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神秘的女教师》读书笔记
前几天我读了一这本非常有趣的书,作者是杨红樱。在这本书里作者告诉我们:“快乐”与“不快乐”完全是看你怎么想。你的想法决定着你的快乐与否。
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有:蜜儿、龙校长、孟小乔、龙督监等。
孟小乔和蜜儿在一天晚上重逢在一所非常漂亮的红宫学校。蜜儿以前做过孟小乔家中的保姆。却让孟小乔发现了她是仙女的秘密,并且无意中说了出去,蜜儿只能回了天庭。自从蜜儿走后,孟小乔就来到了这所学校,那里有像白汗宫一样的数学大楼,有大笨钟楼。虽然学校十分漂亮,但是里面的学生一点都不快乐,他们每天都被严格的制度限制着,总是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这里没有笑声,没有人玩耍。有的是妒忌的心理,时刻想超越的决心。
蜜儿来这里做语文老师,她的教学方式令学生们欣喜若狂。她把学生们带到荒郊野地去上课,给他们的“不快乐”举行特别的葬礼;她扮作女探长到学校家中去侦察谁的家长是“爱心杀手”;上晚课时,她让学生去“童心城堡”找回自己的童年;等等都是那么不一样,直到最后决定办一所世界上没有的学校。
这本书中的人物都十分神秘,有人为了快乐而付出一切,而有人却不断的阻挡别人的快乐,制造困难。这样让中心突出,让读者猜想不透,并了解这个故事的意义。
第二篇:《神秘的公寓》读书笔记
最近看书的心情很淡,但断断续续还是在看。《神秘的公寓》就是看了很久才看完的一本书。新蕾大奖的书,隔一段时间就会找出一两本来看。除了《爱德华的奇妙之旅》,一直也没有再出现过特别喜欢的。其实新蕾大奖系列,最让我不喜欢的就是那拙劣的插图,封面先让人恶心了一半,读内文的时候又要尽力避开不看。
我以前真是非常喜欢看魔幻色彩的小说,可是除了一些经典的之外,有一些看着实在是鲁班门前弄大斧,太小儿科了,反而让人对这个题材渐渐失去了兴趣。
《神秘的公寓》乍看之下有点像《汤姆的午夜花园》,有时空的错乱感,不过故事更复杂,甚至我觉得有些超越了童书的范畴,比较偏向于成人化。也许是书中的人物年龄比较偏大的缘故。故事情节有一点复杂,看着却不够引人入胜,因为我有必须看完一本书的强迫症,所以大部分的书都是可以坚持到终卷的。
史诗类的故事常让人感觉大气,有一种追根溯源的探秘感。神秘的公寓之所以神秘不在于它是否真有魔力,而是它梳理人物时所起到的承前启后的关系,在彼此的依附关系之中,我们不再孤独,原来人类是非常害怕孤独的。
我觉得大多数的儿童小说都类似于成长小说,孩子随着故事的进程,必然是要长大的。我们会在别人的故事里反观自己的历史,在自己的历史里见证别人概括的定义。一切都那么不确定,又约定俗成。
第三篇:《神秘铜面狗》读书笔记
《神秘铜面狗》这本书也许你们没读过,看名字就知道这铜面狗有多么的神秘了。内容肯定更奇妙、更神秘。
书里的主人公有两个,一个是一只狗,叫塔塔,它有一身青灰色的毛,淡蓝色的眼睛。塔塔它有个孩子叫贝贝。贝贝的爸爸得了狂犬病,塔塔怕贝贝也染上病毒,就把贝贝藏起来了,至于藏在哪儿,现在不能说,说了那就没有神秘感了。贝贝的爸爸死的时候塔塔就在身边,人们认为塔塔也有狂犬病,就想方设法的捕捉它。另一个人叫皮皮,是一个小学生,他会鸟言兽语,能听懂动物们的话。家中只有他自己一个人,亲人都有事,好几个月才能回来。
要是我也会鸟言兽语那就好了,可以与动物交流,也可以走进动物的内心世界,和许多小动物做朋友,而且还可以帮助小动物,那该有多好啊!可是狠毒的人类要处死可爱的塔塔,我不明白人们为什么不能先检查看看塔塔有没有得狂犬病,再办事呢?可恶的医生说是帮塔塔检查,皮皮告诉塔塔不要怕,塔塔相信了,医生把皮皮请出去,然后背后悄悄的把塔塔给杀了。皮皮知道了,特别伤心,因为也许塔塔会认为皮皮和医生是一伙的,就是想谋杀塔塔。医生太坏了,就算塔塔是得了狂犬病,也不能把他处死啊!一个月后的晚上塔塔出现了,它还带着面具,成了铜面狗,它的背上还有飞行器,咦?这是怎么回事啊?塔塔不是已经死了吗?怎么会这样呢?我正疑惑着呢,皮皮竟然自己走向一个地方,他自己根本就不想起来,难道是铜面狗做的?不可能吧?皮皮这是去哪儿,咦,那不是一个月前皮皮带塔塔去的那家医院吗?一个月前在医院里所有发生的事情又重复了。
我觉得塔塔认错了,都是医生害的塔塔变成那样的。还有,我们应该要爱护动物人人有责呀!不能伤害动物,因为动物也有生命。塔塔那么可爱,如果我是医生,不管它有没有狂犬病,我也要先抱抱它,亲亲它。我想对人们说:“动物也是有生命的,如果你们也是一只小狗,别人想杀掉你,你们愿意这样吗?”
第四篇:《神秘的石格格岛》读书体会