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多篇)金融工作主题研讨发言、心得体会材料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金融工作主题研讨发言、心得体会材料
汇编(7篇)
目录
1.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加强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 2
2.强化使命担当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5
3.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8
4.坚持笃行实干全力做好五篇大文章 11
5.吹响金融改革发展新号角 14
6.从监管到市场全面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19
7.着力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26
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加强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闭幕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如是定调。这一关乎金融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会议,提出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新目标,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金融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会议指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其中,货币政策定调尤为关键——“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要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加强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成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关键词。
近年来,人民银行稳健实施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综合研判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挥好货币政策总量调节和结构调节的双重功能,前瞻性地加强跨周期调节,有力有效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不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支持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持续实现较高增长、较低通胀和较多就业的优化组合。
在总量方面,我国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同时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有力实现货币信贷平稳增长与实体经济需求向好的正向反馈。2023年以来,人民银行两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累计x.x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超过x万亿元。截至2023年x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xx.x%,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x.x%,有力支持了经济恢复发展。
在结构方面,人民银行充分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根据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需要动态调整支持重点,加快工具创新,逐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为金融直达实体经济,支持制造业、普惠金融、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作出重要贡献。
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人民银行创造性地推出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精准纾困助企,推动实体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截至今年x月末,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总计x.x万亿元。
总的来看,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有力、有度、有效,稳健的货币政策对促发展、稳就业、保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数据显示,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从xxxx年的xx.xx万亿元攀升至xxxx年x月的xxx多万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xx%以上,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当前,国际经济金融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的同时仍面临需求不足等挑战。为此,金融系统要紧扣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这一关键点,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这意味着,今后一段时间,我国仍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各项政策措施不会大起大落,不会搞大水漫灌。货币政策既要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要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同时,更好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同时,会议强调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加强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这要求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在总量上保持货币信贷和融资增长合理、节奏平稳、效率提升;在结构上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精准滴灌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企业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宗旨。无论是管好货币信贷总闸门,还是加强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都要锚定服务实体经济这个根本宗旨,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金融棋活,全盘皆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金融系统要持续用力、乘势而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折不扣落实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强化使命担当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鲜明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强调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为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金融机构要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不断开创金融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建设金融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意义非常重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金融系统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把住了发展大势,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才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为此,要锚定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问题导向,增强责任意识,落实“八个坚持”,做好五篇大文章,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加强党的领导,完善金融治理。要自觉把各项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置于中国式现代化场景下谋划和推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确保中国特色金融之路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提升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改进优化产品和服务流程,以更加专业高效贴心的金融服务,全方位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升客户获得感和满意度。
加大实体经济金融支持,提升服务质效。全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向重大项目、制造业、科技创新、民营和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适配性,助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守牢风险合规底线。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不断增强对风险的预判、应对和处置能力,牢牢守住风险合规底线,以自身安全维护国家稳定和金融安全。
加强金融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确保工作部署落实落地。推进高素质专业化金融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谋划、综合施策,优化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环节工作,不断增强金融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本领。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催人奋进。金融机构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加大政策实施和工作推进力度,以新气象新作为,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贡献力量!
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站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这一新的目标起点上,基于当下经济金融背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针对资本市场部署了多项重点任务。其中提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这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资本市场工作的指引,也是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
资本市场是配置资本性资源的市场,一头连着实体经济,一头连着资金供给方。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直接关系到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从沪深交易所成立至今,资本市场xx余年间在持续改革中不断提升基础制度的适应性包容性,服务了一批具有核心技术、行业领先、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上市融资。截至今年xx月末,我国A股市场共有xxxx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约xx.x万亿元。特别是近x年来,随着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以及xx所相继问世,各类资本要素赋能实体经济,尤其是助力科创企业、中小企业的渠道日益畅通。
当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框架日趋完善,但这不等于市场功能的完全有效发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优化融资结构”“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给资本市场发展提出了要求和指明了方向。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金融资源被更多用于推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成长是必然趋势。推动注册制走深走实,要加强基础制度和机制建设,提升发行审核效率,更加精准有力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建立健全针对性支持机制,引导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要探索可转债、优先股、资产证券化等其他股权融资方式,满足不同类型企业融资需求,从而提高经济效率;要加强信息披露监管,确保长期资本源源不断输送到符合国家战略发展的产业。
资本市场是交易资本性资源的市场,一头连着融资端,一头连着投资端。只有一、二级市场协调平衡发展,投资端、融资端形成良性循环,才能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同时促进自身健康发展。在会议强调的着力做好当前金融领域重点工作中,“活跃资本市场”是其中之一。7月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后,一揽子政策措施渐次落地,其中最受市场关注、与投资者联系最紧密的是加快投资端改革,包括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等。近期,上市公司、社保基金、中央汇金、公募基金等各类机构和长期资金纷纷布局,逐步加大入市力度。
当前,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工作逐步走向深入,但提升投资交易便利性,营造各类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改革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难点痛点堵点不容忽视,亟待打通。例如,如何提高长期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的积极性,如何推动资本市场产品工具的有效创新等。资本市场是直接融资的市场。会议指出,“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也是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的重点工作之一。作为我国最重要、规模最大的直接融资市场,债券市场在促进直接融资、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截至xx月末,我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达xxx万亿元,较20xx年末增加xxx万亿元。与此同时,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促进下,双创债、科创票据、碳中和债、可持续发展挂钩债、乡村振兴债、革命老区债等债券新品种不断涌现。
扩容增量为债券市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向高质量发展继续迈进,促活力、防风险缺一不可。要进一步促进股债联动,加强债市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满足各类型发行人和投资人需求;应深化改革,夯实法律法规制度,加强机构教育,提高市场效率和透明度;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债券市场风险防范预警和识别机制,保障市场稳定运行;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吸引境外机构参与中国债市,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与合作,在保证金融安全基础上深化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路虽远,行则将至”。对于接下来资本市场应扎扎实实办好哪些事情,“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是一个总纲,也是一个准则。锚定畅通金融与实体经济循环这一目标,我们期待资本市场带来更多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
坚持笃行实干全力做好五篇大文章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对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明确了工作重点、提出了更高要求。金融机构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来思考、谋划、推进金融工作,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全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培育新动能新优势需要金融资源的精准滴灌。紧扣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意在长远、志在未来。“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既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也是未来金融政策、金融服务和金融创新的落脚点。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提出,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圈划了重点。
近年来,金融资源已快速向上述领域集聚。绿色信贷、普惠信贷、科技信贷增长提速,养老金融产品持续丰富,适老化金融服务不断优化。央行数据显示,截至x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绿色贷款同比增长xx.x%,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xx.x%,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xx.x%,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商业银行应践行责任担当,发挥自身特色与优势,全力做好“五篇大文章”,以实际行动担负好时代赋予的光荣职责使命。
深刻理解丰富内涵,优化产品服务。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认识科技自立自强、碳达峰碳中和、共同富裕、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人工智能和数字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其新趋势、新特点、新要求,创新服务机制,丰富产品体系,倾斜业务资源,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力度、广度、精度。要在把握核心内涵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五篇大文章”的外延,发挥金融资源引导作用,形成产业带动金融、金融带动产业的良性循环。
发挥大行“头雁”作用,完善金融体系。会议提出“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作为金融服务主力军,在支持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五篇大文章”,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要有效发挥国有大型金融机构集团化经营优势,协同集团内各类型机构,综合运用信贷、股权、债权等,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要发挥好“头雁”作用,在做好“五篇大文章”的过程中,形成更多典型实践和宝贵经验,为提升金融业整体服务质效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与案例。要加强与中小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保险机构等协同合作,不断做优做强,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金融保障。
探索形成特色优势,培育发展动能。要主动补齐服务短板,努力锻造业务长板,形成独特优势和市场竞争力。要探索借助金融科技,不断提高服务效率,扩大金融覆盖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要高度重视人才的重要作用,加强人才培养,形成奋进向上、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要深入挖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与金融有机融合,按照“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的要求,确保金融业行稳致远。
“五篇大文章”充分彰显了金融工作的时代特征,金融机构要深刻领会、主动发力、积极作为,持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稳定的金融环境。
吹响金融改革发展新号角
刚刚闭幕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给我国金融工作设定了新目标,首次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扎实做好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这是本次会议给金融工作划出的重点。
本次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金融系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会议指出,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会议强调,金融系统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本次会议提出,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
“我们要健全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加快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完善基础货币投放和货币供应调控机制,坚持人民至上,既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也坚决不能让老百姓的票子变‘毛’,要守护好老百姓手里的钱袋子。”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对于哪些是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本次会议旗帜鲜明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实际上,这也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重点支持的领域。截至x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xx.xx万亿元,同比增长xx.x%;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x.xx万亿元,同比增长xx.x%,科创板、创业板和xx证券交易所也充分发挥了服务“硬科技”、科技创新、专精特新企业的作用;养老金融方面,过去几年有颇多创新亮点,个人养老金制度建立,养老理财试点、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取得积极进展。
围绕下一步工作,邹澜表示,人民银行将不折不扣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围绕优化资金供给结构,他表示,人民银行将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强化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及其他国家重大战略的金融支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二、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要实现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这一目标,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是主题,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为主线。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通过改革、调整和优化金融供给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安全的金融服务。”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李斌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具体来看,要推动金融机构改革,促进规范健康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优化金融机构布局,构建由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风险投资等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持续改善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三农’等金融服务。”xx分析道。
本次会议指出,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谈及完善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招联首席研究员xxx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型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发挥主力军和压舱石的作用,在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发挥关键作用;中小金融机构要发挥管理层级少、贴近市场和客户的优势,在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薄弱领域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政府等公共机构要进一步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积极搭建基础信用平台,做好底层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共同打造良性互动的金融市场生态体系。
对于会议提出的“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李斌表示,人民银行将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高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深化金融市场制度性开放,推进xx、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发挥金融服务的枢纽功能。
三、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本次会议xx次提到风险,xx次提到监管(排除提及监管机构x次)。其中,更以较大篇幅专门强调,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从当前金融业发展趋势和特征看,金融业综合经营深入开展,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的交叉性金融产品不断涌现,金融风险更趋隐蔽和复杂。
本次会议指出,要“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今年x月,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挂牌时,局长李云泽也表示,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努力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大力推进央地监管协同,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xxx认为,应强化监管统筹协调,实施功能监管、行为监管、持续监管和穿透式监管,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严禁“无照驾驶”和超范围经营,提高监管针对性,同时加快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更好地防范化解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
针对市场关心的房地产领域,本次会议强调,要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并强调要合理引导预期,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
xx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xxx就本次会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本次会议提出房地产企业新的监管模式,即主体监管和资金监管来看,未来将从两条路径进行监管。“一是对主体的监管,即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对该主体全口径、全渠道的融资进行监管,以财务风险指标为手段,构筑监管的底线、兜牢监管的架构,预警并防范企业出现风险和蔓延;二是对资金进行监管,即对资金从金融机构流出到企业,以及企业后续资金的流转,进行穿透式监管,确保资金符合最初设定的用途。”他进一步分析道。
对于地方债务风险,会议强调要“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xx首席宏观分析师xx分析认为,xx月份主要用于缓释各类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突破万亿元,意味着“一揽子化债方案”正在进入落实阶段,在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下滑背景下,可以有效遏制隐性债务风险。对于何为“长效机制”,xx认为,这主要是指要切实防范“一边儿化债一边儿新增”,同时推动地方融资平台企业转型,从根本上控制地方债务增长。
从监管到市场全面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xx月xx日至xx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xx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金融工作,分析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
相关受访专家表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是我国金融领域最高规格的会议,在金融监管、市场体系、防范风险等领域的政策部署对我国中长期金融业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全面加强金融监管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招联首席研究员xxx对本报记者表示,从当前金融业发展趋势和特征看,金融业综合经营深入发展,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的交叉性金融产品不断涌现,金融风险更具隐蔽性、复杂性和传染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第一,应强化监管统筹协调,实施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严禁“无照驾驶”和超范围经营,提高监管针对性。第二,应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本次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之后,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峰”监管正在形成,有助于减少监管交叉和监管空白,提升监管质效。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xx市经济学会副会长xx对本报记者表示,会议强调要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框架下的重要内容。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加强了金融监管的相关部署,通过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成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进一步完善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为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做好了顶层设计。
“这次会议传递出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防范化解风险。”xx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xx交大xx高级金融学院教授刘晓春告诉本报记者,当下,做好金融工作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要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做好金融工作的决策规划、监督管理等顶层设计,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这也是金融工作重要性的具体体现。在加强对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方面,也对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等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在金融监管方式和管理理念方面,提出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人民性和支持实体经济,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
xxx表示,下一步,应加快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推动中央和地方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更好地防范化解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要充分运用金融科技尤其是监管科技手段,提高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强和改进对数字金融领域的监管,提升监管的有效性。另外,还需要金融业“自我革命”,要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机制等,提升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内生机制和能力。
xx认为,未来几年,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将成为我国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具体来看,要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尤其是跨行业、跨市场的金融业务,不同类型机构间的交叉业务,非法集资、欺诈销售、操纵市场、信息泄露等违法违规行为,多层嵌套的复杂运行结构或金融产品,各类金融行为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以及对中小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市场等重点风险领域的监管。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将有助于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个健康、稳定的金融环境。
二、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
会议强调,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强化市场规则,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
在打造现代金融机构方面,会议首次提出要“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xx表示,未来或出台更多政策支持投行机构和投行业务发展,为实体企业提供更多投融资渠道。会议强调要“完善机构定位”“健全法人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支持中小金融机构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各类政策性银行强化其支持国家重大战略的职能定位;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在打造现代市场体系方面,本次会议再度提出“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xx表示,目前注册制改革已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未来将积极支持和发展多层次股权市场,进一步提高股票发行的审核注册效率,完善股票发行制度与退市制度,强化市场行为监管,强化对控股股东、高管等“关键少数”的监管,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会议提出要“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未来将继续加强债券市场建设,促进债券市场各类基础设施之间有序互联互通。构建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将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改革端协同发力,进一步强化市场规则,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
xxx认为,从机构和市场体系看,我国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要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以开放包容的精神,构建整体协同、分工明晰的服务网络,形成大中小机构合理分布、良性竞争的发展格局。其中,大型金融机构进一步发挥主力军和压舱石的作用,在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发挥关键作用;中小金融要发挥管理层级少、贴近市场和客户的优势,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薄弱领域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他机构如互联网平台,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科技、数据优势,积极输出产品和模式,不断降低流量和支付成本。政府等公共机构要进一步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积极搭建基础信用平台,做好底层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共同打造良性互动的金融市场生态体系。
xxx特别强调,要采取措施防范大型银行非市场化过度下沉给中小银行带来的“挤出效应”,构建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长效机制,加快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化险,推动中小银行真正成为多层次、广覆盖银行机构体系的重要部分。中小银行应回归本源,扬长避短,围绕区域经济特点和中小微企业客户需求,聚焦重点行业和客群,实施具有区域、行业和客群特色的特色化、差异化经营。
三、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会议强调,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当前,我国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要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xx表示,具体来看,未来一个时期,将积极应对以下四方面风险。一是地方债务风险。疫情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尤其在房地产市场下行和土地出让金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地方债务压力凸显。因此,会议特别提出要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二是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中小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面对冲击时往往容易出现流动性风险。因此,要完善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着力强化早期纠正硬约束,推动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该出清的稳妥出清。三是针对非法金融活动,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四是加强外汇市场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稳预期、防超调”,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防范跨境资金异常波动风险,维护外汇市场稳健运行。
本次会议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对此,刘晓春分析说,一是要理顺地方政府负债的各项秩序,二是地方金融监管责任需要落实到位,三是对金融犯罪、金融腐败等问题也需要权责到位。在防范风险方面,“从这次会议看,风险不仅包括国内风险,也要防范国外金融风险对我们的冲击和影响。对于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和高度是站在这样一个视角来看的,和传统的还是不一样。尤其是当前要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比如跨境金融风险的影响等。此外,还包括对汇率以及货币政策等都提出了一系列的安排,全面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金融风险。”
由于中长期国内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次会议将防范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要求更好地支持刚性、改善性和保障性住房需求。xx表示,会议首次提出“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措辞基调与x年前的以“防范+控制”的理念相比更进了一步。不仅要求做好防范工作,更需要构建化解风险的长效机制,加强房企预售资金账户的监管力度。在房地产宏观审慎背景下,资质相对优良的房企可能加大各类金融工具的利用,包括银行信贷、债券、信用违约掉期(私募CDS)、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引入资产管理公司(AMC)等举措,缓释并降低房企金融风险。会议明确,对房企金融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预计房地产融资将平稳有序,具体的做法是延长房地产“金融xx条”支持政策的实施期限,指导金融机构用好xxxx亿元专项借款、xxxxx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加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支持力度,做好“保交楼、保民生”工作。
xx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对本报记者表示,此次会议提及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也说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和金融工作有较大的关联。除了降低三高,如高杠杆、高周转和高负债等内容外,当前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和金融关系其实也有很多新意。比如说,各地都在推进现房销售模式,其实现房销售模式推进下,预售制度或预售资金监管政策会发生改变,而这就涉及房地产金融工作的调整。
着力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在中央金融委、中央金融工委组建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进入公众视野。
xx月xx日,据新华社消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xx月xx日至xx日在xx举行。会议指出,要清醒看到,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
自19xx年起,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召开过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作为金融系统最高规格的会议,每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均对我国下一步重大金融改革方向和政策“定调”。
一、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会议指出,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
xx首席经济学家xx对第一财经表示,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合理货币条件。考虑到近期政府债发行规模大,市场资金面存在一定压力,预计央行将继续通过降准和续作MLF方式向市场提供流动性。同时会议提到,跨周期和逆周期条件,目前经济复苏仍不牢靠。
值得注意的是,xx月制造业PMI录得xx.x%,较前值回落x.x个百分点,PMI指数重回荣枯线下方,体现了我国经济持续恢复的基础仍需巩固。
xx认为,这意味着央行未来仍需通过总量和结构性工具,支持实体经济复苏。
此外,会议强调,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
二、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
随着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推进,全新的中国特色金融监管体系正在形成,即中央金融委和金融工委行使集中统一领导权,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外汇管理局等作为具体落实的行政部门。
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xx首席研究员xxx对第一财经表示,在本次金融监管体系改革之后,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峰”监管正在形成,有助于减少监管交叉和监管空白,提升监管质效。
具体而言,改革后,xx银行主要负责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和金融消费者、投资者权益保护;证监会资本市场监管,增加了企业债券发行审核等职。
xxx建议,下一步应加快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推动中央和地方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更好地防范化解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不能只依靠金融管理部门,更需要金融业‘自我革命’,要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机制等,提升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内生机制和能力。”
三、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
随着“认房不认贷”等政策落地,政策层面多箭齐发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会议指出,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xx认为,未来对于刚性、改善性和保障性三大工程建设将成为房地产金融的主要发展方向。中指研究院认为,当前,“稳房价”“稳预期”才能更好地促进房地产市场修复,从政策趋势来看,未来xx、xx、xx有望按照因区施策原则,优化限购政策,xx限购政策亦有进一步优化空间;xx、xx优化普宅认定标准、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贷利率等亦是重要方向。
四、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
20xx年以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速度大大加快,外资机构准入限制大幅度放宽,金融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基本取消,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外资金融机构以更快的速度进入中国市场。
会议提出,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增强xx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实际上,我国一直稳步扩大制度型对外开放,持续推进金融业开放新措施的法规修订和制定。例如,日前,金融监管部门修订《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调整非银机构部分事项准入条件,有助于引进更多的外资金融机构更方便地进入中国市场,进一步扩大和深化金融业对外开放,更好地强化中国金融业市场良性竞争。
xxx建议,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如应持续扩大外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支持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设立更多机构,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强与中资金融机构合作,更好地融入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大势。随着对外开放进程不断深入,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不断发展,我国金融市场的交易结构、业务模式将更加复杂,呈现出跨国别、跨市场、跨领域的特点。所以,金融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弥补制度短板和监管空白,特别是要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分析和预警。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多篇)金融工作主题研讨发言、心得体会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