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路决定出路》读书笔记
1、勤奋的人未必成功,你一天到晚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对你周围的人既不熟悉也不了解,当然别人也就不了解你,也就想不起来推举你,提拔你了。你如果下班后经常和大家一起谈天说地,和大家一起去活动活动,也许效果会好得多。
2、工作时总是抱着“努力工作”的想法,而不是遵循“老板需要我做什么”的做事原则,这个是错误的。
3、现代员工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拥有别人不具备的某种能力或专业技能,才会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员工。巴尔塔拉在《智慧书》中写道:“在生活和工作中,要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变得不可替代,让别人离开了你就无法正常运转。这样你的地位就会大大的提高。”
4、在辛勤耕耘前,最好在心中掂量收获的分量。不能盲目地埋头苦干,尽量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能有所收获的事情上。
5、任何工作,如果按价值顺序排列,那么总价值的80%往往来源于20%的项目。将有限的精力充分投入到对全局起着关键作用的重要的事情上,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6、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就会自然地聚焦到这件事情上面。这种高度聚焦的境界能够产生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
7、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关键在于能够用好关键的一个或几个人,让这些关键人对自己服服帖帖,再由这一个或几个关键人指挥千军万马,创造伟业。成功之道,贵在用人。可能你自己并不优秀,但如果你能找到合适的人,给他们合适的工作去发挥,并且充分激发他们的潜力,那么你就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8、即使你是工作数年自认“资深”的人,也不要倚老卖老,妄自尊大,否则很容易被淘汰出局。学习是给自己补充能力,现有输入,才能输出。成功是不断学习不断提升的过程。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过时的知识等于废料。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摄取能量,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生存下来,否则就会被淘汰。
9、刚开始工作时,他们一般都会充满热情,非常努力、认真、勤快、好学。但是,工作了一两年以后,往往会对工作失去新鲜感,缺乏新的刺激,很多人就会失去对工作的热情,很难再认真做事了。
10、你在某些时候必须超越经验去考虑问题,尽最大努力摒弃保守的思想。只有这样,你才能突破制约你成功的瓶颈,才能获得一个创新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有很多看起来很难解决的问题,其实往往并不是难在问题本身,而是难在不容易突破自我。换个角度,换一种思维方式,有可能很快找到解决的办法。
11、“一定之规”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它可以使我们高速度,高质量地解决各个方面的大量问题。但凡事皆有两面性,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副作用。
12、一个人如果没有计划。没有条理的去做事,无论干什么都不可能取得成功。事实上,按计划做事对于一个人来说,不仅是一种做事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他的做事态度。
13、外界总是不断出现诱惑,使注意力转移,出现阻力使信心受挫。不要轻易半途而废,不要因为外界的诱惑或阻力而偏离既定的目标。
14、自我满足就意味着停滞不前。一旦一个人自以为工作做得很出色了,那么他就会固步自封,难以突破自我,慢慢地就会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总觉得自己缺少很多东西,需通过思考和学习,快速补上。
15、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做人要有上进心,对自己的要求要高一些。唯有如此,你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6、没有什么比完成别人口中“办不到”的事情更过瘾的事了。人生的一大乐事就是完成别人认为你做不到的事。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信心。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信,有些事情才变得难以做到。不必理睬向你说“不可能”这些悲观字眼的人。
17、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他们只看到了困难,却没有意识到蕴藏在困难中的巨大机会。
所以他们从来就没有踏出自己真正想要的第一步。不过如果你想成功,光有行动还不够,还要坚持不懈,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轻易放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成功之途是崎岖曲折的,它不可能是畅通无阻的康庄大道。”“成功者是踏着失败而前进的”、“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哲理是意味深长的。
18、面对各种艰难的挑战吧!因为在你穷思竭虑,要找出富有创意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最好的机会也将随之而来。
19、真正努力的人都是为自己做事,他们有更高的需求:把这份工作当做长线发展的“职业” 来做。自从他加入公司的那天起,就能够胸怀大志向,能够为自己的目标做准备,能够去努力奋斗,反过来公司就成为他实现自己奋斗目标的平台和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
20、梦想是愉快的,但没有配合实际行动计划的模糊梦想,则只是妄想而已。
21、为自己的成长工作,我们则愿意快乐地投入,前途也无可限量。部门经理忙的时候,经常让他分担一些工作,部门经理升职后自然就是他来接替了。抓住每一个进步的机会,不仅需要勇气、运气和智慧,还要有迎接机会的实力。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机会全摆在你面前,你也未必有勇气接受。
22、忍耐不是屈从命运的安排,吃亏也不是逆来顺受。忍耐是为了积蓄力量,吃亏是为了风雨过后的彩虹。颇有眼光的普利策虽然明知老板对自己不信任,但他仍乐意屈就。为了自己长远的人生目标,他把做人的“忍耐”发挥到极致。在报馆工作期间,他顶住了老板的百般刁难和同事不屑的白眼,虚心研究报馆的各工作环节。
23、对于常人,要想成功,做到一点:专注。专注于目标,专注于要务,专注于最能给自己带来价值的事情。只要专心致志盯住目标,而且不犹豫,不走神,干什么都能成功。就像打井一样,打到一半深度可能没有水,这时你转移方向,就可能前功尽弃。而只要你坚持下去再深挖一下,这口井就能打成。
24、专注是一种至高的境界,是心无旁骛的做一件事情。为了做到这一点,你必须集中你的精神能量,定位在某一特定的想法上,排除一切杂念的干扰。如果你专注于这些思考,把你的注意力全部投入在上面,就会引发你的另外一些与它们相和谐的想法,你很快就能领会到你所关注的这种思想的深刻意义。
25、大多数人往往都太心急了,只想一下子超越别人,却忘了夯实自己的基础。记住:一个经过磨练、能力全面的人永远会比那些只有单一知识或能力的人更有登上顶层的资本。
26、只有做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才有机会锻炼自己全方位的能力,才能让老板看到自己愿意多干,才有机会承担更多的责任,才能够脱颖而出。她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直到拿破仑的私人秘书辞职为止。当拿破仑开始找人来填补这位秘书的空缺时,他很自然地想到这位小姐。
27、古人已说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不操心的人注定只是一个兵,要想做将领,你就得主动操心,把责任担起来。
28、当问题出现后,推诿责任或者找借口都表现出一个人责任感的匮乏。这样的人领导是不会信任和器重他的,甚至会把他扫出公司。
29、这位有心机的主管接到通知后,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因此,他急忙穿上衣服,打车赶赴现场。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报警,接着又请求当地村庄的治安员火速增援。为了控制局面,他拿起喇叭向对方喊话,要求他们派人来谈判,直到民警和治安人员赶来将这帮闹事者拿下。
30、与对手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机会的竞争,机会是至为宝贵的。勇于表现自己,是优秀人才不可缺少的一种品质。
31、领导批评或训斥部下,有时是发现了问题,促进纠正;有时是出于一种调整关系的需要,告诉受批评者不要太自以为是,或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有时候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信和尊严,与部下保持或拉开一定的距离;有时是“杀一儆百”、“杀鸡儆猴”;不该受批评的人受批评,其实还有一层“代人受过”的意思。切记:当领导批评你时,并不是要和你探究什么,
所以此刻绝不宜发生争执。
32、一个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太高明、太有能耐,更不要觉得凡事无己不行,凡事有己便成,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因为,过于抬高自己而不客观的审视自己,过分自我膨胀就会踏上危险的悬崖,注定会走向失败。
33、在交往中,任何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性评价,都在不自觉的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如果他的谈话对手过分的显示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那么无形之中是对他自尊和自信的一种挑战和轻视,排斥心理乃至敌意也就不自觉的产生了。
34、中国有一句谚语:“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其实,放弃是一种睿智。换句话说,放弃并不意味着失败。像下围棋一样,小的利益虽然放弃了,得到的却是最大的利益。
35、一个没有良好的人脉关系的人,即使有知识,有能力,也不一定会有出头之日。闻名世界的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了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
36、交际平台的扩展和交际能力的提高都是在与陌生人的交往中实现的。想让自己的交际面更宽阔,交际能力更强,就要多去跟陌生人接触。跟陌生人交流要学会主动出击,不然你也不吭声,对方也不吭声,相互间就会错过。和陌生人交谈可以体现和加强一个人的自信,还可以体现一个人独立性,也有助于人格发展。突破与陌生人的交流障碍,相信可以使你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培养自己主动出击的能力,做一个主动性强的人,才能使交际能力进一步提高。主动性其实也是个人素质与能力的体现。
37、如果人家问你问题,不要简单回答“是”或“不是”,也要回问对方,让话题能够继续下去。跟陌生人交谈不仅是一次扩展自己交际平台的机会,也是一次锻炼自己的胆量与口才的机会。通过与陌生人的交谈也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38、感情不仅可以作为一种投资,而且是一种长线投资。亲朋好友、同事领导之间平时应该多走动,不要遇到麻烦请求帮忙时就热切的联系,平时没事一年半载不通一次电话。
39、对别人的关心和爱戴是你付出感情的一种方式。朋友或下属生病时要及时探望。关怀要真诚。能帮助别人的地方尽量去帮助,帮助别人有时就是帮助自己。
40、执拗的认为别人的一切都是错误的,必须改变而且企图去改变别人,这是永远也不可能做得到的。因为问题出在你身上而不是别人那里。认识不到这一点,我们只会做太多的无用功,永远也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41、理解需要你花一些时间,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需要你先设身处地去理解别人,然后才能谋求被别人理解。事情刚发生时,我们很难理解对方的做法,甚至为此生气。不过,请按奈住自己,冷静下来,给自己一些时间,你就会悟透它为什么会那样做。想与他人达成相互理解,换位思考是个很重要的方法。与人交往时,要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对方着想。
42、作为一个人也是这样,你最大的容量不是取决于你的长处,反而是取决于你的短处。你要知道自己身上最短的那块“木板”。罗休弗克说:“认识自身的缺点,是一个人最高智慧的表现”而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并努力纠正它,更是智慧的表现。
43、在我们最需要帮助时,可能出现在我们身边的就是我们以前的敌人。因此,即使多一个朋友,有时也不如减少一个敌人好。如果敌人不肯向我们靠过来,我们就主动走过去,伸出和解之手。
44、驾奴时间第一位的原则就是: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每天开始一天的工作前,大声告诉自己三遍:要事第一!如果你认为自己每天工作得很盲目,忙忙碌碌但又效率不高的话,你不妨试试这样做:把你第二天要做的事情列一个清单,按事情的重要程度排序。第二天早上,对照清单上的排序,从第一个开始做下去。
45、养成列工作清单的好习惯,把最重要的事情记在工作日程表的第一栏,从上至下,每天
雷打不动的去做,持之以恒,必然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46、当你好好审视历史上那些成大功,立大业的人物,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从不轻易“拒绝”所打败而退却,从不轻易更改他们的人生目标,不达成他们的理想、目标、心愿就绝不罢休。
47、习惯决定命运。几乎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将良好习惯注入到日常行为中直到形成生活规律。爱迪生真正明白:正是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让人们把自身更多的潜能开发出来。
48、我们业余时间用在哪里?我们用在了和朋友玩闹娱乐上。而亿万富翁的观念之一是,他们绝不会浪费时间和没有问题要解决的人打交道。这些所谓的没有问题要解决的人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闲人。他们通常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思想消极等等。
49、环境改变人。不要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于那些不思进取的闲人聊天上,他们的不思进取会影响到你。尽量跟成功者交朋友,他们对待事业的态度和观念一样会影响到你。交良师益友,有助于自己更快的进步。
50、近朱者赤,那些影响你进步的人、耽误你前途的人、不能在你发展过程中起到好作用的人,应该从你生命中一一剔除。你若想有所成就,你的时间就不能浪费在于这些人纠缠上。因为他们消极的观点和人生态度可能会影响到你的发展和进步。更因为你的时间是稀少的,而且弥足珍贵,你不应该容许任何一个无聊的人来浪费你的时间。
51、把那些无所谓的人从你生命中剔除吧。每个人生命里都会有许多过客,但并不是每一位过客都需要你的挽留,那需要占用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一个人的时间总是有限的。你要想有所成就,就要先点击一下生命中的“删除”按钮。
52、一位理财师说过:“你用一个月的时间跟5位有10年投资成功经验的投资大师学习,那么一个月就等于拥有了50年的经验。”花时间和成功者在一起,向你身边的成功者学习,学习他们成功的方法,采取跟他们一样的行为。每个成功的人士,都有一个成功的榜样,都是学习其他成功人士的经验和方法。只要你能够了解成功的人做哪些事情,采取哪些行动,跟他们做同样的事情,你同样也可以获得成功。
53、所谓“第二时间”,其实就是我们正式工作以外的时间。而正式工作时间我们在这里称为“第一时间”。在竞争中取胜的秘诀,不在于你第一时间完成了什么,而在于你第二时间完成了什么。在大家的智力、精力几乎拉不开距离的时候,唯有时间能拉开差距。充分利用“第二时间”,才能完成更多的计划与目标,才能在竞争中拉大与他人的距离。
54、质能公式中,在能量和质量都一样的情况下,如何比别人更快一点呢?只有依靠更多的时间,别人休息时,你在加速;别人娱乐时,你在加速;甚至别人吃饭时,你还在加速。你自然会跑到别人前面,而这些别人休息、娱乐、吃饭以及坐公交车等工作以外的时间,就是我们说的“第二时间”,充分抓住第二时间,才能让自己在竞争中领跑。
55、零碎时间虽短,但日复一日的积累起来,其总和是相当可观的。凡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人,几乎都是能有效的利用零碎时间的人。
56、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有一种安于现状的自满心态,因此不能达到卓越的层次。自满情绪是精神中的一种毒,必须加以遏制,否则不但会让人丧失进取心,连现状也会越来越差。当你不进步,而别人在进步时,岂不又把你甩在了身后了?
57、有责任感的人,才会主动工作,才会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主动的人实际完成的工作,往往比他原来承诺的要多,质量要高。因此,主动的人,有责任感的人从来不缺乏加薪和升迁的机会。而且,有责任感的人,因为常常做超额的工作,因此他付出的努力肯定比别人多,而他得到的经验也肯定比别人多。对事业主动的人更容易走向卓越,走向成功的巅峰。
58、犹太人的智慧不是凭空获得的。犹太民族是一个“书的民族”。
59、智慧是一个人身上最大的资源。在成功人士眼里,智慧比知识更重要。你脑袋里偶尔冒
出一次智慧的灵光,都有可能改变自己的一生。让我们多去开动自己的脑经吧,因为智慧和灵光都不是等出来的,而是思考出来的。
60、推迟满足,意味着你不能贪图暂时的安逸,你得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立大志得中志,立中志得小志,立小志不得志。放眼长远的人才有得“志”的机会。一个人,尤其是青年人,如果想有更大的发展,就应该“推迟满足”,不要安于现状,小富则安。能够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人,绝大多数都拥有一套长远思维模式,他们会有一个长远的打算,长远的目标。
61、简单点说,你的能力别人没有办法模范,离开你不行,这当然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意义;还有更重要的是,你这种能力,能给你的老板带来利益。只有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拥挤的人才市场中占得先机,才能更快的实现个人价值。
62、把坏事的影响最小化是一种生活的策略,是培养良好心态的手段。当你遇到不顺时,当你受到挫折时,你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坐在床边掉眼泪,而是设法将坏事的影响降至最低。
63、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祸福其实互为因果,可以互相转化,有时坏事也可能往好的方向发展,好事也可能变得对自己不利。
第二篇:幼儿教师读书笔记
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一书中谈到了“一个经验”(an experience)的概念,并将之界定为:“我们在所经验到的物质走完其历程而达到完满时,就拥有了一个经验。”该界定显示出“一个经验”至少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完整性,即“走完其历程”。二是圆满性,即“达到完满”。完整性和圆满性共同构成了“一个经验”的内涵。
应该说.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大多能尊重幼儿对完整经验的需要,比如.给幼儿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让幼儿唱完一首歌,帮助幼儿完整地经历一次科学探索活动,等等。然而,不少幼儿园在追求幼儿经验完整性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幼儿所获经验的圆满性。例如,在美术活动中教师会不断地催促幼儿完成其作品;为了在活动结束时让幼儿得出答案,教师会缩减探索的时间,给予幼儿过多的直接帮助.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表面上看来,教育活动是完整的,教师引导幼儿获得了完成某一个教育活动任务的经验,但这种经验却是肤浅的,不具有累积性。在有限的时间内试图完成一个完整的任务,常常会在关注幼儿经验完整性的同时,以牺牲幼儿经验的圆满性为代价。
那么。如何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使幼儿获得的经验既完整又圆满呢?
一是分解。分解就是把原先过于庞大的“一个经验”分解为一个个小的“经验”。比如。要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就可以让他们通过几次活动分别来探索水的颜色、味道、流动,物体的沉浮等不同特性。对一首歌曲的学习,可以通过体验理解歌词、初步学会演唱、歌曲演唱与表演、音乐游戏与创造等几个层层叠加的活动分步骤地逐渐达成。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每一次都获得了相对完整的一个小的“经验”.而每一个小的“经验”的不断累积便构成了既完整又圆满的一个大的“经验”。这就好比我们成人在读长篇小说和看电视连续剧时的经验历程模式。
二是留白。留白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以收到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留白就是在教育活动设计时间歇性地预留一部分不做任何教学安排的时间。有了在活动设计时有意识的留白后,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才有可能从急迫的教育任务中脱身,才有可能用更多的心力来观察、分析幼儿:当教师意识到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活动计划不一致时,才能根据幼儿现场的反应调整教育计划,切实追随和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使他们通过活动获得深人、满足的体验。
三是时间。充足的活动时间是幼儿获得高质量经验的条件。要让幼儿的经验完整和圆满,教师必须学会放慢脚步,善于等待,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按自己的步调进行探索。有了充裕的活动时间,教师才可以不急于让幼儿获得某个既定的结论,幼儿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自主探索,自己寻找结论,自己发现和修正错误。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幼儿才会体验到挫败与成功,感受到困惑、激动、喜悦、失落、难过等各种情绪,幼儿所获得的经验才会是饱满、充实的,并在与原有经验的汇聚中成为推动幼儿成长的重要力量。
第三篇:幼儿教师读书笔记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记录了她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显现的种种反思,活生生的记录她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记录了她对教育教学的积极的态度。这都让我们觉得他是那么的贴近我们的生活呀。
走进《玫瑰与教育》,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她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对教育人生的塑造,更多的则是感受到窦老师的独立思考、独家发现和独特表达等个性特征的彰显。这本书中我想提及最多的词语就是“读书”二字。“读书-思考-实践”是这个时代的老师应当静下心来要做的一件事,这也是要成为一个有专业尊重的教师的必由之路,作为学生要读书,作为教师更要读书,我理解学生读书贵在培养兴趣,所以只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即可。教师多读专业书籍固然是应当的,但更应当多读一些名著、专著等等,“修身养性、净化心灵”不敢说!但多多少少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培养我们的爱好。从窦老师的这本书中我理解,教师应当是要培养读书的习惯的。
从《玫瑰与教育》中我体会到读书的重要,作为教师更应做好“读书-思考-实践”。窦老师是一名语文教师,书中写的都是她教学生活中的随笔和感想,从书中我看到了她那淳朴、自然的人格魅力,心中盛满阳光,怀着一颗感恩心为人处事的窦老师。这本书中,窦桂梅并没有讲大道理,也没有罗列出许多原则和规律,而是选择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研究教学活动中的“细节”入手,从一些我们常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读者自己去悟出“规律”。
读了《玫瑰与教育》后,我想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勤奋地阅读成就了她的美丽和深刻。请看她是怎样看待阅读的:
“读书,使精神高贵而丰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阔远;读书,让我在有限的从教时间内,实现自身的无限。”
“读书,是我心灵的振翅;读书,是我精神的呼吸。”
“读书虽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
“外在的形貌基于遗传,是难于改变的,但人的精神却可因读书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
“读书是最高档的营养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剂……一个人,只有在读书中才能体验生命的滋味。在读书中身体自然得到运动,大脑自然得到运转,心灵自然被酬劳。”
读书让我们有专业的知识,思考让我们有了独立的思维,实践是将我们的思考实施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的实践我想一定是具有教师独立特色的教学活动,窦老师强调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个性,教学活动应当有自己的特色,反思自己在每次外出听课之时,所获得的那些老师们表扬、鼓励的技巧,调动情绪的方法。回来以后便照葫芦画瓢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现在想起来在课堂我们反而失去了自己。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常常为自己语文课堂缺乏生动、灵性、激情、思想……而苦恼、烦忧、惭愧、自责。或许这就是我不断买书读书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吧,是的, “唯有读书”才能让自己长“高”啊!人,读书与不读书肯定是不同的。身为教师,读书与不读书,就更不一样了,这可以在你的学生那里得到验证。就让我们在这读书的季节里,来开始我们自己的阅读吧,相信在阅读中,我们也一定会变得美丽、优雅。教师的一生或许就是一个不断翻阅书籍,行走于学生中间以及文字之间的生命过程吧!
第四篇:幼儿教师读书笔记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
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一书中谈到了“一个经验”(an experience)的概念,并将之界定为:“我们在所经验到的物质走完其历程而达到完满时,就拥有了一个经验。”该界定显示出“一个经验”至少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完整性,即“走完其历程”。二是圆满性,即“达到完满”。完整性和圆满性共同构成了“一个经验”的内涵。应该说.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大多能尊重幼儿对完整经验的需要,比如.给幼儿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让幼儿唱完一首歌,帮助幼儿完整地经历一次科学探索活动,等等。然而,不少幼儿园在追求幼儿经验完整性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幼儿所获经验的圆满性。例如,在美术活动中教师会不断地催促幼儿完成其作品;为了在活动结束时让幼儿得出答案,教师会缩减探索的时间,给予幼儿过多的直接帮助.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表面上看来,教育活动是完整的,教师引导幼儿获得了完成某一个教育活动任务的经验,但这种经验却是肤浅的,不具有累积性。在有限的时间内试图完成一个完整的任务,常常会在关注幼儿经验完整性的同时,以牺牲幼儿经验的圆满性为代价。那么。如何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使幼儿获得的经验既完整又圆满呢?一是分解。分解就是把原先过于庞大的“一个经验”分解为一个个小的“经验”。比如。要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就可以让他们通过几次活动分别来探索水的颜色、味道、流动,物体的沉浮等不同特性。对一首歌曲的学习,可以通过体验理解歌词、初步学会演唱、歌曲演唱与表演、音乐游戏与创造等几个层层叠加的活动分步骤地逐渐达成。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每一次都获得了相对完整的一个小的“经验”.而每一个小的“经验”的不断累积便构成了既完整又圆满的一个大的“经验”。这就好比我们成人在读长篇小说和看电视连续剧时的经验历程模式。二是留白。留白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以收到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留白就是在教育活动设计时间歇性地预留一部分不做任何教学安排的时间。有了在活动设计时有意识的留白后,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才有可能从急迫的教育任务中脱身,才有可能用更多的心力来观察、分析幼儿:当教师意识到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活动计划不一致时,才能根据幼儿现场的反应调整教育计划,切实追随和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使他们通过活动获得深人、满足的体验。三是时间。充足的活动时间是幼儿获得高质量经验的条件。要让幼儿的经验完整和圆满,教师必须学会放慢脚步,善于等待,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按自己的步调进行探索。有了充裕的活动时间,教师才可以不急于让幼儿获得某个既定的结论,幼儿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自主探索,自己寻找结论,自己发现和修正错误。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幼儿才会体验到挫败与成功,感受到困惑、激动、喜悦、失落、难过等各种情绪,幼儿所获得的经验才会是饱满、充实的,并在与原有经验的汇聚中成为推动幼儿成长的重要力量。
读书笔记的格式读书笔记主要有三大类:1.摘要式笔记摘要式笔记是一种在阅读中把同自己的学习、工作或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的笔记形式。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
摘要式笔记又可分为:
(1)索引索引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
(2)抄录原文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
(3)摘要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按照原文的顺序,扼要的地把书中的观点、结论摘抄下来。
2.评注式笔记这是一种在阅读中写出自己对读物内容的看法的笔记形式。
评注式笔记又可分为
(1)书头批注这是一种最简易的笔记作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和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
(2)提纲就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挈领地叙述出来。
(3)提要提纲和提要不同。提纲是逐段写出来的要点,提要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写出读物的内容。
(4)评注就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解。
(5)补充原文就是在读完原文或文章之后,对感到有不满足的地方进行补充。
3.心得式笔记心得式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
好范文网范文网【www.haoword.com】
心得式笔记可以分为:
(1)札记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称札记。
(2)心得也叫读后感。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
(3)综合综合笔记是读了几本或几篇论述同一问题的书文后,抓住中心评论它们的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的笔记。
怎样写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一)提纲式。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编写内容提纲,明确主要和次要的内容。(二)摘录式。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句子。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三)仿写式。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四)评论式。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五)心得式。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教育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即随感。(六)存疑式。主要是记录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边读边记,以后再分别进行询问请教,达到弄懂的目的。(七)简缩式。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可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 以上各种形式,可由浅入深逐步掌握。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之外的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 作文网校 › 读书笔记大全
第五篇:幼儿教师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不会说话的孩子想“说”什么》
最近,我在阅读一本书名字叫《不会说话的孩子想“说”什么》,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其中有一个章节谈到“培养快乐、负责、有能力孩子的5个诀窍”。
在学习这5个诀窍之前,要先了解孩子天生就会使用的9种情绪密码:好奇、开心、惊奇、苦恼、生气、害怕、羞愧、恶心、厌恶。
诀窍1,允许孩子充分、合理地表达所有的情绪密码(尽可能不让孩子的情绪受到压抑)。表示开心、好奇的情绪密码,都是正面的情绪密码;表示苦恼、生气、害怕、羞愧、恶心、厌恶,这些都是负面的情绪密码。
诀窍2,尽可能鼓励孩子多多表达好奇和开心的情绪密码(尽可能让正面情绪充分发挥,及至最大)。例如,孩子抓起一本图书或是杂志,开始动手撕扯。如果这本书不是那么珍贵,你不妨先观察一会儿,看看孩子对撕扯所发出的声音、撕扯时候的感觉、撕扯本身都有什么反应。或者你应该扪心自问,孩子是不是在模仿爸爸撕报纸的动作。然后,要让孩子知道,你认可孩子的兴趣,也对此表示欣赏:“这本杂志很棒,对不对?上面的图案也很漂亮,纸张也很棒哟。”如果你不想让孩子撕杂志,那就那另外的纸换下它,同时要跟孩子说:“这本杂志不可以撕,这有一张纸,你可以随便玩。”
诀窍3,排除引起苦恼的因素(尽可能设法消除因其负面情绪的因由)。有的孩子只要看到戴眼镜的人就会哭,如果我们忽视孩子的这种表现,或者对孩子的哭闹不予理睬,这样做会让孩子误以为你没有明白他发出的情绪密码,这样不仅对孩子没有帮助,反而会让孩子越来越苦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孩子抱起来,让孩子背对那个人,也可以请那个人把眼镜摘下来,或者还可以问那个人是否介意让孩子玩一玩他的眼镜,以便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
诀窍4,用话语帮助孩子表达情绪密码。例如,小孩子因为饥饿哭泣时,不要只是喂他,也要花时间同他说话:“我听到了,孩子,你现在饿了对吧,我们找点东西来吃吧!”若孩子被汽车喇叭声吓到了,你可以跟他说:“那种声音真可怕,把你吓坏了。”孩子开心地荡着秋千,你可以用话语增强这种经历给孩子带来的正面感受,可以发出夸张的声音,比如“哇——”的一声,或者说:“你玩的很开心,对不对?”这些语言描述不仅对孩子的感觉予以认可,同时也能把孩子身体的感觉用语言描述出来。
诀窍5,理解孩子的愿望,他想要变得和大人一样。1岁大的索尼娅走到电视机后面,想要看看那些奇妙的电线和插头,这时爸爸平静地说:“索尼娅,若果插头在插座里,电线就会有电,你碰它会受伤,到我这来,我给你看看这段没有电的电线,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要不来玩这个好玩的球吧!”然后索尼娅走到爸爸面前,听爸爸简单描述了一下电线和电流的用途,就开心地玩球去了。这时爸爸不妨说一句:“索尼娅,谢谢你不去玩那些电线,我爱你。”在这件事情上,首先,爸爸以平静的语气和孩子说话,并干预了她的危险举动,尽管孩子不能完全听懂爸爸的意思,但她明白说话的含义和语调。其次,他还给索尼娅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玩的东西——球。最后,“谢谢你,我爱你!”他用这样正面的语言对孩子的做法予以肯定,引导索尼娅在行为上做出改变并给予奖励。这位爸爸所有的举动和反应,都是在给索尼娅师范一些宝贵的经验,还会有助于她将来长成一个心地仁慈、态度冷静以及情感和谐的大人。
读书笔记《这就是幼儿教师》
读书笔记
<这就是幼儿教师>
我是怀着一名幼儿老师的心情看完的。这不是一本书,是篇文章,但我把它当书一样的看了一篇又一篇。
本书的核心思想:
这篇文章是以一位幼儿教师用自己的心态写出了自己对工作的一些想法。一共十六点写出了幼儿教师方方面面。有工作上的,有生活上的等。1、整天有写不完的案头工作;2、工作强度大,活儿忙不完;3、工作时间长,报酬少;4、工作上的比赛无休止;5、幼儿老师的安全责任大;6在社会,没有谁能瞧得上幼儿老师;7每天都在幼儿的吵嚷声中度过;8每天和孩子嘻嘻哈哈,在一些人眼中就如疯子般。9为了布置区域什么垃圾物品都要。10家长工作有难度;11、当孩子们长大了,认识儿时的幼儿老师几乎是零等等
几点心得
看了这篇文章后,我觉得这位作者用反写方法,突出了幼儿教师的伟大。幼儿老师虽在一些人眼中很小很小,但却能把家中的小霸王教育的懂事。比如:“当新生幼儿才入园时,二三直个孩子一起哭,抱完这个哄那个,哄完那个又抱这个,老师常常是骗一个,哄一个,抱一个,拉一个后头还跟着好几个!要是遇到几个感情脆弱的家长,孩子哭,她也哭,那就又得哄家长。于是大人小孩一起哭,那场面那家伙那整个一人间练狱啊!哭还算小事,现在的孩子普遍奥特曼看多了,特暴力,那是又打又闹又踢又咬死活不要上幼儿园,所以老师身上留点小伤那是常事。”就从这点上,就看出了幼儿老师的不同一般。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时,觉得这作者真的写出了老师的心里话,一些不平。但多看了几篇后,才知作者的含意——幼儿老师的不简单!我做为一名普通幼儿教师感到真幸福。因为我看到了我们的伟大,因为我看到了我们的高尚,因为我看到了我们幼儿老师在人家眼里的不同。虽没有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大学老师那么的高级,但我们却能把一个不懂事的孩儿学会懂事,未来的才子们都是从我们手中开始起步的!
最近看了一本《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的书,确实是给我在幼儿教育的一个角开启了一扇窗。这本书里的一个个的问题,一个个的案例,一个个分析都是从教师教育上发生的实例,掌握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个一线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技能。书中从教师与儿童、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在教师与家长这一方面,这本书教会教师如何更好的去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如何跟家长沟通使家园合作更有效。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合作伙伴.教师有责任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任务,以便双方能达成教育共识,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家长工作难做,但是很重要。家长一直以为孩子在幼儿园只是在玩,有的家长自己早上想睡懒觉,便很晚才送孩子来园,不重视幼儿园的教育。教师在有时间跟家长个别交流的同时,还应经常召开家长学校的交流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对家长进行教育引导,可以让家长和教师保持一样的教育观念。家长可以亲自参与孩子的活动中去,可以更快的转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观念。每个学期我们都会组织几次亲子类型的活动,以便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孩子的活动中去。
作为从事教育职业的每一个教师,特别是我们幼儿教师,重在研究学校教育的同时,还要研究家庭教育,重视家教指导工作。因此,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与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将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才能共同把儿童教育工作做好。对我们来说,在双方沟通中怎样善于抓住时机,在随意交谈中如何自然的捕捉到家长的心声。怎样有艺术的向家长宣传、指导保教知识,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如何解决与幼儿家长沟通中存在着的一些困难?我认为应该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入手,不断提高与家长沟通的方式、途径与技巧。
教师每天与家长接触时间虽然短暂,但三言两语中也能反映出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灵活掌握交谈技巧及说话的艺术。过去,我总认为时间短,与其拐弯抹角,不如直截了当的说。于是有时当着孩子和家长就告状,弄得家长十分尴尬,孩子也害怕。这样,既不利于孩子克服缺点,也不利于家园配合。这本书开启了我一扇窗,成为我学习新技能的一把钥匙。人的一生有很多的窗需要开,既然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要面临很多挑战,需要寻找更多的钥匙……
6月读书笔记:摘至-----与孩子共同成长
《指南》虽然细化描述了幼儿在五大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具有指向性和显示可操作性,可是它并不是就简单的“说明书”,《指南》同时蕴含着十分深刻的教育理念,读书笔记大全《幼儿教师读书笔记》。 正确理解其教育理念是幼儿教师和家长学习。运用《指南》的前提,是有效填补教师专业空白,开启家长固化思维的工具。
一、快乐地玩,有效地学。
《指南》需要遵循的原则中将珍视幼儿生活的游戏的独特价值放在首位,是经过多方论证和考量的。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自然地形成自我决策的能力并实现自我的价值,游戏会使得儿童体验成就尤其独特的价值,同时也有着强有力的法力支援,《儿童权利公约》中明确规定:缔约国确认儿童有权从事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
二、放慢脚步,慢慢成长
“教育即生长,教育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要尽可能让儿童在充裕的时间自由发展,成长虽缓慢却发展彻底。
三、扬起所长,补齐缩短。
每一个儿童有自己的独特学习风格,只能所长各不相同。引导幼儿教师和家长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改“扬长避短”为“扬长补短”,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并最终实现面向全体、全面的和谐发展。
六月读书笔记
海口市机关幼儿园叶曼
阅读是艺术,因为阅读就是探索的过程。我们通过阅读来实现一种对应,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个人的经历、与我们的个人的体验一一对应。阅读,说到底,就是以设身处地的行为去探索世界,以设身处地的方式进入他人的世界。
“打开一扇阅读的门,开始一生爱的旅程。”有书相伴的人生一定是幸福充实的,有“阅读”习惯的人一定是感恩快乐的。同样,教师的成长、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快乐都可以从阅读中得到,每天给自己留一点时间阅读,与伟人、名人对话,提升自己的才华,锤炼教育的智慧,在阅读中寻找无穷的乐趣。
一个教师没有阅读,就不会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作为教师,如果一直能够坚持阅读,就能始终保持与最前沿的思想的声音的接轨,除了能够获得新知,还能够获得一种精神上和道义上的力量。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种外在的动机资源的输入,任何人都可能感到动力不足的。坚持阅读,就可以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生命的组成部分。
时下,流行这样一句话:享受过程。就阅读而言,只有在博览群书、遍赏芳华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开卷有益”的妙处和“万里清风来”的意境。从这个意义上讲,享受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享受生活,享受人生的过程。让我们做一个忠实的阅读者,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与别人进行心灵碰撞的自由领地,成为自己不断进步的阶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心得
这段时间我仔细研读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一书,通过学习我对《指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的同时,总结了以下的一些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幼儿园年轻教师,我应有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去关心幼儿、观察幼儿、理解幼儿、尊重幼儿,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和年龄特点,为幼儿成长创设宽松、适宜的条件和环境,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我还应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活动目标,选择活动内容,提供丰富、适宜的玩教具和游戏材料,并善于把握蕴含其中的教育契机,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很浓厚,很多家长在孩子牙牙学语时就逼着孩子背古诗记单词,在孩子还不会握笔手指肌肉没有发育好时就要求孩子练字画画学乐器,完全忽视了幼儿的意愿,时不时埋怨幼儿老师不教这不教那的家长也有,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平时还要与家长做好沟通交流工作,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同步和谐发展,让家长也要转变观念,孩子的童年时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土地,播下一粒思想的种子,就会取得行为的收获,播下一粒行为的种子,就会取得性情的收获;播下一粒性情的种子,就会取得命运的收获。让孩子学习他该学的东西,做他该做的事情。不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具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读《三年前的教育日记》有感
——吴小灿
最近整理柜子,翻阅几年前的日记本,看到最近记录的一则教育故事,感觉很好。
秀哲是个比较懂事,并且很聪明的孩子,但也有调皮不听话的时候。今天离园前,他故意用外套去挥打别人来取乐,我二话没说就收了他的衣服。
他爷爷来接他了。只见他一声不响地从我面前走过,径直到走廊上,看他没有丝毫认错的意思,我故意不把衣服还给他,看他回家如何交代。
秀哲爷爷知道了这件事,想让我把衣服还给他,我就跟他说:“今天衣服不还他了,谁让他做错事了。”没想到这句话惹得秀哲一屁股坐在地上,脸涨得通红,“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好一个濑脾气的孩子。我就过去拉他起来,一边拉他起来一边告诉他:“我今天这样做是让你记住以后不能用衣服去打别人,懂吗?”看他乖乖地点头了,我才把衣服盖给他。
从日记中看到,自己三年前的教育经验还很不足,教育理念也很幼稚。但是现在也在不断的学习。当我看到孩子用外套挥打别人时,我的第一反应是生气,处理的原则是决不容许、好好管教。其实这是典型的教师权威的表现,你不乖,我就没收你的衣服,让你急,让你哭,让你尴尬。但是如果是今天,我绝不会这么做,我会先了解孩子这么做的原因,然后因势利导,通过引导他体验,而不是说教的方式,让他明白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今天是我已经认识到,教师应该和风细雨般地去丝润孩子的心田,而不是暴风雨般地去打击孩子的自尊,为了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反思,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
《老人与海》读后感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
《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古巴的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48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长两英尺的一条大鱼。鱼大劲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海明威为什么没有让老人最终胜利呢?用小说中老人的话来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就是《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马林鱼还是一副空骨架,这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难道他不是一个胜利者吗?老渔夫就是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从世俗胜利观的角度看,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是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是带着大马林鱼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说,鲨鱼才是胜利者。可是,在理想主义者眼里,老渔夫就是胜利者,因为他始终没有向大海没有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和投降。就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
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在这个意义上,老渔夫桑地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他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一个真正的强者,只能被摧毁而不能被击败
永不言败,这就是《老人与海》告诉我们的。
点击下载:小语全册试题小数全册试题小语全册课件小数全册课件
使用道具举报
网站工作室
超级版主
串个门加好友打招呼发消息
发表于2014-6-2812:21:26|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笔记《读懂孩子的眼睛》读后感
“帮助、肯定、平等、理解、交流、自由”是《读懂孩子眼睛》一文所提倡的六大点,从孩子的眼睛当中透露出不同的信息,做一个善于捕捉孩子信息的老师,从孩子的眼睛打开心灵的窗户。
往往我们读不懂孩子的眼睛,产生一定的偏差,没有很好的走进孩子的内心“我的宝宝,你需呀什么”,短短的一篇文章,让我读懂了应从全方位地区了解孩子的需要,要从细节入手,更好地区发现孩子,读懂孩子,从一个又一个细节出发,让孩子们的心中充满阳光,他们是个有思想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见解,渴望自语,需要帮助,希望肯定,追求平等,更希望得到理解。
读懂孩子,从理解孩子开始,去帮助有需要的孩子,读懂孩子,学会肯定孩子,肯定他们的付出,读懂孩子,给孩子一个平等的平台,在这平台上公平。民主。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拉近孩子心与心的距离。
好书不在多,有一两本足以,好文不在长,有那么一两句好词好句,耐人寻味,找到真理,从这篇短文,我思考了很多,面对孩子,我到底读懂几分?需要的是什么去支撑,渴望得到的是什么样的一种境界,我不由得又陷入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