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

2019决战中途岛新版观后感多篇_看决战中途岛有感

发布时间:2023-07-01 09:25:42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引言】2019决战中途岛新版观后感多篇_看决战中途岛有感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2019决战中途岛新版观后感多篇_看决战中途岛有感

2019《决战中途岛》观后感

近几年美国的二战电影似乎又成为导演们较为热衷的题材,在《决战中途岛》上映前的两年多时间里,梅尔·吉布森的《血战钢锯岭》以4000万美元的成本,仅在中国大陆就揽获了4.26亿的票房成绩,大大超越同档期的其他影片。

血肉横飞的场面让人们从战争当中感受到了一种生理上的抵触感。因此,该片豆瓣评分高达8.7,在IMDB也获得了8.6的高分成绩,原本只有两个星期的排片期,被破例拿到了“延期密钥”,一直从2016年12月持续到2017年2月。

随后一向以科幻悬疑类电影见长的大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也一反常态,携着自己的二战电影《敦刻尔克》杀入奥斯卡,该片同样备受赞誉,它彻底改变了人们对诺兰只擅长悬疑科幻类电影的偏见,其中,“陆上一周,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时”的“三线融汇一点”的叙事方式令人叹为观止,那种紧张的让人手心出汗的氛围营造的十分到位。

而2109年11月,曾执导过《独立日》、《后天》等优秀作品的导演罗兰·艾默里奇也拿出了自己的二战电影《决战中途岛》,了解二战战史的朋友们都知道,中途岛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海空战。

对于这种题材的电影,人们很容易就能联想到2001年的《珍珠港》,在很多人眼中,好莱坞电影剧本可以烂,演员可以烂,唯独视觉效果不能掉链子。但其实对于《决战中途岛》这样一部电影来说,制造成本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而恰恰该片的成本预算捉襟见肘,甚至还不如十八年前的《珍珠港》,好莱坞的电影成本向来是肉眼可见来的,花了多少钱就是多少钱,花多少钱就出多少钱的效果,1959年代的《宾虚》耗资1亿美元,那毫无疑问,在当时绝对是顶级制作,其中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赛马场面背后就隐藏着一个惊人的数字,他们动用了43部摄像机、78匹马、18辆战车、就连覆盖地面的细沙都是从地中海的海滩运送而来,总重量达6万3000吨。

当然,最终这部影片也不负众望,拿下了奥斯卡11项大奖,这个记录一直保持了38年,直到1997年才被《泰坦尼克号》所追平。

当然不是所有的高投入电影都会有高回报,1995年的《未来水世界》投入两亿美金的成本,但由于该片的内容在那个时代中显得过于超前,导致在本土只收回8800万美元,最终令导演兼主演的凯文·科斯特纳心灰意冷,选择了隐退。

凯文·科斯特纳的“滑铁卢”事件也直接导致了后来很多电影的制作成本控制的非常严格,在后来2016年翻拍的《宾虚》当中,那些在1959年老版本中的经典镜头全部被电脑特技所取代了,人们几乎在沉睡中就度过了那个影片当中最为激动人心的场面。

而正在上映的《决战中途岛》在一定程度便延续了这样的思路,虽然主创人员强调这部电影的技术已经远非十八年前的《珍珠港》可比,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爆炸贝”(迈克尔·贝)只能利用一些模型来制造那些战争场面。

而如今的影片《决战中途岛》当中的大场面镜头全部用电脑特效代替,可技术的升级未必就能给观众们带来更加逼真和刺激的体验,在片中,战机、航母、驱逐舰、潜艇这些钢铁猛兽难以给人一种金属的气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浓浓的塑料感,尤其是片头“偷袭珍珠港”的部分,大兵从两个战舰中间爬绳索,腿部燃烧的火焰质感很差。

相比梅尔吉布森的《血战钢锯岭》,如炼狱一般的场景显得刺激的多,让人血脉喷张,原因就在于梅尔·吉布森在处理那些爆炸和燃烧镜头中,常常是“真枪实弹”的上镜,真实的炸弹在离人很近的指定地点被引爆,而“日本兵”也经过了处理,在军装里边做了隔热的物理装置,火焰就在他们身上熊熊燃烧,人们在火堆里打滚,一群举着灭火器的工作人员严阵以待,一旦一个镜头拍摄完毕,就赶快冲上去灭火。

用这样复古的方式进行拍摄,效果却出奇的好,因为假的真不了,真的也绝对假不了,我们常说,真实情景是电影的第一生产力,最好的表演不是演出来的,是通过演员自身进入到角色当中,一种发自内心的情绪表达才能真正的打动人,而对于二战电影来说,最好的特效其实就是尽量少用特效,将电脑特效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不可喧宾夺主。

所以片中的主演安德鲁·加菲尔德就曾评价说:“《血战钢锯岭》的场面逼真得无法超越,不管多厉害的特效都无法做到,你无法模仿人全身着火”。

但《决战中途岛》展现的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海空战,这个题材就限制了将电影大部分需要处理的镜头进行物理处理的可能,所以我们看到的是那些有如游戏CG一般令人眼花缭乱的镜头。并且由于成本有限,很多战争场面并没有进行的很彻底,导致很多情况下,影片的战争场面前期的铺垫靠氛围来营造,而到了“毁天灭地”得高潮阶段镜头却戛然而止,后面的场面需要靠观众们自行脑补。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好莱坞主打电脑特效的电影也并非无所不能,至少,缺少预算的特效电影确实难称完美。

对于很多“视觉控”来说,这样一部电影没有IMAX版本也令人觉得遗憾,如果在中国想要利用一些其他观影厅来取代IMAX的话,可能相对中国巨幕和保利自己的POLYMAX从技术上比较接近,但对于一部二战电影来说,声音过于纯净反而不及普通激光2D那种“粗粒”感所带来的震撼大。

当然吐槽了这么多特效方面的问题,我们也要赞扬这部电影剧情方面的成功,首先,影片摒弃了珍珠港那种用大量爱情戏去填充电影内容的行为,影片主要还是着重于还原战争事件本身,并采取了一个“众生相”的“散点透视”模式,这样的方式更加能让影片具有一些史诗气质,让这个重大的时代背景能够更加立体化。也让整个战争看起来不是某位超级英雄飞上天空大喊一句:“我要打十个!”就把敌人炸的粉碎。

影片从情报部门人员莱顿、再到飞行员贝斯特、机枪手布鲁诺·盖多、以及指挥官哈尔西、尼米兹等多方视角来传达一个观点:战争的胜利是依靠集体力量而获取的。

这部电影当中所有的大型行动全部按照史实去进行,并没有放飞自我,这体现了主创人员们一种非常职业化的表现,这也是对历史的尊重与敬畏。

我们以前看到很多电影不把敌人当做一个“人”去刻画,这总会让人产生一种对方不可理喻的认知,而当你把敌人当做一个“人”去刻画的时候,他的所作所为也就有了他的逻辑性。例如对敌人“与舰同沉”的精神给予该有的正面描述,这让观众们能够体会到即便是十恶不赦的敌人,他们身上也能体现出一些有价值的精神所在,在尊重史实的条件下也能让电影本身的艺术价值得到提升。

所以这部影片最了不起的方面就体现在他不丑化敌人,不弱化战友。影片中还用了少许篇幅展现了中国军民不畏牺牲营救美国飞行员的故事。

了解二战历史的朋友们可能都知道,美国在二战期间给予了中国很大的物资援助,并封锁了日本战争资源的进口通道,所以日本人为了让美国人付出代价,在珍珠港给了美国人沉重的打击,为了唤起民众的信心,以及对日本战斗意志的粉碎,美国总统罗斯福下定决定要让日本人见识见识“山姆大叔”的厉害。

于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东京轰炸”行动被批准,杜立特轰炸机队接到了轰炸东京的任务,但由于当时美军B-25轰炸机的续航能力不足以供美军在轰炸完东京后进行返航,所以他们决定在轰炸完东京之后直接向中国东南沿海城市滑行,直到燃油耗尽后他们采取弃机跳伞的方式降落在中国所掌控的战区内,但当时的中国很多沿海地区已经沦陷,美军只能听天由命,当他们成功落地后,看见的如果是中国人,那说明他们就能获救。

最终,除了8名飞行员不幸降落在日军占领的沦陷区内,大部分飞行员降落在日军和中国军队交战的统战区,因此,中国军民为了保护美国飞行员,遭受了巨大的牺牲。为了抓住参与过“轰炸东京”任务的飞行员,日军不惜一切代价对美军可能降落的地区进行了大扫荡,有整整25万人因此遭到杀害。

在影片当中同样有对于该事件的描述,在浙江地区,日军的轰炸机疯狂的向撤离的老百姓队伍中投下炸弹,降落到战场的轰炸机指挥官杜立特向一个能讲英语的中国人问道:“他们的目标是什么?”,这位中国人答:“平民”。杜立特听到后非常内疚,他不住的重复着那句话:“平民,平民,平民,我们犯了一个大错误!”。

在影片的最后,杜立特讲自己随身携带的zippo打火机送给了那位帮助过他的中国人。

中途岛海战最终以日本人撤退而收官,但最终,影片中的杜立特再也没能见到那位帮助他脱险的中国盟友,因为日本人后来在搜查的过程当中在那位中国人身上搜到了美国人才有的zippo防火打火机……

影片结束的时候,主创以字幕的形式感谢了中国百姓英勇无畏的营救美军飞行员的伟大行为。最后,小编还是要对这部电影给予一个很大的肯定,尽管从技术方面该片算不上一个特别优秀的作品,但影片的价值在于它的精神内核,一部真正好的战争电影只会展示一个民族不畏惧牺牲的钢铁意志,但从不会粉饰战争,也不会丑化敌人,更不会无视盟友对战争最终的胜利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2019《决战中途岛》观看有感

已经很久没看到像《决战中途岛》这种全景式大场面的二战题材电影了。

2017年的《敦刻尔克》更像是诺兰导演独有电影语言的试验,2016年的《血战钢锯岭》则是梅尔吉普森对残酷战争中英雄个人的赞歌,2006年《父辈的旗帜》和《硫磺岛来信》是伊斯特伍德从敌对双方各自角度对战争的反思。

2001年的《珍珠港》,在电影场面和历史事实上,都很好的呈现了那场决定了二战历史走向的偷袭,但迈克尔·贝加入的虚构人物三角恋故事线,却让影片在人文的关怀之外多了一点点狗血的味道。

执导过《后天》、《2012》、《独立日》系列,以拍摄大场面灾难片著称的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担当了这部战争巨制的导演。

罗兰·艾默里奇拿到的预算只有1亿美元,相比当年《2012》2亿美元少了一半,就算当年的《珍珠港》,也有1.4亿美元的预算,这还不算通货膨胀。

在有限的预算下,罗兰·艾默里奇还是很好的完成了这部战争片,他擅长的大场面、多线叙事都在影片中运用自如。

2

历史上,无论是偷袭珍珠港还是中途岛海战,都曾被多次搬上大银幕。

除了2001年迈克尔·贝执导的《珍珠港》,1970年美日合拍的《虎!虎!虎!》才是最早全景真实展现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影片。

1976年的电影《中途岛之役》也再现了这场海战。当年这部电影大牌明星云集,但日本角色的全英文对白,尴尬的日本移民女与美国军官的爱情戏,都让电影的真实度大打折扣。而且,很多战争场面镜头都是直接从《虎!虎!虎!》中“借用”而来。

这次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的《决战中途岛》,与近些年来的战争电影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尽可能地去还原了历史史实,全景式地重现了中途岛战役前后的历史过程。

电影并没有单独聚焦某一个人物,而是展现了从将军到士兵的群戏。而且几乎没有虚构人物,更没有硬性植入过分煽情的男女感情戏。

这让《决战中途岛》更像是一部战争纪录片,有点像美国人的《大决战》《大转折》。这对历史迷或者二战迷而言相当友好,而对于那段历史细节不够了解的普通观众而言,精彩刺激的海战空战场面也足够爆米花电影的爽度。

3

中途岛海战于1942年6月4日展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场重要战役。

美国海军不仅在此战役中成功地击退了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群的攻击,还击沉击伤日军四艘航母,从而扭转了珍珠港事件美日海军的实力差距,获得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所以,这场战役可以说是二战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

电影并没有直接针对中途岛战役展开,而是通过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军轰炸东京和情报战、最后的中途岛决战三个段落进行再现。

人物则围绕以贝斯特、麦克拉斯基等为代表的美军轰炸机飞行员,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和情报官莱顿,日军山本五十六、南云忠一、山口多闻等将领,三条线展开。

这些人都是历史中的真实人物,并在战役中都起到了关键性甚至决定性作用。当影片最后将他们的真实照片展现在画面中,让人顿感历史的厚重和沧桑感。

在影片中,这三条人物线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发生,而这些也都完全基于历史史实。

美军这边,第一主角贝斯特,是当年那场战役中的王牌飞行员和战斗英雄。他驾驶俯冲轰炸机创下了投下一颗炸弹就炸沉日军赤城号的战绩。

电影中展示的他吸入过多碱性气体也是真实发生的,他也因此早早退役,再未飞向蓝天。

另外,找到日军舰队的大队长麦克拉斯基,美国海军每年颁发的优秀攻击机中队奖都以他名字命名为“麦克拉斯基奖”。

与贝斯特打赌最后牺牲的鱼雷轰炸机队长林赛也是真实人物,1944年美国一艘驱逐舰被命名为“林赛号”以示纪念。

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珍珠港事件后被美国总统钦点临危受命。

情报官莱顿和他带领的罗彻福特情报小组成功破译和确定日军电文中AF代号即为中途岛,这为美军在中途岛的作战部署和战役的胜利起到决定性作用。

另外,电影中也展现了珍珠港事件后,美军轰炸东京的报复行动。这段史实在迈克尔·贝的《珍珠港》里也是极为重要的内容。

日军方面,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和主力舰队指挥南云忠一的临场指挥都有刻画。山口多闻选择与被击伤的飞龙号航母共沉的一幕也都再现了历史。

可以说,电影《决战中途岛》事无巨细的将那段历史从前到后讲述了一遍,甚至当年好莱坞导演约翰·福特1942年拍摄的纪录片《中途岛战役》都不忘在影片中呈现。

认真发掘和了解了这些历史细节的军迷二战迷,相信更能得到一种观影的乐趣和震撼。

4

和现在不少其它好莱坞大片一样,电影《决战中途岛》也有中国的影业公司参与投资。影片中对当时中国战场也有描写,符合历史真实。

美军轰炸东京后迫降中国浙江的飞行员,得到了中国人民的救助。电影也反映了中国战场的残酷和日军的暴行。

以群戏为主的电影,在选角方面让人惊喜。我们能看到很多熟悉的演员面孔,这里面有商业上的考量,但同时也让人物更有辨识度。

包括伍迪·哈里森饰演的尼米兹、帕特里克·威尔森(海王的弟弟)饰演的莱顿、卢克·伊万斯(速激里的反派)饰演的麦克拉斯基、艾德·斯克林(阿丽塔里的扎潘)饰演的贝斯特、丹尼斯·奎德(《后天》男主)饰演的舰队将军哈尔西、艾伦·艾克哈特(蝙蝠侠里的双面人)饰演的空袭东京的将领吉米·杜立特,还有日本演员浅野忠信饰演的山口多闻、国村隼饰演的南云忠一,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虽然是一部美式主旋律电影,《决战中途岛》在塑造英雄的同时,并没有贬低和丑化敌人。这也许是国产抗日神剧永远想不明白的事情。即使如此,电影在北美上映后影评人的评价不高。在烂番茄影评人中的新鲜度只有区区的36%。

比如这位《保龄绿每日新闻》的仁兄说到:这种类型的战争片之前拍过N次,而且拍得更好。这一次只是塞入过多CGI特效,用特效代替了人性。

的确,反映如此惨烈战争的电影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感官刺激和爽,而不是反思和回味,的确是有些遗憾。

2019《决战中途岛》观看体会

决战中途岛,这个2019年的战争大片已经在中国11月8日上映,说实在的,这个电影有点勉强,毕竟CG画面太多,战争道具和情景已经不像《虎虎虎》当年那样尽善尽美地追求。

说到剧情呢,基本上符合历史路线。在这里,主要说那个关键的时间点:俯冲轰炸机从上而下袭击日军航母的时刻。

很久以前就有个说法:日本人的运气太差,那架利根号巡洋舰上的舰载侦察机刚好故障无法起飞,拖延了半个小时以后才发现美军航母,又没有详细报出美军舰队的具体情况。等到报告出舰队中有美军航母的时候,日军航母上那些整备兵差点没骂娘,因为他们已经在把鱼雷和炸弹之间互相换了一个来回了,而这个时间点,美国轰炸机刚好在头顶上。当然电影中细节略微有改动,那架侦察机及时报告了美军航母的情况。扯了这么多,日本人就是一个意思:很努力了,就是运气太差了!

实际上现在来看,太多原因导致日本人失败了。首先美军航母是高速机动巡航状态,半个小时以内,编队能移动几十千米。就算是那个扇面的搜索区域没变,那架拖延起飞的侦察机看到的情况也是不同的。如果它准时起飞了,反而有可能错过看见美军编队的机会,也就是说,日本人运气不是太差,反而是很好。其次,那架侦察机报告上去的编队情况和舰队地点都是模糊不清的。所以后面有日军侦察机接着继续往那个方向飞去结果什么都没看见。所以说就算那时候日军的所有轰炸机和鱼雷机都满载武装起飞,跑到那个海域一看,空荡荡的,啥都没有,毫无意义的所作所为。反而是后来的山口多闻少将仅剩的那艘飞龙号航母上的攻击机群是靠跟踪返航的美国飞机找到了约克城号航母,并重创了美国航母,次日美军航母沉没。

那个时代没有现代化的雷达设备,美军的雷达是早期的型号,不像现在有卫星GPS定位,天上有卫星24小时挂着盯着。一条军舰入了大海就犹如一根针入了大海一样难找,对美军来说,他们的侦察机找日军目标找的也很辛苦。所以那时候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如果突入大洋,等于把一条狼放进了羊圈,而你找了半天还看不见狼在哪里,所以英国人用40多艘军舰围堵,不惜一切代价击沉德国人。

现在的历史资料也说明了当时的情况:南云航母的机库里,那些后勤忙个不停,他们把鱼雷换下来换炸弹准备炸中途岛基地,结果听到要袭击美军航母,又忙着去换鱼雷。这个情况现实说明了不可能在日军军官渊田美津雄的回忆录里说的5分钟内就可以换装然后立马冲出去干掉美国人。即使时间再长一点也不行。

这个事情再站高一点看,战略上本来就有问题,山本五十六订制的计划内要同时面对中途岛的兵力和美军航母的威胁,南云的航母上的飞机没办法作为一个猎人同时追踪两只兔子。而美军是破译了日军的密码,早就在那边等着日本鬼子,目标只有一个:干掉日军航母。美国人一开始就把卡特琳娜水上侦察机撒网一样撒到日军最可能出现的方向,并准确了掌握了日军航母编队的航向,当日军航母空袭中途岛的时候,他们的一举一动就像沙盘上的舰船模型一样非常明了。所以日军的行动一开始就失败了一半。

日本人的运气不是太差,他们从近代史开始一直走狗屎运。和中国北洋水师的战斗,一开始就把总指挥丁汝昌击伤,导致后来的指挥混乱,定远号军舰的炮弹命中日军旗舰“松岛”号的弹药库,结果没爆炸。就拿这个电影来说,片中那艘美军潜艇发射的鱼雷就是和日军航母擦边而过,之前的马绍尔群岛战役投下的鱼雷根本不会爆炸。真实历史书上写的是,美国航母舰载飞机是各自为战,因为当时走散了,油料也消耗过多。和电影细节描绘的一样,没有鱼雷机的牺牲和那少数几个轰炸机驾驶员的技术精湛,把炸弹刚好投中目标。日军恐怕是毫发无损。

指挥作战方面也有原因,尼米兹将军把自己的司令部保留在陆地上,他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进行指挥。山本五十六把他的整个军团和参谋系统都带到军舰上并且封闭起来,有一段时间没有和南云联系。弗莱彻将军在自己的航母被击沉以后把指挥权转交给斯普鲁恩斯将军,因为后者拥有航母和参谋以及通讯系统。南云的航母被击沉以后转移到一条小驱逐舰上,却要求正在反击的山口多闻把指挥权让给自己。两者对比,日军失败的命运无法改变。就像电影最后黑岛龟人要求用上所有兵力登陆中途岛,用剩余的战列舰和其他军舰砸烂那个基地,反正美国人的航母应该重创了,山本五十六谨慎地拒绝了:你将棋下太多了。因为敌情不明,他不能冒险。

总的来说,决战中途岛这个电影中规中矩,剧情没有紧张的气氛,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2019《决战中途岛》观看心得

作为进入21世纪以来罕见的一部太平洋战争海战题材的战争大片,好莱坞影片《决战中途岛》近日上映。几十年过去了,与上世纪70年代的同名影片,又会有些什么不一样呢?

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太平洋战争电影迎来了辉煌的史诗时代。这些影片不以塑造人物为主,也不刻意煽情和突出战争残酷,而是着力于对交战双方战前心态的逼真展现和各种力量激烈的交锋。其代表作品,就是反映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的《虎!虎!虎!》。在美国建国二百周年上映的老版《中途岛之战》,描写的是 1942 年6月5日至8日中途岛战役的始末。它也是一部类似《虎!虎!虎!》的近乎纪录性的故事片。虽然这部电影赢得了1976年第十位的票房,但其评价却显然不及前者。其中的部分原因或许是因为电影制作方采用了投机取巧的做法——大量海、空战镜头直接取之《虎!虎!虎!》乃至日本的《太平洋之岚》之类的太平洋战争影片。

无论《虎!虎!虎!》还是《中途岛之战》,这些史诗电影由于强调对历史史实的尊重和宏观战争场景的再现,因此忽视了对人物形象尤其是作为抗争者的个体士兵形象的塑造,每一个士兵在影片中成为符号化的存在,也削弱了影片对战争观念的探索和表达。另外,虽然对美(日)军高层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但是由于史实的限制,这些电影并没有对这些历史人物进行戏剧化的艺术加工,因此在抗争者角色的塑造上存在严重不足。

好在战争片与其他类型片相比较尤其独特的力量。其不可告人的秘密说的并不是战争是地狱,而是战争是一个能收容众多娱乐元素的容器。所以,到了被称为“新世纪战争电影的史诗”的《珍珠港》(2001年)里,作为战争片,它早就不再那么“硬核”。《珍珠港》没有像之前的《中途岛海战》或《虎!虎!虎!》那样,客观真实地表现重大战役的前因后果和战争过程,而是在商业因素的干预下,将惨烈的战争变成了美军战士和漂亮的女护士之间感情纠葛的背景。影片在珍珠港遇袭这一场景之前的一个小时的时长内所表达的重点变成了珍珠港的旖旎风光、自由散漫的大兵生活、性感的美人护士……真正的战争戏是在影片中间部分出现,就是珍珠港遇袭,这一场景持续四十分钟左右,完整而逼真地呈现出珍珠港遇袭的惨烈画面。不过,即便是看完整部影片的战斗场景之后,观众也很容易陷入迷糊,究竟是谁打败了谁?

这样的风格变化,在新版的《决战中途岛》中似乎仍旧依稀可见。这部影片的“决战中途岛”情节,同样发生了影片放映了几乎一个小时之后。此前的时长,以美军海军航空兵的传奇飞行员理查德·贝斯特(艾德·斯克林饰)为中心,讲述了他的飞行训练、与同僚的关系,以及家庭。与此同时,还用相当大的篇幅,描述了贝斯特的同窗密友在珍珠港事件中的悲惨丧生。就此塑造出了一个被日本的不义袭击激起复仇血性的抗争者的形象。影片中的士兵被看成一个鲜活的个体,他有名有姓,有着丰富的感情和内心世界,也许他只是战争这台可怕机器中的一个齿轮,但他却有着独立的人格和灵魂。

另一方面,如果说旧版的《中途岛之战》“复原历史”的纪录片色彩过于浓厚的话,今天的这部《决战中途岛》似乎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完整连续的历史,在影片中倒是显得有些支离破碎了。

说来有趣,《决战中途岛》的一个亮点,偏偏就是在史实方面。影片从珍珠港事件开始,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情节。“企业号”航空母舰对马绍尔群岛的袭击(1942年2月)、B-25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起飞轰炸东京(1942年4月),南太平洋的珊瑚海海战(1942年5月),乃至最后的决战中途岛(1942年6月)。每一个情节的刻画都有实为据。其中一个令人形象深刻的细节是,在“企业号”航空母舰对马绍尔群岛发动袭击之后,日军出动多架一式陆上攻击机对美军发动反击。一架日军攻击机被击伤后径直向“企业”号进行自杀性攻击,飞机擦着舰体坠入海中。电影中的这一幕与历史上的实际情况别无二致。另外,长久以来流传的“致命五分钟”神话也在《决战中途岛》中第一次在银幕上得到了澄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日本海军参谋渊田美津雄写过一本名为《中途岛之战》的书,其中将日军航母被炸归咎于正在进行炸弹换鱼雷的作业,就在五分钟后就可完成的关键时刻被美军飞机钻了空子。但后来的研究已经证明,这种说法纯粹是渊田的春秋笔法。于是,《决战中途岛》安排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情节,负责更换炸弹的日军军官喃喃自语,“五分钟不够啊”,再配上一副“臣妾做不到啊”的表情,恰恰无形之间还原了历史的真相。

尽管影片中的关键性时间节点都没有出错,但《决战中途岛》却缺乏一个宏观的视角。这样一来,众多至关重要的历史情节,实际上变成了影片中各色人物的背景板。观众对于历史背景的理解,不免有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遗憾。完全有赖于影片的字幕提示,观众才知道“企业号”在袭击马绍尔群岛之后南下珊瑚海,随后又返回珍珠港,最后到了中途岛。至于它(及其身处舰上的理查德·贝斯特)为什么要去哪里,了解历史的观众自然心知肚明,不谙太平洋战史的观众,恐怕只会看得迷糊了。更不用说,在珊瑚海战役中沉没的美军航母“列克星敦号”,与在中途岛海战中沉没的“约克城”号,给观众留下的唯一印象也只是,它们沉了……

美军一侧如此,日军一方也好不到哪去。日本联合舰队在中途岛海战中出动了史无前例的庞大舰队。再现这一宏大场景在当今的CG时代本非难事,《决战中途岛》里却只给了几条军舰近景,丝毫也与“壮观”二字无缘,至于日军“中途岛攻略”的具体内容,就更加付诸厥如了。

影片中“历史破碎化”的另一个表现,当属对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这一人物的塑造。三船敏郎在《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1968年)与山村聪在《虎!虎!虎!》中塑造的山本五十六形象,堪称经典。后世的影片,不免深受其影响。《决战中途岛》中的丰川悦司,很明显的难脱窠臼。整部影片,他所扮演的山本都是一副苦瓜脸的表情。这倒是的确与这位司令长官的经典银幕形象相符,也跟山本五十六“反战”的传统人设相称。只不过,《决战中途岛》除了沿用了《虎!虎!虎!》那句“惊醒了沉睡的巨人(美国)”的台词之外,并没有太多展现山本个性的镜头。甚至考虑到发动中途岛战役本身也是山本以辞职相要挟一意孤行发动的,丰川悦司在影片中永远做出一副勉为其难的姿态,给观众的感觉,就显得过于故作姿态了。

如果说,影片中的山本五十六几乎沦为符号的话,片中的美、日方高级将领也没有展现出运筹帷幄的应有素质。观众看完整部影片的感想,很容易变成这样:中途岛海战的胜利,就是因为飞行员理查德·贝斯特的神勇发挥——他驾驶轰炸机两次出击,炸掉了日本人的两艘航空母舰(“赤城”号与“飞龙”号)。

在某种程度上这的确是事实。贝斯特扔下的炸弹,打穿了“赤城”号的飞行甲板在机库爆炸,这注定了“赤城”号的完蛋。接下来,贝斯特又带领美军俯冲轰炸机队参加了对日军仅存的“飞龙”号的攻击,并很可能贡献了“飞龙”号中弹四枚之一。为此,他被授予了美国海军十字勋章和杰出飞行十字勋章。

《决战中途岛》中以俯冲轰炸机驾驶员的第一视角冲向航空母舰的镜头当然极具视觉冲击力。但是,为了凸显贝斯特的功绩,影片很显然夸大了战争的严酷程度。譬如,在攻击“飞龙号”时,实际上日本人当时只剩下13架舰载机,其中战斗机更是只有区区6架,而贝斯特率领的美军轰炸机队的飞机就有13架之多。可是在影片中,寡不敌众的却变成了美国人,贝斯特的座机穿过多架日本战斗机的围追堵截与防空火力的枪林弹雨,最后才将炸弹扔在“飞龙”号的甲板之上——“为珍珠港报仇”!

这恐怕也是典型的好莱坞银幕英雄的形象了。在美国文化中,英雄崇拜是重要传统,也是好莱坞电影文化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英雄成为英雄不单单因为他选择站在坏蛋的对立面,还因为他代表着某些东西,可能是公正、理想、家庭、朋友、社会或者国家”。与其他美军士兵一样,影片中的贝斯特为之作战的对象是正义和自由、善良和勇气、亲情和友情、理想和责任。《决战中途岛》特意安排了日军虐杀美军被俘飞行员与掩护美军飞行员的中国百姓的情节,更加使得所有这些战争中的“人性”在对立面的反衬下显得更加光辉夺目。

毫无疑问,战争无疑也使人性中最黑暗,最邪恶的东西暴露出来,人性的黑暗也使战争变成一场最为恐怖的屠杀。古希腊的柏拉图就曾说过只有死者才能看到战争结束。对于战争的思考在20世纪70年代不断深入,影片开始探讨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和异化。1979年上映的《战争启示录》一度触及了人性中最为黑暗、邪恶的深处。导演科波拉自己也曾说所有的战争片都是反战片。可是,在2019年的《决战中途岛》中,却见不到对于战争的反思。或者说,影片中的战争,已经成为英雄诞生的必然舞台。而电影《决战中途岛》,由此也成为了一场个人英雄主义的胜利。

2019《决战中途岛》观看感想

正在热映中的好莱坞年度超级战争大片《决战中途岛》,首周票房三天过亿口碑爆棚,猫眼评分9.1、淘票票评分8.9,豆瓣评分7.7,成为目前为止院线年度评分最高战争题材电影。局座张召忠对电影赞誉有加,评价其为本年度最好的军事教学片和军事纪录片。此外,电影更获得陆川、冯绍峰等艺人大力推荐。

影片今日也曝光一组全新人物海报,聚焦于各位主演的面部表情,从两军将领、谍报人员到飞行员及家属,以细腻高级的多重视角,呈现了一部拥有顶尖特效的二战群像大片。该片由《2012》、《后天》、《独立日》等大片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执导,艾德·斯克林、卢克·伊万斯、帕特里克·威尔森、伍迪·哈里森主演,正在全国热映中!

电影细节考究堪称军事教学片局座:这样的电影拍出来不容易

今日电影发布的全新人物海报中,聚集了《阿丽塔·战斗天使》主演艾德·斯克林、“海王”哥哥帕特里克·威尔森、“撸哥”卢克·伊万斯等一众好莱坞硬汉,更有日本国民演员浅野忠信、丰川悦司、国村隼等重磅加盟,美术化妆方面也十分考究,色调复古精致,令人立刻感受到二战的年代气息。

影片制作精良,军事专家张召忠更是连发多条微博支持电影。他表示:“除了特效场面十分震撼以外,影片历史还原的部分也很考究,像一个军事教学片和纪录片一样,再现历史,感人至深”。同时他站在统观全局的视角感叹:“这段历史的情况复杂,时至今日当年的幸存者大多数也不在了,同样的武器装备更是难找,这样的电影能拍出来不容易。也感谢导演把和中国有关的这段历史放入电影,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此外,电影更备受观众喜爱,有观众表示:“想要带着父母一起来二刷”,“这部电影勾起了我对二战的好奇,回家后要好好研究一下这段历史”。

《决战中途岛》口碑炸裂获全方位肯定导演陆川演员冯绍峰鼎力推荐

自11月8日公映以来,电影《决战中途岛》一路收获过亿票房及超高口碑,在各购票平台及电影评分平台均有不俗表现,豆瓣7.7的分数更是院线年度战争题材电影最佳。电影从构思到完成用了近20年,导演艾默里奇以全新视角、用环环相扣的人物形象为新生代观众讲述这一关键性战役,多条故事线并行也让观众得以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去了解相关细节。影片一流制作获得众多明星推荐,演员冯绍峰评价电影:“剧情紧张,战争场面真实震撼”,知名导演陆川更是盛赞:“很久没有这样纯粹的观影体验了,没有尿点,没有bug”。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2019决战中途岛新版观后感多篇_看决战中途岛有感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2019决战中途岛新版观后感多篇_看决战中途岛有感范文,共有12313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2019决战中途岛新版观后感多篇_看决战中途岛有感下载
2019决战中途岛新版观后感多篇_看决战中途岛有感.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