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感心得体会【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感 篇一
伟人的著作,需要有思想高度的人去读,这是我对读毛泽东的著作的理解。以前,读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都是走马观花,不去过多思考其深层次的,即使有所感悟,也不去深刻领会。
在这次“信仰、信念、信心”教育活动中,又一次学习这篇文章,全文作了笔记,静下心来,翻阅资料,学习了这篇文章写作前后诸多关联文章。才真正理解了毛泽东这一中国历史的丰碑人物,他所创造出的极具中国特色革命理论的伟大之处,以及从中体现出的他自身的睿智的思想和长远的目光。
翻阅资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语出自明朝张居正的《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文说:“究观近年之事,皆起于不才武职、贪黩有司及四方无籍奸徒窜入其中者,激而构煽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尚书·盘庚上》也记载说,“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是毛泽东写给林彪等人的信,当时,林彪等一部分人对于时局过度悲观,在信中,毛泽东批评了他们对局势估量的悲观思想,通过客观的分析当时革命形势,转变了党内一部分同志的思想观念,指出了中国革命在不断壮大,以及农村包围城市的可能性。
其中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点小小的火星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新生的事物开始虽然弱小,但却有旺盛的生命力,可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成燎原之势。可见当时毛泽东对时局的判断和分析是抱有极大信心的。
通过这几天的阅读和思考,感受颇深,细想来,有三点感受。
其一,毛泽东对当时局势的把握客观到位。他讲到,现在中国革命的力量虽然弱,但是立足于中国落后的脆弱的社会经济组织上的反动派、统治阶级的一切组织也是弱的。伴随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加深,地主阶级、反动政府同农民和工人、学生之间的矛盾也深刻化。
帝国主义争夺中国一迫切,帝国主义和整个中国的矛盾,帝国主义者相互间的矛盾,就同时在中国境内发展起来。通过对一系列的矛盾的分析,他断言,反帝反军阀反地主的革命高潮,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很快会要来到。
现在,虽然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还快的。在文中,他从地方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士兵哗变、学生的表象中,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给动摇者十足的信心。他对于革命胜利的信心更是十足而又充满期盼。“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多么富有诗意,它确实能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其二,文章以极具理论和文化味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体现出了毛泽东辩证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在这封信中,体现出的是毛泽东思想中具有很强借鉴价值的军事理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年代,革命势力的薄弱归根结底就是无产阶级力量的薄弱,缺乏同盟军和从物质、精神上帮助的人,毛泽东从这些环节中看到了问题的本质,于是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号召。
用这种方法,接纳了中国占绝大多数的农民,使他们成为革命强而有力的同盟军。陈独秀抛弃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后来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也是消极看待农民,看不到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在革命中的关键作用,结果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损失。
毛泽东同志则辩证的分析这一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他认为,农民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中国革命必须依靠他们的支持、援助和参与,否则就将一事无成。要正确认识他们的作用,启发他们、教育他们,把他们看作是最可靠的同盟军,当作是革命的主力军。
历史证明,他的这一论断是正确的,在以后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与农民血肉相连,广大农民对党全力支持、拥护,我们党的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才得以不断发展壮大。
这也是“星火燎原”中由劣到优的最好体现,更是毛泽东辩证的看待分析问题、沉着而深刻分析利弊、扬长避短给消极者以信心的真实体现。
其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论断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要乐观,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要悲观对待。革命战争年代,困难重重,当时的形势更不乐观,但是毛泽东却不因此而斗志消沉,而是冷静分析、乐观对待,更是以长远的目光把握战局,从而一步步地消除部分悲观者的消极情绪和思想障碍,给他们以信心,这是毛泽东的智慧所在,也是他的伟大之处。也就是因为有了这一宝贵的财富,我们中国的革命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将来的形势之下,什么党派都是不能和共产党争群众的”、“中国革命的走向高潮,一定会比西欧快”、“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这些话,都能够给人以力量,对胜利充满着希望。
当今,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形势复杂多变,世界范围内的政治斗争、分裂活动不同程度的存在,发达国家经济形势恶化以及国际资本市场大幅震荡给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带来下行压力,在诸多困难和压力面前,我们开展“信仰、信念、信心”教育活动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这一篇让人满怀信心、能够科学分析问题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值得每一党员领导干部读了再读。
作为新时期的党员,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乐观向上的信念,科学的分析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放眼未来,迎难而上,摸索前进,最终我们的事业会将走向辉煌。
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感 篇二
最近读了毛泽东写给林彪的一封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
看完这封信后,我对毛泽东同志的敬佩之情又增加了几分。古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今有他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二者之间不无相通之处,可是后者的所发挥的作用却是巨大的,它造就了一个伟大的党,为中华民族的独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当时在对于时局的估量和伴随而来的行动问题上,党内有一部分同志还缺少正确的认识。他们虽然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来,却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
他们似乎认为在距离革命高潮尚远的时期做这种建立政权的艰苦工作为徒劳,而希望用比较轻便的流动游击方式去扩大政治影响,等到全国各地争取群众的工作做好了,然后再来一个全国武装起义,那时把红军的力量加上去,就成为全国范围的大革命。他们这种全国范围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是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他们的这种理论的来源,主要是没有把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这件事认清楚。
有些党员从主观主义出发不恰当地看大了革命的主观力量,而看小了反革命力量。结果,走上盲动主义的道路。那时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弱,但是立足于中国落后的脆弱的社会经济组织之上的反动统治阶级的一切组织也是弱的。这样中国革命的走向高潮,一定会比西欧快。
在1927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党内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也是很自然的。但若从实质上看,那便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这在五卅运动及其以后的大革命运动已经得了充分的证明。
马克思主义者对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所谓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正如毛泽东所说的,“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的这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那时安定了不知多少党内的同志,使他们看到了希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这星星之火,使胜利的红色旌旗飘遍中国,点亮了中国革命的灯塔,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党凭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和“艰难奋战而不溃散”的艰苦奋斗作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对于我们何尝不是一个提醒,我们每天多学一点,成为一个有用之人,又有何难呢?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感心得体会【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