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
正是他们,众多的个人,用辛勤的劳动和超常的智慧创造了灿烂的饮食文化。舌尖是个人的,中国则是共同的。众多人的舌尖构成中国人的共同饮食体验,从味蕾到故乡,从个人的故乡到众人的故乡——就成为了“中国”。超越美食,那些细节与温情,喜怒与哀乐,让观众不得不赞叹:多可爱的中国!
从这个意义上讲,《舌尖上的中国》也为“爱国主义”这样宏大的主题探索了“宣传”“灌输”的视角!
这显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关于美食的节目,历史地理、人文环境、民风习俗、故土乡情、民族传承、人类自然等等都在其中一一展现。有人怀疑在食品安全问题泛滥成灾的当下,这部纪录片的出现可能是一种注意力的转移或者对急功近利的商业制作的有力抨击。我却觉得这更像是一部无心插柳柳成荫,也有可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爱国主义教育片。
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传统的流逝和传承的呼吁
这是一种文化,可以有无限地延伸和旁支研究。文化,历史,地理,风情,习俗。对待食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像中国那样深入,细致,不折不挠。一个民族几千年的沉淀在这个纪录片中可窥见那透露的一小角。《舌尖》将最日常的食物,最被津津乐道却不曾细致思考过的食物与民族的精神传承结合在一起,加上文案对传统流逝的刻意提醒和镜头画面有意的煽情,电脑电视屏幕前的你我无法不被吸引,不被震动!
总导演陈晓卿也说,《舌尖》与以往的美食纪录片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感受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不仅令人见识到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而且也能使观众了解到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前段时间接待一位瑞典的外宾,我很自豪地给他推荐了《a bite of china》,并将视频给他看了一小段。显然,他也被中国的美食吸引住了,连口夸赞。记得不久前看过一个视频,有个香港的学生拍了个访谈片子,他们问了在中国旅游或生活的来自各个不同的外国人对中国的第一印象,令人感叹的是,九成以上的人都在第一时间想到了中国的美食,并赞不绝口,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进而领略中国人对于生活的热爱,这无疑是中华文化传统输出和浸润的最佳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舌尖》的文案:例如“豆腐的这种气质??”,“酵母菌喜欢这种绵长而又不剧烈的冷??”,“仿佛传来了发酵菌们欢快的歌声??”,“酱缸的帽子??”等等这种温馨
活泼的描述随处可见,配合浑厚瓷实的配音旁白,真的很萌。而网络上因为《舌尖》而衍生出来的各种段子和食谱更是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举个例子,一个网友看了之后的感慨,他写道:“风在吼, 马在叫, 吃货在咆哮! 吃货在咆哮! 面点米饭堆山高, 卤菜腊味都摆齐了, 万山丛中, 野味菌子真不少! 江湖海里, 鱼虾蟹膏味正好! 端起了大碗小碗,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东海! 保卫中沙! 保卫全中国!”煞是可爱!
二:舌尖上的故乡--一方水土一方人
一种味道,一抹乡情。故土,远方的眷恋和思念的情愫。《舌尖》中集中介绍了各种地域特色的代表性美食。全国各地不同食物不同风格,代表着不同地区的不同性格甚至是风骨。有人评论说这是“舌尖上的故乡”,而每个人舌尖上的故乡加起来就是舌尖上的中国,譬如菌子的云南,腊肉和豌豆尖的四川,干丝的南京,肉饼的香河,龙井虾仁的杭州??据说有在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看到这个节目瞬间泣不成声的。他们无法理解那些在微博上喊着因为减肥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的行为和逻辑。
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他们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年糕唠着家常,其乐融融。然而,短暂的团聚之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而在另一集中,一对老夫妻日复一日地在种着芋头,而他们的子女早已离开这里去了大城市工作,不再跟田地打交道。而我也注意到了在每一集中都提到了江浙地区的代表性食物,每次提及,都觉得异常熟悉和亲切。粽子,年糕,冬笋??以前不曾在意的食物原来是这般珍贵和美好!同样,片中还描绘了一群香港老人,他们总是聚在一起,做着他们最拿手的饭菜,聊着他们年轻时的故事。他们彼此搀扶,彼此取暖,彼此分享生命中的温馨和苦痛。美食在这里,显然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在云南买了三十年的豆腐的朴素夫妻,姚贵文和王翠华围绕着豆腐是生活清淡辛苦。妻子调皮说着丈夫又懒又笨,丈夫就吃吃笑笑地答一句:她全部都是优点。这样的人生,让人羡慕。
中国人爱这样的美食,其实就是爱自己的文化,爱自己的血脉,爱自己的土地。无论是米面还是豆制品,虽然南北风格迥异,差异巨大,但是却连贯着一样的传统,一样的根。无论是农民,渔民,牧民还是山民,都是一样原始,淳朴,勤劳,智慧,不怕繁琐,静心细致打磨。每一次收获中都饱含着日积月累的经验和奔波,每一道工序中都蕴含着魅力无限的智慧和想象,每一样成品中都承载着单纯质朴的满足和喜悦,还有那让人不禁黯然心痛的辛酸劳作和无怨付出。
三:人类和自然-永恒的课题
人类和自然的平衡才是最原始的和谐和平等。《舌尖》的核心观点即为美食理应是自然慷慨大方的馈赠,而不是现代社会贪婪无度地索取和破坏。人类理应对这样美好的馈赠心怀感恩,对大自然心怀敬畏,还有为自己对大自然的破坏感到愧疚和心酸。
所以在拍摄人们采集原始食材时,文案总不忘刻意提一句采集人如何尊崇自然的规律保护根系、菌丝、土壤和幼鱼。渣干湖渔民的“猎杀不绝”原则就是对自然的爱护,让人非常敬佩。紧接着是一位广西林姓的船长带着一批伙计在海上奋战了几天几夜,结果差点一无所获,原因是以往的过度捕捞造成了现在的资源枯竭。也许这样刻意的对比也是另一种善意的提醒吧!第7集在呈现中国美食多样性、地域差异性和农业多样性的样貌同时,也特意讲述了很多中国人为了食物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
但是,商业利益驱使下的现代人最容易缺乏环保意识,急功近利自以为是的人们往往在无意识中以伤害自然为代价来获取短期利益,自然很快就会以它自己的方式告诫我们这样的行为是多么愚蠢,是需要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的!《舌尖》推崇的是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宣扬的是餐桌回归大地,美食回归自然。
四:拍摄背后的故事--我以我血荐轩辕
看豆瓣,发现《舌尖》其实还有第8集,讲的是镜头背后的故事。拍出一部如此充满人情味儿充满原始风格的好纪录片,自然离不开幕后的那些英雄们:导演,制片,策划,还有那扛摄像机,跋山涉水的人们。我不懂摄影的技术和原理,但我能从片中一些拍摄的角度和手法感受到那份用心和创意。从繁华的大都市到边远的深山村落,他们记录的不仅仅是一道道美味佳肴,更是细心地捕捉了一个个动人心弦的人间故事。
我没有特意去追踪拍摄幕后的花絮和内幕,但我还是无意间发现了在第二集主食篇最后部分的过年家庭场景,就是白波的家,有一对双胞胎女儿的那个大家庭,看片头介绍时我发现白波本人就是《舌尖》的摄影师。显然,2014年的除夕春节,白波家庭不仅是在分享中国传统节日上的主食、过年的习俗以及家庭团圆的故事,不难分析其实他那一刻还是处在《舌尖》这个作品的拍摄过程中的。所以,更不要提那些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走街串巷,随船出海,半夜出动,寒冰拍摄等等过程的艰辛和付出。正因了这些人的真诚努力,我们有了--《舌尖上的中国》.
第五篇:张姗的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书香燕京
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海淀区 北师大三附中 高二(6)班 张姗指导教师:潘虹 最近正在热播的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大型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 不仅让每个观众都深深地感受到各地的饮食文化,更让大家有了对这些地方的向往,让有些在外奔波的人通过看自己家乡的食物从而怀念起自己的家乡,被这个纪录片所流露出的人文关怀精神所感动。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而我却更加偏爱老北京的小吃。
我,一个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人,我以北京为荣,我深爱着这片沃土,不仅仅是因为她有着丰富的名胜古迹,不仅仅是因为她经济上的繁荣,不仅仅是因为她悠久的历史,我最欣赏,最喜爱的,是那经过老一辈的人用创新的北京精神发明出来的老北京的小吃,这不仅仅是让人填饱肚子的食物,更蕴含了老一辈人的智慧,了解了老北京的食物,就能更好地了解北京。
北京,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但并不是中国经济最最发达的地区,她作为一个国家的象征,是一个以文化交流、政治为主的中心,而并不能把经济放在首要位置。因为那样,北京的环境会遭到严重破坏。在我看来,北京就像一个花园或公园,供她的家人和国外友人来这里欣赏她的风姿,回顾她那悠久的历史,感受她那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外国有人来到北京,可以不去看北京的名胜古迹,不去各种博物馆参观,但一定要来品尝老北京的小吃,这样才能更好的体味北京的文化。
北京人都很讲究舌尖感受,这首先应该归功于大自然的馈赠。在
我心目中,北京的小吃当之无愧是回味无穷的人间美味,纵使只是穿
肠过,纵使只是浅尝辄止,留给舌尖却是久久淡不去的回味。走遍大
江南北,各式美食遍布全国各地,但心中那久久的京味儿只有老北京
的小吃才能给予的。
早年,也就是五十多年前,被称为“北京人”要具备四条标准:
“一口京腔,两句二黄,三餐佳馔,四季衣裳。”而这里所谓的“佳
馔”,不看值多少钱,要的是个有滋有味。南于北京小吃来说,就是
个卧虎藏龙的地方。就炒肝来讲,北有鼓楼“姚记”之盛名,南有前
门“天兴居”之名声。“姚记”的炒肝加包子永远是老北京人的首选。
老北京人还有一个最爱就是豆汁儿,豆汁儿是考验你味觉极限力
的一款饮品。说到豆汁儿,就一定要去远近闻名的老磁器口豆汁儿店
传统风味小吃。那里的豆汁儿最正宗,色泽灰绿,豆汁浓醇,味酸且
微甜的特色。豆汁是北京具有独特风味的冬、春季流食小吃。尤其是
老北京人对它有特殊的偏爱。 过去卖豆汁的分售生和售熟两种。售
生者多以手推木桶车,同麻豆腐一起卖;售熟者多以肩挑一头是豆汁
锅,另一头摆着焦圈、麻花、辣咸菜。
除了独特的风味,北京小吃制作中的表演性,更让人流连忘返。
卤煮火烧“明案”操作,让食客赏心悦目,未曾动箸,眼睛已自“进
食”不断。若是亲眼目睹厨师在卤汤锅前忙碌的情景,再听到从热炉
膛里奔外捡煤球的事儿便不觉得稀奇。那锅热浪翻滚的卤汤,与刚从
自来水管子接的凉水并无二异。只见厨师不时把手探将进去,随心所
欲地在锅中捞取各种卤品,其动作之泰然,神态之平静,令人叹为观
止。 卤品置于案头,切法已在心中。火烧井字落刃,豆腐三角给刀。
小肠花样分断,肺头剁烂筋脑。一阵眼花缭乱之后,各种卤品已然分
门别类码放碗中。最后,厨师舀起一勺浓浓的卤汤,慢慢淋落在层层
叠叠的卤品之上,开始为自己的“作品”杀青。可别小看浇汤。汤少
了,卤品不能入味,吃来味道太淡。汤多了,将“货”淹没,又丢了
碗中风景。
除了这些,门框锅贴,门钉李的肉饼,东兴顺爆肚张,北新桥卤
煮,北平羊汤馆,丰年灌肠,白记切糕的驴打滚,奶油炸糕,糖火烧,
豌豆黄等等,都是久负盛名的老北京小吃,他们体现了老北京人的智
慧,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小吃,北京文化。
但现在不论到哪里总会有各类快餐相伴,眼前充斥着肯德基、麦
当劳之类,无论走到哪里总是充斥着各类食品添加剂,或许在我们品
尝西式美食的同时,可以想想传统的老北京小吃不仅给我们五脏六腑
不一样的享受,更给我们饮食安全,让我们学会善待食物,讲求与大
自然和谐相处。
但舌尖上的中国选取素材的区域纵贯南北,涉及北京的内容很
少,常常一笔带过,或是作为描绘其他区域食材的引子。但这并不妨
碍我欣赏北京的人和小吃,真正的美味从不需要讲出来,只要你深入
北京,深入民间,就会发现真正的传统,真正的美味。老北京的小吃
也体现了北京精神里的创新和包容,老一辈的人正是本着这种创新精
神才发明了这些独具特色,他们将北京特有的材料和其他地区的材料相结合,互相包容,创造出来的老北京小吃被所有北京人所喜爱。
片刻,美食已在肠内九曲十八弯。良久,各种滋味却是才下舌尖,又上心头,美味和团聚缺一不可。这篇充斥的美味的土地,等待着更多的人来发现她,了解她,爱上她。我爱北京,但我更爱北京一无二的小吃,独一无二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