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电影《道士下山》观后感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道士下山》观后感范文一
我认为《道士下山》算是上乘之作,尽管不算完美,一些缺点也有影评人客观点出,但是瑕不掩瑜,比起《归来》至少好了三个《一步之遥》。
《道士下山》从头到位洋溢着真诚。对的,真诚。这是我在怀疑剧情的时候把我按在座位上看完全片的唯一理由。何安下、崔道宁、周西宇和查老板,都是下山的道士,他们有的是初入红尘,有的是再回红尘,在修行中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他们活得潇洒自在。不管是初入红尘试炼的何安下,还是热爱红尘的崔道宁,看破红尘的周西宇,他们活得很真,真诚面对自己,真诚对待他人,真诚面对恩怨。
回想近年来看的诸多国产影片,要么用力过猛、要么过于高冷、要么哭天抢地、要么就是不知所云。然而像这样把电影人物塑造得这么真诚的,真的是少见。一众演员也贡献出了很真诚的表演,王宝强的草根气质和魔性傻笑才是这样一个不谙世事、内心纯洁的小道士;范伟最后的一幕(的确是升仙了)那种从容慈祥简直不能再仙气一点点了!还有郭富城演出周西宇那遗世独立的冷峻气质,都不是一般的功力啊。我也不喜欢王学圻的表演,总觉得他演的和尚是一个杀人如麻的恶人遁入空门寻求庇护,但是咀嚼一下他说的“是慈悲还是淫邪”,我也就信了如松和尚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老方丈。林志玲和吴建豪在表演上的任督二脉,我想在这次是打通了,不要那边说吴建豪的昆曲身段不到位了,他只是演一个变态的纨绔子弟,不是演戏曲演员好吗!
原著和编剧都是《一代宗师》的作者,不免被拿来做比较。然而,相比于王家卫用自己独立的电影语汇观众懂不懂无所谓,陈凯歌更像是学校里兢兢业业传道授业的老教师,他也许不受学生待见,但他真的是一腔赤诚。在《道士下山》中,他其实已经尽量在做接地气的尝试了,把徐皓峰这么仙气的作品,以较为通俗的手段的呈现在大银幕,他是真的害怕观众不明白他想讲什么啊。
《道士下山》中,陈凯歌想说的很多,而且也都做到了。何安下遇见崔道宁的`情感纠葛,见情欲;遇到如松和尚,见心性;遇到彭乾吾杀弟子,见自私见背叛;遇到周西宇,见超脱;遇到查老板,见真情。这些故事段落再细究一下,哪一段不是对当下社会的隐喻。不要再说故事散连接生硬了,这就是红尘试炼奇情美欲啊!不要说旁白说教愚蠢了,《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你是因为听不懂英文脑子不够使所以觉得高深吗?你们能不能平心静气地感受一下氛围和人物啊!电影不仅仅是剧情,还有人物、美术、镜头、结构和表演啊!
第一天上映的时候看完走出影院觉得值得回味,然而回头看到网络上为了差评而给的差评,为了吐槽而给的吐槽,好像陈凯歌的电影不吐槽一下就显得不文艺,感到这个世界深深的恶意。有些评论的观众感觉他扛起摄像机分分钟就能拍出经典、坐到电脑前一晚上就能剪辑出大片、只要给他机会就能写出严丝合缝逻辑清晰节奏合理的最佳剧本。言辞之粗鲁无礼,毫无对创作者的一丝尊重,好像股票跌了是因为陈凯歌做空一样。
《道士下山》观后感范文二
影片以何安下下山后的视角展开了三段故事:林志玲、范伟、吴建豪主演的第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全片颇有喜剧效果的部分。在此片中道士的戏份仍然很多。 郭富城和房祖名上场后的故事,此片中王宝强戏份逐渐变少,郭富城和元华角色的恩怨很重。郭富城角色死后张震角色登场。这部分何安下戏份最弱,几乎被张震的复仇主导。
这中间还穿插了王学圻角色的“说理”戏份。 《道士下山》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这三部分故事完全不搭调,不论是手法上还是气氛上。第一个故事保持了喜剧的色彩,但后两个故事比较严肃。如果说,陈凯歌是想以公路片模式来架构全片,那么第一个故事是道士与情欲,第二、第三个是道士与恩仇。陈凯歌无疑是想通过小道士下山经历有关情欲与恩仇的世俗世界后明白“不择手段非豪杰,不改初衷真英雄”的道理。
初衷是什么?何安下迷惑在了林志玲与吴建豪角色的关系中,迷惑在应不应该帮助求子女子的角色中。何安下本是一个在山上清静寡欲的小道士,但是下山后他寻求一个真正喜欢的女子,也搅进了江湖恩怨之中。
导演本应该用这样的故事来展现最后经历了世俗世界后释然的彻悟,但可怕的是陈凯歌居然选用了王学圻这样一个角色”说理“,这还不够,还非得加上旁白。若说只有王学圻角色这一部分,还好,旁白就十分多余了。旁白的使用在电影中应当十分慎重,若做到泰伦斯·马力克这种几乎只留旁白的极致,也不错。但是《道士下山》的旁白像是有个人站在你旁边生往耳朵里灌,这就造成了一种”我拍不出来,直接告诉你好了“的感觉。当然,本片主题确实有些玄妙,拍出来有难度,这是客观原因。
陈凯歌近来一些电影都属于”半部好片“,《梅兰芳》是这样,《赵氏孤儿》也是这样,《搜索》虽不错,但不是陈凯歌的典型风格暂且不提。《道士下山》前半部分也非常精彩,有几次我都觉得又要到一个巅峰了,可惜到结尾完全泄了下去,从最后决战开始,就有敷衍了事之嫌,之前搭构的还不错的架构坍塌了。尤其是最后几分钟的旁白部分,说教,累赘。不知道陈凯歌为什么近来对结尾的处理都如此失控,或许是因为他都亲身参与到了编剧之中,想说的太多,元素太杂,结果失控。
说了这么多问题,该说说优点了。毕竟我给了“推荐”。首先是陈凯歌的几个超现实主义片段,十分抢眼。王宝强和房祖名的角色吃完野生动物的心而去抢功德箱这部分无疑是全片最为精彩也最为出色的部分。首先,野生动物的心,代表“恶”,代表一种放纵,这是与小道士的初衷相违背的。而此次抢功德箱,也是小道士最为放纵的一个举动。在幻像中,道士看到的皆为邪念,此时林志玲的角色再次出现。因为小道士对师娘其实是有感情的,而且对她是心存愧疚的。师娘在他心中也就成为了一个“梦魇”,梦魇在疯癫时出现,这是小道士下山后的一大考验。此部分,表面荒谬,实则尖刻。值得深思。
另一处是元华角色在镜子前回忆师傅临终时的场景。此时镜子的使用再度出现。陈凯歌爱用镜子,镜子也是电影中非常有意思的道具。镜子在此处是角色内心的写照。在元华击碎镜子后,多个碎片中出现了多个师傅的镜像。此时破碎的镜子照映出了元华角色已经破碎和扭曲的内心。同样的手法,我们在《黑天鹅》中也见到过。
还有一处我比较欣赏的,同时也会引来争议的是郭富城向王宝强回忆往事时插入的CG片段。这是一个非常大胆也非常新颖的做法。在第五代导演中实属罕见。对于群鸟高飞,百花绽放,这是非常超现实的场景。然而此些蒙太奇,用得好,画龙点睛,用得不好,令人费解。我认为此处的设置是比较成功的。这些画面很难不让人联想到《生命之树》中地球起源,生命诞生的种.种CG特效。
其实这也就是说为什么《道士下山》是一部陈凯歌的《生命之树》,除去手法,两部影片在表达的主题上也惊人的类似,只不过《生命之树》与宗教相连,而《道士下山》是东方化的,用佛教、禅宗之理包装。两部电影都告诉我们,要释然,要对这个世界宽恕,要对自己宽恕。世间恩恩怨怨,不过是生命中走过的一些风景,不忘初心,回归本心才是极致。
《生命之树》评价两极,《道士下山》也定会这样,当然我必须承认《道士下山》不如《生命之树》那样极致,那样实验,或者说高明。《道士下山》的说理都摆在了明面上,且有些生硬。
总而言之,《道士下山》有种.种弊病,但客观说,此片仍是近期院线,甚至是一段时间以来最优秀的国产片。且不说陈凯歌一贯的人文情怀和眼界之大,本片在场面特效上也十分用心。武打场面精心设计,极具个人特色。同时,本片又是陈凯歌非常具有突破性和试验性的一次尝试,很多段落都能看出他的用心。达到的效果也超过了近段国产片。
《道士下山》观后感范文三
《道士下山》讲了一个小道士何安下下山后的生活。正如老道士所说:“一门之隔,便是两个天地。”从未见过世面的何安下不断的.拜师,学习技艺。在这过程中,他体会到了人间的善恶美丑,并在师傅们的指导下,最后放下恩怨,于师傅专心学习的故事。
这部《道士下山》中,何安下的师傅们都不仅仅教会他更多的武功,同时还教给他最基本的做人道德:不离不弃,不争不恨。最后他才成为了一个武功高强,而且品德高尚的人。但在我们生活中真的做到这些了吗?
品德是很重要的。所以在电影中,不一定武功高强就是好人。校园里也一样,谁说好学生里没有品德不好的?我就看见过一个“好”学生,为了在大字课上有毛笔写字,他将旁边一个“差”学生的毛笔硬生生的抢了过来。在学校中,连最基本的在同学之间互尊互爱都不能做到,那还能算是好学生吗?这和练武一样,没有武德,终究会覆灭;没有德的终究也不会被社会与人们所容纳! 我们都知道道德是立身之根本。品德好,你对人友善,别人也会同样善待你;品德不好,那么有谁还会接受你呢?
《道士下山》观后感范文四
《道士下山》主要讲的是:小道士何安下的师傅因何安下武力比较高而让他下了山,下山后,何安下遇到了一位好心人,并拜他为师,可是却没想到,师傅的弟弟却把他害死了,并与嫂子结成了夫妻,何安下很生气,却也没有办法。后来,何安下又拜了一位师傅,他的武功无人能比,可是师傅的一位仇人却很不服气,晚上来捣乱,最后狼狈不堪的逃走了,但还是不甘心,叫来自己的儿子,偷偷潜入师傅的家,对准师傅打了几枪,把师傅打死了。师傅死后,何安下想到了师傅临死前想见一个叫查老板的人,于是便四处寻找查老板,终于找到了,原来,师傅和查老板曾一起练过功,师傅是日练,查老板是月练,他们两个是最好的朋友,查老板听到师傅的死讯后,伤心极了,把师傅的仇人杀了,替师傅报了仇。
经过这些事情了以后,何安下变得成熟了许多,他终于懂得了原来的师傅所说的一句话“不择手段是豪杰,不改初衷真英雄”。
《道士下山》观后感范文五
陈凯歌导演是一个烙上了民族文化烙印的电影艺术家。起初是暴力美学淋漓尽致的展现,接着是《百花深处》民族化影像的表达,而《道士下山》则用奇幻的影像风格让硬派武侠的瑰丽尽显。最眩目的那透着古典的美感——灵动的打斗与特效的幻境完美结合。片中每一位武者的招式和功力都形象地刻画出了人物的性格特质和因果走向,再加上场景景色的映衬更加丰富了人物的生命属性。
武学精神是影片一再强调的生命大义,“不离不弃,不嗔不恨”,“人生就是上山下山”。王宝强主演的小道士何安下,经历了下山上山的生死轮回,他见了众生,见了善恶,也见了自己。何安下其实就是要放下,正如王学圻点化的,唯有放下才能解脱。整部影片就像是一个叫“放”的少年经历的一场奇幻轮回,他经历了形形色色的执念和恩怨,也拜过了一个接一个武功卓绝的师傅,最终领会了道的真谛。影片通过旁白的娓娓讲述,即便是完全不懂武学或者不懂东方生命哲学的人,也能够领略片中所讲的道理。
戏里戏外,人世人生。影片的背景虽在民国,可处世的道理和修行的境界却是放在任何朝代和当下皆准的。所以说,陈导依然在延续他的象征美学,让一个个生命更加符号化,让一段段故事更加传奇化,主角看似是王宝强,实际上他只是这一个个生命和一段段故事的连接体,真正的主角是道。也许这样一部以华丽的武打场面和简单的说理方式的电影,不仅可以让外国人清楚什么是中国人所讲的道,也可以让身处俗世的中国人,重新审慎自身的文化位置和方向。
好马配好鞍,好戏需好演员。《道士下山》里王宝强作为谐星,使影片有了喜剧武侠的效果,真正演出最出色的是单独出场的郭富城和张震二人,在他们帅的身上,可以很严肃地让我们感受到一个道的精神实体。而范伟、林志玲、元华、房祖名等人,则满足了不同口味观影人群的欲望幻想。
看电影亦如看自己,看人生。电影是一面镜子,打斗的繁花与真理的新芽都只停格在那两个小时的幻象里,接续我们思考的,是当下的断、舍、离,谁能是生活的武者强者?只有像小道士一样,到生活和社会的泥沼中历练一翻,才能找到电影所不能给你的人生答案。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电影《道士下山》观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