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么写读书笔记呢
怎么写读书笔记呢?
首先,应了解读书笔记的类型。读书笔记一般有批注、摘录、提纲、心得等几种。写读书笔记时,可根据写笔记的目的、书的类型及自己的习惯,确定写什么样的读书笔记。
1、批注笔记。即边读边把自己的看法、疑问等或在书上划出表示重点、次重点、疑问等等的符号,或在书的天头、地脑作些评语和注释。这种读书笔记简单易行,但首先得书是自己的,别人的书,不能乱画;即使是自己的书,下批注时也应先多想想:自己的看法对不对?怎么表述才简明,然后才写。因书上的空白处不多,想到就写,写了又感到不合适,那就会把书划得乱七八糟了。
2、摘录笔记。就是将书中的精彩观点、新颖材料及名言警句等摘抄下来,以备将来选用。这种读书笔记是大量的。做摘抄笔记时,最好让每段摘录自成一段。后面还应写上摘自什么书,多少页,该书的作者是谁,出版者是谁,哪一年出版的,都应写在摘抄的后面,以备将来查验、核对。两段摘录之间留下较大空白,这样做一是使摘录的眉目清楚,二是留下空白便于将来翻阅、运用时可以作批记。
3、提纲笔记。就是将读过的书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内容要点及写作方法等等,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写出来。
4、心得笔记。就是阅读后,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感想等写出来。也叫读后感。
5、仿写笔记。即模仿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学以致用。
6、评论笔记。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
7、简缩笔记。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
不同的读书笔记有不同的作用,可根据实际选择、确定。
其次,不论写什么样的读书笔记,有几点是共同的,也是应注意的。①必须认真地读懂原作。这是写好读书笔记的前提。提纲笔记、心得笔记要以读懂原作为基础。就是摘抄笔记,也应细读原文。否则,你的摘抄就可能断章取义,就可能抄破了句。
②态度要严肃、认真、细致。严肃是尊重原作,不要有意歪曲原作的意思,更不要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故意断章取义;认真,指应该认真阅读,认真分析,力求抓住原作的要点、重点、精彩的地方,不能马虎从事;细致,指摘抄原文后一字一句校对,不能有误差,连原书作者、出版者、出版时间等也要记得详细,不要怕麻烦。因为这时的任何粗心,都会在以后付出更大的代价。如多少年后,你想引用这段名言,却因没记原作者名字,你想查出名言的出处,那时恐怕连书也找不到了,想用也不好用。如果摘抄时记得细致,就不会有这种麻烦了。举例说明
感悟型读书笔记——读后感的写法:
分为三步:
一、引。
先写自己读了什么(包括书名、作者、内容梗概),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如:我今天读了《——》这篇文章,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深深了解了什么是幸运,什么是不幸。
二、议。
这是读书笔记的重点所在。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引述原文重点地,或让你感动的句子,加以分析理解。第二部分,联系自己的生活等方面的实际谈感想。第二部分是读后的“神”,极为重要。
三、结。
总结全文。可写出自己的决心、理想、感想等。
后话
读书笔记是人们在读书时为帮助记忆而写的一种应用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学者都很重视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既是消化书本知识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积累有用的材料,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读书笔记,不重在看你写了多少篇,而重在看教师读书笔记的内容,所表现出来的读书反思、读书方法、读书经验和读书目标等。
第二篇:谈怎么写读书笔记
谈怎么写读书笔记
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或是对书中的名言警语、新颖材料进行摘录抄写,或是对书的内容要点进行归纳,或是随后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些摘抄、归纳和心得体会的文字,都叫读书笔记。这是常用的一种应用文体。
一、为什么要记读书笔记?
首先,它可以帮助记忆。知识越丰富越好。知识的丰富是由积累而形成的;读了就忘,知识是丰富不起来的。必须记住,读书笔记便是帮助记忆、积累知识的最好途径之一。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就说明记笔记能帮助记忆。
其次,记笔记也是积累知识的一种好方式。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说,阅读时必须记笔记,才能积累知识。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就是一部读书笔记式的作品。
第三,记读书笔记还能帮助提高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归纳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是一种手脑并用、阅读和写作结合的综合训练。
二、怎样写读书笔记呢?
首先,应了解读书笔记的类型。读书笔记一般有批注、摘录、提纲、心得等几种。写读书笔记时,可根据写笔记的目的、书的类型及自己的习惯,确定写什么样的读书笔记。
1、批注笔记。即边读边把自己的看法、疑问等或在书上划出表示重点、次重点、疑问等等的符号,或在书的天头、地脑作些评语和注释。这种读书笔记简单易行,但首先得书是自己的,别人的书,不能乱画;即使是自己的书,下批注时也应先多想想:自己的看法对不对?怎么表述才简明,然后才写。因书上的空白处不多,想到就写,写了又感到不合适,那就会把书划得乱七八糟了。
2、摘录笔记。就是将书中的精彩观点、新颖材料及名言警句等摘抄下来,以备将来选用。这种读书笔记是大量的。做摘抄笔记时,最好让每段摘录自成一段。后面还应写上摘自什么书,多少页,该书的作者是谁,出版者是谁,哪一年出版的,都应写在摘抄的后面,以备将来查验、核对。两段摘录之间留下较大空白,这样做一是使摘录的眉目清楚,二是留下空白便于将来翻阅、运用时可以作批记。
3、提纲笔记。就是将读过的书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内容要点及写作方法等等,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写出来。
4、心得笔记。就是阅读后,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感想等写出来。也叫读后感。
5、仿写笔记。即模仿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学以致用。
6、评论笔记。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7、简缩笔记。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不同的读书笔记有不同的作用,可根据实际选择、确定。
其次,不论写什么样的读书笔记,有几点是共同的,也是应注意的。
1、必须认真地读懂原作。这是写好读书笔记的前提。提纲笔记、心得笔记要以读懂原作为基础。就是摘抄笔记,也应细读原文。否则,你的摘抄就可能断章取义,就可能抄破了句。
2、态度要严肃、认真、细致。严肃是尊重原作,不要有意歪曲原作的意思,更不要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故意断章取义;认真,指应该认真阅读,认真分析,力求抓住原作的要点、重点、精彩的地方,不能马虎从事;细致,指摘抄原文后一字一句校对,不能有误差,连原书作者、出版者、出版时间等也要记得详细,不要怕麻烦。因为这时的任何粗心,都会在以后付出更大的代价。如多少年后,你想引用这段名言,却因没记原作者名字,你想查出名言的出处,那时恐怕连书也找不到了,想用也不好用。如果摘抄时记得细致,就不会有这种麻烦了。
读后感的写法:分为三步:
1、引。先写自己读了什么(包括书名、作者、内容梗概),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如:我今天读了《——》这篇文章,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深深了解了什么是幸运,什么是不幸。
2、议。这是读书笔记的重点所在。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引述原文重点地,或让你感动的句子,加以分析理解。第二部分,联系自己的生活等方面的实际谈感想。第二部分是读后的“神”,极为重要。
3、结。 总结全文。可写出自己的决心、理想、感想等。
读书笔记是人们在读书时为帮助记忆而写的一种应用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
笔记。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学者都很重视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既是消化书本知识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积累有用的材料,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篇:学写读书笔记
学写读书笔记”是《语文课程标准》对5至6年级提出的目标。写读书笔记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读后感是小学生作文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文体名称上不难看出,这类作文要在“感”字上下功夫。“感”,就是感想,心得,体会。“读后感”即是所读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的过程中或读完以后的感想。要写好读后感,关键在于把握好“读”与“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结合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怎样写读后感的点滴体会:
第一、精读原文,感悟内容
“感”是从读中产生的,不认真读,就不能深刻领会原文的精神实质,就不能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如果对原文都没读懂,那也就不可能写出有价值的感想来。 怎么读呢?要边读边想,边读边记。哪些地方使你激动不已,哪些地方使你感慨万千都不要放过去。要反复读,边读边体会文章的实质,联系自己生活的实践,加以对照、比较,同时要在原作上作上记号,如圈、点、划,或在空白处写上简略的看法等,以便读后好查找重点之处。
第二、围绕感点,引述内容
读后感是“读”后所得,写的时候要紧密结合原文,围绕感点,适当地引述原文,让人家看得出的确是读有所获。如果脱离原文,别人就会感到莫名其妙,不知你这感受从何而来。比如写《养花》的读后感,这样的语言叙述就比较符合读后感的语体:“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老舍先生讲得多好呀!我觉得确实如此。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得付出艰辛的劳动,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所收获。由此看来,“感”是由“读”而生,自然就是读后感了。但要注意,引述原文时不能太多,有的同学在写读后感时,用大量的篇幅去复述原作的内容或叙述大量的事例,只在结尾发表几句感想,这样写就不符合要求了,“读后感”就变成“读后抄”了。
第三,分析材料,提炼感点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儿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第四,联系实际,充实内容。
结合实际,可以是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也可以是联系学生自己的思想实际。一定要真正结合实际去“感”。可有些同学把读后感写成了检讨书,一对照,书上讲的都是“光明”,自己一身都是“黑暗”。联系实际一个重要方面是联系思想实际,即读了文章明白了什么,知道了应该怎样做……比如,学了《丰碑》一文,学生就应该写军需处长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崇高品质,一定要向他学习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学会关心别人,乐于助人;同时,
要学习长征精神,以革命前辈为榜样,遇到困难勇往直前,奋发图强,为建设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而努力。
所以,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首先要指导他们用心地“读”,理解地“读”,有情感地“读”。没有这样的“读”,不可能有“感”。其次,要指导找准“感点”,也就是自己读了以后真正有感触的地方。再次,要注意指导写读后感的大致结构:第一段要交待自己在什么情况什么心情下读了怎样的一篇文章;第二段简略而又有重点地简介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三段是分几个感点写出读后体会。当然,在指导写读后感时,也必须强化作文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既能由“感”有获,又能由“读”有得。
方法——
读(观)后感
是对所阅读、观赏的材料持有的观点和看法。
写作读(观)后感注意事项:
1、要紧密联系原文或原著,简述原文内容。比如,所阅读的文章说的是什么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它的作者是谁,目的和写作背景等,最好对原文的内容简要作个概括。写这是为了交代你的感想从何而来,它应有所选择,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无关的内容。
2、要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首先应有一个议题、中心和出发点——这是感的基础。这个议题应是真实的,是来自于阅读的,它既不是凭空想象的,也不是来自阅读以外的其他行为或事物。
3、要选择好读后感的切入点,同样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部电影,不同的人看了,会产生不同的感想和体会;同样一个人,也可能会在阅读、欣赏后产生不同的想法,这是因为,思考的角度是多样的,要认真地分析问题,联系现实,从众多的感受中选择最恰当的切入点,作为阐述的中心。
要联系个人的实际,进一步展开议论但不能脱离文章的
那么怎样写好读后感呢?
1,抓住文章内容,加以联想发挥在你读完一篇文章后,如果你有感触,就可以在简述原文的基础上,借题发挥,展开讨论,说明自己的看法。但要注意一定紧紧围绕原文的精神,不要跑题。在对原文的叙述时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先议后叙,或者夹叙夹议,发挥你的“感”,展开你的“思”。
2,围绕文章中心,联系生活实际紧紧围绕原文的主题思想,联系个人的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与原文保持思想的一致性。通过生活的实例,找出与原文相通之处,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考虑如何解决自己或别人在学习上、思想上等方面的问题。但要注意忌说空话、大话、套话。
3,注意分清主次,突出自己感受读后感主要是“感”,把感受部分写的充分而具体,而自己如何读的,写了些什么内容,要尽量简略些。否则,喧宾夺主,本
末倒置。写自己的感受也不要面面俱到,看看那些是自己确有收获的,体验较深的,把它当作要点写出来。
4,视角灵活多样,形式丰富多彩作文贵在新颖,读后感也要注意视角的问题,这需要深刻领会文章的思想精华,必须具备广泛的知识,善于抓住一点找准突破口,做到以奇制胜。可以运用反问、对话、引用等形式,当然,上面仅仅说了写好读后感的几个方面,需要我们了解的很多,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多读多写,争取掌握更多的写作方法。
第四篇: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读书笔记不拘体例,不限长短,内容庞杂,形式多样。然而较为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摘录式。这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主要摘录书籍、报刊、杂志中,与自己学习有关的原始资料,比如我们读一本课外书,便可摘录有关的学习资料、重要文章、警句格言、词语典故等。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所读内容的印象,而且摘录下来的资料将成为我们在写作时一个非常丰富的资料储备库。
提要式。即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对文中的观点、事件或情节,进行分析、归纳,用自己的话把它的内容、要点写出来。这不仅可备忘、备查,而且可训练你的综合概括能力。列宁的哲学笔记,有很多就是采用这种形式。但是提要应力求简明扼要、脉络分明,最好以某一主线展开。也可用列表法使其内容一目了然。 心得式。记下的是对某一问题思考的心得体会。写这类笔记,要特别注意捕捉生活中的火花,把读书中得到的体会与生活联系起来。有些重大成果,往往是从某一点上受到启示的。对任何一点良好的思索,哪怕是一个点儿也不放过,并要把它及时记下来。这很可能成为你成功的关键。
索引式。在学习中可能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看到某些东西感到十分有用,但内容太多,或者是你本身就有这本书,但是往往到要用这个内容时,你却忘记了或找不到了。像这类问题,只要平时把所有的资料按照内容本身的性质整理一个索引,到需要时便可信手拈来。
前面介绍的4种写读书笔记的方法,可视各人的爱好、条件而定。至于书写格式,记在笔记本、活页纸、卡片上均可。如果是自己的课本、书刊,那么写在天头、地脚、篇末、段尾都行。
做卡片时请你注意几点:一是每张卡片最好只写一个问题、一个事例。这样既灵活,又不乱,便于分类整理装订成册。二是每张卡片必须注明资料来源、书名、篇名、版本、卷目、页码等,便于查找。
第五篇:写读书笔记
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人们的两种基本的生活能力,所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来这两种能力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做阅读题和写作文常常被作为提高这两种能力的主要手段,这种读写分离的做法往往会导致事倍功半,效果不佳。那么有没有一种可使二者相得益彰的好方法呢?有,它就是写读书笔记。
首先,写读书笔记可以起到以写促读的作用。美学家朱光潜在谈到读书方法时曾说:“读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但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你仔细,刺激你思考。”诚如朱先生所言,要写好读书笔记,首先就要求学生去读,而且是认认真真的阅读,因为写读书笔记既要弄懂材料的微言大义,又要采撷它的精华;既要捕捉材料提供的信息,还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引申。如果读时如闲庭信步,那么所写之文则会味同嚼蜡。
其次,写读书笔记可以促进吐纳结合,使读写尤其是写作能力都得到较大的提高。教育家叶圣陶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写读书笔记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不断的吸收和倾吐中,提高了读写能力。学生在认真的阅读之后,就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接下来就该构思如何谋篇布局、如何遣词造句和如何加工润色,而这些工作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读书笔记既有摘引,更有议联,这就能促使学生去思考、去重新认识材料,而思考能力正是读写能力的核心,而这种“温故知新”的阅读步骤也正是常常被学生所忽视的。
再次,写读书笔记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都必须养成了习惯才行。”(叶圣陶语) 读书笔记形式多样,内容庞杂,短长皆可,叙议皆宜,所以学生写它时就应该是一种自由的行为——愉快的读,轻松的写。这种读写看似漫无目的,然而学生却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习惯。良好的读写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最后,我的教学实践证明:写读书笔记的确可以收到一石数鸟的奇效。学生刚入学时,我要求他们每周至少去阅览室一次,至少写读书笔记一篇。一开始,学生带着疑惑走进了阅览室,不久后,他们大多带着满足出来。后来,我更是每周拿出两节正课让他们去读去写。而他们也由不知读书笔记为何物提高到既能按阅读又能按要求写作。更重要的是,现在不需我强调,他们也会自觉的去读写,真正与书交上了朋友,真正把读写当成了一种愉悦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