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淮海战役观后感
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所得
6月18日我们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重温了这段光辉的历史――淮海战役,我深感此次参观学习,对于发扬革命传统,摆正心态,对今后做好各项工作,很有启迪意义。
淮海战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战役的胜利对于全国解放战争战局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这一胜利的取得是极其不易的。国民党军麾下80万装备精良部队并且有先进的美式装备还占有后勤保障优势。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各种杂牌武器都有并且刚经历一次大战来不及休整的人民子弟兵。条件相差悬殊。我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气吞山河的气概、坚忍不拔的毅力,机动的战略战术,经过66个昼夜的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了战役的伟大胜利。
回想起纪念馆中的一幅幅画面,一组组的文字介绍,至今让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其中打黄伯韬兵团总攻冲锋时要过一条河,那时正是冬天,河水有一层薄薄的冰,战士们抬着木板义无反顾的跳进冰凉的河水为战友们搭桥铺路,扛木板的战士牺牲了,在木板上过桥的战士自动跳下来扛起木板。战士们顺利的通过了大河,取得了总攻的胜利。淮海战役中牺牲的团职干部有的年仅24岁。24岁正是花季的年龄,正是现在的孩子坐在教室里无忧无虑上大学的时候,而他们却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想想当初革命先辈们,看看自己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我们现在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时常想想那些倒下的先烈们,我们应该知足、惜福。摆正自己的心态,踏踏实实的工作,认认真真的生活才能对得起为我们今天而牺牲的先辈们!
我们要学习淮海战役中广大军民“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
全局观念,坚决维护和自觉服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继承和发扬淮海战役中广大军民一往无前、决战决胜的革命精神,保持战争年代那样一股劲,那样一股革命热情,那样一种拚命精神,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素有破除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让我们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发扬淮海战役中广大军民的“亮剑”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一法三规”和《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及《实施细则》等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文件,增创诚信计生先进县市,以“亮剑”的精神打一场计划生育的淮海战役,开创人口计划生育的新局面。
2014年6月23日
第二篇:淮海战役观后感
淮海战役观后感
前几天和同事们一起观看了纪录片《淮海战役》,给人以极大的思维冲击,都说商场如战场,从这次经典的重大战役中让我学到了两个道理:
一、棋在局外,胜利的趋势不可阻挡
淮海战役的过程是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无论是粟裕的忠言直谏、后勤的宣传动员,还是国民党军队的派系矛盾、临战退缩,其实都不是主导战役的根本。仔细分析下淮海战役的背景就可以看出,经过了辽沈战役的胜利,共产党的军事实力已经和国民党军队不相上下,后勤供给能力更是得到了巨大提升,此时的中国,不论是实力对比还是民心向背,共产党都占据了上风,应该说胜利已经是一种必然。
由此想到我们的项目取得成功最根本的依据就是对于整体局势的把握,行业的大环境、地块的发展趋势、建筑规划设计、集团品牌口碑积累,种种局外因素已经决定了项目的走向,成功绝不是依靠几次开盘活动、几个创意广告就可以的。
二、人改变不了结果却可以影响进程
共产党军队在淮海战役过程中的表现是精彩的,也是最值得我们在商场上学习的,虽然胜利是必然的趋势,但是可以取得这样精彩、高效的胜利则是每个环节都做到了极致的成果,是我们在项目营运中要积极运用学习的。
情报=市场调研
情报工作方面的成功,是共产党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地下党渗透到国民党内部高层,把情报做到准确详尽,无疑为共产党夺取胜利起了巨大的作用。正是基于情报数据的全面、正确、及时,才可以制定出完美的计划,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战役部署=项目计划
从首先打黄伯韬兵团,再打黄维兵团以及最后围歼杜聿明率领的三个兵团,每一步都是共产党主动选择的结果,而国民党则是步步受制,十分被动。可以说取得战役成功的完美计划是经过周密思考,反复推敲,精心组织的。
团队作战协作=项目人力+行政+财务
淮海战役过程中最明显的对比就在于团队作战协作,人事调配上,共产党军队可以做到临阵换帅而军心不动,国民党军队却派系林立、勾心斗角、相互诬陷争宠;后勤保障上面,共产党军队统一调配、自力更生而毫无怨言,国民党军却是为争抢补给大打出手、战争中还私藏物资兵力;战斗管理上,共产党(请你支持WwW.HAoWoRD.cOm)军队纪律严明、前仆后继不顾生死,国民党军却不听指挥、见死不救。正是这一系列的对比才使淮海战役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就取得了如此悬殊的胜负差距。
战时宣传=广告
共产党军队每到一地首先要做的就是给老百姓宣传共产党的理想,采取一些政策和口号诸如“打土豪、分田地”等来取得中国广大穷苦大众的热烈响应和拥护。从现在的营销角度来看,无论是宣传的手法还是内容都是符合当时老百姓的信息接收方式和心灵渴求的,这种成功的宣传为淮海战役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客户者得天下。
军队政治思想建设=企业文化建设
共产党是有崇高理想的,那就是打倒剥削阶级,解放被剥削阶级,共产党的军人为了理想,可以毫不犹豫的牺牲个人利益甚至宝贵的生命,集体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正是由于军队思想的巨大差异,导致双方在战场上的表现截然相反。只有具有共同目标,而且目标是积极向上的一群人才能发挥最大的能力,开创出惊天动地的伟业。
总之,这部纪录片给了我们太多的启示,给了我们必胜的信念!集团公司对于徐泾项目的发展是充满信心的,我们要迎接挑战和压力,用整个项目团队的力量去影响进程,取得徐泾项目的成功。
第三篇:淮海战役观后感
淮海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纵观我国的解放战争,其规模之大堪称世界罕见的。而这场战争的高潮部分又集中在三大战役。作为三大战役之一的的淮海战役堪称军史上的奇迹。直至今日,回顾这场战役时,也不得不击节赞叹,着实是一场当领导下,以解放人民为目标的精彩之战。本人有幸,同事们一起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不仅从视觉上,更在思想上收到了极大的震撼。下面,针对从这次经典的重大战役的几点理解,汇报如下:
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回顾淮海战役的整个过程,堪称惊心动魄,跌宕起伏。但是,对比敌我双方,虽然作为我军指挥的粟裕同志的忠言直谏、后方宣传动员在决策和后勤上为最终战役的胜利提供了根本保障;同时,作为敌军的国民党军队内部派系矛盾激化、临战退缩也客观上注定了其失败的历史命运,但是,个人认为都不是是主导战役的最根本因素。结合淮海战役的大背景,不难发现:得益于辽沈战役的胜利,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实力已经和国民党的所谓机械化部队在伯仲之间,不相上下,后勤供给能力更是得到了巨大提升,特别是当时的民心向背,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占据绝对的上风。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解放军的胜利已然是一种必然趋势。
由此想到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人民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才是救民于水火,并且代表人民利益的唯一正确领导,党的绝对领导才是广大人民群众实现自己当家作主的前提和保障。
二、个人不能阻挡历史的车轮前进,但是却可以推动其加速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在淮海战役过程中的表现是精彩的,这也是最值得我们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应该引以为榜样,时刻激励自己的。客观上,我们认识到,无论解放战争还是和谐社会、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伟大的中国国共产党领导下,最终的成功和胜利都是可预见的必然趋势,但是要取得淮海战役这样精彩、高效的胜利则是每个环节,每个指战员都尽心竭力的成果。这种发自内心的、主动积极的战斗、工作、学习态度,会在日常生活中客观的体现为,跟党走、听党话、做党要求和提倡的事,从而从思想意识形态上明确了代表正确发展方向的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并使得每个党员和党员积极分子都能自觉地紧密团结和围绕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懈努力,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三、树立崇高理想,高起点严要求
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初就是抱有崇高理想的,那就是打倒剥削阶级,解放被剥削阶级,党的战士为了这个理想,可以毫不犹豫的牺牲个人利益甚至宝贵的生命,来实现集体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誓言。正是由于思想上的巨大差异,导致敌我双方在战场上的表现截然相反。只有具有共同目标,而且目标是积极向上的一群人才能发挥最大的能力,开创出惊天动地的伟业。而这群人就是群众的先进代表和榜样,也是服务人民的生力军,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党员。
总结:历史棋局早已终了,胜负也已经成为过往,感慨之余,蓦然回首,深感毛泽东同志“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战略决策。我们看到,在战役之初,国民党在中原战场上是掌握有战略主动权的,他们集结着80万武装到牙齿的机械化重兵集团,可以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来保障军队供给。而在我党一边,物资供给上仅仅是“小米加步枪”的低劣装备,后勤给养也处于极其原始的地步,可是在民心所向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解放区的老百姓发出了倾家荡产为前线的呼声,动员了大量人力物资,保障了大规模战争得以顺利进行。就像陈毅元帅曾经指出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手推车推出来的,民心的向背似乎可以成为战争胜负的风向标。
对比我军指战员的英勇奋战和国民党反动军队的贪生怕死,节节败退,战争的胜利离不开那些勇于献身的普通士兵,而当普通士兵们真正明白要为何而战的时候,他们的生命所焕发出来的能量是国民党永远无法明白和极度害怕的。从中,我们更能深切体会到光明和黑暗的强烈反差,这也从一个侧面更加证明我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我,作为党员积极分子,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不仅要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要求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本职工作上任劳任怨,积极要求进步,更应该树立崇高的理想,不断深入学习党的章程和资料,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政治觉悟,接受党和人民的考验,争取早日正式加入向往已久的党组织,成为一名正式的党员。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群众,无私奉献自己点滴能量,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责任。
第四篇:解放战争淮海战役观后感
观《淮海战役》有感
土建与水利学院王伟鑫201400201425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纵观六十年前的淮海战役,时间离我们已十分的遥远,再加上个人立场和出发点的不同,因此看待那场战争也就有了不同想法和看法。淮海战役基本上可以说是,决定国共两党生死存亡的事,换而言之也就是关系到中国政权的更替。因此引起了国共双方的最高领导特别的关注,双方调兵遣将,将自己认为最适合的帅才派往前线。双方在战略上、战术上都投入了极大的精力、财力、物力和人力。但从国共双方投入的兵力横向对比国军是80万,我军是60万。国民党有美国的大力支持,国军装备先进的美式装备,有飞机、坦克、大口径火炮,更有有先进的军事理念;而共军则是简陋的小米加步枪,相比之下国军占优。可就是占有巨大优势的国军却败在没有现代化作战手段,只凭着一种坚强信念的共军手里,着实让人出乎意料,看不透。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推动共军勇往直前,前仆后继以至于打赢三大战役,扭转乾坤呢?
战争是另一种政治手段的继续。因此,可以这么说,战争打的是军心、民心,打的是经济实力、后勤保障。淮海战役的胜利正是沿着这条思路取得的。
淮海战役的过程是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无论是粟裕的忠言直谏、后勤的宣传动员,还是国民党军队的派系矛盾、临战退缩,其实都不是主导战役的根本。仔细分析下淮海战役的背景就可以看出,经过了辽沈战役的胜利,共产党的军事实力已经和国民党军队不相上下,后勤供给能力更是得到了巨大提升,此时的中
国,不论是实力对比还是民心向背,共产党都占据了上风,应该说胜利已经是一种必然。
其次,只有永远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才可能取得胜利;只有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为人民服务,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可能取得胜利。
可见无论是一个国家,一支军队,一家企业还是一个人,只要他处处为人民着想以民为天。人民就会拥护他。
共产党是有崇高理想的,那就是打倒剥削阶级,解放被剥削阶级,共产党的军人为了理想,可以毫不犹豫的牺牲个人利益甚至宝贵的生命,集体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正是由于军队思想的巨大差异,导致双方在战场上的表现截然相反。只有具有共同目标,而且目标是积极向上的一群人才能发挥最大的能力,开创出惊天动地的伟业。
陈毅元帅曾经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区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所以,战争的胜负更重要的取决于,民心得向背,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一切胜利的法宝。
个人认为,我党自建立之初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就做的特别好,抓的又紧又牢,时刻不肯懈怠,同时又不定期的进行全党全军的整风运动,更加保证了我军绝对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这也是国民党所不能比拟的一个方面。思想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思想对,则观念对;观念对,则做事对。
观历史进程,叹政权兴衰,无不在一个“民”字,成也人民,败也人民。希望我党能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真正做到不脱离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服务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和人民形成雨水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国家长治久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愿太平盛世长存。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在淮海战役过程中的表现是精彩的,这也是最值得我们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应该引以为榜样,时刻激励自己的。客观上,我们认识到,无论解放战争还是和谐社会、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伟大的中国国共产党领导下,最终的成功和胜利都是可预见的必然趋势,但是要取得淮海战役这样精彩、高效的胜利则是每个环节,每个指战员都尽心竭
力的成果。这种发自内心的、主动积极的战斗、工作、学习态度,会在日常生活中客观的体现为,跟党走、听党话、做党要求和提倡的事,从而从思想意识形态上明确了代表正确发展方向的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并使得每个党员和党员积极分子都能自觉地紧密团结和围绕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懈努力,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第五篇:淮海战役观后感300字
淮海战役观后感300字
今天我看完了《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使我再一次领悟了革命先烈是怎样抛头颅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建立的新中国,了解了中国革命军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了解钢铁战士是怎么练成的。告诉我们历史是不能忘记,也不该忘记的。
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打响了,党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邓小平、粟裕等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统一指挥中野和华野,运筹帷幄,人民解放军奋勇善战以歼敌人数最多而且是以少胜多的伟大战役,淮海战役是解放军的六十万大军对国民党的八十万人马。充分表现了解放军战士英勇无敌,指挥官的聪明才智,以摧枯拉朽之势,追迁敌军在大陆上的残余部队,剿灭各地的土匪武装,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巩固而英勇战斗。那动人心魄的一页早已经烙印在历史的巨册。
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还须我们用鲜血和生命去描绘去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