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读书笔记 >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程》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4-12-03 09:06:40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目录

正文

第一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程》读书笔记

激情教学是以高亢的精神状态、真挚深沉的情感去吸纳和传播知识,通过不同的交流方式,把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完成教学的目标,使学生的智慧得以启迪,潜能得以挖掘。教师要上好课,必须要用激情感染学生。

教学包括方方面面,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节奏,保证学生的学习思维张弛有度,实现教学的节奏与学生的练习的数量、习题的难度同步,教学进度与学生接受能力的同步,教学的节奏与教学内容难易度的同步,教学的节奏与知识的要求同步。尤其是课堂讲授保持一定的节奏。讲授保持一定的节奏这一点非常重要。教师要保持与学生接受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节奏,这样会让教师感动传授的知识是一种艺术。更重要的是,这种节奏既能使教师的讲授变得轻松,又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暗示效应而更有效地记住、理解某些知识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如何掌握适当的教学节奏,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是一个教学艺术的领会过程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升华过程,是一个教学策略的落实过程。如:使教学节奏与任务难度或复杂程度相适应,尽量避免在不重要地方做过长时间的讲解,避免离题太远而做一些与教学主题无关的叙述,或花太多的时间在单个学生或少数学生身上。

真实的课堂应该是既有预设又有生成。预设与生成是矛盾的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只翅膀,缺一不可,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但一部分教学由于过分注重教师教学的作用,对课堂的空间估计不足,课堂教学往往是预设过度,挤占了生成的空间。从表面上看,这种教学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实质上教师的意志代替了学生的意志,教师的友善提示代替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的成功点拨代替了学生的活动体验。这种教学由于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过程体验和个性化解读,学生只能获得表层甚至虚假的知识,这种知识缺乏活力,不能转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站在初学者的角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还学生一个真实的课堂。

合作教学是教师与全班同学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开展教学。新课程的实施,学生学习方式有很大的转变,这种转变需要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只有教师有合作教学的意识,学生都能有合作学习的意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乐于接纳别人的意见,敢于对别人提出批评和建议。一个班的学生与一位教师关系比较好,这个班级的这门学科成绩就特好;一个学生的某一个教研组团队意识强、合作意识强、教师关系融洽,这个教研组的教学成绩就突出。所以,教师应注重师生间、生生间及教师之间的合作,发挥合作在教学中的作用。

第二篇:信息技术读书笔记

头道中学2014-2014学年度下学期

信息技术简介——读书笔记

王立勤

2014-5-23

信息技术简介

一、信息与信息科学

信息是信息科学的基本要素,既是信息科学的出发点,也是信息科学的归宿。具体地说,认识信息的本质和运动规律是信息科学的出发点;利用信息来达到某种具体的目的是信息科学的归宿。

(一) 信息及其特征:

从本体论的角度,信息可以定义为:“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改变的)方式。”即事物的内部结构与和外部联系的运动状态和方式。

信息不是消息,信息是消息的内核,消息是信息的外壳,二者是内核与外壳的关系; 信息也不是信号,信号是信息的一种载体形式,两者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信息也不是知识。知识是有组织的、大量的信息,获得信息并不等于获得了知识,知识是关于事实和思想的有组织有系统的陈述,二者是分散与组织的关系。

从认识论层次看,信息的定义是:“主体所感知(第一类认识论意义的信息)和表述(第二类认识论意义的信息)的相应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包括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含义和效用。”

信息的十个基本特征:可量度、可识别、可转换、可存储、可处理、可传递、可再生、可压缩、可利用、可共享。

(二)信息科学的研究内容

信息科学可定义为:“研究信息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更精确地说:“信息科学是以信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的运动规律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以信息科学方法论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特别是其中的智力功能)作为主要研究目标的一门科学。”

住处科学所要研究的信息运动的七种规律:

信息产生的规律、

信息获取的规律、

信息再生的规律、

信息施效的规律

信息传递的规律

信息系统优化或自组织的规律

信息过程智能化的规律

当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典型模型中,只有所有单元(信息感知、识别、交换、传递、存储、检索、处理、再生、表示、施效)都发挥作用的时候,主体才能从本体论意义的信息中提取第一类认识论意义的信息,并从中对对象形成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产生出反映主体意志的第二类认识论意义的信息,并通过它的反作用实现对对象的变革或改造。

二、信息技术

技术并不是从古就有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在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既没有技术也没有科学,人们完全是以赤手空拳不争取自己的自下而上和发展的。后来在人类认识与了解自然的过程中,为了增强自己的力量、赢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科学技术才逐渐发生和发展 1

头道中学2014-2014学年度下学期

起来的。

人类的四种器官及其功能:

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平衡感觉器官等――获取信息。

传导神经网络,它又可以分为导入和导出神经网络等――传递信息。

思维器官,包括记忆、联系、分析和决策系统等――加工和再生信息。

效应器官:包括操作器官、行走器官和语言器官等――施用信息。

信息技术四基元:

感测技术

通信技术

计算机和智能技术

控制技术

信息技术的体系的四个基本层次:层次的划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主体技术层次:主干――四基元

应用技术层次:枝叶与花果――四基元繁衍出来的具体技术群类

支撑技术层次:根系――机械技术、电子与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和生物技术等 基础技术层次:土壤――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一)古代信息技术(远古――19世纪中叶):

声音与光――自然状态下的信息技术;

文字、造纸与印刷――信息技术的第一次飞跃

数字与运算――信息加工技术的雏形

(二)近代信息技术(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电报――序幕的拉开,1844年,美国画家,电报发明人莫尔斯

电话――篇章的推进,1876年,美国教授,贝尔

无线电信――高潮的到来

(三)现代信息技术(20世纪中叶――现在)

计算机――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1946年,

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革命,20世纪60年代

信息高速公路――现代信息技术的力作,1993年

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而信息化教育是以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为显著特征的教育形态。

中小学信(收藏好 范 文,请便下次访问:wWW.HAOWoRD.cOM)息技术教育将其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渗透到各门学科中,以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技术与课程整合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和学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影响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的因素:

客观环境的因素(包括环境、硬件、软件及资源);二是教师的因素;三是学生的因素。 (环境因素、人的因素(包括管理者、维护者、应用者)。

第三篇:信息技术读书笔记

信息技术读书笔记

白亚玺

认真拜读了《课堂管理不容忽视的八个细节》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不是长篇大论,讲大道理,而是以一个专业研究者的眼光,透视了课堂上教师的言行举止、学生的身心表现,并将这些细节加以理论阐释说明,文章中所提到课堂管理8个细节,令我思绪万千,反省自己,有时候自身是会出现文章中所提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在一些情况看来理所当然,感觉很熟悉,但是往往被忽视,但却是问题的根源。 课堂管理是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环,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师生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状态。课堂,是教师展示自身生命价值的舞台;教学,是教师职业活动的主要存在形式。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深刻认识到我们课堂管理真的很重要,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们要多观察、多思考,时时刻刻关注自己课堂上容易被自己忽视的细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学改革才能不断的在自己的课堂深入发展。我想,面对复杂的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现状,只要老师明白了解决问题努力的方向,仔细揣摩教学的一言一语、一招一式,凭借潜心准备与敏锐观察,对课堂细节不懈打磨才能时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成就精彩的信息技术课堂

第四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程》学习总结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程》学习总结

——朱家海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程》。通过五年的学习,使我真当有醍醐灌顶之感,收获颇丰。我不仅明白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职业的专业性。而且清楚地认识到随着以微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不是像以前那样,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进行教学,而是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和微机网络,以及利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电教设施开展教学。所以这种教学必然要打破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模式,而构建出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型教学模式来。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密切联系,信息技术今后将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未来教育应溶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最新的信息技术,致力于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学生通过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让学生利用各种渠道收集数据,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对所收集的数据加以综合分析达到学习的目的,使学生可以 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水平。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产生极大影响,感受到教学工作的艰巨。同时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 并致力于把它

们应用于课堂内的教与学活动中。在这短短的几天培训中,我更深深的体会到:

1,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 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 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2,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 需要。中国加入 wto 后,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创新性人才参加国际竞争。同时,信息社会呼唤信息人才,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缺乏捕捉信息的能力,有效利用信息迅速发现新机会的能力,就很难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也就是说,要求这些高素质的人才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而这些人才培养的速度,数量,和质量直接由教师的信息素养的高低来决定。

3,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一条主线; 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由

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 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学习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使我的受益匪浅,其感触非一言能尽。 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

最后,我想说,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之余再学习会收获许多的欣慰吧!我仍会继续学习各种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持之以恒,不懈努力优化课堂教学,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新兴人才。这将是我以后的最终目标。

2014年7月25日

第五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程作业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程》作业

专题一、教育技术

活动1、举例说明你在教学中是如何利用媒体来促进教学的。

活动2、谈谈你所在学校的资源配置情况。

活动3、谈谈你所在学校的学习环境建设情况。

活动4、你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备课)的(包含哪些步骤,次序如何,每个步骤是如何进行的?)谈谈怎样改进。

活动5、谈谈你在教学中应用过哪些信息技术,效果如何?

活动6、浏览“配套光盘:专题一”目录中的《面向21世纪振兴行动计划》《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等资源,摘录有关教育技术与课程实施的描述,总结教育技术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专题二、网络教学资源的检索与管理

活动1、访问百度网(http://),体验其功能。

活动2、访问google网(http://),体验其功能。

活动3、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查找一些描写长城的文章。

活动4、结合自己的学科教学,利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的素材和课件资源。

活动6、体验教学资源的下载

(1)、下载文本资源

登录百度网站,以“春天散文文章”为关键词,查找名为《感受春天》的文章。

(2)、下载图片资源

利用搜索引擎查找朱自清的图片并保存。

(3)、下载声音资源

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并下载《二泉映月》声音文件。

(4)、下载课件资源

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名为《春》的flash课件,并利用网际快车下载。

(5)、保存网页

查找自己喜欢的网页,并将网页内容全部保存到自己文件夹中。

(6)、收藏网址

将表2-1中所填的网址,添加到收藏夹中。

活动7、体验教学资源的管理。

在本地机上以自己的姓名为文件名建立文件夹,在此文件夹分别建立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课件5个子文件夹。将活动6中下载的各类网络教学资源,分门别类地存储在相应的文件夹内。

活动8、综合应用

选择自己熟悉的一节课,利用搜索引擎查找所需的资源,并对查找到的资源进行适当的评价,挑选出有用资源,将其住处填入表2-2。

活动1、打开“配套光盘:专题三”,从中选择一幅图像,根据需要调整尺寸。 活动2、打开“配套光盘:专题三”,从中选择一幅图像进行裁切。 活动3、打开“配套光盘:专题三”,从中选择一幅图像进行抠取操作。 活动4、打开“配套光盘:专题三”,选择几幅图像进行合成。 活动5、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格式并保存图像。 专题四、数字音频编辑技术

活动1、欣赏“配套光盘:专题四”中的配乐诗朗诵“再别康桥配乐诗朗诵.mp3”,体会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活动2、利用cool edit pro ,录制诗歌《再别康桥》,并保存“再别康桥.mp3”。 活动3、消除“再别康桥.mp3”中的噪音,并保存为“再别康桥降噪版.mp3”。

活动4、为“再别康桥降噪版.mp3”添加背景音乐,调整音量,并做淡入和淡出处理。 活动5、将编辑好的配乐诗朗诵混缩输出为“再别康桥配乐版.mp3”。 专题五、用flash制作动画

活动1、打开“配套光盘:专题五”观看《卡通人物急速跑步》和《花开》动画,体验逐帧动画。

活动2、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选择合适的内容,制作逐帧动画。 活动3、打开“配套光盘:专题五”,观看《月缺月圆》动画,体验补间动画。 活动4、选择合适的内容,练习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活动5、打开“配套光盘:专题五”,观看动画《匀速运动的小球》,体验运动补间动画。 活动6、选择合适的内容,练习制作运动补间动画。

活动7、选择合适的内容,练习通过改变实例属性制作运动补间动画。 活动8、选择合适的内容,制作引导层动画。 专题六、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的制作

活动1、打开“配套光盘:专题六”文件夹,观看其中的《背影》《彩虹》《血液循环》和《走进三峡》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并对其进行评析。

活动2、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一节适合使用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的教学内容。

活动3、结合自己所选定的题目,确定演示文稿的内容、媒体形式,填写表6-4。

活动4、根据自己确定的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的内容和媒体形式,收集并管理所需的素材。 活动5、利用故事板的形式,规划自己的多媒体演示文稿中的每一张幻灯片。

活动6、从自己规划的故事板中选择其中一张幻灯片,按照故事板的设计进行创建。 活动7、根据自己的故事板规划,对所创建的幻灯片进行编辑。 活动8、根据自己的故事板规划,创建并编辑全部幻灯片。 活动9、根据自己的故事板规划,编辑幻灯片的超级链接。

活动10、播放自己所制作的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并加以完善。 活动11、依据评价量规,对自己制作的幻灯片进行评价。

专题七、利用frontpage创建教师个人网站 活动1、欣赏“配套光盘:专题七”浏览“《数海泛舟》教师个人网站”。

活动4、参照图7-2制网站的结构图。 活动5、利用表7-2规划自己网站的素材。 活动6、创建站点。

活动7、根据网站内容与素材管理的需要,建立相应的子文件夹。 活动8、根据网站的需要,建立并保存相应的网页。 活动9、根据网站布局的需要,插入并设置表格。 活动10、根据网站布局的需要,设置单元格的属性。

活动11、根据网站网页内容和风格的需要,输入或插入文字。 活动12、根据网站网页内容和风格的需要,编辑文字。

活动13、根据网站网页布局的需要,在相应的单元格内插入图片。 活动14、根据网站的需要,设置背景图片并将图片进行保存。 活动15、根据需要,在网站中创建链接。

活动16、根据网站的需要,设置背景音乐并保存。 专题八、学生信息管理技术

活动1、思考学生信息对教学的影响。

活动2、结合自己学生的考试情况,收集并输入学生的考试成绩。 活动3、统计自己学生的总分并排序,计算单科平均分及总平均分。 活动4、制作自己学生的成绩分析图表。 专题九、教学中的信息交流技术

活动1、申请个人的电子邮箱,向同事的电子邮箱发一封附有个人多媒体作品(ppt)的邮件。

活动2、访问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论坛(http://sq.k12.com.cn/bbs/forum-add/),注册并登录论坛,进入与学科相关的版块,浏览感兴趣的话题并发表观点。

活动3、启动“msn messenger”注册用户名后,与其他教师就本次“教育技术培训”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

活动5、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技术,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做一个为期一周的信息交

流计划书。

专题十、多媒体教室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活动1、请结合所教的学科,选择一节适合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中进行教学的内容,并将相关内容填入附录二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表中。 专题十一、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活动1、参观多媒体网络教室,体验多媒体网络教室功能。 活动2、结合所教的学科,填写附录三中的各表。 专题十二、创建与管理博客

活动1、浏览下列教师博客,体验博客的功能。 (1)、“小郑老师”博客http://misszheng.bokee.com/ (2)、“此地无垠”博客

活动2、访问中国教育人博客网(http://www.blog,edu.xn),注册自己的博客。 活动3、为自己的博客设置模板。

活动4、登录自己创建的博客,进入用户管理界面。 活动5、给自己的博客添加新的日志分类。 活动6、在自己的博客中添加日志。 活动7、在自己的博客中添加友情链接。 附录二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表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4教学过程流程图

表1 学习任务

表3 学习活动计划

表6 课堂学习效果评价表

好范文网给各位推荐其他精彩范文: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程习题

中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0篇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

中小学教师如何用好信息技术

word该篇DOC格式《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程》读书笔记范文,共有8423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程》读书笔记下载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程》读书笔记.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