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好纪检监察工作体会
做好纪检监察工作体会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通过机关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到乡镇和企业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开展帮扶困难家庭、开展“群众在我心中”调研走访等一系列活动,使我对群众路线的内涵、工作方法、历史发展及党的历届领导人对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以下是我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几点体会。
一、提高认识,端正态度,积极投入到教育实践活动中。学习好中央和省委有关文件精神,是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的前提。要认真学习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中央、省、市纪委实施方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好党章和中央编印的三本学习读本,深刻理解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方法步骤,提高认识,端正态度,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使自身在思想素质、党性意识、群众观念、作风纪律等各方面得到新提高,更好地履行职责,更好地为基层、为群众服务。要边学习、边对照、边思考、边整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在抓好学习提高的同时,自觉对照党章、对照廉政准则,结合工作实际,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认真查摆个人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虚心接受群众意见,努力做到有问题就解决,有不足就弥补,有缺点就改正,不文过饰非,不回避矛盾,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使自己的思想境界有新提升,作风纪律有新加强,党性锻炼有新进步。
二、转变作风,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成效。作为纪检监察机关的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坚持为民宗旨,紧紧立足本职职能,做到围绕促发展保民生的工作主线不偏离,坚持知民情解民忧的为民立场不动摇,以反腐倡廉建设的实际成效来检验实践群众路线的具体成果。一是要促发展、保民生,做到工作主线不偏离。纪检监察工作不能仅仅就纪检而纪检,更重要的是要把这项工作放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思考、谋划和推进。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首要职责,视服务发展为己任,凝心聚力服务发展,集中精力助推发展,坚定不移保障发展。二是要知民情、解民忧,坚持为民立场不动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首要议题就是“为民、务实、清廉”。因而,我们必须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顺应群众的新期待,回应社会的新关切,紧紧抓住全县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治理,通过专项治理,整风肃纪,以便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三是要扬正气、转作风,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发展的需要和群众的愿望提醒我们,当前,我们党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就是要求我们纪检监察组织要把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同时,以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为标准,努力做人民满意和信赖的纪检监察干部。
第二篇:谈几点纪检监察工作体会
谈几点纪检监察工作体会
湖滨新城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 谢志英
近年来,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深入,纪检监察工作在规范党员干部权力运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经济快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湖滨新城纪工委成立五年来,在上级纪委和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探索,积极履职,创新思路,务求实效,四年被市纪委、监察局评为全市纪检监察工作和案件检查工作先进单位,有三个做法被评为“创新奖”项目,真正实现了有为、有位、有威。
做好纪检监察工作,必须坚持围绕中心。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供保障、维护政令畅通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强化监督检查,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强化工作速度、力度和深度, 强力推进项目进展、环境优化、作风转变和效能提升。湖滨新城纪工委不断探索方式方法,用科学的制度、有效的措施、严格的奖惩,保证了中心工作如期高效完成。一是在整体督查上,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重点事项督查的实施意见》,推行 “双线三制五挂钩”督查机制,“双线”即“一线工作法”和“条线工作法”,“三制”即结果通报制、效能监察制和动态考核制,“五挂钩”即督查结果与政治、经济、荣誉、行风、责任相挂钩,使督查有据可依;二是在督查过程中,出台了《关于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和重大决策落实的督查办法》,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月一会办、一月一排名,对连续两次和三次排名末位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分别实施会议检讨和调离岗位等组织措施,充分体现督查的严肃性、有效性;三是在督查考核上,出台《湖滨新城机关作风效能“倒扣分”制度》,明确对工作推诿扯皮、效率低下、服务态度粗暴等八种行为进行明察暗访,发现一起扣一分,建立部门扣分台账,进行动态考核,最终结果纳入年底目标考核,实行结果五个挂钩。通过不断完善有效督查机制和采取有力措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动了工作顺利落实。
做好纪检监察工作,必须善于开拓创新。创新是做好工作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湖滨新城纪工委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勇于实践,以深入拓展工作内容为抓手,不断探索创新方法思路,创造性地开展了一些特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推行帮办服务“计件考核制”,即对各责任部门及责任人为企业帮办服务的数量进行统计,建立了帮办服务终身制度、帮办服务日志及述职制度、帮办服务考核奖惩制度,有效解决项目帮办服务工作考核难、界定难问题,提高了帮办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化了投资环境,受到客商的一致好评;实施征地拆迁补偿“双十”抽查新模式,即对拆迁评估公司的评估结果、拆迁补偿款发放情况的抽查分别不低于10%,有效解决征地拆迁补偿政策落实难、处理难的问题;推行政府采购“三级点检”制,即手续点检、价格点检、验收点检,有效解决政府采购项目量化难、统一难的问题。此外,针对湖滨新城特殊体制,具有建设项目多、资金流量大等特点,建立了“1+x”资金管理监督新模式,即“1”是成立财务监督管理组织,“x”是纳入管理的国有公司、事业单位。成立了湖滨新城会计管理核算中心,核定机构编制,明确职能配置,建立监督制度等,对纳入管理的国有公司、事业单位分别实行会计委派和集中核算,规范了资金用途,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实践证明,应对呈现出的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创新举措,都能发挥一定的推动和提升作用。
做好纪检监察工作,必须加强权力监督。监督是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的重要任务,要坚持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到哪里,延伸到哪里。一是抓载体。要强化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营造宽松和谐的监督
环境,赢得更多的支持与理解,如在小型工程招标投标领域,湖滨新城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工程招标投标监督管理的规定》、《关于规范项目造价预算和招标代理委托行为的通知》等规定,为监督提供了依据和支撑。二是抓深入。要全面清理已有的内控制度,对过时的要废除,对有缺陷的要完善,对出现的新问题要尽快出台新的规范化要求。如针对工程造价方面存在小工程随意造价、工程清单不清等较为突出的问题,湖滨新城建立小型工程招投标“三方制约”体系,即施工方、业主方、第三方机构彼此之间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专门引入第三方机构,成立新越会计事务所,对工程造价、验收审计等实行业务外包,力争公平公正公开。三是抓事后监督。对涉及业务性较强,操作复杂、隐蔽性大,纪检监察机关从表面上难以监督到位的一些领域和项目,采取“跳出监督抓监督”的方法,保留查处权,促使被监督单位进一步增强责任心,效果比较好。
做好纪检监察工作,必须强化案件查办。惩处是纪检监察工作四大职能之一,更是杀手锏,只有用足用好,增强党员干部敬畏心理,才能保证教育、保护、监督职能得到有效履行。一要拓宽信访渠道,长期设立网上办公举报电话,公布举报手机号码和电子邮箱,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扩大案源。二要坚持有案必查,对群众反映的信访件,均进行及时逐一认真的调查核实,不放过任何可疑线索。湖滨新城纪工委成立以来,共受理群众电话、信件、邮箱举报77件(次)(重复信访数未重复计入),内容涉及工程招投标、计划生育、村级财务管理、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大操大办等方面,初核77件,共立案调查12件,没收违纪款90余万元,挽回经济损失约1100万元,为湖滨新城加快发展清除了障碍。三要注重深挖细查,顺藤摸瓜,发现新案情,及时报告上级纪检监察部门,不错过查办案件的有利时机,力争取得更大突破。在违章建房执法监察中,发现并查处“收钱放建”案件,没收违纪款近10万元,相关人员受到相应处理;在调查群众反映某学校食堂问题中,发现存在其他违纪问题,经过周密组织,多方取证,顺利结案,没收违纪款50多万元。仅此两个案件,挽回经济损失近1000万元,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也树立了纪检监察机关的威慑力和权威性。同时,要充分运用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查找管理漏洞,完善制度和监督,积极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
此外,做好纪检监察工作,还必须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素质,强化队伍建设,维护群众利益,压歪风,树正气。只有这样,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才能真正为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第三篇:纪检监察工作的体会和思考
文章标题:纪检监察工作的体会和思考
纪检监察工作的体会和思考
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纪检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在理论上和思想意识上理清很多关系。具体如下:
一、教育与惩处的关系
我们在监察实务中发现目前**事务较改革开放以前增大许多,社会对**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干部承担的压力更
大。因此在监察工作中应理解这些干部的难处,处理好教育与惩处的关系。应把重点放在教育培训上,预防为主,惩处为辅,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的防范和抵御能力。
目前的干部廉政教育缺乏系统规划,教育效果不够理想。鉴于社会发展时期外事任务繁重,廉政教育应少而精。教育内容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1、世界观、信念教育。这是干部保持思想道德底线的基本保证,是干部自律的基础。2、党纪法规、廉洁从政教育。这是提高干部遵纪守法能力的基本底线。纪检部门应及时汇编(收藏好 范 文,请便下次访问:WWw.haOWORD.COm)相关政策制度作为工具书发到干部手中备查。3、案例教育。针对监察中多发问题搜集整理案例,开展防范教育。
纪检监察干部要了解一线干部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就必须经常到一线开展调研,摸清反腐败工作的现状、干部的思虑、群众的关注点,找准主要问题,把主要精力用于面上的预防教育,发挥熟悉权力制衡原则的优势,与一线干部共同探讨规范管理秩序的途径,形成所有干部共同建立反腐长城的局面。
二、监督与管理关系
与以前职能部门不愿意纪检参与监督相反,目前许多职能部门拉纪检参与业务活动,并要求纪检干部表态,由此常引发矛盾。不表态,说耽误工作,表态又因不了解业务心中无底。并且表态造成职能错位,一些管理部门以纪检的表态作为最后决策依据。纪检干部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造成职责混淆。我们在实践中感到纪检干部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摆正自身位置。既要防止职能错位、越位,又要避免职责虚位,走过场。要多做宣传,讲明纪检监督的职责、范围、规则,把纪检监察的工作规程交到职能部门干部手中,使他们明白监督的内涵,不再提过分要求。同时也要讲明监督不能取代管理职能,应各负其责,形成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要注意依法监察,防止权力失控。
目前除督促管理部门加强制度建设外亟需根据现实需要,加强对纪检监察监督规则的建设。应看到传统的纪检监察工作重点是信访、查办案件,并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已形成规范的工作规则。但随着反腐败工作的深入,要加强源头治理。外事监察的大量工作是监督前移,预防性监察。目前缺乏这方面的工作规范,监督目标、监督原则、监督程序、评价标准,都不清晰。有时监督走过场,存在监察隐患。在没有现成的规则借鉴的情况下,纪检干部要与时俱进,加强对监察实践的总结、研究,进行制度创新。
三、监督与反馈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纪检监察部门是外办的自我纠错机构,应像电脑的自我检查软件那样能及时主动自查纠错,保证工作不偏离目标。目前,单位没有形成监察周期,缺少与职能部门双向反馈的有效渠道。不能及时监察,点状的纠正没有发挥辐射功能,起不到预警作用。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是管理没有形成系统的封闭回路,缺乏整体的协调,职能部门、监督部门按各自的工作规则分别向各自领导负责,线状的平面没有形成相互交织的网状流程。自我纠错和外部纠错职责不清,相互不协调。
四、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纪检监察工作的纠错纠偏功能决定了其在工作中处于二线地位。应注意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自觉围绕外事中心工作开展监察。尤其要有全局观念,坚持维护外交的整体目标和长远利益。由于外事活动增多,不同的利益取向加大了监察难度。既要保护基层工作活力,又要维护整体利益。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坚持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
五、组织与协调关系
新的党章强调了纪检的组织协调职责。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腐败分子的手段更加隐蔽,纪检部门不能单打独斗的反腐败,应整合反腐资源,发动全体干部职工参与反腐败的工作。我们单位近年来查处的案件其线索大都是由外面提供,说明未能在内部及时发现、扼杀违规的苗头。纪检监察部门要善于整合反腐败资源,找准发挥组织协调功能的着力点,大胆开展工作。要“两手抓,两手硬”。纪检的组织作用应主要体现在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工作体系。要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和配套监督措施,成立层层落实的专兼职队伍。要健全党内领导反腐败工作职责,落实党员干部的监督职责。要开拓与群众联系的渠道,发挥好兼职监督员的作用,加强与工会和办务公开领导小组的联系,充分运用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同时纪检监察部门切实履行教育与惩处、监察与反馈职责,形成反腐败的天罗地网。
上述工作关系是我在纪检监察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有些问题也曾困扰我们多时,至今有些关系尚未找到更好的处理办法。反腐败工作仍处于局部遏制向整
第四篇:2014年纪检监察工作心得体会
2014年纪检监察工作心得体会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实现人民群众
的愿望、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
一位。这是我在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中的深切感悟和认识。
一、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是实践“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胡锦涛同志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党忠实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就会赢得人心、就有力量。人民群众之所以拥护、支持、爱戴共产党,说到底,是因为只有共产党才能忠实地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意义。人民群众能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根本上取决于他们的利益能不能得到实现。只有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二、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应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要妥善处理好全局利益与群众利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我们党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党的宗旨决定了党的各级干部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纪检监察组织是党工委政府的监督机构,担负着重要的监督任务,特别是要把对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是否维护群众
利益作为监督重点。当前,在很多街道,在一部分党员干部的心目中,群众利益被大而化之、笼而统之了,他们往往只从维护“全局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的角度为出发开展工作,而忽视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切身利益”与“具体利益”,有的甚至还片面地认为,要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就必须“舍小家顾大家”,要求群众无条件地做出牺牲。无论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对一个地方而言,全局利益、长远利益无疑都是至关重要的,提倡“舍小家顾大家”也是非常必要的。但必须注意的是,如果我们的干部打着“全局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的旗号,利用行政手段与民争利,有意无意地将发展经济与保护群众切身利益对立起来,那么,这不仅违背发展经济的初衷,更不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关心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情绪,切实做到“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这是广大干部必须牢记的。二是要妥善处理好良好愿望与客观实际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官一任,致富一方。”绝大多数基层领导干部都抱有这样的良好愿望,并做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很好的业绩。但也有一些人好心没有办成好事,甚至好心办了坏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主观脱离客观,理论脱离实际。抓工作、促发展,仅有“好心”是不够的,关键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把良好的愿望变成现实。因此,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在履行纪检监察职能过程中为党工委、政府当好参谋,主动地参与作决策、定计划、抓落实的全过程,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既解放思想又实事求是,既开拓创新又脚踏实地,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即使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也要主动与群众商量,
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切忌简单粗暴、强迫命令。脱离实际,盲目蛮干,也许能取得一时的“政绩”,但后患无穷,既于事业不利,又损害群众利益。
三是要妥善处理好干事创业与淡泊名利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得失观。现在正是干事创业的大好时期,伟大的事业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开拓创新、甘于奉献的纪检监察干部。纪检监察干部工作上辛苦、条件上艰苦、待遇上清苦,是一个“得罪人”、“出力不讨好”的苦差事。要干成一番事业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就要牺牲更多的自我。应该说,在事业和名利的关系问题上,我们绝大多数干部都能正确认识、正确处理。但也有少数干部整天患得患失,他们的心思不在事业上,不在工作上,而是满脑子的名利思想,满脑子的“官本位”意识,以致做工作、办事情都沾上一种看“来头”的习气:看要求是否来自上头,看自己是否有兴头,看事情办了是否有甜头,而唯独不把眼光瞧下头,不顾群众是否有想头。这是非常有害的。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一定要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名利看淡些,把得失看开些。这对于搞好纪检监察工作十分重要。我们干部个人的名利得失与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要以群众之得为得,以群众之失为失,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之中。党把我们放在哪个岗位上,就要在哪个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来,决不能老琢磨自己怎样升官,怎样出人头地,怎样捞取好处。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才能真正将个人的荣辱进退抛诸脑后,做到“看门前花开花落,任天外云卷云舒”,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切切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真正开创纪检监察工作的新局面。
三、坚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风廉政建
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些年,区纪委始终坚持把解决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热点问题,作为阶段性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着力点,努力解决与群众工作和生活关系密切的不正之风问题。同时,不断拓展民主监督的渠道,加大民主监督的力度,从而增强了人民群众反腐败的信心和参与反腐倡廉的积极性,为保持心齐劲足气顺、稳定有序、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良好局面创造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其中有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的辛劳和成绩,但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坚持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才能切实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继续重视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进一步使基层党组织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注意倾听群众呼声,经常了解和掌握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加强信访工作,认真处理群众的信访举报,分析和掌握所在地区、所在单位一个时期党风廉政方面带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凡涉及影响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一定要认真对待、妥善解决;对由于干部不廉洁和作风简单粗暴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都必须坚决制止和严肃处理。只要坚持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做到清正廉洁、执政为民,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就会更加密切,党的执政基础就会更加巩固。
第五篇:2014年纪检监察工作心得体会
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实现人民群众的愿望、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在调研纪检监察工作中的深切感悟和认识。
一、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胡锦涛同志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党忠实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就会赢得人心、就有力量。人民群众之所以拥护、支持、爱戴共产党,说到底,是因为只有共产党才能忠实地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繁重任务,群众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意义。人民群众能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根本上取决于他们的利益能不能得到实现。只有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二、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要妥善处理好全局利益与群众利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我们党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党的宗旨决定了党的各级干部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纪检监察组织是党委政府的监督机构,担负着重要的监督任务,特别是要把对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是否维护群众利益作为监督重点。当前,在某些乡镇,在一部分党员干部的心目中,群众利益被大而化之、笼而统之了,他们往往只从维护“全局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的角度为出发开展工作,而忽视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切身利益”与“具体利益”,有的甚至还片面地认为,要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就必须“舍小家顾大家”,要求群众无条件地做出牺牲。无论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对一个地方而言,全局利益、长远利益无疑都是至关重要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网络.com查看的,提倡“舍小家顾大家”也是非常必要的。但必须注意的是,如果我们的干部打着“全局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的旗号,利用行政手段与民争利,有意无意地将发展经济与保护群众切身利益对立起来,那么,这不仅违背发展经济的初衷,更不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关心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情绪,切实做到“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这是广大干部必须牢记的。
二是要妥善处理好良好愿望与客观实际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官一任,致富一方。”绝大多数基层领导干部都抱有这样的良好愿望,并做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很好的业绩。但也有一些人好心没有办成好事,甚至好心办了坏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主观脱离客观,理论脱离实际。抓工作、促发展,仅有“好心”是不够的,关键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把良好的愿望变成现实。因此,纪检监察干部在履行纪检监察职能过程中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主动地参与作决策、定计划、抓落实的全过程,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既解放思想又实事求是,既开拓创新又脚踏实地,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即使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也要主动与群众商量,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切忌简单粗暴、强迫命令。脱离实际,盲目蛮干,也许能取得一时的“政绩”,但后患无穷,既于事业不利,又损害群众利益。
三是要妥善处理好干事创业与淡泊名利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得失观。现在正是干事创业的大好时期,伟大的事业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开拓创新、甘于奉献的纪检监察干部。纪检监察干部工作上辛苦、条件上艰苦、待遇上清苦,是一个“得罪人”、“出力不讨好”的苦差事。要干成一番事业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就要牺牲更多的自我。应该说,在事业和名利的关系问题上,我们绝大多数干部都能正确认识、正确处理。但也有少数干部整天患得患失,他们的心思不在事业上,不在工作上,而是满脑子的名利思想,满脑子的“官本位”意识,以致做工作、办事情都沾上一种看“来头”的习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网络.com查看气:看要求是否来自上头,看自己是否有兴头,看事情办了是否有甜头,而唯独不把眼光瞧下头,不顾群众是否有想头。这是非常有害的。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一定要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名利看淡些,把得失看开些。这对于搞好纪检监察工作十分重要。我们干部个人的名利得失与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要以群众之得为得,以群众之失为失,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之中。党把我们放在哪个岗位上,就要在哪个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来,决不能老琢磨自己怎样升官,怎样出人头地,怎样捞取好处。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才能真正将个人的荣辱进退抛诸脑后,做到“看门前花开花落,任天外云卷云舒”,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切切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真正开创纪检监察工作的新局面。
三、坚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这些年,××县纪委始终坚持把解决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热点问题,作为阶段性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着力点,努力解决与群众工作和生活关系密切的不正之风问题。同时,不断拓展民主监督的渠道,加大民主监督的力度,从而增强了人民群众反腐败的信心和参与反腐倡廉的积极性,为保持心齐劲足气顺、稳定有序、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良好局面创造了条件,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其中有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的辛劳和成绩,但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坚持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才能切实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继续重视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进一步使基层党组织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注意倾听群众呼声,经常了解和掌握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加强信访工作,认真处理群众的信访举报,分析和掌握所在地区、所在单位一个时期党风廉政方面带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凡涉及影响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一定要认真对待、妥善解决;对由于干部不廉洁和作风简单粗暴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都必须坚决制止和严肃处理。只要坚持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做到清正廉洁、执政为民,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就会更加密切,党的执政基础就会更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