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念是灯》读书笔记
信念是什么?信念是在野外迷路时的路标,是路标给了我们希望,是路标指引了我们前进的方向。信念也是如此,只要我们拥有信念,我们就会成功。
鲁西南深处有一个贫穷的村子叫姜村,后因有好几个人考上大学,硕士甚至是博士而闻名于世,再后来这个村的名字改为大学村。上大学的孩子们并不是因为生活条件变好了,也不是因为吃什么东西而变得聪明了,而是因为这个村子新调来了一个新教师,这个教师给他们灌输了这样一条信念:他们将来都是杰出的人,上天给了他们一个美好的未来,倘若现在不好好学习,那么将来将一事无成。就这样孩子们变得爱学习了,不贪玩了,最终几经努力成为国家栋梁之才。这不能不证明信念的重要。是信念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是信念成就了孩子们的未来,又是信念实现了孩子们的价值。又是信念给了他们成材的希望,又是信念成就了他们的成功。
相反,没有了信念就没有了希望,没有了希望就没有了斗志,自然会失败。看看生活中无所事事的人,再看看生活中没有作为的人,他们与其他人少了什么?是智商吗?是才能吗?不,都不是!而是他们从小就失去了人生的路标,从而一落千丈。
由此可见,信念是灯,他在困境面前给人们照亮了路,让人们实现了价值。信念是剑,他给人们面对困境的勇气和力量,助人们一路成功!
第二篇:读书的名人故事、名言
读书的名人故事:
闻一多醉书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华罗庚猜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侯宝林抄书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张广厚吃书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每看一本书,不是一上来就从头至尾地去读,而是对着书本闭目沉思,猜想书中写了些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
再打开书。如果书的内容与自己的猜想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如果与猜想的不同,他就认真地去读。华罗庚的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孔子一生勤奋学习,到子晚年,他特别喜欢易经。易经是很难读懂的,学起来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复诵读,一直到弄懂为止。因为孔子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张,书是用竹简或木简写成的,既笨又重。把许多竹简用皮条编穿在一起,便成为了一册书。由于孔子刻苦学习,勤展书简,次数太多了,竟使皮条断了三次。后来,人们便创造出了“韦编三绝”这句成语,以传诵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
战国时的苏秦,夜以继日地读书,实在太累了,就用锥子刺腿来使头脑清醒;汉代的孙敬,为了防止读书时瞌睡,便用一根绳子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房梁上,只要一打瞌睡就会被扯醒。这就是历史上“刺股悬梁”的故事。
晋朝的车胤、孙康、匡衡,家里都很穷,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夏天的晚上,车胤用纱布做成一个小口袋,捉一些萤火虫装进去,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亮看书;孙康在严寒的冬夜坐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读;匡衡在墙上凿了个小洞,“偷”邻居家的一点灯光读书。成语“囊萤映雪”和“凿壁偷光”所讲的就是这几个故事。
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有一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夜深了,佛殿里忽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小和尚们吓坏了,以为里面有鬼,立刻报告给老和尚。于是,老和尚带领小和尚捉鬼,没想到“鬼”原来是一个叫刘勰的穷孩子,他在借佛灯读书呢。刘勰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伟大的文学理论家。
苏廷吹火读书
“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每欲读书,总无灯烛,尝于马厩中,借火照书诵焉,其苦如此。”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管宁割席分坐
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 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屈原洞中苦读
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高尔基救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5、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6、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7、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8、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9、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10、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11、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12、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
13、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8、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9、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10、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11、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绍斯
12、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13、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14、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5、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16、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17、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18、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19、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20、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21、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22、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23、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第三篇:读书(心得,故事,名言)
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宋濂冒雪访师:
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名人名言
●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苏轼
●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将发射火星。——雨果
●有能力而不愿读好书的人和文盲没有两样。——马克·吐温
●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笛卡尔
●一个人如果他不知道学习的重要,他永远也不会变得聪明。——毛泽东
读书心得
过去,无数优秀人物用自己的成长经历作了验证。今天,100多个国家以“让世界每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的现实选择作了回答。
从“开卷有益”的古训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劝勉,从“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的激情召唤到“书是人类发出最美妙声音”的深情吟唱,人们相信,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书籍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丰富人生。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人生在世,除了物质生活之外,还应有自己的精神生活,而这往往是从读书开始的。一本好书,就象一艘航船带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广阔海洋,延展生命的有限疆域。“生命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书籍是哺育心灵的母乳、铸造灵魂的工具、启迪智慧的钥匙。读书,使我们的精神不再贫乏,生命不再贫弱,人生不再孤独,让我们成为有信念、达情理、知荣辱的人。
读书改变人生。阅读对人的成长影响至巨,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精神成长,与他的阅读息息相关;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决定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影响着这个国家的未来走向。“人若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观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一个不爱读书的社会是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不愿读书的民族,是创造力贫乏的民族。崇尚读书,才能让民族的发展保持生命的活力。
第四篇:名人读书的故事和名言
名人读书的故事和名言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陈毅吃墨水
陈毅小时候非常喜欢读书。有一次,他正在看书,妈妈端来饼和芝麻酱,叫他蘸着吃。他一边看书,一边吃饼。书桌上有一个大墨盒,他竟把饼蘸到墨盒里,一口一口吃得很香。妈妈走进屋,看到他满嘴都是墨,吃惊地叫了起来。这时,他才发现蘸的不是芝麻酱,而是墨水。
妈妈一边责怪他,一边心疼地拉他去漱口。他却笑着说:"没关系!吃点墨水好哇,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呢!"
牛顿的故事
牛顿一六四二年出生在英国一个普通农民的家里。在牛顿出生前不久,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在他两岁那年改嫁了。当牛顿十四岁的时候,他的继父不幸故去了,母亲回到家乡,牛顿被迫休学回家,帮助母亲种田过日子。母亲想培养他独立谋生,要他经营农产品的买卖。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多么不愿意离开心爱的学校啊!他伤心地哭闹了几次,母亲始终没有回心转意,最后只得违心地按母亲的意愿去学习经商。每天一早,他跟一个老仆人到十几里外的大镇子去做买卖。牛顿非常不喜欢经商,把一切事务都交托老仆人经办,自己却偷偷跑到一个地方去读书。
时光渐渐流逝,牛顿越发对经商感到厌恶,心里所喜欢的只是读书。后来,牛顿索性不去镇里营商了,仅嘱老仆人独去。怕家里人发觉,他每天与老仆人一同出去,到半路停下,在一个篱笆下读书。每当下午老仆人归来时,再一同回家。
这样,日复一日,篱笆下的读书生活倒也其乐无穷。一天,他正在篱笆下兴致勃勃地读书,赶巧被过路的舅舅看见。舅舅一看这个情景,很是生气,大声责骂他不务正业;把牛顿的书抢了过来。舅舅一看他所读的是数学书,上面画着种种记号,心里受到感动。舅舅一把抱住牛顿,激动地说:“孩子,就按你的志向发展吧,你的正道应该是读书。”
回到家里后,舅舅竭力劝说牛顿的母亲,让牛顿弃商就学。在舅舅的帮助下,牛顿如愿以偿地复学了。
匡衡凿壁偷光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
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孙敬头悬梁
——汉朝时儒学大师孙敬小时候读书十分刻苦,经常读到深夜,因为怕自己睡着,就把头发用绳子系在屋梁上,每当自己昏昏欲睡,头垂到一定的时候头发就会被拉得很痛,从而防止自己打瞌睡犯困。
苏秦锥刺股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
闻一多醉书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鲁迅卖奖章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 车胤
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他为此十分苦恼。
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读书名言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托尔斯泰
第五篇:《巨流河》读书笔记
谭捷 2014080161
饱含历史温情与敬意
——读《巨流河》有感
看罢《巨流河》,合上书的瞬间,我看到的是几十万同胞们仓皇地沿着雄鸡状地图逃窜。他们拖家带口,扶老携幼地从东北出发,顺着黄渤海来到南京,随即浩浩荡荡的沿着秦岭-淮河线奔跑,途径汉口、湘乡、桂林、怀远至重庆。当本以为可以结束征程回归原点时,却被迫无奈的撤退至距离更远的台湾岛,至此终生未能还乡。
这一路上无不伴随着对炮火轰炸的恐惧,对亲人离世的悲痛。在颠沛流离中,每到一处陌生的地方,唯一的希望就是可以拥有永远的家,不再居无定所。可是,国已破,家何在?
这就是《巨流河》的世界。齐邦媛以回顾自己的一生折射时代的动荡不安,见证一代人的成长历程。从东北巨流河起,辗转回归到台湾的哑口海。至今,两条河流依然川流不息,她们能否领略两代人心中的痛?
战争无情
与龙应台《大江大海1949》通过访问不同的战争亲历者还原战时残酷场面不同,齐邦媛笔下的战争,并没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没有多的战争情景,也没有通篇的场面描写,所有的细节只是淡淡的贯穿于生活中。正因如此。在阅读间,我很多时候以为自己畅游在小说的世界中,一切发生的那么自然,就是一个从东北辗转大半个中国的小女孩的故事。就在我被带入了小女孩世界的时候,突然,有个小男孩说,不知道为什么爸爸的头颅被挂在了城门上。这突如其来充满现场感的描述令沉浸在小说世界的我不寒而栗——原来这并不是小说,是事实,是抗战时期一个小女孩真真切切的生活。
这种冲击,令人有合上书闭眼思索片刻的冲动。脑中所想尽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与冷酷无情的战争,这两者撞击在一起,心中平静的湖面立刻激起千层浪。最真实的文字,往往才能迸发出如此强大的力量。我想对于当年还是小女孩的齐邦媛来说,并不懂得何谓战争,她还不能理解为什么小男孩爸爸的头颅会挂在城门上。可是身为读者的我们理解了,并且被深深触动。对于半带自传式的回忆录,这种低调的叙述方式再恰当不过了。
当然,我们在作者细腻的描写下仍旧可以感受战争的残酷和人们的恐惧。江苏、无锡失守后,南京渐成孤城,人们疯狂地蜂拥而至火车站。“成千上万,黑压压地穿了棉袄大衣的人,扶老携幼都往月台上挤,铺盖、箱笼满地,哭喊、叫嚷的声音将车站变成一个沸腾的大锅。”车厢内坐不下的,就蹲着;蹲不下的,就站着;站不下的,就爬到火车顶上。只要能上车,就能活着。满载“求生”梦想的火车,日以继夜地行驶,不会因为谁在过隧道时失足掉落而停下。因为此时大家心里都想着,如果晚走一刻,难保身后的日军炮弹落下,炸到粉身碎骨。年仅13岁的齐邦媛目睹了这些人性脆弱的一面,难怪感慨“那些凄厉的哭喊声在许多无寐之夜震荡,成为我对国家民族,渐渐由文学的阅读扩及全人类悲悯的起点。”
逃亡沿途所经之处,在齐邦媛看来都是美丽且难忘的。不管是“山明水秀”的湘乡还是“璀璨发光”的怀远,都代表着短暂的太平与安宁。的确,当人生的最大希望只是活下去的时候,身边的一切都变得如此美好。
教育:弦歌不缀
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博览群书,从德国留学归来后一心致力办教育。先担任同泽中学校长后创立国立东北中山大学。漫长的逃亡路上,他总不忘带着近千学生共同横跨大半个中国疆域。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找到能容下数十人之处,就是老师上课的地方;不论什么时候,学校“永远带着足够的各科教科书、仪器和基本设备随行。”常常在行进的队伍中,父亲忙于疏导逃难的学生无法与家人同行,因为“在他的心中,那近千人的学生,都是他的孩子,都必须带到安全的、有希望的地方去”。对许多丧失至亲的孩子来说,老师就是他们的父母,学校就是他们的家,读书就是他们回报国家、赶退外敌的最好方式。
国家沦陷,领土与日俱减,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感慨:“积弱至此,苟不自强,奚以图存?而自强之道,瑞在教育。”当年张伯苓由水师学堂毕业,在通济轮实习时目睹面黄肌瘦、精神涣散的中国士兵与英姿飒爽、神采奕奕的英军。两者相对,胜负不言而喻。国人在国难当头之际依然毫无纪律毫无尊严,慵懒至此境界,他坚信,唯一能够振奋起民心的只有教育。于是果断离开海军,大办教育。这与鲁迅当年弃医从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兵力上的不足可以靠师夷长技解决,但是精神上的萎靡,知易行难。
齐世英和张伯苓等前辈们清楚意识到教育才是根本,他们倾其心为下一代人创造尽量稳定的教育环境,外面战火纷纷,课堂依旧书声琅琅。如今太平盛世,社会却浮躁万分,真正定下心来做学问的人少之又少。与战乱中颠沛流离,每一天存活下来都是奢侈的年代依旧坚持读书学习的那辈人相比,我感到惭愧无比。南开臭虫围困,重庆夏天酷热,川西面临随时撤往雷马屏娥危机,齐邦媛等人依旧挑灯夜读不曾摒弃学业。反想今日大学生,从学生宿舍到教室不过二十分钟路程却依赖于电动交通工具,在校方下令禁行时怨声载道,更有甚者称夏日炎炎此禁行举措会削减学生上课兴致。决定求学与否是求学之心而非其他外在因素,无心向学者就算在温室中也无法专注,就像张伯苓校长看到的中国士兵,穿着正统的服装,依然精神涣散。这样看来,我们今天的教育又进步了多少?
而对齐邦媛来说,文学是她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收获的最大喜悦。不论是撒石灰的童年接触的文学作品抑或后来从雪莱的《云雀之歌》和济慈的《夜莺颂》感受到的心灵共鸣,甚至未来远赴美国深造文学,一路走来,文学溶于她血液中,是安抚幼年战争创伤的有效药剂。这么说来,抗战结束后她赴台湾是最正确的。如果留在大陆,动荡的文革十年将令以文学为生命的齐邦媛受到何等折磨,也许比战争更可怕。
教育与文学,始终贯穿《巨流河》全文,是串联全书的两条重要线索。前者承载着齐世英那辈人富国强邦的心愿;后者则保存齐邦媛动乱中心灵的纯净。让我们看到,乱世中总有曙光,胜利在即,弦歌不缀。
献身文学
在我看来,最让齐邦媛终生怀念的与其说是故乡东北,不如说是重庆沙坪坝上与父母共度患难的家。她于东北的情谊更多的是源于父母亲对东北挥之不去的怀念。那里有母亲在牧草中歌唱的“苏武牧羊”,更是父亲心中渡不过的巨流河。晚年缭绕在齐世英心头的仍是巨流河那场拉开东北灾难的战役,尽管齐邦媛在书中反复表示“历史不可假设”,但在行文间无不流露出改写家乡命运的希冀和渡不过巨流河诱使东北沦陷的惋惜。可对于齐邦媛自己,东北只是她出生和幼年成长的地方,记忆中更多的是少不更事漫山遍野奔跑的情景。甚至抗战结束离开川西后,她只是徘徊于上海和北平,未踏足东北半步。
但正是在东北,奠定了齐邦媛的文学情怀,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母亲“把那苍茫大地的自然现象、虎狼豺豹的威胁,和那无法言说的寂寞人生化作许多夏夜的故事,给我童年至终生的启发”。
齐邦媛是幸运的,在战乱的年代,依旧获得连续学习的机会,并且父亲对待她的教育十分认真,不是因为女儿身的缘故而无视教育的重要。在南开求学时,有幸接触《时与潮》杂志的编辑们,阅览外国著作,大学期间更遇到了朱光潜等教授的教导。凡此种种,奠定了她日后献身文学的坚持。从头至尾重温那段动荡历史,不难理解齐邦媛后半生为推动无政治文学和文学编译所做的努力。
“所谓对其本国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这是钱穆先生《国史大纲》首页所述。我想,重温中国半世纪动荡的历史和饱受摧残的人性,这是现世人们所必修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