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
大家好,我是讲书人池。今天给大家讲的这本书是《亲爱的安德烈》。
大家是否有过类似的感受——
当孩子慢慢长大,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疏远,越来越没有话说。
作为父母,当你的孩子告诉你,“我失恋了”、“我在学校打架了”、“我可能让你失望了,我这辈子就是个普通人”……我们会如何反应?会不会暴跳如雷、会不会失望透顶?
而作为子女,当你的父母一遍一遍和你讲他们当年受过的苦,当你成年了但父母还是事无巨细管着你……我们会如何反应?会不会不耐烦、会不会想逃避?
我们真的会和家人沟通吗?当我们在外面八面玲珑、侃侃而谈,混得风生水起时,我们回到家,面对至亲的亲人,我们能拿出面对同学、同事、客户的耐心,陪他们好好说说话聊聊天吗?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道出“中年父母的挫折,可能多半来自于,他们正在成长的孩子不愿意把门打开,让他们进入自己的世界,而不是父母不愿意进入。”
作者龙应台曾经面临着和多数父母一样,存在和孩子沟通困难的问题——
安德烈是龙应台的大儿子,他14岁那年,龙应台离开了欧洲的家,应马英九的邀请到台北做文化部部长。她这一呆就是三年半,龙应台跟安德烈的联系就是每天打电话,可电话打久了之后,就“变得无话可谈”——“你好吗?好啊。学校如何?没问题……”
当龙应台恢复到个人生活时,安德烈已经18岁了,正处青春期,坐在桌子的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龙应台觉得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她感觉到: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
为了不让母子关系渐行渐远,龙应台问安德烈愿不愿意通过写信、写一个专栏的形式,来重新认识彼此。本来没有抱任何希望,没想到安德烈答应了,这一写,就是三年。
《亲爱的安德烈》堪称新时代的家书,内容涉及国际政治、文化差异、音乐、乡愁、美学,话题广泛,情感深邃。
写了三年,安德烈逐渐明白妈妈的苦心,为什么要和自己写这些信,他变得乐在其中,虽然他不动声色。母子之间的关系也通过这样的沟通慢慢拉进。
个人认为,整本书最打动人的地方,就是当安德烈告诉龙应台,“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安德烈说他不太可能拥有爸爸妈妈一样的成就,他可能就是一个普通人,普通的学历、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问妈妈会不会失望。
龙应台经过深思熟虑,精彩而独特地回答:“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
“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如果孩子们问起父母读书的意义在哪,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我想这是很棒的回答。
书中除了对人生的思考,还有母子的趣谈,安德烈问龙应台,“你恨不得可以狠狠揍我—顿的,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
龙应台说:“对不起,你每一次抽烟,我都这么想。”
龙应台不喜欢人家抽烟、不喜欢烟味,更不喜欢儿子抽烟,但是一想到儿子已经是个独立的成年人,有足够的能力为自己行为负责、承担错误,她就放弃反对安德烈抽烟。
细想一下,作为成年人,你不会把烟从朋友口中夺走,对于孩子,也一样道理,父母要学会尊重学会放手,成年的“孩子”不再是父母所有,他(她)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如此不同两代人的对话里,龙应台是一个普通母亲,面对成年的安德烈,她在认真地了解、认识儿子,感情是相互的,安德烈也努力在解释他自己,打开一扇门让妈妈进入他的世界,就像他说的:“儿子十八岁了还愿意跟你写信,你也应该够满足了。”
龙应台对安德烈循循善诱的同时,安德烈也给妈妈上了一课:
母子两在香港的餐厅吃饭,服务员把碗筷乒乒乓乓丢在桌上,好不容易上菜,却弄错了。龙应台忍不住对侍者发火,让他小心点。
安德烈坐在对面,不动声色,他告诉妈妈说:“马克·吐温评判一个人的品格,不看他如何对待比他地位高的人,而看他如何对待比他地位低的人。”
分享这本书,是希望给同处一室、深爱彼此却无话可谈的父母与子女,构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在面对两代的隔阂时,能够像龙应台和安德烈,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孩子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父母给予空间让孩子独立茁壮成长。
深爱彼此的两代人,隔着时光对视,打破沉默,侃侃而谈,那画面很美,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满怀。
池
2017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